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表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引言数学是学生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了解一年级学生在数学上的表现和问题是学校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对一年级数学的质量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通过对一年级数学考试成绩的评估,我们获得了以下数据:1. 平均分:80分。
2. 及格率:70%。
3. 优秀率:20%。
4. 低分率:1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年级数学考试中,学生的整体表现良好。
优秀率较高,低分率较低。
然而,平均分仅为80分,说明仍有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1. 计算困难:部分学生在基本计算(如加减法)上表现出困难,导致成绩下降。
2. 空间想象:一些学生在几何图形和空间方向上的理解不够深刻,需要进一步加强。
3. 问题解决能力:一部分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提高数学能力,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基础训练:针对计算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计算训练材料,如口算练和应用题训练。
2. 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实践性研究:通过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如集体测量、实地调研等,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几何理解能力。
4. 启发性问题:引入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求知欲。
5. 批评与鼓励结合:在评价学生的同时,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面对数学研究。
结论通过对一年级数学质量的分析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来实施这些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研究环境和支持。
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表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xxx市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学校_____xx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填表人____一、基本情况二、考试成绩分数段统计不足60人的,全样统计。
三、答题情况分析(所取样本要与上述分数段统计的样本相同,对试题的每一小题都作如下内容的分析)一、算一算第1小题,平均得分:29分,得分率:97%。
题目比较基础。
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绝大部分孩子全对得到满分,个别孩子错了1~2题,主要原因是看错加减符号。
第2小题,加减混合题平均得分:5.82分,得分率:97%。
主要原因是看错加减符号或是加减混合题不熟练.二、填一填第1题看图写数。
平均得分:3.96分,得分率:99%。
第2题填空。
平均分4分,得分率:80%。
部分学生对数的组成掌握不好。
第3题按数的顺序填数。
平均分1.98分,得分率:99%。
第4题填上<、>或=。
平均分3.96分,得分率:99%。
小部分学生漏做题。
第5题填上合适的数。
平均分2.94分,得分率:98%。
小部分学生对未能掌握凑十法。
第6题算一算。
平均分2.91分,得分率:97%。
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平时训练较多,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绝大多数学生全部正确,且抄写认真、规范。
学生基本做对,只有个别同学因为态度不端正做错。
第7题、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平均分2.97分,得分率:99%。
学生对整时掌握较好。
第8题、数一数。
平均分3.52分,得分率:88%。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统计,学生能正确区分和统计数一数,答题情况较好。
对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对于学生始终是一个难点。
一小部分学生还是很容易出错。
第9题、看图写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平均分2.7分,得分率:90%。
部分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掌握不够好。
第10题看图写一个加减混合算式。
均分3.6分,得分率:90%。
部分学生不明白图意。
第11题填上合适的数。
平均分1.6分,得分率:80%。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试题的质量分析表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试题的质量分析表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试题的质量分析表
一、成绩基本情况统计
二、错误典型题例举及原因分析。
第三大题:数图形不够准确,特容易落下。
第七大题的第四小题,出现的问题最多多。
原因是:本应该作加法的题同学们却做了减法。
孩子们不理解题意。
三、试题反映出学生知识与能力情况分析和存在问题。
通过试卷反映出: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例;计算、比较大小、写出各数、填空等掌握得非常满意。
但也放映出不足的.地方:如数图形中找出正方形有几个,同学们数得不够准确,不是多数就是少数。
其原因是不认真。
在者是用数学中的第四题问题更大,同学们根本理解不了题意,都用12减去9等于3。
也不知同学们怎么想的。
四、对试题命题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试卷出的很好,很科学,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应用,同时也注重了能力的提升。
建议:用数学的第一题,几只鹅学生看不清。
第三题,球画的不够清楚,使得认真的同学认为那些深颜色的是圆了,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用数学的第四题,属于逆向思维,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解答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一年级数学期中质量分析表

这次考试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些学生做题不认真,粗心大意,不看题目要求,做完题不会检查,以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后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让学生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使他们能主动地思考。
三、改进方思
1、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一是关注全体学生,缩小学困生的面,让优生帮学困生,以优带中;
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结论,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备注:
1、定性分析:应包括试卷卷面分析、今后的改进方法、措施以及对试卷的意见及建议等内容。
2、一、二年级:优(90—100)、良(80—89)、合格(60—79);三、四年级:优(85—100)、良(75—84)、合格(60—74);五、六年级:优(80—100)、良(70—79)、合格(60—69)、待合格(59分以下)。
二、试卷失分分析:1、填一填;比较大小班级里还有7个左右对这一方面还不是很掌握.2、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例如”6+4”等于9等,故结果就错了。3、在最后一题,班级还有10左右对看图列式写2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还没掌握看图写算式的方法。
3、计算比率时分母以“到考人数”为准。
永和镇小学期中质量检测情况分析表(2015年秋季)
一年级数学学科任教教师黄阿汝
定量分析
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表.doc

表一:填表人:邓少玲填表时间:2010-7-5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答题情况分析表• • 校 学学级 年 一T-难 或✓(X率处 答 正我填 •、知AHH>1 呂>‘ 多一写误漏13错答误A 法,看 弘减算字 裁作法数 阳法加将 d 加作主 规将法学 畛时减冇X 算或至。
计算甚错数一六 一一j々 <〔附碉附TO里右 是 学数6 莊往题也错些在第 粉左--m 问旳有但了 沁是没那故题了, 迩祗Jlla ,力对孙 YIS 刖们后的5画块。
2d,他为右第是少数 m2憶、,以往而明多我 上 1 • 9 m - ■!<; 解数口从了生缺那透分 渗部方 学,思 向分学 学找的 教中体 在体澧 o 从中法驚T冇111培能 释列效的 解立有個 -,、・y 独,法际 生境算实 学情究决 城施探解 鼓时比牡。
关算养力五、我 会做 统计表二:试题命题质量分析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末考试试题命题质量评价表(1)(小学、初中)学校:花都区雅瑶镇雅瑶小学年级:一年级科:数学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符合程度符合(J)易中难情况偏难()区分度较好3)基本符合()适中(J)一般()不符合()偏易()较差()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简单分析在教学过程屮贯彻《评价标准》的状况(是否贯彻?如是,如何贯彻?如否,原因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教材,并依照《评价标准》,在教学小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认真钻研《评价标准》,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识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题型设计特点本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吋根据整套教材的他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
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试题命题优点本卷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情趣的数学活动屮,激励学生用口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表

