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__第一框__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_(2013最新教材——详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
1.了解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历程。 2. 记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 理解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重点)
3. 理解文化强国目标的特点 , 深刻理解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 及其与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的关系。(重点) 4. 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来源、表现和要求 , 理 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难点)
特别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
三、全面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
(1)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 (2)坚持一个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3)把握一个主题:科学发展。 (4)围绕一个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的深厚实践基础。 (2)不正确。我们强调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 满信心,而不是认为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秀。 题中观点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所以是
错误的。
【配套练习】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与席 琳·迪翁合唱的中国名曲《茉莉花》,让观众感到东方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历程
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 的巨大冲击,曾经辉煌的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进行了 艰难的探索。探索历程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1、奉行“全盘西化”或“文化复古主义”无法使 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 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历史地承担了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使中国走上复 兴之路。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 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 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 是大乱之道也。”“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 而保国魂”。
——康有为
怎么做——
一是要不忘本来 二是要吸收外来 三是要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 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 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 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 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不是“私人订制”、大众订制它 是“国家订制”。央视春晚肩负着对内、对外弘扬 中华文化的双重使命;承担着展示中国形象、打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使命。 打造一台国家定制的2015年春晚,你会怎么设计? 为什么这么设计?
观点解读
• 文化自觉——觉察、觉醒、觉悟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 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 动担当;(认识文化视角)
观点解读
• 文化自信——信心、信念、信仰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 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待文 化态度)
“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 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 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 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 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 人,身体不如人”。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
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党的性质宗旨;
继承和创新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文化自身发展规律;
人民群众根本意愿;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思考三: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是哪次运动实现了中华文 化的历史转折,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兴?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
结论: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走 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基本内涵:(是什么) A、指导思想 B、目 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文化部编制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 材料一:《纲要》强调: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 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 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 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 层”等活动经常化。 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并从 《文化生活》的角度分别说明理由。
不会的。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 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 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 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 又要提倡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思想 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不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 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 共同的思想准则。
理解
1、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 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 确把握。 2、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 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3、二者关系: (1)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2)只有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具 有坚定的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遵循和把握 文化发展规律,坚定地推进文化发展及文化指导下的人 类社会能动的发展。 (3)因此,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
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面向现代化: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和政治 建设服务; 面向世界:着眼于世界,汲取国外优秀文化 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 面向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勇于 开拓创新,引导人民群众在思想精神和知 识水平上不断提高。
SQR教案 文化生活4.9.1
民族的:即民族性,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 统和革命文化传统,保持中国风格、中国 特色和中国气派。 科学的:即科学性,文化建设要遵循自身的 发展规律,正确反映自然、社会的发展。 大众的:即大众性,既要领先广大人民群众, 又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丰富人们 的精神境界。
知识小结:
SQR教案 文化生活4.9.1
1.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有两种倾:一是完 全“复古”的倾向;二是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现 代化倾向。这两种倾向( ) ①片面夸大了文化的多样性 ②都没有看到传统文化的作用 ③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④都不能产生中国的先进文化
BAΒιβλιοθήκη 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
4、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要求)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SQR教案 文化生活4.9.1
走 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基本内涵(是什么) 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 特 路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关系 色 社 建设社会主 会 义文化强国 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 主 义 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 发展道路 化 必要性 发 展 文化自觉与自信 含义与表现 道 要求 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必由之路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
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 宏伟目标 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 建设……必由之路。 (3)两者是路径和目标 的关系。
高中政治必修3课件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例 1】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
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
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 会思潮
