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形态史观

合集下载

欧洲文化史12(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

欧洲文化史12(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

英国的阿诺德· 汤因比继承并发展了斯 宾格勒的观点。他的代表作是12卷的《历 史研究》。他把人类历史分为21种文明。 汤因比认为这些“文明”都要经过5个阶段, 即“发生”、“成长”、“破坏”、“崩溃” 和“死 亡”。他指出,“文明”的起源、生长、衰 落、解体有其原因和机制,文明的灭亡可 以用某种明智的、及时的措施来防范。这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欧美资产阶级对未来 的期望。
让· 保尔·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哲学家 家、作家、无神论者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专门研究和阐明人的存在的哲学。萨特宣扬 人生的荒诞的:人生下来就遇到烦恼、忧虑、恐 怖、充满着痛苦,斗争、拼搏是徒劳的。人的力量 是微弱、渺小和整个社会的大机器相比显得太脆弱 了。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他说:“人 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 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萨 特的名言是“人命注定是自由的”。这为极端个人主 义和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萨特还宣扬人的 超越自我。他认为人在做着自由的选择,而每一次 选择就是一次超越。这样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可 能进行着选择,来完成不断的超越。
属于后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流派有唯意志 论、生命哲学、现象学、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 义、分析哲学、法兰克富学派和实用主义哲学 等。唯意志论的代表人物叔本华和尼采;生命哲 学的代表是伏尔泰和柏格森;现象学的代表是德 国的胡塞尔;心理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 德;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丹麦的克尔凯郭尔和 萨特;分析哲学的代表是罗素和维持根斯坦;法 兰克福学派的代表只霍克海默;实用主义哲学的 代表是杜维。在这些流派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有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和萨特。
2.批判的、分析的历史哲学
批判的、分析的历史哲学以新的自然科学和新 的哲学观念为基础,对19世纪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实 证主义史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意大利的克罗齐认为,历史研究的目的不是复 制和再现过去,而是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所提出的 多种理论问题。 英国的科林伍德则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 口号,认为历史不是孤立的、个别事件的集合,而 是无始无终的过程,研究历史是要透过事件的表象 去辨析出其中的思想来。 批判、分析的历史学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有助 于人们思想的澄清和认识的深化。历史哲学从思辨 到分析的转变,使史学与哲学之间建立了一种更为 密切的关系,但同时,它也使历史似乎成了艺术和 哲学一类的东西,使它丧失了科学的地位。

历史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范畴

历史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范畴

历史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范畴
历史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范畴:
(一)政治形态
政治形态是指政治制度以及其所表现出的权力结构和关系方式。

唯物
史学认为,政治形态受社会经济实质性发展决定,即政治制度源于当
时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反映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用以解决社会
经济实质性冲突和要求的需求。

(二)经济形态
经济形态是指发生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交换和分配方式。

唯物史学认为,经济形态是某时期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用以解决社会消费
需求和物质财富分配问题,以及解决与生产力转型有关的经济结构重
新配置问题,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实现。

(三)社会组织形态
社会组织形态是指社会组织机构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
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形态。

唯物史学认为,这种关系形态是某个时期,
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是社会组织机构的基础,是这种机构能够以某种方式运作的必要条件,并且是驱动社会经济发
展的重要的动力。

(四)文化形态
文化形态是指以文化传播、信念价值、艺术创造为基础的内容和表现方式。

唯物史学认为,文化形态受社会经济的实质性状况,但其内容和表现方式却能够又根据特定事件进行修改,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出来的社会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文化形态史观下的史学巨著——评汤因比著《历史研究》

文化形态史观下的史学巨著——评汤因比著《历史研究》

542021.05[摘 要] 《历史研究》一书是汤因比探究人类文明前景和命运的鸿篇巨著,他采用文化形态史观,不仅说明了文明是历史研究的单位,而且详细阐述了文明演进的内在机制。

《历史研究》发展了文化形态史观,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藩篱,给我们的历史研究带来诸多的教益。

[关键词] 文化形态史观 汤因比 《历史研究》 启示[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03(2021)05-0054-04文化形态史观下的史学巨著——评汤因比著《历史研究》□ 周 荣湖北大学作者简介:周荣,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历史研究》是被誉为“近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代表作。

