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效应——基于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将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被认为是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机制。
在我国,产学研合作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能来自合作主体,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实力也可能来自合作过程,如合作模式的选择、利益分配机制、信息沟通渠道等。
外部环境如政策支持、市场环境、文化差异等也会对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产生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理论,明确研究框架。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评估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创新效率。
基于实证结果,分析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优化合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对于丰富产学研合作的理论体系,指导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开展合作,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1. 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往往有限,产学研合作成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旨在探讨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目前,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模式、合作机制等方面,而对于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将从创新效率的角度出发,探讨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丰富了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理论成果。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合作伙伴、优化合作模式、提高合作效果,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耐心资本、数字经济与创新效率——基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耐心资本、数字经济与创新效率——基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姜中裕;吴福象【期刊名称】《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26)2【摘要】在创新活动与融资活动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资本的特征与属性成为构建“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重要因素。
理论层面,将具有长期导向和治理作用的股权与债权置于“耐心资本”框架下,分析其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制,提出“耐心”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与监督治理作用,而“效率”是对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两者能够兼容,即长期导向能够促进效率提升。
实证层面,基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耐心资本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其中关系型债权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并且相较于建构创新,耐心资本更能促进高价值、高风险的模块创新。
其次,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冲突,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效率。
再次,数字经济在耐心资本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其中城市数字经济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强了关系型债权的促进作用,而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升更能增强战略型股权的促进作用。
最后,耐心资本更能促进市场势力较弱、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效率。
基于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如下: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充分发挥耐心资本在降低信息摩擦、优化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全面发展数字经济,为耐心资本参与制造业企业创新治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有效的工具;引导不同类型的耐心资本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市场结构的制造业企业有效匹配。
【总页数】13页(P121-133)【作者】姜中裕;吴福象【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5【相关文献】1.独立董事背景、产权性质与企业技术资本——基于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2.技术资本非效率配置:融资约束抑或代理冲突?——来自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3.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4.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5.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基于客观数据和指标,通过数学模型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优点:客观性强,适用于大量数据的情况。缺点: 无法考虑人为因素和定性因素。
主客观结合法
综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优点,形成较为全面的评估结果。优点:兼顾主观和客观因素,结果较为全 面。缺点:实施难度较大,需要具备较好的平衡能力。
基于DEA的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研发投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研发投入的增加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优化,而积极 向上的企业文化又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进一步提高 研发投入的效果。
政策支持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政府对高技术制造业的支持政策可以缓解市场竞争带来的 压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的关系
01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种非参数效率评估方法,通过线性规划来判断决策 单元(DMU)的相对效率。
02
基于DEA的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以投入为导向,将各项创新投入 指标作为输入,将创新产出指标作为输出,计算出各DMU的相对效率值。
03
该模型能够避免主观赋权的影响,客观地反映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水平。
06
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建议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01
研发投入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高技术制造业应加 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的水平和效率。
02
建立研发机构,吸引高水平研发人才,提高企业自身的研发实
力。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提高技术
03
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特点
01
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
数据要素与企业创新:基于研发竞争的视角
数据要素与企业创新:基于研发竞争的视角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驱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特别是在企业创新领域,数据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从研发竞争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数据要素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数据在推动企业创新、提升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界定数据要素的内涵及其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分析数据要素在企业研发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将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明确数据要素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用以分析数据要素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竞争力。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将进一步验证理论框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揭示数据要素对企业创新的具体影响机制和路径。
本文还将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在利用数据要素推动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本文将对全文进行总结,提炼出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要素推动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也期望能够推动学术界对数据要素与企业创新关系的深入研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数据要素的内涵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应用潜力。
数据要素的内涵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内部运营数据、市场趋势分析、消费者行为模式、供应链动态等。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运营状况,更提供了洞察市场、预测未来的重要视角。
数据要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表现在多个层面。
数据要素通过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帮助企业识别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从而指导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
数据要素有助于企业优化内部运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再者,数据要素能够推动企业的研发创新,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潜在的技术和市场机会,引导企业进行前瞻性的研发投资。
在研发竞争的背景下,数据要素的作用尤为重要。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数字化转型是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推动绿色创新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
一、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意义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将传统业务模式和运营方式转变为数字化的过程。
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业务协同、优化用户体验等,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绿色创新的新机遇。
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
数字化转型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和分析能力,帮助企业洞察市场需求、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环保问题等,从而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创新。
2.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
数字化转型可以打破传统企业的局限,将企业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基于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1.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好的数据支持。
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收集、存储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绿色创新的战略和决策。
2.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产品绿色化。
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和定制化生产,同时也可以为产品的绿色化提供更好的支持。
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3.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的环保监管能力。
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建立起高效的环保监管和管理体系,实现对企业的全过程环境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环保问题,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4.数字化转型优化了企业运营和供应链管理。
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供应链的灵活性,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减少物流的能耗和碳排放,降低企业整体的环境影响。
营商环境、企业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十八卷收稿日期:2024-03-28基金项目: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Y20200331Q)作者简介:苏艳丽,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张佳慧,女,河北秦皇岛人,沈阳师范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运营管理研究;谢君平,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科技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经济法研究。
营商环境、企业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苏艳丽1,张佳慧1,谢君平2(1.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科技学院经济系,辽宁沈阳110167)摘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对提升各地企业创新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我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京津冀(北京、天津和河北)与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2017—2021年期间的制造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在营商环境优化水平和企业创新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政务环境、产业环境、人才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化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水平提高;营商环境优化对降低融资约束、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营商环境;企业创新;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24)03-0049-06一、引言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对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技创新与企业成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科技创新与企业成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科技创新一直被认为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灵活性,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科技创新与企业成长之间的确切关系尚未明确。
