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形状和大小(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你认为其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理课上,老师经常带领学生用一些模拟实验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

下面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3.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观察到( )4.最先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5.若给“地球妈妈”做一件外套,至少需要多少布料?( )B.6 371平方千米6.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拨它就转。

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 )7.在学习了地球仪之后,几位同学对研究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拿着地球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你知道谁的说法是错误的吗?( )D.地球上的地物在地球仪上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8.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9.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10.观察下图,并结合学过的地球相关知识,在适当的位置上填上下列相应的内容。

6 371 5.1亿4万不规则1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的提示,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B,C。

(2)根据描述,猜猜我是谁?①我是地球的“缩小版”,通过我人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

我是。

②我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我是。

③人们都说我是南北两极之间的最近通道,可是我在地球中实际是不存在的。

我是。

(3)根据描述,请你来判断。

我的长度约4万千米,人们往往用我来表示地球的大小,我是地球的( )参考答案1.D 2.B 3.A 4.B 5.D 6.D 7.B 8.C 9.B 10.见下图。

11. (1)地轴北极南极(2)①地球仪②南极③地轴(3)D。

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3.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
多少个足球场? 73000000000个(即730亿个) 4.北京四环路周长约65千米,赤道周长约是它的多 少倍? 615 5.赤道周长约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 10万个 (2)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什么?
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 到了什么?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地轴 地球自转轴 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 球边面的交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线 连接南北两 极并且与纬线垂 直相交的半圆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 且环绕地球一周的 圆圈。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
南极 地轴南段与地 球表面的交点
认 识 纬 线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纬线和纬度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三课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地球的形状——球体
直觉 天圆地方
推测
地球也是个球体
最科学的证据 地球卫星照片
证实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4.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6.下列关于地轴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地轴经过地心 B.和纬线所在平面垂直 C.和经线所在平面垂直 D.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7.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 )。 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 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8.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 )。 A.地球自转轴 B.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C.地球上就有地轴 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

(人教版七上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上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情景导入
观视频答问题
1.你能说出地球 有哪五大秘密吗? 2.关于地球的形 状,你了解多少 呢?
新知探究
活动一:探形状知大小
我们生活的家园 是什么样子的呢?
古代人对地球的 认识又经历了怎 样的过程?
1.让我们穿越时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把铁丝弯成图中②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66.5°角, 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3.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 4.在图③中的倾斜铁丝两头,即ab处,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把乒乓球固 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可以自由转动。
5.在图③中c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仪不会翻倒。
新知探究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凭直觉对地球进行概括和总 结,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一 臆 想 阶 段
早期的“盖天说” 认为天圆 地方,认为“天圆如张盖,地 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覆盖 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
“天圆地方”
新知探究
二 推 理 阶 段
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 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 “地球”的概念。
新知探究
展示交流
坚持细心制作,一定能够成功!
拓展提升
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还有这些认识!
古印度人认为地球是一个倒置的碗,支撑地 球的是几只巨大的大象;而大象又站在一只巨 大的乌龟背上,它是印度主神毗湿奴的化身。 毗湿奴、地球、大象又被一条巨大的眼镜蛇环 绕,眼镜蛇代表着水。
古巴比伦人认为宇宙是一个 闭合的箱子,大地是这个箱子的 底板。
地球卫星照片
宇航员眼中的地球
新知探究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形状和大小(第一课时)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形状和大小(第一课时)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形状和大小(第一课时)一、课标(一)课程内容标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二)课标具体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2、通过观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科学求知精神。

二、重点、难点(一)教材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会用正确的地理术语表述地球的形状2、结合图片,会用科学简洁的语言讲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3、会用相关数据比算描述地球的大小难点:1、结合图片,会用科学简洁的语言讲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会使用地球仪,并观察辨认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建立地球空间概念三、学情:(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1、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及表面积:95%学生能够掌握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85%学生能够掌握3、使用地球仪并观察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建立地球空间概念:65%的学生掌握(二)普遍性问题:用地理专业术语描述地球形状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四、教学目标:1、会用准确的地理术语描述地球的形状2、通过观看图文资料,能简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学习古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及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会使用地球仪,并观察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并使其建立地球的空间概念。

