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蒹葭》教案苏教版解析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诗经蒹葭》诵读欣赏
《诗经》的“六义” 1、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2、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
诗经·秦风
蒹葭
泰兴市济川中学 周其红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品味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和起兴手法的运用,进而体会诗 歌朦胧凄清的意境。
3、在诵读中,感悟诗歌中蕴含的 真挚热烈、含蓄朦胧的情感,理 解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 美好愿望。
一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蒹葭 jiān jiā 溯洄 sù huí 溯游 晞 xī 湄 méi 跻 jī 坻 chí 萋萋 采采 涘 sì 沚 zhǐ
•
蒹葭
• 蒹葭 ,白露 。所谓 ,在水 。
溯洄 ,道阻 ;溯游 ,宛在
。
蒹葭 ,白露 。所谓 ,在水 。
溯洄 ,道阻 ;溯游 ,宛在
。
蒹葭 ,白露 。所谓 ,在水 。
溯洄 ,道阻 ;溯游 ,宛在
。
六读——自主学习《关雎》
1、诗歌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诗中运 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男子对淑女的追 求经历过程的?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曲水去找她, 一片芦花照眼明,
绕来绕去道儿长。 太阳不出露水新。
逆着直水去找她, 心上人儿她在哪,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 逆着曲水去找她,
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蒹葭》教案设计.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教案《蒹葭》教案设计《蒹葭》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记住《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2、理解《诗经》中“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3、品味诗歌的音韵美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学生对美的语言和美的情感的认知与感受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教学难点1、品味与鉴赏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理解诗歌主题的多义性和主要的思想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
同学们肯定听过不少古诗词改编而成的歌曲,刚才大家听的那首歌曲就是一首诗改编而成,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蒹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蒹葭》这首优美的诗歌。
《蒹葭》是选自《诗经》的一首作品,也是我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的第一首《诗经》中的作品,因此在学习《蒹葭》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关于《诗经》的概念。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二、感受《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诗,然后请同学思考: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四言,重章叠句、回环往复,复沓。
明确:四言是诗歌产生之初最主要的形式,《诗经》作为早期的诗歌,其虽杂有三、五、七、八、九句,但以四言为主。
五言诗在东汉时期才出现,而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则为曹丕所创《燕歌行》。
重章叠句是《诗经》的主要形式。
举例《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2、这首诗每一章节重章叠句的同时,个别语词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变化的部分蒹葭:苍苍——凄凄——采采。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伊人所在地:一方——中央——湄——涘——坻——沚道路:长——跻——右3、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全诗采用重章叠句,而又在每章相同位置变换语词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得诗歌具有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而且使得诗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诵读欣赏》《诗经》两首精品教案 苏教版
《诗经》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2、朗读背诵这两首诗,理解这两首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感情。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4、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
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诗经》中的两首爱情诗。
二.《诗经》: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
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⑴、“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⑵、“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⑶、“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⑴、赋者,铺也,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也。
——铺陈⑵、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⑶、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联想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
“风骚”后代指文学才华。
春秋赋诗言志,战国著述引诗。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孔子:“诗可以兴(联想政教),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怨(讽刺政治),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诗经二首教案2苏教版
《蒹葭》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备课时间第周,星期教学内容《蒹葭》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学习《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2. 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导语设计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 305 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
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
这首诗。
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
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
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
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蒹葭》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蒹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蒹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的一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和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
这首诗篇幅简短,却意味深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历来备受人们的赞赏。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就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可见《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吟诵欣赏诗歌的技巧与方法,学会节奏、押韵的确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2)理解本诗的意象特点及其作用。
(难点)(3)学习重章叠句和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
(难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美读、感悟、体验,读出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重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中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之情,从而感受先人的情感美,领略华夏民族文化。
