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合集下载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一、引言鼻前庭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鼻前庭黏液腺管阻塞所致,主要症状包括鼻前庭区疼痛、肿胀等。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是一种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疗效观察,对该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二、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选取了近期在我院接受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收集了XX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进行治疗。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鼻内镜对囊肿进行精确观察,然后进行囊肿揭盖和引流,最后对创面进行适当的处理。

3. 疗效评估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囊肿大小、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指标。

同时,对手术前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果1. 手术效果经过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后,XX例患者的鼻前庭囊肿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囊肿大小显著缩小,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 并发症情况在手术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了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但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术后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3. 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可见囊肿大小明显缩小,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迹象。

四、讨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无痛、恢复快等优点,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次,通过鼻内镜的辅助,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囊肿情况,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最后,该手术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囊肿大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该手术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较大的囊肿,单纯采用揭盖术可能无法完全清除囊肿内的液体,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此外,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也需要引起医生的重视。

五、结论通过对XX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我们发现该手术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分析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分析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分析目的:总结鼻前庭囊肿治疗中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6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经唇龈沟切口入路切除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的观察组,每组33例。

分析两组术中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法可有效提高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在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推广应用。

标签:鼻内镜;揭盖法;鼻前庭囊肿;治疗效果鼻前庭囊肿为耳鼻喉科良性肿瘤性疾病,虽然本病早期临床常无特异性症状,且病情发展也较为缓慢,但是随着囊肿的逐渐生长,常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感,严重者可导致上颌骨出现骨质损害,不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同时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

手术治疗为公认治疗本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3-4]。

虽然传统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其对患者的损伤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常可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鼻内镜下揭盖法作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66例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鼻前庭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入选接受观察者均需符合本研究的入选及排除标准。

患者入组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3~62岁,平均(46.61±5.22)岁;囊肿直径0.9~3.3 cm,平均(2.12±0.21)cm;病程1~5年,平均(3.06±1.36)年;左侧者22例,右侧者11例。

鼻内镜下行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15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行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15例临床分析

11一 般 资 料 . 本 组 1 患 者 中 , 2例 , 1 5例 男 女 3例 ; 龄 2 ~ 5岁 ; 年 55 病
程 1 月~ 个 5年 ; 侧 9例 , 侧 6例 , 右 左 皆为 单侧 扩 张进 入 唇龈 沟 者 向外 波及 面 部 软组 织 , 引 发 鼻 会 前 庭 变 宽 . 唇 肿 大 膨 胀 。 底 向上 抬 高 , 和 1 肿 胀 变 上 鼻 鼻 3腔 形 。 鼻 甲的上抬 或 内移 可 引起 鼻塞 四 鼻 前 庭囊 肿标 准 的手 下 。
致 分 泌物 潴 留而引 起 的网 有些 专 家认 为 , 泪 管 系统 的发 育 。 鼻 异常 在 鼻前 庭囊 肿 的发 生 机制 中可 能 起 主要 作用 。 大部 分 鼻 前庭 囊肿 在 鼻翼 的 软组 织 的下 部 , 现为 球 形肿 块 。如 果 囊 表
肿进 一 步 向前发 展 或者 进 入梨 状 孔 中 ,势 必 引起 面部 畸 形 。
3 讨 论
鼻 前 庭 囊 肿 为 鼻科 常 见病 ,多 发 于 3 ~ 0岁 ,女 性 多 05
全 剥离 囊肿 『 鼻 内镜 下施 行揭 盖 术 可在 清 晰术 野下 进 行 , 1 ] 。 能 最大 限度清除囊壁 , 防止残余 囊壁 闭合而复发 。我科 于 2 0 年 04
2月 ~ 0 9年 1月 采 用 鼻 内镜 经 鼻 前 庭 进 路 行 揭 盖 术 治 疗 20 1 5例鼻 前庭 囊 肿患 者 , 得 了较 满意 的临床 疗效 。现 报道 如 取
所有 患者 均 住 院手术 。患者 取 仰 卧位 , 毒铺 巾后采 用 消
相对 复杂 , 伤较 大 , 间较 长 。 后 面部 麻 木 、 胀 , 食不 损 时 术 肿 进 便 , 别是 已经 感 染 的囊 肿 , 用 传 统 方 法 时 很难 彻 底 将 囊 特 运

鼻内镜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切除术23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切除术23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切除术23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

方法:在鼻内镜下辅以鼻窦切割吸引器,对23例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结果:23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出现囊肿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鼻内镜下辅以鼻窦切割吸引器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精确、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等微创手术优点,值得推广。

