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少年儿童美术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少年儿童美术教育

[摘要]民族的灭绝首先是她的文化灭绝。新世纪的国际竞争所以从经济上升到文化,就在于文化制胜带来民族荣耀和能够战胜一切的威力。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精神和灵魂。

[关键词]民族文化少年儿童美术教育

近年来,由于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我国媒体充分报道各地文物保护、古建筑修缮、少数民族民俗表演,制造了一种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做得很好的印象,实际上我国许多民族文化的传承处于危机之中。

一、民族文化处境堪忧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由于我们一直有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明确目标,所以无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引进,还是制度文化的引进,都体现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其主要作用是正面的、积极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引进积极东西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特别是在少年儿童中,崇拜西方文化,轻视甚至看不起本民族文化的现象,嘲弄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东西是老土,瞧不起民族文化的氛围被不断扩大,就令人忧心了。现在,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都有一种轻视民族文化的氛围。妈妈给孩子讲牛郎织女传说的越来越少,讲欧美童话的越来越多;报纸、电视更是连篇累牍地造势宣传中国人如何欢度圣诞节,其势头远远超过我国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对于西方的物质崇拜、生活方式崇拜的下一步则是精神崇拜。比如说,在一些人那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如谦逊、忠厚、尊重师长被解读为无能、软弱、保守,而为传统文化打压的傲慢、自吹自擂则被美化为自信自强。而我国的民间艺术是中国母体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原发性和广泛性,是中国文化民族性最为传统与纯粹的载体,它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成为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浓缩历史的记忆、质朴的民族信仰及情感,与中国文化的血脉同根同源,这个符号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中国大众的生活和艺术有了深度的认识。但是,中国乡村缺乏特性的城镇化发展导致民间艺术的自然生态与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破坏,众多的民间艺术图式随着老艺人生命的终结而消亡,即使其中属于美术的物质性表述还依然存在,但属于文化的那部分已缺少了原始生态的味道和神奇灵动的本性及生命力。诸如此类,都不能不令人深思。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现代化步伐,促进中国与世界密切联系、融合,外来文化可能会对中国文化的走向发生更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形式下如何看待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怎样保护民族文化,是急需研究的问题。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许多在海外侨居几十年的华人,不管他们的政治态度如何,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爱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构成了他们爱国的共同基础。民族文化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说:经济、科技落后就会亡国,没有了民族文化,就会灭种。“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我们经常说的话,应该使我们懂得,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对全世界所做的贡献。保护民族文化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也是保护全人类。

二、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民族文化保护任重而道远,本文专谈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问题。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始终对民族文化是重视和爱护的,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成了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各地扶植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也在提高。但是,尽管如此,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仍然很突出,文化土壤的变异和民族文化艺术在教育中的长期短缺,已导致中国文化的生命内涵在年青一代的认知中悄悄地蒸发与淡化,作为传承者的人在儿童时期对本土文化和民族艺术形式感到的是严重的生疏和隔膜,取而代之的则是孩子审美趣味甚至食品口味的西化。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具有种族的生理特征、习惯性情、而不具备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和文化的基因气质,加上当前成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对少儿教育的负面影响,都对传承造成了极为严峻的现实困难。

当前,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还是民间艺术抢救工程,归根到底是我们对中国文化根系的生死捍卫。然而,最为根本的拯救是文化血脉的代代相传,传承问题不该只是少数人的呼喊与大众的空洞盲然,而是中国少年儿童美术事业能否分担文化传承的忧患?儿童美术在塑造部分童年经验的同时,能否将民族文化镌刻在心灵?而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以及智慧的创造、这种融入了各种情感美元素的艺术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和身份的象征,把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无疑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之一,因为它既促进了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还将有力地增进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众所周知,儿童、少年时期喜欢接受的事物,往往一辈子都喜欢。著名版画家古元,童年时期从祠堂庙宇的壁画中受到启发爱上画画,自小学到中学,到当乡村教师,都不忘这些爱好,以至到抗日战争时期,画起宣传抗日救国的宣传画、搞起木刻。成名的艺术家往往都离不开从小在艺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普通的艺术爱好者也是如此。

从童年起,文化与人共生、根深蒂固。仿佛土壤、气候对于植物,儿童所身

处环境中的一切,如建筑、音乐、礼仪、审美取向、生活方式等等都作为文化要素在时刻地影响着他们并形成观念、态度与意识,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而成为难以忘怀的童年经验。性格与本体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将文化和基因溶于生命的过程。如果传承从童年开始,在儿童阶段就使未来的公民开始认知认同自己的母体文化,不仅顺应儿童身心的自然塑造,具有早期优势,更符合进步社会的教育观念:社会越发达,就越强调文化民族性的保持。日本西欧等国极其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本土文化教育,来培养民族情感和文化鉴别能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继承者,儿童美术是童年经验的自由表达、儿童天性与文化环境互动的必然产物,完全植根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针对儿童美术的这个重要特性,教育者有极大的可能和自由将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注入其中,如水墨画和民间美术,使儿童美术在塑造孩子心灵的同时,将文化镌刻于人格上,从事一个童年所热爱的工作,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可见,搞好民族文化传承,特别是搞好民族美术的传承,更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中小学生在学期间是一个人、一代人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接受能力极强。对于其中技艺,许多人一学即会。

或许有人会说,本民族的人喜欢本民族的文化,当今时代是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各种文化都在争夺受传者,又在争夺传播者。毋庸讳言,在不少少年儿童中物质崇拜容易转化为文化崇拜。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来自发达国家的各种文化很容易对广大少年儿童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这是自然的,也不足为惧的。问题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扩大阵地,赢得应有的市场。

由中国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湖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湖南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承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的组成部分,“儿童与民间美术”项目,是我们配合国家基础教育策划的“蒲公英行动”课题的延伸。力求能让每个儿童获得在美术教育上的公平,同时亦为能够探索一种既能促进和推动我国贫困和边远地区儿童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能使我们民族多样性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教学模式。在湖南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陕西省旬邑县逸夫小学等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谢丽芳研究员的主持下,“蒲公英行动”推进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专项课题项目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作开展得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