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高一人教A版数学必修4课件: 第1章 三角函数 1.3.1

合集下载

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4课件:第1章-1.3-第1课时-公式二、公式三和公式四-

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4课件:第1章-1.3-第1课时-公式二、公式三和公式四-

α+cos 2
α2-1=m22-1.]
(2)[解] ∵cos(α-75°)=-13<0,且 α 为第四象限角,
∴sin(α-75°)=- 1-cos2α-75°
=-
1--132=-2 3 2,
∴sin(105°+α)=sin[180°+(α-75°)]
=-sin(α-75°)=2
2 3.
1.例 3(2)条件不变,求 cos(255°-α)的值.
sin2α-75°+cos2α-75°=1,
由csoinsαα--7755°°=-5,
解得sinα-75°=-52626, 或
cosα-75°=
26 26
sinα-75°=5 2626,
(舍)
cosα-75°=-
26 26 .
所以sin(105°+α)=sin[180°+(α-75°)]
=-sin(α-75°)=5
(1)1 [cos-siαntπa-nα7π+α=cos αstainnαπ+α=cossαin·tαan α=ssiinn αα= 1.]
(2)[解] 原式=[-sinα+-1c8o0s°α]·c·soisn1α80°+α =sinα+1s8in0°αccoossα180°+α =-ssininααc-oscαos α=1.
[探究问题] 1.利用诱导公式化简 sin(kπ+α)(其中 k∈Z)时,化简结果与 k 是否有关? 提示:有关.因为k是奇数还是偶数不确定. 当k是奇数时,即k=2n+1(n∈Z),sin(kπ+α)=sin(π+α)=-sin α; 当k是偶数时,即k=2n(n∈Z),sin(kπ+α)=sin α.
明确三角函数式化简的原则和方向 1切化弦,统一名. 2用诱导公式,统一角. 3用因式分解将式子变形,化为最简.

高中数学 人教A版必修4 第1章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高中数学 人教A版必修4    第1章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的运用.利用诱导公式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锐角 的三角函数值,清晰地体现了化归的思想.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3(一)
1.设 α 为任意角,则 π+α,-α,π-α 的终边与 α 的终边之间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的对称关系.
相关角 π+ α 与 α -α 与 α π- α 与 α 终边之间的对称关系 关于 原点 对称 关于 x轴 对称 关于 y轴 对称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
§1.3(一)
y sin α= y ,cos α= x ,tan α= x ,
-y y 本 又 sin(π+α)=-y ,cos(π+α)=-x ,tan(π+α)= -x = x ,
课 时 栏 ∴sin(π+α)=-sin α , cos(π+α)=-cos α,tan(π+α)= tan α . 目 开 关 (3)公式作用:第三象限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第一象限角的三
§1.3(一)
(1)公式内容:
sinπ+α=-sin α,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cosπ+α=-cos α, tanπ+α=tan α.
(2)公式推导: 如图,设角 α 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P1(x, y),则角 π+α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 P2(-x,-y),下面是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推 导公式的过程,请你补充完整:
§1.3(一)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3(一)
【学习要求】 1.了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意义和作用.
本 课 化简和证明问题. 时 3.能运用有关诱导公式解决一些三角函数的求值、 栏 目 【学法指导】 开 关 1.本节将要学习的诱导公式既是
1 3 2π - , 2 2 (4)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 ,所以

高中数学 人教A版必修4 第1章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

高中数学 人教A版必修4    第1章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2)诱导公式五的推导:
§1.3(二)
π 问题 1 若 α 为任意角,那么 -α 的终边与角 α 的终边有怎 2 样的对称关系? 本 课 π 时 答 角 α 的终边与 -α 的终边关于直线 y=x 对称. 栏 2 目 π 开 问题 2 设角 α 与单位圆交于点 P(x, y), 则 - 2 关
y.
所以,对任意角 α
sin α .
π 都有:sin2-α=
cos α
π ,cos2-α=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探究点二 诱导公式六
π ,cos2+α=
§1.3(二)
(1)诱导公式六: π sin2 +α= cos α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3(二)
2.诱导公式五~六的记忆 π π -α, +α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 α 的异名三角函数值, 2 2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前面加上一个把 α 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记忆口诀 为“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3(二)
α 与单位圆交于点 P′,写出点 P′的坐标.
答 P′(y,x).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3(二)
问题 3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完成下列填空: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sin α= y ,cos α= x ;
π sin2 -α=
x
π ,cos2-α=
§1.3(二)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3(二)
【学习要求】 1.掌握诱导公式五、六的推导,并能应用于解决简单的求值、化 简与证明问题. 本 课 时 2.对诱导公式一至六,能作综合归纳,体会出六组公式的共性与 栏 目 个性,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推理意识和能力. 开 关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1.4.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一)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1.4.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一)

