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隐含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隐含作者”
作者:顾莎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3期
摘要:韦恩·布思在其著名作品《小说修辞学》中第一次提出了“隐含作者”的概念,长期以来,这一概念被学术界广泛运用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论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理解和争论的观点后,简略地概述总结了隐含作者的涵义和本质,同时在此基础上对隐含作者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也给与了详细的阐述,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读者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隐含作者;分歧对话;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49-01
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韦恩·布思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隐含作者”,数十年来,这一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但也对叙事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这一个概念的争论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隐含作者”的定义的界定;“隐含作者”是否需要,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
本文在此基础上梳理明确了“隐含作者”的现实意义,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一、隐含作者的概念
《小说修辞学》是韦恩·布思的著名作品,在文中他提出了“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即“隐含作者”就是隐含在作品中的作者的形象,它的存在以文本作为依托,而非建立在作者真实存在或者历史材料的基础上。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出世立刻引发了学术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壮观局面。
1978年出版的《故事与话语》是美国叙事学家查特曼的代表作品,在文中,它采用叙事交流图的模式向我们展示了隐含作者是文本内部的一个要素,是信息的发出者。
里蒙—凯南(以色列)则认为隐含作者是读者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材料,并结合自己具体的生活经验,推导建构出来的形象,有“第二自我”之说。
叙事学家米克·巴尔(荷兰)给“隐含作者”下了如下定义,在他看来,对文本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就是隐含作者。
在著作《新叙述话语》中,热奈特(法国)指出西方众多学者对韦恩·布思“隐含作者”本意的错误理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这里热奈特一一做出了纠正:他认为布思的“隐含作者”不仅是文本之内的而且是文本之外的;文本的生产者是隐含作者进行各种选择后的结果;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之间是有距离的。
面对学术界的争论不休,国内知名学者申丹在梳理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后对这一概念给予了全面、准确的概括。
申丹依据布思的《小说修辞学》和他的新作《隐含作者的复活》认为,隐含作者不仅包括编码(作者),同时也包括解码(读者)。
与编码相对应,“隐含作者”就是在某种创作状态下以特定方式写作的作者;与解码相对应,“隐含作者”则是读者依据文本材料推到建构出来的形象。
隐含作者是创作主体和作品中隐含的作者形象的统一体。
二、“隐含作者”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究竟是否需要隐含作者,学术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形成了分歧和对话,但是不可否认“隐含作者”具有深刻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
首先,真实作者与作品本身存在一定的距离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重合,“隐含作者”有助于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
以《西游记》为例,在吴承恩的笔下,孙悟空与天斗,与地斗,具有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追求自由平等,是当时底层人民的愿望,这样的解读或许是文学史上常见的,可有疑问的是,或许作者并没有如此的思想,只是批评家以真实作者的传记、自传、日记等史料为首要依据来判断作品。
在后来的批评家对孙悟空悲剧形象的解读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这也正是对于隐含作者的创作要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如果在隐含作者和文本之间能够找见某个平衡点,就有利于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全面解读。
其次,“隐含作者”使我们能够看到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持有的不同的创作立场。
传统的学术界一般都认为作者的创作倾向是稳定的,但实际上,同一作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观点,作者往往会根据具体的文本情景以不同的面目和姿态出现。
以新写实小说作家的代表人物池莉为例,池莉的不同作品中隐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
20世纪80年代,池莉的作品主要描述的是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人生常态:爱情、婚姻、生育的烦恼,家庭事业的烦恼,表现的是小人物在生存的“围城”中生命的扬帆。
90年代的作品,池莉完成了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生命哲学的突破,此时的人生烦恼已不是物质的匮乏和生命的卑微,而是物欲满足之后精神升腾的困扰。
池莉新千年的作品中到处充满着精神的“伊甸园”,康伟业们和陆武桥们的精神缺失在这里也得到了一种补偿,这群精神的流浪者们找到了精神可以栖居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2]奥尔罕·帕慕克著,邓中良、缪辉霞译.隐含的作者[J].当代外国文学,2007.
[3]申丹.再论隐含作者[J].江西社会科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