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一、引言鼻前庭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鼻前庭黏液腺管阻塞所致,主要症状包括鼻前庭区疼痛、肿胀等。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是一种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疗效观察,对该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二、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选取了近期在我院接受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收集了XX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进行治疗。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鼻内镜对囊肿进行精确观察,然后进行囊肿揭盖和引流,最后对创面进行适当的处理。
3. 疗效评估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囊肿大小、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指标。
同时,对手术前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果1. 手术效果经过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后,XX例患者的鼻前庭囊肿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囊肿大小显著缩小,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 并发症情况在手术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了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但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术后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3. 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可见囊肿大小明显缩小,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迹象。
四、讨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无痛、恢复快等优点,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次,通过鼻内镜的辅助,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囊肿情况,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最后,该手术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囊肿大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该手术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较大的囊肿,单纯采用揭盖术可能无法完全清除囊肿内的液体,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此外,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也需要引起医生的重视。
五、结论通过对XX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我们发现该手术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分析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分析目的:总结鼻前庭囊肿治疗中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6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经唇龈沟切口入路切除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的观察组,每组33例。
分析两组术中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法可有效提高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在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推广应用。
标签:鼻内镜;揭盖法;鼻前庭囊肿;治疗效果鼻前庭囊肿为耳鼻喉科良性肿瘤性疾病,虽然本病早期临床常无特异性症状,且病情发展也较为缓慢,但是随着囊肿的逐渐生长,常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感,严重者可导致上颌骨出现骨质损害,不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同时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
手术治疗为公认治疗本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3-4]。
虽然传统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其对患者的损伤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常可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鼻内镜下揭盖法作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66例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鼻前庭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入选接受观察者均需符合本研究的入选及排除标准。
患者入组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3~62岁,平均(46.61±5.22)岁;囊肿直径0.9~3.3 cm,平均(2.12±0.21)cm;病程1~5年,平均(3.06±1.36)年;左侧者22例,右侧者11例。
鼻内镜下行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15例临床分析
11一 般 资 料 . 本 组 1 患 者 中 , 2例 , 1 5例 男 女 3例 ; 龄 2 ~ 5岁 ; 年 55 病