23.∴f53π=
3 2.
明目标、知重点
反思与感悟 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综合运用函数的周 期性和奇偶性,把自变量x的值转化到可求值区间内.
明目标、知重点
跟踪训练 2 已知函数 f(x)对于任意 x∈R 满足条件 f(x+3)=f1x,
且 f(1)=12,则 f(2 014)等于( B )
1 A.2 解析
明目标、知重点
填要点·记疑点
1.函数的周期性 (1)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 非零常数T ,使得当x取定 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f(x+T)=f(x),那么函数f(x)就 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2)如果在周期函数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 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的 最小正周期 .
明目标、知重点
由于 x 至少要增加|2ωπ|个单位,f(x)的函数值才会重复出现,因此,|2ωπ| 是函数 f(x)=Asin(ωx+φ)的最小正周期.
同理,函数 f(x)=Acos(ωx+φ)也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也是|2ωπ|.
明目标、知重点
探究点四 正弦、余弦函数的奇偶性 导引 正弦曲线
∴f(-x)=lg[1-sin(-x)]-lg[1+sin(-x)]
=lg(1+sin x)-lg(1-sin x)=-f(x). ∴f(x)为奇函数.
明目标、知重点
1+sin x-cos2x
(3)f(x)=
.
1+sin x
解 ∵1+sin x≠0,∴sin x≠-1,
∴x∈R 且 x≠2kπ-π2,k∈Z.
明目标、知重点
探究点三 函数y=Asin(ωx+φ)(或y=A·cos(ωx+φ))(A>0,ω≠0)的周期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必修4全部课件: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必修4全部课件: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
第1课时 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 要点·疑点·考点 课 前 热 身
能力·思维·方法
延伸·拓展 误 解 分 析
要点·疑点·考点
1.角的概念的推广 所 有 与 α 角 终 边 相 同 的 角 的 集 合 S={β|β=α+k· 360°, k∈Z} 2.弧度制 任一个已知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α|=l/r ( l是弧长,r是 半 径 ) , 1 ° = π/180 弧 度 , 1 rad=(180/π)°≈57.30°= 57°18′ 弧长公式l=|α|r,扇形面积公式S=1/2lr 3.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设α是一任意角,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x,y),P与原点 距离是r,则sinα=y/r,cosα=x/r , tanα=y/x, cotα=x/y,secα=r/x,cscα=r/y.
能力·思维·方法
1.若α是第三象限的角,问α/2是哪个象限的角?2α是哪个 象限的角? 【解法回顾】 各个象限的半角范围可以用下图记忆,图 中的Ⅰ、Ⅱ、Ⅲ、Ⅳ分别指第一、二、
三、四象限角的半角范围;再根据限
制条件nα=m (|m|≤1) ,求tanα.
【解题回顾】此类例题的结果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已知一个角的某三角函数值,又知角所在象限,有一解. (2)已知一个角的某三角函数值,且不知角所在象限,有两 解. (3)已知角α的三角函数值是用字母表示时,要分象限讨论 .α分象限讨论的依据是已知三角函数值具有平方关系的那 个三角函数值符号,一般有四解.
2 4 x ,求sinα和tanα.
5 ),
【解题回顾】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得到x2=3后,不考虑P 点所在的象限,分x取值的正负两种情况去讨论,一般地, 在解此类问题时,可以优先注意角α所在的象限,对最终 结果作一个合理性的预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4.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教学PPT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4.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教学PPT

解:(2)当x 2k , k Z时,函数取得最大值,ymax 1
2
当x 2k , k Z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2
ymin 1
函数取得最大值的x的集合是x
x
2
2k
,
k
Z
,ymax
1,
函数取得最大值的x的集合是x
x
2
2k
,
k
Z
,ymin
1.
二、 正、余弦函数的奇偶性
-4 -3
例1.下列函数有最大(小)值?如果有,请写出取最大(小) 值时的自变量x的集合,并说出最大(小)值是什么?
(1)y cos x 1, x R; (2)y sin x, x R.
解:(1)当x 2k , k Z时,ymax 11 2,
当x 2k , k Z时,ymin 11 0.
1.4.2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1)周期性
定义域、值域
-4 -3
y
1
-2
- o
-1
y=sinx (xR)
2
3
4
定义域 xR
-4 -3
y=cosx (xR)
y
1
-2
- o
-1
值 域 y[ - 1, 1 ]
2
3
4
5 6x 5 6x
举例:
生活中“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24小时1天、7天1星期、365天1年……. 相同的间隔重复出现的现象称为周期现象. 数学中又有哪些周期现象呢?
思考:y=sinx,x∈R的图象为什么会重复出现形 状相同的曲线呢?
y
1
4
3
2
7 2
5
3
2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3
3
42 8
2.已知cos(α -75°)=- 1 ,且α 为第四象限角,求
3
sin(105°+α )的值. 【解题指南】由于105°+α =180°+(α -75°),故欲求 sin(105°+α ),需利用条件求出sin(α -75°).该三角函 数式只需用平方关系即可求得.
【解析】因为cos(α-75°)=- <1 0,且α为
(3)注意“1”的应用:1=sin2α +cos2α =tan .
4
【拓展延伸】三角函数式化简的思路以及含有kπ ±α 形式的处理方法 (1)总体思路是利用诱导公式将相应角向角α 的三角函 数转化. (2)含有kπ ±α 形式的化简时需对k分是偶数还是奇数 来确定选用的公式.
【变式训练】化简 scio n s(( 4 4 ))scio ns(2 5( ))cso in s2 2(( 3 )).
sin(2m )cos[2m 1 ] sin[2m 1 ]cos(2m )
sin()cos( ) sin(cos) 1. sin( )cos sincos
k为奇数时,设k=2m+1(m∈Z),
原式sin[s2im n(2m 2] c)cooss[ (2m 2m 1)]
提醒:设法消除已知式与所求式之间的种种差异是解决 问题的关键.
【补偿训练】1.已知 sin(-)=1,
3
2
求cos2(α - )·sin ( 2 + ) 的值.
3
3
【解析】cos2()sin(2+ )
33
=cos2[-(-)]sin[-(-)]
3
3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4

右边=ttaann������������+-11
=
csoins������������+1 csoins������������-1
=
ssiinn������������+-ccooss������������,
∴左边=右边.故原等式成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想方法
三角恒等式的证明策略 对于恒等式的证明,应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从左边推到右边或 从右边推到左边,也可以用左右归一、变更论证的方法.常用定义 法、化弦法、拆项拆角法、“1”的代换法、公式变形法,要熟练掌 握基本公式,善于从中选择巧妙简捷的方法.
“×”.
(1)角 α 的正弦值等于其余角的余弦值.
(2)cos
3π 2
-������
=-sin α.
(3)tan
π 2
+
������
=-ta1n������.
(4)当 α 是第二象限角时,cos
π 2
-������
=-sin α.
() () () ()
(5)sin α+32π =cos α. (6)sin 95°+cos 175°=0.
(������为奇数).
方法二 原式=((--11))������������ssiinn������������+·((--11))������������csoisn������������ = 2c(o-1s���)���������.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想方法
利用诱导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的步骤 利用诱导公式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即
探究一
探究二

