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中心城区江河湖连通工程规划全解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录第⼀章总则 (1)第⼆章城市发展战略与⽬标 (4)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7)第四章城市规划区规划 (32)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36)第六章中⼼城区⽤地布局及专项⽤地规划 (37)第七章中⼼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44)第⼋章中⼼城区绿地⽔系规划 (48)第九章中⼼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51)第⼗章中⼼城区市政⼯程规划 (53)第⼗⼀章中⼼城区环境保护和环境卫⽣规划 (56)第⼗⼆章中⼼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59)第⼗三章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 (62)第⼗四章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发展设想 (67)第⼗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71)第⼗六章附则 (72)附表⼀:荆州市发展⽬标与指标体系表 (73)附表⼆:荆州市中⼼城区⽤地汇总表 (74)附表三:荆州市中⼼城区规划建设⽤地平衡表 (75)附表四:荆州市中⼼城区规划主、次⼲路⼀览表 (76)附表五:荆州市中⼼城区公园绿地规划⼀览表 (79)附表六:荆州市省级以上⽂物保护单位⼀览表 (81)第⼀章总则第⼀条规划⽬的为适应荆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城市建设,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条规划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2004);(3)《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2007);(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函》(建规函[2004]270号);(7)《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8)《长江流域防洪规划》(2008);(9)《荆州市⼟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10)国家及湖北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1)荆州市政府关于《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进⾏修编的请⽰(荆政⽂[2004]95号)。
荆州市中心城区江河湖连通工程规划全解
荆州市中心城区江河湖连通工程规划全解一、项目背景荆州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是湖北省下辖的18个县级市之一。
城市规模逐年扩大,经济发展迅速,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水系和自然环境逐渐恶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荆州市政府决定实施江河湖连通工程规划。
江河湖连通工程规划是通过在城市区域内打通原有的河道、湖泊和其他水系,从而形成一张完备的城市水系网,以配合城市的发展需要,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舒适度的重要工程。
本文主要从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规划效益三个方面阐述全解江河湖连通工程规划。
二、规划原则江河湖连通工程规划的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减少淤积: 优化水系结构,适当拓宽河道和疏浚淤积。
同时可以加强沿线绿化,以美化河岸和保护岸线。
•提高利用效率: 设计城市公园、游憩区和景观点,以便更好地利用城市水系;同时,结合城市市政工程,提高城市水系统的利用效率。
•安全稳定: 根据规划设计完善防洪设施,提升城市抗灾水平,规避潜在的风险。
三、规划内容1.江河湖连通建设本工程的重点是打通荆江干流、长江支流和其他水系的内部水道,打造一条内河穿城通道,设计标准包括水位控制、泊位设计和视频检测等。
2.城市水系修复通过植物造林、淤泥清淤和岸边修缮,修复原有河道与湖泊,使其水质变得清澈,水生态得到恢复,同时为城市绿化提供基础。
3.文化景观提升规划以城市河流和湖泊景观为主要节点,以城市生态、文化、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展开,重点展示城市水系的内涵与特色。
4.城市公园建设城市公园是本工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并为市民提供生态休闲和自然教育等服务。
四、规划效益通过江河湖连通工程规划的全解,将会为城市带来以下效益:•强化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现代文明品质。
•改善城市环境,增强人类福祉。
•提高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能力。
•增强城市的抗洪防灾能力,提高城市水异况的应变能力。
•推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荆江城镇带空间发展规划出炉-拟新建一个通用机场—2014年12月30日
荆江城镇带空间发展规划出炉拟新建一个通用机场正文来源:楚天民报发布时间:2014-12-30 08:57荆江城镇带空间发展规划(2013-2030)昨公布,未来荆州城镇空间结构将是“一核四级,三区四轴”,即荆江公发展核心区、四个县市发展极,三个城镇经济区等,重点列出5个产业新城和15个重点镇,分为综合性、工贸型、旅游型。
另外,还将新建7处跨江通道,在洪湖与监利交接处新建一个通用机场。
根据荆州市城乡规划局公布的发展规划,未来的荆州城区,将联合江陵城区、公安城区以及郢城、关沮、锣场、埠河、滩桥、熊河等镇形成一体化城市区域,打造4个县市发展极,分别为松滋陈店、石首东升、监利毛市、洪湖乌林。
3个城镇经济区包括:荆州市区、江陵全域和公安部分区域;荆西城镇发展区,含松滋、石首两市全域和公安部分区域;荆东城镇发展区,含监利和洪湖。
重点打造陈店(车阳河)、新沟、白螺、曹(市)府(场)峰(口)、新滩5个产业新城,主要集中在石化、农产品加工、轻工建材、汽车零配件领域。
还将重点打造15个重点镇,包括11个工贸型城镇和4个旅游型城镇。
根据规划,荆州还将新建跨江通道7处,包括二广高速改线绕城过江通道、荆州市区城市高速外环(江北高速过江通道)等。
除现有沙市机场向外搬迁外,规划在洪湖与监利交接处还将新建一个通用机场,开展通用航空服务。
( 楚天民报记者田寒冰)正文来源:楚天民报发布时间:2014-12-30 08:57 进入论坛 -我要纠错格局新规划:涉及67个城镇在《荆江城镇带空间发展规划》方案中重点提升了荆江城镇带潜力发展区内的城镇人口规模,以达到优化城镇空间沿江带状组合发展的远期目标。