五、教学过程设计【构建动场】课件出示地球的照片及相关的动画,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大小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及过程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的图1.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让学生进行小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体过程,并说出地球的形状。

对应教学目标1活动程序:(1)让学生先从字面意思来说明“地球”,从中能够得出的地球形状的结论是什么?(2)展示地球卫星照片,使学生了解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在电影院中寻找位置
在地球仪上寻找北京的位置
北京的经纬度 东经116° 北纬 40°
试一试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寄 来的一封信。杰克在信中开了一 个小玩笑,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 经度116°、纬度40°的地方参加 地理夏令营活动,小明是否能找 到此地方?可能出现什么差错?
试一试
在地球仪上找到下列地点
(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思考:
你知道地球 自转一周是多长 时间吗?
地球的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地球的自转

夜昼
阳 光
线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昼夜现象; 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上的昼夜和昼夜更替
纬线
经线
概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球仪上连 接南北两极
的圆弧线
形状
半圆
长度
相等
数量
无数条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纬线
经线
经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 接南北两极
的圆弧线
形状
半圆
长度
相等
数量
无数条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 地球仪上赤道
南北两极的圆 和与赤道平行
弧线
的圆圈
形状 半圆

长度 相等
不等
数量 无数条
一个最大的圆圈,作为赤道;在赤道 两侧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 各点的距离相等。
(2)把铁丝弯成图中②所示的形 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竖直方向成 23.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 球略大一些。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 穿起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交流讨论
1.太阳的东升西落能否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不能
2.日食现象能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不能
探究新知 (二)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_6_3_7_1千米 最大周长约_4_万_千米
表面积约_5_._1亿平方千米
感受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
(1)地球的表面积约 相当于多少个足球 场的总面积?
约729亿个
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 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 那么,古代人又是如何 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呢?
探究新知 (一)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 球体”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直觉、臆想
①天圆地方
直观
猜测
②太阳和月 亮
实证
④地球卫星照片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2.你能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吗?
站在海边,遥望远 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 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 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 船身先消失。
一个足球场面积约7 000平方米
(2)地球的最大周长 约相当于多少个400 米跑道的总长?
约10万个
思考:1.地球的半径为什么用“平均半径”这个概念?
经过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 径为6 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 赤道半径比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的长度 多21千米。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相比 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地球并不是一个十 分规则的球体。
发生月偏食时, 地球挡住一部分日 光,使地球的影子 投射在月面上,就 像给地球照镜子, 使我们看见了地球 的球体形状。
站得高,看得远
地球卫星照片: 确证地球是一个 球体
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 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 么? 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
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 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 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浑天说、球体、不规则的椭球体。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_麦__哲__伦_,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 是一个球体。 现在人类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地球表面积约_5_.1_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6_3_7_1_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 _4_万__千米。
Hale Waihona Puke 14.在地球上有许多小的岛屿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在地 球仪上是无法表示出来的,通常我们会(C )
A.不标记该岛屿 B.把比例尺变小 C.用一些不成比例的点和文字标记出来 D.只用文字注记 点拨:有些小的地理事物对于军事、航海、航空等方面非常重要,必须把它标 出来,所以我们只能用不成比例的点、线、面来标记。
15.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通常采用( C ) A.白色 B.黄色 C.蓝色 D.红色 16.写出下图中地球仪各部位的名称。
A.底__座__ B._固__定__架_ C.地__轴__ D.赤__道__ E._北__极_ F._南__极_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519年9月,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员分乘五艘船,从 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 千辛万苦,于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为介入当地土著人的纠纷而身 亡。船员们忍痛继续向西航行,他们艰难地横渡印度洋,再绕过好望角,最后只 剩下一艘船和十几名船员,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 球一周的航行。
1.(海南中考)如图所示,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由此可推测 ( A)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课件新人教版
【答案】C
7.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读图1
-1-8,回答下列问题。
北极
(1)在甲图中适当的框内填出北极和地轴。


