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填空与练习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元朝行省制度的问世,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出现了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特征。

这说明行省的设置()A.严重制约地方自主性 B.形成地方威胁中央局面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曾对自己身后国家政治制度提前作出安排“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

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

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

……”这一安排()A. 遵从了“禅让制”的古代传统B. 奠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C. 顺应了民主取代专制的历史趋势D. 形成了君主与大臣相互制约的局面3、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为“流动的中央政府”。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最正确的是()A.行省制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独立性4、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了( ) A.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5、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

这表明()A.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B.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C.设置军机处加强了中央集权D.清朝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6、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

2016年,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编钟、琴瑟、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测试)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测试)

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测试)1.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留下上述祖训的皇帝是( )A.唐太宗B.宋太祖C.明太祖D.清世宗【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并不许子孙再立丞相。

2.某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

”这种制度是指( )A.汉代内外朝制度B.唐代三省制度C.元代行省制度D.明代的内阁制度【解析】选D。

明代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把权力独揽于自己手中,但诸多事务,仅凭皇帝一人是忙不过来的,所以逐步形成了内阁制度。

内阁中权力最大者是内阁首辅,相当于过去的丞相,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3.下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中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确定①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动作,可确定②④正确;③与本题无关,应排除。

答案:D4.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之一是内阁的设立,内阁制度是由下列哪个皇帝创立的( )A.汉武帝B.唐太宗C.明成祖D.雍正帝【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明成祖时期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5.史学家赵翼在记述专制时代晚期某中央机构的设立时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这一机构后称( )A.兵部B.枢密院C.内阁D.军机处【解析】选D。

抓住本题关键词:雍正、军需房。

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设立军机处。

6.晋朝干宝《晋武革命论》中记载:“帝王之兴,必俟天命;苟有代谢,非人事也。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B.皇权独尊C.皇权至上D.神权被皇权利用【解析】:材料把帝王的活动和天命结合起来,这体现了皇权利用神权加强统治的特点,其他三项与材料不符。

学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练习

学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练习

2019--2019学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1.朱元璋在成为吴王后,将自己的统治区设立为红巾军江南行省,自己总揽行省大权。

在称帝后,朱元璋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行政权归布政使,军权归都指挥使,监察权归按察使。

从朱元璋先后举措来看,元朝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存在的弊端是A.地方权力较弱B.皇权受到威胁C.地方权力过大D.中央集权加强2.明朝科举曾采取分卷录取制度,明仁宗规定“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占比为55%、35%、10%。

这反映出A.遴选优秀人才利国利民B.地域文化的独特性C.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D.科举选才公正公平3.有学者指出,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陚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

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4.廷寄是清代的一种官方文书。

到了雍正年间,皇帝的上谕先由军机处撰拟,再交给兵部捷报处寄往外省的总督和巡抚。

廷寄的内容大多是告诫臣工、核查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

封函的表而通常标注“某处某官开拆”的字样。

上述资料可以说明廷寄A.不易保密,且办事效率较低B.与内阁分别掌管文武决策C.是清朝政情传达的唯一方式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6.(明)景泰三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后知能检测试题(新版)岳麓版必修1一、选择题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设置刺史D.实行三省六部制【解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在一些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设立了一些王国,形成了郡国并行的地方政治制度。

【答案】 A2.(2014·湖州高一检测)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

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 )A.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B.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C.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D.土地兼并更加严重【解析】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实行“推恩令”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诸侯王势力威胁中央的问题不复存在,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选择C项。

【答案】 C3.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解析】“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可见藩臣已拥有独立的军政、财政大权,已经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

因此实质上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答案】 A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①秦始皇建立郡县制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唐玄宗设置节度使④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唐玄宗设置节度使导致地方形成割据势力,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③。

【答案】 D5.宋太祖“选儒臣(文人)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A.宦官专权 B.武臣专权C.相权过大 D.王国问题【解析】宋朝选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

201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练习含答案

201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治安策”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主要体现为( )A.采纳董仲舒建议B.实行郡国并行制C.颁行“推恩令” D.设立刺史解析: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这是对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国小……”思想的体现,使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君权对相权的制约C.专制皇权达到顶峰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君主专制加强。

