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
如何通过我是谁来提升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教案指导
如何通过我是谁来提升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教案指导来提升自我
认知
自我认知是人类心理健康的关键,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想法、行为以及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而如何提升自我认知呢?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我是谁”的思考来提升自我认知。
一、“我是谁”的概念
“我是谁”是一个广泛用于哲学、艺术和心理学领域的问题。换言之,“我是谁”即是探讨人的“自我认知”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既可以是一个本质上的身份证明,也可以是一种思维的态度。如果理解”我是谁”的问题,我们应该反思自我、探查自我,在生活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也才能改善自己在生活中的处境。
二、如何通过“我是谁”来提升自我认知
1.对自己的能力、特点有清晰的认识
“我是谁”指向我们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只有正确理解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并提高生活素质。对自己的个性特征,比如性格、爱好、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估,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信仰和自信。我们应该学会这样细看自己,用理性的眼光克制自己的情绪,准确地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
2.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是包括内在、外在、形态和特点等方面构成的、在个人心智中的反映。自我形象不仅表现了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还与我们的精神、行为和情感状态等息息相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首先要对自己的特点有清晰的认识,然后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形式及方式,对自己的外观和气质进行调整和改变。同时,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建设有保持心情愉快、保持身心健康和先进的生活态度锻炼自己的自我形象。
初中班会 我是谁:认识自我 主题班会 课件 (18张PPT)
2. 别人说话时: 认真倾听和回应,针对对方所谈的事 ,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态度诚恳, 给别人更多的建议和夸奖。
你特别乐 于助人!
你篮球打 得真棒!
同学眼中的我
同桌之间两人一组,互为A、B角色。 A问B:“你是谁?”B回答:“我是......” B问A:“我是谁?A回答:“你是......” 3分钟后,交换角色。
我是一个(
)的人……
可以包括自己性别、身高、外貌、个性、 爱好、特长、性格等,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
,要求不出现自己的名字。
比如:
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我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
我是一个喜欢美食的人。
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长头发 圆脸
胖嘟嘟
漂亮 愁眉苦脸
快乐 喜欢写文章
努力 害羞
活泼
小记者 有名气的
好儿子 大家都喜欢
从多个角度全面认识自己 对自己生理特征、对外自貌己等性的格认、识兴。趣、爱对好自、己价的值身观份等、的与认他识人。的关系等的认识。
窗子中的我
自己知道
别 人
公开区
知
道
别
人 不
隐秘区
知
道
自己不知道
盲目区
未知区
自己知道
别 人
公开区
知
道
别
人 不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心理学含义和真正内涵.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二、教材分析
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
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
学生起立,开始活动时,喊口令:“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爱运动的人””刮到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
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
小班优秀社会教案《我是谁》 (3)
小班优秀社会教案《我是谁》
教学目标:
1. 了解自己的身份、家庭和社区背景,增强自我认同感;
2. 激发学生对自己的潜力和能力的认识和探索;
3.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1. 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名字、性别、年龄、爱好等基本信息。
2. 家庭认识: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庭背景及家庭的重要价值观。
3. 社区环境认识: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重要资源。
4.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自我表达:通过自我介绍、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
信心。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积极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2. 自我认识:学生自愿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可以通过贴纸、卡片等形式完成。
3. 家庭认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庭背景及家庭的重要
价值观等信息,并制作海报或展板展示给全班。
4. 社区环境认识:学生通过观察、访问等方式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地理位置、文化特
色和重要资源等,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社区研究报告,向全班进行汇报。
5. 团队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如小组游戏、小组拼图等,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 自我表达:学生通过自我介绍、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评价:
1.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认知、家庭和社区认识以及团队合作和个人表达的情况进行评价。
小班优秀社会教案《我是谁》
小班优秀社会教案《我是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身份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2.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
1.我是谁——身份认知;
2.与他人的关系——家庭、朋友、学校、社会;
3.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份(15分钟)
1.教师出示学生身份识别卡片,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报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2.教师设计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自己身份的认知程度和主要身份的确定。学生填写问卷。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卷的结果,概括自己的主要身份,并帮助学生理解身份的特点和重要性。
活动二:探讨与他人的关系(20分钟)
1.教师设计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讨论并展示应与哪些人建立关系,为什么要建立这些关系,以及如何维护这些关系。
2.学生小组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彼此的意见和看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重要性。
活动三: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25分钟)
1.教师出示社交场景图片,学生观察并讨论应该如何在这些场景中表现出符合社交规范的行为。
2.教师讲解社交规范的相关知识,比如尊重他人、分享、友善待人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价值观能够帮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学生列举自己认为的好的价值观,并进行讨论。
活动四:实际应用与反思(2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比如到附近的养老院、社区等地方进行义务劳动或参观,让学生切实体验社会交往的过程,并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
自我意识团体辅导方案【精选】
自我意识团体辅导方案
一、描述自我
【辅导目标】
促使同学们做到了解自己、关心别人;建立自信,探求自身的潜能。
【辅导过程】
活动一:我是谁?