程 1 月~ 个 5年 ; 侧 9例 , 侧 6例 , 右 左 皆为 单侧 扩 张进 入 唇龈 沟 者 向外 波及 面 部 软组 织 , 引 发 鼻 会 前 庭 变 宽 . 唇 肿 大 膨 胀 。 底 向上 抬 高 , 和 1 肿 胀 变 上 鼻 鼻 3腔 形 。 鼻 甲的上抬 或 内移 可 引起 鼻塞 四 鼻 前 庭囊 肿标 准 的手 下 。
致 分 泌物 潴 留而引 起 的网 有些 专 家认 为 , 泪 管 系统 的发 育 。 鼻 异常 在 鼻前 庭囊 肿 的发 生 机制 中可 能 起 主要 作用 。 大部 分 鼻 前庭 囊肿 在 鼻翼 的 软组 织 的下 部 , 现为 球 形肿 块 。如 果 囊 表
肿进 一 步 向前发 展 或者 进 入梨 状 孔 中 ,势 必 引起 面部 畸 形 。
3 讨 论
鼻 前 庭 囊 肿 为 鼻科 常 见病 ,多 发 于 3 ~ 0岁 ,女 性 多 05
全 剥离 囊肿 『 鼻 内镜 下施 行揭 盖 术 可在 清 晰术 野下 进 行 , 1 ] 。 能 最大 限度清除囊壁 , 防止残余 囊壁 闭合而复发 。我科 于 2 0 年 04
2月 ~ 0 9年 1月 采 用 鼻 内镜 经 鼻 前 庭 进 路 行 揭 盖 术 治 疗 20 1 5例鼻 前庭 囊 肿患 者 , 得 了较 满意 的临床 疗效 。现 报道 如 取
所有 患者 均 住 院手术 。患者 取 仰 卧位 , 毒铺 巾后采 用 消
相对 复杂 , 伤较 大 , 间较 长 。 后 面部 麻 木 、 胀 , 食不 损 时 术 肿 进 便 , 别是 已经 感 染 的囊 肿 , 用 传 统 方 法 时 很难 彻 底 将 囊 特 运
鼻内镜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切除术23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切除术23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
方法:在鼻内镜下辅以鼻窦切割吸引器,对23例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结果:23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出现囊肿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鼻内镜下辅以鼻窦切割吸引器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精确、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等微创手术优点,值得推广。
标签:鼻前庭囊肿;揭盖;鼻内镜;鼻窦切割吸引器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好发于30—50岁女性,其传统治疗方法为经唇龈沟进路行囊肿剥离摘除[1]。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微创手术观念的普及,鼻腔微创手术已成为鼻部疾病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和必然趋势。
鼻前庭囊肿壁由含弹性纤维和网状血管的结缔组织构成,囊壁内膜表皮细胞多为纤毛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含有丰富的杯状细胞,与鼻腔黏膜相似[1、2、4]。
这为经鼻腔进路切除鼻前庭囊肿顶壁、保留囊肿其他各壁、使囊腔与鼻腔融合为一体的“揭盖术式”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经鼻腔行“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治疗方法亦多见报道,并在临床上得到肯定。
我科于2010—2013年收治23例鼻前庭囊肿病例,在鼻内镜下通过鼻窦切割吸引器行“囊肿揭盖”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3名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1例,均单侧发病,其中左侧11例(男性2例,女性9例),右侧12例(男性O例,女性12例),年龄最低36岁(男性36岁,女性42岁),最高58岁,男性4l岁,女性58岁),平均年龄38.1岁(男性38.5岁,女性38.1岁)。
主要症状为一侧鼻前庭部或鼻翼附着处隆起、一侧鼻腔通气不畅,部分患者伴有同侧鼻前庭部及上唇胀痛。
6例患者有局部感染病史,表现为局部明显隆起,疼痛加重,经抗炎治疗炎症完全控制后手术。
专科检查一侧鼻前庭、鼻翼附着处隆起,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前鼻镜检查见鼻前庭、鼻腔前端底、外侧壁隆起,表面光滑,触软而有弹性,鼻前庭、鼻腔前端变窄;隆起处穿刺可抽出黄色或棕色黏液性或浆液性液体,合并感染时则抽出脓性液。
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34例耳鼻喉科的鼻前庭囊肿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2个月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并观察术后康复情况。
结果患者术后2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60.7±4.6)分、(46.6±4.29)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术后2个月时SAS、SDS评分分别为(49.4±2.1)分、(42.91±3.52)分,与术后2周时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术后1周伤口基本愈合,术后2周见囊腔凹陷变浅,术后2个月隆起消失,囊壁与鼻腔基本相平,术后1年预后良好,均无复发,无术后并发症。
结论采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好,对患者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临床价值鼻前庭囊肿为面裂囊肿的一种,是鼻科常见病。
目前鼻前庭囊肿病因有两种学说:腺体潴留学说和面裂学说,前者指鼻腔底黏膜腺腺管发生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潴留而形成囊肿;后者指胚胎时期,上颌突、内侧鼻突的球突及外侧鼻突等各面突接合处因发育形成裂隙,裂隙内有胚性上皮残留,发展后形成面裂囊肿[1]。
鼻前庭囊肿发生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生长缓慢,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待囊肿长大后,一侧鼻翼附着处、鼻前庭内或梨状孔的前外方等处隆起,患者自觉同侧鼻腔呼吸受阻,鼻内或上唇发胀,伴感染者有患侧压痛[2]。
该病会损伤鼻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治疗使用唇龈沟径路行手术切除,但术后患者痛苦感严重,作者采用揭盖术治疗本病,分析揭盖术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就诊于本院耳鼻喉科的鼻前庭囊肿患者34例,均符合鼻前庭囊肿临床特点,并由X线平片和CT检查确诊,排除牙源性囊肿等类似疾病。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60例临床观察
