《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设计 (1)

合集下载

高二下册《张衡传》优秀教案

高二下册《张衡传》优秀教案

高二下册《张衡传》优秀教案【高二下册《张衡传》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了解范晔及《后汉书》。

(2) 梳理掌握文言知识及相关文体文化知识,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 学习人物传记写人叙事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 采用质疑导读法,让学生在自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全面发展的伟大科学家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2、体会本文凝练简洁的语言。

教学策略:1、设计艺术: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

”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质疑导读法、联系旧知归纳法。

教学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疑难词句的处理。

2、探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文章重点记叙了张衡的科学成就。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一篇文章《数星星的孩子》,可见主人公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被郭沫若称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的汉代科学家张衡。

二、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倡导先学后教,当堂消化。

提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依照导学学案预习。

)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见注解①及教参142页《张衡的生平及成就》。

)2、识常识:文体常识:人物传记,包括传记特点及种类等。

3、课前结合书下注释梳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⑴三辅、太学、五经、六艺。

⑵管职升降与人才选拔:孝廉、公府、公车、举、辟、召、征、郎中、太史令、拜、迁、转、出、视事、乞骸骨等。

必修四13《张衡传》教学设计与说课稿(5篇)

必修四13《张衡传》教学设计与说课稿(5篇)

《张衡传》教学设计与说课稿(5篇)《张衡传》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3.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一、新课导入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说起。

二、作者简介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

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诵读课文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正音:善属文(zhǔ)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璇玑(xuán)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河间相(jiān)乞骸骨(hái)准确句读四、问题设置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2.理清提纲:明确: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张衡传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注释)

张衡传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注释)

张衡传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注释)导语:《张衡传》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

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

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张衡传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张衡传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张衡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张衡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张衡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张衡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张衡传》教案教学设计教师介绍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张衡传》。

这篇文章是一篇传记,讲述的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学者张衡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在本次讲解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张衡的生平及其出色的地学成就,并通过讨论来理解张衡的思想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平及其出色的地球物理学成就2. 理解张衡的思想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思维教学重点:1. 张衡创造出国际上早期的测量与地形图的方法。

2. 张衡利用浑天仪观测天文现象,建立了震源定位的方法。

3. 学习张衡的科学精神和学术追求。

教学流程1. 引言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张衡。

告诉学生张衡的生平及其在地理学、地震学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通过先导引,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展开主题学生阅读《张衡传》的文字叙述和图片资料,了解张衡的学术贡献、学术精神及思想体系。

3. 学生交流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思维,通过讨论学生将思想和理解统一起来,充实知识,提高对此类似内容深刻程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总结教师总结讲解过程,强调学生的收获。

并向学生讲解张衡对学生以及科学发展做出的重要及深远贡献。

教学资源1. PPT 工具2. 《张衡传》的相关课文及图书3. 图片的集合。

4. 引导资料教学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问答案来确认学生的理解程度。

同时,在听取学生的自由发言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时,教师也可以得知学生的收获和方向,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科学家对国家的发展和对人类科学知识的贡献,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并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学者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对未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教师会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张衡传》和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张衡的学术贡献、学术精神及思想体系。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理解张衡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3.培养学生对科学家及其贡献的尊重和敬佩之情。

教学内容:1.张衡的生平事迹简介。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原理及功能。

3.张衡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发明的地动仪、浑天仪的原理及功能。

2.了解张衡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教学难点:1.理解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原理及功能。

2.了解张衡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贡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张衡是谁吗?”2.请学生观看张衡的图片,并简单介绍一下张衡。

二、学习(15分钟)1.向学生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2.讲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原理及功能。

3.请学生观看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实际效果视频。

三、讨论(10分钟)1.请学生就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原理及功能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发明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影响。

四、展示(10分钟)1.请学生选择一种方式(演讲、PPT、展板等),展示张衡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2.学生展示的同时,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提问。

五、总结(5分钟)1.请学生回答:张衡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有哪些?2.总结张衡的成就和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影响。

六、拓展(5分钟)1.请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科学家进行研究,介绍其生平事迹和成就。

2.学生自选展示形式,展示所选科学家的贡献。

教学评估:1.展示环节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学生讨论和展示的内容是否准确、全面、流畅。

教学资源:1.张衡的图片、视频、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实际效果视频。

2.学生自备的电子设备、展板等。

教学延伸:1.邀请专业人士或科技爱好者来校进行讲座,介绍张衡和中国古代科技。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加深对张衡和中国古代科技的认识。

