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案例及反思(精选10篇)
《捞铁牛》教学案例及反思(精选10篇)《捞铁牛》及反思篇1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2、学习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在捞铁牛前所作的准备工作及他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3、理解“沉没”、“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在捞铁牛前所作的准备工作及他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准备:做浮力小实验用的器具,如:透明圆底玻璃杯、方形小木头、小铁块、棉线。
铁牛简笔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展示课前准备的一幅放大的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初步认识铁牛。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副简笔画里画得是什么吗?生:铁牛。
师:你们知道铁牛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吗?生:拴浮桥。
〔充分发挥课文有插图的特点,提供学生说的机会〕师: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吧?生:想。
师:那么现在,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有关铁牛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离现在约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时期,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河两岸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后,要重修浮桥,可是一只铁牛有一万多公斤重,两辆大卡车拉也拉不动,何况当里又没有吊车。
这样笨重的大铁牛怎么捞起来呀!人们议论纷纷,献计献策,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好办法。
后来来了个和尚,他说:“我有办法,铁牛是被大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
”水怎能帮和尚送回铁牛呢?这不是说大话骗人吗?其实,和尚真的有办法,那么他是用什么办法捞起铁牛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捞铁牛》〔让学生看图,点出课题,导入新课,很有新意。
把观察、思维、说话训练有机结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师:同学们,通过朗读你了解到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主要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及捞铁牛的过程。
师: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故事发生的原因?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捞铁牛》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谁的浮力吧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捞铁牛》教学反思1】《捞铁牛》是一篇思维性极强的文章,而理解捞铁牛的过程(包括准备工作和捞的过程)是教学的重、难点。
在备课时,我把教学目标设置为:重视听读,发展说写。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抓住关键词——动词,让学生品味,依靠多媒体的手段,播放捞铁牛准备过程的画面,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唤起学生联想:和尚准备捞铁牛时已想好了办法,而且考虑得十分周到。
教学的效果很好,学生纷纷诉说自己的想像,有的学生一边说准备过程,一边演示过程,十分生动。
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并不是各个单项能力的累加,而是综合地、整体地、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和推进,听读与说写不能分家,吸收与表达要同步进行。
《捞铁牛》这个教学片断,以说促读,读中学说,说中练写。
这里的说写决不仅仅为了读的目的,它既是促进阅读深化、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对阅读结果的有效检测,因此取得吸收与表达互动的效益。
在教学中,学生毕竟的学生,老师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同时,要先进行方法的引导,这样才会收到更显著的效果。
所以我在教授《捞铁牛》中,利用课文中经典的词句,引导学生概括段意,提示学生说话要有序,如:潜水摸牛、备船装沙、拴船搭架、潜水拴牛等。
在这个教学片断里,我总是觉得缺少了些东西,我反复思考后,觉得是缺少了思想的闪光!那是什么?那是飞翔的羽片啊!如果我在片断的尾段加上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工作?会不会激起学生思考的一个高峰?从而加强了学生对捞铁牛的每个准备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逻辑性?语文教学啊,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静静的坐下来回味、思考!【《捞铁牛》教学反思2】今天我执教了语文版小学语文《捞铁牛》一课。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捞铁牛反思
《捞铁牛》教学反思一、钻透教材,找准切入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上课前必须读懂教材,钻透教材,才能找准切入点,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对话。
这节课她就抓住了“怀丙是个出色的工程家”这个“牛鼻子”来展开教学,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后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怀丙是个出色的工程家?”接着概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都体现了怀丙的出色。
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层层展开,这个切入点找得很准。
二、有序引导,注重学生发展《捞铁牛》是一篇记叙文,层次清楚,简明有序,重点突出。
所以赵老师在设计各环节时也是有目的、有序进行训练的。
比如在学习“准备工作”这一段时,先让学生画出有关的语句,再试着概括,接着让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练习读句子,又进行说话训练等,每一步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在训练的同时强调学生说话做事要有条理性,这就是一种思维的培养,重视了学生的发展。
在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老师又引导学生自学“打捞过程”,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课上,并不是要求老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课文只是个例子,我们要借助这个例子教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目的。
课堂教学艺术与舞台表演艺术两者最大的不同是:舞台表演艺术重结果,它追求的是完整无缺,而课堂教学艺术则注重过程,它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关注的是学生的明天。
在这一点上,赵老师做得很好。
三、有效地朗读,在读中悟理要把课上出语文味儿,少不了读文本,但整堂课上的书声朗朗,并不意味着是有效的教学,读要有目的,要有效,所以要引导学生乐读,从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赵老师的课就是这样,每次读都有目的,从读中感悟到了怀丙想法的与众不同与出色,读的形式也多样,让人感觉把课文读透了,但也不厌烦,很好地把握住了语文课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拓展有新意,再次升华主题以前执教本课的老师在学完课文后往往会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把铁牛捞上来?”学生讨论后觉得其他办法都不如怀丙的办法高明,学生佩服后课就结束了。