(2)读乙图说明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有 平__均__半__径__6_3_7_1_千__米__,__最__大__周__长__约__4_万__千__米__, _地__球__表__面__积__约__5_._1_亿__平__方__千__米_______。
【答案】C
某学校七年级(2)班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动手制作了 地球仪。图1-1-10显示了其制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 程。观察后,想一想,回答3~4题。
3. 世界上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B ) A. 古代的神话传说 B.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 20世纪的卫星照片 D.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点拨】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 个球体。
(3)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上述实验反映的内容 一致?
①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②登高望远等。
(4)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及现实生活中 相似的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球__体___。
A. 海陆分布 B. 质量 C. 高低起伏 D. 大小
【点拨】地球表面积、平均半径、最大周长等数据, 说明了地球的大小。
【答案】D
4. 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
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 D )
A. 地球
B. 地球卫星照片
C. 地图
D. 地球仪
5. 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为( A )
A
B
C
D
【答案】地球仪是个正球体。地轴与水平面呈66. 5°的 夹角。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形状的是( B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限时:10分钟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1-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的是站得越高,看得 越远,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 气候有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与地形有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地形有关。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7-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图中③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极 半径,④所代表的地 理事物名称是 赤道 半径。实际上③的长度 小于 (大 于/小于)④的长度,因为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 不规则球体。 (3)⑤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赤道 ,长约 4万 千米。
4.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写照 B.地球仪不能反映地球的大概形状 C.地球仪便于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D.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转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5-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知识点2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地球仪的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
缩小 ,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就是地球仪。 5.地球仪的作用。 (1)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 符号 和文字来表示陆 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 位置 、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现代 证实
近代 探索
16世纪初麦哲伦环 球航行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 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而目 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 后消失。
生活中证明地球是球体 的实例

1 登高望远

实例 2 草原马群
3 卫星照片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 球体。 (不过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小)。
2、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表面积5.1亿 平 约相当于多少个足球场(7000平方米)
方千米
的总面积?
729亿
最大周长
约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的总长?4万千米10万
地球表面积约相当于多少个中国的陆地面积(约
960万平方千米)?
约53倍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C地 理 七年级上
地球形状
2
地球仪
4
1
地球大小
3
练习
古人眼中的天地形状
天 圆 地 方
太阳月亮的形状
麦哲伦环球航行
西班牙
西班牙
地 球 卫 星 照 片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
太阳月亮的形状
天圆地方
直觉 猜想
古代
联想 推测
后来
20世纪地球 卫星照片
纬线
南极(S)
地轴
北极(N)
经线
活动:制作简易地球仪
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部分材料 可用替代品)。
地球
地球仪
大小