(重点)3、突破重难点的设想通过“初读,体会诗的音乐美——研读,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品读,感受诗的情感美”层层深入,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围绕诵读、抓意象,研读赏析,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
二、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营造氛围朗读体验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1、课前播放歌曲《在水一方》。
2、导入:同学们,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这首歌曲如此优美那是因为,这首歌的歌词是根据2500年前《诗经》中的一首诗《蒹葭》改编而成的。
再用著名学者启功曾对诗歌的一段评论来解说《蒹倾听感受思考作答指名读,读准难读字的字音按要求听范读,动笔标出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诵读欣赏(《诗经》二首)
九语上教案诵读欣赏(《诗经》二首)教材简析:《关雎》《蒹葭》是《诗经》中表达古代人民追求美好爱情的经典诗作。
这两首诗句式整齐、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清新,通俗易懂,就其内容和行文章法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的。
因此教学的重心应该落在引导学生对古代人民热烈追求美好情感的体会上,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和吟咏,引导学生体会并熟读成诵。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当堂背诵。
课前准备:1、查阅《诗经》的有关资料介绍,从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初步了解相关常识;2、大声朗读诗歌,并运用工具书和页下注释疏通诗句大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乐曲《梁祝》片段,让学生说出曲名并用一两句话介绍乐曲所表现的主要内容。
教师由此引入新课:自古以来,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追求美好的爱情是永恒的话题。
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便是咏唱这一主题的经典之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了解学生预习情况:1、学生交流所查阅的资料,教师从内容和艺术风格两方面汇总《诗经》的相关常识(投影出示)。
(见教学参考书)2、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见课文提示)指导学生学习和朗读《关雎》1、第一遍:读通方式:散读或组读要求学生朗读时字音正确、节奏清楚。
教师巡视,监听学生朗读情况并随机点拨。
2、第二遍:读懂方式:散读和个读要求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A、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在预习中理解诗句大意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B、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说,尽量用充满情感的诗意化的语言,以咏叹的语气语调说出诗歌大意。
这里教师可以先以第一段为例给学生作示范:“水鸟和鸣关关唱,歌唱在那水中的陆地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正是我追求的好对象!”注:对学生所作的尝试,教师应尽量减少点拨和指正的话语,更多的是给予肯定和鼓励。
3、第三遍:美读方式:齐读要求学生尽量用抑扬顿挫甚至吟唱的语气语调朗读,读出心中对美好情感的理解和那份感觉。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蒹葭》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关雎》并巧妙导入《蒹葭》
二、初读《蒹葭》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并感受诗中传达出的感情。
(学生随便谈初读后的感受,并适时抽学生起来读,体会)
2.你发现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呢?结合学过的《关雎》谈
三、再读《蒹葭》
1、听读,想象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蒹葭、白露、霜。
是一种萧瑟、冷落、绵长、迷茫之景)
2、你能看出这是哪个季节、那个时间的景吗?读诗找出依据
3、.这些景有什么作用?(环境冷清。
白露“为霜”、“未
晞”“未已”的变换,形象勾勒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寒霜浓重的凄冷景色,烘托出人物的凄婉感伤和惆怅)
4、画中的景是如此,那景中的人又是怎样的呢?描述一下你脑海中所呈现的形象,从原文找出依据。
(伊人:朦胧,飘逸,如梦如幻。
追寻者:痴迷,执着追寻,如痴如醉。
)
四、三读《蒹葭》
1.说一说追寻着为什么从天亮到太阳东升一直没有追寻到伊人?(伊人不是真实存在的,她象征着作者心中一切美好事物和理想。
)
2.从《蒹葭》中,你还能够想到什么呢?可以是以前学过的诗,生活中的人、事。
(牛郎织女。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课堂小结:比较《关雎》、《蒹葭》写法上的不同
六、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
试着把《蒹葭》改成现代诗歌。
九年级语文上册 诗经二首教案 苏教版
《诗经》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
第二单元围绕“学会读书”来设计教学,要求通过“品味、感悟、欣赏”来完成教学目标,“诵读欣赏”选取《诗经》中两首名篇《关睢》和《蒹葭》,让学生扩展阅读面,加强古诗积累,拉近学生与古典文学的距离,让学生在朗读和感悟中获得情感体验。
学生分析初三学生通过两年的初中生活,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有自己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有朦胧的情感体验。
学生具有查找资料、运用资料、搜集信息和多角度观察生活的能力,经过平时的训练他们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对课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
设计理念坚持有“赏”有“读”,先读后赏,层层深入,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诗经》的文学知识,初步了解《诗经》的写作特色。
2、领悟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提高古诗文的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4、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勇敢追求人生目标。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按常规任务和目标任务把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对文学知识、基础字词进行归纳整理,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将其中一首古诗改编成现代散文。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改编文章,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以情导入巧突破对于这两首爱情诗,学生在上课前就窃窃私语:“看看老师会怎么上?”在教学设计时,我也考虑过,让学生对这一主题感兴趣并不是难题,关键是如何自然过渡到对诗文的诵读和欣赏,当我了解到今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篇关于子女如何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时,我决定以“真情”作为突破口,引入课文的学习。
当学生用动情的语调讲完这个故事,班上同学从内容、语言、姿态对这名同学进行了评价,在补充评价和鼓励之后,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开始导入本课内容:“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想到了我们人类最高尚的情感——爱,天地间各种各样的爱,谱写了我们人类文明的交响乐,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小桥流水到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爱的赞歌,这些爱发自内心,出于真情,这也包括我们人类重要的情感之一:爱情!(同学窃语,我稍稍停顿)这也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之一,许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写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都会引用这句诗“关关雎鸠,在河之州,(故意停顿,学生齐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九年级上册《蒹葭》学案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蒹葭》学案苏教版【知识能力】、掌握朗读古诗的技巧,熟读成诵。
2、能体会诗歌中追求者、伊人形象的含义。
3、品味赏析诗歌优美的意境。
【过程方法】、四个层次朗读法。
2、音乐感染,创设情境。
3、研讨诗中的形象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体会诗歌意境教学难点:分析伊人形象,体会其魅力所在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以启功诗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唐诗宋词,佳篇如林。