《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培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和解读故事中的寓意。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进行创作和表演,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捞铁牛》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心。
2. 文学欣赏指导学生阅读《捞铁牛》,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3. 讨论与解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解读,探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
4. 创作与表演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如编写续篇故事、绘制插图或设计舞台剧本。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展示对故事的再创作和演绎。
5. 艺术欣赏引导学生观看与故事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或舞蹈表演,让他们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感受和理解《捞铁牛》所传递的文化内涵。
6. 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回顾自己对《捞铁牛》的理解和表达,思考自己在创作和表演中的成长和体验,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教学反思:通过对《捞铁牛》的教学,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通过阅读、讨论、创作和表演等活动,深入探索故事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展示了自己对故事的独特理解。
然而,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将《捞铁牛》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其次,我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材料,如音频、视频或图片,以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情感。
另外,在创作和表演环节,我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我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捞铁牛》的教学反思,我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更有内涵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捞铁牛》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是本册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要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以及感悟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就研究性阅读来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我有一点体会.一从课题入手抓住主要内容.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捞铁牛》是单元首篇,需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这种方法.在备课时,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和"感悟抓住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我意识到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是有一个过程的,两者之间要彼此沟通,就必须搭建起一座连通的桥梁,这座桥梁正是在教学中根据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教学策略,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实现教学目标,铺一条路让学生走过去.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上下功夫.在开课时,我注意到了让学生从课题入手,去了解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词(捞),围绕"捞"字交流,课文应当说明哪些问题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下列问题:"1,捞什么;2,谁捞;3,什么时候捞;4,什么地点捞;5,为什么捞;6,怎样捞;7,捞的怎样"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并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学生兴趣很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然后变换答案的顺序尝试其他的说法.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不仅感受了祖国的语言的伟大,而且很容易的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突破了本单元的练习重点.二提出研读专题,突破教学的难点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对水的浮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于打捞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读课文,找出到捞的步骤,并对每一步进行分析,找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从而很容易的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比教师的一味说教学生更能接受.本课的教学学生的表现都很积极踊跃,《捞铁牛》教学反思今天我执教了《捞铁牛》一课。
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教学反思
玉潭小学王勇《捞铁牛》是一篇思维性极强的文章,而理解捞铁牛的过程(包括准备工作和捞的过程)是教学的重、难点。
在备课时,我把教学目标设置为:重视听读,发展说写。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抓住关键词——动词,让学生品味,依靠多媒体的手段,播放捞铁牛准备过程的画面,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唤起学生联想:和尚准备捞铁牛时已想好了办法,而且考虑得十分周到。
教学的效果很好,学生纷纷诉说自己的想像,有的学生一边说准备过程,一边演示过程,十分生动。
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并不是各个单项能力的累加,而是综合地、整体地、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和推进,听读与说写不能分家,吸收与表达要同步进行。
《捞铁牛》这个教学片断,以说促读,读中学说,说中练写。
这里的说写决不仅仅为了读的目的,它既是促进阅读深化、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对阅读结果的有效检测,因此取得吸收与表达互动的效益。
在教学中,学生毕竟的学生,老师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同时,要先进行方法的引导,这样才会收到更显著的效果。
所以我在教授《捞铁牛》中,利用课文中经典的词句,引导学生概括段意,提示学生说话要有序,如:潜水摸牛、备船装沙、拴船搭架、潜水拴牛等。
在这个教学片断里,我总是觉得缺少了些东西,我反复思考后,觉得是缺少了思想的闪光!那是什么?那是飞翔的羽片啊!如果我在
片断的尾段加上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工作?会不会激起学生思考的一个高峰?从而加强了学生对捞铁牛的每个准备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逻辑性?语文教学啊,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静静的坐下来回味、思考!。
捞铁牛教案(通用9篇)
捞铁牛教案(通用9篇)捞铁牛篇1一、教学目标:1、默读、朗读课文,读懂并复述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办法,体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