形状 不规则的球体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讲授新课
一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臆测 ——天圆地方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北朝民歌
敕勒[chìlè]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观星 ——推测地球是球体
太阳和月亮
环球航行 ——首次证实地球是球体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 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 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讲授新课
一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不仅认识了地球的 形状,而且精确测量了地球的大小,地球 的大小用什么表示呢?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大小
形状
近代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讲授新课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很大,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人们制作 了它的模型——地球仪。
发现:
说一说,地球仪与地球有哪些差异? 在地球仪上你发现了哪些地理信息?
发现: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 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 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虚拟的假想轴 (实际不存在)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 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而目送离岸 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 杆后消失。
月食现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 挡住一部分日光,使 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 面上,就像给地球照 镜子,使我们看到了 地球的球体形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 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认识过程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地轴 两极 赤道
天圆地方 根据月亮太阳形状推测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是一个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人们假想的穿过地心的自转轴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
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
橡皮泥
用来协作固定 地球仪底座
红笔
用于绘制南北 极点和赤道
分组制作地球仪并展示,评出制作最好的一组。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动 手 做( 限时10分钟)
制作简易地球仪
制作地球仪的步骤:
➢ 沿着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一个圆圈,作为赤道。 ➢ 在乒乓球的两端各找到一点,使之到赤道上各点的距
离相等,并在这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作为南北极点。 ➢ 用铁丝弯出一个地轴、底座与支架的连体,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
麦哲伦海峡
观察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路线,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说明了什么?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确证
卫星照片
现代确证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确证
地球是球体
推测
证实 “地球”
麦哲伦环球航行
看完人类认识地球 形状的过程后,你 有什么感悟呢?与 同学一起分享吧!
➢ 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 什么作用?
• 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 • 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纬线
平行于赤道并与经 线垂直的圆。纬线 的长度从赤道向两 极递减。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完整版)PPT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完整版)PPT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优 秀课件P PT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优 秀课件P PT
地球仪的构成
拨动地球仪,可以看见 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 这根轴代表地轴。
注意:
地轴是真实存在的吗?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优 秀课件P PT
地轴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优 秀课件P PT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优 秀课件P PT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优 秀课件P PT
拓展延伸
想一想:地轴的空间 指向具有什么特点? 地轴的空间指向在 一定时期内可以认 为是不变的,地轴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 星附近。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优 秀课件P PT
北极星
地心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优 秀课件P PT
人教版地理课件《地球和地球仪》优 秀课件P PT
随堂演练
C 1.我们站在海边看远来的船只,最先看到的应该是 ( )
A.船头 B.船舷 C.船帆 D.船尾 2.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 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地方。
B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
地理(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新课导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见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 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见月亮像个明亮的圆盘。但是, 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自己却不容易看见。 站在地球的表面,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 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 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讲解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讲解

西经W



午 线
东经E
经度
思考下列问题: 1 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
本初子午线 2 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180º-- 0º-- 180º
3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有什么特 点。
东经:0º经线向东依次排列,越 往东度数越大,最大值为180; 西经:0º经线向西依次排列,越 往西度数越大,最大值为180;
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 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
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使我们看见了 地球的球体模型。
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环绕地球航行, 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1519-1522年 (葡)麦哲伦

麦哲伦海峡
好望角
麦哲伦的船队成功地进行了环球航行,首 次环球航行的成功,在实践上第一次证实 了大地是球形的,第一次证实了全球海洋 是一个整体。这使地理学发生了一场真正 的革命。
你能找出其他 证据证明地球 是个球体吗?
站的高看的远 向北走,北极星越来越高 坐飞机旅行所见
你知道地球的真正形状吗?
表 你能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吗?



5.1
平均半径:
亿
6371千米

方 千 米
周长:4万 千

形状 北 极


轴道
6357
6378
南极
近代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0° 40° 60°
(0°, 12C0°E) B
( 20°S, 0 °)
15 °
160°
180° 160° 140 °
25°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