1.1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的60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病程均在2个月至6年之间,其中右侧囊肿的患者有35例,左侧囊肿的患者有25例。患者的囊肿直径范围最大的有3.6cm,最小的有1cm。根据实际患者并发症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显示有7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问题,感染并发炎症经过治疗后出院。鼻翼囊肿主要临床表现为向下囊肿,囊肿性包块大,但无强烈的压迫疼痛感。其中有5例采用穿刺方式抽出黄色囊肿液体,13例采用X光射线检查的方式,发现成梨状孔,底部有低密度阴影,周围无骨质破坏的状态,边缘状态清晰可以观察到。
3பைடு நூலகம்论分析
患者鼻前庭囊肿现象时常见的病症,多发于30岁至50岁的患者,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较多。分析实际发病原因,主要可能是在胚胎期球状体与上颌融合部出现的残留细胞引起的问题。分析鼻前囊肿细胞存在的粘膜管堵塞情况,分析造成分泌物治疗的原因。鼻泪管系统受发育的影响,往往存在鼻前庭囊肿的问题,这可能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者的鼻前庭囊肿往往存在鼻翼下方,在软组织下部。根据囊肿实际的发展情况,从梨孔进入,对肿块下的唇龈沟外软组织进行处理,对可能发生严重鼻前庭膨胀的问题进行规整。下鼻甲的上台或内衬容易造成鼻塞性问题。根据患者鼻前庭囊肿水平,合理的分析实际手术标准方法,按照实际唇龈沟切口位置,逐步剥离囊肿,彻底切除囊肿壁。按照实际可见性的处理方式和原则,根据实际并发部位,准确的分析实际暴露位置,对切口较远位置的囊肿进行手术操作处理,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可能对患者的鼻翼造成一定的损伤。手术过程中需要引流,操作困难,容易走阿城感染问题,甚至造成鼻瘘。为了有效改善患者实际的唇龈沟进路缺点问题,根据患者鼻内镜下揭盖手术处理方式,对患者的鼻前庭进路进行合理的治疗,改善患者鼻囊肿窗状皮肤的有效吻合性,配合实际组织进行术后的修复处理。减少囊肿,逐步保证囊肿的有效消失效果。根据囊壁实际的线维和血管组织结构,采用内网膜的皮肤进行修复化的处理,对皮肤上皮细胞的鼻内腔体粘膜进行分离,保证切除囊肿后的手术位置合理性,按照实际手术变化和程度,对鼻腔内的功能水平进行分析,防止患者术后鼻内的异常产生。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24例临床观察
【 键 词】 鼻 内镜 ;鼻 前庭 囊肿 ;揭 盖 术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R 7 9 6 3 . 2 【 献 标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I I1 . 9 9 ji n 1 7 —5 1 2 1 . 7 0 7 X) 0 3 6 /. s . 6 23 1 . 0 2 0 . 3 : s
Efe to n o e i g u d rn s le d s o y o r a me to a a e tb lr c s f c f u c v rn n e a a n o c p n te t n fn s lv si u a y t
S HE o y , Gu - ue TANG n - a Bi g hu
c s .M e h d 2 a in swi a a e tb l rc s r r a e y u c v rn n e a a n o c p . s l Al o yt t os 4 p t t t n s lv s i ua y twe e t e t d b n o e ig u d r n s le d s o y Re ut e h s l f
( h i t e p e Hop tl J C e g u, h n d 1 0 1 h n ) T eS x h P o l ’ s i h n d C e g u 6 0 5 ,C ia ao
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治疗鼻前庭囊肿效果比较
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治疗鼻前庭囊肿效果比较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优缺点,找出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手术方式。
方法将5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揭盖术和传统唇龈沟径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面部肿胀程度、切口疼痛程度以及术后随访情况。
结果观察组(揭盖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面部肿胀程度以及切口疼痛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传统唇龈沟径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随访復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传统唇龈沟径路,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快、术后患者痛苦更小等优点,复发率相当,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surgical approach with more clinical value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ncovering surgery and labiogingival groove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nasal vestibular cyst.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nasal vestibular cys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uncovering surgery and labiogingival groove approach,respectively. 