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危机理解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观点:由来已久的文学消亡论

文学理论观点:由来已久的文学消亡论

文学理论观点:由来已久的文学消亡论崔海峰文学处于困境,文学面临危机,文学已经衰落……这类言论可谓老生常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文学的真实境况。

困境与顺境、危机与生机、衰落与繁荣通常是交替或并存的,从古至今,文学不断地自我调整、改良,有很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生命力,何曾沦落到消亡(终结)的地步?文学消亡论令人不爽,作为热门话题,却也体现了人们对文学未来的关注和对文学命运的担忧。

这个话题,在台湾、香港早有论及,在国外则由来已久。

一1992年9月3日,台湾《联合文学》月刊主办“文学的未来”座谈会,有几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到会,对文学的未来加以预测,提出一些悲观或乐观的看法,没有直接得出文学消亡的结论。

①1992年9月12至14日,台湾《联合报》刊出以“文学又死了吗”为题的座谈纪实,“文学会不会死亡”是与会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

1992年11月3日,香港岭南学院召开“文学的将来及华文文学的前途”讨论会,议题包括“文学会不会死亡”,有几篇发言稿陆续发表在《香港文学》1993年1月号、5月号,《香港文学》的几位读者也撰文参与讨论。

《香港文学》主编刘以鬯猜测道:文学会死,也不会死。

他明知这种讲法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却仍担忧事情会有这样的发展,他对“文学会被电视淘汰”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电视既然不能淘汰电影,电视、电影也不会淘汰文学,他担心文学可能会被文学淘汰。

也就是说,严肃文学可能会被垃圾文学淘汰。

他忧虑地说,严肃文学已被逼在壁角,这种情形要是不改变的话,严肃文学终有一天会死亡,到那时,文学商品就会戴上文学的假面具,填补严肃文学留下的空位。

②刘以鬯的猜测使内地读者刘介民颇有感触,他想起韦勒克(Wellek)提到的“文学末日”、“文学之死”、“文化穷途”等语,在批评现代社会淫靡虚浮、价值颠倒、是非混淆的弊端时,他乐观地指出:商品文学、低级庸俗文学不能替代严肃的纯文学,文学商品也不会带上文学的假面填补严肃文学留下的空位,对文学受到现代科技、影视的冲击大可不必过分担忧,影视不会代替文学。

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比较文学“危机说”辨(2008-12-19 21:30:07)标签:杂谈刘象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比较文学自问世以来,在过去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困惑”、“焦虑”、“危机”之声不绝于耳。

比较文学的“危机说”滥觞于美国学者韦勒克。

1958年韦勒克在其《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中针对当时比较文学界的偏颇,指出比较文学“历时长久的危机症状”①,从此以后,一些学者便不时提及比较文学的“危机”,譬如,1984年韦斯坦因甚至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永久性危机”,讨论比较文学究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存在的问题。

1993年,伯恩海默领导的一个专家小组为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撰写的第三个“十年报告”中,流露出十分明显的“焦虑”的调子。

他将这份报告连同前两份报告以及有关的讨论文章汇编成集,并为该文集写了一个引言,其中就使用了“比较的焦虑”这样的标题,认为比较文学是一个不断产生焦虑的(anxiogenic)学科,指出这个专业目标不清,方向不明,学生就业前景暗淡,陷入了焦虑重重的困境,亟待寻找出路②。

近十余年来,“危机说”进一步升级为“死亡说”,1993年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在她的《比较文学批评性导论》中声称,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死亡”①。

2003年,美国学者盖娅特里·斯皮瓦克在其《一个学科的死亡》中明确地指称比较文学是一个“正在死亡的学科”②。

同年,苏源熙为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撰写的第四个“十年报告”采用了“从鲜明梦魇中缝合的精美尸体”为题,不言自明,这里的隐喻显然指向比较文学的学科与传统,在他看来,从种种“梦魇”中拼凑“缝合”的“比较文学”这具“尸体”虽然是“精美的”,但却无论如何是一具不完整的尸体了③。

比较文学这种危机不断甚或死亡的说法在比较文学界造成了诸多干扰,对比较文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种“危机说”作出深入的辨析,只有了解其产生的缘由和来龙去脉,才可能寻绎出应对的策略来。

由何引发身份危机——基于《蝇王》《米格尔街》和《时间中的孩子》的分析

由何引发身份危机——基于《蝇王》《米格尔街》和《时间中的孩子》的分析

031在文学作品中,不乏对由于家庭教育功能缺失所引发的身份危机进行深入剖析的案例。

其中,《时间中的孩子》中的斯蒂芬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斯蒂芬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权制度极为严厉的家庭环境中,这种环境的特点是父亲的绝对权威和地位不容置疑。

在斯蒂芬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威严和压迫如影随形,让他时刻感受到一种窒息的束缚。

在斯蒂芬的眼中,父亲的形象被放大成一个高不可攀的巨人,父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威胁和恐吓的意味,这使斯蒂芬在父亲面前始终抬不起头来。

他不敢正视父亲的眼睛,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只能唯唯诺诺地顺从父亲的意愿,这种压迫性的家庭教育方式对斯蒂芬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斯蒂芬逐渐失去了自我,他变得胆小、怯懦,缺乏自信和勇气,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更不敢挑战父亲的权威。

在他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和关爱,但这种渴望却被父亲的威严和压迫所扼杀,他逐渐沦为一个没有自我、没有灵魂的空壳。

当凯特失踪的事件发生时,斯蒂芬的身份危机达到顶点,他无法接受自己突然失去父亲身份的事实,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他感到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底深渊,无法自拔。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身份危机的产生与斯蒂芬家庭教育的失败有着密切关系,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是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压迫者和统治者,在斯蒂芬的家庭中,父亲的角色被严重扭曲。