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A版必修4 第一章第四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三课时)

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A版必修4 第一章第四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三课时)

第一章第四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三课时导入新课思路1.(类比导入)我们在研究一个函数的性质时,如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往往通过它们的图象来研究.先让学生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从学生画图象、观察图象入手,由此展开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性质的探究.思路2.(直接导入)研究函数就是要讨论函数的一些性质,y=sin x,y=cos x是函数,我们当然也要探讨它们的一些性质.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最基本的几条性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一般来说,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去研究一个函数的性质的呢(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最值)?然后逐一进行探究.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回忆并画出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观察它们的形状及在坐标系中的位置;②观察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说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各是什么?③观察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说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值域各是什么?由值域又能得到什么?④观察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函数值的变化有什么特点?⑤观察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它们都有哪些对称?(1)(2)图2活动:先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后再回答.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思路继续探究,对找不到思路的学生,教师可参与到他们中去,并适时的给予点拨、指导.在上一节中,要求学生不仅会画图,还要识图,这也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因此,在研究正弦、余弦函数性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正弦、余弦函数曲线或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当然用多媒体课件来研究三角函数性质是最理想的,因为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更直观地表现了三角函数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三角函数性质的好工具.用三角函数线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有关性质.对问题①,学生不一定画准确,教师要求学生尽量画准确,能画出它们的变化趋势.对问题②,学生很容易看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域都是实数集R〔或(-∞,+∞)〕.对问题③,学生很容易观察出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上、下都有界,得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值域都是[-1,1].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代数的角度思考并给出证明.∵正弦线、余弦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单位圆的半径的长度,∴|sin x |≤1,|cos x |≤1,即-1≤sin x ≤1,-1≤cos x ≤1.也就是说,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值域都是[-1,1].对于正弦函数y =sin x (x ∈R ),(1)当且仅当x =π2+2k π,k ∈Z 时,取得最大值1. (2)当且仅当x =-π2+2k π,k ∈Z 时,取得最小值-1. 对于余弦函数y =cos x (x ∈R ),(1)当且仅当x =2k π,k ∈Z 时,取得最大值1.(2)当且仅当x =(2k +1)π,k ∈Z 时,取得最小值-1.对问题④,教师可引导、点拨学生先截取一段来看,选哪一段呢?如图3,通过学生充分讨论后确定,选图象上的[-π2,3π2](如图4)这段.教师还要强调为什么选这段,而不选[0,2π]的道理,其他类似.图3图4就是说,函数y =sin x ,x ∈[-π2,3π2]. 当x ∈[-π2,π2]时,曲线逐渐上升,是增函数,sin x 的值由-1增大到1; 当x ∈[π2,3π2]时,曲线逐渐下降,是减函数,sin x 的值由1减小到-1. 类似地,同样可得y =cos x ,x ∈[-π,π]的单调变化情况.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先如何恰当地选取余弦曲线的一段来研究,如图5,为什么选[-π,π],而不是选[0,2π].图5结合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可知:正弦函数在每一个闭区间[-π2+2k π,π2+2k π](k ∈Z )上都是增函数,其值从-1增大到1;在每一个闭区间[π2+2k π,3π2+2k π](k ∈Z )上都是减函数,其值从1减小到-1. 余弦函数在每一个闭区间[(2k -1)π,2k π](k ∈Z )上都是增函数,其值从-1增加到1;在每一个闭区间[2k π,(2k +1)π](k ∈Z )上都是减函数,其值从1减小到-1.对问题⑤,学生能直观地得出:正弦曲线关于原点O 对称,余弦曲线关于y 轴对称.在R 上,y =sin x 为奇函数,y =cos x 为偶函数.教师要恰时恰点地引导,怎样用学过的知识方法给予证明?由诱导公式:∵sin(-x )=-sin x ,cos(-x )=cos x ,∴y =sin x 为奇函数,y =cos x 为偶函数.至此,一部分学生已经看出来了,在正弦曲线、余弦曲线上还有其他的对称点和对称轴,如正弦曲线还关于直线x =π2对称,余弦曲线还关于点(π2,0)对称等等,这是由它的周期性而来的.教师可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讨论结果:①略.②定义域为R .③值域为[-1,1],最大值都是1,最小值都是-1.④单调性(略).⑤奇偶性(略).当我们仔细对比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性质后,会发现它们有很多共同之处.我们不妨把两个图象中的直角坐标系都去掉,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是同样形状的曲线,所以它们的定义域相同,都为R ,值域也相同,都是[-1,1],最大值都是1,最小值都是-1,只不过由于y 轴放置的位置不同,使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时刻不同;它们的周期相同,最小正周期都是2π;它们的图象都是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且都是以图象上函数值为零所对应的点为对称中心,以过最值点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为对称轴.但是由于y 轴的位置不同,对称中心及对称轴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也不同.它们都不具备单调性,但都有单调区间,且都是增、减区间间隔出现,也是由于y 轴的位置改变,使增减区间的位置有所不同,也使奇偶性发生了改变.应用示例思路1例1下列函数有最大值、最小值吗?如果有,请写出取最大值、最小值时的自变量x 的集合,并说出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什么.(1)y =cos x +1,x ∈R ;(2)y =-3sin2x ,x ∈R .活动:通过这道例题直接巩固所学的正弦、余弦的性质.容易知道,这两个函数都有最大值、最小值.课堂上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适时的指导、点拨、纠错,并体会对应取得最大(小)值的自变量为什么会有无穷多个.解:(1)使函数y =cos x +1,x ∈R 取得最大值的x 的集合,就是使函数y =cos x ,x ∈R 取得最大值的x 的集合{x |x =2k π,k ∈Z };使函数y =cos x +1,x ∈R 取得最小值的x 的集合,就是使函数y =cos x ,x ∈R 取得最小值的x 的集合{x |x =(2k +1)π,k ∈Z }.函数y =cos x +1,x ∈R 的最大值是1+1=2,最小值是-1+1=0.(2)令z =2x ,使函数y =-3sin z ,z ∈R 取得最大值的z 的集合是{z |z =-π2+2k π,k ∈Z }, 由2x =z =-π2+2k π,得x =-π4+k π. 因此使函数y =-3sin2x ,x ∈R 取得最大值的x 的集合是{x |x =-π4+k π,k ∈Z }. 同理,使函数y =-3sin2x ,x ∈R 取得最小值的x 的集合是{x |x =π4+k π,k ∈Z }. 函数y =-3sin2x ,x ∈R 的最大值是3,最小值是-3.点评:以前我们求过最值,本例也是求最值,但对应的自变量x 的值却不唯一,这从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容易得到解释.