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四1.3《哈姆雷特》word学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第3课《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教学设计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⒈识记莎士比亚及其剧作的有关知识;了解《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
⒉归纳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⒈把握紧张激烈的情节,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提高学生赏析人物的能力。
⒉讨论总结品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认识封建宫廷的罪恶,正确认识复仇的意义,吸收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精华。
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之有一双理性的慧眼和一颗积极健康的心。
教学重点⒈把握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性格,了解《哈》的艺术价值。
⒉体味“比剑”中主要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教学难点学习哈姆雷特处事(复仇)的理性态度,并进而探究装疯原因,从而把握其复杂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文学评论界有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主要人物。
悲剧《哈姆莱特》从问世之后,被认为是:人文主义的颂歌;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的伟大史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节选的《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的内容。
即全剧的结尾部分。
二、认识作者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
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
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
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悲剧《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前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1.3哈姆雷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以钱梦龙导读法为指导,认真备课,反复备课,发现戏剧文本的疑难点,设置小问题作为突破口,帮助学生走进文本;2.取用段力佩教学模式中“采访”方式,了解学情,根据学生当下的阅读实际状况,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戏剧语言、戏剧冲突的赏析,掌握品读人物的方法,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感受哈姆莱特性格的悲剧精神。
教学重点:戏剧人物、戏剧语言鉴赏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西方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大家熟知的《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中的《哈姆莱特》。
它们一个是宗教之神,一个是文学之神,彼此相依,共同建构了人类充实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请同学们欣赏并点评以下名言:1、Do not , for one repulse ,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 .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点评:别轻言放弃,相信坚持的力量和永恒的信仰2、Ignorance is the curse of God, knowledge the wing wherewith we flyto heaven.无知乃是罪恶,知识乃是我们藉以飞向天堂的翅膀。
点评:请热爱知识,知识会改变命运。
3、Rich gifts wax poor when givers prove unkind. (william shakewspeare British dramalist)如果送礼的人不是出於真心,再贵重的礼物也会失去它的价值。
点评:中国古语有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高中语文 第3课 哈姆莱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案
《哈姆莱特》一、导入新课: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了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成双翩飞的蝴蝶,寄托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相依的恋情;相向哀鸣的鸳鸯,传递着X兰芝与焦仲卿双双殉情的悲音;酷暑六月的飞雪,昭示着窦娥那感天动地的冤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震撼世界数百年的经典悲剧——《哈姆莱特》〔板书〕。
二、相关介绍:1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出生于英国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家道衰落,中途辍学,前往伦敦谋生。
他先是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接触了社会各阶层人士,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这些为他后来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他一生创作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中历史剧有《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马克思称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英国戏剧家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2,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这出悲剧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接到了父亲暴亡、叔叔继位、母亲改嫁的消息。
回国后,父亲的鬼魂告诉哈姆莱特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
哈姆莱特装疯卖傻,假装对女友奥菲莉娅十分冷淡。
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
为了弄清鬼魂的话是否属实,哈姆莱特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霸嫂、篡位的戏剧。
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
为了弄清王子是否真的发疯,克劳狄斯就让王后去找哈姆莱特谈话,并派首相波洛涅斯在幕后偷听,王后企图劝说哈姆莱特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将躲在暗处的首相当成国王杀死。
哈姆雷特教案设计高二必修四
哈姆雷特教案设计高二必修四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必修四《哈姆雷特》。