标签:鼻前庭囊肿;揭盖;鼻内镜;鼻窦切割吸引器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好发于30—50岁女性,其传统治疗方法为经唇龈沟进路行囊肿剥离摘除[1]。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微创手术观念的普及,鼻腔微创手术已成为鼻部疾病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和必然趋势。

鼻前庭囊肿壁由含弹性纤维和网状血管的结缔组织构成,囊壁内膜表皮细胞多为纤毛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含有丰富的杯状细胞,与鼻腔黏膜相似[1、2、4]。

这为经鼻腔进路切除鼻前庭囊肿顶壁、保留囊肿其他各壁、使囊腔与鼻腔融合为一体的“揭盖术式”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经鼻腔行“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治疗方法亦多见报道,并在临床上得到肯定。

我科于2010—2013年收治23例鼻前庭囊肿病例,在鼻内镜下通过鼻窦切割吸引器行“囊肿揭盖”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3名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1例,均单侧发病,其中左侧11例(男性2例,女性9例),右侧12例(男性O例,女性12例),年龄最低36岁(男性36岁,女性42岁),最高58岁,男性4l岁,女性58岁),平均年龄38.1岁(男性38.5岁,女性38.1岁)。

主要症状为一侧鼻前庭部或鼻翼附着处隆起、一侧鼻腔通气不畅,部分患者伴有同侧鼻前庭部及上唇胀痛。

6例患者有局部感染病史,表现为局部明显隆起,疼痛加重,经抗炎治疗炎症完全控制后手术。

专科检查一侧鼻前庭、鼻翼附着处隆起,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前鼻镜检查见鼻前庭、鼻腔前端底、外侧壁隆起,表面光滑,触软而有弹性,鼻前庭、鼻腔前端变窄;隆起处穿刺可抽出黄色或棕色黏液性或浆液性液体,合并感染时则抽出脓性液。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60例临床观察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60例临床观察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的60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病程均在2个月至6年之间,其中右侧囊肿的患者有35例,左侧囊肿的患者有25例。患者的囊肿直径范围最大的有3.6cm,最小的有1cm。根据实际患者并发症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显示有7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问题,感染并发炎症经过治疗后出院。鼻翼囊肿主要临床表现为向下囊肿,囊肿性包块大,但无强烈的压迫疼痛感。其中有5例采用穿刺方式抽出黄色囊肿液体,13例采用X光射线检查的方式,发现成梨状孔,底部有低密度阴影,周围无骨质破坏的状态,边缘状态清晰可以观察到。
3பைடு நூலகம்论分析
患者鼻前庭囊肿现象时常见的病症,多发于30岁至50岁的患者,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较多。分析实际发病原因,主要可能是在胚胎期球状体与上颌融合部出现的残留细胞引起的问题。分析鼻前囊肿细胞存在的粘膜管堵塞情况,分析造成分泌物治疗的原因。鼻泪管系统受发育的影响,往往存在鼻前庭囊肿的问题,这可能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者的鼻前庭囊肿往往存在鼻翼下方,在软组织下部。根据囊肿实际的发展情况,从梨孔进入,对肿块下的唇龈沟外软组织进行处理,对可能发生严重鼻前庭膨胀的问题进行规整。下鼻甲的上台或内衬容易造成鼻塞性问题。根据患者鼻前庭囊肿水平,合理的分析实际手术标准方法,按照实际唇龈沟切口位置,逐步剥离囊肿,彻底切除囊肿壁。按照实际可见性的处理方式和原则,根据实际并发部位,准确的分析实际暴露位置,对切口较远位置的囊肿进行手术操作处理,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可能对患者的鼻翼造成一定的损伤。手术过程中需要引流,操作困难,容易走阿城感染问题,甚至造成鼻瘘。为了有效改善患者实际的唇龈沟进路缺点问题,根据患者鼻内镜下揭盖手术处理方式,对患者的鼻前庭进路进行合理的治疗,改善患者鼻囊肿窗状皮肤的有效吻合性,配合实际组织进行术后的修复处理。减少囊肿,逐步保证囊肿的有效消失效果。根据囊壁实际的线维和血管组织结构,采用内网膜的皮肤进行修复化的处理,对皮肤上皮细胞的鼻内腔体粘膜进行分离,保证切除囊肿后的手术位置合理性,按照实际手术变化和程度,对鼻腔内的功能水平进行分析,防止患者术后鼻内的异常产生。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24例临床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24例临床观察
庭 皮 下 、 颌 牙 槽 突 骨 表 面上 的一 种 良性 病 变 , 生 上 其 长 缓慢 , 早期 无症 状 , 并感 染 时疼 痛 加重 , 压 迫上 合 可 颌 骨形 成 骨 质 缺 损n 。传 统 以唇 龈 沟 进 路 囊 肿 摘 除 ] 术 为 主 , 因术 中囊 壁切 除 不彻 底 而易 致术 后 复 发及 但 牙 龈瘘 形成 。2 0 0 9年 3月 ~ 2 1 0 0年 7月 采用 鼻 内镜
【 键 词】 鼻 内镜 ;鼻 前庭 囊肿 ;揭 盖 术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R 7 9 6 3 . 2 【 献 标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I I1 . 9 9 ji n 1 7 —5 1 2 1 . 7 0 7 X) 0 3 6 /. s . 6 23 1 . 0 2 0 . 3 : s
Efe to n o e i g u d rn s le d s o y o r a me to a a e tb lr c s f c f u c v rn n e a a n o c p n te t n fn s lv si u a y t
S HE o y , Gu - ue TANG n - a Bi g hu
c s .M e h d 2 a in swi a a e tb l rc s r r a e y u c v rn n e a a n o c p . s l Al o yt t os 4 p t t t n s lv s i ua y twe e t e t d b n o e ig u d r n s le d s o y Re ut e h s l f
( h i t e p e Hop tl J C e g u, h n d 1 0 1 h n ) T eS x h P o l ’ s i h n d C e g u 6 0 5 ,C ia ao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临床观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临床观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临床观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手术,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手术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50例患有鼻前庭囊肿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

