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社区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兼容性
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事件为例
、
刖 吾
2 0 1 3 年 3月黄浦江上游接连漂浮许多死猪 , 引
发 了上 海 民众 的一 片 恐 慌 , 因为 这 里是 上 海 市 民生
进行经济处罚与法律制裁 , 那 么生猪养殖看似一项 有益的产业却引发了如此严重的公共事件 , 它是 由
众多人 的不理智行为去损 害当地的生态 , 影 响众多
2 0 1 4第 2期
成 人 教 育
AD UI J T ED UC AT 1 0N
N o . 2 2 0 1 4
r 0 t a l N o . 3 2 5
( 总第 3 2 5期 )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8 7 9 4 . 2 0 1 4 . 0 2 . 0 0 3
农村社区教育参 与生态 文 明建设 的必要性 与可 能性
以黄 浦 江 上 游 漂浮 死猪 事 件 为例
陆 明 荣
( 平湖市钟埭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浙江 平湖 3 1 4 2 0 0 )
【 摘 要】 建设生态文明, 应以全社会牢固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根本前提 , 需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
续 发展 和 提 高人 们 解 决 环 境 与 发 展 问 题 的能 力 的
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 的, 对 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 , 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
发 展和公 众有 效参 与 决 策 的价 值 观 与 态度 、 技 术 和
行为也是必不可少 的” , “ 使各阶层人 民从小学年龄 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教育” , “ 为求实效 , 环境
【 关键词 】 农村社 区教 育 ; 生态文明建设 ; 必要性 ; 可能性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区建设的互动共进
、
社 区是在 一 定地 域范 围 内人 们共 同
生活 的场 所 , 区建 设 的 目的 就是 要使 社
社 区 成 为 更 适 宜 于 人 居 住 和 生 活 的地 方 。2 世 纪 7 年 代 ,国 外开 始有 人将 生 O 0 态 学理 论 用于 社 区建 设 ,8 年代 以来生 O 态 文 明建设 逐步 在全 球范 围内推开 ,
作 、方便 生 活 、环 境 清 洁 、条 件 舒适 的 公 众 的生 态知 识 、增 强 全社 会 的生 态 文 对 生 态 的忧患 意 识 、参 与意 识 、责任 意 人类 住 区 。9 年代 末 以来 , 国城市 社 明理 念 ,发挥 社 区教 育 的职 能作 用 是其 识 和权 利 意识 ,引导 居 民树立 了有 利 于 0 我
使生态环境的优化为社会全体成员 台, 发展 基层 民主是保 障居 民环 境 资源 害, 2 倡导可持续 的生活方式和消费 . 必 利 用权 、环 境信 息知 情权 、环境 意见 表 共 享 ,为此 , 须 正确处 理人 与生态 环 模式
生 活 、实行 民主 自治 、沟通 各 方联 系 等 术 ,包 括 水环 境 、植物 环境 、地 热 资源 绿 绿 室 独 特优 势 ,在推 动 生态 文 明建 设 中发挥 与节 能 、 色 空气 环境 、 色声 环境 、
了不 可 替 代 的基 础 性 作 用 ,概括 起 来 ,
内环 境 以及有 机垃 圾处 理等 六个 方面 生 态 技 术 的原理 和 应用 ;无锡 市薪 区硕 放 街 道 南 星苑小 区还 开 办了社 区环 保教 育
家居 篇 、节 水篇 、污染 篇 、生态 篇 、节 生态 文 明意 识是 建设 生态 文 明的精 能篇 、生 活篇 等 , 诉 人们 “ 护环 境 告 保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方案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需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
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回答,探讨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方案。
一、农村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村环境教育能够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
二、全面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宣讲会、培训班等,让农民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亲身感受到环境保护对他们生活的重要性。
三、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
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例如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减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农村污水处理与垃圾处理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是改善农村环境的关键措施。
可以在农村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引导农民合理处理污水和垃圾,降低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五、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修建水库、水渠和灌溉设施,提高农业耕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村的水资源。
六、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通过定期对农村的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
七、加强农村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法律法规的建设,依法惩治农村环境污染行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要加强对农村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八、加强环境教育与农业技术培训的结合将环境教育与农业技术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训农民的环保知识和农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生产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
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兼容发展
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兼容发展一、农村现状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农村环境的恶化,污水处理不到位、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美观和卫生。
其次是农村资源的浪费,农田质量下降、土地承载能力减弱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是农村经济的滞后,低效农业模式和传统经济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农村建设是指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来推动农村发展。
而生态文明建设则强调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可持续利用资源、促进生态恢复,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尽管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但实际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的问题,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农村交通、供水、电力等方面的困难。
其次是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农村青年对于大城市的向往,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不足。
再次是传统观念的障碍,一些农民对新型农业模式和环保措施持观望态度,从而限制了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四、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兼容发展,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着力。
首先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的配套服务能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鼓励农村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污染和浪费。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农村地区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
只有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城市提供足够的食品和资源保障。
六、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联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紧密相联。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路径探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路径探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建设也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有效融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密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而生态文明建设则关乎农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可以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和生产效率,同时也需要考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居民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的完善对于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之一。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了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路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寻求一条融合路径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以生态为优先,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重生态因素,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同时,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效率。