(一)轻柔体操
请学生排成两排,后排的同学为前排同学揉肩、敲背。然后互换位置,相互问好。
(二)领导者指导语
我现在问你们20个你是谁,请你将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答案写下来(如我是某学校的学生、我是一个爱好足球的人、我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等)。不要有什么顾虑,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为20秒。若写不出来可略去,继续往下写。
(三)结果分析
1.答案的数量和质量。一共写出了几个答案,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为多。如果能写出
9~10个答案,则大体上可以认为没有特别的障碍。如果只能写出7个或更少的答案.则可
以认为是过分压抑自己。
2.回答内容的表现方式。有三种情况:符合客观情况的,如“我是大女儿”、“我是小学生”等。主观解释的情况,如“我是老实人”、“我胆小”等中性的情况.即谁都不能作出判断
的情况。如果主观评价都有,可以认为取得平衡了。如果倾向于主观或客观,则不能取得
平衡。
3.回答的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如“我是未来的大学生”),也说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负,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如果没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考虑不多。
4.回答的内容涉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才智、情绪等)、社会关系状况各有几项?
5.评估一下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肯定的还是消极否定的。其中,表示积极和消极的句子各有几句。如果表示积极的句子多于表示消极的句子,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况良好。相反,你的消极陈述的句子将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这显示你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你的自尊程度较低,这时你需要内省一番,寻找问题的根源。如哪一方面过低评价了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改善的可能?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引言
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在团体辅导中,自我认识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个体的社交和情感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种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旨在帮助个体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增强个体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背景
自我认识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对自己有清晰认知的个体更容易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价值观,有助于个体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帮助个体提高自我认识的方法,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流、反思和反馈,个体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目标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的目标是帮助个体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加强个体的情感和社交能力。通过团体交流和互动,个体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增加对自己的理解和接纳。
方案步骤
1.团体组建:选择适当的参与者组成团体,可以根据年龄、性别、兴趣、目
标等方面进行分类,确保团体成员之间的互补和相互支持。
2.团体建立:在团体开始之前,进行团体规则的制定和沟通,确保每个成员
了解并遵守团体的行为准则。这些规则可以包括尊重他人、保持机密、诚实沟通等。
3.个体分享:在团体中,给予每个成员足够的机会和空间,鼓励他们分享自
己的思想、感受和经历。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个体的个人表达。
4.互相交流:鼓励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支持。通过倾听、提问、反馈等方式,帮助成员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不同角度的观点。
5.自我反思:在团体过程中,引导成员进行自我反思。通过个人反思,帮助
个体认识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并探索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潜力。
小学生团辅活动方案之认识自我
小学生团辅活动方案之认识自我
一、活动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长处短处。
2. 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1. 场地准备:活动室或操场。
2. 物品准备:彩色笔、白纸、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10分钟)
通过游戏"我是谁"引出主题,激发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兴趣。
2. 自我描绘(20分钟)
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肖像,并在周围写下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长处短处。