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表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学生家庭及学生智力存在差异,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不够理想。
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要做到:一、积极主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
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
二、以课堂教学为核心:1、备课。
要认真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
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
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
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听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接着,学生练习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
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表. doc

思
考
或
建
议
1、继续加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静心、耐心、细心。仔细审题,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二、成绩说明
我校一年级两个班,参加考试人数共72人。其中一班36人,二班36人。从三项达标来看,人平分:一班80.9分,二班64.6分;及格率:一班94.44%,二班66.67%;优分率:一班66.67%,二班30.56%。相比之下,一班差生少,二班差生多。从全乡17个班来看,两个班合起来位居中等偏上水平,单从我校来看,二班成绩很不理想(居全乡第13位),两极分化严重,成绩好的接近满分,成绩差的只有十几分。因此对学困生的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熊家岩小学质量分析表
年级:一科目:数学任课教师:范开荣黄世彬日期:2013. 7. 7
应考
人数
实考
人数
总
分
人平
分
及格பைடு நூலகம்
数
及格
率
优分
数
优分
率
最高
分
最低
分
33
72
5238
72.75
58
80.6%
36
50%
97
19
试
题
及
答
卷
分
析
一、试卷内容分析:
本次试卷知识覆盖整个一年级下册内容,题型有:我会填、我会选、我会算、我会列、我会分、我会用共六个大题。知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量适中,题型新颖;从试题难易程度看,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不乏适当的拓展,学生要得满分难。能够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组质量分析

一年级数学组质量分析一、教研组情况分析我们组的优势,就是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有活力,有干劲,有新的想法,非常团结,都是特别热心的人,平时经常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部分家长没积极参与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以致于成绩上不去。
二、上次考试质量分析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表数据分析:从平均分上看: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8分,平均分最高的班级是91.10分,最低的班级是82.93,而3 班 4班 5班 6班8班这几个班彼此相差不大,从及格率上看,每班都有不及格的,其中7班不及格的人数相对多一些,以后在后进生方面要盯住,人数控制在1--2个。
从两率一分来看,一1 一2这两个班级优势明显,是我们的领头人。
其他班级多想想办法,多下点功夫,尽量赶上来。
缩短差距。
形成齐头并进的势头。
优秀生占绝对优势,其他班级在优秀生培养方面有待加强。
三、我们组出现的问题1.级部之间差距较大。
2.在班级管理,常规落实上班级之间有差距。
3.经验严重不足。
4.缺少中流砥柱老师的辐射作用。
多几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帮带,我们的年轻教师会进步很快。
(大班办公室只有陈霞老师自己是老教师,我和袁会在综合办,这使我们的随时教研交流很不方便。
)四、改进措施(一)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所以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在培养方法上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1.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
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2.认真书写习惯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学科:数学2014年1月
班级
应考人数
实考人数
分数段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合格率
优良率
任课
教师
0-
19
20-
59
60-
79
80-84
85-
89
90-
99
100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一班
48
46
0
0
0
3
2
40
1
100
81
94.2
46
100%
41
89%
吴兰
二班
46
4、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学生掌握了“=”“<”“>”的名称及特性,学会了用这
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且能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应用的灵活性还有待提高,后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还需强化。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较欠缺的是,有少部分学生理解概念较肤浅,对稍复杂一些的问题,解决方法不当,而对一些综合性问题,缺乏审题和推理问题的周全性,不能准确地解决
2、在“20以内数”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理解了基数以及序数的意义,掌握了区分基数与序数的要点,能根据不同题目的不同情况正确地进行操作,但是个别学生的准确度不够,自主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3、在“加减法”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加法与减法的含义及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并能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且能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相关问题,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后面学习了连加和连减后有混淆的现象。
3、加大培优补困的工作力度,通过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升年级优良率;通过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加大对他们的帮扶力度,树立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升年级合格率。
4、培优补困工作不够扎实,造成教学优良率下降,个别后进学生长期处于学习弱势,合格率不能提升。
改
进
措
施
1、强化计算教学,通过口算、计数器算、手算的有效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灵活性,提高计算的准确程度。
2、加强教法和学法的研究,通过改进教法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性;通过学法的渗透,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
存
在
问
题
1、在计算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习惯培养欠,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对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灵活性的训练欠,造成部分学生不能进行准确地计算。
2、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造成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理解的片面性,造成学生应用知识不够灵活,解决问题方法单一。
3、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法引领不够,使学生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势和钻研精神,学习依赖性强。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1、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表等。这些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46
0
0
0
15Biblioteka 2812100
81
94.8
46
100%
40
87%
吴兰
三班
46
45
0
0
1
4
5
23
12
100
71
94.1
45
100%
35
77.8%
郑廷辉
合计
140
137
0
0
1
8
12
71
25
100
71
93.4
137
100%
116
85.2%
教
学
质
量
分
析
2013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涉及到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等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一学期来,经过各位任课教师的努力,既有收获,也有疏漏,现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