声音网友yy956261793:荆州要抓住机会,加速发展。
网友荆南三雄:这是好事,加速开放开发黄金水道。
网友叶青:监利白螺镇空间巨大。
网友石首之声:石首城区、调关、新厂可能性较大,当然,东升也有希望入围。
希望石首有2到3个城镇在《荆江城镇带规划方案》之列。
荆州城市水系建设情况汇报
荆州城市水系建设情况汇报
荆州市位于长江中游,是湖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水系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下面就荆州城市水系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荆州市在城市水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年来,荆州市政府加大
了对城市水系的投入,对城市内的河流、湖泊进行了整治和修复,改善了水质,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质。
同时,城市水系的景观化改造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许多水系周边的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其次,荆州市在水系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系建设过程中,荆州市政
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了对水系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植被的恢复、湿地的保护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水系周边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再次,荆州市在水系建设中推动了城市功能提升。
城市水系不仅是城市的血脉,也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州市在水系建设中,将水系与城市规划、交通、旅游等功能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标意义的水系景观,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最后,荆州市在水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城市水系建设仍然面临着
水质改善、生态保护、景观提升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推动城市水系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
总的来说,荆州市在城市水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荆州市将继续加大对城市水系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水系建设规划,推动城市水系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荆州市四湖流域“一河(湖)一策”治理成效分析和下一轮治理建议
荆州市四湖流域“一河(湖)一策”治理成效分析和下一轮治理建议摘要:四湖流域通过2018-2020轮“一河一策”治理,从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水安全六方面对治理成效进行调查分析,指出问题,并给出进一步治理建议。
关键词:四湖流域,一河一策,治理成效,存在问题,进一步治理建议根据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18年初,荆州市河长办正式实施“一河(湖)一策”方案,对市级河流实行整治,其中四湖流域市级河湖18条。
2022年底,荆州市第二轮“一河(湖)一策”开始实施,对上一轮“一河一策”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考核总结,并进一步提出治理建议。
四湖流域作为湖北省最大的内河流域,处长江、汉水之间,跨荆州、荆门、潜江三市。
流域以四湖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田关河、排涝河、螺山渠六大干渠为主干和大批配套的排水河渠。
四湖总干渠从长湖习家口起,从西向东穿越整个四湖流域,于新滩口注入长江。
荆州市市级18条河流纵横分布于四湖流域。
本文主要从市级河流以线代面开展调查,分析河流流域现状,并对下一步治理提出建议。
一、上一轮(2018-2020)执行情况2018年,四湖流域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行河湖长制提档升级、碧水保卫战等一系列决策、推进长江大保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部署,落实省河湖长1~5号令,聚焦聚力改善河湖面貌,强化责任落实,统筹水域和岸线,督促各级河湖长严格履职,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持续推进河湖长制走深做实见效,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一定成效,河渠面貌不断改善。
1、水资源保护实施期内,流域各级政府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按照省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要求,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提高用水效率。
荆州规划方案-更新版
荆州规划方案简介荆州市是湖北省一个重要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商业、文化、旅游、交通枢纽中心。
荆州市经济发展快速,城市规模呈现扩张趋势,对城市管理和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荆州市对城市规划方案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规划方案,以满足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
发展目标荆州市计划在未来10年内实现城市规模的整体提升,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并形成包括商业、文化、旅游、交通的多元化繁荣产业。
荆州市将致力于在城市化发展中将生态环保和质量提升作为发展的核心目标,并注重推动城市发展在可持续性上的平衡和协调。
基础设施建设荆州市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以下方案: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荆州市计划建设环城快速通道、城市轨道交通和公路高速公路等项目,以优化城市交通状况。