2、认字12个,写字8个。
3、理解“笨重、议论纷纷、沉没、出”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拴、浮、绷、拔、拖”等动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弄清楚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民族,历史上像张衡、李春、李时珍等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为数不少,为世界人们所称赞,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年前的宋代和尚怀丙。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他的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捞铁牛。
(板书课题)2、看到课题,你都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要捞铁牛?结果怎么样?)3、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想知道,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到书中找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2、在朗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这篇课文又几个自然段?讲了谁的什么事?可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这样分?(可抓住中心进行分段)三、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1、学习它的第一部分。
(1)、哪位同学愿意把课文的1——2自然段给大家朗读一遍呢?(2)、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铁牛有哪些作用呢?为什么要捞铁牛呢?捞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3)、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时,谁主动请缨了?他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5)、“我来试试看,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让水把它们送回来。
”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既然对捞铁牛已经胸有成竹为什么还说我试试看?(可见他很谦虚)(6)、那这位和尚到底是怎样捞铁牛的呢?2、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听录音3——5自然段。
边听边思考: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他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2)、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他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同学们在仔细的读读第三自然段。
捞铁牛教学反思(通用3篇)
捞铁牛教学反思(通用3篇)捞铁牛教学反思1教学本课第二课时前,我先翻阅教参,然后认认真真的写了教案,制作了相应的PPT,最后还准备了上课做实验的工具。
我自认为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整堂课下来,由于前两个自然段讲解的内容过多,导致打捞的过程没有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学习,让学生们读的太少了。
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总感觉课堂上不能调动全体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我想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但是实验做完后,还是会有一少部分学生跟不上我的思路,不知道在干什么。
上课提问问题时,举手回答的人总是那么几个,我在想:是不是同学们不会啊?还是不喜欢我讲课?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其他班听课,每次举手的人都特别多,我很羡慕。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是了解打捞铁牛的方法和道理,感知人物怀丙的个性特点;其次是辅导学生做好课后练习题,积累词语知识,提高表达能力。
整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没有把打捞过程讲详细,学生们对怀丙的人物特点也不是很清楚。
这是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优点是讲的面全,把课后问题都穿插到课文中讲了。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感觉我必须要抓住最关键的部分,让学生们对这部分内容熟练掌握,在这基础上,才能谈到面面俱到。
我认为要上好一节课,真的不容易。
我以后还要多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能上升一个台阶。
捞铁牛教学反思2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把阅读定位于吸收,与写作表达泾渭分明。
于是乎,课堂教学中重视听读,而鲜见说写。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不是各个单项能力的累加,而是综合地、整体地、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和推进,听读与说写分家,吸收与表达分离,弊多利少。
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不赞成把阅读视为写作的附庸,也坚决反对在听读与说写之间,在阅读与写作之间,划一条天然的沟堑,而主张把说写请进阅读教学的课堂,使这个课堂成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育场。
当然,强调听说读写并重,并不意味着四者应平均占有课堂教学时间,或教学时应平均着力;而是主张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使吸收与表达融为一体,以期产生合力与共振效应,从而获取语文能力发展与提高的高效益。
《捞铁牛》教学反思(精选11篇)
《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教学反思(精选11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捞铁牛》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捞铁牛》教学反思篇1一、老师,我有问题。
当我出示课题后,学生的小手马上举起来,显得十分激动。
“你有什么问题?”我用期待的目光望着他们。
有的问:“是谁从哪里捞铁牛呀?”有的问:“这是件很困难的事吗?他是怎么捞的?”有的问:“为什么要捞铁牛呢?”我高兴地说:“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如果我们再开动脑筋,通过自己读书,不用老师讲,我们都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真的吗?”学生有点半信半疑。
“当然是真的!你们是天才!”我十分肯定地点点头。
课堂顿时活跃而轻松起来。
学生边读边想边画;边看课件演示边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很好地解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我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课文中怀丙明明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可后面却说‘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这不是矛盾吗?“我听了没有急于回答他,而是让学生找到怀丙说的话,理解”送“的含义再反问学生:“你们觉得矛盾吗?”有的学生似乎不知道怎样回答,有的学生很快地回答我“不矛盾!”“你是怎么理解的?”我连忙追问。
然后引导学生从第四自然段捞铁牛的过程中找答案,最后学生自己弄明白了:是因为怀丙利用了水的浮力才把铁牛拖上了岸,所以说是怀丙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
二、老师,我有办法。
学生从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上铁牛这件事中获得了启发,学生在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赞叹的同时,如何撞击自己智慧的火花呢?我这样引导学生“除了怀丙的办法之外,现在的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学生创新的思维一下被点燃了,纷纷举起手说“我用起重机。