对照组中25例患者实行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处理切除的治疗,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方式的手术。

结果:对比分析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手术患者的实际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反应程度、切口感染率水平、出血量水平,结果显示唇龈沟进路的实际手术效果明显较优。

结论:鼻内镜下治疗手术中使用前庭囊肿揭盖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优于传统方式的唇龈沟进路治疗手术方式。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引言鼻前庭囊肿治疗是发生于鼻前庭下部,是位于上下和齿槽突出的一块囊肿性肿块。

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经典的手术治疗是经唇龈沟,进路行鼻前庭囊肿的切除手术治疗,根据鼻内镜下前庭囊肿揭盖手术的治疗情况,准确的分析鼻前囊肿上的适合治疗效果。

根据我院受治的5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合理的分析实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及方法1.1 资料根据临床资料分析,选取入院治疗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分布在28岁至70岁之间,其中左侧20例,右侧23例,双侧7例。

直径最大的为3.6cm,最小的为0.9cm。

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合并性感染问题。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出现鼻前庭隆起,较大的患者鼻唇沟逐步消失。

部分患者伴有前庭上唇的肿胀感受,咀嚼时较为严重。

患者鼻前庭或龈沟处可明显看到隆起,可触,实际质地较为柔软,富有良好的弹性效果,一般没有明显的触碰疼痛感。

部分患者在无菌状态下,可以进行穿刺治疗,可抽出透明或半透明的囊液。

囊肿穿刺后逐步吸收,缩小,但日后会再次隆起。

需要对患者实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CT扫描检测分析,排除齿源性囊肿的问题,对患者的实际鼻前庭囊肿进行准确的病理报告数据分析。

经鼻内镜鼻吸切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7例临床观察

经鼻内镜鼻吸切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7例临床观察

经鼻内镜鼻吸切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7例临床观察目的分析在鼻内镜下经鼻吸切器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讨论治疗该疾病的最佳治疗途径。

方法:对27例患者在鼻内镜下辅以鼻吸切器切除鼻前庭囊肿顶壁,使囊腔与鼻腔相融合。

结果27例患者随访12-18个月,无囊肿复发及发生并发症,均治愈。

结论在鼻内镜下使用鼻吸切器行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手术精确,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标签:鼻内镜;鼻吸切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best treatment method for nasal vestibular cysts by analyz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nasal vestibule cyst uncovery under nasal endoscope assisted by electricity cutterbar. Methods:Thirty-six patients with nasal vestibular cysts were subjected to uncover under nasal endoscope assisted by electricity cutterbar. Results:All the patients were cured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and not recurred after 12~18 moths of follow up. Conclusion:The uncovery method for nasal vestibular cysts by electricity cutterbar under nasal endoscope is a surgical precision,simple operation,more effective and less complications of surgery.【Key words】Nasal Endoscopy;electricity cutterbar;nasal vestibular cyst;uncovery method;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个常见疾病,鼻前庭囊肿是发生在鼻前庭皮肤之下和上颌牙槽突骨表面上的囊性肿块。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揭盖法鼻前庭囊肿手术病例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结果30例病例均治愈,观察1年以上无明显并发症,无复发。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精确、微创、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选择合适病例的情况下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关键词】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法鼻前庭囊肿为鼻科常见疾病,常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骨面之上软组织内的一种非牙源性囊性肿块,很少侵及骨质内。