宋朝以前,主民、主兵、主财等权力都是由一个宰相掌管,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将这些权力分开,使宰相掌管的权力减小了,从而加强君主对宰相的制约。

答案:B3.秦汉时丞相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加强B.专制君权不断加强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加强解析:丞相数量的增加意味着丞相权力的削弱,他们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有利于君权的加强。

答案:B4.《剑桥中国明代史》指出:胡惟庸的权力不断膨胀,这促使御史韩宜可在御前当面攻击胡惟庸及其盟友。

告发胡惟庸等人不忠于皇上,僭越皇权。

材料反映的是( ) A.相权与皇权的矛盾B.明初社会矛盾的激化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宰相废除的根本原因解析:胡惟庸是明朝宰相,御史御前攻击胡惟庸等人的借口是僭越皇权,因此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社会矛盾范围太广泛,题目中并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B、C两项错误;宰相制度废除的根本原因是宰相制度威胁君主专制,胡惟庸专权只是契机,故D项错误。

答案:A5.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带答案).doc

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带答案).doc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明太祖撤中书省、废丞相的目的是厉行思想控制B.健全地方职能C.强化君主专制D.监视官吏百姓答案C2.宋代掌握军队调动权的机构是枢密院B.侍卫马军司C.兵部D.殿前司答案:A3.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民族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战争激烈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D.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与扩大答案D4.“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王教训,封王拱卫中央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答案:B5.下列所示历史现象发生于明代的是A.“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B.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 C. “相秉社稷之重, 总百僚之任”D. “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答案:D6.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直接原因是陈桥兵变的教训B.藩镇割据的教训C.辽国的军事威胁D.统一天下的需要答案:B7.“(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的“上”指的是A.宋太祖B.汉高祖C.汉景帝D.汉武帝答案:D8.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说:“金榜题名。

”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

”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

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答案:B9.历代封建王朝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是()A.辅佐中央管制地方B.分割地方权力,使其相互制约C.加强对地方的监控D.便于中央各部对地方的管理答案:B10.史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皇帝要调动一个实力较大的地方将领,事先总是调兵遣将防备反抗,如临大敌。

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习题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习题 岳麓版必修1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

(1)原因: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①____________的同时,又分封同姓王,导致中央和封国间矛盾激化。

(2)经过: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②__________”,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最后被平定。

(3)集权措施:汉武帝时,对诸侯国实行“③__________”,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2.唐朝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藩镇割据的形成:“④________”平定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将领为节度使,他们割据自立,独霸一方。

(2)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十国。

其间政局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背景:960年,赵匡胤发动⑤________,建立宋朝。

(2)措施。

A.收精兵:改禁军统领机构为“三衙”,但发兵权归⑥________,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B.削实权: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

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⑦________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⑧________。

C.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⑨________的分裂局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财政危机。

至此,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⑩________矛盾变得突出。

答案:①郡县制②清君侧③推恩令④安史之乱⑤陈桥兵变⑥枢密院⑦文臣⑧通判⑨藩镇割据⑩皇权与相权♨温馨提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大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至北宋较成功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后,地方无力再与中央对抗,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越发凸显。

【应用提升】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对地方有效管理,汉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时期对地方的行政、经济、兵权都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A项正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廷议、廷推是明代中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

”明朝廷议、廷推的推行()A. 极大地削弱内阁大臣的权力B. 表明中国古代中枢体制的成熟C. 是废除宰相后的必然产物D. 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2.明朝皇子袭王爵多世袭罔替,至清朝明确规定皇子封王世降一等的袭爵方式,特旨加恩可例外者被称为铁帽子王。

清朝“铁帽子王”的出现表明()A. 深受西周分封制的影响B. 封建宗藩制度开始瓦解C. 坚守满族自身固有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的政府告示。

此时的“州官”()A. 只能由文官担任 B. 其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C. 只能由有军功的人担任D. 文官、武将均可担任4.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 汉武帝B. 唐太宗C. 明太祖D. 明成祖5.在军机处设立以前,皇帝挑选亲信顾问参与决策时,选人标准没有成文的标准和硬性的规定。

