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氧化碳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 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性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灵活应用CO2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新课引入同学们,虽然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很小,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叔叔们就会用到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他们把灭火器倒过来轻轻磕一下,打开开关,马上会有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气罐中喷出,使火焰熄灭。
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使火焰熄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二氧化碳的世界吧!教学过程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完成P117实验6-3、实验6-4,探索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活动]的制法,完成教材P118实验6-3,制备下面(1)根据课题2 中所学的CO2实验需要的CO。
2,观察、记录现象。
(2)取一瓶CO2(3)实验探究:结合教材实验内容及插图,完成教材P117实验6-3、实验6-4,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原因。
[共同分析]不实验6-3中发现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CO2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
实验6-4中发现塑料瓶瘪了。
说明CO2[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填表:(4)[视频]干冰升华:解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讲解]如果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
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Ⅱ.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教师活动][设问] CO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2[猜想]学生猜测[提供信息]介绍紫色石蕊溶液。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19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19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1.977g L -⋅,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
(2)CO 2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 2,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3)CO 2有三种状态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CO 2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CO 2叫“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①CO 2不支持燃烧,不是绝对的。
如镁可以在CO 2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CO 22MgO+C 。
故强调“一般情况下”CO 2不支持燃烧。
②CO 2不能供给人和动物呼吸不是因为CO 2有毒,而是因为在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环境中,人和动物易缺氧而窒息。
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洞时,要进行灯火试验,防止洞内二氧化碳含量太高而使人窒息甚至死亡。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CO 2+H 2O H 2CO 3,碳酸不稳定,只能存在于常温下的稀溶液中,加热或长期放置会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 2CO 3CO 2↑+H 2O 。
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加热通入二氧化碳的红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成紫色。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如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其原因是CO 2与Ca(OH)2发生了反应:Ca(OH)2+CO 2CaCO 3↓+H 2O 。
生成物CaCO 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悬浮在水中形成了悬浊液,就出现了浑浊现象。
用这个反应可以鉴别或检验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如有反应CO 2+C 2CO 中,CO 2提供氧将碳氧化为CO ,CO 2失去氧被还原为CO ,所以CO 2是氧化剂,具有氧化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课时 二氧化碳师用导学案
第1课时二氧化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圣哲学校蔡雨欣【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的用途。
3.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相关实验。
【学习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实验探究。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CO2+H2O===H2CO3;(3)与氢氧化钙反应CO2+Ca(OH)2===CaCO3↓+H2O。
3.温室效应:(1)温室气体有CO2、O3、CH4和氟氯代烷等;(2)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等。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师生合作】1.完成教材P117的“实验6-3”和“实验6-4”,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①观察CO2的颜色、状态,闻气味集气瓶中的气体无色无味通常情况下,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在烧杯中点燃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沿烧杯壁倾倒CO2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③向一个收集满CO2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一段时间后,塑料瓶瘪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使瓶内的气体减少,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塑料瓶压“瘪”【师生合作】2.完成教材P118的“实验6-5”,探究二氧化碳是溶解于水还是与水反应。
(石蕊是一种色素,与不同性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3.CO2的用途:(1)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3)气体肥料,光合作用等.CO2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具有以下性质:
1、一氧化碳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无定形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溶解度很低,在饱和状态下能达到0.29g/l。
2、一氧化碳主要是由汽油或柴油燃烧时产生的,它也会随着大气污染物一起挥发,具有催化剂作用。
3、一氧化碳还可以用于医用液体界面反应,以生成例如H2CO3氢碳酸酯,并发挥一定的抗菌作用。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通用的自然现象,具有以下性质: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大约为38%,在饱和状态下可以达到0.98g/l。
2、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燃烧煤炭、天然气或石油而来,也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但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对气候变化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二氧化碳可用于碳酸饮料中的发泡剂,或者是广泛应用于着色剂、布料颜色
等的制作。
从化学性质上来看,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更容易溶于水,更容易挥发,但一氧化碳因其易挥发性而存在于大气中,可持续作用在环境中一段时间,而二氧化碳则很快挥发,所以一氧化碳在环境中的作用更为持久。
4[1].2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234
1、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D ) 、 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 、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 能溶于水, 、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 C、因为 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 、因为CO2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CO3),所 , 以碳酸(H 很稳定, 以碳酸 2CO3)很稳定,不易分解。 很稳定 不易分解。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 的化学性质
讨论: 讨论: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 之前, 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 碳的含量? 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 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做灯火实验 会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引起 温室效应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对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通常是无色 2.在标准状况下 密度比空气大。 在标准状况下: 2.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1 能溶于水。( 3.能溶于水。(1:1)
4.三态变化: 三态变化: 三态变化
(2)二氧化碳在特殊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在特殊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 (3)上述两反应中二氧化碳是氧化剂,镁、碳是还原剂。 上述两反应中二氧化碳是氧化剂, 碳是还原剂。 高温 点燃
(4)喷水后 ) 放入CO2中 放入
( 1)
2023年一氧化碳的教案