Seven, application and reflection (10 minutes)1. Ask studen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dividually:-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studying Zhang Heng's biography and contributions?- How do you think Zhang Heng's inventions have impacte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hat ways can we apply Zhang Heng's innovative spirit and dedication to our own lives?2. Discuss students' answers as a whole class. Encourage them to share their thoughts and engage in a meaningful discussion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Zhang Heng's work.Eight, conclusion and homework (5 minutes)1. 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discussed during the lesson, emphasizing Zhang Heng's accomplishments and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 Assign homework: Write a short essay (200-300 words) reflecting on how Zhang Heng's story has inspired them and the lessons they can apply in their own lives.Teaching evaluation:1. Evaluat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during class discussions and their ability to answer questions related to Zhang Heng's biography and contributions.2. Assess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homework essays, looking for thoughtful ref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Zhang Heng's story to their own lives.Teaching resources:1. Pictures and videos of Zhang Heng.2. Videos demonstrating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Zhang Heng's inventions.3. Additional resources such as books or articles about Zhang Heng and Chinese ancient technology.Teaching extension:1. Organize a visit to a museum or science exhibition showcasing ancient Chinese inventions, including Zhang Heng's inventions.2. Invite guest speakers who are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ancient Chinese technology and inventions to give a lecture or workshop.3. Encourage students to conduct independent research on other ancient Chinese scientis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and present their findings to the class.Through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not only gain knowledge about Zhang Heng's biography and contributions, but they will also develop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s made by ancient Chinese scientist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ditionally, students will be inspired by Zhang Heng's innovative spirit and will be motivated to apply this in their own lives,fostering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ity, and a sense of curiosity about the world around them.。

《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设计

《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设计

贵州省首届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2013A11)铜仁二中课程改革语文校本化探索与实践《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4.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5.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6.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问;2.在合作学习中读懂文章和欣赏文章,学习音乐描写的技巧;3.在合作探究中提高鉴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三、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设计特点】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

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

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

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设计说明】在文言文中,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坚决不搞教师为主的串讲,坚持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先自主疏通文句,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提问,设置问题要小步子,有梯度,让学生逐步消除畏难情绪,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将文言文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四、课时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一等奖 2篇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一等奖 2篇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3本文记叙了我国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出色的文学、政治才能以及杰出的科学成就,表现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仰。

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四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知识与技能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深入全面地认识张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评价传主的人格、精神。

学习时间4学时教学方法诵读品味,分析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PPT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

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

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二、了解作家作品。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

南朝宋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

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

他编写的《后汉书》详载了刘秀起兵推翻王莽到汉献帝禅位于曹丕的东汉195年的历史。

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西汉)的《史记》、班固(东汉)的《汉书》、范晔(南朝宋)的《后汉书》、陈寿(西晋)《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三、了解传主事迹张衡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

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

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6(一)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

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摘自沈祺文)(二)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

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

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

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

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

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

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

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

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

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

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

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

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三)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

(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生平和学术成就;2.学习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原理和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地动仪的模型或图片;实验材料:水平台、小石子、尺子、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利用图片和简单的介绍,引发学生对张衡的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地动仪是什么吗?有听说过吗?”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描述。

二、学习张衡的传记(20分钟)1.教师介绍张衡的生平和学术成就,以及他发明的地动仪。

2.学生跟随课件或书籍,在笔记本上做简单记录。

三、展示地动仪原理(30分钟)1.教师展示地动仪的模型或图片,解释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实验材料搭建简易的地动仪模型,并进行实际操作。

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结果和体会。

四、小组合作(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左右。

2.教师分发任务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工合作,完成一篇关于张衡传记的小组作文。

3.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并进行互相修改和评价。

五、展示交流(20分钟)1.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作文。

2.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提问。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提高。

六、巩固扩展(20分钟)1.教师出示相关文献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张衡的其他学术成就。

2.学生完成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进行个人总结。

七、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回家后,根据课上学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张衡的读后感或评论并交作业。

2.鼓励学生多查阅资料,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作文的展示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3.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表现,评价对张衡传记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张衡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掌握张衡的生平背景和他在科技、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3.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张衡传》的阅读与理解。

2. 张衡的生平背景介绍。

3. 张衡在科技、文学等方面的贡献分析。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张衡的生平背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张衡传》,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

3. 讨论与分析: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张衡的贡献和影响。

2.2 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3. 引导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课文《张衡传》文本。

2. 张衡的生平背景资料。

3. 张衡的科技和文学作品示例。

3.2 教学材料1. 课文《张衡传》打印稿。

2. 张衡的生平背景资料打印稿。

3. 张衡的科技和文学作品示例打印稿。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

2. 阅读理解测试评估。

3. 学生作文或口头报告评估。

4.2 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情况和进步。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演讲,分享张衡的科技和文学作品。