求解本例的基本依据是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性质,对于形如y =A sin(ωx +φ)+B 的函数,一般通过变量代换(如设z =ωx +φ化归为y =A sin z +B 的形式),然后进行求解.这种思想对于利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其他性质解决问题时也适用.例2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sin(-π18)与sin(-π10);(2)cos(-23π5)与cos(-17π4). 活动:学生很容易回忆起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大小比较,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快速提高.本例的两组都是正弦或余弦,只需将角化为同一个单调区间内,然后根据单调性比较大小即可.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操作,教师适时地点拨、纠错,对思考方法不对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导.解:(1)因为-π2<-π10<-π18<0,正弦函数y =sin x 在区间[-π2,0]上是增函数, 所以sin(-π18)>sin(-π10). (2)cos(-23π5)=cos 23π5=cos 3π5,cos(-17π4)=cos 17π4=cos π4. 因为0<π4<3π5<π,且函数y =cos x ,x ∈[0,π]是减函数, 所以cos π4>cos 3π5,即cos(-23π5)<cos(-17π4). 点评:推进本例时应提醒学生注意,在今后遇到的三角函数值大小比较时,必须将已知角化到同一个单调区间内,其次要注意首先大致地判断一下有没有符号不同的情况,以便快速解题,如本例中,cos π4>0,cos 3π5<0,显然大小立判. 例3求函数y =sin(12x +π3),x ∈[-2π,2π]的单调递增区间. 活动:可以利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来求所给函数的单调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把12x +π3看成z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求y =sin z 的单调区间问题,而这就简单多了. 解:令z =12x +π3.函数y =sin z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π2+2k π,π2+2k π]. 由-π2+2k π≤12x +π3≤π2+2k π,得-5π3+4k π≤x ≤π3+4k π,k ∈Z .由x ∈[-2π,2π]可知,-2π≤-5π3+4k π且π3+4k π≤2π,于是-112≤k ≤512,由于k ∈Z ,所以k =0,即-5π3≤x ≤π3.而[-5π3,π3]⊂[-2π,2π], 因此,函数y =sin(x 2+π3),x ∈[-2π,2π]的单调递增区间是[-5π3,π3]. 点评:本例的求解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运用,即利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关于x 的不等式问题.然后通过解不等式得到所求的单调区间,要让学生熟悉并灵活运用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思路2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11+sin x;(2)y =cos x . 活动:学生思考操作,教师提醒学生充分利用函数图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点拨,纠正出现的一些错误或书写不规范等.解:(1)由1+sin x ≠0,得sin x ≠-1,即x ≠3π2+2k π(k ∈Z ). ∴原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3π2+2k π,k ∈Z }. (2)由cos x ≥0,得-π2+2k π≤x ≤π2+2k π(k ∈Z ). ∴原函数的定义域为[-π2+2k π,π2+2k π](k ∈Z ). 点评:本例实际上是解三角不等式,可根据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直接写出结果.本例分作两步,第一步转化,第二步利用三角函数曲线写出解集.例2在下列区间中,函数y =sin(x +π4)的单调增区间是( ) A .[π2,π] B .[0,π4] C .[-π,0] D .[π4,π2] 活动:函数y =sin(x +π4)是一个复合函数,即y =sin[φ(x )],φ(x )=x +π4,欲求y =sin(x +π4)的单调增区间,因φ(x )=x +π4在实数集上恒递增,故应求使y 随φ(x )递增而递增的区间.也可从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角度考虑,即把x +π4看成一个整体,其道理是一样的. 解析:∵φ(x )=x +π4在实数集上恒递增,又y =sin x 在[2k π-π2,2k π+π2](k ∈Z )上是递增的,故令2k π-π2≤x +π4≤2k π+π2. ∴2k π-3π4≤x ≤2k π+π4. ∴y =sin(x +π4)的递增区间是[2k π-3π4,2k π+π4]. 取k =-1、0、1分别得[-11π4,7π4]、[-3π4,π4]、[5π4,9π4], 故选B.答案:B点评:像这类题型,上述解法属常规解法,而运用y =A sin(ωx +φ)的单调增区间的一般结论,由一般到特殊求解,既快又准确,若本题运用对称轴方程求单调区间,则是一种颇具新意的简明而又准确、可靠的方法.当然作为选择题还可利用特殊值、图象变换等手段更快地解出.解题规律:求复合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思路是:(1)求定义域;(2)确定复合过程,y =f (t ),t =φ(x );(3)根据函数f (t )的单调性确定φ(x )的单调性;(4)写出满足φ(x )的单调性的含有x 的式子,并求出x 的范围;(5)得到x 的范围,与其定义域求交集,即是原函数的单调区间.知能训练课本本节练习解答:1.(1)(2k π,(2k +1)π),k ∈Z ;(2)((2k -1)π,2k π),k ∈Z ;(3)(-π2+2k π,π2+2k π),k ∈Z ;(4)(π2+2k π,3π2+2k π),k ∈Z . 点评:只需根据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写出结果,不要求解三角不等式,要注意结果的规范及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2.(1)不成立.因为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是1,而cos x =32>1. (2)成立.因为sin 2x =0.5,即sin x =±22,而正弦函数的值域是[-1,1],±22∈[-1,1]. 点评:比较是学习的关键,反例能加深概念的深刻理解.通过本题准确理解正弦、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性质.3.(1)当x ∈{x |x =π2+2k π,k ∈Z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2;当x ∈{x |x =-π2+2k π,k ∈Z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2.(2)当x ∈{x |x =6k π+3π,k ∈Z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3;当x ∈{x |x =6k π,k ∈Z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1.点评:利用正弦、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性质,结合本节例题巩固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快速写出所给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4.B点评: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认识函数的单调性.这是一道选择题,要求快速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数形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法.5.(1)sin250°>sin260°;(2)cos 15π8>cos 14π9;(3)cos515°>cos530°;(4)sin(-54π7)>sin(-63π8).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诱导公式将它们转化到同一单调区间上研究.6.[k π+π8,k π+5π8],k ∈Z . 点评:关键是利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将问题转化为正弦函数的单调性问题,得到关于x 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得答案.课堂小结1.由学生回顾归纳并说出本节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重点是掌握正弦函数的性质,通过对两个函数从定义域、值域、最值、奇偶性、周期性、增减性、对称性等几方面的研究,更加深了我们对这两个函数的理解.同时也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的画法.2.进一步熟悉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类比思想的方法及观察、归纳、特殊到一般的辩证统一的观点.作业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f (x )=x sin(π+x );(2)f (x )=-1+sin x +cos 2x 1-sin x. 解答:(1)函数的定义域为R ,它关于原点对称.∵f (x )=x sin(π+x )=-x sin x ,f (-x )=-(-x )sin(-x )=-x sin x =f (x ),∴函数为偶函数.