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二.监测方法
1. TSB测定 2. TCB测定 3. 呼出气一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三.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
I. 光疗:指征,设备与方法,注意问题,停 止光疗指征 II. 换血疗法:指征,方法,注意的问题 III. 药物治疗:丙球(新生儿溶血病,0.51.0g/kg),白蛋白(TSB接近换血值,且白 蛋白小于25g/L,补充白蛋白1g/kg),纠正酸 中毒
四、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
I. 高危因素的评估 II. 出院后随访计划的制定
和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
• 1.母乳喂养性黄疸 • 2.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 Biblioteka 专家共识一.高胆的相关概念
•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胎龄大于35周 重度 342υmol/L(20mg/dl) 极重度 427 υmol/L(25mg/dl) 危险性510 υmol/L(30mg/dl) 2.急性胆红素脑病 早产儿(大于35周) 342 足月儿 427 低出生体重儿 171-239(10-14mg/dl) 3.核黄疸:慢性、永久性损害和后遗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
药物治疗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 确诊新生儿溶血病者可采用 〜 于〜 静脉持
续输注。必要时可 后重复使用剂。 • 白蛋白: • 当血清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值,且白蛋白
水平< 的新生儿,可补充白蛋白 。 • 若白蛋白水平正常,则没有必要额外补充
白蛋白。但如存在酸中毒,应首先予以纠 正。
母乳性黄疸
监测。
• 光疗结束后〜 应监测水平。
停止光疗指征
• 一般当 < 〜 μ (〜 )可停光疗. • 标停止光疗; • 强光疗时, 当降至低于换血阈值胆红素μ ( )以下时,
改标准光疗,然后在降至低于光疗阈值胆红素 μ ( )以下时,停止光疗; • 强光疗时,当 降至低于光疗阈值胆红素 μ ()以下 时,停止光疗。
换血中应注意的问题
• 换血过程中应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心率、 血压和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
• 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 注意监测血气、血糖、电解质、血钙、血常规。 • 换血时需等容量匀速地抽出和输人血液。一般
控制全程在 〜 内。 • 换血后可发生反弹,应继续光疗,并每小时监
测。如果监测超过换血前水平应再次换血。
光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 光疗时应用遮光眼罩遮住双眼,对于男婴,用尿布遮盖会 阴部,尽量暴露其他部位的皮肤。
• 光疗过程中不显性失水增加,应注意补充液体,保证足够 的尿量排出。
• 监测患儿体温,避免体温过高,可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 反应。
• 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 〜 监测一次。 • 对于溶血症或接近换血水平的患儿需在光疗开始后 〜内
• 呼出气一氧化碳() • 血红素在形成胆红素的过程中会释放出, • 测定呼出气中的含量可以反映胆红素生成
的速度, • 在溶血症患儿中可用以预测发生重度高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据统计,我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约为 20%-5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仅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核黄疸,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害。
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黄疸类型,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
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较多,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能力较低,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
2.溶血性疾病: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包括Rh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等,这些疾病导致红细胞破坏,释放大量胆红素,加重肝脏负担。
3.感染:新生儿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等可导致红细胞破坏,使胆红素生成增多。
4.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等,这些疾病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5.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水杨酸类等可导致新生儿黄疸。
6.母乳性黄疸:母乳中存在某些成分,如激素、酶等,可影响胆红素的代谢。
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具体方法如下:1.病史:了解患儿出生情况、喂养史、家族史等。
2.临床表现:观察患儿的皮肤、巩膜黄染程度,评估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等。
3.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测定是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依据。
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即为高胆红素血症。
此外,还需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指标。
4.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有助于了解肝脏、胆囊、胆管等器官的病变。
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措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应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患儿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
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04 治疗与预防
治疗方法
光疗
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 使体内胆红素转化为可溶性的异 构体,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浓 度。光疗通常在医院进行,使用
蓝光或绿光照射。
换血疗法
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下, 可能需要通过换血来降低血液中 胆红素的浓度。这种方法通常在
光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使用。
药物治疗
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 等可以促进肝酶的活性,加速胆 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但药物治疗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新生儿肝脏 对胆红素的代谢异常,进而增加高胆 红素血症的风险。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01
02
03