3. 分享交流(20分钟)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相互了解和认识。教师适当点评和引导。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
5. 总结环节(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保持对自我的关注和探索。
四、活动延伸
1. 让学生将作品收集成册,定期补充和修改,记录自我成长的轨迹。
2.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分享对孩子的了解和期望,促进家校沟通。
五、活动评价
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
2. 了解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水平。
3. 评价学生的自我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学生能够逐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幼儿大班《我是谁》教案:培养幼儿自我意识与自信心
本次的教案主题为《我是谁》,旨在引导幼儿自我认知、建立自我意识、强化自信心,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成为有活力、乐观向上的个体。开展此项教学需要借助多种途径来营造适宜的教育氛围,建立幼儿对自我认知的自觉性,确保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
1、发现幼儿的自我认知及其表现。
2、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幼儿的生活、体验及所喜欢的事物。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增强应对不同情境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具:《我是谁》教案、早期照片、模特儿、幼儿手写名字的贴纸、幼儿手绘肖像。
2、环境:教室要布置得温馨、有趣。
3、食品:糖果、小蛋糕等。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步布置环境
1、用幼儿们的照片做出一面“我是谁”的墙。
2、将幼儿手写的名字贴在墙上。
3、用幼儿们自己的手绘肖像作为墙上的装饰。
第二步指导幼儿自我介绍
1、模特儿首先将自己介绍给幼儿。
2、把每个幼儿单独领到教室外,询问他们的名称、年龄、家庭住址、喜好等。
3、请每位幼儿回到教室和大家相遇,向大家介绍自己。
4、教师可以模仿“幼儿面试”,要求幼儿在教师面前自我介绍。
第三步提出幼儿提出的问题
1、教师可以将幼儿提出的问题制成卡片,并将其放在墙上。
2、教师可以用幼儿喜欢的小食品来诱导幼儿回答问题。
3、教师可以同时指导幼儿提问、倾听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个性表达和分享
1、让每位幼儿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2、鼓励每位幼儿和大家分享他们的画作和自己的想法。
3、将每个幼儿的画贴在墙上。
第五步引导幼儿声音练习
1、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声音练习,如发出“啊”、“哦”、“呀”、“嗯”等。
自我认知我是谁教案面试试讲教案
自我认知我是谁教案面试试讲教案自我认知:我是谁
教案面试试讲教案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自我认知,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个性特点,并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对自身认知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索。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探索并描述自己的身份和个性特点。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探索并描述自己的身份和个性特点。
3.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自我认知思考。
教学准备:
1. 大班教室,提供足够的座位和活动空间。
2. PowerPoint或白板和笔。
3. 学生个人画像的工具,如纸张、彩色笔、贴纸等。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 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自我认知的概念,并强调其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自我认知对于我们了解自己有什么帮助?”鼓励学生思考并参与讨论。
探索自我认知(15分钟):
1.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并讨论以下问题:
a. “你认为你在怎样的情境下更容易认识到自己?”
b. “你认为自己有哪些独特的个性特点?”
c. “你认为你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了哪些突出的特点?”
2. 鼓励学生主动交流和互相倾听,激发思维和创造力。
表达和呈现(20分钟):
1. 每位学生得到一张纸和一些彩色笔,要求他们用图画、文字或贴
我是谁——自我认识系列一
我是谁——自我认识系列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尝试主动探索自我,感受心中的自我并了解他人眼中的我;
2.引导其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悦纳自己。
教学形式:暖身游戏,小组讨论,自画像
重点难点:创造真诚,尊重,互爱的氛围
教学准备:形容词检核表;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一张白纸,一只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笑话导入
师:今天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冷笑话——和尚还在!