A项能说明地球是球体,但A项是通过地球表面不是平面而推断出地球
的形状是球体;D项是用科学的方法直观地呈现出地球是个球体。
关闭
D
解析 答案
123456
3.下列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卫星照片
D.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关闭
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可以从表面积、平均半径、最大
周长等方面说明。A项说明地球的形状,C、D两项可以证明地球的形
状。
关闭
B
解析 答案
123456
4.如果用一条条的绳索首尾相连围绕赤道摆一周,大约需要多少条 10米长的绳索?( ) A.400万条 B.40万条 C.100万条 D.10万条
关闭
本题考查赤道的周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用10米长的绳索首尾相 连围绕赤道摆一周,则所需绳索为4万千米÷10米/条=400万条。
关闭
A
解析 答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一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1)地球是一个 球体 。 (2)认识过程。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
太阳 环球 航行
一二
2.大小
一二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 形状 ,按照一定的 比例 把它缩小, 制作的地球 模型 。
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观察图甲中球面上铅笔移动的现象与平面上铅笔移动的现象, 比较两者的不同。 推理:船从远方驶来,会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利用图乙验证 推理。 讲解:通过实验——推理——验证,我们能够通过船从远方驶来 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2.1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形状和大小)(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1.2.1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形状和大小)(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那么多英雄想要保护我,关于我你了解吗?
今天就来认识一下我吧
最早人们直觉猜想: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地球的形状 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The shape of the Earth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 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于是 有了“地球”的概念。
地球的形状 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The shape of the Earth
对于数字没概念的话, 我们来做一个活动。
地球大小
比较项
地球表面积约为 约相当于 7.2857X1010 个足球场的总面 5.1亿平方千米 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约4 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 50 小时(飞机
万千米
平均飞行速度约800千米小时
地球的大小
The size of the Earth
现代人们利用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
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了地球的大小
我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
你可以记作“庐山起义”
我的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我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大小
The size of the Earth
地球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描述, 还可容易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
1.用你生活中熟悉的食物做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A.海陆分布
B.质量
C.高低起伏
D.大小
习题巩固
3/4
某同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位于乒乓球顶部且被铁丝穿过的点叫作 ( B )
A.地心
B.地轴
C.北极
D.直射点
习题巩固
4/4
4.图示乒乓球上所画的平行圆圈中,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形状和大小(第一课时)
一、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二)课标具体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
2、通过观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
力,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科学求知精神。

二、重点、难点
(一)教材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会用正确的地理术语表述地球的形状
2、结合图片,会用科学简洁的语言讲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3、会用相关数据比算描述地球的大小
难点:
1、结合图片,会用科学简洁的语言讲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会使用地球仪,并观察辨认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三、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及表面积:95%学生能够掌握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85%学生能够掌握
3、使用地球仪并观察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建立地球空间概念:65%的学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用地理专业术语描述地球形状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四、教学目标:
1、会用准确的地理术语描述地球的形状
2、通过观看图文资料,能简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学习古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及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会使用地球仪,并观察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并使其建立地球的空间概念。

五、教学过程设计
【构建动场】
课件出示地球的照片及相关的动画,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大小
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及过程
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的图1.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让学生进行小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
大体过程,并说出地球的形状。

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
(1)让学生先从字面意思来说明“地球”,从中能够得出的地球形状的结论是什么?
(2)展示地球卫星照片,使学生了解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3)向学生提出人类认识地球是球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哪几个过程?
让学生复述出来。

总结: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
体→地球卫星照片
活动策略:
此部分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展示为主。

活动评价:
通过让学生读图,同位间相互检查、纠正,使全部学生能够记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地球形状。

承转:提出问题: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说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吗?
【交流探究】对应教学目标2
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例子还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先进行讨论,说明,可以让学生阅读地理图册的相关内容。

然后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给予合适的评价与点评,同时给出例证进行说明。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b.(事例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站得高,看得远。

承转: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活动二:地球的大小
活动目的:通过读教材图“1、2地球的大小”及课本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来加深对地球大小的认识。

从而最终达到记住地球的平均半
径、表面积和赤道周长。

对应教学目标3。

活动程序:
(1)让学生读数: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根据课本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并进行对比认识地球的大小。

活动策略:
此部分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展示为主。

活动评价:
通过让学生读图,说出数据,同位间相互检查、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记住描述地球大小的这一组数据。

补充: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的大小
提出问题:比较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分析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吗?
让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总结: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承转:地球那么大,我们研究起来肯定不太方便,那怎么办呢?人们为了研究方便,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仪。

活动3.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交流探究]对应教学目标4、5
用现实现象或事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学生积极回答后
总结1、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活动4:读图认知
出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解,让学生自行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名称,并同桌之间进行相互的检查与熟悉。

同时根据给出的图解了解这些点和线,并进行小结。

总结2: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1.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
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2.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3、地球仪和实际的地球形状也不完全一样。

[综合建模]
一、地球的形状及大小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3、地球的大小:用最大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来说明
二、地球仪
六、教学评价 (课堂作业)
3、填充图册,第二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