疾病知识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高 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症状、 治疗及预后,帮助他们正 确理解疾病。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和家属在日常生 活中如何避免诱发因素、 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作 息习惯等。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 染、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 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障碍或胆汁排泄受阻 ,从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发病机制
01
胆红素生成过多
在新生儿期,红细胞寿命短,破坏增多,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此外,
旁路胆红素来源增加也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预防措施
加强围产期保健
做好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感染等高危因素, 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早期喂养
鼓励母乳喂养,并尽早开奶。充足的喂养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和胆红素排泄,有助于预防高 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健康宣教内容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健康宣教内容一、什么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的一种疾病。
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代谢产生的一种物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肝脏转化并排出体外。
然而,新生儿的肝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有效转化排出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症状有哪些?1. 皮肤黄疸: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内,皮肤、眼睛、口唇等部位开始出现黄疸,颜色逐渐加深。
2. 黄疸范围扩展:黄疸从头部逐渐向下蔓延,最后覆盖全身,称为全身性黄疸。
3. 食欲不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会导致食欲不振,出现吃奶量减少、吃奶时间缩短等情况。
4. 尿液深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尿液颜色会变得深黄,有时甚至呈现茶色。
5. 大便颜色变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大便颜色会变得浅黄或黄绿色。
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有哪些?1. 胎儿红细胞寿命短:胎儿红细胞寿命相对较短,分解代谢产生的胆红素较多。
2. 肝功能未完全发育:新生儿的肝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有效转化排出胆红素。
3. 母体因素:母体血液中的高胆红素或母体与胎儿血型不合,导致母体抗体攻击胎儿红细胞,增加胆红素产生。
4. 难产或产伤:难产或产伤会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增加,进而造成高胆红素血症。
四、如何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 合理产后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清洗身体,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感染。
2. 饮食调理:母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佳方式。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新生儿肝功能的发育。
3. 定期体检:新生儿出生后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
4. 避免过度紧缩:避免使用过度紧缩的衣物或尿布,以免影响新生儿的正常排尿和排便。
五、如何处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 光照治疗:对于较为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以采用光照治疗。
将新生儿暴露在特定波长的光源下,能够促进胆红素的转化和排出。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介
听力障碍
心肌损害
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引起心肌损害,导 致心肌酶升高、心脏扩大等症状。
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对新生儿听力造成 损害,导致听力障碍。
CHAPTER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直接反映黄疸程度,是诊断新生儿高胆红 素血症的重要依据。
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 比例
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黄疸,如肝细胞性 黄疸、梗阻性黄疸等。
换血疗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治疗方法,需要在医院进行,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新生儿充足的喂养、增加排便次数、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出。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 时,定期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高胆红素血症。
溶血性黄疸与非溶血性黄疸
根据患儿有无溶血性疾病家族史、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进行鉴别。溶血性黄 疸常见于ABO溶血、Rh溶血等,非溶血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先天 性胆道闭锁等。
CHAPTER 04
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01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降低血清胆红 素水平,缓解黄疸症状。常用的 药物有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 )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 介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护理 • 预防与预后
CHAPTER 01
引言
定义与特征
定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 血液中胆红素水平过高,超出正 常范围的情况。
特征
新生儿出现皮肤、巩膜(白眼球 )发黄,小便颜色加深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核黄疸,影响大脑 发育。
你要了解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你要了解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广大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新生儿阶段发病率约为30%~50%,并且具有一定的上升趋势,该疾病是造成新生儿住院治疗的常见疾病原因,如果在发病后未能尽早给予妥善治疗,随着胆红素水平的升高,可透过新生儿血脑屏障大量沉积于患儿的中枢核团,从而诱发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于患儿的生命安全将构成严重威胁,并且多数存活患儿也将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可对于患儿的智力、听力以及视力等造成严重损害,所以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积极做好防治非常重要。