(1)笑话内容:古代有一个捕快,一次,他押送一个犯了罪的和尚去府城,路上住店的时候,和尚把捕快给灌醉,并剃光了他的头,然后逃跑了。捕快醒来后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大吃一惊!可是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后又转惊为喜,说:“幸好和尚还在!”可是随之又困惑不解:和尚还在,那么,我在哪里?
(2)教师引导:同学们都觉得这个故事中的捕快很可笑,还有人说他简直是个白痴!连自己跟和尚的区别都搞不清楚,以为自己剔了头发就是和尚,我们说他连自己都不认识!那么,在座的你呢?你认识自己吗?(生:认识!)很多同学都响亮得回答说,认识!那你清楚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区别吗?与别的同学比,除了发型,还有哪些方面的区别呢?
(生:长相(外貌)、性格、身高、体重、智力、行为习惯、声音、指纹、爱好、梦想……)同学们讲得非常好,我们可以把这些区别归为三类:
A.生理的我:外貌、身高、体重、性别等;
B.心理的我:性格、爱好、智力、梦想等;
C.社会的我:角色、地位、职业、生日等;
教师小结: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我们人类史上第一大哲学命题,呼吁:人啊,认识你自己!那么,人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呢?
《我是谁你是谁》自我探索心理团体辅导方案
〔我是谁?你是谁?〕——自我探究心理团体辅导方案自主开发课程
背景分析: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开展的方向,但是每个人在童年时期,人生脚本就已经确立,这一人生脚本在现实生活中会自然或不自然地成为我们内在的心理能量。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总是在影响着人的决策。在做决定的时候,这局部支配往往会躲过意识层面,不那么简单被我们自身觉察到,但又实在在实影响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而今天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主题,来认识到我们的这一心理能量,以便于更好的为我们作出某方面的决定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援助。
〔我是谁?你是谁?〕这一自我探究主题,采纳绘画生命树的方法展开。之所以称他为生命树是因为在绘画艺术医治中,树指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平衡状态,个体的生命意义,自我形象。树的根在地上,枝叶伸向天际,当人们画树的时候,从树中可以看出人的灵性和自我揭示,以及人格中的某些特质。树木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非常相近,树干能表现个体生命成长的历程,过去个体所受的创伤或十分伤心的事都会显现在树干上。
辅导时间:
50分钟
评价设计:
1.完成〔我是谁?你是谁?〕主题绘画评价表。
2.能清楚地表述所画的树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
3.能清楚地表述本人与所描画的树木相似的地方,能够说出认识到的自己的优点和缺少,悦纳自己,找到努力方向。
辅导目标:
1.绘画者能从所描画的树种找到树木的特点,探究支持树木在成长历程中的支持性资源,认识到这是一课怎样的树。
2.绘画者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绘画的生命树,认识到潜意识中自己与这棵树的相似之处,从树木成长中的支持性资源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弄清楚自己的内在的、外在的支持性资源是什么,从而更加坚决、更加有方法地使用这一力量更好地成长。
我是谁——自我意识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我是谁
活动背景: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是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认识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切实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小小的游戏活动,就如同照镜子,让人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这为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个性奠定了基础。
活动目的:
1.了解自己,促进同学间彼此的理解。
2.明白自己的价值取向,重塑价值观。
活动时间:1个课时
活动流程:
一、画“自画像”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画“自画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我”。
2.通过交流学生读懂你、我、他,促进彼此的理解。
(二)活动时间:大约需要20分钟。
(三)活动道具:彩色笔和16开大小的白纸。
(四)活动场地:以室内为宜。
(五)活动程序
1.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16开大小的白纸,把彩色笔放于场地中央,供需要者自由取用。
2.在8—10分钟内,每人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
3.小组内交流“自画像”的含义,同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
4.老师发现典型的案例做全班分享。
(六)注意事项
1.老师可以暗示大家,“自画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可以是一色笔画成,也可以是多色笔画成。
2.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绘画技能差而感到为难,老师要提醒大家本游戏不是绘画比赛,只要求大家画的内容、形式等形象地反映对自我的认识。
3.老师寻找典型案例时,可以关注“自画像”的大小、位置、色彩、内容等,
还可以关注在画“自画像”和交流时的神情。
认识自我团辅策划书3篇
认识自我团辅策划书3篇
篇一
《认识自我团辅策划书》
一、团辅主题
认识自我,探索内心
二、团辅目的
1. 帮助成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
2. 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3. 引导成员思考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方向。