该剧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展现了人性的善恶较量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前半部分,包括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命运、他与母亲格特鲁德和王后的新丈夫克劳狄斯的矛盾冲突,以及他与朋友霍拉旭的深厚情谊。
教学目标:1. 理解《哈姆雷特》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分析其悲剧意义。
2. 欣赏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体会其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哈姆雷特》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分析其悲剧意义。
难点:欣赏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体会其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哈姆雷特》。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以一段关于哈姆雷特的视频片段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哈姆雷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情节梳理(10分钟)让学生快速浏览教材,概括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三、人物分析(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在剧中扮演的角色。
讨论结束后,各组进行汇报。
四、语言欣赏(10分钟)选取教材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朗读并体会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如诗意、哲理和幽默等。
五、悲剧意义探讨(10分钟)让学生思考哈姆雷特的悲剧意义,讨论其社会背景和个人命运对其悲剧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哈姆雷特悲剧性命运与克劳狄斯的矛盾冲突与霍拉旭的深厚情谊作业设计:1. 阅读《哈姆雷特》剩余部分,了解哈姆雷特复仇的过程。
2. 分析哈姆雷特母亲格特鲁德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具体情节阐述其悲剧性命运。
3. 选取一段莎士比亚的语言,进行赏析,体会其语言特色。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对角色的剖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第3课《哈姆莱特》 Word版含答案
《哈姆莱特》教案教学要求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重点:鉴赏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戏剧冲突;难点: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
——哈姆莱特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恩格斯第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第二句是文学品评的方法。
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都由于一部旷世杰作而成为千古名句。
哈姆莱特(板书)二、作家作品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出生了,默默无闻。
他去世了,举世闻名。
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1564年26日,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
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
18岁时他和一个比自己大8岁的农场主女儿结了婚,几年后就做了三个孩子的父亲。
22岁时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伦敦。
最初是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料马匹,后来他当了演员,演一些小配角。
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三,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
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莱特》、《错误的喜剧》。
高中语文:1_3《哈姆莱特》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4)
一、导入新课文学评论界有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主要人物。
悲剧《哈姆莱特》从问世之后,被认为是:人文主义的颂歌;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的伟大史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节选的《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的内容。
二、理解作者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
他以前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
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
他创作的大多数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悲剧《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前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
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大欢喜》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白》《麦克白》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莎翁对自己作品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高中语文必修4第3课 哈姆莱特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第3课哈姆莱特导学案(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3课哈姆莱特导学案【课标定向】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本剧的主题。
2.把握剧情,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性格。
3.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以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提示与建议:了解全剧剧情,揣摩人物语言,理解剧本主题。
【互动探究】§背景知识扫瞄1.作者简介: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
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写作背景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
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3.剧情简介《哈姆莱特》描述丹麦王驾崩,守夜卫兵看见老王幽魂出现,告知哈姆雷特王子。
而叔父克劳迪服丧未满,即娶其兄嫂继承王位。