本文旨在探索科技创新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为此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科技创新和企业成长当我们谈论科技创新时,我们其实是谈论一种企业实践。
科技创新涉及到利用新技术、工具和方法来改善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开发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
科技创新在企业成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因此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润和较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还可以帮助企业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进而保持其在市场上的地位和价值。
科技创新主要影响企业成长的几个方面,包括:1.提高生产效率:科技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生产率和盈利能力。
2.创新新产品:科技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从而通过增加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来增长。
3.改进服务:科技创新可以改进企业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通过口碑传播和忠实的客户基础来促进企业成长。
4.扩大市场份额:通过改进现有产品或创新新产品,企业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和进入新市场,实现更快速和可持续的成长。
科技创新和企业成长的实证研究科技创新在企业成长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科技创新和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通过探索科技创新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见解和实施指南。
下面,我们将讨论两个最相关的实证研究。
1.马瑞尔-祖谢尔的科技创新观察法在2000年代初期,马瑞尔-祖谢尔进行了一项关于科技创新和企业成长的实证研究。
他们使用了“科技创新观察法”,并通过观察企业在一个时期内的科技创新行为,以及其在一个时期内的成长水平,来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4.06.23•【字号】浙人社发[2014]92号•【施行日期】2014.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92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现将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立项单位加强对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的督促检查,课题负责人要按时认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一般课题,请各单位务必于2015年5月30日前报送结题。
结题材料包括:申报材料的基本情况表、立项通知中的立项号和标题页复印件、课题成果(成果名称必须与立项标题一致,以发表论文结题的须提交刊物原件供验审),一式3份装订成册并同时报送电子稿,L2014开头的报送省劳科院,R2014开头的报送省人科所,逾期不予受理。
未能按时完成课题的,将取消下一年度的立项资格。
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或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通讯地址:杭州市古翠路50号省人力社保大楼(邮编:310012)。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联系人:徐红梅联系电话:85211016邮箱:*************.cn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联系人:童素娟联系电话:88399638邮箱:******************附件: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年6月23日附件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类(一)一般项目L2014A001高校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陈谷纲,浙江大学L2014A002数据标准化对医保服务提升作用研究,梁俊,浙江大学L2014A003浙江省大病保险与长寿风险相关性研究,刘晓婷,浙江大学L2014A004大学生职业未决影响因素及就业指导对策研究,陈国宏,浙大城市学院L2014A005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调研分析,胡哲,浙江财经大学L2014A006在杭高校大学生创业企业存续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叶城均,浙江财经大学L2014A007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效应研究,吴莉云,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08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探索,周炳,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09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何星舟,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10双重产业转移中长三角地区代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内在机理与对策研究,王晓萍,浙江工商大学L2014A011大学生就业创业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周翔,浙江工商大学L2014B012基于创业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吕阳,浙江工商大学L2014A01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立体模式构建,周钰,嘉兴学院L2014A014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管理现状及其治理研究,潘敏,绍兴文理学院L2014A015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研究,胡芳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6浙江省大学生小微型创业风险评价模型及管理方式研究,陈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7区域性创业文化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融入机制研究--以浙商文化为例,邱雷鸣,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8基于“两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谢云锋,丽水学院L2014A019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与就业结构优化研究,郑秀梅,丽水学院L2014A020基于法律风险视角的大学生创业保障机制研究,林朽,宁波城市职业学院L2014A021基于“虚拟学院”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实践研究,方义桂,宁波城市职业学院L2014A022文化产业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研究,吕朝亚,浙江科技学院L2014A023高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准入匹配的比较研究,王媛,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4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基于融入度测评视角,黄小灵,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5文化学视角下体育行为对职业能力发展研究,余新苗,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6浙江省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叶丽娜,杭州万向职业技术院L2014A027应用大数据进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路径研究,陈红敏,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28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差异的对策研究,徐军,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29基于校企互惠式合作提升高职生职业能力的途径研究,范黎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0高校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设计研究,陈林,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1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王一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2和谐视阈下民企新型劳动关系构建的研究,王立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3企业年金的法律支持制度研究,王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4A034“校企合作、项目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吕侃徽,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4A035电子商务环境下促进高职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的实证研究,吴红玲,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6浙江省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王益尔,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7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包卫平,杭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4A038浙江省研究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以体育硕士为例,张艳,杭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4A039浙江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培训体系研究,姚向珍,浙江万里学院L2014A040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研究,姜明伦,浙江万里学院L2014A041浙江地方政府提高劳动收入比重的职能定位研究,赵洪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2我省90后农民工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饶君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3收入来源对浙江居民收入增长贡献度研究,王生云,浙江水利水电学院L2014A044医疗保障对重大传染病诊疗补助状况及对策研究,陈松华,省疾控中心L2014A045“用工荒”背景下的柔性化管理研究,张建华,广厦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6浙江省高校微信就业平台建设研究,李佳佳,浙江传媒学院L2014A047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王凌,宁波市委党校L2014A048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影响因子分析及模型构建,于施佳,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9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路径研究,张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0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朱伯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1浙江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研究,王瑞荣,绍兴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2构建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创新研究,王海红,浙江越秀外语学院L2014A053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创业模式与平台研究,袁江军,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4“售后服务”视角下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张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5教育生态理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何雪莲,衢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6完善创业制度环境促进青年群体创业,董叶英,省就业局L2014A057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问题研究,黄佳莺,省劳科院L2014A058浙江省技工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王丽慧,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L2014A059创新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研究,曹永平,杭州市人力社保局L2014A060完善工伤保险信息化建设研究,曹挺,临安市人力社保局L2014A061初创业者创业导师选择“双向模式”的有效性研究,王海波,长兴县人力社保局(二)资助项目L2014B001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张林,杭州市就业局L2014B002浙江大学生创业激励政策研究,胡晓东,江干区人力社保局L2014B003浙江省创业促进就业政策体系评价--以绍兴市为例,邵泓,绍兴市就业局L2014B004创业生态链、创业聚集与创业发展研究:机理分析与案例比较,黄宾,浙江水利水电学院L2014B005经济增速下滑背景下浙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于海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B006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颜炼钢,宁波城市职业学院二、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类(一)一般项目1.