2023年一氧化碳的教案2023年一氧化碳的教案1一、教学理念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得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和感知化学学习的奥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四、教学策略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和了解过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因此教师在引入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以外,还可以避免重复与罗嗦。
2.教材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然后讲二氧化碳的性质,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把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在讲解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就直接告诉学生。
而在课题3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为了使这一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师配合课本120页的习题4设计了一个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
2018学年度初三化学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归纳+例题解析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
(4)固态CO2又叫干冰。
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讨论:观察课本实验6-4(如下图所示)并分析。
现象与分析: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通过分析该实验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两点性质: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讨论:观察课本实验6-6(如下图所示)并分析。
现象与分析:A纸花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C纸花不变色,说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D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
四组实验的对比说明了水和二氧化碳不使紫色石蕊变色,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 纸花变红后加热,又变成了原来的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又分解了。
(3)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常利用此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2=CaCO3↓+H2O(清变浊)3.二氧化碳的用途:(1)气体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汽水、作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2)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可用作①制冷剂,②形成人工云雾(舞台上),③人工降雨。
【要点诠释】1.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物质,有些物质如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把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课例1:二氧化碳的性质复习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复习一、复习背景分析1.复习内容及中考要求二氧化碳的性质包括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重点包括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化学性质包括不可燃、不助燃、可以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
在中考中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二氧化碳的各个性质解释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能够对各种性质进行综合应用。
2.学生分析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了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以二氧化碳为核心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仍感陌生。
特别是当将多个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同一道题目中综合出现的时候,就不能够清楚地分析出整个反应或是现象中所包含的每一点性质。
因此,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仍有待加深,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在总复习课中得以提升。
这也将是本节复习课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加深对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的认识2.能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3.能够利用化学反应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产物4.能够主动建构以二氧化碳为核心的相关物质间的相互联系5.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及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点难点及处理策略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设计相结合学会设计简单化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们对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单一题目考察还是觉得比较容易的,但几种性质的综合考察就显得能力不足了,因此,本节课重点在解决学生面对综合题目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课上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表达出来四、复习教学的基本思路及教学结构图五、复习教学过程钙都能发生反应。
⑴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B中盛放溶液。
⑵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此步实验目的课堂学案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1)实验室常用 和 制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收集装置为 。
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
化学练习及知识点讲解-(第一部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CO 2 + C 2CO(⑴可燃性: 2CO + O =====2CO第一部分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中考考点梳理]考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⒈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⑵密度比空气大;⑶能溶于水;(设计实验证明,参看课本 P 114 实验 6-5) ⑷CO 2 固体叫“干冰”。
⒉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探究:参看课本 P 113 实验 6-4)更不能供给呼吸(解释“屠狗洞”现象)(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实验探究:参看课本 P 114 实验 6-6)化学方程式:CO 2 + H 2O == H 2CO 3(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 CaCO 3 沉淀。
化学方程式:CO 2 + Ca (OH )2== CaCO 3↓+ H 2O①CO 2 气体的检验②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此反应的应用③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④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⑤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可以保鲜(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 (注: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 2 是氧化剂,C 是还原剂)考点 2一氧化碳的性质⒈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实验室制取 CO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⒉化学性质2点燃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注意:①CO 和 H 2 一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验纯(方法与 H 2 一样)②H 2 和 O 2 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 和 O 2 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 4 和 O 2 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但: 鉴别:H 2、CO 、CH 4 可燃性的气体:是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⑵还原性:CO + CuOCu + CO 2 ——冶炼金属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注意: 操作顺序实验时,先通 CO ,后加热;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 CO 直至玻璃管冷却;但需对尾气处理,方法是将 CO 点燃转变 CO 2(或收集起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1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课时精讲(含答案)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课时1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1】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的吸收B.动植物的呼吸C.植物的光合作用D.燃料的燃烧2.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碳一氧循环,因此空气的成分基本保持不变。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也有人认为二氧化碳越少越好,最好没有,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为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性质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能溶于水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4.在舞台上喷撒干冰可以产生雾气,给舞台增加气氛,它是利用了干冰在常温下( )A.迅速熔化后再蒸发而变成的白色雾气B.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雾气C.迅速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即白色雾气D.