1、认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广大新生儿阶段比较常见的疾病问题,该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新生儿出生之后在其机体当中的胆红素水平发生动态变化,如果胎龄超过35周,出生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胆红素列线图某一个百分位时,即可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血液内大量的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是该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发生多与溶血、母乳或者感染等相关因素有关,患病后可引起新生儿的皮肤与巩膜黄染,并伴随肝脾肿大。
现阶段对于此类患儿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和光疗,若未能尽早妥善治疗非常容易诱发高胆红素脑病以及核黄疸等并发症,这将对患儿造成终身性的伤害。
依据患儿的胆红素浓度可进行分类,即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直接胆红素血症以及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
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有哪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本质为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病变,其发生主要与胆红素的生成量增多抑或排泄减少有关,还有些患儿是在上述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引起的疾病。
新生儿溶血、低血糖、头颅血肿、高热、皮下淤血、缺氧以及窒息等都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多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与胆红素生成量过多有关,比如受到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红细胞增多、母乳性黄疸、血红蛋白病、体内出血以及红细胞形态异常等疾病影响,使得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患儿血液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诱发该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03
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及 问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优缺点
总结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 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但也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
VS
详细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 床实践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治疗方 法结合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通过辨证施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具有 疗效好、副作用小、提高治愈率等优点。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可以降低退黄时 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决定。
06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的展望与 建议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
临床研究样本量不足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 ,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
缺乏多中心研究
现有研究多为单中心研究,可能存在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可信度问题 。
缺乏长期随访数据
现有研究多关注短期疗效,缺乏对患儿长期健康状况的随访数据, 难以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远期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详细描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 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和 优势。例如,有研究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蓝光 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了较好 的疗效。此外,还有研究探讨了针灸、推拿 等中医治疗方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 中的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与前景展望
01
02
03
扩大样本量
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 以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普 适性。
开展多中心研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联合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新生儿,可采 用光疗、换血、药物等联合治
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营养支持
保证新生儿充足的营养摄入, 有利于提高其免疫力和治疗效
果。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低 血糖、低钙血症等,确保新生
儿安全度过治疗期。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阻塞性黄疸
多由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等引起,表现 为白陶土样大便、肝脾肿大等,血清胆红素以结 合胆红素为主。
感染性黄疸
多由于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引起,可伴有 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血清胆红素水平可高可 低。
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
如新生儿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需结合病史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预防措施建议
010203加强 Nhomakorabea产期保健
对孕妇进行定期产前检查 ,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 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 危险因素。
早期筛查和监测
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胆 红素水平监测,以便及时 发现和处理高胆红素血症 。
合理喂养和排便
鼓励母乳喂养,促进新生 儿肠道蠕动和排便,有助 于降低胆红素水平。
处理方法介绍
辅助诊断技术应用示范
80%
经皮胆红素测定仪
无创、便捷地监测新生儿胆红素 水平,适用于筛查和动态观察。
100%
血清学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等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或病原 体,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80%
基因检测
针对遗传性黄疸相关基因进行检 测,为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结果判读和报告出具流程
结果判读
根据实验室检查和辅助诊断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 程度和预后。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健康宣教
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概述