(2)函数应满足1-sin x ≠0,∴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R 且x ≠2k π+π2,k ∈Z }. ∵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设计感想1.本节是三角函数的重点内容,设计的容量较大,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探究、大量活动.作为函数的性质,从初中就开始学习,到高中学习了幂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后有了较深的认识,这是高中所学的最后一个基本初等函数.但由于以前所学的函数不是周期函数,所以理解较为容易,而正弦函数、余弦函数除具有以前所学函数的共性外,又有其特殊性,共性中包含特性,特性又离不开共性,这种普通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通过教学应让学生有所领悟.2.在讲完正弦函数性质的基础上,应着重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写出余弦函数的性质,以加深他们对两个函数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并在解题中突出数形结合思想,在训练中降低变化技巧的难度,提高应用图象与性质解题的力度.较好地利用图象解决问题,这也是本节课主要强调的数学思想方法.3.学习三角函数性质后,引导学生对过去所学的知识重新认识,例如sin(α+2π)=sin α这个公式,以前我们只简单地把它看成一个诱导公式,现在我们认识到了,它表明正弦函数的周期性,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备课资料一、近几年三角函数知识的变动情况三角函数一直是高中固定的传统内容,但近几年对这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变化较大.1998年4月21日,国家教育部专门调整了高中数学的部分教学内容,其中的调整意见第(7)条为:“对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的8个公式,不要求记忆”.1998年全国高考数学卷中,已尽可能减少了这8个公式的出现次数,在仅有的一次应用中,还将公式印在试卷上,以供查阅.而当时调整意见尚未生效(应在1999年生效),这不能不说对和积互化的8个公式的要求是大大降低了.但是,如果认为这次调整的仅仅是8个公式,仅仅是降低了对8公式的要求,那就太表面、太肤浅了.我们知道,三角中的和积互化历来是三角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相当部分的三角题都是围绕它们而设计的,它们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式变形的技巧和魅力.现在要求降低了,有关的题目已不再适合作为例(习)题选用了.这样一来,三角部分还要我们教些什么呢?又该怎样教?立刻成了部分教师心头的一大困惑.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这部分的知识体系,理清新的教学思路,以便真正落实这次调整的意见,实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深化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有利于稳定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秩序)”的既定目标.1.是“三角”还是“函数”应当说,三角函数是由“三角”和“函数”两部分知识构成的.三角本是几何学的衍生物,起始于古希腊的希帕克,经由托勒玫、利提克思等至欧拉而终于成为一门形态完备、枝繁叶茂的古典数学学科,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期,只有《三角学》盛行于世,却无“三角函数”之名.“三角函数”概念的出现,自然是在有了函数概念之后,从时间上看距今不过300余年.但是,此概念一经引入,立刻极大地改变了三角学的面貌,特别是经过罗巴切夫斯基的开拓性工作,致使三角函数可以完全独立于三角形之外,而成为分析学的一个分支,其中的角也不限于正角,而是任意实数了.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可将它更名为角函数,这是有见地的,所以,作为一门学科的《三角学》已经不再独立存在.现行中学教材也取消了原来的《代数》《三角》《几何》的格局,将三角并入了代数内容.这本身即足以说明“函数”在“三角”中应占有的比重.从《代数学》的历史演变来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式与方程”一直是它的核心内容,那时的教材都是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所以,书中的分式变形、根式变形、指数式变形和对数式变形可谓连篇累牍,所在皆是.这是由当时的数学认知水平决定的.而现在,函数已取代了式与方程成为代数的核心内容,比起运算技巧和变形套路来,人们更关注函数思想的认识价值和应用价值.1963年颁布的《数学教学大纲》提出数学三大能力时,首要强调的是“形式演算能力”,1990年的大纲突出强调的则是“逻辑思维能力”.现行高中《代数》课本中,充分阐发了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应用,对这三种代数式的变形却轻描淡写.所以,三角函数部分应重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无疑的,这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观点.2.是“图象”还是“变换”现行高中三角函数部分,单列了一章专讲三角函数,这是与数学发展的潮流相一致的.大多数师生头脑中反映出来的,还是“众多的公式,纷繁的变换”,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倒是在其次的,这一点,与前面所述的“幂、指、对”函数有着极大的反差.调整以后,降低这部分的要求,大面积地减少了题量.把“函数”作为关键词,将目光放在“图象和性质”上,应当是正确的选择,负担轻了,障碍小了,这更方便于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关注上,这才是“三个有利于”得以贯彻的根本.3.国外的观点及启示下面来看一下美国和德国的观点: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和《考试说明》,只有一个《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他们对三角函数提出了下面的要求:“会用三角学的知识解三角形;会用正弦、余弦函数研究客观实际中的周期现象;掌握三角函数图象;会解三角函数方程;会证基本的和简单的三角恒等式;懂得三角函数同极坐标、复数等之间的联系”.他们还特别指出,不要在推导三角恒等式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恒等式推导就可以了,比较复杂的恒等式就应该完全避免了.德国在10到1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一到高三)每年都有三角内容,10年级要求如下:(1)一个角的弧度;(2)三角函数sin x 、cos x 、tan x 和它们的图象周期性;(3)三角形中角和边的计算;(4)重要关系(特指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商数关系和倒数关系).另外,在11年级和12年级的“无穷小分析”中,继续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求导、求积分、求极限.从以上罗列,我们可以看出下面的共同点:第一,突出强调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淡化三角式的变形,仅涉及同角变换,而且要求较低,8个公式根本不予介绍; 第三,明确变换的目的是为了三角形中的实际计算;第四,注意三角函数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这带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很强烈的,美国和德国的中学教育以实用为主,并不太在乎教材体系是否严谨,知识系统是否完整;我国的教材虽作调整,怎样实施且不去细说,有一个意图是可猜到的,那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教材是严谨与完整的.现在看来严谨的东西,在更高的观点下是否还严谨?在圈内看是完整的,跳出圈子看,是否还完整?在一个小地方钻得太深,在另外更大的地方就可能无暇顾及.人家能在中学学到向量、行列式、微分、积分,我们却热衷于在个别地方穷追不舍,这早已引起行家的注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调整应当只是第一步.在中学阶段即试图严谨与完整,其实是受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三高(高速度、高难度、高理论)影响太深的缘故.二、备用习题1.函数y =sin(π3-2x )的单调减区间是( ) A .[2k π-π12,2k π+5π12](k ∈Z ) B .[4k π-5π3,4k π+11π3](k ∈Z ) C .[k π-5π12,k π+11π12](k ∈Z ) D .[k π-π12,k π+5π12](k ∈Z ) 答案:D2.满足sin(x -π4)≥12的x 的集合是( ) A .{x |2k π+5π12≤x ≤2k π+13π12,k ∈Z } B .{x |2k π-π12≤x ≤2k π+7π12,k ∈Z } C .{x |2k π+π6≤x ≤2k π+5π6,k ∈Z } D .{x |2k π≤x ≤2k π+π6,k ∈Z }∪{x |2k π+5π6≤x ≤(2k +1)π,k ∈Z } 答案:A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1)y =lgsin x ;(2)y =2cos3x .答案:解:(1)由题意得sin x >0,∴2k π<x <(2k +1)π,k ∈Z .又∵0<sin x ≤1,∴lgsin x ≤0.故函数的定义域为[2k π,(2k +1)π],k ∈Z ,值域为(-∞,0].(2)由题意得cos3x ≥0,∴2k π-π2≤3x ≤2k π+π2,k ∈Z . ∴2k π3-π6≤x ≤2k π3+π6,k ∈Z . 又∵0≤cos x ≤1,∴0≤2cos3x ≤2.故函数的定义域为[2k π3-π6,2k π3+π6],k ∈Z ,值域为[0,2].。

