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分析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分析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分析目的:总结鼻前庭囊肿治疗中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6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经唇龈沟切口入路切除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的观察组,每组33例。

分析两组术中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法可有效提高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在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推广应用。

标签:鼻内镜;揭盖法;鼻前庭囊肿;治疗效果鼻前庭囊肿为耳鼻喉科良性肿瘤性疾病,虽然本病早期临床常无特异性症状,且病情发展也较为缓慢,但是随着囊肿的逐渐生长,常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感,严重者可导致上颌骨出现骨质损害,不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同时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

手术治疗为公认治疗本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3-4]。

虽然传统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其对患者的损伤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常可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鼻内镜下揭盖法作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66例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鼻前庭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入选接受观察者均需符合本研究的入选及排除标准。

患者入组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3~62岁,平均(46.61±5.22)岁;囊肿直径0.9~3.3 cm,平均(2.12±0.21)cm;病程1~5年,平均(3.06±1.36)年;左侧者22例,右侧者11例。

鼻内镜下行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15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行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15例临床分析

11一 般 资 料 . 本 组 1 患 者 中 , 2例 , 1 5例 男 女 3例 ; 龄 2 ~ 5岁 ; 年 55 病
程 1 月~ 个 5年 ; 侧 9例 , 侧 6例 , 右 左 皆为 单侧 扩 张进 入 唇龈 沟 者 向外 波及 面 部 软组 织 , 引 发 鼻 会 前 庭 变 宽 . 唇 肿 大 膨 胀 。 底 向上 抬 高 , 和 1 肿 胀 变 上 鼻 鼻 3腔 形 。 鼻 甲的上抬 或 内移 可 引起 鼻塞 四 鼻 前 庭囊 肿标 准 的手 下 。
致 分 泌物 潴 留而引 起 的网 有些 专 家认 为 , 泪 管 系统 的发 育 。 鼻 异常 在 鼻前 庭囊 肿 的发 生 机制 中可 能 起 主要 作用 。 大部 分 鼻 前庭 囊肿 在 鼻翼 的 软组 织 的下 部 , 现为 球 形肿 块 。如 果 囊 表
肿进 一 步 向前发 展 或者 进 入梨 状 孔 中 ,势 必 引起 面部 畸 形 。
3 讨 论
鼻 前 庭 囊 肿 为 鼻科 常 见病 ,多 发 于 3 ~ 0岁 ,女 性 多 05
全 剥离 囊肿 『 鼻 内镜 下施 行揭 盖 术 可在 清 晰术 野下 进 行 , 1 ] 。 能 最大 限度清除囊壁 , 防止残余 囊壁 闭合而复发 。我科 于 2 0 年 04
2月 ~ 0 9年 1月 采 用 鼻 内镜 经 鼻 前 庭 进 路 行 揭 盖 术 治 疗 20 1 5例鼻 前庭 囊 肿患 者 , 得 了较 满意 的临床 疗效 。现 报道 如 取
所有 患者 均 住 院手术 。患者 取 仰 卧位 , 毒铺 巾后采 用 消
相对 复杂 , 伤较 大 , 间较 长 。 后 面部 麻 木 、 胀 , 食不 损 时 术 肿 进 便 , 别是 已经 感 染 的囊 肿 , 用 传 统 方 法 时 很难 彻 底 将 囊 特 运

鼻内镜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切除术23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切除术23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切除术23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

方法:在鼻内镜下辅以鼻窦切割吸引器,对23例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结果:23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出现囊肿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鼻内镜下辅以鼻窦切割吸引器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精确、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等微创手术优点,值得推广。

标签:鼻前庭囊肿;揭盖;鼻内镜;鼻窦切割吸引器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好发于30—50岁女性,其传统治疗方法为经唇龈沟进路行囊肿剥离摘除[1]。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微创手术观念的普及,鼻腔微创手术已成为鼻部疾病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和必然趋势。

鼻前庭囊肿壁由含弹性纤维和网状血管的结缔组织构成,囊壁内膜表皮细胞多为纤毛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含有丰富的杯状细胞,与鼻腔黏膜相似[1、2、4]。

这为经鼻腔进路切除鼻前庭囊肿顶壁、保留囊肿其他各壁、使囊腔与鼻腔融合为一体的“揭盖术式”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经鼻腔行“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治疗方法亦多见报道,并在临床上得到肯定。

我科于2010—2013年收治23例鼻前庭囊肿病例,在鼻内镜下通过鼻窦切割吸引器行“囊肿揭盖”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3名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1例,均单侧发病,其中左侧11例(男性2例,女性9例),右侧12例(男性O例,女性12例),年龄最低36岁(男性36岁,女性42岁),最高58岁,男性4l岁,女性58岁),平均年龄38.1岁(男性38.5岁,女性38.1岁)。