他的父亲以威严和压迫为手段束缚斯蒂芬的成长,剥夺了他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导致斯蒂芬自我认知的混乱和身份认同的危机。

另外,家庭应该是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温暖港湾,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滋养和安全感。

但在斯蒂芬的家庭中,他感受到的却是冷漠和疏离,父亲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反而用威严和压迫来对待他,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环境使斯蒂芬无法形成健康的情感依恋和自我认同。

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斯蒂芬的家庭教育中,这个目标被完全忽视。

名词解释67047

名词解释67047

名词解释1、世界文学:“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最早由歌德在1827年提出。

后在运用过程中一般有四种含义:总量上的世界文学;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歌德理想中的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中的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即歌德所指。

(1827年歌德在谈《塔索》法译本时提过,1月27日与友人的信再提,1月31日与爱克曼的谈话进一步谈及。

)2、总体文学:是由梵第根提出,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

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随着在空间上的伸展、在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

3、比较文学危机论: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其不断受到质疑和批判,学科内部和外部不断发出危机论调,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之初,受克罗齐等人的质疑和批判,使学科发展一度呈现危机;法国学派重事实影响关系的研究使比较文学研究僵化,美国学派对此不满,韦勒克提出危机论进行批判;当下文化研究兴盛,并且迅速渗透至比较文学研究,使比较文学边界模糊、泛化,比较文学再度危机;另外,具体到中国,由于生硬比较,产生所谓“比附文学”,是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危机。

其实,危机伴随着生机,是学科理论建设的自省和反思。

4、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研究类型,法国学者为这一研究类型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了重要贡献。

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注重民族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从发送、接受、媒介三个方面进行文学关系的探讨。

但是法国学者主要研究欧洲各国文学的联系,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重心放在资料的发掘、考证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特征的研究重视不够,给这种研究带来明显的不足和局限,后受美国学者批判。

比较文学复习题

比较文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母题: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并存且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蕴含着情节故事、叙事、意蕴的最小单元,如嫉妒(心态),爱、恨(情感)。

它与原型、意象、主题有联系也有区别,其特征是:母题是对情节事件的最简归纳,具有客观性,是一个基本叙事句;母题是一个常量,数量有限。

“母题”主要源于民间文学、民俗学,汤普森《民间文学母题索引》对其进行了最早定义。

2、缺类研究:缺类现象是指一种文体在此国有,彼国无,或者即使有这种文体形式,而其实质或表现形式相差甚远的现象。

缺类研究是文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它研究在其他民族、国家中有的一种或某几种文学体裁为什么在有的民族、国家的文学中没有或缺乏,从而找出背后隐藏的原因,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来审视,深入研究该文学的本质,源流及其各自的特点.3、世界文学:歌德最先提出的一种文学发展的美好远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

世界文学应超越民族界限而广为流传,并经由许多时代而为读者所一直喜爱,具有以超民族、超时代的普遍性为基础的绝对价值。

世界文学还可解释为全世界各民族地区在各个时代所创作的文学的总和以及关于它的一种研究。

4、总体文学:始于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梵•第根在严格意义上首先使用总体文学概念。

总体文学指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在不同文明、文学的平等对话中,努力寻求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以此促进异质文明之间全面、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实现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的比较文学研究类型或分支学科。

总体文学经历了以欧洲-西方文学”为核心到逐渐将东方文学纳入其中,建构总体美学总体诗学的过程。

5、社会集体想象物:即“全社会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整体所作的阐释,是双极性(认同性,相异性)的阐释”。

托马斯·曼的《魔山》:对欧洲文化危机的思考

托马斯·曼的《魔山》:对欧洲文化危机的思考

托马斯·曼的《魔山》:对欧洲文化危机的思考1. 简介《魔山》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杰作,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它不仅是一个富有哲学思考的小说,还提出了对欧洲文化危机的深入思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魔山》对欧洲文化危机的思考。

2. 欧洲文化危机背景在20世纪初期,欧洲文化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步等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但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和信仰的怀疑。

这种处境下,欧洲面临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文化危机。

3. 托马斯·曼与《魔山》3.1 托马斯·曼简介在描述托马斯·曼之前,我们可以简单地描述一下他本人。

托马斯·曼是一位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于世的作家。

他用理性和智慧来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思考。

3.2 《魔山》的主题在《魔山》中,托马斯·曼通过描写登山者汉斯·卡斯特普与病榻上的超验音乐家蒙太古来探讨人类生活、文化和价值观。

作品中融合了医学、音乐等多个领域的元素,并以其复杂的结构和隐喻手法引发读者对欧洲文化危机的深度思考。

4. 对欧洲文化危机的思考4.1 文化认同与多元主义《魔山》中,作者关注了欧洲文化认同与多元主义之间的张力。

他通过描绘曼陀罗会议,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代表之间对于自身文化身份与全球一体化带来挑战之间的冲突。

4.2 自由与束缚曼陀罗会议也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中关于个人自由与集体责任之间的争论。

在《魔山》中,托马斯·曼通过对登山者与病人之间的关系的描绘,探讨了自由与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

4.3 科技进步与人类解放科技进步也是欧洲文化危机的重要方面。

在《魔山》中,作者通过描述蒙太古超验音乐家和医学实践等元素,探索了科技进步对于个体自由、人类尊严以及精神世界的影响。

5. 总结《魔山》是托马斯·曼对欧洲文化危机进行深入思考的杰作。

结合王朔现象,谈谈你对文学危机的理解

结合王朔现象,谈谈你对文学危机的理解

结合王朔现象,谈谈你对文学危机的理解当前文学是否存有危机?如果存有的话,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危机?看来知识界是颇有争议的。