公共行政管理与服务R2014G001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政府市场边界界定与公立医院发展,程小平,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R2014G00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适度规模探索--以杭州市12333为例,郑晓哲,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咨询服务中心R2014G003基于逻辑框架法的政府投入人才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翁曦勉,浙江工业大学R2014G004政府化解网络舆情能力研究,方海涛,嘉兴学院R2014G005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和措施研究--以宁波为例,张陶然,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G006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比较及优化研究--以浙江省地方政府购买社区服务为例,马隽,浙江工商大学R2014G00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胡榕,浙江农林大学R2014G008基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视角的基层应急能力评价研究,韦余东,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2014G009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研究,洪赞,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G010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典型案例,崔起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2014G011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失位研究,韦晓蓓,浙江财经大学R2014G012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研究,邵阳,温州科技职业学院R2014G013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可持续性研究--以宁波为例,葛红军,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G014高校科研人员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机制及协同发展研究,蔡伟,宁波工程学院R2014G015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新探讨,杨宁,浙江海洋学院R2014G016城市品牌视角下地方政府在企业人才引进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陈翔,台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G017大学生“村官”成长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严勇杰,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人才与人才队伍建设R2014R001校企联盟互动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为例,胡蝶,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R2014R002基于战略缺口理论的“职业适应性”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梁辰浩,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R2014R003企业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孙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R004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高校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李东华,浙江工业大学R2014R005基于CBE模式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吴晓涵,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6浙江省旅游企业人才安全预测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田佳,湖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7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研究--基于产学合作视角,周鸣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8温州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及其创新人才支撑体系研究,董黎晖,温州大学城市学院R2014R009高校公益创业人才培育及国际经验借鉴,王扬眉,浙江万里学院R2014R010浙江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主体的互动与协调研究,贺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R2014R011职业教育官产学研协同的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祝蕾,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2基于外贸风险防范的高层次外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邵作仁,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3基于“现代学徒制”实施环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胡俊,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4“五位一体”促进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研究,杜金玲,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4R015基于转型升级的浙江高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刘君,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4R016基于胜任力体系的浙江家族企业继承人培养研究,魏晋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7高端领军人才项目产业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以嘉兴市为例,刘莉,嘉兴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8校政企研协同参与的行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王妙娟,浙江公路技师学院R2014R019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宁波市为例,许锁迪,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R020浙江外贸型人才结构变化趋势研究,耿浩,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R021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陈秀,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2电子商务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生成路径研究,龚松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3浙江民营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协同成长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陈婧,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4杭州IT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和校企深度合作实证研究,李清平,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5高职院校工业设计类人才培养研究,钱慧娜,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6小微企业软件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对策研究,朱涛,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7浙江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傅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R028基于“产教融合、校企互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提升体系研究,温雷雷,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9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模式研究,赵晶,浙江外国语学院R2014R030区域创意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研究,朱淑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1人才集聚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研究,张鹏,浙江传媒学院R2014R032企业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措施的测量、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廖中举,浙江大学R2014R033浙江省中小企业人才开发投入激励机制研究,陈汉君,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4人才增长因素在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体系中的定量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朱丽萍,宁波大学R2014R035浙江动漫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才供给机制与人才成长环境优化研究,张月月,浙江财经大学R2014R036义乌企业国际化发展与人才培养动态对接的策略研究,崔轩玮,浙江财经大学R2014R037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建设研究,李茂松,绍兴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8高校跨文化人才素质提升策略研究,谢怡,浙江理工大学R2014R039 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一,浙江理工大学R2014R040 “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罗水秀,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41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评估研究,陈水良,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2 “人才特区”建设与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研究,潘源源,温州龙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3舟山群岛新区紧缺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研究,钟淼,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4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龚琦,安吉县社保局R2014R045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公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管瑜珍,浙江警察学院R2014R046企业高技能人才持续创新能力提升研究,鲍国荣,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R2014R047企业高层次人才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与效能研究,丛国栋,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R2014R048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技能素质培养研究,夏江峰,杭州师范大学R2014R049企业人才安全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章迪平,浙江科技学院3.人事工作与制度改革R2014S001推进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改革创新与发展的研究,陈荣华,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2014S002 EAP在浙江民办高校的应用研究,原伟霞,浙江树人大学R2014S003浙江省属高校绩效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童珊珊,浙江工业大学R2014S004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背景下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罗斌,浙江工业大学R2014S005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成效与对策研究--以湖州市为例,任强,湖州师范学院R2014S006基于能力和业绩评价视角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陈慧,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2014S007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崔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08博士后研究人员绩效评估方法研究,齐嘉阳,浙江中医药大学R2014S009高校人力资本绩效考核研究--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林慧,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0岗位设置改革视角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张道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1人力资源视角下的高校职工激励研究,张妮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2高校人事代理制度优化管理探析,范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3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过程化”培养与鉴定模式研究,王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4高校科研人员创业创新驱动研究,黄莉,宁波大红鹰学院教师发展中心R2014S015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大学英语教师为例,黄乐丹,中国计量学院R2014S016岗位聘任制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准入及退出机制研究,姜艳,浙江理工大学R2014S017基于产业升级的浙江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郑文君,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8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业信用评级方法研究,陈树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S019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马晓芸,浙江农林大学R2014S020宁波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林雅莲,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资助项目R2014Z001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保障理论研究,米红,浙江大学R2014Z002政府推动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选择研究,杨晓刚,浙江理工大学R2014Z003企业高层次人才持续创新能力研究,瞿孝志,杭州城市学研究会R2014Z004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研究,童嘉,浙江工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R2014Z005高层次人才向创新驱动一线集聚的机制效应与对策研究,颜青,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4Z006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研究,张湖东,浙江财经大学R2014Z007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流动、竞争、激励机制研究,张清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Z008官产学研协同的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黄菊火,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R2014Z009浙江产业集群对高层次人才驱动聚集效应研究,张帆,浙江工业大学R2014Z010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研究, XXX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R2014Z011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研究,梅胜军,浙江理工大学R2014Z012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标准研究,殷宝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评价与技术创新影响研究