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incision healing time,postoperative facial swelling degree,incision pain and postoperative follow-u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uncovering operation)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traditional labiogingival groove approach)in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incision healing time,degree of postoperative facial swelling and the degree of incision pain,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labiogingival groove approach,uncovering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nasal vestibular cys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operation time,less blood loss,quick wound healing and less postoperative pain,etc. Uncovering surgery has quite good the relapse rate,with bett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Nasal vestibular cyst;Uncovering surgery;Labiogingival groove approach;Nasal endoscopy鼻前庭囊肿系指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一种囊性肿块。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手术病例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结果30例病例均治愈,观察1年以上无明显并发症,无复发。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精确、微创、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选择合适病例的情况下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关键词】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法鼻前庭囊肿为鼻科常见疾病,常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骨面之上软组织内的一种非牙源性囊性肿块,很少侵及骨质内。
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近年来临床上已经有许多对于鼻前庭囊肿的不同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探讨。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自2006年~2012年采取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2006年3月~2012年3月本科收治的鼻前庭囊肿病例30例,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16~56岁,平均37.7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7例,右侧13例;病程1月~6年。
临床表现为鼻前庭底或鼻唇沟处渐增大肿物,其中2例继发感染曾伴有明显胀痛,3例伴有鼻塞,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或CT检查证实无骨质破坏及上列牙疾患,部分患者辅以彩超或术前诊断性穿刺协助诊断。
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均经病理报告证实为鼻前庭囊肿。
1. 2 手术方法患者术前常规剪鼻毛,取仰卧头高15°~30°体位,全程采用Wolf 30°鼻内镜下进行,以浸有1%的卡因的棉片置入患侧鼻腔前段行黏膜表面麻醉,再以2%利多卡因加适量0.1%肾上腺素混和液注射于患侧鼻前庭底部皮下及囊肿周围行局部浸润麻醉。
鼻内镜下辨清鼻前庭区囊肿范围,用尖刀于囊肿靠鼻腔外侧壁方向最隆起处刺入,见有囊液(或混脓液)溢出证实为囊腔后再顺鼻腔长轴纵行切开,吸净囊液,以鼻窦咬切钳咬除切口两侧皮肤及囊壁,咬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探讨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探讨曹小华【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在治疗鼻前庭囊肿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选取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56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2组(n=28),治疗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的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
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8.01±0.43)min、术中出血量(3.57±0.46)mL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3.57%)3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5(000)036【总页数】2页(P29-29,30)【关键词】鼻内镜;揭盖术;鼻前庭囊肿【作者】曹小华【作者单位】江西 333000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鼻前庭囊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使用手术治疗方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创伤较大,在临床应用后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用鼻内镜下揭盖方法治疗鼻前庭囊肿效果较好。
本文选取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5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在治疗鼻前庭囊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4年5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5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右侧囊肿患者18例,左侧囊肿患者37例,双侧囊肿患者1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n=28)。
治疗组男19例,女9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9.12±3.61)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55±0.39)年。