三、团辅对象
[具体参与团辅的人员群体]
四、团辅时间和地点
[具体时间]
[具体地点]
五、团辅领导者
[领导者姓名]
六、团辅流程
1. 开场介绍(10 分钟)
领导者自我介绍,介绍团辅的目的和流程。
引导成员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2. 热身活动:“大风吹”(15 分钟)
成员围坐成一圈,其中一人站在圆圈中间当“风”。
“风”喊出一个特征,如“戴眼镜的人”,具有该特征的人要起身换位,“风”趁机抢占一个位置,没有抢到位置的人成为下一轮的“风”。
通过游戏活跃气氛,增进成员之间的熟悉度。
3. 自我探索活动:“我的自画像”(30 分钟)
成员每人发一张纸和一支笔,要求在纸上画出自己,可以是形象的画像,也可以是用一些符号、图案来代表自己。
画完后,成员依次分享自己的自画像,解释其中的含义和代表的自己的特点。
领导者引导成员思考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有哪些不同。
4. 小组讨论:“我的优点和不足”(30 分钟)
将成员分成小组,每组 4-5 人。
每个小组成员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三个优点和三个不足。
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分享,给予反馈和鼓励。
领导者引导成员回顾整个团辅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鼓励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了解自己。
结束团辅,感谢成员的参与。
认识自我心理团辅
帮助中学生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团体辅导
1、团体名称:天生我材必有用
2、团体目标
总目标:在本次活动的指导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肯定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的自信,促进学生逐步确立自我认同感,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好。
阶段目标:
(1)唤起团体成员对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的认识。
(2)协助成员提高自信,通过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发现自己身上更多的优点,全面、发展和客观地评价自己。
(3)帮助成员学会暗示自己,建立自信心,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迎接挑战。
(4)帮助成员在自我突破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学会勇敢地在一些方面做到自我突破。
(5)有明确的自我追寻方向,怀抱一颗积极之心快乐去生活,相信明天会更好。
3.团体性质
同质性、封闭式、结构化的心理教育团体。
4.领导者及训练背景
某某学院某某专业学生某某,有一定经验。
5.团体对象
某某班全体学生。
6.活动时间、次数
45分钟,一次。
7、活动地点
封闭、安静的教室。
8、理论依据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与自尊有关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划分:①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②渴望名誉与声望。声望为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基于这种需要,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别人重视,借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长的机会、有出头的可能。显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2)阿德勒的理论
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通用6篇)
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通用6篇)
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计划类文书。你知道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
辅导目的:
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
辅导对象:
学习自觉性差的、不负责任的学生,特别是作业不完成的学生。
辅导者:
1、心理辅导员(要求灵活性、随机应变、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的教师承担)。
2、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辅导场地:
1、活动室要相对大一点。
2、师生座站图:“☆”代表教师,“○”代表学生。
器材准备:
1、无线遥控扩音设备,如领夹话筒配语言座即可。
2、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3、蒙眼睛用的毛巾之类物品。
辅导过程:
一、跟我一起做(约2分钟)
师:同学们,我做一个动作,要求大家不评价。不思考,也学着跟我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师可选择做做3~4动作。目的是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结识新友(约5~6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虽在—个班级多时,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大家的了解,好不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大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我是鬃学校啄昙蹲班的喜欢鬃(唱歌、打篮球、画画或爱笑)的鬃祝ㄐ彰),我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等等)。一方介绍时,另一方认真听,不明的地方可以提问。做到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明白了吗(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