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良情绪,大凡不都是因为空虚,而是因浮躁心理所致。
浮躁是不踏实、急于求成的现实体现和内心焦躁不安心理体验的综合体现。
其特点一是冲动,二是情绪化,三是盲目性,四是偏执。
表现在大学生身上为急功近利、狂热浮夸,因为他们有诸多的想法和抱负,所以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焦躁不安、做事无恒。
这种浮躁心理,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就业、成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认真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才能更好保证和促进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保障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
通过多年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对多届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把它们归结起来可说是新读书无用论与独子综合症的集中反映。
1新读书无用论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首要原因
许多人都还记得,十年浩劫时期读书无用论是因为造反有理而生,那时青年人不用读书只会造反照样能混迹社会,甚至能荣登国家政治舞台;改革开放初期,读书无用论是因为短期致富的成本远远低于长期读书致富的成本所致;市场经济初期,读书无用则是因为市场选择出现了脑体倒挂,重视结果平等,而忽视了实质平等;而当今则出现了另一种比较严重的新读书无用论思潮。
年据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
为什么不读书放弃高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就业;二是成本。
在笔者分管大学生就业工作多年中,亲眼目睹了几届毕业生如何走向社会。
他们在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下,通过双向选择、专业考试、面试筛选、待遇谈判,几轮下来,所剩无几;其工作待遇一般情况是专科生每月800元-1500元,本科生每月1500元-元;但在很多情况下是工资与学历无关,大学毕业生甚至和临时工一样待遇,而且月终收益还不如他人。
这还算是已经就业了,仍有一些大学生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就连研究生、硕
士生、博士生找工作也是难上加难,甚至是海龟也变成海带待了。
其实,多数人也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然而,从就业角度看,教育的高投入与就业的低收益形成强烈对比,一些家庭因孩子上大学,债台高筑,使人们不得不望而却步。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徐安琪在《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岁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可能高达48万元。
一个家庭节衣缩食辛苦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最终还要为工作发愁。
学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来到校园,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坐在教室里,一方面是为自己前程到大学来深造;另一方面还要为今后很不确定的生活前途担忧。
他们的心情消极失落、犹豫不定、烦躁不安、彷徨失措,沉迷网络从中找回现实的缺失。
低效益就业的社会现实形成新读书无用思潮,造成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心态。
2独子综合症是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影响因素
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概念日趋强化,我国长期受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决定了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娇生惯养等不恰当的教养方式。
有关专家曾指出,父母在独子教育中容易出现的以下失误一是过分满足是形成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的根本原因。
当孩子的要求都得到满足时,他会认为生活没有约束,变得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二是过分关注是形成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来源。
当孩子受到家人过多关怀时,他以为自己永远是中心,会表现出对他人缺乏关注与爱心。
三是缺乏对子女是非辨别力的教育引导,使子女内心善恶界线不清。
由于父母教育的袒护和放松,对子女出现的不良行为过于温和,造成子女辨识力低弱,行为放纵不羁。
四是过度迁就使子女养成不受别人的监督和提醒的习惯,自我控制约束力较低,做事不靠自己毅志力的努力和组织纪律的约束。
父母教育的失误在子女身上发生以下问题子女只知道被爱,不知道给予爱;惟我独尊而任性放纵;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消费超前,勤俭滞后;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孤独感盛,人际交往差;自信心强,自制力不足等这都是独子综合症的体现。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属于80后、90后一代,从小一些人由于受家庭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影响,形成独子综合症现象,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