”“我用吊车。
”“我用直升飞机拉。
”还有的学生说:“我看,根本就要改造那座桥,也用不着笨重的铁牛。
我们的桥梁建设者们有的是建造方法。
《捞铁牛》获奖教案(通用5篇
《捞铁牛》获奖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的《捞铁牛》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统计图表的认识,特别是条形图的制作和应用;通过具体情境,学习比较数据大小,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制作条形图,运用条形图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数据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条形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
难点:如何运用条形图进行数据的大小比较和关系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村庄的河流,讲述河里的铁牛数量变化,引发学生对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小组合作,让学生收集并整理捞铁牛的数据。
(2)引导学生用条形图表示数据,学习条形图的制作方法。
(3)分析条形图,比较数据大小,探讨数据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呈现例题:两个村庄捞铁牛的数据,让学生制作条形图并分析。
(2)讲解制作条形图的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引导学生通过条形图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4.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条形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条形图的制作步骤。
2.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收集家庭成员的身高数据,制作条形图,并分析数据。
2. 答案:条形图制作规范,数据分析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条形图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环境保护、社会调查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条形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3.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4. 作业设计中的数据收集与实际应用一、实践情景引入1. 情境选择: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发学生共鸣的情景,如村庄捞铁牛故事。
《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是一篇传统的课文,讲述了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卓越才能。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教学的反思:一、成功之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教学“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步骤,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直观地感受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体会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
例如,在教学“怀丙和尚为什么要先把两艘大船装满泥沙”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的做法,然后让学生思考怀丙和尚这样做的原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还提高了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的做法,然后让学生思考怀丙和尚这样做的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还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不足之处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方面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时间不够充足。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和提问法,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全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全面,没有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也没有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是一篇传统的课文,讲述了宋朝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在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总结和思考。
一、成功之处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导入环节,我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浮力的小实验,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学习时,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注重阅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理解怀丙捞铁牛的方法和原理。
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如:“怀丙为什么要捞铁牛?”“他是怎样捞铁牛的?”“捞铁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怀丙捞铁牛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思考、讨论。
例如,我让学生们分析怀丙为什么要先把两艘大船装满泥沙,然后再把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开动脑筋,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实际生活在教学中,我注重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们体会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我让学生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浮力的例子,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列举了游泳、造船、打捞沉船等例子。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二、不足之处1、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强,能够很快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知识点;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帮助。
然而,我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在讲解怀丙捞铁牛的方法和原理时,我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拓展练习和总结环节时间较为紧张。
《捞铁牛》的教学方案及教学反思优秀
《捞铁牛》的教学方案及教学反思优秀《捞铁牛》的教学方案及教学反思优秀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捞铁牛》的教学方案及教学反思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捞铁牛》的教学方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教学目标: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词。
4、朗读课文。