主要症状为一侧鼻前庭部或鼻翼附着处隆起、一侧鼻腔通气不畅,部分患者伴有同侧鼻前庭部及上唇胀痛。

6例患者有局部感染病史,表现为局部明显隆起,疼痛加重,经抗炎治疗炎症完全控制后手术。

专科检查一侧鼻前庭、鼻翼附着处隆起,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前鼻镜检查见鼻前庭、鼻腔前端底、外侧壁隆起,表面光滑,触软而有弹性,鼻前庭、鼻腔前端变窄;隆起处穿刺可抽出黄色或棕色黏液性或浆液性液体,合并感染时则抽出脓性液。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60例临床观察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60例临床观察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的60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病程均在2个月至6年之间,其中右侧囊肿的患者有35例,左侧囊肿的患者有25例。患者的囊肿直径范围最大的有3.6cm,最小的有1cm。根据实际患者并发症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显示有7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问题,感染并发炎症经过治疗后出院。鼻翼囊肿主要临床表现为向下囊肿,囊肿性包块大,但无强烈的压迫疼痛感。其中有5例采用穿刺方式抽出黄色囊肿液体,13例采用X光射线检查的方式,发现成梨状孔,底部有低密度阴影,周围无骨质破坏的状态,边缘状态清晰可以观察到。
3பைடு நூலகம்论分析
患者鼻前庭囊肿现象时常见的病症,多发于30岁至50岁的患者,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较多。分析实际发病原因,主要可能是在胚胎期球状体与上颌融合部出现的残留细胞引起的问题。分析鼻前囊肿细胞存在的粘膜管堵塞情况,分析造成分泌物治疗的原因。鼻泪管系统受发育的影响,往往存在鼻前庭囊肿的问题,这可能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者的鼻前庭囊肿往往存在鼻翼下方,在软组织下部。根据囊肿实际的发展情况,从梨孔进入,对肿块下的唇龈沟外软组织进行处理,对可能发生严重鼻前庭膨胀的问题进行规整。下鼻甲的上台或内衬容易造成鼻塞性问题。根据患者鼻前庭囊肿水平,合理的分析实际手术标准方法,按照实际唇龈沟切口位置,逐步剥离囊肿,彻底切除囊肿壁。按照实际可见性的处理方式和原则,根据实际并发部位,准确的分析实际暴露位置,对切口较远位置的囊肿进行手术操作处理,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可能对患者的鼻翼造成一定的损伤。手术过程中需要引流,操作困难,容易走阿城感染问题,甚至造成鼻瘘。为了有效改善患者实际的唇龈沟进路缺点问题,根据患者鼻内镜下揭盖手术处理方式,对患者的鼻前庭进路进行合理的治疗,改善患者鼻囊肿窗状皮肤的有效吻合性,配合实际组织进行术后的修复处理。减少囊肿,逐步保证囊肿的有效消失效果。根据囊壁实际的线维和血管组织结构,采用内网膜的皮肤进行修复化的处理,对皮肤上皮细胞的鼻内腔体粘膜进行分离,保证切除囊肿后的手术位置合理性,按照实际手术变化和程度,对鼻腔内的功能水平进行分析,防止患者术后鼻内的异常产生。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24例临床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24例临床观察
庭 皮 下 、 颌 牙 槽 突 骨 表 面上 的一 种 良性 病 变 , 生 上 其 长 缓慢 , 早期 无症 状 , 并感 染 时疼 痛 加重 , 压 迫上 合 可 颌 骨形 成 骨 质 缺 损n 。传 统 以唇 龈 沟 进 路 囊 肿 摘 除 ] 术 为 主 , 因术 中囊 壁切 除 不彻 底 而易 致术 后 复 发及 但 牙 龈瘘 形成 。2 0 0 9年 3月 ~ 2 1 0 0年 7月 采用 鼻 内镜
【 键 词】 鼻 内镜 ;鼻 前庭 囊肿 ;揭 盖 术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R 7 9 6 3 . 2 【 献 标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I I1 . 9 9 ji n 1 7 —5 1 2 1 . 7 0 7 X) 0 3 6 /. s . 6 23 1 . 0 2 0 . 3 : s
Efe to n o e i g u d rn s le d s o y o r a me to a a e tb lr c s f c f u c v rn n e a a n o c p n te t n fn s lv si u a y t
S HE o y , Gu - ue TANG n - a Bi g hu
c s .M e h d 2 a in swi a a e tb l rc s r r a e y u c v rn n e a a n o c p . s l Al o yt t os 4 p t t t n s lv s i ua y twe e t e t d b n o e ig u d r n s le d s o y Re ut e h s l f
( h i t e p e Hop tl J C e g u, h n d 1 0 1 h n ) T eS x h P o l ’ s i h n d C e g u 6 0 5 ,C ia ao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手术病例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结果30例病例均治愈,观察1年以上无明显并发症,无复发。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精确、微创、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选择合适病例的情况下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关键词】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法鼻前庭囊肿为鼻科常见疾病,常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骨面之上软组织内的一种非牙源性囊性肿块,很少侵及骨质内。