第26卷㊀第1期2024年1月㊀科技管理学报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㊀Vol.26No.1Jan.,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7133(2024)01-0012-16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评价与技术创新影响研究孔楚雪,㊀汪浩瀚(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㊀宁波㊀315211)摘㊀要:提高重点产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㊂本文采用2007 2021年数据测算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分析时空变化规律并基于正态云模型作韧性评价㊂研究发现:仪器仪表㊁通用设备㊁化学原料等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评价弱,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技术创新能够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并且技术创新水平对产业链韧性存在市场规模和研发投入的门槛效应㊂从异质性检验来看,技术创新对中低技术型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作用显著㊂关㊀键㊀词:产业链韧性;技术创新;制造业产业链DOI :10.16315/j.stm.2024.01.007中图分类号:F 274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3-11-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373078)作者简介:孔楚雪(2000 ),女,硕士研究生;汪浩瀚(1964 ),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㊀㊀当前,产业链的韧性对于稳定经济发展㊁确保国内产业经济的安全至关重要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 着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的指导原则㊂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些领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已经开始显露出优势㊂然而,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事件㊁贸易摩擦以及其他国际事务,导致全球价值链的收缩,给我国产业链带来了高端产业回流和低端产业外流的挑战㊂当前,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主要以代加工和并购为主,这导致产业链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存在技术创新水平低㊁集约化和集群化程度不高㊁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等一系列问题[1]㊂特别是在制药㊁航空航天㊁通信设备和半导体元件等创新型制造业产业链方面,核心零部件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进口设备及技术 断供 风险急剧增加㊂根据工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关键材料的自给率仅为16%,在高档数控机床㊁装备仪器㊁汽车等关键加工生产线上,高达95%的制造设备无法实现自主生产[2]㊂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在高端技术发展上面临多重限制和外部不确定性冲击[3],产业链韧性 断链 的风险极高㊂技术创新是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关键,而创新能力则是一个行业适应外部冲击的基础[4]㊂十四五 规划强调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㊂ 在技术创新的背景下,企业㊁高校等科研机构能够参与多元主体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5],赋予产业链极大的抵抗㊁恢复和引领能力㊂然而,在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形势时,制造业产业链系统各环节维持自身稳定㊁防止断裂和转化升级能力仍需提升㊂因此,需要准确测量和科学评估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为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可靠依据㊂同时,也需要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行业创新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以指导产业链韧性政策的优化并引导行业创新行为㊂1㊀文献综述产业链韧性的概念源自于亚当㊃斯密的分工理论,并在后来由马歇尔扩展为企业间的分工协作[6]㊂其概念主要由 经济韧性 和 产业链现代化 等观念延伸演化而来[7]㊂对于产业链韧性的认知存在2种视角,即均衡论和演化论㊂均衡论视角下,产业链韧性被视为产业链在遭受危机后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或维持自身系统稳定的能力[8]㊂陈晓东等[9]提出产业链韧性是指产业链应对内外部冲击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产业链的抵抗和恢复能力㊂而演化论视角则认为产业链韧性是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不断调整而发展演变的㊂李晓华[10]根据产业链的 中断 和 外迁 问题,将产业链韧性定义为产业技术不断创新㊁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能力,并能够根植于区域生存,促进区域经济增长㊂本文将产业链韧性水平界定为产业链对抗慢性压力或急性冲击时能够保持稳定㊁弥补缺失㊁并加强其能力的能力,包括保持自身稳定㊁防止断裂的抵抗力,尽快调整并恢复到原有均衡状态的恢复力,以及通过更新运行模式实现产业链升级的转型力㊂产业链韧性水平反映了产业结构㊁自主技术创新和抗风险能力[11]㊂近期研究文献多以定量角度展开实证研究,使得研究结果更具科学客观性㊂通常衡量产业链韧性的方法包括赫芬达尔指数法㊁投入产出增加值法和多指标赋权系数法㊂吕越[12]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表计算中间品的赫芬达尔指数来衡量产业链韧性水平;李萌等[13]根据中国2017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利用31个省份17个制造业行业数据,通过产业链分工模型测算产业链嵌入概率(PR)来表示产业链韧性水平;谷城等[14]采用熵权与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对2010 2020年间我国30个省份的产业链韧性水平展开统计分析㊂关于韧性评价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对于区域经济韧性发展的评价方面,科学的韧性评价可以为区域和产业的规划㊁运行㊁管理和修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15]㊂目前韧性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多指标熵权法和正态云实证模型2类评价方法㊂齐昕等[16]选取自我适应能力㊁创新转型能力㊁抵御风险能力3个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做评价㊂谢琦等[17]从抵抗力㊁恢复力㊁进化力3个维度并基于熵权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韧性做综合评价㊂在正态云实证模型韧性评价应用上,也有不少的研究㊂王玲俊等[18]基于云模型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风险做评价;蔡咏梅等[19]运用正态云模型对西部12省经济韧性进行评价分析㊂关于产业链韧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数字经济㊁数字金融㊁对外开放和产业集聚4个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探讨㊂陈晓东等[9]分析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形成多元主体创新生态系统,从而促进产业高级化并提升产业链韧性;刘伟[20]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㊂另外,贺正楚等[21]和戴翔等[22]分别探讨了产业协同集聚和对外开放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㊂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我国宏观层面的产业链水平测度,而具体产业层面的研究较为缺乏,特别是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研究文献匮乏㊂韧性评价研究也主要聚焦在区域经济系统,对产业链韧性的评价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完善的产业链韧性评价理论体系㊂此外,影响因素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缺乏对技术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提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㊂因此,本文旨在采用多维度指标来测度产业链韧性,描述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链韧性特征㊂在此基础上,利用正态云模型实证评价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链韧性水平,并针对 断链 风险大㊁韧性表现弱的行业进行识别㊂最后,基于技术创新视角,探究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旨在为产业链韧性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提供进一步拓展,并为提高重点行业产业链韧性提供政策建议㊂2㊀理论分析与相关假设2.1㊀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作用在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过程中,存在技术层叠效应㊂这意味着在技术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市场选择了某种生产技术作为主流技术,该技术就会成为最优选项㊂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无法准确判断A和B两种技术哪种更优㊂假设A技术首先被生产者选择,随着A技术的发展,企业和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A技术㊂出于节约时间成本和规避风险的考虑,长期发展下去,A技术相较于B技术更为吸引人[23]㊂因此,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模式成为一种惯性模式,使得产业链的转变和制造业的升级变得困难㊂这种现象也导致我国制造业传统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惯性使用,造成技术依赖和产业转型的刚性,从而减缓了路径转换的速度[24]㊂技术层叠效应使得我国产业链发展受限于传统的增长方式,现有的生产和分配结构导致增长路径被限定在固定轨道上[25]㊂然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技术㊁新业态和新产业可以有效地分散产业链的组织风险[26],防止其陷入 路径锁定 的困境,并为提升产业链的韧性提供根本支持[27]㊂此外,当产业链遭受外部冲击时,技术创新能够赋予产业链强大的抵抗㊁恢复和引领能力㊂高水平的创新行业能够有效辨别危机和机遇,整合创新资源并发现全新解决方案[28]㊂技术创新帮助行业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升级产业结构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增强了行业面对冲击的抵御和恢复能力㊂此外,技术创新对产业链系统的重新定位和更新适应能力也至关重要㊂它推动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29],促进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和配置效率提高[30],最终带来超额价值㊂据此,提出如下假设:H1: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㊂31第1期孔楚雪等: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评价与技术创新影响研究2.2㊀技术创新对产业链韧性的门槛效应市场规模具有市场竞争效应,市场规模大的行业能吸引更多企业主体进入该领域,进而导致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大,企业为了保持现有市场份额或是为了竞争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会加大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充分发挥创新优势提升技术水平,这将更有助于提升产业链韧性[31]㊂因此相关制造业会根据市场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积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助推制造业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链韧性㊂另一方面,市场规模对产业技术创新具有虹吸效应,越大的市场规模越能促进技术创新㊂市场潜能大的产业通过循环累积效应和对创新要素的吸附效应[32],更容易形成技术创新资源的集聚,正向引致产业链韧性水平的提高㊂创新产生的禀赋效应,促进新技术不断出现,有助于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遭受外部冲击后能够迅速摆脱消极状态㊂因此,技术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提升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存在基于市场规模的门槛效应,只有当市场规模足够大时,技术创新才能正向促进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㊂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主要源于R&D资本㊂R&D活动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研发投入越多,技术创新效果越好[33]㊂处于研发资金投入较低阶段的行业,由于其内部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加之产品质量与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导致这些行业内部自主创新能力差㊂研发资源的投入未必能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产业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也一直无法突破[34]㊂最终表现为这些行业技术创新对产业链韧性提升效果不明显㊂而当研发资金投入跨越门槛值后,高水平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与规模效应,能够加速市场竞争与新旧企业更替,催生新兴产业[35]㊂另一方面,研发活动的丰富也能够促进高校㊁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研发,通过整合创新知识资源提升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打破产业链 锁定 瓶颈,提升产业链抵御能力与恢复能力㊂鉴此,提出以下假设:H2:技术创新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存在着依赖于市场规模和研发投入的门槛效应㊂3㊀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3.1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1)被解释变量:产业链韧性水平(YT)㊂结合韧性起源,选取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作为一级指标[36]㊂断裂韧性是指内部的作用力,而冲击韧性是我国制造业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㊂参照郑涛等[37]做法,根据产业链韧性内涵,选取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㊂基于数据可得性㊁指标构建科学性原则㊂现对产业链韧性评价指标构建做说明,具体如表1所示㊂在断裂韧性评估中,次要指标选择了鲁棒性和抵抗力;而在冲击韧性评估方面,选用了稳定性和恢复力作为次级指标[38]㊂鲁棒性指标衡量了产业链系统在当前面临冲击时,能够保持持续正常运作并不受运行状态改变影响的特性,即系统内部的稳定性水平㊂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提高产业链系统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源的集聚,例如人才和技术资源,维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㊂抵抗力指标衡量了经济系统在应对冲击时,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禀赋,抵御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能力㊂资金流和人才流有助于产业链系统迅速调动内部资金㊁技术㊁人才和知识等要素的流动,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抵抗力㊂稳定性指标表示产业链系统能够持续维持运作,优越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能力为系统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确保系统的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㊂恢复力指标衡量了产业链系统在恢复速度和发展进步方面的能力㊂充足的研发资金和人员投入能为产业链带来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同时,成果的产出可以开拓新市场,扩大产业链的发展空间㊂表1 