汤因比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拟出大纲,1927年才正式开始写作,1954年后第10卷杀青,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已经全部形成。

几年后,汤因比又增补了第11卷和第12卷。

该书内容宏富,论述精确,耗费作者四十年的时间。

因此,该书是汤因比精心架构和用力最深之作。

该书采用了文化形态史观来进行写作,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本文以文化形态史观为中心,对《历史研究》采用文化形态史观的原因、具体运用、产生的作用等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能对《历史研究》一书和文化形态史观有更深的认识,更好地推动历史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研究》采用文化形态史观的原因汤因比为什么采用文化形态史观来写作《历史研究》?在本书的第十二部《西方文明的前景》中,有一段话为笔者提供了线索,其大意是这样的:汤因比从事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反感西方人将西方社会等同于整个人类历史的观点。

他强调这种观点歪曲了历史事实,造成了自我中心主义的错觉,遮蔽其他文明的价值和意义。

要避免这种错误的观点,最好要“接受一个相反的假说,即任何一种社会类型的所有代表在哲学上是等价的”。

(汤因比,2016)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汤因比不赞同那种将西方社会(或者说西方文明)等同于人类文明的说法。

简析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

简析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

n to it r e e r h,t ist n l z n n o a e iso i i i fh s o y r s a c re o a a y e a d a n t t t rg n,g o h, o do n r a u y c mp rn i e e tp ro f i i z to r wt c me wn a d b e k p b o a i g d f r n e idso v l a i n, f c i r v a st e g n r lr l s o h e e o me t o u n hit r nd p o i e h e a g ef rp o l O la n a o t t e s c e y o u n be e e l h e e a u e f t e d v l p n f h ma s o y a r v d s t e n w n l o e p e t e r b u h o it fh ma = i g ,wh c so r a i n fc n e i h o s fg o a ia i n i h rd n wa a s ns i h i fg e tsg iia c n t e c ur e o l b l to n t e wo l o d y . z
J n 2 09 u .0
简 析 汤 因 比 的 文 化 形 态 史 观
李 丹花 ,张
(. 西 师 范 大学 1广 历 史 文 化 与 旅 游学 院 ,广 西 桂林

历 史学 院 ,河南 郑州 400) 5 0 1
510 ; . 州大学 404 2郑
摘要: 当代 杰 出的 史 学 家 阿 诺德 ・汤 因 比是 文 化 形态 史 学 的 集 大 成 者 。他 将 文 明作 为 历史 研 究 的 基 本 单 位 , 图通 过 对 不 同 试

文化形态史观与战国策派的史学

文化形态史观与战国策派的史学

文化形态史观与战国策派的史学张和声斯宾格勒、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曾在西方名噪一时,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几个中国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这种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外历史文化,现实政治大发议论,形成颇有影响的“战国策派”,从而在现代政治思想史和史学史上留下引人注目的一页。

对此派人物的是非功过,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教科书早有定论,本文仅从史学史的角度,来考察一下他们是如何接受和应用“文化形态史观尸的。

一、斯宾格勒和汤因比有关文化形态学的论述文化形态史观又称为历史形态学,它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历史,比较各个文化体系的异同,从中归纳出共通的形态和模式。

该学说的始作俑者是德国的哲学家斯宾格勒。

土917年12月,斯宾格勒抛出《西方的没落》一书,对近代以来以西方为中心的历史观发起了猛烈评击,以一种全新的体系重新评估世界历史。

他从文化的角度来立论,认为在世界历史上有八种自成一体的文化,即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玛雅文化、伊斯兰文化及西欧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犹如生命的有机体,必然要经历兴衰盛亡的生命周期。

在斯宾格勒看来,前七种文化已经死亡或僵化,西欧文化同样在劫难逃。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继承并发展了斯宾格勒的观点,他把文化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指出人类历史表现为若干种不相同的文明,各大文明都要经历发生、成长、崩解和死亡五个阶段。

他用古希腊罗马的历史特征来构造其文化演变的模式,认为希腊世界在文化上属于同一体系,各城邦的公民具有文化上的认同感,在政治上则处于分裂状态,各邦国之间竞争激烈,战乱频仍。