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近年来临床上已经有许多对于鼻前庭囊肿的不同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探讨。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自2006年~2012年采取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2006年3月~2012年3月本科收治的鼻前庭囊肿病例30例,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16~56岁,平均37.7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7例,右侧13例;病程1月~6年。

临床表现为鼻前庭底或鼻唇沟处渐增大肿物,其中2例继发感染曾伴有明显胀痛,3例伴有鼻塞,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或CT检查证实无骨质破坏及上列牙疾患,部分患者辅以彩超或术前诊断性穿刺协助诊断。

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均经病理报告证实为鼻前庭囊肿。

1. 2 手术方法患者术前常规剪鼻毛,取仰卧头高15°~30°体位,全程采用Wolf 30°鼻内镜下进行,以浸有1%的卡因的棉片置入患侧鼻腔前段行黏膜表面麻醉,再以2%利多卡因加适量0.1%肾上腺素混和液注射于患侧鼻前庭底部皮下及囊肿周围行局部浸润麻醉。

鼻内镜下辨清鼻前庭区囊肿范围,用尖刀于囊肿靠鼻腔外侧壁方向最隆起处刺入,见有囊液(或混脓液)溢出证实为囊腔后再顺鼻腔长轴纵行切开,吸净囊液,以鼻窦咬切钳咬除切口两侧皮肤及囊壁,咬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2021鼻前庭囊肿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的效果范文1

2021鼻前庭囊肿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的效果范文1

2021鼻前庭囊肿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的效果范文 鼻前庭囊肿是一种上颌牙槽突骨表面以及鼻前庭皮下等部位发生的良性肿物。

该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且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并随着肿物体积的增大,逐渐出现局部胀痛感。

对于合并感染症状的患者,其肿物生长速度会逐渐加快,疼痛感有所加剧。

研究对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20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

其中,实验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5.6±6.5)岁,平均病程(2.2±1.0)年。

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2.3±5.5)岁;平均病程(2.6±1.2)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具体方法:使用1%地卡因麻醉鼻黏膜表面,在患侧鼻行唇龈沟部位注入1%利多卡因加盐酸肾上腺素溶液,鼻前庭充分暴露,将囊液穿刺抽出,将电极插入鼻前庭和唇龈沟等部位,形成一种包围囊肿的状态,微波时间为5s,功率在10~20w之间,以皮肤局部变白为标准。

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具体方法:术前修剪鼻毛,患者保持15°~30°的仰卧位,在Wolf30°鼻内镜下实施手术治疗;在患侧鼻腔前段置入1%利卡因浸湿的棉片,后加入适量的0.1%肾上腺素和2%利多卡因,以实现鼻前庭底部和周围囊肿的充分浸润麻醉。

通过鼻内镜对鼻前庭囊肿范围进行准确判断,在囊肿靠近鼻腔外侧部位刺入尖刀,出现囊液后,纵向切开鼻腔长轴,将囊液吸净,通过鼻窦咬切钳将切口两侧皮肤及囊壁咬除,并进行病理组织检查。

保证充分的咬切范围,以囊肿的最大直径为标准,从而保证鼻腔与鼻前庭之间相互连通。

利用XPS2000耳鼻咽喉综合动力系统,将鼻粘膜和鼻前庭边缘相互粘合,并利用带角度的电动切割钻将其修平。

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为200~400ml,在临床上通常只使用300~350ml,差异不大。

还有就是在蒂的转移上该术式报道需移植术后2~3周再断蒂,较为麻烦,本次二期即行转移(必须在扩张的供瓣面积足够的情况下),如一侧面部无瘢痕,就行岛状皮瓣转移,蒂部稍带些筋膜组织,面部采用面部除皱切口,沿耳屏前切开皮肤,分离隧道,将岛状皮瓣转移,用6-0可吸收线美容缝合,如仅有少量线形瘢痕,也可切除瘢痕,打皮下隧道,缝合。

若一侧面部有瘢痕,则选轴型皮瓣转移,切除瘢痕与转移的轴型皮瓣相当(选择接诊的患者多为带口罩受伤,故常见患者侧面部烧伤瘢痕宽度不是太宽,通常2~3cm),同时还要考虑额部剩余皮瓣能够拉拢缝合,术后弹力套加压包扎,术毕。

该方法使手术由三期缩短为两期,原先术者使用三期主要是考虑皮瓣血运问题,颞浅动静脉皮瓣经扩张器扩张通过透光试验即可清楚看清血管走向再辅以多普勒血管探测可准确定位血管走行方向,只要扩张时间足够长,手术操作精准、轻柔,皮瓣蒂即不会受损。