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近年来临床上已经有许多对于鼻前庭囊肿的不同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探讨。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自2006年~2012年采取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2006年3月~2012年3月本科收治的鼻前庭囊肿病例30例,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16~56岁,平均37.7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7例,右侧13例;病程1月~6年。

临床表现为鼻前庭底或鼻唇沟处渐增大肿物,其中2例继发感染曾伴有明显胀痛,3例伴有鼻塞,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或CT检查证实无骨质破坏及上列牙疾患,部分患者辅以彩超或术前诊断性穿刺协助诊断。

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均经病理报告证实为鼻前庭囊肿。

1. 2 手术方法患者术前常规剪鼻毛,取仰卧头高15°~30°体位,全程采用Wolf 30°鼻内镜下进行,以浸有1%的卡因的棉片置入患侧鼻腔前段行黏膜表面麻醉,再以2%利多卡因加适量0.1%肾上腺素混和液注射于患侧鼻前庭底部皮下及囊肿周围行局部浸润麻醉。

鼻内镜下辨清鼻前庭区囊肿范围,用尖刀于囊肿靠鼻腔外侧壁方向最隆起处刺入,见有囊液(或混脓液)溢出证实为囊腔后再顺鼻腔长轴纵行切开,吸净囊液,以鼻窦咬切钳咬除切口两侧皮肤及囊壁,咬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探讨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探讨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探讨曹小华【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在治疗鼻前庭囊肿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选取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56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2组(n=28),治疗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的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

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8.01±0.43)min、术中出血量(3.57±0.46)mL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3.57%)3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5(000)036【总页数】2页(P29-29,30)【关键词】鼻内镜;揭盖术;鼻前庭囊肿【作者】曹小华【作者单位】江西 333000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鼻前庭囊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使用手术治疗方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创伤较大,在临床应用后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用鼻内镜下揭盖方法治疗鼻前庭囊肿效果较好。

本文选取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5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法在治疗鼻前庭囊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4年5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共5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右侧囊肿患者18例,左侧囊肿患者37例,双侧囊肿患者1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n=28)。

治疗组男19例,女9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9.12±3.61)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55±0.39)年。

对照组男20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93±3.62)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57±0.29)年。

鼻内镜下揭盖术在治疗鼻前庭囊肿中的应用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术在治疗鼻前庭囊肿中的应用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术在治疗鼻前庭囊肿中的应用观察
张萍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6(020)018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整理2014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均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切除囊肿顶盖,吸切器充分扩大囊腔,保留囊肿底壁。

结果30例患者全部痊愈,术后随访1年,无1例复发及感染。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轻、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应作为首选方法。

【总页数】2页(P2521-2522)
【作者】张萍
【作者单位】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大同 037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100例临床观察 [J], 陈恩华
2.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J], 吴杰
3.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J], 王建寰
4.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J], 吴杰
5.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J], 江晓东;舒继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查体:鼻前庭底部、鼻翼根部隆起,可触及囊性肿 物,合并感染时疼痛加重。影像学提示梨状孔底 部低密度圆形或椭圆型阴影,边缘清楚,无上列 牙病变。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病史、体征结合X线检 查(CT检查)可明确诊断。
鼻内镜术前检查
整理ppt
治疗方案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经唇龈沟切 口路径切除囊肿,近年来鼻内镜下 揭盖术亦取得良好的效果。
• 2、出血量少(传统方法20---100ml,本术 式5---10ml
• 3、术后无鼻唇沟肿胀,上唇麻木,伤口疼 痛进食不便。
• 4、术后复发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术式。
整理ppt
谢 谢!
整理ppt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耳鼻咽喉科
鼻前庭囊肿
概述
概念:系指位于鼻翼根部,梨状孔前方,上颌牙槽 突表面软组织内的单房性囊肿。
病理: 囊肿呈圆型或椭圆型,生长缓慢。囊肿体积 大可引起周围骨质的吸收,合并感染可为脓性。
临床表现与查体
临床表现: 局部组织隆起可表现为鼻翼、鼻前庭底 部的隆起,伴局部不适感和疼痛。
整理ppt
方法
• 患者表面麻醉后取卧位,鼻腔内囊肿周围 浸润麻醉。
• 鼻内镜下鼻内用尖刀于囊肿最隆处切开, 吸尽囊液,弯鼻剪剪除囊壁活检。
• 电动切割器扩大切口,向外可达鼻腔外侧 壁,向内可达鼻中隔,修整切缘,使囊腔 向鼻前庭充分开放。• 填源自止血。整理ppt术中
整理ppt
优点
• 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传统方法30分钟--60分钟,本术式10分钟—20分钟)