竞争固然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了文明的繁荣,但战争愈演愈烈,对社会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罗马的统一带来了和平与秩序,暂时延缓了文明崩溃的进程,但统一的代价也极其昂贵:连年征战已使各城邦国力虚耗,在大一统帝国僵死的制度下,人们生机勃勃的创造性受到窒息,整个社会逐渐失去活力,大一统帝国也势必难以维持长治久安的局面。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2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2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1.史学思想:是史学家对客观进程和历史学本身的理论认识。

史学思想经历了从浅显、粗糙到精致,从局部到全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一些史学理论、史学流派。

2.史学流派:某种特定历史学家群体,该群体中的历史学家们一般具有共同的研究方法和表述方式,并以某种共同的思想指导他们的研究。

如:兰克学派、边疆学派、年鉴学派等。

3.修辞学派:公元前4世纪在伊索克拉特斯的影响下,古代希腊史学中出现了“修辞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埃福罗斯和特奥波姆波斯等。

该学派注重遣词造句,过分追求文字之生动,不关心史事的真实与否,力图把历史写得生动有趣富有戏剧性。

如特奥波姆波斯的《希腊史》和《腓力王传》等。

但是,这种过分注重修辞的做法,有悖于史学的严谨作风与求真精神。

然其中也显示了整体史的初步观念——“泛希腊”观念。

4.希腊化时代:通常指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0年之间的这一历史时期。

是希腊与其他各地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的时代。

从社会经济上看,希腊化时代是奴隶制度在地中海东部和亚洲西部进一步发展的时代;从文化上看,是希腊文化向东方广阔的空间传播并与当地文化融合的文化交流过程。

希腊化时代的主要国家有托勒密、塞硫西、马其顿、希腊和帕加马等。

主要史家有波里比阿、普鲁塔克。

5.埃及学:世界考古和世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学科。

研究古埃及文明的语言、文字、历史及文化艺术的学科。

以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成功释读罗塞达石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为其形成的标志。

6.史学范型:也称范式、模式。

是美国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17世纪科学革命的结构(1926年)》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术语。

指某一学科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内共同开展研究活动的基础和准则,也是科学中的一种传统。

7.亚述学:主要指释读与研究两河流域的古文字——楔形文字和西亚使用楔形文字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活动。

以1857亨利·罗林逊、爱德华·兴克斯、朱理亚·奥柏特和福克斯·托尔巴特几位学者,各自成功译读由亨利·罗林逊发现的《贝希斯顿铭文》上的楔形文字诞生的标志,并成为打开西亚地区许多奥秘的一把钥匙。

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

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

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
香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着眼于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其功能的基础上,以跨时代的历史、政治、社会和经济对文化元素的作用为主线,提出了文化形态史的新理念,将文化研究从单纯的客观现象、静态思考方式转向了一种动态的、复杂的、人们活动主义的形式,他指出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是由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决策决定的,是一种共同的行为表现,而非无意识的演化。

同时,他也强调文化形态的变化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必然的过程,其内容在不同的时代中都会有所变化,不仅受时代和社会环境所影响,也受具体个体行为的控制。

形态史观重视文化当中传统价值观以及历史上各种形态元素,并尊重传统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以透过历史表现文化当中形式的变化、发展以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是一种从文化形态的变迁出发,研究文化发展历史的方法论。

文化形态是指文化的外在形式,如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

文化形态史观认为,文化的发展是由文化形态的变迁所驱动的,文化形态的变迁又是由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人的个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化形态史观是文化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强调文化的实践性和多元性,注重文化的历史过程和变迁。

文化形态史观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分析和解释文化形态的变迁过程,探讨文化形态变迁的原因和规律。

文化形态史观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文学、艺术、宗教、民俗、媒体、体育等。

文化形态史观的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化,可以采用文献研究、考古研究、民俗学研究、人类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等方法。

文化形态史观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文化发展历史,揭示文化变迁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也为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文化形态史观是一种广泛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应用于各个文化领域,如艺术史、宗教史、民俗学、媒介史等。