B.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各种意识形态长期共存 C.始终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D.坚持百花齐放,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文化需求
第十九页,共25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①邓小平理论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毛泽东思
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B 项应选。
第二十页,共25页。
4.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有
第七页,共25页。
3.措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答案】 A
第十页,共25页。
二、全面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情境链接 “纵观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正
是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是这种自觉自信催生的优 秀作品,给了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穿越激流险滩、驾驭时代风云 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没有文化 自觉的民族是迷茫而缺失方向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国家 是苍白而没有力量的国家。”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教学内容必修③《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二、教材分析第九课主要讲述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所确立的目标、道路和任务,主体是国家。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本框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部分: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第四单元的教学任务是给学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究竟该“怎么办”。
第八课我们带领学生领略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并学习了面对各种问题、现象时,如何做出选择。
第九课开始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2.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3.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4.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二)能力目标1.通过“给中华文化点个赞”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从而掌握并区分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
2.通过“2015春晚总导演”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设计创意和策划能力,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树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五、教学重点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六、教学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七、教学思路该教学设计立足文化强国的教学目标,采用了“点赞中华文化”的复习导入法,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讲解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结合学生熟知的素材,如“最强大脑”“感动中国”“爸爸去哪儿”“米歇尔写书法”“春晚”等节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接下来,结合教材98页,让学生打造一台国家定制的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果你是总导演,你会怎么设计?为什么这么设计?小组讨论,请四位“学生导演”发言。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 第4单元 第9课 第1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材分析(0002)
2015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9课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3【新课推进】[教学过程]通过第八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生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第三九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板书)中国文化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如何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
第一目“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教师提出问题:在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观点:(学生看课本)一是全盘西化论,二是文化复古主义,请同学用我们学过的知道评析。
学生思考回答:“全盘西化”论这种观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犯了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
我们应该以博大的胸怀,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文化复古主义这种观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犯了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教师总结: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教师提出问题:那什么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学生阅读课本,明确结论。
(学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教师总结: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开始由衰微走向重振。
因而,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教学设计5:9.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项目内容
课题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明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我们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难点:进行文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
一是密切联系时事政
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
方针政策,体现思想政
治的与时俱进性质。
二是用音乐渲染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热情。
教学准备1、情景设计法,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展示课件,教学中选取了一些时代感和说服力都较强的图片、视频资料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悟。
2、合作探究法,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由学生探究中得出结论,发挥高中学生较强的主体参与意识,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互动中既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也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尊重和认同。
3、启发引导法,教师在问题情境设计上要有层次性和梯度,由浅入深,由生活到理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把握知识。
高中政治 第4单元-第9课时-第1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学
化?这是第九课所要探究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
课
课
堂 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互
时 作
动
业
探 究
菜单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课
教
外
法
生
分
活
析
感
悟
教
学
方
案
方式三:视频导入
设
计
播放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视频。
当 堂 双
基
课 前
设置问题:从抗震救灾、奥运成功到神舟飞天、太空
达 标
自
主 对接。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呢?
学
些体现本知识点的事例加以说明,在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
课
课
堂 开拓学生的视野。
互
时 作
动
业
探 究
菜单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课
教
外
法
生
分 析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活
感
1.弄清“全盘西化”“文化
悟
教 学
复古主义”这两种错误观
方 案 设 计
点的实质。
重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中政治 第4单元 第9课 第1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3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2015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9课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3【新课推进】[教学过程]通过第八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生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政治必修Ⅲ人教新课标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案
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学期理综-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 (共18题;共45分)1. (2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课题。