另外还有就是一期手术埋置扩张器时尽量将扩张器向后埋置,这样扩张时因重力作用扩张器会向前移动。

切口不要过大,以能置入切口最小为佳,以保证扩张器不外露。

采用可吸收线美容缝合,切口用免缝胶布粘贴,术后切口瘢痕小,痕迹轻,值得推广。

应用范围和局限性:这种双蒂皮瓣转移后会有毛发生长,以男性患者最为适合,如应用于女性则必须进行激光脱毛治疗。

另外就是患者颌面部瘢痕应小于6~8cm宽度,尤其是面部瘢痕在侧面部较为合适,在前面部不适合此术式。

[参考文献][1]张海华,刘民,李辉,等.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707-1708.[2]叶祥柏,石志远,陈娟,等.改良“双风筝”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6,22(1):32-34. [3]Dufourmentel L.Definition and fate of free grafts[J].Mem Acad Chir(Paris),1950,76(12-13):409-411.[4]陈红波,田佳,李峰永,等.预扩张额部轴型皮瓣在修复面颈部大面积良性病变切除后创面[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11):659-660.[5]Aveta A,Brunetti B,Tenna S,et al.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perforator flap:anatomic study of number and reliability of distal branches of the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ree cases [J].Microsurgery,2017,37(8):924-929.[6]Fatma B,Alper V,Mehmet B.The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island flap:an option for moustache reconstraction[J].J Craniofac Surg,2019,30(5):e404-e406.[7]张振光,王星,李辉,等.扩张后颞浅动脉双蒂皮瓣矫正小口畸形及胡须再造术9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2):43-44.[8]Datubo-Brown DD,Khalid KN,Levick PL.Tissue–expanded visor flapin burn surgery [J].Ann Plast Surg,1994,32(2):205-208.[9]闵沛如,章一新.颞浅双蒂预扩张头皮瓣在严重烧伤后下面部轮廓重建中的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15(1):20-24.[收稿日期]2020-08-02本文引用格式:张永生,李鹏飞,华英,等.携带双侧颞浅动静脉的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瘢痕 [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5):19-21.•论 著•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江晓东,舒继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 蚌埠 233000)[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Nasal vestibular cyst,NVC)的疗效。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研究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研究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3年-2013年9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治疗过程行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8例行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50例行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

分析术中操作、术中损伤、手术时间、术后反应、出血情况、住院时间6项指标。

结果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较传统术式操作简单、术中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出血少、住院时间短。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优于传统手术方式,适用于大部分鼻前庭囊肿患者,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临床效果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喉常见疾病,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往多采用经唇龈沟行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些年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开展,经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克服了传统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手术缺点,引起了本学科临床医师的重视。

本研究回顾性的分析了2003年-2013年间98例鼻前庭囊肿手术患者病例,其中48例采取鼻内镜下揭盖术,50例采取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以此来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术鼻前庭囊肿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本组98例,男性15例,女性83例,年龄18岁-72岁,其中左侧45例,右侧43例,双侧10例。

直径0.7-4.0cm,多数鼻前庭囊肿呈球形肿块,位于鼻翼的软组织下方。

如囊肿进入梨状孔或向前膨胀,可出现面部畸形。

肿块向下扩展到向外到面部软组织或唇龈沟,可致鼻前庭增宽,鼻唇沟消失,上唇肿胀,鼻底上抬,鼻和口腔肿胀。

下鼻甲的内移或上抬可引起鼻塞。

本组病例术前均经CT扫描,除外牙源性及上颌骨囊肿,且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鼻前庭囊肿。

1.2手术方法1.2.1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患者卧位,消毒铺巾后用1%利多卡因于患侧唇龈沟向囊肿方向于囊肿周围浸润麻醉,于靠近上唇系带的囊肿一侧,作一横切口,朝梨状孔方向分离软组织,暴露囊壁后仔细分离并完整切除。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郑峰洪树鹏王颖袁炯聪揭阳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揭阳医院)耳鼻咽喉科(揭阳522000)【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评价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

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4.78±8.13)min、(37.09±7.11)mL、(7.27±1.45)d均高于观察组的(17.91±4.26)min、(8.85±3.12)mL、(5.02±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h、48h、72h的VAS评分分别为(3.53±1.07)分、(2.84±1.12)分、(2.34±0.69)分均高于观察组的(2.92±1.14)分、(2.21±1.00)分、(1.73±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复发率为20.00%,高于观察组的6.6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加速患者恢复,预后较好。