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措施
0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排泄障碍或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能力下降引起。
01
常见病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闭锁、新生儿感染等。
02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糖分
0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4
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
05
保持心情愉快:减轻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06
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
产后预防
避免过度喂养:避免过度喂养,防止胆红素水平升高。
观察黄疸: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02
预防措施: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胆红素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方法: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
04
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指标。
01
治疗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等。
预防感染: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尽早开奶:产后尽早开奶,促进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
家庭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01
定期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
02
保持新生儿室内环境舒适,避免过冷或过热
03
观察新生儿的饮食和排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04
定期为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标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标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升高超过出生1周时正常水平的两倍以上。
正确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患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下面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标准:
一、早期哺乳
早期哺乳可以帮助新生儿排出胆红素,防止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应当在出生后30分钟内开始哺乳,前四天每天哺乳9-1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0分钟。
二、增加皮肤接触
增加皮肤接触可以增加母乳分泌和胆汁排出,有利于新生儿排出多余的胆红素。
母亲应当亲自抱着孩子,确保新生儿每天有至少1小时的皮肤接触。
三、暴露在阳光下
阳光可以帮助新生儿合成维生素D和消化胆红素。
在出生后头三天,每天可以让新生儿暴露在阳光下10-30分钟,勿直接照射太阳。
四、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
新生儿应当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量,每天至少喝8次母乳或配方奶。
不要使用瓶子或奶嘴,以免影响婴儿吸吮和吞咽的技能。
五、进行胆红素监测
新生儿应进行胆红素监测,确保其血清胆红素值正常。
如出现高胆红
素血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六、及时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治疗方法包括光疗、药物治疗和输血治疗,详细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
患儿的情况调整。
以上就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标准。
希望家长们注意这些措施,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疗规范-V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疗规范-V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许多新生儿所面临的一种常见疾病。
它通常出
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内,由新生儿体内产生的胆红素过多引起的。
如
果不及时治疗,这种疾病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因此,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疗规范非常重要。
1. 早期筛查: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4到48小时内进行。
2. 食物控制:通过对母乳、人工奶和营养补充剂的管理,限制新生儿
摄入的胆红素总量。
3. 光照治疗:让新生儿暴露在特殊的蓝光下,帮助其体内的胆红素转
变成可溶性的物质,方便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
4. 药物治疗: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新生儿,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降低体
内的胆红素水平。
这些药物包括酚酞、硼酸和葡萄糖醛酸。
5. 监测:在治疗期间,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应该定期监测,以确保疗
效和安全。
总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治疗
方式和治疗时机。
尽管这种疾病相对常见,但如果得到及时和正确的
治疗,大多数新生儿都可以完全康复。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高胆红素
血症的症状,请联系医生并采取行动,以确保最佳的治疗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专家共识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预测发生重度胆红素血症可能。
高胆红素血症干预
光疗: 指征:1.Bhutani曲线或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光疗标准
2.出生体重<2500g放宽标准。极低出生体重儿或皮 肤挤压后存在瘀斑、血肿的新生儿,预防性光疗。
3.对于<1000g早产儿,注意过度光疗的潜在危害。 4.结合胆红素增高的患儿,光疗可引起“青铜症”, 但无严重不良后果。
以下时,改为标准光疗,降低至光疗阈值3mg/dl以 下时,停止光疗。 3.应用强光疗时,当TSB降低于光疗阈值胆红素3mg/dl 以下时停止光疗。
换血疗法
指征:
1.足月儿或胎龄≥35周晚期早产儿2004年美国儿科学推 荐换血标准;出生体重<2500g早产儿换血标准;准 备换血同时给予患儿强光疗4-6小时,TSB未下降或 持续上升,或对于免疫性溶血患儿在光疗后TSB下降 幅度未达到(2-3mg/dl)立即予换血
• 出院后随访计划的制定:每例新生儿出院前都应测1 次TSB或TcB,出院前胆红素水平处于Bhutani曲线 的第75百分位以上,建议延长住院时间。出院前胆红 素水平处于Bhutani曲线的第75百分位以下可出院, 但根据出院日或出院前水平制定出院后随访计划。
新生儿出院后随访计划
出院年龄(h) 48-96小时 72-96小时 96-120小时
生后小时 24h
48h
72h
96h
120h
95百分位 133
226
272
298
3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446005
(三)药物治疗
• 1.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确诊新生儿溶血 病者可采用VIG0.5-1.0g/kg于2-4 h静脉持续输注。 必要时可12 h后重复使用l剂。
• 2.白蛋白:当血清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值,且白蛋