迅速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滴而形成白色雾气5.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6.“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加热,用导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B.先变红色后变紫色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D.先变蓝色后变紫色7.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的变化是 .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 8.燃着的两支短蜡烛放在两个高低阶梯上,沿着烧杯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 .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知识点3】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9.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双氧水和二氧化碳制氧气C.在氧气中燃烧木炭D.二氧化碳通入水中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蜡烛在氧飞中燃烧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干冰升华11.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 →二氧化碳+水碳酸B .−−−→加热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C. +−−−→点燃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 D. +−−−→加热铜氧气氧化铜 【知识点4】二氧化碳的用途12.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C.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二氧化碳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3.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利用温室进行植物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C.通入后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通入后可防止火灾14.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于冰用了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知识点5】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1.某同学决定到一口干涸的深井探险,为了安全,该同学进入深井前需进行实验,经过检验氧气浓度过低,进入时应携带.16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4~5 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6以上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1)正常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为;(2)二氧化碳是否有毒性? (填‘“是”或“否”);(3)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4)读了上表后,对你有什么启示?(写出一点) .【精选作业】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D.利用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制碳酸饮料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3.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下列有关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能燃烧B.是CO2呈现的一种状态C.可取代多种有毒、易燃的溶剂D.是一种与干冰化学组成不同的物质4.下面是一组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某同学经查资料了解到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实验1:取一小块经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干燥的纸(以下简称“纸”),往纸上滴几滴稀醋酸,纸变红色。
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
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是多少?我们知道,1mol的物质是指该物质中含有6.022×10^23个分子或原子。
二氧化碳(CO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所以1mol二氧化碳中含有6.022×10^23个CO2分子。
要计算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我们需要知道二氧化碳的物态以及分子的构型。
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现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的分子结构是线性的,碳原子位于分子的中心,两个氧原子分别连接在碳原子的两侧。
根据气体的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在这个方程中,我们已经知道n = 1mol,而R是一个已知的常数。
所以,我们只需要知道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就能计算出气体的体积。
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压强约为1大气压(标准大气压为101.325千帕),温度约为25摄氏度(298.15开尔文)。
将这些数值代入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
根据PV = nRT,我们可以得到 V = nRT / P。
将n = 1mol,R = 8.314 J/(mol·K),T = 298.15K,P = 101.325 kPa代入计算,得到V = (1mol)(8.314 J/(mol·K))(298.15K) / (101.325 kPa) ≈24.465 L。
所以,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约为24.465升。
这个值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不同的条件下,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也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下,二氧化碳常常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而不是以纯净的1mol形式存在。
此外,在高压下,二氧化碳也可以存在于液态或固态。
这些情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会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约为24.465升,在常温常压下。
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
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其分子量为44g/mol。
那么,如果有1mol的二氧化碳气体,它将占据多大的体积呢?我们需要知道1mol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273.15K(0℃),压力为1大气压(760mmHg或101.3kPa)的条件。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力,V为体积,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将标准状况下的数值代入方程,可以求得1mol气体的体积。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 = (1mol × 0.0821 L·atm/mol·K × 273.15K) / 1atm = 22.4L。
所以,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升。
这意味着,当我们有1mol的二氧化碳气体时,它将占据22.4升的空间。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是许多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也是燃烧和腐败过程中产生的产物。
二氧化碳还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它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上辐射的红外线,并阻止其逃逸到外层空间,从而使地球的表面温度升高。
二氧化碳也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气体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饮料工业、植物培养、火灾灭火等方面。
在饮料工业中,二氧化碳被用作饮料的起泡剂,使饮料具有气泡和口感;在植物培养中,二氧化碳被用作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促进植物生长;在火灾灭火中,二氧化碳被用作灭火剂,通过抑制火焰的氧气供应来扑灭火源。
二氧化碳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
例如,在医疗领域,二氧化碳被用作一种安全的麻醉剂,用于进行手术;在化学实验中,二氧化碳被用作溶剂和反应介质;在石油工业中,二氧化碳被用作增强石油开采的方法之一。
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升。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氧化碳分压与浓度换算
二氧化碳分压与浓度换算
二氧化碳(CO2)的分压与浓度之间的换算可以通过理想气体定
律来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在给定温度下的二氧化碳分压(以
帕斯卡为单位)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浓度(以摩尔/立方米为单位)之
间的关系。
理想气体定律可以表示为P = nRT/V,其中P是气体的
压力,n是气体的摩尔数,R是气体常数,T是温度,V是气体的体积。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理想气体定律来计算二氧化碳的分压。
假
设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摩尔浓度为C(单位为摩尔/立方米),温度
为T(单位为开尔文),则二氧化碳的分压P可以通过P = CRT来
计算,其中R是气体常数。
常用的气体常数R为8.314 J/(mol·K)。
换算二氧化碳的分压为浓度时,我们可以使用相同的理想气体
定律。
假设二氧化碳的分压为P(单位为帕斯卡),温度为T(单位
为开尔文),则二氧化碳的摩尔浓度C可以通过C = P/(RT)来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气体的非理想性,以及温度和压力对二氧化碳溶解度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实际换算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对二氧化碳溶解
度的影响,以及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影响等。
总之,二氧化碳分压与浓度之间的换算涉及到理想气体定律以及对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的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并且需要注意各种因素对换算结果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性质 (1)
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溶 (溶/不溶)与水。 结论:二氧化碳_____ 你有其它的设计方案吗?