农村社区建设对生态文明的促进作用
农村社区建设对生态文明的促进作用2023年了,城市化进程已经变得越来越快,空气质量、水质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减缓这种状况,我们开始注重农村社区建设,特别是它对生态文明做出的促进作用。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实现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变得日益紧迫。
所以,理性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对我们现在和未来都极为重要。
首先,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改善重度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很大帮助。
随着工厂的增多和建设,一些城区和城市周边的地区存在着品质十分糟糕的空气和土壤。
然而,农村社区建设将能够缓解这种状况,使空气和土壤质量得到改善。
特别是,农村社区建设将会增加生态质量,这不仅仅能够改善周围环境,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大气和水质污染,让城市周围的环境得到切实的保护。
其次,农村社区建设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不足的地方,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消耗过分地依赖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而农村社区的建设将为城市带来更大的活力和动力,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此外,农村社区建设后的乡村环境可以供大众享受,促进公共事业和生活质量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生计和经济活力。
最后,农村社区建设可以增强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破坏自然和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平衡。
然而,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我们可以学习更多关于自然的知识与科技,审视自己生产消费的方式,切实关心和保护自然环境。
当我们认真关心、理解环境相关的问题时,生产出的食品类别和生活习惯可能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农村社区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这种手段,我们可以更加有力地促进可持续发展,缓解空气、水等环境措施的状况,并增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尽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为未来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法。
教育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
教育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在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愈发重要。
教育不仅是个人知识和技能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社会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生态文明建设则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一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体系。
两者之间的深刻联系体现在多个方面,从政策构建到项目实践,将教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
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教育体系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生态意识的公民。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的更新,还需涵盖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
通过课程改革,增设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课程,让学生从小树立绿色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教育还应重视思想品德课程,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道德教育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与环境问题。
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角色。
教师不仅需具备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倡导生态文明的意识。
在教师培训中,加强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学习,将教师打造成推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力量。
通过专业的培训和丰富实践,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态实践活动中,如植树造林、清理河道等,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教育机构同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各类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研究项目等形式,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通过科研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为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可以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生态公益项目,通过实践培育人才,形成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良好生态。
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与参与意识是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任务。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环保社团、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了解生态。
例如,可以开展野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珍贵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其更直观地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
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
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作为中国农村占人口多数的地区,农村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
一、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农村环保首要任务是治理农村污染。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加快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各地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推动农村环境质量的提升。
二、推动农村生态农业发展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该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绿色种植等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三、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是环保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措施。
农村地区也应该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体系,推动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减少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四、积极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
农村地区应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
五、加强农村土壤保护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农村土壤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加强农村土壤环境监测,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对土壤的污染,保护农村土壤资源。
六、促进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
各地可以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七、加强农村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培养人们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该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工作,普及环保知识,强化环保意识,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
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在当今社会,农村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重要议题。