文化形态史观的研究成果也是多样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化的发展历程,揭示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一、文化形态史观产生的社会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灾难2、自然科学的发展二、文化形态史观的基本理论(一)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二)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一)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斯宾格勒(1880——1936) . 德国人 .《西方的没落》《西方的没落》 1、文化是历史的基本单位、2、文明各不相同。

各种文化都是独特的、等价、的、自我中心的。

希腊古典文化、西方近代文化、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墨西哥马雅文化、俄罗斯文化 .3、文化是宿命的、 . 文化的生命周期——命定的、无法超越的。

. 都要经历从发生到灭亡的相同发展阶段 .4、文明是文化的归宿.每一种文化都要经历:前文化时期(500——900)文化早期(900——1500)文化晚期(1500——1800)文明时期(1800—)到2000——2200年,西方文化彻底瓦解。

(二)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 . 汤因比(1889——1975)汤因比( . 英国人 . 《历史研究》 . 斯宾格勒——文化的宿命 . 汤因比——人类文化的起源、生长、衰落、解体的原因和机制,强调人在文明发展中的主动性,力图找到解决西方文明没落的途径。

. 1、文明的四阶段理论 . (1)文明的起源——26中文明。

目前存在的:)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东亚文明。

. 起源——具有创造能力的少数人、那里的环境不太有利也不太不利。

. “挑战和应战”挑战和应战” .(2)文明的生成——依赖于连接不断的挑战所)文明的生成引起的成功的应战。

挑战要“适度适度”适度 .(3)文明的衰落——不能对挑战进行成功的应)文明的衰落战。

是内因——少数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和自觉能力,蜕变为统治者,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导致社会统一体的瓦解。

. (4)文明的解体). 2、文明的可比性 . 一切文明都是平行发展的,各有各的成就,也各有各缺点和谬误,不存在文明发展的中心模式。

文化形态史观名词解释

文化形态史观名词解释

文化形态史观名词解释
文化形态史观是一种历史学理论。

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施本格勒。

在他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认为,世界上有八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它们是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墨西哥的玛雅文化、西亚和北非的伊斯兰教文化、西欧文化。

每种文化最初都是以青春的活力蓬勃兴起,在其出生的地方茁壮成长,发荣繁茂,然后枯萎凋谢,完成生命的周期。

后来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人类历史表现为若干可以说明问题的最小单位——“文明”,并且认为这些“文明”都要经过发生、成长、破坏、崩解和死亡五个阶段。

不过,可以用某种明智、及时的措施来防止“文明”的死亡。

汤因比认为历史上有过26种“文明”,现存只有5种,其中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尚保持创造性活力外,其他4种文明即:东南欧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北非、中近东和中亚一带的伊斯兰文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文明,中国、朝鲜、日本的远东文明已正在走向死亡。

这个观点实质上是在美化西方,贬抑其他各民族的文化成就。

文化形态史观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人类文明新形态 唯物史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 唯物史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唯物史观
人类文明正处于一种新的形态之中,这种形态被唯物史观所阐述。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变革驱动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剧,文明正在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新的形态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知识的积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

与此同时,全球化的推进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贸易、旅游和移民等活动使得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正在加速进行,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模样。

这种形式下,国家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人们的身份认同也更加多元化。

然而,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也面临着挑战和问题。

信息的过载使得人们容易陷入焦虑和迷茫。

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许多伦理和道德上的困境,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的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问题。

全球化的加剧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于物质生产力的变革。

我们需要积极应对科技和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加强教育和科技发展,提高人们应对信息过载的能力,同时关注社会正义和区域平衡的问题。

唯物史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新
形态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只有不断地适应和迎接这些变化,我们才能够推动人类文明向更加进步和繁荣的方向发展。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种形态——文化形态学视域中的传统文化探析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种形态——文化形态学视域中的传统文化探析
因 比的 文 化 形 态 学 研 究 方 法 , 博 大 精 深 的 中 国 从 传 统 文 化 中 理 出 “ 维 一 体 ” 文 化 形 态 : 业 文 四 的 农 化 形 态 、 制 文 化 形 态 、 建 文 化 形 态 与 伦 理 文 化 专 封
形态 。 文 化 形 态 学 概 说