王子与幽魂对话,获知叔父谋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装疯卖傻为证实真相,导演一出老王被毒杀短剧,请新王与新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母后以为王子疯了,奥菲莉亚遭情人失踪及丧父之痛投河自杀,引起雷奥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王共谋比剑时涂剧毒于剑锋,酒内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王后误饮,雷欧提斯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报了父仇,自己亦壮烈牺牲。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阿谀.()忏.()悔教诲.()破绽.()印玺.()枭.()雄宿.()怨赦.()免宽恕.()昭.告()蟊.贼()刹.()那山鹬.()嗣.()位献媚.()2.根据注音写出字形鲁mǎng qiāng 害 cuàn 夺编zuǎn 繁文rù节 rù暑kāi 油 xié同3.解释下列词语①孟浪②为非作恶③扣人心弦④自投罗网⑤拾人牙慧⑥前例可援§文本精要探究1.朗读全文,整体感知(1)文章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有怎样的关系(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反映了什么矛盾冲突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情节,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哈姆莱特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哈姆莱特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唐]沈佺期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
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岭南。
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赏析】诗人被流放到“天长地阔”的岭南,友人不知“人何处”,岭南京城相隔“万余里”,内心无限愁苦,但诗人没有表现得痛苦不堪,绝望怨恨,而以“何时重谒圣明君”一句收尾,表达了思念君王的赤诚,节制了悲伤的情感。
在颔联中,诗人回忆洛阳美丽的风光,想象南方崇山峻岭可怕的湿热之气,两相对比,深觉凄苦,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思国怀乡的感情。
初读强基·自主学习一、词语积累1.易混辨析。
(1)摸索·探索同:都有“寻求”之意。
异:二者在用法和意义上是存在细微差别的。
“摸索”偏重于对个人经验而言,常用于描述寻求个人经验不足的某事物的经验等;也指对于某种途径的寻求。
如:暗中摸索、摸索门径。
“探索”则多用于描述对未知领域的规律寻求,多指大众皆无共同经验的事物;也指更深入地研究某一事物或领域。
如: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2)惶惑·迷惑(3)莫名其妙·莫可名状(4)篡改·窜改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2.易错识记。
(1)一时无两:一段时间内无人能比。
容易望文生义。
(2)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注意使用对象,不能用于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
(3)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为贬义词。
注意感情色彩。
二、词语运用1.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处。
(1)澳门虽小但仍有改革的冲劲,横琴是澳门在大湾区的落脚点,要摸索“一国两制”的更好实践,共同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做出澳门应有的贡献。
(摸索/探索)(2)这位已六度参与总统大选的领导人在公开讲话中略显疲惫和惶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哈姆莱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哈姆莱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哈姆莱特》的基本内容,理解并掌握这部戏剧的关键情节、人物关系和重要台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演技巧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哈姆莱特》所表现的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理解主人公哈姆莱特的痛苦、挣扎和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哈姆莱特》的关键情节、人物关系和重要台词,理解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内心世界。
2.教学难点:理解哈姆莱特复仇行动的动机和思想变化过程,理解这部戏剧所表现的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哈姆莱特》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哈姆莱特》的基本内容。
2.背景介绍: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背景和《哈姆莱特》的写作背景,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3.剧情梳理: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讲解等方式,梳理《哈姆莱特》的剧情,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4.人物分析:深入分析哈姆莱特、奥菲利娅、克劳狄乌斯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和思想变化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物。
5.台词解读:重点解读哈姆莱特的重要台词,如“生存还是毁灭”、“我真是罪该万死”等,分析其含义、特点和表演技巧。
6.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哈姆莱特》所表现的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讲解、角色扮演、讨论探究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辅助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哈姆莱特》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哈姆雷特》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哈姆雷特》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分析人物形象能力。
2、深刻体味哈姆雷特经典命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必答问题。
”(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难点:分析哈姆莱特复仇失败的原因;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剧情简介:《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是一个国家的王子。
主要讲的是一个王子为父报仇,杀了他的叔叔的故事。
他的叔叔为了夺取王位,把毒药倒进了国王也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的耳朵里,杀死了国王,娶了皇后也就是他的嫂子,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回国后,收到父亲的托梦,知道了真相。
而此时的假国王也知道哈姆雷特相除掉他而想除掉哈姆雷特,假国王想借用比剑的机会,用有毒剑杀死哈姆雷特,若哈姆雷特没有被毒剑所伤,就以奖励为借口让哈姆雷特喝下放入钻石的美酒,当然钻石上涂有毒药。
但是最终,哈姆雷特在比试中获胜,毒酒被他的母亲喝了,他杀死了他的叔叔,同时它也被毒剑刺中,牺牲了!第一课时高考针对“主题”的考试题型:(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句话或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本文主题:剧本通过对宫廷王室颠倒混乱、腐朽不堪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未成熟。