2021鼻前庭囊肿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的效果范文1

2021鼻前庭囊肿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的效果范文1

2021鼻前庭囊肿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的效果范文 鼻前庭囊肿是一种上颌牙槽突骨表面以及鼻前庭皮下等部位发生的良性肿物。

该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且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并随着肿物体积的增大,逐渐出现局部胀痛感。

对于合并感染症状的患者,其肿物生长速度会逐渐加快,疼痛感有所加剧。

研究对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20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

其中,实验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5.6±6.5)岁,平均病程(2.2±1.0)年。

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2.3±5.5)岁;平均病程(2.6±1.2)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具体方法:使用1%地卡因麻醉鼻黏膜表面,在患侧鼻行唇龈沟部位注入1%利多卡因加盐酸肾上腺素溶液,鼻前庭充分暴露,将囊液穿刺抽出,将电极插入鼻前庭和唇龈沟等部位,形成一种包围囊肿的状态,微波时间为5s,功率在10~20w之间,以皮肤局部变白为标准。

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具体方法:术前修剪鼻毛,患者保持15°~30°的仰卧位,在Wolf30°鼻内镜下实施手术治疗;在患侧鼻腔前段置入1%利卡因浸湿的棉片,后加入适量的0.1%肾上腺素和2%利多卡因,以实现鼻前庭底部和周围囊肿的充分浸润麻醉。

通过鼻内镜对鼻前庭囊肿范围进行准确判断,在囊肿靠近鼻腔外侧部位刺入尖刀,出现囊液后,纵向切开鼻腔长轴,将囊液吸净,通过鼻窦咬切钳将切口两侧皮肤及囊壁咬除,并进行病理组织检查。

保证充分的咬切范围,以囊肿的最大直径为标准,从而保证鼻腔与鼻前庭之间相互连通。

利用XPS2000耳鼻咽喉综合动力系统,将鼻粘膜和鼻前庭边缘相互粘合,并利用带角度的电动切割钻将其修平。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患侧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肿胀情况,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恢复所用时间,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内镜;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鼻前庭处出现囊相肿块并且缓慢生长,随着囊肿的逐渐增大会逐渐造成局部胀痛、合并感染等情况。

对鼻前庭囊肿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保障患者的鼻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时鼻前庭囊肿治疗中的常见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可以直接对患者患处囊肿部位进行切开,吸干囊液,有效的根治囊肿情况[1]。

鼻腔镜下揭盖术治疗是一种应用效果良好治疗鼻前庭囊肿手术治疗方式,为进一步了解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48例,女性23例,男性25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0.7±2.5)岁,平均病程时间(2.5±1.0)年;对照组患者48例,女性22例,男性26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42.3±2.7)岁,平均病程时间(2.8±1.1)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鼻内镜下电动切割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围手术期护理论文

鼻内镜下电动切割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围手术期护理论文

鼻内镜下电动切割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18-02鼻前庭囊肿是鼻科常见疾病,是位于鼻前庭底壁皮下与上颌牙槽突骨间、下鼻甲前端以前鼻腔外下壁部的非牙源性局限性囊性肿块,生长较为缓慢,早期常无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产生局部胀痛感,合并感染时疼痛加重且囊肿生长迅速。

鼻前庭囊肿的治疗多采用传统的口腔前庭唇龈沟切口进路囊肿剥除手术治疗,该治疗方法创伤较大,术后肿胀、疼痛严重,且术后易复发及牙龈瘘形成,不易被患者接受。

鼻内镜下联合电动切割器施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不仅可在清晰的视野最大限度的清除囊壁、防止囊壁残缘闭合而复发,还可避免鼻前庭正常组织的过度损伤、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

我院自2005年4月~2011年2月共施行鼻内镜下电动切割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7例,通过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多环节的护理观察及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护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予总结报道。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5年5月至2011年2月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收治鼻前庭囊肿患者27例(27侧),其中男9例,女18例;年龄22~62岁;病程6个月至9年。

左侧17例,右侧10例。

囊肿最小约1.4cm×1.1 cm,最大约2.4cmx3.0 cm。

所有病例均有鼻翼根部隆起、胀满感,伴鼻塞14例,合并感染3例。

经ct检查无周围骨质破坏,其中3例由于囊肿过大,使周围骨质受压变形。

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史。

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鼻前庭囊肿1.2 手术方法手术方法按鼻腔局部麻醉手术进行术前准备,患者取仰卧位,1%丁卡因棉片表面麻醉囊肿周围后,1%多卡因加1%肾上腺素少许作鼻前庭及唇下囊肿周围局部浸润麻醉。