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Tab.1㊀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resilie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㊀三级指标㊀㊀㊀㊀指标说明鲁棒性产业规模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断裂韧性企业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抵抗力资金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人才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数稳定性盈利能力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资产能力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冲击韧性创新人员投入规模以上工业R&D人员全时当量创新经费投入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恢复力研发能力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数量技术流技术改造经费支出41科技管理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6卷㊀㊀㊀2)核心解释变量:技术创新效率㊂本文选择Tone[39]提出的基于松弛测度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㊂在测度指标选择上,选取了R&D经费内部支出㊁R&D人员全时当量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量作为期望产出指标㊂模型具体如下:ρ=min1mðm i=1x i x i01s1+s2ðs1r=1y g r y g r0+ðs2r=1y b r y b r0()㊂(1)s.t x1ȡðn j=1,ʂkλj x j,y g1ɤðn j=1,ʂkλj y g j,y b1ȡðn j=1,ʂkλj y b j㊂ìîíïïïï(2)x1ȡx0,y g1ɤy g0,y b1ȡy b0,y g1ȡ0,λȡ0其中:ρ为所要求的目标效率值,值越大表明目标效率值越高;x1,y g1,y b1分别为投入㊁期望和非期望产出的松弛量;x0,y g0,y b0分别为投入变量㊁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数据,λ为权重变量㊂3)控制变量㊂为控制其他的影响因素,本文参考已有研究选取以下控制变量:人力资本水平(HCE),测度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市场规模(SCE),测度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企业规模(RCE),测度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研发强度(RD),测度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R&D人员全时当量;盈利能力(NL),测度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㊂研究数据来源于EPS数据平台㊁‘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㊂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将搜集时间定为2007 2021年,研究对象为我国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包含农副食品加工业㊁食品制造业㊁纺织服装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㊁通用设备制造业㊁计算机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㊁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共收集到404个样本数据㊂对搜集过程中数据存在个别缺失值采用插值法进行补全,同时为避免极端值或异常值的出现对结果的影响,对数据采取缩尾处理㊂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㊂表2 描述性统计Tab.2㊀Descriptive statistics㊀㊀变量名称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中位数最大值样本量产业链韧性(YT)0.4860.2290.0000.508 1.000404技术创新(TI)0.5170.4040.0170.386 2.606404人力水平(HCE)287.795200.26915.870243.455967.300404市场规模(SCE)32523.93327773.6202047.92023471.295143000404企业规模(RCE)13147.7709284.583105.0009030.50044086.000404盈利能力(NL)1862.5491599.61778.0801363.8809018.570404研发强度(RD)85671.8371080001454.00039643.5007130004043.2㊀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模型构建为考察技术创新水平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直接作用,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本文采用如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YT i,t=α0+α1TI i,t+αc Z i,t+u i+δt+σi,t㊂(3)其中:i表示各个细分行业;t表示时间;YT是被解释变量 产业链韧性值;TI为核心解释变量 技术创新效率值;Z i,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u i㊁δt㊁σi,t分别表示行业固定效应㊁年份固定效应和随机扰动项㊂为考察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非线性特征,本文基于Hansen等[40]的研究构建如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YT i,t=β0+β1TI i,t.I(SCE i,tɤφ1)+β2TI i,t.I(SCE i,t>φ1)+β3CV i,t+u i+δt+σi,t㊂(4)其中:YT i,t为被解释变量,产业链韧性值;TI i,t为解释变量技术创新水平;SCE i,t为门槛变量市场规模水平即工业销售产值;CV为控制变量,包括盈利能力㊁市场规模㊁企业规模㊁研发强度㊁人力水平;φ1为待估门槛值;I(∗)代表性函数㊂YT i,t=γ0+γ1TI i,t.I(SCRF i,tɤφ2)+γ2TI i,t.I(RF>φ2)+γ3CV i,t+u i+δt+σi,t㊂(5)其中:YT i,t为被解释变量,产业链韧性值;TI i,t为解释变量技术创新水平;RF为门槛变量研发水平,即51第1期孔楚雪等: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评价与技术创新影响研究R&D 研发经费支出;CV i ,t 为控制变量,包括盈利能力㊁市场规模㊁企业规模㊁研发强度㊁人力水平;φ2为待估门槛值;I (∗)代表性函数㊂3.3㊀正态云模型正态云模型是基本的云模型,可将数值范围分成若干等级,从而对韧性值进行分类评级㊂该模型对产业链韧性值能够归一化处理,并映射到相应的评价等级中㊂在产业链韧性指标体系中,涵盖了多种因素,其评价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㊂云模型的引入使得能够实现从定性概念到定量指标的转化,同时综合考虑了随机性和模糊性因素,从而确保评价结果具备客观准确性[41]㊂可以将韧性值从低到高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描述每个等级的系统特征㊂通过为每个韧性值赋予相应的等级标签,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评估结果㊂正态云模型定义:设U 为论域,C 为论域U 上的定性概念,若定量数值x ɪU 且x 是定性概念C 的一次随机实现,若x 满足:x ~N (Ex ,E 2n ),其中,En ~N (E n ,He 2),且x 对C 的确定度满足:u =exp -(x -Ex )22(En )2{},则称x 在论域U 上的分布为正态云分布㊂在论域空间U 中,大量云滴x 构成云,可表征某一定性概念,用期望(Ex )㊁熵(En )和超熵(He )3个云模型的特征数据反映㊂Ex 表征云滴在论域空间的分布期望,最能表达定性概念㊂En 度量定性概念不确定程度的大小,熵越大,其模糊性也越大㊂He 表征熵的不确定性,是云滴离散程度的度量,超熵越大,云的厚度也越大,离散程度也就越大㊂基于云模型的3个数字特征参数,引入正向云发生器,以生成与评价等级相对应的标准评价云图㊂通过将各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纳入云图进行比较,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产业链的韧性水平㊂云模型的最终输出并非单一数值,而是一系列云图,这些图形能够从整体上反映产业链韧性的实际状况,使评价结果更为清晰而直观㊂4㊀产业链韧性特征分析4.1㊀制造业细分行业产业链韧性时序特征利用多指标熵值法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链韧性进行评估显示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㊂行业的韧性值平均水平从2007年的0.1上升至2021年的0.8,主要经历了2个阶段㊂第1阶段为波动变化阶段(2007 2016年)㊂这段时期面临了诸多挑战,如要素价格上涨㊁劳动力成本增加导致人口红利枯竭㊁资源能源严重约束㊁金融危机等,对各制造业行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㊂这导致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出现显著波动,韧性数值相对较低,显示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差㊂例如,2008年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有40%的中小企业倒闭㊂然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丰富了制造业产业化分工的内涵,从而有效提高了制造业的发展效率㊂因此,尽管在波动中,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产业链韧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㊂第2阶段为持续上升阶段(2016 2021年)㊂在此阶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鼓励制造业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㊂然而,中国特有的制度背景下出现的资源错配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㊂推进 互联网+ 战略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发展能够减少资源错配㊁促进创新㊁提升制造业生产率,进而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助于提高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㊂从细分行业的角度来看,为了进行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的纵向比较并分析时间的演变趋势,本研究进一步基于2007 2021年的数据对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链韧性进行时序特征分析,将其分为3类时序特征:平缓向好型㊁波动上升型和平滑上升型㊂1)平缓向好型㊂2011 2018年,产业链韧性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明显的下降,而在2019年后呈现向上改善的趋势㊂这一类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㊁酒㊁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㊁纺织服装和皮革㊁毛皮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等低技术型制造业㊂2)波动上升型㊂这类产业链韧性特征表现为在某些年份出现轻微下降后逐渐回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㊂以中等技术型制造业为主,例如化学原料制造业在2016年出现明显下滑,但在2020年后韧性值开始回升;又如黑色金属冶炼制造业在2014年大幅下降,但2020年后韧性值开始缓慢上升㊂这种波动型制造业的产业链韧性稍显不稳定,因此需要加大对这类制造业的技术投入,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㊂3)平滑上升型㊂这种类型的产业链韧性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虽然在某些年份可能出现微小下降,但随后很快调整为上升趋势㊂以计算机及通信设备㊁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高技术型制造业为主要代表㊂61科技管理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6卷㊀图1 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值时间趋势图Fig.1㊀Time trend of resilience value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71第1期孔楚雪等: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评价与技术创新影响研究。
第22卷2020总目次
第22卷2020总目次作者:来源:《科技与管理》2020年第06期第1期杭州市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李泽坤任丽燕马仁锋刘永强姚丹(1)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存在性检验金本庆汪浩瀚(10)海洋产业集聚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中国沿海11省市数据的检验郑雪晴胡求光(17)智慧养老服务供应链模型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陈晓华(23)僵尸企业分布与东北地区经济低迷关系研究叶娇赵天祎牛乐泉(29)光明乳業海外并购市场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王威万志敏王婉婷(37)制度距离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舒悦张海波(43)效果推理与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刘军跃杨雪程李军锋张巧玲(51)环保理念下化工行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刘萍于建鑫(58)产融结合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期限错配视角的实证分析梁静溪刘爽(65)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张杰许继琴(74)城市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及地方政府视角毛银辉陆智强(81)我国智能技术进步的就业门槛效应研究吴淑娟吴海民(89)基于动机视角的消费者负面EWOM传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莫燕翟倩男(100)第2期低碳经济视角下区域碳排放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01个县域截面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单子丹项朝霞李云竹(1)东北地区知识型人才吸引与保留的影响因素——基于Kano模型的研究高英刘雨琪(9)房地产业发展降低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吗?