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曾这样评论中国的诗歌:唐代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代的诗歌是嚷出来的;宋代的诗歌是想出来的;宋代以后的诗歌是仿出来。
且不论其他,单看第一句,大家知道唐以前诗歌指的是什么吗?是《诗经》。
不错,《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其中的诗篇犹如一朵朵洁白的野菊花,土生土长,不事雕琢,自然清新。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板书课题)二、朗读感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先自由读,注意读出韵脚,再个别读)出示PPT1蒹葭《诗经•国风•秦风》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二读课文,读出节奏(学生先自由读,注意感受重章叠句带来的音韵美,再全班齐读)出示PPT2蒹葭《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蒹葭》导学案(新版)苏教版
《蒹葭》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反复诵读,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2、能把握主人公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3、能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激发创造美的动力。
【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主人公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学习难点】1.感受诗歌音韵美、主题美。
2.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激发创造美的动力。
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
蒹葭..()萋.()晞.()..()溯洄湄.()跻.()坻.()涘.()沚.()2、解释下列字词。
(1)苍苍:(2)溯洄:(3)从:(4)阻:(5)溯游:(6)宛:(7)右:(8)白露为霜:二.合作探究(整体感知,领悟意境美)1、这首诗歌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有什么作用?2、白露“为霜”、“未晞”“未已”从时间的变化和伊人所在地“方”、“湄”、“涘”地点的变化上说明了什么?3、概括主人公的形象。
4、本诗作者究竟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5、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三.课堂训练(1、2必做,3选作)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ù huí()wù mèi( ) yǎotiǎo( ) jiān jiā()cēn cī()宛在水中zhǐ()白露未xī()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3.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请同学们借助上述几种景物,把在你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4——5个句子描绘出来。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蒹葭教案(2)
十六《诗经》二首蒹葭1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本诗优美的意境。
3、理解诗歌。
2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导入本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诗经》。
活动2【导入】二、解读《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2、《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鲁、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3、《诗经》三种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4、《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活动3【导入】三、了解《蒹葭》《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
“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皆生于水边。
活动4【导入】四、静心聆听配乐朗读。
(配乐曲很适合本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身边同学的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投入的愿望)活动5【导入】五、解释词语及全诗1、从词语入手,到诗句苍苍:茂盛的样子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溯洄:逆流而上洄:上水,逆流从:追寻阻:艰险溯游:顺流而下宛:好像、仿佛萋萋:茂盛的样子晞:干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跻:高坻:水中高地采采:茂盛,众多未已:还没有完已:停止涘:水边右:弯曲沚:水中的小块陆地2、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你头脑中的展现的画面。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诵读欣赏蒹葭教案新版
课题蒹葭教学目标1、《蒹葭》中的人物形象;2、背诵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朦胧之美;3、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蒹葭》中的人物形象。
2、《蒹葭》中重章叠句的特点。
背诵。
难点: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朦胧之美。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
《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
《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
”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
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
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提示: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感受诗的音乐美。
三、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1、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
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
2、描绘画面,让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
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四、分析比兴手法的运用:
五、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1、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2、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_的情感。
3、《蒹葭》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明确:⑴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
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
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执著专一。
⑵注意景与情的结合。
全诗情调凄婉动人,已经朦胧深邃。
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
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
六、三读课文,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七、课堂小结: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八、作业:比较阅读:请指出《关雎》和《蒹葭》两首情歌的不同点。
教学反思
蒹葭答案
二、每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在朗读时要注意其中的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
(在朗读时,要注意到诗中“叠词”的运用)
四、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五、2、_憧憬、_焦急、失望
3、明确:⑴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
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
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执著专一。
⑵注意景与情的结合。
全诗情调凄婉动人,已经朦胧深邃。
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
六、明确:《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
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附:板书设计蒹葭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
地点变化:长—跻—右—央—坻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