探究之旅第一站 CO2物理性质
活动探究:选择仪器,设计实验, 证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探究之旅第一站 CO2物理性质
活动探究:选择仪器,设计实验, 证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探 究
小组实验
探究之旅第二站 CO2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稀醋酸
(3)二氧化碳 (2)水 (1) (2) (3)
(4)二氧化碳和水 (4)
现象
紫变红
不变
不变
紫色变红色
CO2与H2O反 应的生成物能 使石蕊变红色
分 醋酸能使 析 石蕊变红
水不能使 CO2不能
石蕊变色 使石蕊变 色
发现问题:直 接在雪碧中加 入石蕊,又会 怎样呢? (2)加热试管
探究之旅第二站 CO2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质 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的检验方法
CO2+Ca(OH)2=CaCO3↓+H2O
怎样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 氧化碳?
生活中的化学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中溶有大量 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 证打开汽水瓶时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 氧化碳,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之旅第二站 CO2化学性质 过程分析: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 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但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重新变回紫色。
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2
(碳酸)
H2CO3=CO2↑+H2O
二氧化碳一些基础知识1
二氧化碳一些基础知识1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发展动态CO2气体保护焊是上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焊接技术。
半个世纪来,它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熔焊方法。
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工程机械制造业,造船业,机车制造业,电梯制造业,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业,各种金属结构和金属加工机械的生产。
MIG(Ar保护气)气体保护焊焊接质量好,成本低,操作简便,取代大部分手工电弧焊和埋弧焊,已成定局。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在机器手或机器人上很容易实现数控焊接,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初的主要焊接方法。
目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使用的保护气体,分CO2和CO2+Ar 两种。
使用的焊丝主要是锰硅合金焊丝,超低碳合金焊丝及药芯焊丝。
焊丝主要规格有:0.5 0.8 0.9 1.0 1.2 1.6 2.0 2.5 3.0 4.0等。
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特点1.焊接成本低——其成本只有埋弧焊和手工电弧焊的40~50%。
2.生产效率高——其生产率是手工电弧焊的1~4倍。
3.操作简便——明弧,对工件厚度不限,可进行全位置焊接而且可以向下焊接。
4.焊缝抗裂性能高——焊缝低氢且含氮量也较少。
5.焊后变形较小——角变形为千分之五,不平度只有千分之三。
6.焊接飞溅小——当采用超低碳合金焊丝或药芯焊丝,或在CO2中加入Ar,都可以降低焊接飞溅。
三、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材料(一)CO2气体1.CO2气体的性质纯CO2气体是无色,略带有酸味的气体。
密度为本1.97kg/m3,比空气重。
在常温下把CO2气体加压至5~7Mpa时变为液体。
常温下液态CO2比较轻。
在0℃,0.1Mpa时,1kg的液态CO2可产生509L的CO2气体。
2.瓶装CO2气体采用40L标准钢瓶,可灌入25kg液态的CO2,约占钢瓶的80%,基余20%的空间充满了CO2气体。
在0℃时保饱和气压为3.63Mpa;20℃时保饱和气压为5.72Mpa;30℃时保饱和气压为7.48 Mpa,因此,CO2气瓶要防止烈日暴晒或靠近热源,以免发生爆炸。
1mol二氧化碳晶体中电子对数
1mol二氧化碳晶体中电子对数
在化学中,电子对是指原子内的电子对,也就是共享的电子的一个组合,它们共享的正电荷。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分子,它包含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而且拥有一个完全共价双键。
CO2分子中电子对数一共有24个,其中碳由4个电子对包围,而氧原子由6个电子对包围。
这样,一个CO2分子中一共有4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拥有4个电子对,和2个氧原子拥有6个电子对,总共就有4个×4+2个×6=24个电子对。
共价双键是由于强相互作用形成的,其中由一对同时共享的波段电子组成。
构成CO2的氧原子的电子对一共有6个,它们的分布如下:非等价的2对电子属性的共价双键+后备电子对。
由于其他分子对CO2的相互作用,气态的CO2分子保持了稳定的构型。
由于碳原子位于分子重心,由它支撑着双键,并且由于强大的电子集群包围,CO2分子在原子重心周围拥有带电性,这正是CO2分子能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原因。
总之,CO2分子中一共有24个电子对,其中由碳原子拥有4个电子对,氧原子拥有6个电子对,它们非对称性强,形成一个几乎不能被极化的极小的分子。
CO2的构型稳定,由此形成了一个安全的共价双键,使CO2在溶剂中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溶液。
同时,它也是完成生物体的代谢的重要物质。
co2常温下密度
co2常温下密度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常温下以气态形式存在。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通常被用作工业生产、食品加工、医疗用途以及温室气体的研究等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CO2在常温下的密度以及影响密度的因素。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二氧化碳在常温下的密度是多少。
在标准大气压(1大气压)下,CO2的密度约为1.98千克/立方米。
这意味着在常温下,每立方米的空间中大约有1.98千克的CO2气体。
CO2的密度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温度、压力和纯度。
首先是温度,当温度升高时,CO2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密度会相应减小。
相反,当温度降低时,CO2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强,密度会相应增加。
其次是压力,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作用,通常以大气压(atm)或帕斯卡(Pa)为单位。