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荆州市计划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改造,加强对江河水域及河岸防护工程,以提高城市抗御水灾的能力。
3.环保设施建设:荆州市将建立垃圾处理中心和污水处理厂,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城市空间规划荆州市将逐步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平衡发展,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
具体规划如下:1.城市中心建设:荆州市计划建设大型商业广场和文化艺术中心,提高城市的文化气息和商业活力。
2.合理规划城区:荆州市将对城区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对建筑物的高度、外观,建筑设计,大小等进行规范,使城区更加整洁美观。
3.拓展城市面积:荆州市计划将城市面积逐步扩大,在城市边缘开辟新的住宅区,以缓解城市住房压力。
城市产业发展荆州市将切实把握新机遇,积极主动地扶持壮大特色产业、鼓励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全方位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
特色产业方面,荆州市将积极推进旅游、农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新兴产业方面,荆州市将着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前沿产业。
结论荆州市的城市规划方案旨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局面。
湖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实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细则》的通知
湖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实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2.12.28•【字号】鄂水利规科函[2012]1231号•【施行日期】2012.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湖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实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细则》的通知(鄂水利规科函〔2012〕1231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水利(水电、水务)局,厅直各单位:为强化水利规划管理,规范水工程建设行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按照水利部《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水利部第31号令),结合我省目前河流、湖泊及工程管理实际情况,省水利厅制定了《湖北省实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湖北省水利厅2012年12月28日湖北省实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细则第一条为加强本省水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保障水工程建设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的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利部《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的相应实施细则,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上新建、扩建以及改建并调整原有功能的水工程,适用本细则。
本细则所称水工程,是指水库、拦河闸坝、引(调、提)水工程、堤防、水电站(含航运水电枢纽工程)以及河流改道(归并)、河湖连通等在江河、湖泊上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各类工程。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权限,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是水工程项目立项审批的基本依据和必要条件。
水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无可研阶段时为初步设计)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在报请审批(核准、备案)时,应当附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州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州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机构与人员【发文字号】荆政办发[2018]31号【发布部门】荆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8.07.23【实施日期】2018.07.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州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荆政办发〔2018〕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市政府有关部门:《荆州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8年7月23日荆州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根据湖北省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行动要求,为推进我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围绕实施“构筑大交通”战略,按照扩容、提速、增效的要求,补齐交通发展短板,开展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和油气管道建设七大攻坚行动。
通过三年攻坚,力争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628亿元,着力将荆州打造成长江中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航运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二、重点任务(一)构建快捷畅通的高速公路网。
以着力建设过江通道、打通区域路网联接为重点,加快构建快捷畅通的高速公路网。
“十三五”后三年,高速公路在建项目投资649亿元、完成投资228亿元,在建总里程461公里、完成285公里。