般认 为 , 周秦 以降 直 至 清朝 最 后 一个 皇帝
的客 观性 、 可认 知性 和可分 析性 , 我们就 可 以理解 事物 的“ 内部” 构及 其 功 能 。可 见 , 态决 不 等 结 形
于 教 科 书 意 义 上 的 “ 式 ” 其 本 身 就 是 形 式 与 内 形 , 容 的统 一 。l 从 形 态 学 的 角 度 审 视 中 国 传 统 文 ”1 化 , 疑 是 我 们 研 究 博 大 精 深 而 又 根 深 蒂 固 、 响 无 影 深 远 的 中华 文 明 的 一 种 独 特 视 角 。 这 种 研 究 有 利 于 我 们 简 化 复 杂 的 社 会 历 史 及 其 决 定 的 文 化 呈
利 于我 们具体 认 清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方 方 面 面 ; 国 内研 究 者则从 礼仪 文化 、 民俗 文化 、 地域 文化 与特 色 文化 等方面 对 中国传统 文化 进行 了分 门别类 的 细致 研究 , 而这些 研究 往往记 述有 余 , 概 括不 然 却 足、 推理 不够 。 由此 , 我们 主要借 用 斯宾格 勒 和汤
收 稿 日期 :0 O 1 — 9 2 1 - 0 2 作者简介: 王海 滨 , , 男 中共 中 央 党 校哲 学 教 研 部 博 士 研 究 生 。
找 出八 种 自成一 体 且 具有 独特 个 性 的文 化 系 统 :
埃 及 文 化 、 比伦 文 化 、 度 文 化 、 国文 化 、 典 巴 印 中 古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

“文化形态史学”又称历史形态学、文化形态学,即在历史学的研究过程中常常以宏观的维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人类高度自律性的文化作为有机的载体,全面地考察社会发展的形态,多层面、多视角地透视世界各种自成系统的文化;探讨它们兴衰、演进的历程,并企图通过揭示其各不相同的特点,来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的全貌并力图诠释其内在的规律性;其关注最核心的内容是各个民族不同文化的历史形态。

在西方,正式提出“文化形态史学”这一概念并首次对此进行系统性地阐述的当为德国历史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918年,他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重要的见解之一是比较、分析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文化是历史研究者的首要任务。

认为历史是各种文化的相继,每一种历史都遵循着一种确定无疑的、对所有文化都相同的、不依赖于任何人因素发展的过程。

从而使文化具有一个命定的生命周期性,它遵循着生物学的法则,具有生、长、盛、衰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如此一来,就使他的文化形态史学笼罩上一层宿命论的色彩。

同时,斯宾格勒还认为每一种文化又都是各不相同的,它们都各具自己独特的个性。

他将先后存在于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颇具特色的文化划分为8种类型,他认为任何文明都难以逃脱灭亡的命运,西方文化自然也不可能例外他断言,西方文明在经历了前文化时期、文化时期、文明时期几个阶段之后,已经无可救药地走向其衰亡之路。

在斯宾格勒之后,“文化形态史学”的集大成者与享誉世界的学者当属英国历史学阿诺德·汤因比。

汤因比继承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学”并发展了这一学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汤因比将文明(文化)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

汤因比用文明的概念取代了斯宾格勒文化的概念,认为文明是一种带有“文化相对论”色彩的存在。

在哲学上是等价的和平行的。

汤因比认为人类在6000年的文明历程中,曾先后出现过26种文明,其中包括21个成熟的文明和5个未成熟的文明,并且这些文明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因此人类的历史不可能是以直线方式发展的,它是通过不断的嬗变来完成的。

探究“文化形态史学”

探究“文化形态史学”

探究“文化形态史学”一、文化形态史学的形成根源20世纪上半期,思辨历史哲学最典型的代表是所谓的文化形态史学。

文化形态史学,又称文明形态史观,它是一种采用宏观的维度研究的历史哲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把文化抑或文明作为历史分析的基本单位,对世界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文化或文明兴衰、演进的历程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全面考察,其目的是通过对各种文化和文明特征的分析,而把握历史发展的全貌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当然,其关注最核心的内容是各个民族不同文化的历史形态。