0度鼻内镜下,镰状刀切开囊肿前缘隆起皮肤,进入囊腔,吸引器吸尽囊液,切取部分囊壁送病理检查。

耳鼻喉科手术创新—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

耳鼻喉科手术创新—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

临床医学・105・Health For Everyone 《人人健康》2016年22期鼻前庭囊肿是一种非牙源性局限性囊性肿物,是临床上常见的鼻科疾病,多发于中年女性,其损害了患者身心健康,降低了其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以手术为主。

临床上多采用经唇龈沟切口进路行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但是其创伤性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近几年,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应用日渐广泛与普遍,将其用于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确切。

本文以我科2013年7月—2016年8月之间6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男11例,女49例;年龄17—68岁;左侧21例,右侧39例。

直径最大3.0 cm ,最小0.6 cm 。

纳入标准:①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均符合鼻前庭囊肿;②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前庭、鼻翼部隆起、肿胀、触痛等症状;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了牙源性囊肿及上颌窦囊肿,排除手术禁忌症,组织科室人员查房并积极术前讨论,在局麻下经鼻内镜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术中出血约10—40ml ,手术顺利,手术历时30分钟左右。

1.2 方法手术过程:术前剪鼻毛、鼻腔冲洗。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麻醉。

利用鼻内镜、剥离器探查,了解囊肿范围、形状等,均给予局部浸润麻醉,采用小尖刀在切除鼻前庭底部之囊肿顶盖,送检,使用鼻窦电动切割器,吸净囊内液体,扩大切口,直至鼻腔外侧壁,尽可能保留鼻前庭皮肤,修整创缘,充分暴露囊腔向鼻前庭,保留剩囊壁,利用碘仿纱条填压,2d 后取出。

2 结果手术效果:在60例采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进行治疗的鼻前庭囊肿患者当中,其术中出血量为(12.58±2.85)ml ,手术时间为(22.85±3.45)min ,平均住院时间为(4.86±1.76)d ,其较于传统的唇龈沟入路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

经鼻内镜下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经鼻内镜下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患者邹某某,女性,40岁,家住梁平礼让镇凤凰村1组,因“发现右侧鼻部包块4余年”于2016年7月26日收住我耳鼻咽喉科。

专科查体:右侧鼻前庭处膨隆,范围约1.5cm*2.0cm,质软,活动度较差,鼻腔表面粘膜光滑,鼻前庭处彩超及鼻窦CT均提示:右侧鼻前庭囊肿,排除了牙源性囊肿及上颌窦囊肿。

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科室廖主任组织科室人员查房并积极术前讨论,于2016年7月28日在局麻下经鼻内镜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术中出血约10ml,手术顺利,手术历时约30分钟。

手术过程:术前剪鼻毛、鼻腔冲洗,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并收缩患侧鼻腔粘膜。

术前先在鼻内镜下用剥离器探查囊肿范围及囊肿与下鼻甲的关系并用亚甲蓝在囊盖处定点。

再用1%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在囊肿的周围局部浸润麻醉。

用小尖刀在鼻腔内囊肿最隆起处切除鼻前庭底部之囊肿顶盖,送病理检查,用鼻窦电动切割器吸净囊内液体后,沿切口将切口扩大,向外可达鼻腔外侧壁,向前或向后可达囊肿前后径长,向内不超过鼻中隔,尽量保留鼻前庭皮肤,修整创缘,使囊腔向鼻前庭充分开放,并使两腔融合为一体,完整保留剩余囊肿下部囊壁,两腔交界处鼻前庭皮肤或粘膜创缘及剩余囊腔以碘仿纱条填压2d后取出。

鼻前庭囊肿是鼻科常见病。

鼻前庭囊肿(nasal vestibular cyst)是发生于鼻前庭底部皮下上颌齿槽突之骨面上的一种非牙源性局限性囊性肿物,常见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

其发生原因主要有胚胎期发育异常及分泌物潴留2种学说。

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

传统的口腔前庭唇龈沟切口进路囊肿剥除术,其优点是视野宽,暴露充分,手术方便,效果良好。

但其缺点是囊肿难以分离,囊壁切除不彻底,术后引流差,易致术后创口感染、复发及牙龈瘘形成,术中常难以完整剥尽囊壁,易致术后复发;手术创伤较大、副损伤较多、术后患侧面部及上唇部肿胀、麻木及牙体疼痛严重,不易被患者接受。

鼻内镜下巨大鼻腭囊肿揭盖术

鼻内镜下巨大鼻腭囊肿揭盖术
时窦腔改善引流 , 有时可避免作上颌窦根治, 这样有利于减小 手术创伤 , 保留上颌窦的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患者囊肿术腔黏膜均于术后随访 1 个月正常, 面部隆起恢
作者单位:10 1 中国医科大学 100