白水平<25 g/L的新生儿,可补充白蛋白1g/kg,以 增加胆红素和白蛋白的联结,减少血液中的游离胆 红素。若白蛋白水平正常,则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白 蛋白。但如存在酸中毒,应首先予以纠正。
液。一般控制全程在90-120 min内。(4)换血后可发生TSB
反弹,应继续光疗,并每4小时监测TSB。如果监测
TSB超过换血前水平应再次换血。
第20页,共25页。
• 3.换血中应注意的问题:(1)换血过程 中应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心率、 血压和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注意 严格无菌操作。(2)注意监测血气、血 糖、电解质、血钙、血常规。(3)换血 时需等容量匀速地抽出和输入血液。一 般控制全程在90-120 min内。(4)换血 后可发生TSB反弹,应继续光疗,并每 4小时监测TSB。如果监测TSB超过换 血前水平应再次换血。
的光疗参考标准(图2),或将TSB超过Bhutani曲线( 图1)95百分位数作为光疗干预标准。 在尚未具备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的医疗机构可适当 放宽光疗标准。出生体重<2 500 g的早产儿光疗标准亦
应放宽,可以参考表1[9]。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或皮肤挤压 后存在淤斑、血肿的新生儿,可以给予预防性光疗,但
第8页,共25页。
二、高胆红素血症的监测方法
1.TSB的测定:目前在新生儿黄疸的风险评估及处理
中均按照TSB作为计算值。TSB是诊断高胆红素血症
的金标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称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黄疸的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
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
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胆红素产生增加或排泄减少所导致,或兼而有之。
因此,黄疸的出现是多种疾病的征象。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未结合型最为多见,过量积累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可导致核黄疸。
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偶尔可能发生在肠道外营养并发的胆汁淤积。
新生儿败血症和胎儿型有核红细胞增多症也可表现有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
母乳型黄疸是新生儿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形式,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偶尔有母乳喂养的足月儿,在第1周内发生进行性的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
在以后的怀孕中有再发生的趋势。
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是由于母体存在与胎儿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体(1gG)引起。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多发生于O型血产妇所生的A型或B型血的婴儿。
因为O型血孕妇中的抗A、抗B抗体IgG,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坏。
理论上母A型血,胎儿B型或AB型血,或母B,型血,胎儿A型或AB型血也可发病。
但临床少见。
主要是由于A型或B型血的产妇,其抗B、抗A的"天然"抗体主要为IgM,不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是由Rh血型系统中的抗原引起的,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E、e、C、c次之,而d抗原目前尚未发现。
在中国国内,Rh阴性多见于少数民族妇女,因此当Rh阴性妇女怀孕的胎儿为Rh阳性时,其D抗原会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循环,刺激母体产生抗D抗体,进而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胎儿红细胞发生凝集、破坏,出现溶血。
黄疸是Rh血型不合溶血的症状之一,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1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生后1周内体内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相关问题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
本文主要讨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
一、病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肝功能不成熟新生儿的肝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导致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不如成人,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相对较高。
2.乳汁喂养不足母乳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维持新生儿的正常代谢。
3.疾病因素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各种疾病因素,如产程缺氧、感染、酸中毒等原因,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释放出胆红素,加重了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
4.遗传因素少数新生儿患有血管原性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严重影响胆红素代谢和排泄,进而导致高胆红素血症。
二、临床表现新生儿黄疸是比较常见的病症,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和黏膜黄疸、排尿粪便颜色异常、食欲不振等。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发热、惊厥、呼吸困难等。
三、诊断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黄疸程度、黄疸出现的时间以及患儿的年龄等进行。
若患儿黄疸出现时间在出生后的第一天内,且黄疸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由胸部到下肢逐渐加深,这时需要考虑血型不合、出生时受损伤等措施。
若患儿在出生后的六天内出现高度黄疸,且连续两天的复测黄疸指数超过85,需要考虑进行负责性黄疸治疗或手术治疗。
四、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为光疗,在具有极强的光束下曝露患儿的皮肤,加速红细胞内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通常在治疗结束后,患儿的黄疸指数会逐渐降低。
除此之外,近年来还应用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交换输血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患儿的需要进行选择,因为有些药物造成的副作用很大,不适合使用。
五、预防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主要是加强母乳喂养,并尽早建立母乳喂养的良好习惯。
同时,避免产程中腹泻和缺氧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保持婴儿身体健康,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也会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素的能力降低 ,从而核黄疸症的危险性增加。2 0
世纪 5 年代用磺胺异聪唑治疗的早产儿发生核黄疸症 O 的危险性增 加 ,因为此药可从 白蛋 白取 代下胆红素 , 因而 可促进胆红素进八脑组织。2 0世纪 7 年代加入 0 生理盐水 中的一种 叫苯 甲醇的防腐剂 ,通过同样机理 亦可引起核黄 疸症 。脑组织对胆红素 神经毒性 的易感 性依据细胞类型 、脑 成熟程度与脑组织代谢 的差异而
充剂 ,常用起始 剂量为 0 2 . mmOIk / q.一 日 3次 。 54 氟 化物 .