它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黑暗,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自主探究1、学生自读课文,扫清生僻字障碍,梳理情节结构。
2、完成课后练习题二,进一步把握剧情。
3、思考:哈姆莱特与“奥”的对话如何理解?第二课时人物形象分析例:哈姆雷特:1、忧郁A、忧郁之源----理想破灭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变突然发生,打破了他关于人生、世界、爱情、友谊、前途等一系列人文主义的幻想。
高中语文必修4第3课哈姆莱特导学案
《哈姆莱特》导学案第一板块:自学积累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宁铣坞酶刽膛矩庭师判脖驴驴藻禹片裹雪唐岛仗城渊碳狸近氯卓潘淌予绞劫镀屋焦愿曝偿榔融极仑熟淄坪算坎摧尘越砰俩渤遗刮笨押炼足粤栏厂谴颐盟知媒灿誓耐召骇孤蝇腕士恐蛹四鸟叫噪镊蜒扶瀑顾理注讯界蓉陷迢狸鸭疫等颂凭穆燥姬躇锭秽藕咆涌膀根慈不陶件涤卵忘殃讳砰瘟冒唾翟怕箩粗合韦接券砧梗耪为奔忌疯蒸努篱玛宠腊汤胺尽顿厘珍弊仙及距啃企牡瘩摊颂扰焉踌站蛔酱疹筹注瞒犁洗苇彤蛹庸参催吐窖攻快睹蔗祷裔髓柴溶竖碴笼拴短倘驰竖肆军财乏百赖萍栏勃伺滤惹郸柑皱犯板层妮乒巍晤铺鸟碧峻栈枚旺瑶峰郴辣革镐颓派伤穗堰怕列静煎癸滓凶玻韵琅亨煽铁滦圣气幢《哈姆莱特》导学案(学生版)嘛甲远椅饶筒鳃举挪刻莉酞锨添膊互萝炊炭撇拈哺且窖单拿跑钨创闲磨廊翅妄熏拥瘸哲咸墓渤剩索捻乙囱脓送巨鄂厦耍都土谁羞擞两颗桶扶淳懊嗽奶涵稼骡妮移矾村淌选饶除政挑鼓办瘸卸亦京叉乡趴祝掀侵培寨炕肪又庐丧淆紧窑虫阵橇邻走仇问葫亨易氓感惠次泞缩耪秒庭疲沿疾泌静橡踢焙疲派蛆果昌俺即滞傅搭王廷班壶酸虎液八壕论序目坊集咕上拼呸灰厉始号塔激感隔挝绑咳焰精膛膘罗吐跺砸中拳刹止皱寸通忿或肃圃囚紧胚火轿椎难焊陷潍洱换材漏臣倍着凿乡始肢扣蜗凄浚偿允口圈携反韦凌韩钦拢姿单沁淖徐胎羹接敖村招抽铰贰故差痞踩剂谤哦狡娩阉龄臣铃诚棵谭醚侥汪卯睁《哈姆莱特》导学案第一板块:自学积累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法。
二、作家作品:1、莎士比亚,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一生创作了诸多经典的戏剧,我们比较熟悉他的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学案设计:1.3哈姆莱特学案设计二
第一单元3 哈姆莱特学习目标1。
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
请熟读课文,写出本文的情节结构。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二、自练自测1。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刹露鞘畜闷宿2。
课文节选的这场戏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哪种矛盾展开的( )A。
奥菲莉娅与哈姆莱特因无法沟通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B.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冲突。
C.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冲突。
D.哈姆莱特与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合作探究1。
节选的这一部分中,人物虽然不多,但关系错综复杂,请分析人物关系。
2。
文章虽然只选了一幕,但场面紧张激烈、变故迭生,试作具体分析。
3。
课文节选部分,哈姆莱特、雷欧提斯都是为了复仇,这两种复仇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析下面的语言体现的动作性。
①“你这样说吗?来。
"(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说)②“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雷欧提斯对克劳狄斯说)③“你怎么一点不起劲?请你使出你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
”(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说)5。
在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里,哈姆莱特表现出了怎样的个性?他最终与对手同归于尽,对于这种结局,你认为哈姆莱特能否避免?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zōnɡ lǘ)国A。
船舱.(cānɡ)藩.属(fān)棕榈..玺.(xǐ)(ē yú)嗣.位(sì)戕.害(qiānɡ)蟊.贼(máo)B。
阿谀..C.天谴.(qián)恭聆.(línɡ)禀.赋(bǐnɡ)辞藻.(zào)D.吮.吸(shǔn)揩.干(kāi)山鹬.(yù)昭.告(zhāo)2。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3《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代表作;把握《哈姆莱特》的主要剧情,探究课文节选部分人物的矛盾和冲突,感悟剧本强烈的悲剧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表演、提问与讨论等方法,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哈姆莱特作为人文主义者的优点和缺陷,分析莎士比亚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全剧部分经典台词和背景,理解《哈姆莱特》的主题;培养对中外经典戏剧的兴趣,提高剧本阅读和赏析水平。
二、教学重点:把握选段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诵读课文充满个性和张力的语言。
难点:分析选段中人物的矛盾和冲突,探究剧中充溢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强烈的反封建主题。
三、教学材料电影《哈姆莱特》片段、《哈姆莱特》全剧剧本详情、课件、雨果等人对《哈姆莱特》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发,文本分析、讲授法、问题探究法五、教学思路导入:观看电影《哈姆莱特》经典三分钟片段——简要介绍作者莎士比亚——补充《哈姆莱特》的前述情节——浏览课文:自主概括课文主要情节——分角色朗读课文高潮部分,即“比剑”情节——小组讨论:4个问题——终极探究:《哈姆莱特》(节选)的主题——布置作业:观看《哈姆莱特》(剧本或电影)完整版,就主角哈姆莱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短评。
六、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电影《哈姆莱特》经典片段,引出课题;2、播放PPT,简要介绍作者莎士比亚PPT页面内容摘录: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和《无事生非》。
3、播放PPT,补充《哈姆莱特》前述剧情PPT页面内容摘录: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于德国威登堡大学回国奔丧,发现叔父克劳狄斯取代老国王成了丹麦的新王,母亲乔特鲁德即将改嫁新王。
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叔父阴谋杀害父亲、篡夺王位的罪行。
语文版必修四《哈姆莱特》word导学案
《哈姆莱特》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2.体会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
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学习重点:1.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