【关键词】鼻前庭囊肿;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疼痛程度;并发症;复发DOI:10.3969/j.issn.1000-8535.2019.01.0010Clinical efficacy of nasal endoscopic nasal vestibular cyst uncovering for nasal vestibular cystZHENG Feng,HONG Shupeng,WANG Ying,YUAN Jiongcong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Jieyang People's Hospital(Jieya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Jiey⁃ang52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asal endoscopic nasal vestibular cyst uncovering for na⁃sal vestibular cyst.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nasal vestibular cys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2014to August 2017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30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sacral sulcus cystectom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asal endoscopic nasal vestibular cyst uncovering for nasal vestibular cyst.The operation status,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After one year,the recurrenc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ere(44.78±8.13)min,(37.09±7.11)mL,and (7.27±1.45)d,respectively,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17.91±4.26)min.(8.85±3.12)mL,(5.02±1.06)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VAS scores of the control group at24h,48h,72h were(3.53±1.07)points,(2.84±1.12).The scores of(2.34±0.69)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2.92±1.14),(2.21±1.00),and(1.73±0.76),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26.67%,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20.0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6.67%,0.00%).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Endoscopic nasal vestibular cyst is a significant treatment for nasal vestibular cyst.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operation time and less bleeding.It may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It is good at prognosis.【Key words】Nasal vestibular cyst;Nasal endoscopic nasal vestibular cyst uncovering;Pain degree;Complications;Recurrence鼻前庭囊肿是一种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囊肿,生长速度慢,发病早期多无症状,随着囊肿的补短板增长,则一侧鼻翼附着处、梨状孔缘前外方或鼻前庭内处明显隆起,并伴有局部膨胀感,若出现继发性感染,则将导致肿胀及疼痛的发生[1-2]。

鼻内镜下揭盖切除鼻前庭囊肿的临床体会

鼻内镜下揭盖切除鼻前庭囊肿的临床体会

鼻前庭 囊肿 系位于 鼻前庭 底部皮 肤 下、上颌骨 牙槽 突 浅 面 软 组 织 内 的 一 种 囊 性 肿 块 。 为 耳 鼻 咽 喉 头 颈 外 科 学 多 发 病 之 一 , 多发 生 于女 性 , 以3 0  ̄5 0 岁 多 见 } 。 该 疾 病 治 疗 方 法 为 手 术 切 除 , 过 去 手 术 方 法 多 采 用 唇 龈 沟 进 路 行 手 术 切 除 ,该 方 法 存 在 手 术 切 口大 , 术 中 出 血 多 , 由 于术 中多 牵 拉 面 部 软 组 织 ,术 后 患 者 易 出 现面 部 肿 胀 、麻 木 等 并 发 症 。 选取我院收治的5 6 例鼻前庭囊肿患者 ,均采用鼻 内镜下揭盖 切 除鼻 前 庭 囊 肿 取 得 良好 治 疗 效 果 ,且 并发 症 少 。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9 9l 0
J o u r n a l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2 0 l 6年 第 3卷 第 5 O期
201 6 V01 . 3 N O. 50
鼻 内镜 下 揭 盖 切 除 鼻 前 庭 囊 肿 的临 床 体 会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2 0 1 3 年3 月~2 0 1 5 年1 0 月我 院收 治的5 6 例鼻前庭囊 肿 患者作 为研 究对 象 ,其 中 男l 4 例 ,女4 2 例 ,年 龄2 3 ~5 6 岁,平均 年龄3 5 . 6 岁 ,病 史3 个 月44 年 。囊肿均 为单 侧 , 左侧2 3 例 ,右 侧 3 3 例 ,其中合并感 染形成脓肿5 例 , 囊 肿 直 径 大小约为1 ~2 . 5 c r ' l l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 T 检 查 ,局 部 可 见 一 侧 鼻 前庭 外 下方 、 鼻 翼 附 着 处 或 梨 状 孔 前 外 部 隆 起 ,隆 起 处 柔 软 而 有 弹 性 、 有 波 动 感 , 合 并 感 染 者 可 有 压 痛 。C T 显示梨 状孔底部局 限性类 圆形软组织影 ,囊肿较大 时 ,可 见 梨 状 孔 底 部 、 上 颌 骨 牙 槽 突 骨 质 部 分 压 迫 吸 收 , 与牙齿无关联。术后病理均为鼻前庭囊肿。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一、引言鼻前庭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鼻前庭黏液腺管阻塞所致,主要症状包括鼻前庭区疼痛、肿胀等。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是一种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疗效观察,对该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二、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选取了近期在我院接受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收集了XX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进行治疗。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鼻内镜对囊肿进行精确观察,然后进行囊肿揭盖和引流,最后对创面进行适当的处理。

3. 疗效评估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囊肿大小、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指标。

同时,对手术前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果1. 手术效果经过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后,XX例患者的鼻前庭囊肿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囊肿大小显著缩小,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 并发症情况在手术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了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但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术后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3. 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可见囊肿大小明显缩小,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迹象。