斯宾格勒和汤因比是文化形态史学的杰出代表。

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1917年)一书是当时最震撼西方人心灵的著作,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人对于乐观前景的破灭。

他的文化有机体论试图揭示的正是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典、阿拉伯和墨西哥文化等7种文化兴衰的生命周期,从而找到贯穿其中的文明命运或有机逻辑。

汤因比则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历史研究》一书中反思西方文明,并试图用挑战应战模式阐释27种文明产生和演进的基本规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形态史学超越了传统西方史学研究框架的限制,摒弃了历史分期的思想,从而打破我们自己国家和自己文化的局限,打破我们短暂的历史所造成的束缚,并采用学科交叉比较的方法,通过对文明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开创了宏观综合治史的先河。

可以说,文化形态史家的兴趣不在个别的具体事件,而在再三重演的图案。

他们已经从历史学家转型为历史哲学家,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探寻历史演进的可能性以及意义。

一般来说,理论的产生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文化形态史学的兴起也是如此,20世纪初期的社会条件推动着史学家反思现实并对历史进行重新解释。

首先,文化形态史学兴起的历史背景是西方文明面临的危机与重建的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西方人开始反思资本主义世界内在矛盾的加剧,社会上一度流行带有末世论色彩浓厚的思潮,如穆西尔的精神颠覆论、舍勒的价值毁灭论、尼采的上帝之死论等。

浅谈雷海宗的文化形态史观(一)

浅谈雷海宗的文化形态史观(一)

浅谈雷海宗的文化形态史观(一)摘要:雷海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成就颇多的史学家,是战国策派的代表,推崇斯宾格勒,以文化形态史观著称,本文从历史是由史学家创造的;中国文化独具二周论;兵文化与中国文化第三周论述其文化形态史观。

鉴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应对其文化史观进行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雷海宗;文化形态史观;战国策派雷海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史学大家,也是“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

20世纪80、90年代,雷海宗的研究受到关注。

学术界探讨了雷海宗的生平、教学研究、史学成就等,并取得了两点重要成果:一是推翻了战国策派为法西斯派别的“盖棺定论”;二是开辟了雷海宗世界史研究的新领域。

一、雷海宗的生平及著作雷海宗原名雷得义,字伯伦,1902年出生于河北永清县,自幼受到旧学和新学双重熏染。

1919年就读清华学堂高等科,1922年公费留美,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和哲学。

1927年获哲学博士后返国,曾在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职。

和林同济等人创办《战国策》杂志与《大公报·战国副刊》,形成战国策派。

抗战后返京,留任清华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和世界史教研室主任。

1962年12月病逝于天津。

雷海宗可以说学贯中西,学术研究自成体系,发表了《殷周年代考》《历史的形态与例证》《古代中国外交》《历史过去的释义》《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等重要论文,其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伯伦史学集》。

二、文化形态史观文化形态史观始于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集大成者是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文化形态史观是从文化层面研究人类历史,把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自律、同时具有生、长、盛、衰等发展阶段的有机体,倡导文化对等、多中心、多动因,主张多视角、多层面研究世界各种文化,通过比较各种文化的兴衰得失,从整体把握与宏观思考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的思潮传入中国,文化形态史观在中国传播开来。

斯宾格勒

斯宾格勒

斯宾格勒与文化形态学派一、斯宾格勒及其著作简介1、斯宾格勒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880-1936年)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

他出生于德国哈茨山巴的布兰肯堡,曾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

青年时代除了研究历史和艺术之外,他还对数学和博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奇特的风格。

1904年,斯宾格勒在哈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因健康原因未能被征召入伍。

在这期间,他隐居在慕尼黑的一所贫民窟里,在烛光下完成了《西方的没落》一书。

此书的出版给斯宾格勒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许多大学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邀请他执掌教席,可都被他拒绝。

此后他一直过着一种近乎于隐居的生活,以历史研究和政论写作自适。

1936年5月8日凌晨,斯宾格勒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2、西方的没落简介《西方的没落》是斯宾格勒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