能简述捞铁牛的经过。
教学重点:1、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捞铁牛》,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二。
看书听朗读录音。
三。
布置自学。
(字幕出示自学要求)1.初读课文,看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学习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汇报弄懂了那些词语,重点检查以下词语:浮桥、淤泥、宋朝、熟悉、出色。
3.分段,讲段意。
(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继续的。
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接着讲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最后讲这个和尚的名字和身份。
可分四段。
)4.朗读课文(四人,每人一段)5.学生质疑。
五。
作业: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捞铁牛》,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
)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入讨论学习。
二.出示思考讨论题。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说明了什么?2.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你觉得怎样?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你觉得怎样?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导拨。
《捞铁牛》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如今,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而《捞铁牛》作为一篇经典的散文,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注重《捞铁牛》的教学,下面就是关于《捞铁牛》课文教学的反思。
在教授《捞铁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强调思想内涵和价值观的传递,而不仅仅是依据知识的范畴来完成任务。
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其中传递的思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感情体验能力。
例如,教授《捞铁牛》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铁牛的坚韧不拔和舍弃牺牲;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灿烂文明;让学生感受故土的温暖和亲切。
这都是可以通过讲解文本内容,进行图片展示和视听学习来实现的。
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的培养。
《捞铁牛》这篇文章在语言和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对文章中的知识点的讲解,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果。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逐步解析的方法,让学生先了解文本中难懂的词汇和短语,逐个解析文本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等问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寻找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并采用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手段,来满足学生的需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从中获取知识。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来确定教学的难度和深度,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避免机械的教学方式。
教授《捞铁牛》这篇文章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考虑到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
我们应该注重思想内涵和价值观的传递,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感情体验能力;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果;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飞跃,采取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新方法。
《捞铁牛》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_1
《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教学反思我对《捞铁牛》文本的解读与执教上学期我刚刚执教完北师大版三年级的《捞铁牛》一课,对于本课的解读我定位在怎样捞上,在捞的过程中渗透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即体现和尚的智慧同时又有科学知识的渗透。
对于怎样捞铁牛一部分,仅仅限于弄懂捞铁牛的过程我认为这样处理比较浅浮,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则是训练的重点,语言叙述的严密性与条理性是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运用语言的良好范文,这才应该是本课语言学习的重点。
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初步读书整体感知捞铁牛的原因等,精读细品捞牛的过程。
在捞牛的过程中采用学生熟读了解作者的叙述语言,借助图表等方式学生分步叙述内化语言,学生采用讲解员等方式向大家介绍怀丙捞牛的过程运用语言,抓住叙述条理清楚的词语进行说话训练学习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在我执教的这堂课上此环节整整用去了三十几分钟,最后我仍没有摆脱课程适度拓展的理念给学生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在当时有没有更好的捞牛的方法。
(这一环节是参考的有关资料,其实就是这一环节让我有了新的思考,这样的环节是否精彩,这样的课堂环节是否有效)。
我所听到的公开课《捞铁牛》在某一次较高层次的公开课中听到的《捞铁牛》的教学设计如下:1、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谁捞铁牛?为什么捞?怎样捞?铁牛怎样掉到河里的……(学生为了提问题而提问,看似学生真实读书的痕迹,其实是大多数是无实效问题)2、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学生再一遍读书轻松自如的按照老师板书的问题一一回答,最后老师保留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捞?3、三读课文解决怎样捞。
学生找到相关的段落读文,学生看捞铁牛的录象,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录象捞牛过程,讨论怀丙出色在何处。
4、讨论有无更好的捞牛方法。
环节如下:师: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捞铁牛?相信你们一定比怀丙更聪明,小组讨论讨论。
生:四人一组讨论,教师巡视。
……生1:用吊车….(学生汇报现代工具)师:在当时没有这样的先进工具,再想一想在当时的情况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同桌说说。
《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是一篇使用比较久的教材,以往课文没有课件,讲到怀丙所做的准备工作时,学生只能通过文字去想象,联系下文的打捞工作,学生就不太好理解为什么怀丙要做这么多的准备工作。
站在讲台上恨不得自己就是怀丙,实地做一番演示,降低理解的难度。
此次再讲《捞铁牛》,有了动画课件,讲起来得心应手。
首先我让学生先把捞铁牛的整个过程全部观看一遍,在头脑中有个大概的了解。
再一步一步放映准备工作,让学生把对课文的了解和对画面的猜测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怀丙让人们一步一步的干什么。
然后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对照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怀丙的准备工作。