四、讨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无痛、恢复快等优点,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次,通过鼻内镜的辅助,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囊肿情况,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最后,该手术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囊肿大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该手术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较大的囊肿,单纯采用揭盖术可能无法完全清除囊肿内的液体,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此外,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也需要引起医生的重视。

五、结论通过对XX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我们发现该手术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05-23T11:46:02.94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作者:林东辉[导读] 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鼻前庭处出现囊相肿块并且缓慢生长。

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湖南永州 425000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患侧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肿胀情况,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恢复所用时间,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内镜;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鼻前庭处出现囊相肿块并且缓慢生长,随着囊肿的逐渐增大会逐渐造成局部胀痛、合并感染等情况。

对鼻前庭囊肿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保障患者的鼻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时鼻前庭囊肿治疗中的常见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可以直接对患者患处囊肿部位进行切开,吸干囊液,有效的根治囊肿情况[1]。

鼻腔镜下揭盖术治疗是一种应用效果良好治疗鼻前庭囊肿手术治疗方式,为进一步了解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48例,女性23例,男性25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0.7±2.5)岁,平均病程时间(2.5±1.0)年;对照组患者48例,女性22例,男性26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42.3±2.7)岁,平均病程时间(2.8±1.1)年。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6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6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在鼻前庭囊肿治疗中的优缺点,探讨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最佳途径。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鼻内镜下对所有患者进行揭盖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 2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手术并发症,随访 1年以上,未见复发者。

结论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操作精细简单,创缘整齐,视野清晰,出血损伤少,无复发,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鼻前庭囊肿;揭盖术;造袋术【中图分类号】R7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197-02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喉常见病,治疗以手术为主,我院近年来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鼻前庭囊肿患者26例,男 10例,女 16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7.6岁,病史7天至8年。

临床表现: ①鼻前庭和鼻翼部隆起,严重时上唇也隆起; ②持续性鼻胀或鼻塞; ③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 ④术前 X线或 CT检查排除牙源性肿块;囊肿均为单侧,右侧15例,左侧11例。

囊肿直径0.8 cm-3.1cm。

局麻手术19例,全麻手术7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按鼻部手术常规消毒包头铺巾,1%丁卡因含少许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术腔粘膜,并收缩鼻腔粘膜,局麻患者用1%利多卡因 10 ml含0.1%肾上腺素2滴做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在鼻前庭及囊肿周围局部浸润麻醉。

对不能耐受局麻手术,对手术有害怕恐惧心理患者采用全麻,全麻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在鼻内镜下窥清鼻前庭囊肿的范围,需辩清楚鼻前庭囊肿在鼻腔外侧壁的范围及大小,用剥离器探查囊肿与下鼻甲的关系,用钩突刀在鼻前庭囊肿鼻腔外侧壁最隆起处由后往前纵型切开囊肿,吸引囊液,并送细菌培养,用鼻窦咬切钳沿纵型切口钳除囊肿在鼻腔外侧壁的组织,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咬除的范围需足够大,开口的范围直径一般是囊肿的最大直径,即尽可能切除囊肿的半个球面,用鼻窦切割钻修平切口粘膜,在剪除清理过程中注意避免损伤鼻前庭皮肤,术腔无需缝合。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8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8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

方法在鼻内镜下对2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结果 28例病例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无复发。

结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行揭盖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精确、愈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中图分类号】R7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191-01鼻前庭囊肿是发生在鼻前庭底部皮肤下、梨状孔的前外方及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非牙源性囊性肿块。

其生长缓慢,早期可无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以产生局部胀痛感,如合并感染时疼痛加重,囊肿生长迅速,并且压迫上颌骨形成骨质缺损。

鼻前庭囊肿切除的经典术式为经唇龈沟进路手术切除。

但存在着术后切口侧唇面部肿胀、麻木感及囊壁切除不彻底易复发及牙龈瘘等缺点。

我科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采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28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8例病例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为23-65岁,平均40岁,病程6月-15年之间,囊肿均为单侧发病,右侧10例,左侧18例,直径约1-5cm,其中5例合并感染形成囊脓肿,在炎症控制后行手术治疗。

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显示无上列牙病变。

术后病理结果都符合鼻前庭囊肿诊断。

1.2 手术方法全部的病例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

患者仰卧位,按鼻部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在0°鼻内镜直视下,以1%丁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置入向鼻腔突出鼻前庭囊肿周围行表面麻醉,再以1%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于鼻前庭囊肿周边行局部浸润麻醉。