此书,尤其是第二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欢迎,也引起了读者和学术界的激烈争论。

它激烈的言辞、精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一般公众或有关学者争论的热点。

在这里我们要关注的是斯宾格勒提出的“历史文化形态学”理论。

二、形成的背景1、学术背景: 20世纪以来西方学术传统的更新、学科自身的新陈代谢,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近代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历史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2、社会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社会所出现的物质窘困与精神危机,竭力求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奥秘,企图回答西方世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三、文化形态史观又称“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历史哲学的出发点是自然和历史的对立,斯把自然说成是已成的事物,是僵死的,机械的,无时间性的事物;他把历史说成是将成的事物,是生动的,有机的,时间性的事物。

从它历史哲学的观点可以看出斯的历史哲学本质就是生命哲学,说历史和生命一样是一种本能冲动,一种不受任何客观规律制约的盲目创造力量,这种哲学反应到方法论上,便是重直觉,意志,而轻理性。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

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②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

③国家是机器。

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

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

文化,先进文化的唯物史观

文化,先进文化的唯物史观

文化,先进文化的唯物史观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符号系统,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

唯物史观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分析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提供了深刻的视角和方法论。

一、文化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发展和变迁都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文化形态的更迭。

因此,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紧密相连,共同构成社会的有机整体。

二、先进文化的历史定位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先进文化是指那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文化。

先进文化不仅反映着时代的精神风貌,还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它是对旧有文化的批判和超越,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三、先进文化的特征与功能1.科学性:先进文化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和规律。

2.时代性:先进文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引领时代的发展。

3.民族性:先进文化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4.人民性:先进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先进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导向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理想目标和价值取向;二是智力支持功能,通过知识传播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三是精神凝聚功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四是行为规范功能,通过道德和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四、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不仅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灵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是内因——少数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和自觉能 力,蜕变为统治者,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导致社会统 一体的瓦解。
• (4)文明的解体 )
• 2、文明的可比性
• 一切文明倒是平行发展的,各有各的成就, 也各有各缺点和谬误,不存在文明发展的中 心模式。 • 文明发展的时间长短不同 • 历史事实不同 • 各文明的价值大小不同
的、自我中心的。 希腊古典文化、西方近代文化、阿拉伯文化、埃及 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墨西哥 马雅文化、俄罗斯文化
• 3、文化是宿命的 、
• 文化的生命周期——命定的、无法超越的。 • 都要经历从发生到灭亡的相同发展阶段
• 4、文明是文化的归宿 、
• • • • • 每一种文化都要经历: 前文化时期(500——900) 文化早期(900——1500) 文化晚期(1500——1800) 文明时期(1800—)到2000——2200年,西方文化彻底瓦解。
• 2、理论的误区 、 • (1)历史主观论、
• • (2)英雄史观 (3)用宗教来解释历史,未免本末倒置
一、文化形态史观产生的社会背景
• 1、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灾难 • 2、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文化形态史观的基本理论
(一)斯宾格勒文化形态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
• 斯宾格勒(1880——1936)
• 德国人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1、文化是历史的基本单位 、 2、文明各不相同。各种文化都是独特的、等价 、

3、宗教调节器
(1)把宗教视为各种文明产生、发展、消亡的“生 机源泉” (2)把世界文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理解为是 几大高级宗教的全教会社会的最后实现。“宗教是 历史的主角,文明是带动宗教前进的车轮。”
三、文化形态史观评析
• 1、有价值之处 、 • (1)历史总体观
• • (2)突出了人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3)重视宗教的作用有合理的一面
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 东亚文明。 • 起源——具有创造能力的少数人、那里的环境不太有利也 不太不利。
• “挑战和应战” 挑战和应战”
• (2)文明的生成——依赖于连接不断的挑战所 )文明的生成
引起的成功的应战。 挑战要“适度 适度” 适度
• (3)文明的衰落——不能对挑战进行成功的应 )文明的衰落
(二)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
• 汤因比(1889——1975) 汤因比( • 英国人 • 《历史研究》
• 斯宾格勒——文化的宿命 • 汤因比——人类文化的起源、生长、衰落、 解体的原因和机制,强调人在文明发展中的 主动性,力图找到解决西方文明没落的途径。
• 1、文明的四阶段理论 • (1)文明的起源——26中文明。目前存在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