通常人们谈论当前文学的危机,主要是着眼于电信时代的图像化转向及其扩张,以及对传统文学形态形成的极大挤压,持续将其逼向边缘,文学市场逐渐萎缩。

这应是不争之实。

德里达和米勒等人早已谈到,在当今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看电视或看电影,甚至出现了从看电视或看电影转向电脑屏幕的迅速变化;那些义无反顾转向文化研究的年轻学者们,也正是被电视、电影和商业化流行音乐熏陶长大的第一代人,他们更愿意研究自己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在西方的大学中也早已是实用技术大行其道,传统的文学教学与研究要么为那些实用学科所吞并,要么改弦易辙转变功能,与那些新型通讯技术及媒体文化相关联,从而转向宽泛的文化研究。

13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也正在发生。

随之而来的另一种变化,是当今的文学顺时而变走向“泛化”,比如与图像结合或与网络联姻,生成某些混合体的新媒体文学形态。

米勒也看到了这样一种新的现象,在他看来,“新形态的文学越来越成为混合体。

这个混合体是由一系列的媒介发挥作用的,我说的这些媒介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电视、电影、网络、电脑游戏……诸如此类的东西,它们可以说是与语言不同的另一类媒介。

然后,传统的‘文学’和其他的这些形式,它们通过数字化进行互动,形成了一种新形态的‘文学’,我这里要用的词,不是‘literature’(文学),而是‘literarity’(文学性),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文字形成的文学外,还有使用词语和各种不同符号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文学性的东西。

”14米勒特别强调两个词汇的区别,其用意耐人寻味。

对于这种文学“泛化”现象,乐观者把它看成是文学新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极力为其欢呼叫好;悲观者则认为这仍然是一种文学的危机,因为传统的文学精神或“文学性”往往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中被转化或被消解了。

因此当前文学的危机,不仅仅表层的、文学形态意义上的危机,更根本的还是文学本质或文学精神意义上的危机,是一种深层的危机。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世界文学:“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最早由歌德在1827年提出。

后在运用过程中一般有四种含义:总量上的世界文学;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歌德理想中的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中的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即歌德所指。

(1827年歌德在谈《塔索》法译本时提过,1月27日与友人的信再提,1月31日与爱克曼的谈话进一步谈及。

)2、总体文学:是由梵第根提出,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

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随着在空间上的伸展、在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

3、比较文学危机论: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其不断受到质疑和批判,学科内部和外部不断发出危机论调,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之初,受克罗齐等人的质疑和批判,使学科发展一度呈现危机;法国学派重事实影响关系的研究使比较文学研究僵化,美国学派对此不满,韦勒克提出危机论进行批判;当下文化研究兴盛,并且迅速渗透至比较文学研究,使比较文学边界模糊、泛化,比较文学再度危机;另外,具体到中国,由于生硬比较,产生所谓“比附文学”,是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危机。

其实,危机伴随着生机,是学科理论建设的自省和反思。

4、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研究类型,法国学者为这一研究类型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了重要贡献。

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注重民族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从发送、接受、媒介三个方面进行文学关系的探讨。

但是法国学者主要研究欧洲各国文学的联系,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重心放在资料的发掘、考证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特征的研究重视不够,给这种研究带来明显的不足和局限,后受美国学者批判。

比较文学的(语言)危机

比较文学的(语言)危机

比较文学的(语言)危机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3年10月22日(美国)J.希利斯·米勒李元/译我发现比较文学目前存在着两个危机。

一个危机与语言有关,另一个危机与新媒体的发展相关,后一个问题我不想多谈。

对于年轻学者来说,那种传统意义上印在书页里的小说、诗歌或戏剧已经不再是他们研究的重点了,他们现在往往做的是文化研究、后殖民研究、电影研究、传媒研究、少数民族话语研究以及女性研究,看的是电影、录像、电视,或者在网上冲浪,而不是去读狄更斯、托尔斯泰或福楼拜的作品。

当今的大众群体,甚至包括受到良好教育的人,都不再阅读狄更斯、托尔斯泰或福楼拜的著作,更不用说塞利纳、兰波和济慈了,他们不认为这对于自己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轻,成为文化百家衣上的一个小小的补丁。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中文学的前途”是当今文学研究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

我姑且把这一危机作为一个背景,接下来我要谈论的是比较文学的语言危机。

40多年以前,雷内·韦勒克发表了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

他认为,比较文学的危机是因为学者对这一学科方法论有着很多不必要的分歧,同时他们也很难设定一个研究对象。

他认为:“我们的研究很不稳定,其重要标志就是,我们没有设立一个清楚的研究主题和具体的方法。

”在韦勒克看来,“比较文学有着巨大的优势,它能避免对各民族文学史的孤立:西方传统中的文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网络,这一观念显然是正确的,这已得到了广泛的证实。

”基于这一信条,韦勒克相信他已通过结合“内在性”与“外在性”的比较而为比较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韦勒克的论文最后以这样一个高尚、甚至充满幻想的结语结尾:“一旦我们掌握了艺术与诗的本质,它们超越了人的命运和生命,创造了一个想象的崭新世界,那么人们将不再会有民族的虚荣心。