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00公里(含在建),基本形成“六纵三横两环两联”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县(市)主城区15分钟、乡镇30分钟之内上高速公路目标。
1.畅通高速公路网络。
着力解决高速公路延伸成网不足,与国高网、湖南联接不畅问题。
2018年建成洪监高速、沙公高速观音垱至杨厂段,2020年建成沙公高速杨厂至孟溪段、洪江高速洪湖至监利段。
2019年开工建设二广高速荆州城区段改线和洪江高速西延接松滋、北延接武汉项目,将岳宜、潜石、沙公等地方高速与二广、沪渝等国高网进行有效连接,新增一条鄂西南至赣西的东西向便捷通道,形成汉宜高速复线。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1.13•【字号】荆政函〔2022〕123号•【施行日期】2022.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荆政发〔2022〕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经开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市政府各部门:现将《荆州市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11月13日荆州市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绿色、人文的城乡人居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实施长江大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对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建设荆楚美丽宜居乡村,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打造中国特色城镇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荆州样本,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荆州对接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实现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
本规划以《湖北省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十四五”规划》为引领,以《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遵循,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与生态修复、自然资源、住房保障、交通市政、安全防灾、城市更新、村镇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荆州市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城乡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引。
第一章发展基础一、规划背景(一)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居环境建设工作。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的通知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08•【字号】荆政发〔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的通知荆政发〔202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市政府各部门:现将《荆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4月8日荆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前言“十三五”时期,荆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市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灾后薄弱环节建设成效显著,蓄滞洪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饮水安全供水格局进一步优化,供水能力稳步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趋势向好,退垸还湖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河湖长制成效明显,依法治水管水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篇期,是水利行业全面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关键期。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后重振之大战局,荆州市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补齐发展短板等方面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在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中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为纲领,响应新的治水需求,迫切需要转变治水思路,适应治水主要矛盾变化,牢牢把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现代水治理能力,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理念和人民群众期待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智慧荆州建设行动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智慧荆州建设行动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1.12•【字号】荆政办发〔2015〕37号•【施行日期】2015.1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智慧荆州建设行动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荆政办发〔2015〕3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智慧荆州建设行动方案(2015-201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5年11月12日加快推进智慧荆州建设行动方案(2015-2017年)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湖北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15〕52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智慧湖北建设行动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鄂政办发〔2015〕55号)精神,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智慧荆州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行动方案:一、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一)行动目标。