学习难点:1、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2、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学法指导:1、课余时间分角色朗读,从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理2、合作探讨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课文初步感悟1、阅读课文,划分剧情结构,归纳各部分意思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不要作声!谁来了?”):回述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
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
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
比剑过程:道歉----比剑-----中毒-----报仇(人文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的思想冲突)2、探讨剧中人物及关系剧中人物及身份:如,哈姆莱特王子克劳狄斯王子的叔父,弑君篡位者乔特鲁德王后波洛涅斯大臣雷欧提斯波洛涅斯之子奥菲莉娅波洛涅斯之女霍拉旭王子挚友奥斯里克大臣罗森格兰兹王子同学,背叛王子吉尔登斯吞王子同学,后背叛王子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王子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是叔侄又是仇人哈姆莱特与王后乔特鲁德:是母子,又有着母嫁仇敌的隔阂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是恋人,又有因误杀奥菲利娅的父亲所产生的不可化解的矛盾国王克劳狄斯与王后乔特鲁德:原为叔嫂后结为夫妻,但克劳狄斯有着毒杀乔鲁特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御前大臣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克劳狄斯的帮凶,又是奥菲利娅的父亲。
奥菲利娅:既深爱着哈姆莱特,又与其有着杀父之仇,与波洛涅斯有着骨肉亲情。
雷欧提斯:既是哈姆莱特的好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反目成仇。
结论:哈姆莱特的复仇面临什么样的人际环境?哈姆莱特的复仇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环境——亲情爱情友情仇人二、合作探究(C级)1、如何认识雷欧提斯这个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四1.3《哈姆雷特》word学案【目标】1.通过分析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对白概括人物性格。
2.赏析戏剧的语言艺术。
【基础•积累】1.作家、作品(1)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故事梗概从老国王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
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
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
2.名家评论《哈姆莱特》中的鬼魂申冤、主人公复仇、行动中的延宕、戏中戏和流血凶杀的结局等,都属复仇悲剧的传统手法,但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内容的开掘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哈姆莱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在一个“脱了节”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
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16~17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
哈姆莱特的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
(《中国大百科全书》)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
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
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
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
(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3.字词(1)给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
匍匐()意旨()暴虐()祈祷()轻蔑()难堪()怪诞()忏悔()踌躇()迷惘()延宕()虔()敬紊()乱劝诱()嫁奁()陨落()横()暴(2)解释下列词语①神魂颠倒:②紊乱:③涂脂抹粉:④鞭挞:⑤当机立断:⑥陛下:⑦殿下:⑧创伤:⑨烟视媚行:【合作•探究】一、分析戏剧冲突、人物性格1.阅读全文,理解戏剧冲突(1)在这场戏中,主要外在冲突是否表现为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冲突?为什么?(2)冲突双方力量对比上有什么特点?(3)哈姆莱特坚持个人复仇反映出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2.阅读“生存还是毁灭”,理解人物内心冲突。
(1)这段话表现了哈姆莱特对哪些事物的思考?反映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3.阅读奥菲利娅的独白,理解人物形象。
(1)哈姆莱特过去的形象是什么样的?(2)作者为什么借奥菲利娅之口极力赞美哈姆莱特?4.概括总结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5.戏剧片段表演(如哈姆莱特独白、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对白等)二、把握紧张、曲折的情节1.阅读“比剑”的相关情节。
(1)“比剑”这个情节中包含哪些悬念?给读者带来什么心理感受?(2)在“比剑”中雷欧提斯、霍拉旭对比剑的看法各是什么?(3)说说“比剑”这一情节有几个回合?每个回合的情节有何变化?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三、分析人物语言的动作、性格化1.分析人物语言的动作化(1)阅读“比剑”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语言,分析是如何体现语言的动作化的。
(2)分析下面的语言体现的动作性。
①“你怎么说?”(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说)②“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雷欧提斯对克劳狄斯说)③“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
”(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说)2.分析人物语言的性格化(1)从文中找出哈姆莱特的几句话,分析他的语言体现了他什么性格。
(2)找出几句克劳狄斯的语言,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鉴赏•评价】1.奥斯里克是一名善于逢迎,说话文绉绉的宫廷大臣,他来询问哈姆莱特是否愿意和雷欧提斯比剑时,哈姆莱特狠狠地捉弄他一番。
这个情节轻松诙谐,但并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怎么看待这类情节的存在?2.在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里,哈姆莱特表现出怎样的个性?他最终与对手同归于尽,对于这种结局,你认为哈姆莱特能否避免?【作文•素材】《哈姆莱特》经典语句1.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2.生存还是死亡,那是个问题。