人类,全体人类,不论地点、时刻和种类,都将汇集在一起。

文学研究不再是一项考古似的消遣,不再是反映民族的优缺点,甚至不再是各种关系的网络图。

文学理论的危机与挑战

文学理论的危机与挑战

来 的 学 科 范 式还 存 在 着 诸 多 疑 问 和 矛 盾 之 处 , 文章 对 这 些 问题 做 了一 些初 步 的探 讨 。
关 键 词 :文 学研 究 ;文 学 理 论 ;理 论 终 结 ;学 科 专 业 化
中图 A
文 章 编 号 :1 7 - 5 7 2 0 ) 6- 0 9 0 6 2 0 4 (0 9 0 - 9 — 2 - 0 受、 乃至 提 升 自己的 文 化和 艺 术 品位 。可是 要做 到这 点 是否 需要 那些 高度 专 业化 的文学 理 论 和 批 评策 略呢 ? 笔 者 以 为 , 如 前面 几 位 学 者所 言 , 学理 论 最 严重 的价 值 诚 文 危机就 在 于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它是 被 硬生 生 地 插在 作 家和 读者 之
在 当今 学术 界 有— 种观 点 ,即不 管 是 自然科 学 还 是社 会 人 文学 科 , 的关键 性 发展 往 往 源 自对 本 学科 原 始 问题 的思 索 , 它 笔 者 以为 这种看 法是 十 分 自然 而深 刻 的 。 么对 文学 研 究 而言 , 那 这 门学 科 的存在 基础 和价 值 是什 么7 的研 究 范 式是 否 合理 ? 论 它 理 和 实践 之间 的互动 关 系 怎样 ?对 这些 原 始 问题 的 回答 是我 们 始 终 无法绕 开 、 是不 应 当 回避 的责 任 。 文 的着 眼 点不 在于 得 出 也 本 具体 的 结论 , 力 图提 出几 个 困扰 已久 、 供人 们 进 一步 思 考 而是 可 的 问题 。文 学研 究 作 为一 门学 科 的历 史并 不长 , 么 时值 今 日, 那 这 门学科 发 展的 怎 么样 了呢?如 果我 们 不 自欺 欺 人、 于正 视 现 敢 实 的话 , 以 这 么说 , 可 文学 研 究 , 别是 它 的学 科 核 心 —— 文 学 特 理论 目前 正 处于 一 个极 为尴 尬 的位 置 , 与其 它学 科 相 比 , 在 整 它 个学 术体 系 中尚且 缺 乏坚 实 的 基础 ,对 它 的 价值 认 定 更是 一 个 模糊 不 清的 问题 。 近年 来 , 文学理 论 界 悲观 气 氛 浓厚 , 出现 了形 如 “ 论 终 结 ” 理 和“ 文论 死 亡 ” 这样 的不 和 谐 之 音 , 文 学 研 究 和 文 学 理 论 的 前 为 途 而担忧 者 大有 人 在。 一 位 国 内学 者 这样 写到 :当代 的文 学研 “ 究和 批 评 已经边 缘 化 , 社 会 的影 响 力 已大 为降 低 , 一 个 它对 这是 尽 人 皆知 的事 实 … … 当代 文学 研 究 ( 括 批 评 ) 衰微 , 本 原 包 的 根 因 或首 要原 因 ,不在 商业 社 会一 它只 不过 是 戏 剧 性地 加 剧 了 当代 文 学 固有 的危 机而 已 , 危机 . 地 来 自当代 文 学研 究 自身 。 更多 这是 因为 当代 文学 批 评与 研 究还 没 有 真 正 找到 属 于 自己在 这 个 时代 的位 置 , 还没 有 明确 意 识到 自己 的根 本使 命 。Ⅲ美 国学者 也 ” Sa ly i 亦 抱 有如 下悲 观看 法 : 功 的( 文艺 术 ) 论 可 以 t e s n F h “ 成 人 理 预 测 实践 的 方向 ,但是 哲 学 层面 上 的 抽 象 归纳 和 现 实社 会 里 的 实际 问题 相距 遥远 , 而且 不 可能 存 在 沟通 两者 的桥梁 。”因为 实 “ 践 本 身 已经 包 括理论 所 能 赋 予 的一 切 资 源 ,理 论 提 供 的充 其量 只 是 一 种修 辞 手 法 … … ”“ 管 人 们 总 爱 把 理 论 和 具 体 实践 行 ,尽 为联 系在 一起 , 但是 理论 本 身却 不 会对 实 践 产生 决定 性 影 响。 z ” 中国社 会科 学 院的 盛 宁研 究员 也 曾经 这样 评 价 道 : 们 经过 2 “ 人 O 年 的探 索才发 现 , 论 其 实是 一 个 高 高在 上 的 假 设 , 理 它是 用来 对 你 的批评 实践 所发 掘 出 的意 义 给予 解 释 ,而 并 不 是你 懂 得 了一 个 理论 , 能 使你 对 一 个作 品 的理 解产 生 多 大 的促 进 , 只不 它就 它 过 是帮 助你 对 自 己的 阐释 活动 、对 批评 行 为 的机理 有 了一种 更 自觉 的认识 ,而它 与你 对 一 个作 品 本 身 的理 解 并 没有 太 大 的关 系。这 个症 结一 旦解 开 ,当人 们 认 识 到理 论 仅仅 是 一 种 意 识批 评 , 仅 是一 个 对于 意 义产 生 过 程 的 反思 的 时候 , 仅 大多 数 人对 它 的 兴趣 当然 也 就难 以为继 了。日这 几位 学 者 的论 断 听 起来 有 些 I , 犀 利刺 耳 , 无 疑是 中 肯和 发 人 深省 的。 所谓 文学 理 论 , 名 思 但 顾 义, 当然是 为 了系统 地研 究 文 学 现 象 、 助 人 们 更好 的 理解 和 鉴 帮 赏 文学 。它 起源于 哲 学 家和 文 学 家 对文 学 创 作 中一 些 普遍 问题 的 自觉 反恩 , 后来 由批 评 家将其 推 向抽 象 化和 技 术 化 , 上 升 最终 为理 论 。 然而 从最 朴 素 的意 义上 来说 , 们 创作 和 欣 赏 文学 是为 人 了 以艺术 的 方式表 达 自己 的思 想 感情 、获 取 精神 上 的愉悦 和 享

古代文学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抒发

古代文学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抒发

古代文学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抒发古代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抒发。

在古代文学中,忧患意识和危机抒发是常见的主题,它们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挑战,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这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在古代社会中,各种危机和困境时有发生。