最后想一想,这每一步的准备工作都有什么用处?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甚至争执起来。
此时,我再让学生听第四自然段的录音,看看打捞铁牛时,这些准备工作派上了什么用场。
再让学生谈谈怀丙的四项准备工作有什么用处,学生受到启发,思路逐渐清晰起来,相互补充,学生的理解就很到位了。
联系前文介绍怀丙是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人,学生很佩服怀丙,对遇事要认真分析,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这一课文的中心就能自己总结出来了。
《捞铁牛》是一篇使用比较久的教材,以往课文没有课件,讲到怀丙所做的准备工作时,学生只能通过文字去想象,联系下文的打捞工作,学生就不太好理解为什么怀丙要做这么多的准备工作。
站在讲台上恨不得自己就是怀丙,实地做一番演示,降低理解的难度。
此次再讲《捞铁牛》,有了动画课件,讲起来得心应手。
首先我让学生先把捞铁牛的整个过程全部观看一遍,在头脑中有个大概的了解。
再一步一步放映准备工作,让学生把对课文的了解和对画面的猜测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怀丙让人们一步一步的干什么。
然后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对照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怀丙的准备工作。
最后想一想,这每一步的准备工作都有什么用处?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甚至争执起来。
联系前文介绍怀丙是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人,学生很佩服怀丙,对遇事要认真分析,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这一课文的中心就能自己总结出来了。
《捞铁牛》课文教学反思
《捞铁牛》课文教学反思《捞铁牛》课文教学反思范文一、谈话引入新课:师:如果有一件物品掉进河里,你怎样捞上来?(生答)如果有又重又大的物品掉进河里,怎样打捞?可以联系课外知识谈。
(生谈)师:现代科技发达,技术先进,不管多大多重的物品落入河里海里,人们都能打捞上来。
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没有这么先进的设备,要想打捞一件又重又大的物体十分不容易。
可是却有人能想办法把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
他是怎样打捞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捞铁牛》(板书课题)反思;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看到的各种打捞的.方法,即激起学生已有画面的再现,又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把从不同地方获得得知识进行语言再组织,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也鼓励了他们平时要留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联系现代打捞方法引入新课,自然,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更能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生谈)生:为什么要打捞铁牛?生:是怎样打捞铁牛的?生:谁把铁牛打捞上来的?生:打捞铁牛容易吗?……老师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问题也很有意思。
这些问题一会儿再深入研究。
反思:这部分体现了“学贵在疑。
”学生在看到题目后,提出了个性化的问题,这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积极探究的兴趣。
这是语文教学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深入探究部分:师:简单的问题我们解决了,难点的问题老师写在黑板上了,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先探究哪个好呢?生:先研究怎样捞铁牛吧。
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
我认为先研究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
因为只有先准备,才能捞铁牛。
师:大家想一下,谁的建议好呢?(同学们想了想,纷纷举手。
)生:先研究准备工作好。
作好了准备,才能打捞。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众生:同意。
师:好,我们就看看和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轻声读课文,勾出和尚做了哪几步准备工作。
生读文,找答案。
反思:这一环节突出“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要求,把学习的权力交给了学生。
《捞铁牛》的教学反思
《捞铁牛》的教学反思《捞铁牛》是一部以农村改革为背景的电视剧,通过讲述一个农村老师带领学生摇红旗、捞铁牛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这部电视剧呈现了许多值得反思的教育问题,包括对于农村教育的关注、学校管理的改进、教学资源不平衡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对《捞铁牛》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农村教育的关注是《捞铁牛》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这部电视剧通过讲述农村学校改革的故事,呼吁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
在教学反思中,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关注农村教育问题。
目前,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素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其次,学校管理的改进是《捞铁牛》中另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
在剧中,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教学设施简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环境都不理想。
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一是加强学校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二是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三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关注和推进学生的发展。
最后,教学资源不平衡也是《捞铁牛》中的一个教育问题。
在剧中,农村学校缺乏教学资源,教师缺乏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机会有限。
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解决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改进:一是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二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育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间的协作和合作,分享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的机制。
总之,《捞铁牛》通过讲述一个农村教师带领学生捞铁牛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革。
在教学反思中,我们应该关注农村教育问题,改进学校管理,解决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捞铁牛》教学反思
本文是关于《捞铁牛》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是本册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要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以及感悟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就研究性阅读来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我有一点体会.