以小尖刀于鼻前庭囊肿突出鼻腔最隆起处纵向切开鼻前庭皮肤及囊肿囊壁进入囊腔,吸引器吸除囊腔内囊液,蚊式钳提起切口两侧皮肤及囊壁,眼科弯剪向两侧剪除突出鼻腔的鼻前庭囊肿囊壁及其外侧鼻前庭皮肤,形成一近圆形的皮肤窗口(即揭盖),使得囊腔与鼻腔贯通融合为一个腔,鼻窦切割器修整囊腔与鼻前庭交界创缘,创缘不缝合,以生理盐水冲洗囊腔,再以凡士林纱条填入囊腔及鼻腔,压紧囊腔底壁止血。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探讨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探讨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探讨曹小华【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在治疗鼻前庭囊肿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选取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56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2组(n=28),治疗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的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

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8.01±0.43)min、术中出血量(3.57±0.46)mL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3.57%)3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5(000)036【总页数】2页(P29-29,30)【关键词】鼻内镜;揭盖术;鼻前庭囊肿【作者】曹小华【作者单位】江西 333000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鼻前庭囊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使用手术治疗方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创伤较大,在临床应用后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用鼻内镜下揭盖方法治疗鼻前庭囊肿效果较好。

本文选取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5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在治疗鼻前庭囊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4年5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5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右侧囊肿患者18例,左侧囊肿患者37例,双侧囊肿患者1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n=28)。

治疗组男19例,女9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9.12±3.61)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55±0.39)年。

对照组男20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93±3.62)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57±0.29)年。

鼻前庭囊肿应用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观察

鼻前庭囊肿应用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观察

鼻前庭囊肿应用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观察彭光【摘要】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接收的12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鼻内镜鼻前庭揭盖手术。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的抑制,但是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治疗鼻前庭囊肿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出血的情况发生,患者的创伤也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00)015【总页数】2页(P3497-3498)【关键词】微波治疗;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作者】彭光【作者单位】信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河南信阳 4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1鼻前庭囊肿是一种位于鼻前庭底布皮肤下以及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囊肿[1]。

这种疾病早期没有症状,等囊肿长大后,患者的鼻子局部有膨胀感。

如果出现感染的话,患者囊肿就会出现疼痛感。

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法治疗这种疾病[2]。

微波治疗以及鼻内镜下鼻前庭揭盖手术是比较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

本文综合分析了我院分别接受这两种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接收的12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60例,男 21例,女39例,年龄24~58(平均 36.25)岁,患者接受微波治疗。

观察组60例,男19例,女41例,年龄24~58(平均36.25)岁,观察组患者接受鼻内镜鼻前庭揭盖手术。

所有患者经过详细的诊断之后临床症状全部符合鼻前庭囊肿的症状。

1.2 方法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

先用浓度为1%的丁卡进行麻醉,主要是对鼻前庭黏膜麻醉,为了保证麻醉效果再用3滴浓度为0.1%的盐酸肾上腺素溶液和10ml的利多卡因进行患病侧鼻底、唇龈沟和患者的鼻翼处实施局部的侵润麻醉。

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效果及复发率分析

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效果及复发率分析

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效果及复发率分析李庆玉;牛广宪【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22(35)14【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以下简称“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NVC)患者的效果及复发率。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NVC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

对照组接受唇龈沟入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以下简称“切除术”),观察组接受揭盖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24h疼痛程度、创口愈合时间、上皮化时间)、术前及术后7d炎性因子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术前及术后即刻创伤程度[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并发症、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创口愈合时间、上皮化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24h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7d,观察组血清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观察组血清PGE_(2)、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较低(P<0.05)。

结论:NVC患者接受揭盖术治疗,能优化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手术创伤程度,减少并发症,促进免疫系统恢复,且复发率低。

【总页数】3页(P2432-2434)【作者】李庆玉;牛广宪【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耳鼻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9【相关文献】1.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临床分析2.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电动切割揭盖术与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效果比较3.用高频电刀与吸引切割器对鼻前庭囊肿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效果对比4.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5.经鼻内镜低温等离子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疗效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临床分析冯国权;冯先权【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5【摘要】目的探索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治的3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经唇龈沟切口入路手术,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面部肿胀程度、伤口疼痛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3.52 ±1.95)d、手术时间(21.83 ±2.05)min、术后出血量(5.21 ±2.35)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7.03 ±2.52)d、(41.52 ±4.68)min、(35.24 ±3.64)ml(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疼痛程度、术后肿胀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总页数】3页(P628-630)【作者】冯国权;冯先权【作者单位】529500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529500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鼻前庭囊肿鼻内镜下电动切割揭盖术与唇龈沟径路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J], 冯娟娟;程泽星;练状2.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J], 周智永;庞康;邓斌;王志恺;朱玉楠3.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8例临床分析 [J], 容庆丰;张国华4.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分析 [J], 覃焕桦;林琳;陈子松;李玲波5.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电动切割揭盖术与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效果比较 [J], 金铭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34例耳鼻喉科的鼻前庭囊肿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2个月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并观察术后康复情况。