或红细胞结构缺损等婴儿。某些种族的高胆红素血
好 发倾 向原 因尚不 明 了。 病理性高胆红 素血症 的另一原因是肝脏摄取胆红
CF患儿倾向于高糖食物并大量服用糖浆剂药 物 ,因 此 ,需 要 注 意 1 卫生 ,推 荐 使 用 氟补 充 3腔
3 % 与7 %。 3 3
如果胆红索 未与 白蛋 白结合或 呈非结合状 态 ,
或者已有血脑屏障损伤 ,则胆红素可进八脑组织。 白 蛋白结合胆红素的比率为每克白蛋白可结合 1 q m 胆 红素 , 晟高可选 82 q m 。因此血清白蛋白浓度为 3 / q d L的新生儿 ,其与 白蛋 白结合的胆红素血清 浓度 约
黄疸的治疗可能’极小 ,但反过来这种现象又导致几 I 生 乎被遗忘但有 时可致死 的核黄疸症 的报道 增多。本文
并且结台 胆红 素 的能力有限 , 因而 导致 生理性
疸产生 ,即使足月婴儿,其 出生头 5天血清胆红 } 浓度也较高 ( 早产儿及亚洲某些足月产婴儿血清 红素浓度升高可持续 1周 ) ,其后数 周可降至成 L 水平 。足月产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峰浓度平均为
& 月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 而在血清胆红素值很少超过
CF的并发症如肝疾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生 ,可 使 用熊氧胆酸 ( 一种亲水性胆汁酸 1 以预防 胆汁沉积 的发生 ,推荐剂量 为 5 7 /g,一 日3次 ,开始使 ~ mqk 用较低剂量 ,2周后逐步增加可减少腹部不适。 1mqd 3 2umo/ 的 l Cr lr N _ 0 /L( 4 l L) l 型 i e— alr g a 综
征婴儿则胆红素脑病较罕见。葡萄糖 一 一 6 磷酸脱氢 《 缺乏时, 溶血与胆红素结合能力受损的危险性增加。 G let l 综合征婴儿也有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基 br § 移酶活性轻度降低 ,此种降低归因于在 U l 基因 gT A
编 码 此酶 的主 要基 因 】启 动 子区胸 腺 嘧 啶腺 嘌呤
舅
有所不同 。 非结合胆红素是血脑屏障中一种 A P T 依赖性质膜 蛋 白即 P糖蛋 白的一种底物。 P糖 蛋 白缺 损的小鼠 , 流八脑 中的胆 红素增加可改 变血脑 屏障 的某些情况 , 倒 如感染 酸 中毒 、氧 过多 、脓毒 症 发 育不 全及 容积 渗摩 尔浓度过 高等 ,均 可影 响胆红素进入脑 内。
~
6 / 8 3 umo / 。异常生理性 黄 mq dL( 6~1 lL) 0
就目前临床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检测与治疗等方面 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i儿l4m 舅 月血L2/ 高7浓 l 产清度1 于~或mL 新胆1/ 此7高u 值m0 生红于d (素~o 1 1. o 7则 / 9为 d l qc L
另外,在治疗期间家人应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
助 ,并结 合其 它疗 法 。 J
责任 嫡 辑 钟 情
T 重复单位的扩展。 A重复单位数以及与尿昔二 A) T
0 1 ■ ■■ ■■ -
维普资讯
性 溶 血 婴 儿 中 ,可检 出 核 黄 疸 症 者 分 别 为 8% 、
,
_’ 的基底神经节呈黄色染色改变,故而命名其 r
为 核黄疸症” 0 。2 世纪 5 ~ 0 0 7 年代由于 R 溶血 h 性疾病与核黄疸症发病率的增加 , 儿科医师积极治疗 黄疸。然而 ,2 0世纪 8 ~ 0年代研究表明 ,黄疸 0 9 引起的核黄痘症很少 , 有许多婴儿进行了不必要的治 疗。另外 ,新生 儿出生后不久一般就 出院 了,因 此, 医生很难对其可能出现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进 行检测。此外 ,低浓度胆红素可能有某种抗氧化功 能 ,不 宜完全 将它清除 。综 上所述 ,医 师对新生 儿
E 生理・黄疸,此类婴儿常具有某些病理性黄疸的 I 生
寿因 。
2 病因
l Biblioteka 多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为胆红素产生增 ; ,肝脏摄取胆红素能力不足 ,胆红素结合能力受 以及肠肝循环中胆红素量增加。胆红素产生增
.
l 口 可发生于不 同种族婴儿 以及血型不合、红细胞酶缺
i
用抗生素时会得到改善。镁明显丢失者应 1 3 服镁补
维普资讯
.
.
P
J 。?
.
暮 血症的治疗
李春元
:
梓
F 在 2 0世纪初期 因观察到死于严重黄疸的婴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起因于新生儿产生胆红素 对其 排泄能 力又 有限 。某些婴儿 ,特 别是早产 L ,红细胞更新较快且寿命较短 ,因而胆红素的产 E 速率 高于成人 .新生儿 的非结合胆红素不易排
剂 ,特 别是在饮 用 水 氟含量低 的地 区 。
* 能力不足, 例如G et i r I 综合征 ( b 胆红素代谢的先天 缺陷 ) 。尿昔二磷酸葡糖苷酸基转移酶 ( 胆红素结合
行 的一种酶 ) 乏是 新生儿黄疸 的另一重要 原因。 需 缺 § 然在所有新生儿中此酶均相对缺乏 ,但严重缺乏的 I C ilr N ir 型 r e— ai 综合征 的新生儿于出生后数天或 g a
一
蓄
旦 胆红 素进 八脑 内 ,并 在较 低的 P 状 态下沉 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