2017年,固定宽带用户达到163万户,农村自然村实现光缆通达100%。
宽带市际出口达到2000G,城市和农村家庭分别具备100M、20M接入能力。
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新建铁塔基站1631座,3G、4G用户总数达到548万户。
市城区实现全光网覆盖,县城以上城区主要公共区域实现WiFi全覆盖,市城区重点公共区域实现免费WiFi覆盖,信息基础设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二)行动计划。
1.构建宽带荆州。
全面保障宽带网络建设,在城乡统一规划和土地利用等综合性和专项规划中,同步规划铁塔、基站、光缆、管道等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内容。
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积极发挥荆州市国家级互联网省内第二直联点的优势,力争到2016年底,完成省级骨干网扩容。
荆州四维片区解决方案
1. 背景介绍荆州市位于中国湖北省的中部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且经济发达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荆州市面临着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新挑战。
荆州四维片区是荆州市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其中包含了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四个方面,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来推动片区的发展。
2. 目标与意义荆州四维片区解决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现片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提升产业链水平,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实力;•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丰富文化内涵: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片区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吸引力;•完善社会服务:提供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居住等社会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解决方案3.1 经济发展为推动荆州四维片区的经济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措施:•制定产业支持政策:针对片区的产业特点,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优质企业的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与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交通网络:完善片区的交通设施,提高对外交通的通达性,促进物流配送的便捷性。
3.2 生态保护为保护荆州四维片区的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以下措施:•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实施全面的环境监测方案,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广和应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建设生态公园:打造生态公园和生态景观,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强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认同感。
3.3 文化丰富为丰富荆州四维片区的文化内涵,我们提出以下措施:•保护历史遗产: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展示荆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举办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戏剧演出等,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选择;•建设文化交流中心:打造文化交流的平台,引进国内外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doc
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发布时间:2010-07-06 09:51:30第一章规划背景与重要意义一、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的提出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沿干线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新一轮开放开发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09年9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京九“两横两纵”四条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被纳入国家规划。
2008年12月,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两圈一带”战略,即在继续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同时,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形成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主轴、“两圈”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标志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正式全面启动。