在高压下,气体分子会更加密集,导致密度增加;而在低压下,气体分子会更加稀疏,密度减小。
因此,压力的增加会导致CO2的密度增加,压力的减小会导致密度减小。
最后是纯度,纯度是指气体中的CO2分子所占的比例。
如果气体中的其他成分(如氧气、氮气等)增加,CO2的密度会相应减小。
因此,保持CO2气体的纯度对于准确测量其密度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CO2在常温下的密度约为1.98千克/立方米,但这个数值会受到温度、压力和纯度的影响。
了解CO2的密度对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气体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对其密度的测量和影响因素有所了解。
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关CO2常温下密度的相关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明水三中于双波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学生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通过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会全面的熟悉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树立利用化学为人类进步服务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CO2、CO的化学性质
难点:CO2的溶解性和CO2与水反应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归纳法。
学习方法:
自学法,观察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具预备:酒精灯、集气瓶、小花、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水等教学过程:
提问:写出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分析推测它们化学
性质是否相同?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强调:分子结构不同使它们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讲故事“屠狗妖的传说”引入新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深山峡谷中,有一个闻名的屠狗洞,洞里有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
科学家波尔曼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
他一手牵着狗,一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是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忽不定,波尔曼抱着狗,跑出洞外,放声大笑:“这屠狗妖原来是…”大家猜想:屠狗妖是什么?引出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一、二氧化碳CO2
列举生活事实:冷饮店用雪状固体放入水中得到冰凉的汽水,雪状固体是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引入学习内容,并提问:物质的性质包括那些方面?
[演示实验1]制取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学生上讲台演示)
[演示实验2]向燃有高低不同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气体。
(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现象作好记录)
[演示实验3]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二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让学生观察现象
并讨论生活中的事实:如汽水、啤酒等中溶有二氧化碳)根据以上3个实验,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
1、物理性质:学生归纳,教师简单书写,强调干冰的用途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讲解安全知识: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深井等地方要怎么办?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最后得出结论:做灯火实验
(2)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提问:co2能溶于水吗?co2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演示实验4]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
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
第二朵小花喷上水
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在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学生观察四朵小花的变化,作好记录并对实验现象分析
再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试写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教师取出小花在酒精灯上小心加热,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写
化学方程式
H2CO3=CO2↑+H2O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学生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讲解该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说明这是检验二氧化碳的特征性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二、小结
学生交流收获,完成练习1-6(打印的反馈题)
三、布置作业
1、课后4、5题
2、网上查找出有关二氧化碳用途和对生活、环境影响的资料
四、板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干冰
2、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H2CO3
H2CO3=CO2↑+H2O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以小故事和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出要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中实验贯穿始终,学生爱好很浓,个个主动参与学习中,个个跃跃欲试,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生活中自己
知道但无法解释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现象,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率很高。
存在主要问题是:由于条件所限,学生没有进行分组探究,多媒体没有应用其中。
假如能把小故事和生活中的事例用课件展示出来,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