下列物质属于新能源的是A . 氢气B . 煤炭C . 天然气D . 石油2. (2分) (2016高三上·滕州期中) 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X物质,发生反应3X(g)═Y(g)+Z(g)△H<0,反应一定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反应时间(min)05151720X的浓度(mol/L) 1.00.40.40.70.7A . 0~5 min时,该反应的速率为v(X)=0.12 mol/(L•min)B . 5 min时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数值为0.625C . 15 min时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升高温度D . 从初始到18 min时,X的转化率为30%3. (2分)(2020·嘉兴模拟) 600℃时,在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 和 H2O,发生反应: CO(g)+H2O (g) CO2(g)+H2 (g)。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0~5 min 用 CO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1·min−1B . 该反应在 10 min 后才达到平衡C . 温度升高至800℃时,反应平衡常数为 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0 molCO 和 1.20 molH2O,达到平衡时 n(CO2)=0.4mol4. (2分) (2016高一下·沙市月考) 下列关于ⅦA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B . 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C . Ⅶ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D . Ⅶ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5. (2分)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 2CH4(g)+4O2(g)=2CO2(g)+4H2O(g)△H=+890kJ•mo l﹣1B .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C . 1/2 CH4(g)+O2(g)=CO2(g)+H2O(l)△H=﹣890kJ•mol﹣1D .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6. (2分) (2019高一上·扶余月考)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MgSO4溶液时,下列情况可能导致实际浓度偏高的是()A . 称量时部分MgSO4吸收了水蒸气B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C . 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有少量水珠D . 溶解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烧杯外7. (2分)(2020·承德模拟) 实验室模拟从海带提取碘单质的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B . 操作1为过滤,操作3为蒸馏 H2SO4(aq)C . 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 H2O2后,碘元素发生还原反应D . 含I-和I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I-+IO3-+6H+=3I2+3H2O8. (2分) (2018高二上·武清期中) 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B . 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静态平衡C .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D . 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9. (2分) (2016高一下·怀仁期中)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A . 2Na2O2+2H2O═4NaOH+O2↑B . Mg3Cl2+2NaOH═Mg(OH)2↓+2NaClC . 2NaOH+Cl2═NaOCl+H2OD . NH4Cl+NaO═NaCl+NH3↑+H2O10. (3分)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3年政治课本改版新内容)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课框架1、是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2、为什么(原因):“四个决定”3、怎么做:①(要求):(P97)②(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P100)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2.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3.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梦。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两者是途径和目标的关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2)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
(3)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
3.如何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此,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具体来说就要有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责任的历史担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 体现
文化自信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何去何从。这启示我们,必
须坚持( )
A、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
B、抵制腐朽文化
D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A B
内涵 原因 (四个决定)
① 党的视角 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 性质宗旨决定的; (两个先锋队/为人民服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
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 B
内涵 原因 (四个决定)
② 历史视角 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 化的要求决定的; 丘吉尔说:宁愿失去一个印度, 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1、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
务,是基于(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2、2009年4月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思想越 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如果主流意识形态缺少正 确的理论作支撑,不仅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会倾覆, 而且必将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
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 党的视角 ③ 国内视角
② 历史视角 ④ 国际视角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 C
B 原因 内涵 如何走中特文化道路?(六个坚持)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 (两为方向) 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双百方针) 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三贴原则) 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 探索
2. 转折点 ——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
指导思想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
—面向现代化、世界、未 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A
内涵
基本特征
本质和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
B
意义
——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 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
1、文化自觉 3、表现 2、文化自信
——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 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文化自觉 3、表现 4、如何增强文化自觉、自信 2、文化自信
⑴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特文化 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的目标。
(联系P93中特文化内容/作用/地 位)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
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
内涵
建设先进文化之路 (方向) 科学发展之路 (主题) 强基固本之路 (功能) 以人为本之路 (价值追求) 改革创新之路 (动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
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相对于中特 经济、政治
相对于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 探索
民族/历史虚无主义 2. 转折点
守旧/封闭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
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A来自B内涵 原因 (四个决定)
③ 国内视角
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 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
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 B
内涵 原因 (四个决定)
④ 国际视角 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决定的;
特色理论为什么能确保文化 建设的方向?
1 它凝聚了
2 它回答了 3 它是 4 它集中
知识整合: 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六个坚持 (P97)
(2)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 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P98)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 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P99)
(联系文化对综合国力作用P11)
美中两国文化发展主要数据比较 美国 人口(亿) 博物馆 图书馆 报纸 刊物 出版社 电视台、 电台 3 17500 16600 10023 11000 37000 11200 中国 14 3200 3223 1937 9851 581 3242
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现在还 称不上一个强国,因为中国的文化还不 具有影响其它国家的力量,中国只出口 电视机,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
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的关系
⑴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⑵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两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辨析: 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位(即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会不会防碍文 化多样性的发展呢? 1、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 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统一的,所以同社会主 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 提倡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思想文化越是多 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