16・ 5
液体约 9 m ( 中少许 白色脓液 , 晶) ol其 无结 。经左鼻底 ( 囊肿顶 肿 内仍保留有分泌粘液 的功 能, 短期 内仍有鼻腔溢液 , 随着 但 73 52O m大小 , x.x .e 双侧上颌窦均受侵双鼻底贯通 , 左上颌窦内 侧壁破坏约 25 1O m大小 , .x.c 后外侧壁菲薄 , 探察囊腔, 经鼻腔
隔, 向双侧侵及上颌窦 , 向口腔 内侵及 , 并 范围广 泛, 我们采用 内镜下上颌骨囊肿揭盖术 , 疗效更加满意。
报 告如 下 :
壁残余囊腔明显变浅小 , 深度约 1 c , . 影响引流。左右上颌窦 内黏膜光滑。此后随访
3 讨论
亦可出现类似症状。传统 治疗方法为经唇龈切 口行上颌 窦根 3月无异常 , 痊愈。 发生于上颌骨的囊肿主要可引起 鼻面部隆起畸形及鼻塞。

般病变进展缓慢 , 病程较长, 但也有在发生感染后迅速增 大
者 。对于如此巨大上颌骨的囊肿 , 用传统手术一般是经 口内沿
龈乳头切开 , 口长度需至超过囊肿病 变两端 0 5—1Om左 切 . .e
留而 引起术 后 复发 。本 例患 者 腭 骨 缺损 巨大 , 有 菲 薄软 组织 仅 与 口腔相 隔 , 统 手 术 瘘 的发 生 可 能 很 大 。此 外 , 唇 龈切 口 传 经
痛, 触之有浮动感 , 左鼻腔狭小 , 鼻底明显向上隆起约 1m, c 有弹
性, 光滑。右鼻底轻微 隆起, 硬腭 中部见隆起 3 3m大小 光 Xc 滑。鼻唇交界深部肿胀 隆起 , 有波动感。C’ r 上颌骨底壁 巨大 I : 软组织影 , 前至左鼻前庭 , 后至腭骨后缘 前 15r处 , .e a 左上颌窦 腔全部 占据, 右侧上颌窦下 I2受侵袭 , / 硬腭骨板 中部巨大缺 损, 鼻中隔中部缺损并贯通 , 囊肿膨胀性生长 , 受侵各处骨质有 吸收, 且底壁骨质完全吸收, 仅隔菲薄软组织影与 口腔相邻 ( 行

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

为200~400ml,在临床上通常只使用300~350ml,差异不大。

还有就是在蒂的转移上该术式报道需移植术后2~3周再断蒂,较为麻烦,本次二期即行转移(必须在扩张的供瓣面积足够的情况下),如一侧面部无瘢痕,就行岛状皮瓣转移,蒂部稍带些筋膜组织,面部采用面部除皱切口,沿耳屏前切开皮肤,分离隧道,将岛状皮瓣转移,用6-0可吸收线美容缝合,如仅有少量线形瘢痕,也可切除瘢痕,打皮下隧道,缝合。

若一侧面部有瘢痕,则选轴型皮瓣转移,切除瘢痕与转移的轴型皮瓣相当(选择接诊的患者多为带口罩受伤,故常见患者侧面部烧伤瘢痕宽度不是太宽,通常2~3cm),同时还要考虑额部剩余皮瓣能够拉拢缝合,术后弹力套加压包扎,术毕。

该方法使手术由三期缩短为两期,原先术者使用三期主要是考虑皮瓣血运问题,颞浅动静脉皮瓣经扩张器扩张通过透光试验即可清楚看清血管走向再辅以多普勒血管探测可准确定位血管走行方向,只要扩张时间足够长,手术操作精准、轻柔,皮瓣蒂即不会受损。