2. 开展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研究张衡的某一方面的贡献。

5.2 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张衡的资料和文学作品。

2.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或文学展览,加深对张衡的了解和认识。

第六章:教学设计6.1 教学设计原则1. 启发性原则:通过问题引导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作者:赵孟佳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26期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1-3段中涉及的各类文言知识
2.了解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点
1.学习各类文言知识,熟练翻译文段
2.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
(二)学习难点
1.文言知识中的古今异义词以及文化常识的的理解
2.落实文言翻译原则,熟练译文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积累的文言知识不够丰富,在落实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现代汉语和古代
汉语在句式特点、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別,而生在翻译文章的时候,通常存有现代汉语的思维模式,导致一些采分点的字没有翻译出来,而不能在考试中得分。

所以,必须通过课内文本的学习,积累更多的文言知识,见识更多的文言现象,从而举一反三,应用到课外。

2.这个单元学习古代人物传记,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还应学习传记中的主人公名垂青史的闪光点,他们的政绩、品德、才干都应为我们所景仰,并成为我们的榜样。

四、主要教法
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五、主要学法
讨论交流、积累记忆、质疑互答
六、教学过程。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精选11篇)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精选11篇)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精选11篇)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精选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疏通文章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

2、明白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带领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掌握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凝炼简洁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师说》里学过这样一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说懂得道理是有先后的,学问和技艺各有各专门研究,但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全才——张衡。

他知识广博而精深。

在文学艺术、政治哲学、天文历算、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研究。

他的功劳业绩,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

二、简介张衡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传》教案思路

《张衡传》教案思路

《张衡传》活动课设计
《张衡传》是一篇介绍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张衡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张衡的生平事迹和他对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学科学的重要贡献。

如果设计一堂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张衡,简单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2.提出“科学家是什么?”的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知识讲解环节(25分钟)
1.讲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其在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学科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2.讲解《南方赤水》和《西京赋》的背景及其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影响。

3.通过演示天球仪,介绍张衡设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和“水运仪”的原理和应用。

三、思考讨论环节(10分钟)
1.提出“张衡是如何把自己所学运用到实际应用中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分享,分享自己对于张衡的了解和感受。

四、实验环节(10分钟)
1.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浑天仪和水运仪的工作原理。

2.分组或个人展示实验成果,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五、总结回顾环节(5分钟)
1.请学生简单回答“你们对于张衡的了解和认识有哪些新的变化?”的问题。

2.教师对于今天的活动进行简单总结,回顾学生对于张衡的了解和探讨。

六、课后延伸环节(5分钟)
1.推荐相关阅读资料,让学生对于张衡和古代中国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2.布置相关作业或小组研究任务,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应用张衡的科学思想。

以上为设计一堂《张衡传》的课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

(四书五经六艺,文中各官职)(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

2、指导学生来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2分钟)2000年前,一位先辈告诉人们天是球型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这就是“”。

这位先辈通过此学说设计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

后来,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

这就是我们中国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南朝历史学家范晔《后汉书》走进张衡,了解他的贡献,体会他的为人,品味他的处世情怀。

二:了解《后汉书》(5分钟)《后汉书》:由我国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

《史记》:由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元年(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三:初读课文(25分钟)1、学生集体朗读(6分钟)2、提示注音(2分钟)属文(zhǔ)璇机( xuán) 算罔论(wǎnɡ) 蟾蜍(chán chú)逾侈(chǐ) 邓骘(zhì) 中有都(dū)柱乞骸(hái)骨疾恶(wù)3、疏通字句(10分钟)(1)虽才高于世,而无娇尚之情。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4篇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4篇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精选4篇(一)教案《张衡传》是高二语文下册的文学作品之一,主要讲述了张衡创造天文仪器和科学理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标:1.了解张衡的生平和贡献;2.了解张衡在天文学和地理学上的创新理论和仪器;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准备:1.教材:高二语文下册;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相关资料:张衡传记、科学实验视频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下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浑天仪等科学仪器,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仪器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张衡的发明是科学的?有没有看过类似的仪器?2.讲解(15分钟):讲解张衡的生平和贡献,包括家庭背景、成就和影响等。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张衡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在天文学和地理学上做出了创新贡献。

3.展示(15分钟):展示一下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浑天仪等科学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模型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仪器的科学原理和使用方法。

4.讨论(15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张衡的发明在当时和现在的意义和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

5.实践(2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地动仪或浑天仪模型,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张衡发明的理解和掌握。

6.总结(10分钟):总结张衡的发明对于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张衡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四、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写作或实践任务,以加深学生对张衡传的理解和掌握。

五、拓展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张衡和他的科学成就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首届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2013A11)铜仁二中课程改革语文校本化探索与实践《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4.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5.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6.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问;2.在合作学习中读懂文章和欣赏文章,学习音乐描写的技巧;3.在合作探究中提高鉴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三、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设计特点】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