——来自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李波汪浩瀚(17)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修国义郑雪(24)能力视角下我国原油供应链弹性影响因素研究邓倩玉王宇奇(32)党组织参与对公司治理水平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国有企业三层委托代理关系视角付永刚刘启(43)企业金融化、盈余管理动机与异质性研发投资成力为许彪(51)基于共生理论的跨界联盟创新资源转移模型研究刘思阅高长元王京(65)区域科技服务平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机理研究李长云王艳芳(75)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知识付费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研究魏玲郭新悦(83)基于GRNN神经网络的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宋丽平李萌于书洋(91)闽贵赣三省绿色化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王君嘉马红梅(98)基于顾客扩散能力的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价罗晓光冯子臣(106)第3期团队情商对团队绩效影响研究:回顾、评述与展望孙友然庄璇孙兆君(1)基于服务创新链的科技服务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刘盟盟李长云王京(8)科技创新企业TMT垂直对差异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行为整合的中介和团队创新氛围的调节孟陈莉葛玉辉王倩楠(20)工业互联网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的实证研究岳丽荣邵博申君宜(28)政府宏观调控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来源——基于产业政策视角的实证分析孔令文李延喜(37)浙江省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邹德玲王辉丛海彬(48)区域发展视角下创业孵化器的研究述评与展望江英于正东(57)我国产业集聚热点与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罗啸潇王婷廖斌(65)经济开放程度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现象的关系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述评姚正海(81)基于双因素模型的股票市场噪声交易风险测度张云辉程显茗(88)移動互联时代老字号品牌复兴的战略逻辑与实现路径——以“八王寺”为例袁少锋高永美(94)考虑保鲜努力水平影响的生鲜电商定价与订货策略张柯檬李贵萍(103)第4期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影响因素研究綦良群喇丽花(1)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影响——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基于核心能力视角的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沈阳机床为例唐赟秋韩明华(17)进口中间品质量对出口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基于产业集聚的调节作用姚红董楠楠(24)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知识图谱分析苏颉王婷张浩(33)信息生态视角下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影响因素研究张笑楠(41)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研究的演进和前沿——基于知识图谱分析冼蕾谢科范梁本部(48)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顾晓安郑希杰李文卿(57)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薛亮赵胜川(67)精神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的影响朱天乐鲁虹(74)新员工实习经历、职业认同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赵波刘鑫泱蔡特金(82)数字经济下“95后”新生代员工的工作动机研究——基于浙江省中小型企业的调查研究苗继竹唐雪莲(90)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刘萍范祥玉(98)高新技术企业高管对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预期研究——基于适应预期模型毛银辉陆智强(105)第5期旅游减贫的门槛效应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李治宋文莉李国平(1)中国机器人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杜可李桥兴(11)OFDI影响中国海外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东道国视角闫晨黄远浙干天霖(18)会展企业智能化升级的量表开发与检验孟凡胜邸嘉禹杜泽文(30)基于DEA模型的新能源车企政府补助的绩效研究周文成赵默涵(37)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旅游效率研究知识图谱分析李锦宏林孔江李玥(44)高管的并购烙印能否提升企业绩效任曙明宋建民李莲青(53)科技创新团队文化自由对其绩效影响研究肖利哲韩雪娇李永华(65)高管激励、风险承担与企业创新——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喻雨婷左晶晶(73)员工感恩、知识共享与团队创造力——团队成员交换的两阶段调节作用黄丽媛鲁虹(81)外来者劣势对新创企业凝聚力的影响——以Y企业为例江英田丽芳(89)科技金融网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徐玉莲张思琦(97)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田淼淼孙建红(104)第6期双元导向创新独占机制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宋丽平郑娇洋(1)基于跨期依赖的国有企业技术效率评价…陈实赵寅胤马雪芮马静怡林佳欣(10)文化距离如何影响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王盼盼张海波(19)基于CiteSpace与RmDematel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研究綦良群高文鞠(31)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国际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徐梦梦陈钧浩(39)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永恒张颖(49)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知识流动分析胡瑶瑛李煜华舒慧珊(58)制度变迁与企业家精神、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袁婷婷(64)团队虚拟性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陈竹林凤何建佳(70)参与全球价值链对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潘枝青陈钧浩(77)基于百度指数的投资者关注度对上证指数的影响研究李小飞范晓静(85)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与股价信息含量程倩王朝晖(93)网络环境下中国消费者对邮轮品牌形象感知研究苏翔陈芳王志英(101)(第22卷卷终)。
装备制造业产品制造数据集成管理研究与应用
装备制造业产品制造数据集成管理研究与应用一、概要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产品制造数据集成管理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装备制造业产品制造数据集成管理的概念、方法及其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装备制造业是涵盖了机械、电子、化工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装备制造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而产品制造数据集成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
产品制造数据集成管理是指将产品在设计、生产、测试、销售等各个阶段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共享和管理,以实现产品设计优化、生产调度优化、质量控制优化等功能。
通过数据集成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数据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仪器仪表等设备收集产品的实时数据,包括尺寸、重量、温度、压力等参数。
数据传输:利用企业内部网络、因特网和因特网等网络平台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数据处理:采用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转换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为决策提供支持。
数据可视化: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出来,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快速了解生产状况,做出决策。
质量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设计优化:通过对产品设计数据的分析,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和优化空间,降低设计成本。
市场营销:通过对销售数据的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
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供应商数据的分析,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
产业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产业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产业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此背景下,《产业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一文旨在深入探讨产业创新管理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以期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证参考。
本文首先对产业创新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产业创新的内涵、特点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文章梳理了产业创新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分析了不同理论视角下的产业创新管理模式与机制。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产业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并深入分析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选取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创新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对比,揭示了产业创新管理的实际运行状况及其成效。
文章还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我国产业创新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总体而言,《产业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一文既注重理论探讨,又注重实证分析,旨在为产业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全面、系统的参考和指导。
二、产业创新管理理论基础产业创新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与创新理论的重要交叉领域,旨在探索产业层面上的创新活动规律,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其理论基础深厚且多元,涵盖了创新理论、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
产业创新管理理论以创新理论为基础。
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开始,创新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创新理论的发展逐渐从单一的技术创新扩展到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
这些理论为产业创新管理提供了理解创新过程、创新动力和创新机制的框架。
产业创新管理理论也深受产业经济学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关注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产业绩效。
产业创新管理理论借鉴了产业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研究产业创新系统的构成、运行机制以及创新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与成果
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与成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获得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以及这种合作带来的成果。
一、合作模式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可以采用多种模式,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合作模式。
1. 技术咨询与服务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企业积极寻求科研机构的技术咨询和服务。
制造业企业可以向科研机构咨询相关技术问题,寻求专业的解决方案;科研机构也可以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如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
2. 产学研联合研发产学研联合研发是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一种较为深层次的模式。
通过联合研发项目,双方可以共同探索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实现技术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在这种模式下,制造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共享研发成果,并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
3. 共建研发平台共建研发平台是制造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一种长期合作模式。
双方共同投资建设研发基地或实验室,共享研发设备和人才资源,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和实验。
通过共建研发平台,双方可以更加紧密地合作,形成研发的合力。
二、合作成果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可以取得丰硕的成果,以下为几个典型例子。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研发。
科研机构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
制造业企业借助科研机构的力量,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2. 技术转移与产业升级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研发成果和专业的技术力量,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
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制造业企业可以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提升自身的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
同时,科研机构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 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制造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还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如何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如何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摘要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是推动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意义和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措施,以促进双方合作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策略包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双方沟通与交流、提供经济支持和激励、培养创新人才等。
本报告旨在为领导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参考,促进他们在加强合作方面做出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努力。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目前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合作模式不够灵活、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公等。
因此,如何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双方合作的质量和效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的综合分析,探讨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意义、挑战和对策。