另外还有就是一期手术埋置扩张器时尽量将扩张器向后埋置,这样扩张时因重力作用扩张器会向前移动。

切口不要过大,以能置入切口最小为佳,以保证扩张器不外露。

采用可吸收线美容缝合,切口用免缝胶布粘贴,术后切口瘢痕小,痕迹轻,值得推广。

应用范围和局限性:这种双蒂皮瓣转移后会有毛发生长,以男性患者最为适合,如应用于女性则必须进行激光脱毛治疗。

另外就是患者颌面部瘢痕应小于6~8cm宽度,尤其是面部瘢痕在侧面部较为合适,在前面部不适合此术式。

[参考文献][1]张海华,刘民,李辉,等.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707-1708.[2]叶祥柏,石志远,陈娟,等.改良“双风筝”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6,22(1):32-34. [3]Dufourmentel L.Definition and fate of free grafts[J].Mem Acad Chir(Paris),1950,76(12-13):409-411.[4]陈红波,田佳,李峰永,等.预扩张额部轴型皮瓣在修复面颈部大面积良性病变切除后创面[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11):659-660.[5]Aveta A,Brunetti B,Tenna S,et al.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perforator flap:anatomic study of number and reliability of distal branches of the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ree cases [J].Microsurgery,2017,37(8):924-929.[6]Fatma B,Alper V,Mehmet B.The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island flap:an option for moustache reconstraction[J].J Craniofac Surg,2019,30(5):e404-e406.[7]张振光,王星,李辉,等.扩张后颞浅动脉双蒂皮瓣矫正小口畸形及胡须再造术9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2):43-44.[8]Datubo-Brown DD,Khalid KN,Levick PL.Tissue–expanded visor flapin burn surgery [J].Ann Plast Surg,1994,32(2):205-208.[9]闵沛如,章一新.颞浅双蒂预扩张头皮瓣在严重烧伤后下面部轮廓重建中的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15(1):20-24.[收稿日期]2020-08-02本文引用格式:张永生,李鹏飞,华英,等.携带双侧颞浅动静脉的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瘢痕 [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5):19-21.•论 著•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观察江晓东,舒继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 蚌埠 233000)[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Nasal vestibular cyst,NVC)的疗效。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研究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研究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3年-2013年9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治疗过程行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8例行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50例行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

分析术中操作、术中损伤、手术时间、术后反应、出血情况、住院时间6项指标。

结果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较传统术式操作简单、术中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出血少、住院时间短。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优于传统手术方式,适用于大部分鼻前庭囊肿患者,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临床效果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喉常见疾病,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往多采用经唇龈沟行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些年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开展,经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克服了传统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手术缺点,引起了本学科临床医师的重视。

本研究回顾性的分析了2003年-2013年间98例鼻前庭囊肿手术患者病例,其中48例采取鼻内镜下揭盖术,50例采取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以此来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术鼻前庭囊肿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本组98例,男性15例,女性83例,年龄18岁-72岁,其中左侧45例,右侧43例,双侧10例。

直径0.7-4.0cm,多数鼻前庭囊肿呈球形肿块,位于鼻翼的软组织下方。

如囊肿进入梨状孔或向前膨胀,可出现面部畸形。

肿块向下扩展到向外到面部软组织或唇龈沟,可致鼻前庭增宽,鼻唇沟消失,上唇肿胀,鼻底上抬,鼻和口腔肿胀。

下鼻甲的内移或上抬可引起鼻塞。

本组病例术前均经CT扫描,除外牙源性及上颌骨囊肿,且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鼻前庭囊肿。

1.2手术方法1.2.1经唇龈沟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患者卧位,消毒铺巾后用1%利多卡因于患侧唇龈沟向囊肿方向于囊肿周围浸润麻醉,于靠近上唇系带的囊肿一侧,作一横切口,朝梨状孔方向分离软组织,暴露囊壁后仔细分离并完整切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耳鼻咽喉科
鼻前庭囊肿
概 述
概念:系指位于鼻翼根部,梨状孔前方,上颌牙槽
突表面软组织内的单房性囊肿。
病理: 囊肿呈圆型或椭圆型,生长缓慢。囊肿体积
大可引起周围骨质的吸收,合并感染可为脓性。
临床表现与查体
临床表现: 局部组织隆起庭底部、鼻翼根部隆起,可触及囊性肿
物,合并感染时疼痛加重。影像学提示梨状孔底
部低密度圆形或椭圆型阴影,边缘清楚,无上列 牙病变。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病史、体征结合X线检 查(CT检查)可明确诊断。
鼻内镜术前检查
治疗方案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经唇龈沟切 口路径切除囊肿,近年来鼻内镜下 揭盖术亦取得良好的效果。
方法
• 患者表面麻醉后取卧位,鼻腔内囊肿周围 浸润麻醉。 • 鼻内镜下鼻内用尖刀于囊肿最隆处切开, 吸尽囊液,弯鼻剪剪除囊壁活检。 • 电动切割器扩大切口,向外可达鼻腔外侧 壁,向内可达鼻中隔,修整切缘,使囊腔 向鼻前庭充分开放。 • 填塞止血。
术中
优点
• 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传统方法30分钟--60分钟,本术式10分钟—20分钟) • 2、出血量少(传统方法20---100ml,本术 式5---10ml • 3、术后无鼻唇沟肿胀,上唇麻木,伤口疼 痛进食不便。 • 4、术后复发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术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