对照组男20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93±3.62)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57±0.29)年。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ppt课件
--------耳鼻咽喉科
鼻前庭囊肿
概 述
概念:系指位于鼻翼根部,梨状孔前方,上颌牙槽
突表面软组织内的单房性囊肿。
病理: 囊肿呈圆型或椭圆型,生长缓慢。囊肿体积
大可引起周围骨质的吸收,合并感染可为脓性。
临床表现与查体
临床表现: 局部组织隆起可表现为鼻翼、鼻前庭底
部的隆起,伴局部不适感和疼痛。
查体:鼻前庭底部、鼻翼根部隆起,可触及囊性肿
物,合并感染时疼痛加重。影像学提示梨状孔底
部低密度圆形或椭圆型阴影,边缘清楚,无上列 牙病变。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病史、体征结合X线检 查(CT检查)可明确诊断。
鼻内镜术前检查
6
Hale Waihona Puke 治疗方案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经唇龈沟切 口路径切除囊肿,近年来鼻内镜下 揭盖术亦取得良好的效果。
7
方法
• 患者表面麻醉后取卧位,鼻腔内囊肿周围 浸润麻醉。 • 鼻内镜下鼻内用尖刀于囊肿最隆处切开, 吸尽囊液,弯鼻剪剪除囊壁活检。 • 电动切割器扩大切口,向外可达鼻腔外侧 壁,向内可达鼻中隔,修整切缘,使囊腔 向鼻前庭充分开放。 • 填塞止血。
8
术中
9
优点
• 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传统方法30分钟--60分钟,本术式10分钟—20分钟) • 2、出血量少(传统方法20---100ml,本术 式5---10ml • 3、术后无鼻唇沟肿胀,上唇麻木,伤口疼 痛进食不便。 • 4、术后复发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术式。
10
谢
谢!
11
2021鼻前庭囊肿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的效果范文1
2021鼻前庭囊肿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的效果范文 鼻前庭囊肿是一种上颌牙槽突骨表面以及鼻前庭皮下等部位发生的良性肿物。
该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且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并随着肿物体积的增大,逐渐出现局部胀痛感。
对于合并感染症状的患者,其肿物生长速度会逐渐加快,疼痛感有所加剧。
研究对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20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
其中,实验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5.6±6.5)岁,平均病程(2.2±1.0)年。
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2.3±5.5)岁;平均病程(2.6±1.2)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具体方法:使用1%地卡因麻醉鼻黏膜表面,在患侧鼻行唇龈沟部位注入1%利多卡因加盐酸肾上腺素溶液,鼻前庭充分暴露,将囊液穿刺抽出,将电极插入鼻前庭和唇龈沟等部位,形成一种包围囊肿的状态,微波时间为5s,功率在10~20w之间,以皮肤局部变白为标准。
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具体方法:术前修剪鼻毛,患者保持15°~30°的仰卧位,在Wolf30°鼻内镜下实施手术治疗;在患侧鼻腔前段置入1%利卡因浸湿的棉片,后加入适量的0.1%肾上腺素和2%利多卡因,以实现鼻前庭底部和周围囊肿的充分浸润麻醉。
通过鼻内镜对鼻前庭囊肿范围进行准确判断,在囊肿靠近鼻腔外侧部位刺入尖刀,出现囊液后,纵向切开鼻腔长轴,将囊液吸净,通过鼻窦咬切钳将切口两侧皮肤及囊壁咬除,并进行病理组织检查。
保证充分的咬切范围,以囊肿的最大直径为标准,从而保证鼻腔与鼻前庭之间相互连通。
利用XPS2000耳鼻咽喉综合动力系统,将鼻粘膜和鼻前庭边缘相互粘合,并利用带角度的电动切割钻将其修平。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患侧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肿胀情况,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恢复所用时间,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内镜;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鼻前庭处出现囊相肿块并且缓慢生长,随着囊肿的逐渐增大会逐渐造成局部胀痛、合并感染等情况。
对鼻前庭囊肿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保障患者的鼻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时鼻前庭囊肿治疗中的常见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可以直接对患者患处囊肿部位进行切开,吸干囊液,有效的根治囊肿情况[1]。
鼻腔镜下揭盖术治疗是一种应用效果良好治疗鼻前庭囊肿手术治疗方式,为进一步了解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48例,女性23例,男性25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0.7±2.5)岁,平均病程时间(2.5±1.0)年;对照组患者48例,女性22例,男性26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42.3±2.7)岁,平均病程时间(2.8±1.1)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鼻内镜下电动切割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围手术期护理论文
鼻内镜下电动切割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18-02鼻前庭囊肿是鼻科常见疾病,是位于鼻前庭底壁皮下与上颌牙槽突骨间、下鼻甲前端以前鼻腔外下壁部的非牙源性局限性囊性肿块,生长较为缓慢,早期常无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产生局部胀痛感,合并感染时疼痛加重且囊肿生长迅速。
鼻前庭囊肿的治疗多采用传统的口腔前庭唇龈沟切口进路囊肿剥除手术治疗,该治疗方法创伤较大,术后肿胀、疼痛严重,且术后易复发及牙龈瘘形成,不易被患者接受。
鼻内镜下联合电动切割器施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不仅可在清晰的视野最大限度的清除囊壁、防止囊壁残缘闭合而复发,还可避免鼻前庭正常组织的过度损伤、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