战乱、灾害、社会不公等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感到忧心忡忡。

古代文学作为一种抒发情感和思想的媒介,成为了人们表达忧患意识的重要途径。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夕》一诗,抒发了他对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之情:“银汉无声转玉轮,九天七夕穷牵牛。

耕者不知犁与耒,播者无闻播与求。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描述农民的困境和社会的动荡,表达了杜甫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

除了社会危机,古代文学还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忧患意识。

在古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如生老病死、爱情离别等。

这些个人的忧患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例如,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以离别之苦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忧虑和对离别的痛苦:“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这首词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心情和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忧虑和对分离的无奈。

古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抒发并不仅限于个人层面,还涉及到对人生和存在的思考。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生命和死亡、存在和虚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一诗,通过描述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存在的追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对生命的热情和对存在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意义的关注和追求。

古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抒发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困境的思考和警示。

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引发对改变和进步的思考和行动。

网络文学:产业化危机与审美性重建

网络文学:产业化危机与审美性重建

网络文学:产业化危机与审美性重建一、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危机网络文学产业化危机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市场乱象、内容同质化、作品短平快、盗版泛滥等诸多问题。

市场乱象是网络文学产业化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由于侵权盗版、低成本制作、虚假营销等现象频发,导致整个网络文学市场陷入混乱状态,作品质量也日渐下降。

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在情节、人物、风格上雷同,缺乏创新和独特性,这也使得读者在选择阅读时感到疲惫和无聊。

作品短平快、盗版泛滥等问题也影响了整个网络文学产业的健康发展。

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网络文学产业化走向了以“量”为主的发展道路,而忽视了“质”。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作家为了迎合市场、获取更多点击量和收益,不得不写出内容平庸、情节俗套的作品,导致整个市场充斥着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低质量作品。

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市场需求低水平作品,作家创作低水平作品迎合市场需求,最终导致市场垃圾化。

二、审美性重建的路径与方法为了重建网络文学的审美性,产业化进程中应该坚持以“质”为主导的原则,强调作品的独特性和价值。

行业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加强对盗版的打击力度,保护优质作品的合法权益。

需要严格审查新作品的质量,引导作家多花时间和精力在作品的构思、创作和润色上,力争打造出更多具有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平台和市场应该加大对优质作品的推广和扶持力度,让更多优质作品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读者也应该在选择阅读作品时有选择性,不要盲目追求点击量和流量,多去品味那些有思想、有情感、有价值的作品。

审美性重建还需要在作家群体中进行引导和激励。

作家们应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养,拓宽眼界,增强创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追求真知灼见,不断拓展文学的边界,打破现有文学形式的束缚。

社会应该加大对优秀作家的奖励和资助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更充分的发展空间,让更多有潜力和能力的作家能够在网络文学领域有所建树。

三、结语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危机与审美性重建是当前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

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危机

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危机

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危机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曾经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古诗既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它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与众不同的韵律美感,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和赞美。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古典诗歌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危机。

首先,中国古典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传统的古典诗歌形式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娱乐方式产生了冲突。

如今,人们普遍更喜欢追求即时享受和短暂娱乐,而不再愿意用时间去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的深意。

许多人对古诗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几首名篇,缺乏对古诗的整体了解和鉴赏能力。

因此,古典诗歌的传统地位已经被现代文学和流行文化逐渐取代。

其次,中国古典诗歌在教育领域面临挑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校的课程设置越来越多元化,对诗歌的教育和普及却逐渐被忽视。

由于古诗语言的古朴和深奥,以及其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对于学习古典诗歌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觉得无法理解和应用。

这导致了古典诗歌在学生中的认可度下降,其影响力逐渐减弱。

此外,古典诗歌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也面临挑战。

尽管以古典诗歌为基础的文学作品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在现代文学市场中,古典诗歌的创作和发表相对较少。

现代读者更倾向于追求新鲜、时尚以及与当下社会紧密联系的文学作品,对于古典诗歌的需求和兴趣有所下降。

因此,现代古典诗歌创作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和读者需求改变的双重压力,导致其发展受到限制。

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危机并非不可逆转。

首先,要加强对古诗的教育普及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古诗的魅力。

同时,要与现代文学和流行文化相结合,推出更多与时代相契合的古诗新作,吸引更多年轻读者的兴趣。

此外,要加强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和发表,推动其在学术界和文学创作中的地位提升。

在推广古诗的过程中,要注意传承古代的优秀艺术形式和内涵,同时也要创新,让古诗更具现代性和时代感。

比较文学的危机读后感

比较文学的危机读后感

比较文学的危机读后感文章一开头就像是扔了个炸弹一样,说比较文学有危机。

这就好比你一直觉得一个朋友过得挺滋润的,结果突然有人跟你说,你那朋友其实麻烦大了。

我当时就想,比较文学多高大上啊,咋就危机了呢?文中指出,比较文学之前那种只关注事实联系,像找亲戚一样找文学作品之间关系的做法有点太狭隘了。

这就像相亲只看两家是不是世交,而不看两个人到底合不合得来。

比如说,以前的比较文学就盯着法国文学和德国文学哪些地方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忽略了它们各自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这感觉就像是把不同的花都只按照它们是从哪个花农那来的分类,而不是按照花的颜色、香味、花期这些真正能体现花的本质的东西来分。

还有啊,对于研究范围的限制也被文章拎出来批判了。

只把目光放在欧洲文学之间的比较,就好像在一个小池塘里研究所有的鱼类,还以为这就是全世界的鱼了。

这让我想到我们平时的小圈子思维,只在熟悉的小范围内活动,觉得这就是整个世界,其实外面的文学海洋大着呢。

亚洲文学、非洲文学都有着丰富的宝藏,可是以前的比较文学就像一个挑食的孩子,只吃那几样熟悉的“菜”。

不过呢,我觉得这篇文章也像是一个警钟。

它敲响了让比较文学革新的钟声。

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嘛。

就像一个人生病了,虽然难受,但这也是身体在提醒自己,有些地方得改改了。

比较文学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打破原来的条条框框,真正地去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的共性和个性。