农村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农村环境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将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一、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在农村环保工作中,首先要培养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只有农民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参与环保工作。
因此,有必要在农村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关系到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二、发展绿色产业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还需要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养殖等产业,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通过推广绿色产业,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三、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农村环保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对农村污染的治理。
农村污水、垃圾、废弃物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污染的治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四、推动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环保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农村地区也需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建立有效的垃圾处理体系。
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再利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五、倡导绿色出行农村环保工作还需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鼓励农民选择步行、骑行等环保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碳排放。
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建设充电桩等设施,为农民提供便利的绿色出行条件。
六、保护生态资源保护生态资源是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对农村水源、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滥伐滥砍,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只有保护好生态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推广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是促进农村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生态农业注重土地、水资源的保护,采用无公害、无污染的生产方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如何开展农村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开展农村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村地区推动绿色发展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开展农村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环境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农村环境教育的普及是保护农村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境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行动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组织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包括举办环境讲座、展览和主题活动,引导农村居民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方法。
2. 加强农村学校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学校课程规划,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
3. 利用传统节庆和文化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宣传,例如在农村传统节日中加入环保元素,引导人们养成环保习惯。
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要在农村地区建立起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
以下是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1. 完善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和政策,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监测,保护农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鼓励农村居民通过生态农业、林业等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3.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4. 推动农村能源利用和环保技术的普及,鼓励农村居民采用清洁能源设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排放。
5. 加强农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开展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等行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动态和变化趋势,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以下是建立该系统的几个关键步骤:1. 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站点,对农村土壤、水质、大气等环境要素进行定期监测和数据录入。
2. 建立农村环境信息管理数据库,整合和存储农村环境监测数据,便于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有何联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有何联系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旨在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而城乡融合发展则侧重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资源流动和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独特的资源优势。
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流、广袤的农田等生态元素不仅为乡村提供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为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创造了条件。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乡村可以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前来旅游、休闲和消费,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不可或缺。
绿色的城市空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例如,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的小气候,减少热岛效应;推广绿色建筑和公共交通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只有在城市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其次,城乡融合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推动。
城乡融合意味着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员、资金、技术等要素能够更加自由地流动。
城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引入乡村,帮助乡村更好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
例如,城市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垃圾处理模式可以在乡村进行推广和应用,提高乡村环境治理的水平。
同时,城乡融合发展能够促进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
城市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乡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通过城乡融合,乡村的生态产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进入城市市场,实现其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如何融合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如何融合发展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如何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这不仅关系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更关乎广大农民的幸福生活和美丽中国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而乡村振兴则旨在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从本质上说,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
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水域等。
如果能够合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将为乡村经济注入强大的动力。