我院自2005年4月~2011年2月共施行鼻内镜下电动切割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7例,通过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多环节的护理观察及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护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予总结报道。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5年5月至2011年2月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收治鼻前庭囊肿患者27例(27侧),其中男9例,女18例;年龄22~62岁;病程6个月至9年。
左侧17例,右侧10例。
囊肿最小约1.4cm×1.1 cm,最大约2.4cmx3.0 cm。
所有病例均有鼻翼根部隆起、胀满感,伴鼻塞14例,合并感染3例。
经ct检查无周围骨质破坏,其中3例由于囊肿过大,使周围骨质受压变形。
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史。
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鼻前庭囊肿1.2 手术方法手术方法按鼻腔局部麻醉手术进行术前准备,患者取仰卧位,1%丁卡因棉片表面麻醉囊肿周围后,1%多卡因加1%肾上腺素少许作鼻前庭及唇下囊肿周围局部浸润麻醉。
0度鼻内镜下,镰状刀切开囊肿前缘隆起皮肤,进入囊腔,吸引器吸尽囊液,切取部分囊壁送病理检查。
经鼻内镜下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患者邹某某,女性,40岁,家住梁平礼让镇凤凰村1组,因“发现右侧鼻部包块4余年”于2016年7月26日收住我耳鼻咽喉科。
专科查体:右侧鼻前庭处膨隆,范围约1.5cm*2.0cm,质软,活动度较差,鼻腔表面粘膜光滑,鼻前庭处彩超及鼻窦CT均提示:右侧鼻前庭囊肿,排除了牙源性囊肿及上颌窦囊肿。
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科室廖主任组织科室人员查房并积极术前讨论,于2016年7月28日在局麻下经鼻内镜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术中出血约10ml,手术顺利,手术历时约30分钟。
手术过程:术前剪鼻毛、鼻腔冲洗,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并收缩患侧鼻腔粘膜。
术前先在鼻内镜下用剥离器探查囊肿范围及囊肿与下鼻甲的关系并用亚甲蓝在囊盖处定点。
再用1%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在囊肿的周围局部浸润麻醉。
用小尖刀在鼻腔内囊肿最隆起处切除鼻前庭底部之囊肿顶盖,送病理检查,用鼻窦电动切割器吸净囊内液体后,沿切口将切口扩大,向外可达鼻腔外侧壁,向前或向后可达囊肿前后径长,向内不超过鼻中隔,尽量保留鼻前庭皮肤,修整创缘,使囊腔向鼻前庭充分开放,并使两腔融合为一体,完整保留剩余囊肿下部囊壁,两腔交界处鼻前庭皮肤或粘膜创缘及剩余囊腔以碘仿纱条填压2d后取出。
鼻前庭囊肿是鼻科常见病。
鼻前庭囊肿(nasal vestibular cyst)是发生于鼻前庭底部皮下上颌齿槽突之骨面上的一种非牙源性局限性囊性肿物,常见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
其发生原因主要有胚胎期发育异常及分泌物潴留2种学说。
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
传统的口腔前庭唇龈沟切口进路囊肿剥除术,其优点是视野宽,暴露充分,手术方便,效果良好。
但其缺点是囊肿难以分离,囊壁切除不彻底,术后引流差,易致术后创口感染、复发及牙龈瘘形成,术中常难以完整剥尽囊壁,易致术后复发;手术创伤较大、副损伤较多、术后患侧面部及上唇部肿胀、麻木及牙体疼痛严重,不易被患者接受。
改良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应用研究
36Clinical Research, Aug. 2020, Vol. 28, No. 08作者简介:林浩然(1981-),男,汉族,广东韶关人,副主任医师,本科。
研究方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通讯作者:杨田福,*****************。
孕症的效果[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28):65-66.[4]周岩.温胆汤治疗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34例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13,33(6):933-934.[5]王春艳,凌娜,施晓玲.苍附导痰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3(11)89-90.[6]杨娟,刘英,黄健.针药人工周期疗法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观察[J ].中国针灸,2017,36(11)82-83.[7]张迎春,张花,陈明.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及炔雌醇环丙孕酮综合疗法干预肾虚肝郁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25(10):34-37.[8]王延丽.胡晓华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经验总结[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0)28-29.[9]曾文.苍附导痰汤辅助西药治疗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84(11):50-52.[10]袁戈.自拟调经汤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及对中医证候、内分泌和糖脂代谢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56(17)92-93.·论著·改良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应用研究林浩然,杨田福,杨丽,李锐锋,袁先平,梁华锋(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 耳鼻喉科,广东 佛山 528305)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揭盖法较传统方法治疗鼻前庭囊肿应用的优越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8年10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22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1例行鼻内镜下改良揭盖法治疗,对照组11例行传统的唇龈沟入路治疗。
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为200~400ml,在临床上通常只使用300~350ml,差异不大。