荆州是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点发展区域。
《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决定》明确提出优先开发宜昌——荆州段,大力建设宜昌荆州城市群。
荆州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推进开放开发,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二、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基础条件(一)区位优势明显荆州地处鄂中南,位于长江中游,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北毗荆门,南邻湖北常德、岳阳。
长江横贯全境,径流总里程483公里,占全省长江干线的45.6%,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下游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
荆州全境属湖北长江经济带范围,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城市圈的辐射层。
(二)资源优势显著岸线资源丰富。
荆州拥有岸线650.8公里,长度居全省市州之首,占全省的35%,同时也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境内有完善的内河航道网,与长江相连、相互贯通的内荆河、松西河、虎渡河、藕池河等通航河流达75条,内河航道里程1780公里,即将开工建设的引江济汉工程与长江干流相接,初步形成辐射江汉平原和湘鄂地区腹地的大水运网。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路、铁路、航运等重点项目任务分解的通知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路、铁路、航运等重点项目任务分解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02•【字号】荆政发[2010]21号•【施行日期】2010.07.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路、铁路、航运等重点项目任务分解的通知(荆政发〔2010〕2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加快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抢抓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新机遇,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现就2010年我市交通重点项目任务分解通知如下:一、荆岳铁路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铁路办、市国资委、市地铁局。
主要责任人:肖夕映、曹建华、刘贤平、邹国斌。
工作任务:(一)7月,配合武汉铁路局组建荆沙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二)8月,完成荆沙既有铁路改造方案;(三)9月,初步设计、施工设计方案取得铁道部批复,可行性报告取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四)10月,改建与新建同时开工。
二、荆岳铁路公铁两用桥及连接线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城投公司、市铁路办、公安县政府、江陵县政府。
主要责任人:姚荆汉、施金方、曹建华、周昌俊、丁辉。
工作任务:(一)7月,确定资本金筹措方案,制定相关政策,组建项目公司;(二)8月,完成连接线工可批复、项目立项工作;(三)9月,完成初步设计、用地审批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征地拆迁工作;(四)按荆岳铁路建设的统一要求,按期支付建桥经费,连接线开工建设。
三、洪监高速公路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洪湖市政府、监利县政府。
主要责任人:肖和平、刘良才、蒋鸿、董新发。
工作任务:(一)8月,完成初步设计审核、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监理招标工作;(二)9月,完成主要开工路段的征地拆迁工作;(三)10月,全面开工建设。
四、江南高速公路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石首市政府、公安县政府、松滋市政府。
主要责任人:姚荆汉、张善彩、周昌俊、洪文革。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案例——荆州给水专项规划分解
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0.55万吨/万人·日 规划最高日用水量:
Qmax=0.55×85=46.75万吨/日。
远期用水规模:
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0.7万吨/万人·日 规划最高日用水量: Qmax=0.7×100=70.0万吨/日。
第七页,共三十页。
城市给水系统用水规模的确定: 根据上述两种方法预测远期(yuǎn qī),2020年中心城区用水规模分别为71.18万吨/日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四、给水场布局(bùjú)与规划
四座水厂较均匀的分布于城区(chéngqū)沿江岸线北岸。现状三座水厂供水能力
维持现状。根据供水规模及城市发展远期扩建郢都水厂。郢都水厂现状10万吨
/日,远期扩建至20万吨/日。规划新建城东水厂,规模为15万吨/日。
水厂供水规模(guīmó)规划表(单位:万吨/日)
江作为荆州市中心城区给水水源地,长湖和地下水作为荆州市中心城区备用水源 地。由于荆州东城区无法开辟新的水源地,则城东水厂和柳林(liǔ lín)水厂共用水 源地。
第十二页,共三十页。
规划(guīhuà)水源地
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水厂位置(wèi zhi)
现状(xiànzhuàng)给水管
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远期 2648 1248 2067 359 298 1423 252 1920 1245
35
用水指标
用水量
(万m³/km2.d) (万吨/日)
(2020年)远期
(2020年) 远期
1.15
30.45
0.70
8.74
1.20
24.80
0.40
0.72
0.50
0.89
荆州市“十三五”规划10个过江通道已建成2个
荆州市“十三五”规划10个过江通道已建成2个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卷),期】2017(0)10