比如说现在流行的跨文化研究,就像是给比较文学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就像以前我们只知道在自己家的小院子里玩,现在可以跑到世界各地的文学花园里串门了。

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诗歌和美国的现代诗歌放在一起比较,看它们如何表达爱情、友情、对生活的感悟,而不是只纠结于它们有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这篇文章也让我想到,我们对待知识体系也不能太死板。

不能因为一个学科有了既定的研究模式,就一直沿着老路走。

就像开车一样,如果前面的路被堵住了,就该找找别的路走。

比较文学的危机和世界文学的兴盛

比较文学的危机和世界文学的兴盛

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1期(总第74期)比较文学的危机和世界文学的兴盛王 宁(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 100084)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01(2009)01-0024-3 讨论比较文学的危机问题,历来是西方比较文学学者所热衷的一个话题:上世纪50年代韦勒克发出的“比较文学的危机”主要是针对法国学派的“非文学性”弊端,结果导致了美国学派的异军突起。

进入90年代以后,同时在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两个学科内都有所建树的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也介入了对比较文学的批判性研究。

她出版于1993年的专著对比较文学作了一个批判性的介绍,曾在学界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专著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厚此薄彼(比):借翻译研究的兴盛来贬抑比较文学。

因此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读到她的新著丝毫不感到意外。

在前一本书中,巴斯奈特在大谈翻译研究的合法性之后,直截了当地宣布:“今天,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已经死亡了。

二元差别的狭隘性、非历史方法的无助性以及作为普世文明力量的文学这一看法的沾沾自喜的短视性都为这一死亡推波助澜。

”[1]但是就在她宣布比较文学“死亡”的同时,人们却不可忽视另一个具有悖论意义的现象,也即比较文学学者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十分活跃,他们出没于各个领域的学术会议,著书立说,各大学里的比较文学系所也不断地举行各种学术活动,对整个人文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种状况又作何解释呢?巴斯奈特显然也注意到了,因此她接着指出,“但是它是在另一些旗号下存活的:当前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的对西方文化模式的激进的重估,通过性别研究或文化研究提供的新的方法论洞见超越了学科的界限,以及对发生在翻译研究内部的跨文化传播过程的审视。

”[1:47] 所有这些现象均说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比较文学研究确实陷入了一个悖论式的危机:作为一门学科,它的领地变得越来越狭窄,许多原有的领地不是被文化研究占领就是被(文化)批评理论侵吞;但另一方面,比较文学学者的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和对前沿理论的敏锐感觉,再加之他们那训练有素的写作能力,又使得他们很容易越界进入一些跨学科的新领域并发出独特的声音。

访谈问题

访谈问题

访谈问题1.对于体现在文学上的人文性,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中国传统文学上的人文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可以举些例子分析一下吗2.五四精神被誉为“中国青年灵魂”,那么大多出自年轻人的现代网络小说中,大多是情与爱,物欲与自我的题材,这些显然与应该存活在年轻人心中的所谓“五四精神”背道而驰,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3.对于“文化危机”、“文学危机”这些词眼在社会流传开来,有人说文学出现边缘化,更有甚者言当代文学之无用。

这危机的出现,有文化上的,也有文学上的。

你觉得,文学在现代,已走到危机境地了吗?那文学,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要怎样才能在物质横流的社会继续延续生命、流芳万世呢?4.以前听过这么一个说法,就是作家不能离社会太近,作家要远离现实。

而你研究经济物质层面,同时你也热爱着中国传统文学,这对于你看经济问题,文学会不会对你造成阻碍呢?它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地位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5.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一颗闪闪发亮的星,熠熠照耀中国文化星空。

最能拨动你心弦的是哪一片文学呢,有没有最为欣赏的作家?6.近年来,青春校园类型作家在年青一代中掀起阵阵热狂,超名气作家如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等,就作品而言,他们是如何攫取大多校园读者的心呢?这些作品对于青少年成长或者以后的中国文学学习之路有帮助吗?7.进入21世纪,在中国,对于更多的作家而言,文学似乎被现实边缘化,话语权力逐渐被商业“排挤”,文学期刊、文化杂志报纸、编辑出版、影视文学等商业各界随时面临经济危机,更多的意气作家真正学术创作得不到根本的保障,不免有逢场作戏之嫌,为大众而“通俗”;在我看来,文学贵在拥有独立、自由的灵魂,而现在还有在商业冲击下仍保持着高尚品性、精神自主、自我创作的作家吗?PS:这些问题是笔者结合自身“微薄又可怜”的知识并经过自主思考、精心组织而出炉的,至于语言嘛,不太简练精辟,但求明白明旨得当。

不妥之处,请(适当)指教。

盼回函……。

小品文的危机鉴赏

小品文的危机鉴赏

小品文的危机鉴赏小品文是一种综合性强的文学体裁,既可以轻松诙谐,也可以悲剧悲怆。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品文的发展中,危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下面就来谈一谈小品文中的危机鉴赏。

一、小品文的危机表现小品文的危机通常表现为两个方面:生活危机和人际关系危机。

生活危机是指困境、矛盾、挫折等,一般与日常生活中的不顺心、不如意、不满足有关。

如小品《刀把子》中主人公在功德堂当和尚十多年,看上去平淡无奇,但他忍耐久,积怨深,最终觉悟繁华,去寻找自己的未来。

人际关系危机是指人际冲突、相处困难、情感矛盾等。

如小品《走失的骆驼》中,解放前夕,一家人开着骆驼车去赶集,结果车子坏了,骆驼跑了,事情激发了家庭成员的矛盾和争吵。

最后他们在争吵中找到了更合适的解决方式,找回了骆驼。

二、小品文通过危机表达对社会、生活的思考与关切小品文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一个反映现实,批判社会的载体。