还有就是在蒂的转移上该术式报道需移植术后2~3周再断蒂,较为麻烦,本次二期即行转移(必须在扩张的供瓣面积足够的情况下),如一侧面部无瘢痕,就行岛状皮瓣转移,蒂部稍带些筋膜组织,面部采用面部除皱切口,沿耳屏前切开皮肤,分离隧道,将岛状皮瓣转移,用6-0可吸收线美容缝合,如仅有少量线形瘢痕,也可切除瘢痕,打皮下隧道,缝合。
若一侧面部有瘢痕,则选轴型皮瓣转移,切除瘢痕与转移的轴型皮瓣相当(选择接诊的患者多为带口罩受伤,故常见患者侧面部烧伤瘢痕宽度不是太宽,通常2~3cm),同时还要考虑额部剩余皮瓣能够拉拢缝合,术后弹力套加压包扎,术毕。
该方法使手术由三期缩短为两期,原先术者使用三期主要是考虑皮瓣血运问题,颞浅动静脉皮瓣经扩张器扩张通过透光试验即可清楚看清血管走向再辅以多普勒血管探测可准确定位血管走行方向,只要扩张时间足够长,手术操作精准、轻柔,皮瓣蒂即不会受损。
另外还有就是一期手术埋置扩张器时尽量将扩张器向后埋置,这样扩张时因重力作用扩张器会向前移动。
切口不要过大,以能置入切口最小为佳,以保证扩张器不外露。
采用可吸收线美容缝合,切口用免缝胶布粘贴,术后切口瘢痕小,痕迹轻,值得推广。
应用范围和局限性:这种双蒂皮瓣转移后会有毛发生长,以男性患者最为适合,如应用于女性则必须进行激光脱毛治疗。
另外就是患者颌面部瘢痕应小于6~8cm宽度,尤其是面部瘢痕在侧面部较为合适,在前面部不适合此术式。
[参考文献][1]张海华,刘民,李辉,等.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707-1708.[2]叶祥柏,石志远,陈娟,等.改良“双风筝”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6,22(1):32-34. [3]Dufourmentel L.Definition and fate of free grafts[J].Mem Acad Chir(Paris),1950,76(12-13):409-411.[4]陈红波,田佳,李峰永,等.预扩张额部轴型皮瓣在修复面颈部大面积良性病变切除后创面[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11):659-660.[5]Aveta A,Brunetti B,Tenna S,et al.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perforator flap:anatomic study of number and reliability of distal branches of the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ree cases [J].Microsurgery,2017,37(8):924-929.[6]Fatma B,Alper V,Mehmet B.The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island flap:an option for moustache reconstraction[J].J Craniofac Surg,2019,30(5):e404-e406.[7]张振光,王星,李辉,等.扩张后颞浅动脉双蒂皮瓣矫正小口畸形及胡须再造术9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2):43-44.[8]Datubo-Brown DD,Khalid KN,Levick PL.Tissue–expanded visor flapin burn surgery [J].Ann Plast Surg,1994,32(2):205-208.[9]闵沛如,章一新.颞浅双蒂预扩张头皮瓣在严重烧伤后下面部轮廓重建中的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15(1):20-24.[收稿日期]2020-08-02本文引用格式:张永生,李鹏飞,华英,等.携带双侧颞浅动静脉的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瘢痕 [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5):19-21.•论 著•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江晓东,舒继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 蚌埠 233000)[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Nasal vestibular cyst,NVC)的疗效。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研究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3年-2013年9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治疗过程行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8例行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50例行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
分析术中操作、术中损伤、手术时间、术后反应、出血情况、住院时间6项指标。
结果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较传统术式操作简单、术中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出血少、住院时间短。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优于传统手术方式,适用于大部分鼻前庭囊肿患者,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临床效果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喉常见疾病,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往多采用经唇龈沟行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些年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开展,经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克服了传统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手术缺点,引起了本学科临床医师的重视。
本研究回顾性的分析了2003年-2013年间98例鼻前庭囊肿手术患者病例,其中48例采取鼻内镜下揭盖术,50例采取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以此来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术鼻前庭囊肿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本组98例,男性15例,女性83例,年龄18岁-72岁,其中左侧45例,右侧43例,双侧10例。
直径0.7-4.0cm,多数鼻前庭囊肿呈球形肿块,位于鼻翼的软组织下方。