比如,一些地方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再比如,一些拥有美丽自然风光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会增强。
同时,乡村振兴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完善,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也有助于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
此外,乡村文化的振兴也能够传承和弘扬生态文化,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然而,在实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乡村地区仍然存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来换取经济增长。
例如,一些地方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滥砍滥伐森林、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但一些乡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难以承担这些费用,导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进展缓慢。
再者,人才短缺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城乡一体化则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这两者的结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在理念、规划、政策和实践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融合。
在理念上,我们需要树立起城乡生态共同体的意识。
过去,城市和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被割裂看待,城市追求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乡村则侧重于农业生产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维持。
然而,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城市和乡村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城市的生态环境需要乡村的绿色空间和生态服务来支撑,而乡村的生态保护也离不开城市的技术、资金和管理支持。
例如,城市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在乡村进行处理和再利用,乡村的生态农产品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城乡在生态系统中的共同利益,才能真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发展。
规划是实现两者结合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城乡发展规划时,应当将生态因素纳入首要考虑范围。
这意味着不仅要规划城市的公园、绿地和水系,也要关注乡村的山林、农田和湿地。
例如,在城市扩张过程中,要避免对周边生态敏感区的破坏,合理规划城市的边界和功能分区。
对于乡村,要加强对耕地、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工业化带来的污染。
同时,要建立城乡生态廊道,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连通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实现城乡生态空间的优化布局,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结合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大对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等,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融合点在哪里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融合点在哪里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任务,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探寻两者的融合点,对于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过去,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而如今,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例如,通过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
同时,优美的生态环境还能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新的途径。
在产业发展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大量的化肥、农药,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而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成为可能。
通过采用生态种植、养殖技术,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此外,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工业,如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既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又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许多农村地区都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这些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比如,一些地方的农耕文化强调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与生态文明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挖掘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乡村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还可以将其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同时,通过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让生态文明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另一个融合点。
过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不完善,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
农村环境整治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社区生态建设
农村环境整治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社区生态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必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好美丽的农村环境,才能让农村居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区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1、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环境面临着重重挑战,包括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
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从源头上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农村环境整治的重点在农村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解决农村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动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包括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资源等方面。
而农村环境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只有环境整治好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4、生态文明与社区生态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社区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社区绿化、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处理等。
通过加强社区生态建设,可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基层的落实。
5、社区绿化的重要性社区绿化是社区生态建设的基础,只有绿化好了,才能改善社区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社区绿化建设,鼓励居民种植绿色植物,打造宜居环境是社区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
6、环境整治与居民健康环境整治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如果环境受到污染,居民的健康将受到威胁。
因此,通过加强环境整治,保护农村环境,可以有效地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7、社区生态建设与居民幸福感社区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居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一个好的社区生态环境,可以带来愉悦的感受,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8、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
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议题。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因此,实现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迫切需要。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首先要重视农村污染治理。