通过分析现有问题和挑战,提出一系列策略和措施以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2.1 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理论本章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理论方面的相关文献。
其中包括资源依赖理论、知识转移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进行综述分析,为后续章节提出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2 国内外案例分析本章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的合作模式和经验。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成功的合作模式和经验,为后续章节提出策略和措施提供实证依据。
第三章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策略与措施3.1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本节主要探讨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关系。
这包括建立双方共同利益和目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同关系、共享风险和利益等。
制造业创新的实证研究
制造业创新的实证研究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为了深入了解制造业创新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
首先,我们对多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调研。
这些企业涵盖了不同的规模、行业和地域。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创新投入是影响制造业创新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人力资源投入以及时间投入,都与创新成果呈现正相关关系。
那些愿意在创新方面加大投入的企业,往往能够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份额。
然而,创新投入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
创新管理水平同样至关重要。
一些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创新,但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导致创新流程混乱、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创新项目推进缓慢。
相反,一些具有高效创新管理机制的企业,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充分整合利用,实现创新成果的最大化。
例如,_____企业建立了专门的创新项目管理团队,从项目的立项、研发、测试到推广,都有明确的流程和责任人,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的平衡也是制造业创新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部分企业过度依赖技术引进,忽视了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导致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
而另一些企业则一味追求自主研发,忽视了国际先进技术的借鉴和吸收,使得创新成本过高、周期过长。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合理平衡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的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创新。
比如,_____公司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此外,创新环境对制造业创新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政策支持、金融环境、人才培养体系等外部因素,都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出台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实证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实证一、数字化转型的动因1.技术推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实现创新和进步的必定选择。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成熟,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得到、分析和利用数据,实现创新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加快创新步伐以适应市场变化。
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优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增强竞争力。
3.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乐观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布一系列政策举措以增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进步战略,为企业提供了政策红利和进步机遇,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影响机制1.数据驱动创新: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得到和分析大量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开掘,可以发掘新的商业机会、洞察市场需求,并优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创新。
2.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了协同工作的平台和工具,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能够更好地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速创新的过程。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增进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3.创新文化:数字化转型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要求企业具备开放、宽容、创新的文化氛围。
数字化转型激励着企业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增进企业形成创新的文化。
三、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实证案例1.电商行业:中国电商行业是数字化转型的典型代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商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客户体验。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举算法,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产品推举,提升购物体验。
2.制造业:中国制造业正在乐观推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
例如,华为、海尔等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将传统制造业升级为智能制造业,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创新的加速。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引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存在差异,进一步了解这些特征对于指导企业创新战略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进行实证分析。
一、制造业企业创新特征:制造业企业在创新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制造业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
由于制造业企业通常依托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更为集中。
例如,汽车制造业企业通常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和技术改进中。
其次,制造业企业更偏向于产品创新。
制造业企业通常通过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份额。
例如,电子制造业企业不断推出新型电子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此外,制造业企业还更加注重生产技术创新,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二、金融服务业企业创新特征:三、科技创新企业创新特征:科技创新企业在创新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科技创新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
科技创新企业通常具有自己的研究院所和研发团队,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
例如,谷歌、苹果等科技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
其次,科技创新企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科技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专利等知识产权,因此科技创新企业通常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再次,科技创新企业更加注重创新生态系统的搭建。
科技创新企业通常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和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技术,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协同创新。
结论: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存在差异。
制造业企业主要侧重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金融服务业企业主要侧重于商业模式创新和数据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企业主要侧重于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制定适合不同行业企业的创新策略和政策非常重要,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
关于成立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关于成立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标题: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研究和分析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的可行性。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本报告得出结论: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商业化。
关键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科技创新、可行性1.研究背景和目的1.1研究背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可以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而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1.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公司的可行性,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方法2.1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国内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案例和经验,分析其合作模式和效果。
2.2调研方法选择数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合作情况、科技创新成果和商业化进展。
2.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合作项目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合作双方的收益等。
3.实证分析3.1合作模式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总结出常见的合作模式,如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让和共同创办科技创新公司等。
分析这些模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3.2合作效果通过合作双方提供的数据,统计合作项目的数量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分析合作对企业和高校的影响,比较合作公司和未合作公司的差异。
3.3商业化进展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合作科技创新公司的商业化进展和市场表现。
分析合作对创新公司的影响,如技术支持、市场渠道等方面的改善。
4.结果与讨论4.1成果总结通过分析数据和实地调研,得出结论: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商业化。
合作模式多样,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对合作效果至关重要。
4.2成果讨论在高校与企业间开展合作时,应加强互信与沟通,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
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基于实证数据的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分析
01
02
03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企业在研发 投入、专利产出、技术转 移等方面的数据,评估其 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
产品创新能力分析
通过分析新产品开发周期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等 指标,揭示企业在产品创 新方面的实力和潜力。
组织创新能力分析
从企业组织架构变革、人 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考 察其组织创新的能力和成 效。
02
创新能力理论框架
创新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 、新组织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动态过程。
产品创新:通过研发和设计,开发出新的产品或对现有 产品进行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
组织创新: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和运营效率。
二级指标
在技术创新方面,包括研发投入、专利产出、技术转移等;在产品创新方面,包括新产品 开发周期、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等;在组织创新方面,包括组织架构变革、人才培养与引 进等;在市场创新方面,包括市场开拓能力、品牌影响力等。
三级指标
针对每一个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可量化的三级指标,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 可操作性。
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02 03
调节作用
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受到环境不确定性、企业规模和行业特性等 因素的调节。在高度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新能力对企业绩 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长期效应
创新能力不仅影响企业短期绩效,更重要的是决定企业长期竞争力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
03
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04
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政 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8年 5月 第3 0卷 第 5期
当 代 经 济 管 理
C o NTEM PO R AP Y ECO N O M Y & M A NA GEM EN T .