《红对勾》2015-2016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课件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红对勾》2015-2016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课件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若函数 f(x)=sin(2x+φ)(|φ|<π2)与函数 g(x)=cos(ωx- π6)(ω>0)的图象具有相同的对称中心,则 φ=________.
解析:∵两函数图象具有相同的对称中心, ∴它们的周期相同, ∴ω=2.令 2x+φ=kπ(k∈Z),则 x=k2π-φ2(k∈Z),即 f(x)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k2π-φ2,0)(k∈Z).令 2x-π6=k′π+2π (k′∈Z),则 x=k′2 π+π3(k′∈Z),即 g(x)的图象的对称中 心为(k′2 π+3π,0)(k′∈Z).又 g(x),f(x)的图象的对称中心
解:(1)由 x∈(-4π,π)知,23x∈(-6π,23π). 当23x∈(-π6,2π],即 x∈(-π4,34π]时, 函数 y=-2sin23x 为减函数.
所以 2kπ<x+π4<2kπ+π,k∈Z, 即 2kπ-π4<x<2kπ+34π,k∈Z. 所以 u= 2sin(x+π4)的单调递减区间为[2kπ+π4,2kπ+34 π),k∈Z. 所以 y=log 1 [ 2sin(x+4π)]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kπ+4π,
π
2kπ+34π),k∈Z.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y=-2sin23x,x∈(-4π,π).
(4)要注意定义域对单调区间的制约.
2.求三角函数最值或值域的常用方法 (1)对于求形如y=asinx+b(或y=acosx+b)的函数的最 值或值域问题,常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1≤sinx, cosx≤1)求解.求三角函数取最值时相应自变量x的集合 时,要注意考虑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2)求解形如y=asin2x+bsinx+c(或y=acos2x+bcosx+ c),x∈D的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时,一般先通过换元,令t= sinx(或cosx),将原函数转化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然后利用 配方法求值域或最值即可.求解过程中要注意t=sinx(或 cosx)的取值范围.