【摘要】“十三五”期间,荆州规划布局10个过江通道。
目前,已建成荆州长江大桥、荆岳长江大桥;在建或即将实施5个,分别是荆州公铁两用桥、石首长江大桥、洪湖嘉鱼长江大桥、洪湖赤壁长江大桥、二广高速荆州城区改线段李埠长江大桥;开展前期3个,分别是枝石高速公路松滋长江大桥、观音寺长江大桥、监利至华容高速公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总页数】1页(P104-104)
【关键词】过江通道;规划布局;荆州市;荆州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桥;高速公路;洪湖【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15
【相关文献】
1.武汉市过江交通需求分析与过江通道规划 [J], 陈光华;陆炜
2.浅谈武汉市过江通道规划建设对南京市过江通道的借鉴意义 [J], 韦晨;祝欢
3.浅谈过江通道桥隧方案的比选研究——以和燕路过江通道南段工程为例 [J], 韦晨; 祝欢
4.低冲击过江通道规划设计——以广州珠—金—琶地区为例 [J], 黄宏敏;邹峻
5.南京规划21个过江通道过江方式或将首选隧道长江隧道北京捧得鲁班奖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1.1规划目的荆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水资源丰富,中心城区沿长江呈带状分布,地面水系由长江、长湖、内河渠和众多小型湖渊组成。
荆州市丰富的水系自古以来对城市形态的演变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城市景观与水环境相辅相成,城市文化更是与水文化密不可分。
近年来,荆州市委、市政府围绕人水和谐主题,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荆州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组织编制了相关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安排建设计划并分期实施,为改善荆州市的水环境,提升城市水文化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按照《荆州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荆州市水环境整治主要从加强截污、保护水域、疏浚河道、生态补水、河岸景观建设等几方面进行。
目前荆州市共建有三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8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分年实施了护城河、荆沙河、荆襄河、西干渠等疏浚工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是实现城市江、河、湖水系联通,包括内河水系与长江、长湖的联通以及内河水系之间的联通,对城市内河实施生态补水。
受荆州市城乡规划局委托,我院承担了编制荆州市中心城区江河湖水系联通工程规划的任务,在荆州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城区内河水系之间的相互贯通以及与长江、长湖等外河水系的沟通。
通过恢复历史水系,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引入水质良好的长江、长湖水进行生态补水,恢复水体的环境容量。
规划实施后,城区主要河湖渊将形成有机整体,水系环通,一方活水穿城而过,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和城市景观。
1.2规划目标1、确保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城市行洪河道安全,排水河道畅通。
2、城市生活污水、农村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保护水平显著提高。
3、实现城市江河湖水系连通,达到城区水系生态功能良好的目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4、展示水乡园林城市特色,弘扬荆州水文化,通过水系建设促进旅游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联动增长。
1.3规划原则1、安全性原则。
充分发挥水系在城市给水、排水和防洪排涝中的作用,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和防洪排涝安全。
2、生态性原则。
维护水系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公共性原则。
水系是城市公共资源,确保水系空间的公共属性,提高水系空间的可达性和共享性。
4、系统性原则。
将水体、岸线和滨水区作为整体进行空间、功能的协调,合理布局各类工程设施,与城市园林系统、开放空间系统、旅游景观系统等有机融合,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5、特色化原则。
体现地方特色,强化水系在塑造城市景观和传承历史文化方面的作用,展示独特的城市魅力。
1.4规划依据1.4.1 相关法律法规[0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0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0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0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0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0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4.2 相关国家技术规范、行业规范[01]《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02]《防洪标准》(GB50201-94)[0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0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0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0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4.3 相关规划和地方行政管理办法[01]《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02]《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年)[0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04]《湖北省环境保护条例》[05]《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06]《荆州市防洪规划》[07]《荆州市中心城区排水规划》[08]《荆州市城市蓝线规划》[09]《荆州市城市绿线规划》[10]《四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11]《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12]《荆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13]《荆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划》1.5规划年限规划期限:2012~2020年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1.6规划范围本规划研究范围为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北至海子湖,南至长江,东至南北渠,西至引江济汉渠,面积为480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102.5平方公里。