在军机处出现以后,入直军机,参与机要的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军机章京则只能从四品京堂以下的官员中选择。

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 推动皇权政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B. 导致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C. 利于提升机要大臣的官品和职权D. 利于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6.儒家的灾异理论认为自然界的灾异与皇帝的作为有很大的联系。

魏晋以来,皇帝通常以罪己的方式应对灾异事件;而到了清朝,皇帝则经常利用灾异督责大臣,痛斥官员的恶行。

这种变化表明清朝()A. 专制制度腐败日趋严重B. 儒家伦理对君主的约束力弱化C.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D. 皇帝推卸政治管理失误的责任7.“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习题: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习题: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A.削弱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B.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C.中朝权力扩大外朝权力分散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解析:D图示内容反映了汉武帝为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颁布的“推恩令”,故D项正确,A、C两项错误。

B项“消除”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故错误。

2.“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封国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B.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C.节度使发展成为割据势力D.地方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解析:C由材料“方镇相望于内地”及“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可知材料所述为唐代藩镇割据,故C项正确。

A项所述现象出现于西汉,故错误;B项出现在宋代,所述与题干材料不符,故错误;行省出现于元代,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3.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

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是()A.唐朝尚书省B.元朝中书省C.明朝内阁D.清朝军机处解析:C唐朝尚书省、元朝中书省均是中央正式的行政机构,A、B两项错误;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形成时间较长,之后,内阁权力增大,但始终不能正式统率六部、行使权力时受到司礼监太监节制,C项正确;军机大臣跪奏笔录,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不符合“与皇权矛盾重重”的信息,D项错误。

4.(2018·福建泉州期末)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值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D.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解析:C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内阁的阁臣来自于翰林院,有的阁臣甚至是数朝元老;而明朝选官制度的主要来源仍是沿袭隋唐的科举制,内阁并没有开辟入仕新途径,排除A。

2021-2022高一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高一岳麓版必修1课后作业: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消灭于哪位君主在位时期()A.周武王B.秦始皇C.汉高祖D.汉武帝解析: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中既有郡县,同时还有王国,因此判定反映了汉高祖时期的郡国并行制,故选C项。

西周周武王时无郡县,排解A项;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无王国,排解B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与图示不符合,排解D项。

答案:C2.“汉初的封建,竟然就名存实亡,怕也是汉初的人所不能预料的。

”下列哪些措施的实施使汉初“封建”很快“名存实亡”()①诸侯不得自治民补吏②令诸侯各以国邑,分封子弟③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④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将诸侯王的政治、军事权力收归中心;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了中心集权。

故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A3.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

整整这个朝代,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A.西周B.秦朝C.唐朝D.北宋解析:北宋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防止军权威逼政权,实行了一系列措施,这对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的消灭起了很大作用,故选D项。

答案:D4.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

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A.弥补废除丞相消灭的权力空白B.进一步完善中心政权机构C.提高中心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解析: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丞相,与题干中时间“1377年”不符,故A项错误;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心设有中书省和左右丞相,管理全国行政事务,但是材料信息“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实际上反映出明太祖对丞相怀有戒心,力图减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强化作业 岳麓版必修1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强化作业 岳麓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4课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C.刺史制度D.郡县制【答案】 A【解析】关键在于理解“斑马式”的含义,斑马身上的条纹是并行的。

2.史载: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景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

梁孝王死后,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提升为王。

对这段故事理解正确的是( )A.兄弟情谊 B.爱屋及乌C.分割实力D.分封爵位【答案】 C【解析】汉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表面上是施恩,实际上分割了王国的实力。

3.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大事,其中包括军权的加强,史料记载“兵无常帅,帅无常兵”,你认为这种做法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朝代( )A.秦朝 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 C【解析】“兵无常帅,帅无常兵”体现了兵帅分离的措施,这出现在宋朝。

4.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 )A.中书门下 B.通判C.枢密院D.三司使【答案】 C【解析】宋代王师北定事务属于军事方面,枢密院拥有发兵之权,故选C项;中书门下、通判、三司使分管行政、地方监察、财政,排除A、B、D三项。