Ma 20 8 y. 0
VO . 0 N0. I 5 3
险 的 创 新 行 为 。其 主 要 形 式 有 研 发 合 作 ( R&D C — o o eain 、合 作 研 究 ( o p rt e Ree rh p rt 1 o C o eai s ac 1和 技 v
术 合 作 ( e h oo y C — p rt n 等 。 T c n lg o o eai ) o 按 照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的 观 点 ,企 业 合 作 组 织
它 大 大缩 短 了开 发 和 推 出新 款 汽 车 所 需 的 时 间 ,
滞 后 效 应 , 并 且 这 一 影 响 显 著 为 负。 导致 这 一 现 象的 主 要
原 因在 于 目前 的 合 作 创 新 中存 在 着诸 多问题 ,制 约 了合 作
创 新 效应 的释 放 。 完善 合 作创 新 机 制 是加 快 科技 创 新 速 度 、
研 发 经 费投 入 对 创 新 的 技 术 产 出和 经 济 产 出 的 影 响 存 在 着
经 营 困境 。面 对这 一 困境 ,克 莱斯 勒及 时 调整 战 略 ,与 其 零 部 件 供 应 商 建 立 战 略 联 盟 ,让 一 些 零
部 件 供 应 商 参 与 新 型 车 的 设 计 过 程 。 同 时 , 投 巨 资 建 立 了 一 个 技 术 中 心 供 它 自己 和 其 零 部 件 供 应 商共 同使 用 。这 个 战 略 联 盟 获 得 了 巨 大 的成 功 ,
学 家 、相 对 完 善 的 实 验 条 件 等 ,通 过 企 业 和 科 研 机 构 的 这 种 专 业 化 分 工 , 可 以有 效 实 现 资 源 互 补 , 从 而 大 都 降 低 了创 新 风 险 和 创 新 成 本 。
些 环 节 共 同 投 入 、共 同参 与 、共 享 成 果 、共 担 风
使 克莱 斯 勒从 濒 临破 产 一跃 成 为 当时 美 国汽 车业
三 巨头 中 成 本 最 低 的 一 个 。 二 是有 助企 业分摊创 新成 本 ,降低创 新 风险 。 资 料 显 示 ,大 约 8 %的 独 立 创 新 活 动 是 失 败 的 。 8
而 当企 业 采 取 合 作 创 新 形 式 时 , 创 新 的 成 本 由 合
提 高 自主创 新 能 力 的有 效 途 径 。 [ 关键 词 】企 业 ;科 研机 构 ;合 作创 新 效应 [ 图分 类 号 】7 7 中 1 0 2 [ 献标 识 码 ]A 文
f 章 编 号 11 7 — 4 1 2 0 0 — 0 6 0 文 6 3 0 6 ( 0 8)5 0 2 — 4
企业和科研机构 的合作创新效应
— —
基于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高明华 ,蔡卫 星
( 北京 师范大学 公 司治 理与企 业 发展 中心 ,北京 107 ) 0 85
f 要 】利 用 } 9 — 0 6年 间 中 国制 造 业 的 相 关数 据 ,采 摘 9820 用 回 归 方 法 研 究 了 企 业 和 科 研 机 构 的 合 作 创 新 效 应 。 研 究 发 现 :从 行 业 层 面 来 看 , 目前 中 国企 业 和科 研 机 构 的合 作
重 要 的 组 织 创 新 ,是 一 种 企 业 制 度 的 创 新 。 所 谓 合 作 创 新 ,是 指 企 业 、政 府 、 大 学 及 各 种 科 研 机 构等 多 个创 新 行 为主 体在 技 术创 新 的 全过 程 或某
尤 为 明 显 。 降低 创 新 风 险 。企 业 和 科 研 机 构 的 合 , பைடு நூலகம் 创 新 实 际 上 是 研 发 活 动 在 企 业 和 科 研 机 构 之 间
自熊 彼 特 在 1 1 9 2年 首 次 提 出 “ 新 ”,并 将 创 创 新 视 为 现 代 经 济 增 长 的 核 心 起 ,经 济 学 家 们 对 创 新 问 题 给 予 了 极 大 的 关 注 ,对 创 新 成 功 的 因 素
进 行 了 深 入 的 探 讨 。 熊 彼 特 提 出 了 四 种 创 新 , 即 产 品 创 新 、市 场 创 新 、生 产 方 式 创 新 和 管 理 创 新 , 后 来 又 有 人 提 出 了 组 织 创 新 ,合 作 创 新 就 是 一 种
一
、
文 献 回顾
作 成 员 共 同 承 担 ,这 就 大 大 降 低 了单 个 企 业 的 创 新 成 本 ; 同 时 ,合 作 创 新 可 以 借 助 各 成 员 的 优 势 , 提 高 创 新 的 成 功 率 ,从 而 降 低 创 新 风 险 。 尤 其 是
企 业 与 科 研 机 构 之 间 的 合 作 创 新 ,这 一 点 表 现 的
的 一 种 专 业 化 分 工 ,企 业 在 进 行 技 术 创 新 的 过 程 中 ,往 往 缺 乏 高 水 平 的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实 验 条 件 、
知 识 储 备 等 , 仅 靠 自 身 的 研 发 力 量 较 难 在 重 大 技 术 方 面 取 得 突 破 , 而 科 研 机 构 则 拥 有 高 水 平 的 科
根 据 美 国 产 业 研 究 协 会 (RI 的 调 查 预 测 显 I ) 示 ,美 国 企 业 向 大 学 、科 研 机 构 的研 究 开 发 捐 助
投 资 以每 年 1%一 3 的 速 度 增 长 , 且 呈 逐 年 递 增 2 2% 的趋 势 (n u t a s ac nt ue1 9 ) 英 国 I d sr lRee rh i si t,9 8 。 i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