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农用化肥农药等污染源的存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土壤、水资源和空气环境。
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首要任务。
其次,推动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以大规模农业生产为主,对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
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不仅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加强农村环境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提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可以有效地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
只有让农村居民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危害,才能形成共同保护环境的共识。
此外,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
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环保技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形成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同时,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执法力度,确保环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工作也是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村地区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和森林砍伐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态平衡。
因此,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都应当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
综上所述,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乡村规划中生态文明的融合
乡村规划中生态文明的融合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消耗加剧等诸多问题。
因此,在进行乡村规划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不仅是保护农村环境的需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理念在乡村规划中尤为重要。
乡村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涵盖了水土、林地、生物多样性等,这些资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平衡的关键。
规划时需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首先,在生态文明融入乡村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
这包括对水质、空气质量、土壤条件、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数据收集,以便了解自然环境的现状及其承载能力。
通过科学评估,可以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确保在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风险。
考虑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乡村规划应推动绿色经济的萌芽。
绿色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与清洁生产。
农民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方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减少对化学 fertilizers 的依赖。
这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还能改善土壤和水源的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政策应鼓励绿色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比如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农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这种技术不仅环保,而且能够提高农村地区自给自足的能力,降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此外,政府也应支持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雨水收集系统、湿地恢复工程等。
这类项目不仅能够提高地区的生态质量,还能增强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乡村文化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村规划中,需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和民俗,促进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许多传统农业习俗本身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与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如何协同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如何协同推进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这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如何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自然景观,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流入城乡地区。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城乡产业的转型升级。
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绿色、低碳、循环的新兴产业,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城乡融合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城市的优质资源能够向农村延伸,农村的特色产品和服务能够顺利进入城市市场。
同时,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差距,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公平、高效的公共服务。
此外,还需要加强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和交流,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
那么,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协同推进呢?首先,要加强规划引领。
在制定城乡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规划的全过程。
合理布局城乡产业,避免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同时,要注重生态空间的保护和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森林、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其次,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如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处理不当、污水排放不规范等。
要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如何协调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如何协调推进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是关乎我国农村发展和未来的两大重要战略任务。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美好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利用。
乡村振兴则旨在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那么,如何将这两者协调推进,实现相辅相成的发展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过去,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过度开发资源,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如今,我们必须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保护好生态,才能实现农村的长远发展。
这就需要在农村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让农民了解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其次,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关键。
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比如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土壤和水生态的修复等。
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建设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如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厂等。
同时,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要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比如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水土保持等,逐步恢复农村的生态功能。
再者,推动农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是重要途径。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但传统的农村产业往往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