5.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

导致宋代“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藩镇割据出现 B.科举制完善C.分割事权D.重武轻文【答案】 C【解析】为防止权臣篡权,宋代采取了分割事权的策略,加强对官吏的监督,这在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导致了北宋行政效率的低下。

6.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2018年岳麓版高中史必修一:第4制集的不停加1.“宋元此后,因为六部决议和令的展,宰相的力开始和皇帝的力重合。

”资料象致()A.六部成中央决议机构B. 皇制被重削弱C.宰相制度被最除D. 行政决议出了杂乱2.此机构的官品不高,但都由定。

他每天接受皇帝召,跪受笔,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判决。

此机构出于()A.唐代B.宋朝C.明朝D.清朝3.嘉四年正月初八日:各部院衙文武大臣,各直省督藩臬,凡有奏事之者,及兵大臣等嗣后奏事件,俱直抵朕前,不还有副封关会机。

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先见告机大臣。

嘉布上的目的是()A.机与其余部的关系B. 限制机的力C.大机的力D. 准除机4.《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清大学士、两途⋯⋯其品列皆首文班。

任机者,自王外,其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

资料主要反应清朝()A.族官地位上涨B. 君主制不停化C.大学士政治地位尊敬D.机成力巨大5.明清期君主制不停加。

以下有关事件生的先后序是()①丞相②立内③置机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6.我国当前34个省行政区划,此中包含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市、2个特行政区。

我国“省”一称号最早源于()A.郡制B.分封制C.行省制D.宗法制1/62018年岳麓版高中史必修一:第4制集的不停加7.“行省是元朝开始的一行政区划。

它确实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要革。

⋯⋯元朝的行省上是封建中央集分寄于地方,故它的力相当大。

它理境内政治、事、等各事。

别的行省有一个重要能是齐集境内富,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的治所常常就是达成种能的‘中站’。

”段资料明行省的主要特色是()A.是元朝地方常行政机构 B. 力不受中央制C.在的“省”源于元朝行省D.上是事机构8.武帝御史曰:“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封邑)者,令各条上,朕且定其号名。

”此的主要意是()A.恢复西周旧制,完美地方管理B. 明确御史,控制官吏任免C.施恩侯子弟,化宗关系D. 削弱侯王力,加中央集9.明朝中后期,皇帝期不理朝政,内的票,不得不决于内之批,而朝廷行政批也于寺人(宦官)。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 4 课专制集权的不停增强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易中西汉与北宋期间集权举措12明清期间皇权不停增强3、64、5综合7一、选择题1.(2017 四·川宜宾期末 )如下图 ,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 ()A.削弱相权进一步增强了皇权B.除去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迫C.中朝权利扩大外朝权利分别D.有益于国家的一致和稳固分析:D 图示内容反应了汉武帝为削弱王国权利,增强中央集权公布的“推恩令” ,故 D 项正确 ,A 、C 两项错误。

B 项“除去”说法夸张了其作用 ,故 B 项错误。

2.“方镇相望于内陆 ,大者连州十余 ,小者犹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愿代;或弃取因为士卒 ,常常自择将吏 ,号为‘留后’ ,以邀命于朝。

”这一现象表示当时 ()A.封国权利对朝廷组成威迫B.由中央委派文官担当地方长官C.节度使发展成为盘据权利D.地方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分析 :C由资料“方镇相望于内陆”及“父死子握其兵而不愿代”可知资料所述为唐朝藩镇盘据 ,故 C 项正确。

A 项所述现象出现于西汉 , 故错误 ;B 项出此刻宋朝 ,所述与题干资料不符 ,故错误 ;行省出现于元朝,D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3.(2017 山·东泰安期末 )明太祖朱元璋以为 ,“君不可以躬览庶政 ,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会致使“天下动乱”。

由此可知朱元璋废丞相主假如因为()A. 宰相胡惟庸乱政B.增强君主专制的需要C.朱元璋性格多疑D.削弱诸侯权利的需要分析 :B宰相胡惟庸乱政是朱元璋废丞相的引火线,故 A 项错误 ;资料“‘君不可以躬览庶政 ,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会致使‘天下动乱’”体现了朱元璋废丞相主假如增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故 B 项正确 ;朱元璋性格多疑 ,与资料不符 ,故 C 项错误 ;地方问题在宋朝已解决 ,故 D 项错误。