危机是小品文刻画社会和人性缺陷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危机中可以体现出人物的价值观、情感表达以及对生活和自身处境的看法。

有些小品文直接刻画了现实社会和人性缺陷,如《无言的书店》讲述了当下社会书店老板面对电子书、网上购书等侵蚀的困境;《租个女友过年》则嘲讽了商业化的婚恋市场。

这些小品文通过对生活和社会的揭示与反思,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思考视野。

还有些小品文将危机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契机。

在小品《春节回老家》中,主人公面对生活的困境,决定重新回到老家的国企里工作。

虽然尝试了种种办法,主人公最后需要面对的是内心的患得患失,接受自己还有需要努力的地方。

这类小品文一方面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同时也凸显出主人公在危机中所体现的积极性与乐观向上的态度。

三、小品文危机的升华与融合小品文的危机往往是临时爆发的,其中表现的是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挣扎。

作家通常以小品式的叙事方式加以塑造,使危机得到升华,使之更具有内涵和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危机理解一、从文学“终结论”谈起近年来,一些西方文论家频繁来到中国访问和讲学,并在中国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把一些本来纯属西方语境的文论话题引入中国,激起中国同行的讨论和争鸣,从而使当今中国文论(至少在某些问题上)真正国际化和全球化。

其中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先生曾多次来到中国,在他的一系列学术报告及其所发表的论文中,最为人所关注并引起争鸣的,是他所阐发的文学“终结论”的理论命题。

早在1997年,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王逢振编译)一文发表于《文学评论》第4期,该文指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当今已经由书籍时代转到了电子时代,新的技术正创造着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感知方式,由此必然会对文学和文学研究发生影响,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正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看电视或看电影,再转向电脑、网络等,很少关注书本的文学作品。

因此他认为,在新的全球化的文化中,文学在旧式意义上的作用越来越小。

也许因为当时中国文论界关注的热点不在于此(其时正热烈讨论如何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尤其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因此对米勒提出的问题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时隔三年之后,在2000年北京举行的“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米勒再次就此命题作了发言,并在《文学评论》发表长篇论文《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有吗?》,详细阐述了“文学终结论”的观点。

从该文所述可知,这一论断其实来自解构主义理论大师、也是米勒的精神宗师雅克·德里达。

米勒在论文开篇,即引述了德里达《明信片》中那段耸人听闻的话:“……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的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有。

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情书也不能幸免……”。

1米勒本人显然是认同和支持这一论断的,并按照他的理解对这一命题作了充分的阐述。

这一次也许是语境不同了,米勒阐发的文学“终结论”引起了中国学界的关注并引发了讨论,一些学者著文与米勒商榷,对这一预言表示质疑和难予苟同,认为这是一种“媒介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未免过于极端和武断;文学和文学批评存有的理由在于人类情感表现的需要,以及对文学美的追求,而不在于媒体的变化。

2不过此后中国文论界对这一问题似乎并未继续深入讨论下去。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我国文论界关于文学和文学批评危机的议论却逐渐热闹起来,似乎在某种意义上回应着米勒等人的论断,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新关注和思考。

最近金惠敏先生在《文学评论》发表文章指出,我国文论界对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有吗?》一文看来是误读和误解了,因而试图对米勒提出的理论命题重新读解。

3那么中国文论界对米勒的误读和误解究竟何在呢?按金文的看法似乎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充分注意到米勒(似乎对于德里达也是如此)情感态度及其理论见解的悖论性——他一方面固然言之凿凿地认为文学和文学研究从来生不逢时,并预言在当今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和文学研究可能更难以继续存有,并为此而深感忧虑;但另一方面,在该文结尾,他又试图“换种方式”来表达他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执著态度与信念:“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它会继续存有,就像它一如既往的那样,作为理性盛宴上一个使人难堪、或者令人警醒的游荡的魂灵。

文学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沟沟坎坎、因特网之神秘星系上的黑洞。

虽然从来生不逢时,虽然永远不会独领风骚,但不管我们栖居在一个怎样新的电信王国,文学——信息高速路上的坑坑洼洼、因特网之星系上的黑洞——作为幸存者,仍然急需我们去‘研究’,就是在这里,现在。

”4这又表明他并不愿意相信文学和文学研究真的会终结。

这两种表述显然是存有矛盾的。

我们对米勒关于文学和文学研究“终结论”的论断感受深刻,而对于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疑虑和有所保留的方面则比较忽视,或至少是注意不够。

二是无论米勒断言文学和文学研究会走向终结也好,还是对此并不愿意相信或有所保留也好,其理由和根据究竟是什么?中国文论界从米勒和德里达的论述中所读解出来的,是电信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图像网络文化的冲击。

这固然不错,但这也许仅仅表层原因。

问题在于,为什么电信技术发达就一定会带来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危机?难道仅仅因为图像网络文化的兴盛挤占了文学生存的空间,使得人们更热中于读图读屏而无暇去阅读报刊杂志吗?似乎是这样但又不完全如此。

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还在于,建立在电信技术基础上的图像网络文化,正改变着人们感知事物的方式,使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消失了。

而文学依赖于语言传达和阅读,恰恰是以“距离”为必要前提条件的,正是距离的消失即“趋零距离”构成了对于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威胁,带来了它的危机。

金文正是把这样一个问题还原于当代国际理论语境,还原于米勒和德里达自身的理论思路,从而以“距离”说为线索,去探寻他们文学“终结论”的深层根源,解读这一悖论式理论命题的复杂意味,从而对当前的文学危机加以解析。