因此,要加快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生态化。
比如,在发展农村工业时,要引导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发展农业时,要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
比如,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让游客体验农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养殖特色畜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如何协调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如何协调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两大重要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则致力于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实现农村的繁荣富强。
那么,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呢?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没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地,农村的产业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农民的生活质量也难以提高。
过去,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也损害了农民的健康。
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乡村振兴带来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例如,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也会逐渐增强,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强规划引领。
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目标融入到规划的各个方面。
比如,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要优先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在村庄建设规划中,要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关键。
要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同时,要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比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等,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推动农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是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闵正权
( 射 阳县 临 海 镇 社 区 教 育 中 心 , 江苏 射 阳 2 2 4 3 5 1 )
摘 要 : 党 的 十八 大提 出 了生 态文 明建 设 的 崭 新 概 念 , 并 明 确 把 之 放在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建 设 总体 布局 中相 对 突 出的 位 置 在 今 后 相 当长 的 一段 时 期 里 , 是 对 实施 “ 中 国梦 、 强国梦” 宏伟 规 划做 出的 一 种 战 略 性 指 向和 战 术 性 指 导 , 同样 对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具 有 不 容 忽视 的 正 强化 作 用 。作 为新 农 村 建 设 的 样 板 工 程— — 农 村 社 区建 设 尤 其 社 区教 育 , 与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之 间有 什 么必 然性 联 系呢 ?或 者 说 , 农 村 社 区教 育 在 生 态 文 明 建设 中 究 竟 能够 发 挥 什 么样 的 作 用 呢 ?本 文 结 合社 区教 育工 作 实践 与 思 考 . 试 对
此 做 出一 些 抛 砖 引 玉之 论 。
关键词 : 农 村社 区教பைடு நூலகம்育 兼容性
生 态 文 明 建设
实践 与 思考 市创 建 、 文 明 单位 争 创 、 文 明社 区评 创 和 “ 星级家庭评选 ” 等 活 动相 结 合 , 切 实 提 高教 育 活 动 的针 对 性 与 实 效 性 。 2 . 充分 发 挥 各 类 培 训 教 育 的 先 导 作 用 。 随 着 科 技 社 会 的 迅猛发展 , 人 们对 生 态 环 境 的 需 求 量 日益 增 大 , 但 是 由 于 人 们 对 生 态 的 保 护 意 识 和参 与 意 识 比较 薄 弱 , 对“ 地球村 ” 的认 识 程 度 比较 浅 显 , 直接导致生态危机现象不断加重。 为 了 有 效 遏 制并切实改变这种状况 , 必 须 通 过 生 态 教 育 活 动 完成 使 命 。 鉴 于此 , 对 于人 数 较 多 、 破坏现象严 重的广大农 村地 区 . 要 坚 持 以社 区教 育 为 有 效 载 体 和 良好 平 台 ,积 极 开 展 丰 富 多 元 的 生 态 教育活动 , 从中发挥带头示 范和辐射带 动的“ 双带 ” 促 进 作 用 。通 过 多 样 载 体 形 式 , 着 力开展如下教育活动 : 生态 知识 普 及 教育 , 生态 文明观念推进教 育 , 强 化 生 态 环境 法 制 教 育 , 生 态 文 明技 能 教 育 , 加 强 各 类 产业 转 型 培训 等 。 通 过 培 训 教 育 . 让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成 为农 村 社 区教 育 的常 态 内容 和 主 体 内容 。 3 . 充 分 发 挥 健 康 舆 论 宣传 的 引领 作 用 。 要 让 全 社 会 力 量 重 视 和关 注 生 态 文 明建 设 , 宣 传 教 育 和 舆 论 引 领 是 不 可 缺 少 的重 要 手 段 。 鉴 于 此 , 我 们 要 坚 持 以农 村 社 区教 育 为 有 效 载 体 和 良好 支 撑 , 一是 高态势 、 大 力 度 地 开 展 宣 传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内容 的 教 育 活 动 , 积 极 营 造 健 康 良好 且 热 烈 浓 厚 的 舆 论 环 境, 逐 步 让 生 态 文 明建 设 深 入 人 心 , 为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源 源 不 断地 输 入 活 力 元 素 。 二 是 积 极 举 办 诸 如 “ 人美 ・ 家美 . 乡村 美” 之类 的生态教 育周活 动 , 通过发 放资 料 、 植树 护绿 、 征文 演讲和 文艺汇 演等活 动 , 大力倡 导积 极 向上 、 健 康 和 谐 的意识行 为 , 反 对 一 切 不 和 谐 因 素 。三 是 认 真 挖 掘 和 注 重 培 植 生 态 文 明 建设 的 先 进 典 型 , 不 断 放 大 典 型 示 范 和 辐 射 促 进 的教育效应 。 4 . 充 分发 挥 社 区 民众 参 与 的 自治 作 用 。“ 农 民群 众 是 非 常 朴素的 , 但 是 农 村 却 是 滋 生不 文 明现 象 的 ‘ 良土 ’ 和‘ 温床 ’ 。比 如, 农 村违章建筑 、 超规模养殖 现象极其严 重 , 夏 秋 两 季 焚 烧 秸 秆 现象 屡 禁 不 止 , 垃圾乱扔 、 水 道 污 染 及 河 道 淤 积 成 为 天 然 垃圾场等现象 随处可见 , 乱 砍滥伐 、 损 害绿 化 、 土 壤 结 构 破 坏 等 现象 时有 发生 ,各 类 封 建迷 信 等 活 动 难 以 根 绝 … … 所 有 这 些 ,仅 靠 一 般 性 政 府 号 召 和宣 传 教 育是 远 远 不 够 且 事 倍 功 半 的, 必 须 以社 区 为 组 织 , 以教 育 为手 段 , 以推 进 为 动 力 , 把社 区 民众 组 织 起 来 并 积 极 主动 地 投 入 到 自治行 列 ,如 社 区 养 殖 业 协会、 绿 色社区专业合作社 、 环境 保护巡 防队等 。 形 成 横 向 到 边 、 纵 向 到 底 的 服务 网格 管 理 。 并 逐 步成 为 常 态 化 之 举 综 上所 述 , 从 某种意义 、 某种 程度上说 , 农 村 社 区教 育 和 生 态 文 明建 设 是 基 本 相 同 的 , 也是相互兼容 、 携手 共 进 的 。 我 们 只要 高 度 重 视 、 认 真 以待 、 全力施 为 。 定 会 从 中赢 得 “ 1 + 1 > 2 ” 的事 半 功 倍 的效 果
什么是生态文明呢? 指 人 类 在遵 循 人 与 自然 、 社 会 和谐 发 展 客 观 规 律 中取 得 的 物 质 成 果 和 精 神 成 果 的总 和 。党 的 十八 大 面 向未 来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规 划 。把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事业 的总体布局扩展为 “ 五位一体 ” , 既经济 建设 、 政治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 会 建 设 和 生 态 文 明建 设 , 并把后 者放在 “ 建 设 美 丽 中国 、 实 现 中华 民 族 永 续 发 展 ” 中 的 突 出位 置 . 这 是 实 现 中 国社 会 主 义 现 代化 建 设 的 重 大 战 略 战 术 。 “ 农村 天地 , 广 阔有 为” 。 农村、 农 业 和 农 民 既 是 生 态文 明建 设 中 的有 机 组 成 , 又是 其 中 不 容 忽 视 且无 可 替 代 的 重 要 内容 。而 农 村 社 区教 育 则 是 解决“ 三农 ” 问 题 的有 效 推 力 。 就是 说 , 加 强 农 村 社 区 教育 与生 态 文 明建 设 之 间 的 相互 交融 , 具 有相 当 大 的必 要 性 和 重 要 性 简 析 农 村 社 区教 育 参 与 生 态 文 明 建设 的必 要 性 “ 相对 于生 态 平 衡 与 和谐 社 会 来 说 . 人 既 是 一 种 建 设 性 力 量, 又是 一 种 破 坏 性 力 量 ” 。 理论 和实 践 充 分 表 明 : 人 与环 境 之 间和 谐 关 系 的 恶 化 和 生 态 平 衡 的 破 坏 多 是 由于 人 的 盲 目行 为 造成 的 , 而 要 融 洽人 与 自然 、 社 会之 间的关系 . 首 先 必 须 帮 助 人 类 及 其 社 会 群体 的人 们 提 高 相 应 的 思 想 认 识 。进 而 把 正 确 认 识 转 化 为 一 种积 极 有 效 的 自觉 性 行 为 。《 可持 续 发 展 2 1 世 纪 议程》强调提出 : “ 教 育 对 改 变 人 们 的 思 想 认 识 和 态 度 行 为 是 不 可 缺 少 的 ,是促 进 可 持续 发 展 和 提 高 人 们 解 决 环 境 与 发 展 问 题 能 力 的关 键 。 ” 本文认为 。 建 设 生 态 文 明 必 须 树 立 如 下 理 念 :努 力 推 动 生 态 教 育 向全 民教 育 、全 程 教 育 和终 身 教 育 发 展, 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 . 促 使 人 们 逐 步 把 生 态 保 护 变 成 发 自内心 的 自觉 行 为 。 而这 种 理 念 与 社 区 教 育 的 基 本 服 务 功 能 是 完全 一 致 的 .加 强 生 态 文 明 教 育 同样 是 社 区 教 育 中 的 一 项 重要 内容 。 因此 , 如 果 农 村 社 区 教 育 能够 有 组 织 、 有计划 、 有 秩 序地 在 全 体 民众 中开 展 生 态文 明教 育 .对 促 进 当 地 乃 至 区 域化“ 五位一体” 的 各 类 文 明建 设 将 发 挥 生 力 军 作 用 , 其 积 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