4.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色。

据此推测该行政机关是()A. 唐朝尚书省B.元朝中书省C.明朝内阁D.清代军机处分析 :C 唐朝尚书省、元朝中书省均是中央正式的行政机构 ,A、B 两项错误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正式建立内阁 ,形成时间较长 ,之后,内阁权利增大 ,但一直不可以正式统率六部、履行权利时遇到司礼监太监克制 ,C 项正确 ;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使军政大权完整集中到皇帝手中,不切合“与皇权矛盾重重”的信息 ,D 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填空与练习
一、填空
1西汉初年,刘邦实行(),但中央和封国之间矛盾激化,公元前154年()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引发了吴王刘濞发动的()。

汉武帝时实行()强干弱枝()地方。

2唐朝中期发生了(),后期()局面形成。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3.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朝,实现了()
4.宋朝在加强专制集权的过程中采取了()()()等措施。

(1)收精兵:禁军划归()统领,发兵权归()实现了()和()分离。

(2)削实权:( )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

(3)制钱谷,州郡财赋大部分由()掌握,消除了( )势力的物质基础。

5.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宋代以后()在与地方分权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但又造成()()()的国家现象
6元朝实行( )制,只设()省,宰相权势过重。

7明建国初,对()和()权利严加控制。

1380年明太祖诛杀了宰相()后,下令裁撤()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直接管理国家()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8.明太祖废除()后,设立()仅备()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9.明成祖时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地位逐渐上升,阁臣有了()权,但票拟要取决于皇帝的()。

10.清初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来处理
11清雍正年间,设立(),职权由处理()扩大到处理(),提高了清王朝的(),是()高度发展的主要标志。

中国古代中央、地方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
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2.“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始皇以“凌迟”等手段残害群臣 B.唐太宗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取代丞相制
C.宋太祖意在杜绝武将做丞相的现象 D.明太祖废除丞相以确保皇权高枕无忧
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 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4.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 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内阁地位的上升 D.军机处的设立
5.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

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

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
6.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重务的皇帝谕旨称为“廷寄”。

下图是清代“廷寄”图,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A.这张廷寄出现于康熙年间
B.廷寄的内容是由军机处决策的
C.廷寄的出现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
D.为了保密廷寄只能用满文书写
7.西汉汉成帝在诏书中以“辅翼国家,典领百僚”来概括丞相的权力,丞相一方面要辅佐天子,另一方面还要统领百官。

下列朝代未曾设立过宰相(丞相)的是
①秦朝②唐朝③明朝④清朝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8.下列有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政事,以削弱相权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9.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

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

这种制度最可能出现在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10.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年民族封建国家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11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表现在
A.中央机构设置上B.地方制度上C.皇帝权力上D.根本目的上
12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王教训,封王拱卫中央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1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限制诸侯国的权力B.分割王国封地C.剥夺诸侯王的封国D.加强中央集权
14西汉初与北宋初都面临制度上问题是
A、郡县与封国并存
B、皇权与相权矛盾
C、地方与中央争权
D、内朝与外朝并存
15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积极作用有
(1)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2)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3)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4)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A、(1)(2)B 、(2)(3)C、(1)(2)(3)D、(1)(2)(3)(4)
16明代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的根本目的是
A.要清除权臣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彻底解决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中枢权力体系
17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B.内阁的设立
C.军机处的设立
D.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立18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宰相职权D.改革科举制度19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这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B传达皇帝的旨意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2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
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④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请回答: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2材料一时下,古装电视剧充斥荧屏,“正说”,“戏说”大行其道,历史在编剧笔下随意安排。

比如《康熙王朝》中康熙帝中年时期的两个重臣明珠、索额图就分别被称为“明相”“索相”。

凭借本节课的所学知识,你能发现其中的错误吗
读史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反映什么问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填空与练习参考答案:
1——5DDCDC 6——10CDDDB 11——15 BBDCC 16——20 CCBBC
21、(1)丞相位高权重。

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丞相制度已经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

(2)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高峰。

(3)同意。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

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轻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22康熙时清朝皇帝没那事没有丞相了
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横专权;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