一从课题入手抓住主要内容.
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捞铁牛》是单元首篇,需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这种方法.在备课时,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和"感悟抓住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我意识到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是有一个过程的,两者之间要彼此沟通,就必须搭建起一座连通的桥梁,这座桥梁正是在教学中根据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教学策略,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实现教学目标,铺一条路让学生走过去.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上下功夫.
在开课时,我注意到了让学生从课题入手,去了解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词(捞),围绕"捞"字交流,课文应当说明哪些问题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下列问题:"1,捞什么;2,谁捞;3,什么时候捞;4,什么地点捞;5,为什么捞;6,怎样捞;7,捞的怎样"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并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学生兴趣很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然后变换答案的顺序尝试其他的说法.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不仅感受了祖国的语言的伟大,而且很容易的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突破了本单元的练习重点.
二提出研读专题,突破教学的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对水的浮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于打捞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读课文,找出到捞的步骤,并对每一步进行分析,找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从而很容易的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比教师的一味说教学生更能接受.
本课的教学学生的表现都很积极踊跃,
《捞铁牛》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捞铁牛》一课。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所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具体捞铁牛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从而懂得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为了使以后的教学能扬长避短,特对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一、取得优点
1、在突出重点部分,也就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部分,通过课件动画展演,学生理解和掌握较好,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概括小标题。
准备工作的第三步,并船搭架,学生不易理解,我有效地利用课件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并船搭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准备工作。
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2、做到对学生适时地鼓励,在课上几名基础较差的同学胆子小,不敢回答问题,在我的鼓励下,也能勇敢的回答问题,我想经过这节课的锻炼,对他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二、存在不足
1、还不能准确的把握课堂时间,在难点的突破上不够到位,没有达到水到渠成。
由于学生年龄小,不懂得浮力的知识,这段时间用的少,有些操之过急,过于牵强,因此学生感悟说得少。
尤其是运用“先-再-然后-又-”句式说话时,如果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然后教师在适时地帮学生一把,就会很好的突破难点。
2、我对教学课件虽然知道适时出现,但演示还不够熟练,还需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学会自己制作课件,才会得心应手。
3、同学们课堂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的调动,这与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课文比较抽象、枯燥,不能很好的投入到文本中分不开的。
三、改进措施
1、我需要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
2、平时抽时间学习课件制作,争取早日能自己制作课件。
3、以后多研究说理性文章的教学方法.使自己今后教学中能够正确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以上是我教学这一课的粗浅感受,还很不全面,还需各位领导、老师给予点评。
《捞铁牛》教学反思
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而不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捞铁牛》时,就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首先让学生在熟读进而记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总结出概括段意的一般方法。
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这一目标,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先……然后……再……又……)接着通过覆盖式投影片按顺序分步演示这四项准备工作,并体会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进而总结出:写文章应做到“言之有序”。
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2.落实目标过程中注重读的训练。
语文课应该以读为本,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
这节课为了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目标,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
在读的形式上,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内容时的“初读”,有理解分析时的“细读”,有体会领悟时的“品读”。
例如在教学第三段时,先通过指名读来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中三个自然段所写内容的不同。
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中语言的条理性,反复地读,反复地体会,便落实了“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这一目标。
接着再让学生通过“读”来概括这一段的段意……总之,教学中始终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来落实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
教学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们带着自
己不懂的问题去深读课文。
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立学习的机会,如在第二段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多读,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来理解内容,进而达成目标。
在教学第三段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