结果患者术后2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60.7±4.6)分、(46.6±4.29)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术后2个月时SAS、SDS评分分别为(49.4±2.1)分、(42.91±3.52)分,与术后2周时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术后1周伤口基本愈合,术后2周见囊腔凹陷变浅,术后2个月隆起消失,囊壁与鼻腔基本相平,术后1年预后良好,均无复发,无术后并发症。

结论采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好,对患者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临床价值
鼻前庭囊肿为面裂囊肿的一种,是鼻科常见病。

目前鼻前庭囊肿病因有两种学说:腺体潴留学说和面裂学说,前者指鼻腔底黏膜腺腺管发生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潴留而形成囊肿;后者指胚胎时期,上颌突、内侧鼻突的球突及外侧鼻突等各面突接合处因发育形成裂隙,裂隙内有胚性上皮残留,发展后形成面裂囊肿[1]。

鼻前庭囊肿发生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生长缓慢,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待囊肿长大后,一侧鼻翼附着处、鼻前庭内或梨状孔的前外方等处隆起,患者自觉同侧鼻腔呼吸受阻,鼻内或上唇发胀,伴感染者有患侧压痛[2]。

该病会损伤鼻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治疗使用唇龈沟径路行手术切除,但术后患者痛苦感严重,作者采用揭盖术治疗本病,分析揭盖术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就诊于本院耳鼻喉科的鼻前庭囊肿患者34例,均符合鼻前庭囊肿临床特点,并由X线平片和CT检查确诊,排除牙源性囊肿等类似疾病。

其中男9例,女25例,年龄30~46岁,平均年龄(37.45±3.27)岁,病程1~8年;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6例,右侧18例,囊肿直径1.5~3.0 cm;感染后形成脓囊肿3例,二次手术1例。

1. 2 手术方法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患者取平卧位,手术区常规消毒、铺巾,行患侧鼻腔表面麻醉、鼻前庭局部侵润麻醉和患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0.1%肾上腺素和1%利多卡因),视患者病情抽出囊液缩小囊肿,在鼻内镜下用剥离器探查囊肿与鼻底和下鼻甲的关系,掌握囊肿位置、范围、大小等具体情况。

用尖刀切除鼻前庭囊肿顶盖,少许囊壁送病理检查,吸尽囊液,适度扩大切口范围,尽量保留鼻前庭皮肤,向外达鼻腔外侧壁,向内不超过鼻中隔,向前不损伤鼻前庭皮肤,向后达囊腔边缘,前后长度等于囊肿前后径,使囊腔充分开放,修整创缘,囊腔放置碘仿纱条填塞,术后2~4 d后取出。

术后定期清理鼻前庭术腔,抗炎治疗1周。

1. 3 观察指标采用SAS、SD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记录患者手术前及术后2周、2个月焦虑、抑郁情绪程度;随访患者术后恢复、复发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患者术后2周SAS、SDS评分分别为(60.7±4.6)分、(46.60±4.29)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42.91±3.52)义(P<0.05);术后2个月时随访SAS、SDS评分分别为(49.4±2.1)分、
分,与术后2周时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术后康复情况34例患者术后1周伤口基本愈合;术后2周见囊腔凹陷变浅;术后2个月隆起消失,囊壁与鼻腔基本相平;术后1年随访预后良好,均无复发,无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鼻前庭囊肿发病后产生肿胀、疼痛、鼻通气受阻等症状,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囊肿的形成与潴留物或残留物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鼻腔卫生,常见的鼻腔清洁方式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理或用清水直接清洗。

正常成人呼吸约28800余次/d,空气呼吸量15000 L,空气中的灰尘、病毒、细菌等有害物都会直接接触鼻腔,通过鼻腔过滤进入肺,可见鼻腔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鼻腔的卫生状况应引起高度关注[3,4]。

鼻前庭囊肿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李先辉等[5]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鼻前庭囊肿揭盖术较传统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轻,推荐作为鼻前庭囊肿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岳显[6]通过不同手术方案在鼻前庭囊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得出结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不良反应及复发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孙焕吉等[7]在两种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与李先辉等[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好,对患者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雪冰.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分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5):267-268.
[2] 秦秀,宋贵良,杨洪巍,等.鼻前庭囊肿的CT表现.中国中西医结合
影像学杂志,2014,12(3):301-302.
[3] 佘国跃,唐兵华.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24例临床观察.西部医学,2012,24(7):1318-1319.
[4] 刘峰.鼻前庭囊肿临床治疗84例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2,41(7):834-835.
[5] 李先辉,陈崇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比较.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578-3580.
[6] 岳显.不同手术方案在鼻前庭囊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安徽医药,2015,19(3):518-520.
[7] 孙焕吉,卢永田,罗兴谷,等.两种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比较. 山东医药,2014,54(32):74-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