1.4.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课件(人教A版必修4)

1.4.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课件(人教A版必修4)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三角函数
单调减区间为[34π+2kπ,74π+2kπ](k∈Z). 所以原函数 y=2sin(π4-x)的单调增区间为[34π +2kπ,74π+2kπ](k∈Z); 单调减区间为[-π4+2kπ,34π+2kπ](k∈Z).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三角函数
变式训练
3.求函数 y=2sin(x+π4)的单调区间. 解:y=sinx 的单调增区间为[-π2+2kπ,π2+ 2kπ],k∈Z;单调减区间为[π2+2kπ,32π+2kπ], k∈Z. 由-π2+2kπ≤x+π4≤π2+2kπ,k∈Z,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三角函数
由-π2+2kπ≤x-π4≤π2+2kπ,k∈Z, 得-π4+2kπ≤x≤34π+2kπ,k∈Z; 由π2+2kπ≤x-π4≤32π+2kπ,k∈Z, 得34π+2kπ≤x≤74π+2kπ,k∈Z. 所以函数 y=sin(x-π4)的单调增区间为[-π4 +2kπ,34π+2kπ](k∈Z);
∴y=sin12x 的周期是 4π.
(2)∵2sinx3-π6+2π=2sinx3-π6, 即 2sin13(x+6π)-π6
栏目 导引
=2sinx3-π6, ∴y=2sinx3-π6的周期是 6π.
(3)y=|sinx|的图象如图所示.
第一章 三角函数
∴周期T=π.
∴|φ|的最小值|φ|min=2π+π2-83π=π6.
栏目 导引
归纳总结
第一章 三角函数
栏目 导引
函 数 y= sinx (k∈z)
性质
y= cosx 第(k一∈章z) 三角函数
定义域 值域
最值及相应的 x的 集合
单调性
对称轴 对称中心

必修四第一章 三角函数1.2.2

必修四第一章 三角函数1.2.2
数 学 必 修 ④ · 人 教 A 版
返回导航
第一章 三角函数
[思路分析] tanα=3,即sinα=3cosα,结合sin2α+cos2α=1,解方程组可求 出sinα和cosα;对于(2),注意到分子分母都是sinα与cosα的一次式,可分子分母 同除以cosα化为tanα的表达式;对于(3),如果把分母视作1,进行1的代换,1= sin2α+cos2α然后运用(2)的方法,分子分母同除以cos2α可化为tanα的表达式,也 可以将sinα=3cosα代入sin2α+cos2α=1中求出cos2α,把待求式消去sinα,也化为 cos2α的表达式求解.
数 学 必 修 ④ · 人 教 A 版
返回导航
第一章 三角函数
[解析] (1)tanα=3=csoinsαα>0, ∴α 是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当 α 是第一象限角时,结合 sin2α+cos2α=1,有
sinα=3
10 10

cosα=
10 10
当 α 是第三象限角时,结合 sin2α+cos2α=1,有
如 sin23α+cos23α=1 成立,但是 sin2α+cos2β=1 就不一定成立.
(2)sin2α 是(sinα)2 的简写,读作“sinα 的平方”,不能将 sin2α 写成 sinα2,前
者是 α 的正弦的平方,后者是 α2 的正弦,两者是不同的,要弄清它们的区别,并
能正确书写.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是针对使三角函数有意义的角而言的,sin2α+


A

返回导航
第一章 三角函数
3.化简 1-sin2440°=____c_o_s_8_0_°_____.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3.1诱导公式(1)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3.1诱导公式(1)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4

=tan1t5a0n°1c2o0s°3s0i°nc3o0s°120°=
33× -
32×3×12 12=-
3 6.
第十一页,共25页。
方法归纳 利用诱导公式解决给角求值问题的方法 (1)“负化正”; (2)“大化小”,用公式一将角化为 0°到 360°间的角; (3)“小化锐”,用公式二或四将大于 90°的角转化为锐角; (4)“锐求值”,得到锐角的三角函数后求值.
第二十二页,共25页。
|巩固提升| 1.tan(-1560°)=( )
A.-
3 3
B.
3 3
C.- 3 D. 3
解析:tan(-1560°)=-tan1560°=-tan(4×360°+120°)=- tan120°=-tan(180°-60°)=tan60°= 3.
答案:D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2)原式=sin260°+(-1)+1-cos230°+sin30°=
232-
232+
12=12.
答案:(1)C (2)12
第十三页,共25页。
类型二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相关角的三角函数值
[例 2] 若 sin(π+α)=12,α∈-π2,0,则 tan(π-α)等于(
)
A.-12
B.-
3 2
C.- 3
第十九页,共25页。
方法归纳 利用诱导公式一~四化简应注意的问题 (1)利用诱导公式主要是进行角的转化,从而达到统一角的目 的; (2)化简时函数名没有改变,但一定要注意函数的符号有没有改 变; (3)同时有切(正切)与弦(正弦、余弦)的式子化简,一般采用切 化弦,有时也将弦化切.
第二十页,共25页。
方法归纳 解决条件求值问题的方法 (1)解决条件求值问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条件与所求式之间的 角、函数名称及有关运算之间的差异及联系. (2)可以将已知式进行变形向所求式转化,或将所求式进行变形 向已知式转化.