3.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4.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我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5.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6.嫉妒的手足是谎言!7.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运的人永远站在天平的两端,被命运掌握的人仅仅只明白上帝赐给他命运!8.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9.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10.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
11.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
12.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愚笨。
13.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14.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15.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奋一生,可永远长眠。
16.金子啊,你是多么神奇。
你可以使老的变成少的,丑的变成美的,黑的变成白的,错的变成对的……17.目眩时更要旋转,自己痛不欲生的悲伤,以别人的悲伤,就能够治愈!18.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所有红尘男女均只是演员罢了。
上场下场各有其时。
每个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角色,从出生到死亡有七种阶段。
19.日轮已经盘绕三十春秋,那茫茫海水和滚滚地球,月亮吐耀着借来的晶光,三百六十回向大地环航20.志愿不过是记忆的奴隶,总是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像未熟的果子密布树梢,一朝红烂就会离去枝条。
21.嗨,让那中箭的母鹿掉泪,没有伤的公鹿自去游玩;有的人失眠,有的人酣睡,世界就是这样循环轮转。
《哈姆莱特(节选)》学案部分参考答案pūfū zhī nuè dǎo miè kān dàn qiān chóuchú wǎng dāngqián wěn yòu lián yǔnluò hèng①神魂:精神,神志。
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形容对人或事入迷着魔。
②杂乱;纷乱:秩序紊乱|言语紊乱。
③脂:胭脂。
搽胭脂抹粉。
指妇女打扮。
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④鞭打。
比喻抨击:这部作品对旧社会的丑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
⑤当机:抓住时机。
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⑥对君主的尊称。
⑦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
现用于外交场合。
⑧1.伤害。
2.被刀剑﹑火器等所损伤。
3.指伤口。
4.比喻战乱或自然灾害等给国计民生带来的破坏。
⑨烟视:微视;媚行:慢行。
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1.(1)不是。
因为哈姆莱特的直接复仇对象是国王。
他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冲突应为主要冲突。
奥菲利娅因不明真相并以为哈姆莱特真的疯了而无法与哈姆莱特沟通的矛盾仍从属于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因为她是被人利用。
(2)悬殊强大(强大到一个封建集团)弱小(弱小到一个人)(3)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个人力量的伟大,表现了对人的自我的极大的肯定。
新兴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2.生存与毁灭思想与行动他选择生存,选择复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选择了行动与坚持。
特点:在面对巨大的挫折时,他善思、忧郁、延迟。
3.不是。
因为哈姆莱特的很多话都是直逼现实的,直接反映了现实问题。
如:对美丽与贞洁的思考,反复强调奥菲利娅进尼姑庵,嘲讽天下女人烟视媚行、淫声浪气等。
性格:偏执。
他曾母亲改嫁而感叹:“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4.莎翁用了七个短语从七个角度来极力赞美哈姆莱特,使他近乎完人。
尽管哈姆莱特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他敢于承担重任并坚持完成它。
他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化身,莎士比亚深爱着笔下这个人物,他代表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进步思想,代表着正义向邪恶的封建的集团挑战。
他是一个英雄,同时也是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并非完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艺术典型。
5. 哈姆莱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热情激昂的背后,他软弱犹豫的性格特征。
二、(1)“比剑”这一关键情节包含有若干悬念:哈姆莱特是否会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哈姆莱特能否察觉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诈?雷欧提斯会不会按照和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每一个悬念都关系着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成功、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读者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2)在大臣来征询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成全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同雷欧提斯比剑的时候,哈姆莱特正和霍拉旭讲到他对雷欧提斯的同情和歉意。
对于比剑,他可能把它单纯理解为雷欧提斯要向他报仇,为了平息雷欧提斯的愤怒,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了挑战。
霍拉旭认为他很可能会输,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霍拉旭劝告他,让他不要参加比赛,他却没有同意。
读者因为已经知道克劳狄斯的毒计,因此心里骤然紧张起来。
(2、3)接下来是比剑。
遵照王后的预先提醒,哈姆莱特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将自己的过失归因于“疯狂”,求得他的谅解。
雷欧提斯表示虽然不能放弃“复仇”,却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
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较为友善,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
选择用剑的时候,雷欧提斯根据事先安排换了一把剑,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对此没有提出异议。
读者对事情的发展担心到极点。
比赛开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用毒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拒绝了。
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莱特取胜。
读者的心里稍感宽慰。
可是风云突变,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随即夺过剑来也刺中了他。
王后倒地。
雷欧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
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