从“文学即距离”这一角度来理解文学的特性及其意义,以及思考文学危机的缘由,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具有理论张力与阐释空间的问题,金文的读解阐释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不过我感到,金文对这一命题的读解阐释,主要是以德里达《明信片》中的论述为依据的,而对米勒的看法则所论不足;并且稍加比较可知,德里达对“距离”的理解可能主要是哲学意义上的,而米勒对文学的理解想象,则更多从文学的“旧式意义”即“文学性”方面着眼,更为重视语言“陌生化”以及修辞性表达与阅读方面。

那么对于德里达和米勒的文学“终结论”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终结论”与“距离说”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内在关联性?当前文学的危机究竟何在?本文试图在金文探讨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二、对“文学即距离”的理解按金文对德里达的读解,关于文学的本质特性,似乎可以从对情书(书信)的理解开始:《明信片》中以情书暗示了一种思维踪迹:“显然情书作为一种书信其客观之必要性在于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存有有距离。

而现在电信创造了‘世界范围的联结’,……距离被压缩为趋零距离,于是情书的必要性从根本上就被动摇或颠覆了。

”由此而联系到文学:“当爱情就是身边的事实时,没有文学;而当其飘逝于彼岸时,文学即刻诞生。

……在此德里达是否就是说如同情书的写作,文学的诞生亦须以距离、意识甚或生死相隔为前提,至少或首先是在物理的层面上?……德里达敏感于距离,以及距离的消逝对情书、对文学的毁灭性打击。

”这种打击首先是来自电信技术,“德里达常常以电话为例,摧毁了时空间距,摧毁了书信所赖以生存的物理前提,因而也就是摧毁了书信本身的存有。

毫无疑问,文学的写作如同情书的写作,也首先是以距离为其物理性前提的,写作由此而成为一种传达,传达那不是其本身的东西,——传达是往来传达,往来于书写与书写对象之间的距离。

”5那么文学的距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距离,这种距离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正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如上文所论到的那样,文学的距离可能首先是一种物理性的、时空意义上的距离。

按我的理解,这种距离在很大水准上是从语言媒介的传达方式中产生的。

文学的写作的确如同情书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传达。

只不过情书的写作也许有比较明确的指涉对象,而文学的写作则如同有人所形象表述的那样:没有地址,抵达心灵。

因此文学距离更具有不确定性。

并且,文学的传达更有多种向度,借用米勒的说法,有的可能是“施为性的”(performative)即描述性的,有的可能是“表述性”(constative)的。

6前者更多指向对外部世界的模仿;后者更多指向心灵世界的表现。

不过无论何种向度,传统语言媒介的传达方式,所描述的都只能是虚拟的世界,与真实存有的世界之间永远存有着距离。

一方面,人们总是力图驾驭语言之舟,以最高超的语言艺术技巧,最大限度地抵达对象世界,描述或者表述对象世界的一切;另一方面,语言的传达本身又构成巨大的障碍和阻隔,使之永远无法完全抵达对象世界,这就构成了艺术传达目的与语言传达手段之间的巨大冲突与张力,造就了语言艺术传达的无限可能性。

此外更有一种观念,恰恰是极力要拉开语言文本形式与表现对象之间的距离,追求语言形式的“陌生化”效果,形成另一种艺术张力。

西方形式主义批评所理解的“文学性”,便是从这一语言艺术的巨大张力中产生,而且这个批评流派也始终致力于研究这种“文学性”的奥秘。

这一文学批评方法在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形成了持续百年的传统。

从德里达到米勒的文学研究,其实也正是从这一传统而来,只不过他们如今更多看到了它不可避免走向终结的命运。

比如米勒就曾在一篇关于《论文学的权威性》的讲演中说,我“现在终于达成了一种观点,即文学的权威性源于语言艺术的表演性使用,语言的这种使用使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的时候对它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产生信赖感。

”“对我来说,那些书页上的文字简直就像一种神奇的处方使我能够达到一个只有通过那些英语单词才能够达到的先验的虚拟的世界”;“文学作品被看作神奇的处方,它可以提供给人们一个虚拟的现实,这一虚拟现实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我们只能了解到文字所揭示出的这部分虚幻现实。

当作者把他们放到一边的时候,我们便永远无法知道小说中的人物到底在说什么、想什么。

正像德里达所说的,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会隐藏一些事实,隐藏起一些永远不被人知晓的秘密,这也是文学作品权威性的一个基本体现。

”7最近他又说到,“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文学在本质上自成一格,具有其自身的终极目的。

它的存有是不需要理由的,不过确实又存有着某种理由。

”在他看来,这个理由就在文学作品自身,并且具有像魔力般的吸引力。

他自称,“我一直有着两方面的兴趣:一方面,我对文学情有独钟,一部文学作品会像魔术一样,将我引领到一个想像的世界中来,出于某种原因,进入这个想像的世界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愉悦。

另一方面,我一直沉溺于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魔术到底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它是如何运作的。

”“我渴望用一种类似科学的方式,去解释和理解文学。

在我看来,文学在不同的情形下,似乎始终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偏离语言运用的正常规则,或说显得很是奇怪。

所以,文学最使我感兴趣的因素是作品中的语言特性。

”8对于文学而言,语言是传达的惟一工具,不过它与对象世界之间永远存有着距离,正是这种距离的存有使得文学充满了神秘与魔力,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和文学研究者,孜孜不倦地去读解和探求其中所隐藏的秘密。

这的确是一种比较纯粹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它出于研究者个人对文学的强烈兴趣和爱好;它为了文学本身的目的,为了探寻文学作品中所隐藏的秘密,尤其是文学语言的魔力;它最重要的方式是独立的“阅读”,并且要求是“细读”,或者说是一种“修辞性阅读”,从中获得自己独特的发现,米勒说:“我想独立地阅读。

……如果你有眼光去发现那些矛盾的、不一致的、奇怪的东西,去发现那些无法用作品特点的主题性描述来解释的东西,去发现那些没有被以往的批评家所强调和重视的东西,那么你或许就会得到非常重要的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