第二章荆州市中心城区主要水系荆州市城区水系主要由长江、长湖和城区内河水系构成。
城区内河水系主要有太湖港渠、港南渠、护城河、荆沙河、荆襄河、西干渠、豉湖渠、江津湖、张李渊、范家渊、北湖(三国公园)、西湖、文湖、太师渊等。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引江济汉渠从城区西北穿越,荆北新区、沙北新区、荆州开发区等新区规划中均对现有水系进行了改造利用。
2.1长江荆州城区段长江荆州城区段最高水位43.43米(黄海高程,下同),常水位35.25米,最低水位28.96米,历年平均流量4021米3/秒,最小流量2900米3/秒,最低水位高于部分城区地面,最高水位高于城区地面13~14米。
长江水体综合功能为水源、行洪、航运、生态、旅游。
2.2长湖荆州区域长湖是一座位于四湖水系上、中区交汇处的主要调蓄湖泊,位于荆州城区北。
长湖主要接纳四湖流域上区2265.5平方公里的来水,当水位在30.57米(黄海高程)时,水面面积达到150 平方公里,具有调蓄、灌溉、养殖、水运等综合功能。
2.3内河主要水系护城河护城河是环绕古城的无源头河流,全长11.07公里,河底宽12-170米,常水位28.71米,洪水位30.21米,水域面积0.6平方公里,接纳排水面积约34平方公里。
荆沙河荆沙河是护城河和荆襄河的连通渠,也是城区中部的雨水汇集通道,全长约2900米,水面宽度25~100米。
常水位28.20~28.50米,洪水位29.20~29.50米。
荆襄内河荆襄内河南接荆沙河,向北穿越江津路在雷家垱排入西干渠,全长2100米,是城区中部的雨水汇集和转输渠道。
西干渠城区段西干渠是四湖水系的重要渠道,兼有防洪、排涝、灌溉、调蓄等多重功能。
起点为荆州城区雷家垱,东至监利泥井口入四湖总干渠,总长90.5公里,其中城区内河段11.8公里,因城市污水排入污染下游,现在江陵县岑河镇筑坝隔断,西干渠失去了原有的排水作用,城区排水流向改入豉湖渠。
目前,西干渠是城区雨水排放的重要通道和调蓄水体,常水位26.87~27.23米,洪水位28.44~28.51米,调蓄容量30.2万米3,过流量40 米3/秒。
豉湖渠城区段豉湖渠是四湖总干渠的排水支渠,起于城区中部,连通西干渠和总干渠,总长23.5公里,是目前沙市城区以及荆州开发区排水的唯一通道。
豉湖渠(南港桥处)现状渠底宽约28.50米,渠顶宽61.85米,现状渠底高程24.05米,现状堤顶高程30.50米,常水位26.60~27.05米,洪水位27.10~28.18米,设计过流量80米3/秒,设计最大洪峰流量128米3/秒。
太湖港渠城区段太湖港排渠属长湖水系的一级支流,太湖港排渠由港北渠、港中渠、港南渠及汇合后的港总渠组成,是太湖港水库的下泄渠道,在沙桥门与长湖湖堤相接,流经荆州市城区于沙市区凤凰山注入长湖。
流域面积396.66平方公里,全长64.8公里。
常水位28.70~29.20米,洪水位32.50~33.33米。
荆襄外河荆襄外河北接太湖港渠,南至雷家垱,连接太湖港渠与西干渠。
现在三岔河口处与太湖港相交处建有节制闸,雷家垱与西干渠相接处建有翻板闸,过流量40米3/秒,设计洪水位29.12~29.60米,常水位28.65米。
第三章生态补水规划历史上荆州中心城区曾经河湖密布、水网纵横、江湖连通。
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内河成了无源头的水体,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环境容量降低。
荆州市长江过境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长湖水质也优于内河水体,对城区内有条件的河湖可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水利设施,实现长江、长湖和内河水系的连通。
通过引入长江和长湖水,对内河实施生态补水,促使水体流动,增强湖网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改善水质,恢复水生生态的目的。
3.1规划原则(1)优先选择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的水源,改善内河水体质量。
(2)尽量利用现有设施,降低工程实施难度,减少工程投资。
(3)采用多种渠道补水,互相补充调剂,提高生态补水的保障性。
3.2生态补水水源荆州市城区生态补水主要从长江和长湖引入水源。
3.3长江引水规划从长江生态补水规划有三条线路,分别为西线、中线、东线。
(1)西线近期引水水源地:沮漳河引水量:3米3/秒引水线路:万城闸—→太湖港—→港南渠—→护城河—→荆沙河—→荆襄内河—→西干渠—→豉湖渠远期水源地:引江济汉渠引水量:5~10米3/秒引水线路:引江济汉渠—→港南渠—→护城河—→荆沙河—→荆襄内河—→西干渠—→豉湖渠西线是目前城区生态补水较为成熟的一条线路,近期从沮漳河引水线路已基本形成,实现了对护城河的生态补水。
但是由于沮漳河枯水季节流量不足,引水渠道线路较长,沿线容易与农田排灌发生矛盾,生态补水的水量不能得到保证。
引江济汉渠建成后,可供城区补水量10米3/秒,完全能满足城区生态补水的水量需求,并且由于荆州市城区地势为西高东低,补水点在城区水体最上游,可推动城区主要内河水体流动,这条线路将成为内河水系生态补水最主要的一条通道。
根据《荆州市利用日本协力银行贷款城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补充报告》,港南渠引江济汉渠立交处至护城河进水闸长1600米的渠道整治断面底宽10米,最大河面宽28米,渠底高程29.03~28.52,设计过流量30米3/秒。
护城河进水闸设计过流量10米3/秒,闸底板高程28.50,护城河进水闸后长3400米的渠道整治断面底宽6~8米,上开口19~21米,设计过流量20米3/秒。
按照设计断面整治后,港南渠完全可以通过10米3/秒生态补水流量。
由于护城河河道北高南低,为促使北护城河水体流动,规划在护城河西南角设置橡胶坝,对港南渠进水进行调配。
主要工程量:引江济汉渠引水闸一座;港南渠渠道整治约5000米;护城河进水闸一座;护城河橡胶坝一座。
(2)中线引水水源地:长江引水量:2万米3/日引水线路:长江—→江津湖—→张李渊—→西干渠—→豉湖渠中线补水线路主要目的是为了向江津湖引入水质优良的长江水,使湖泊水体流动,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江津湖水面面积45公顷,水深按1.5米计,水体总容积约67万立方米。
常水位29.00,洪水位29.30。
补水管道沿便河西路人行道敷设,通过现有雨水砖沟穿越北京路进入江津湖,为尽量减小对雨水砖沟过水断面的影响,管径确定为DN400,管长1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