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

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

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设计说明】在文言文中,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坚决不搞教师为主的串讲,坚持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先自主疏通文句,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提问,设置问题要小步子,有梯度,让学生逐步消除畏难情绪,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将文言文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四、课时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五、教学过程:第一学习层级:读通活动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1.给加点字词注音或解释善属.文(zhǔ)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璇.玑(xuán)算罔.论(wǎng)傍.行(páng)河间.相(jiān)乞骸.骨(hái)2.阅读作者简介,为了知人论世,你能搜集一点作者的轶闻趣事吗?(1)作者简介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

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轶闻趣事轶闻一:庶子身份。

范晔虽然生在名门士族,但他本人却是个妾生的庶子,所以他的社会身份比较低下。

嫡母所生的哥哥范晏嫉妒他的才学,骂他“进利”,认为他是终家破族的祸害。

父亲范泰也不喜欢范晔,早早地将他过继给从伯范弘之。

范晔十七岁时,州刺史征辟他为主簿。

轶闻二:被贬后写出名作。

宋文帝元嘉九年,扬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

刘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刘义康的母亲死了,范晔实在悲伤不起来。

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轮到他的弟弟范广渊值班,范晔兄弟俩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酒来。

醉意朦胧之际,范晔忘记了利害,竟推开窗子,听挽歌助酒。

此事传出之后,刘义康几句谗言,范晔被发配到宣城当太守去。

这次贬官对范晔是一次很大的刺激,勾起了他幼年生活的隐痛。

在宣城任上,他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这种痛苦。

史事的研究,打开了他的眼界,范晔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此时的他三十五岁。

轶闻三:无神论主张。

公元444年,范晔卷入刘义康的政变,因人举报泄密,范晔被捕,于公元445年惨遭杀害,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被处决时,仍然坚持自己的无神论主张,其侄孙范缜继承与完善了范晔的无神论的思想,范晔生前一直未能完成的无鬼论,则为范缜所著的神灭论填补了。

(3)补充文学常识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②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③六艺:①礼、乐、射、御、书、数。

(学问和技能)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④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⑤《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3.文体知识“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活动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1.你有哪些补充的字词?2.你画出哪些重点或优美的句子?(扣《研讨与练习》第二题)3.通过预习,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吗?传记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政治上的成就,重点介绍了科学上的成就。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第二学习层级:读懂第二步:激趣导入(或课前三分钟)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早在1800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现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张仪造的候风地动仪的模型。

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衡传》,走进这位中国伟大的科学家。

第三步:学案(问题)导学或主题学习活动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学会思考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扣《研讨与练习》第一题)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2.按照文章的内容或脉络,你认为文章应该如何划分层次?理由是什么?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活动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1.第1段有哪些重点字词,表现了张衡什么品格和才能?(1)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2)质疑、点拨实词——属、贯、辟、奇、就虚词——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3)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2.第2-5段有哪些重点字词,表现了张衡什么品格和才能?(1)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2)质疑、点拨质疑、点拨: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虚词——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句式——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3)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铸造地动仪)3.第6、7段有哪些重点字词,表现了张衡什么品格和才能?(1)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2)质疑、点拨实词——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虚词——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3)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

“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言之成理即可。

5.思考3_5段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6.用什么词语才能恰当的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如(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活动三:勤于动脑,学会提问,设擂辩论你能提出关于文本内容理解的问题吗?提出来,共同讨论。

(设计特点:《学案》导学与学生自主提问结合,课堂既重点突出,又体现生成生动。

)(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第三学习层级:读好第四步: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

活动一:学生自主生成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

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前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做到:(1)要有疑而问,探究才有针对性;(2)要有启发而问,能借此深化课文的学习;(3)要有本探究,即要结合文本展开探究;(4)要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

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从写了什么的浅层角度(如有哪些基本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从领悟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如文本的深层含义,谋篇布局,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3)赏析这样写好在哪里的角度(内容上有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形式上有结构安排、线索设计、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等);(4)创新思维角度(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是作品中的人物会怎样,这篇文章的某一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等)2.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

3.小组选择问题。

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

教师寻视各组,了解情况(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第五步:成果展示展示探究成果,打开思维障碍,促进交流合作。

活动一:分组展示(1)分步展示,质疑解疑。

(略)(2)自由提问,设擂展示。

针对学生探究情况,学生可自由提问,先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或回答。

活动二:教师补充探究问题根据活动一开展情况,教师适时补充探究问题,学生自由问答,教师相机点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1.“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2.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3.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第六步:迁移应用活动方案:知识积累,巩固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