必修四第一章 三角函数1.2.1第一课时

必修四第一章 三角函数1.2.1第一课时

(2)若 cosθ<0 且 sinθ>0,则2θ是第
象限角.
A.一

学 必
C.一或三


·


A

B.三 D.任意象限角
( C)
返回导航
第一章 三角函数
[解析] (1)①π2<3<π,π<4<32π,32π<5<2π,
∴sin3>0,cos4<0,tan5<0,∴sin3·cos4·tan5>0.
②注意到角的终边为射线,所以应分两种情况处理,取射线上任意一点坐标
(a,b),则对应角的正弦值 sinα= a2b+b2,余弦值 cosα= a2a+b2,正切值 tanα数 学Fra bibliotek必=ab.
修 ④
(2)当角 α 的终边上点的坐标以参数形式给出时,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对参
·
人 教
数进行分类讨论.
A

返回导航
数 学 必 修 ④ · 人 教 A 版
返回导航
第一章 三角函数
3.已知α是第三象限角,设sinαcosα=m,则有
A.m>0
B.m=0
C.m<0
D.m的符号不确定
(A)
4.(2018·江西高安中学期末)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P(1,2),则tanα·cosα等于 25 _____5_.
数 学 必
[解析]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tanα=yx=2,cosα=xr= 55,∴tanα·cosα=255.
人 教
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
A

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1.2.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2课时)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五~六)课件苏教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1.2.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2课时)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五~六)课件苏教版必修4

∴cos α=-13,
∴sinπ2+α=cos α=-13.]
3.已知 sin α=23,则 cosπ2-α= ________.
2 3
[cosπ2-α=sin α=23.]
4.若 sin α= 55,求sinπ2+cαossi3nπ-72πα+ α-1+ cos3π+αssinin525π2π+-αα- sin72π+α的值.
诱导公式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例 3】 在△ABC 中,sinA+B2-C=sinA-B2+C,试判断△ABC 的形状. 思路点拨: sinA+B2-C=sinA-B2+C ―A―+―B―+―C=―π→ 得B,C关系 ―→ △ABC的形状
[解] ∵A+B+C=π, ∴A+B-C=π-2C,A-B+C=π-2B. 又∵sinA+B2-C=sinA-B2+C, ∴sinπ-22C=sinπ-22B,
教师独具 1.本节课的重点是诱导公式五、六及其应用,难点是利用诱导公式 解决条件求值问题. 2.要掌握诱导公式的三个应用 (1)利用诱导公式解决化简求值问题. (2)利用诱导公式解决条件求值问题. (3)利用诱导公式解决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问题.
3.本节课要掌握一些常见角的变换技巧 π6+α=π2-π3-α⇔π6+α+π3-α=π2,π4+α=π2-π4-α⇔π4+α+ π4-α=π2,56π+α-π3+α=π2等.
第1章 三角函数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2.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第2课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五~六)
学习目标
核 心 素 养(教师独具)
1.能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定义
推导诱导公式五、六.(难点)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提升学生的
2.掌握六组诱导公式,能灵活运用诱 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π y=x 对称,如图 (4)2-α 的终边与角 α 的终边关于直线______ (4).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2.诱导公式
公式一 公式二 公式三 sin(α+2kπ)=sinα sin(π+α)=______ -sinα sin(-α)=-sinα cos(α+2kπ)=cosα cos(π+α)=-cosα cos(-α)=_____ cosα tanα tan(α+2kπ)=____ tan(π+α)=tanα tan(-α)=-tanα
●知识衔接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设 α 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 y 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P(x,y),则 sinα=y,cosα=x,tanα=x.
1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sin2α + cos2α = ____ , tanα sinα =______ cosα 等. sinα ,cos(α 3.诱导公式一,它们分别是 sin(α+k·2π)=_____ cosα ,tan(α+k·2π)=tanα,其中 k∈Z,即终边相同 +k·2π)=______
公式四
sin(π-α)=sinα
cos(π-α)=______ -cosα
tan(π-α)=______ -tanα
说明:(1)公式一中k∈Z. (2)公式一~四可以概括为: 同名函数值 a+k· 2π(k∈Z),-α,π±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____________ ,前面加上 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1
优 效 预 习
3
当 堂 检 测
2
高 效 课 堂
4
课 时 作 业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优效预习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 (x,-y) ,它关于 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________ (-x,y) ,它关 标是 ________ (-x,-y) ,它关于 y = x 的对称点 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___________ ( y,x) , 它 关 于 y = - x 的 对 称 点 的 坐 标 是 的 坐 标 是 ________ (-y,-x). ___________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3.公式一~四的应用
第一章பைடு நூலகம்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预习自测
1 3 1.已知 α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 P(-2, 2 ),π+α, π -α、π-α、2-α 的终边与单位圆分别交于 P1、P2、P3、P4, 则有( ) 1 3 B.P2(2, 2 ) 3 1 D.P4(- 2 ,2)
B.-m
D.与m无关 cos( - 2041°) = cos2041° = cos(5×360° +
241°)=cos241°=cos(180°+61°)=-cos61°=-m.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答案] B
)
1 B.-3 D.-3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4.已知tanα=4,则tan(π-α)等于( A.π-4 C.-4 [答案] C 5.若cos61°=m,则cos(-2041°)=( B.4 D.4-π
)
)
A.m
C.0 [答案] B [解析]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2.若cosα=m,则cos(-α)等于( A.m B.-m
)
C.|m|
[答案] A
D.m2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1 3.若 sin(π+α)=3,则 sinα 等于( 1 A.3 C.3
成才之路 ·数学
人教A版 ·必修4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第一章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3.1 诱导公式二、三、四
1 3 A.P1(-2, 2 ) 1 3 C.P3(2, 2 )
[答案] C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π [解析] 由于 π+α,-α,π-α,2-α 的终边与 α 的终边 1 3 分别关于原点、x 轴、y 轴、直线 y=x 对称,则 P1(2,- 2 ), 1 3 1 3 3 1 P2(-2,- 2 ),P3(2, 2 ),P4( 2 ,-2).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自主预习
1.特殊角的终边对称性
原点 对称,如图(1); (1)π+α 的终边与角 α 的终边关于________ x轴 对称,如图(2); (2)-α 的终边与角 α 的终边关于______ y轴 对称,如图(3); (3)π-α 的终边与角 α 的终边关于______
第一章
1.3
1.3.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4
[破疑点]诱导公式一~四可用口诀 “函数名称不变,符号 看象限”记忆,其中“函数名不变”是指等式两边的三角函数 同名,“符号”是指等号右边是正号还是负号,“看象限”是
指把α看成锐角时等式左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第一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