如囊肿进入梨状孔或向前膨胀,可出现面部畸形。
肿块向下扩展到向外到面部软组织或唇龈沟,可致鼻前庭增宽,鼻唇沟消失,上唇肿胀,鼻底上抬,鼻和口腔肿胀。
下鼻甲的内移或上抬可引起鼻塞。
本组病例术前均经CT扫描,除外牙源性及上颌骨囊肿,且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鼻前庭囊肿。
1.2手术方法1.2.1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患者卧位,消毒铺巾后用1%利多卡因于患侧唇龈沟向囊肿方向于囊肿周围浸润麻醉,于靠近上唇系带的囊肿一侧,作一横切口,朝梨状孔方向分离软组织,暴露囊壁后仔细分离并完整切除。
鼻内镜下电动切割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围术期护理
接手术 。
现代 实 用 医 学
21 0 0年 5 月 第 2 2卷 第 5期
・ 58 ・ 9
鼻 内镜下 电动切割揭盖 术治疗鼻前庭囊肿 的 围术 期护 理
施雪莉, 熊华
【 键 词 】 鼻 前 庭 囊 肿 ; 动 切割 揭盖 术 ; 理 关 电 护
d i 03 6/.s.6 10 0 .0 0 50 0 o: . 9j s 17 -8 0 1 . . 1 9 in 2 0 7
片 检 查 : 物 与牙 齿 无 关 联 , 有 局 部 要 方 法 。 统 的 口腔 前庭 唇 龈沟 切 口进 除鼻 腔 填 塞 纱 条 ,以免 切 口出 血 及 创 缘 肿 9例 传 骨质吸收 。 术后 病 理 诊 断 为 鼻 前 庭 囊 肿 路 囊 肿 剥 除术 , 手术 创 伤 较 大 、 损伤 较 粘 连 ; 副 不可 用 力 擤 鼻 , 会其 控 制 打 喷 嚏 教 样改变 。 1 手术 方 法 . 2 多 、 后 患 侧 面 部及 上 唇 部 肿 胀 、 木 及 的方 法 ; 腔 填 塞 引 起 的 鼻 额 部胀 痛 可 术 麻 鼻 患者 仰 卧位 ,%丁卡 因 牙 体疼 痛 严 重 , 易被 患 者接 受 , l 不 且术 后 用毛 巾冷敷, 或通 过聊天 、 电视等分散 看
刷 肤 , 入 囊 腔 , 引 器 吸 尽 囊 液 , 取 部 过 度损 伤 , 进 吸 切 能最 大 限度 的 清 除囊 壁 , 防止 口 , 牙 动 作 要 轻 柔 。 对 于双 鼻填 塞 经
分 囊 壁 送 病 理检 查 。电动 切 吸 器 沿 囊 壁 囊 壁 残 缘 闭 合 而 复 发 。本 组 在 鼻 内镜 口呼 吸 的患 者 要 少 量 多 次 饮 温 开 水 , 或 与 鼻 前 庭 交 界 边 缘 , 底 切 尽 囊 肿 顶 壁 下 , 电动 切 吸器 , 彻 用 采用 揭 盖 式 治 疗鼻 前 用 湿 纱 布 覆 盖 口唇 以减 轻 口干 不 适 。 2 围术 期 进 行 细 致观 察和 精 22 出院 指 导 .. 4 皮 肤与 黏 膜 , 盖 直径 08~ 1 m, 揭 . . c 创 庭 囊肿 3 例 , 2 缘 呈碗 口形 , 滑 , 留 向鼻腔 开放 的囊 心 护 理 。 光 保 腔 底 壁 , 呈 袋 状 凹 陷 的 剩 余 囊 腔 底 壁 21 术 前 护 理 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李国锦,罗飞,罗兰芬,卢绍清,尚建均,陈光俊,邹铁
【摘要】目的探讨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可行性。
方法对14例鼻前庭囊肿在鼻内镜下,利用美敦力—施美德耳鼻咽喉动力系统采用揭盖术治疗。
结果 14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鼻内镜下利用耳鼻咽喉动力系统采用揭盖式手术方式治疗鼻前庭囊肿可行。
【关键词】揭盖术;鼻前庭;囊肿
鼻前庭囊肿是发生于鼻前庭皮下、上颌牙槽突骨表面上的一种良性病变。
其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合并感染后可有疼痛,局部迅速肿大,可压迫上颌骨形成骨质缺损[1]。
临床多用经唇龈沟入路切除囊肿,但有一定的复发率,故笔者尝试一种较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
经过14例手术效果分析,此手术方式简单易学,恢复快,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6月间,共收治鼻前庭囊肿14例,均为单侧,男5例,女9例;年龄20~50岁,平均42岁。
囊
肿直径最小10mm,最大30mm。
均有鼻前庭区黏膜皮肤隆起,且无手术史,其中并发感染者8例。
1.2 方法在鼻内镜下,利用美敦力—施美德耳鼻咽喉动力系统的鼻窦手术切割头于近鼻前庭区鼻腔底部囊肿最薄弱处边切、边吸引囊壁及囊液,缓慢切除并扩大囊肿壁的切除范围,直到近骨部。
注意不伤及骨膜,尽可能多切除囊壁,保留囊肿内壁,且囊肿内壁在切缘处尽可能与鼻腔上皮或部分皮肤紧贴在一起。
这样一来,囊肿腔与鼻腔被人为地融合在一起,术后局部填塞明胶海绵止血,3~4天清除明胶海绵。
术中注意不要过多损伤皮肤,以免导致前鼻孔狭窄。
定期随访观察囊腔的变化6个月以上。
2 结果
此组病例均获治愈,无并发症发生,鼻腔黏膜或少部分皮肤与囊肿的内壁上皮层很快愈合,囊内未见1例术后感染。
由于囊内压力的解除、骨质增生等原因,囊腔随时间推移有缩小趋势,1个月缩小约1/3~1/2,6个月左右部分病人的囊腔基本与鼻腔底相平。
随访6个月,无复发、感染及瘘道产生。
3 讨论
鼻前庭囊肿是发生于鼻前庭皮下、上颌牙槽突骨表面上的一种良性囊性病变。
多发生在30~50岁,女性多见,位于鼻腔外侧壁、下鼻甲前端前外下方。
发生原因多认为胚胎发育期上颌突、球状突与鼻腔外侧突融合时,上皮残余或迷走发展而来。
有人认为是鼻腔鼻底黏液腺管口阻塞而引起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2]。
鼻前庭囊肿产生病理损伤的原因是其内不断有分泌物的形成与排出受阻,导致其呈膨胀性生长,合并感染时此过程加速,由于膨胀性生长、压迫、推移周围组织而出现病理表现。
鼻底部黏膜与囊肿互为近邻,非常接近。
加之鼻前庭囊肿内壁为上皮组织,有抗感染能力,与鼻腔黏膜上皮能互相愈合。
鉴于此理论依据,本文设计采用揭盖式手术治疗鼻前庭囊肿。
原以为只要解决引流问题就解决了鼻前庭囊肿的治愈问题,但随着随访进行,发现14例患者均有鼻底不同程度变平的现象。
从另一方面可以这样分析,鼻前庭囊肿产生病理损伤的原因是其内不断有分泌物的形成,且排出受阻,导致呈膨胀性生长,压迫、推移周围组织而出现病理表现是正确的。
此手术方法与传统的齿龈沟入路相比,具有简单、易行、恢复快、创伤小、无并发症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术中应注意尽可能多地保留鼻前庭区皮肤,以防前鼻孔狭窄。
揭盖范围目前笔者认为以大于囊肿直径1/3最好。
对于直径小于10mm的囊肿,笔者认为应充分评估在行手术治疗后,有没有造口封闭再次形成囊肿的可能,如可能性大,最好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
对于直径小于10mm的囊肿,也可以在切除部分囊肿壁同时切除囊肿内壁的上皮层,这样可以消除囊内分泌功能,阻断囊肿的病理过程,也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Hill M,Todd MD.Pathology Quiz Case 1.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8:452-455.
2 耳鼻咽喉科学编写组.耳鼻咽喉科·鼻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