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的_废墟_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回顾与再展望

合集下载

《废墟》教学反思5篇

《废墟》教学反思5篇

《废墟》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废墟》教学反思由于余秋雨的散文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在文化表象之下有着深刻的内涵,所以,在课堂上对文章的背景和余秋雨的散文成就做了必要做简单的交待,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余秋雨的初步印象再来欣赏文章。

文章较长,采用速读的方法,目的是学生能初步说明文章的抒情基调。

在“理清文章主要内容”的环节里,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得出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了圆明园和其他遗址的有关资料,丰富了学生知识,加深了学生体验。

在教学方法上,自主阅读和讨论探究灵活运用,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主动性,挖掘学习潜力。

用探究法、比较阅读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课立足新课标,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课堂探讨为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能使学生在提高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另外,课堂环节时间还需再精确安排。

第二篇:废墟及其他诗歌《》废墟像两个黝黑的文字我们深情地凝视萌芽生长茁壮相互依偎着绽放然后,同时悄然离去,一路丰满在对方看不到的地方徐徐凋谢......衰老得发不出一声叹息的时候才记起:我,是你唯一的废墟《》凉一回头,就看到了满是霜花的窗户上你缓缓爬行着深入到我骨髓里的凉《》离开那些虚假的肥胖让我沉重喘息无法离开了在墙的一隅我抽搐着等待你华丽地转身拽地的长裙多么美丽的树叶呀飘落将我击碎《》意外看到了你后我竟然忘记了多年前和你牵手时的摸样《》坐下我坐下了。

你在我的前额挖掘着一些故事一些纵横交错的壕沟抵御着时间一次次凶猛地袭击《》穿过爱情的那个夜晚穿过了我就穿过了那个夜晚你回头笑了笑下了车发现丢失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影子《》往事很多年后是不是就成为了往事我们的白骨晶莹剔透莹莹发光谁雕刻的那些文字古老的甲骨文在一遍遍诵读声中迅速丰满复原将一些情节反复地演绎第三篇:废墟之上废墟之上站在那一块块破碎的瓦片上,脚下是一片又一片的灰烬。

旷野中的回音——对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的回顾和反思

旷野中的回音——对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的回顾和反思
引用本文格式:闫娜旷野中的回音——对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的回顾和反思[学位论文]硕士 2007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
姓名:张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社会学
指导教师:吴毅
20080603
摘要
“华南虎事件”是2007年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起始于这样一个疑问:“华南虎事件”中陕西省有关方面为何要造假?
1.易瑛.YI Ying文化重建的艰难之旅——对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的反思[期刊论文]-中国文学研究2007(2)
2.王士强无序的自由与溃败中的坚守——论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的民间化趋向[学位论文]2006
3.杨蓉蓉.YANG Rong-rong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述评[期刊论文]-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5)
中国人在焦虑与不安中期待着,祈祷某种奇迹的出现!
最终,奇迹竟然真的降临了,华南虎出现了!
1 陕西省林业厅:扯虎皮意在财政
1.1 山南山北争寻虎
整个“华南虎事件”起源于陕西省林业厅2007年10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在这次有新华社等国内重量级媒体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林业厅高调发布了由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村民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照片,并以此为依据宣布陕西省镇坪县存在野生华南虎。第二天,众多媒体均以头版头条报导华南虎重现的喜讯,网络上出现一片欢呼庆贺之声,“华南虎事件”就在这样的喜庆氛围中拉开了帷幕3。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public,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to blank off all the information.

我们应该怎么拯救精神废墟

我们应该怎么拯救精神废墟

我们应该怎么拯救精神废墟

【期刊名称】《青少年心理健康》
【年(卷),期】2008(007)004
【摘要】中国心理学会的一位专家说,唐山地震留下了两座废墟:一座物质废墟,一座精神废墟。

一对在地震中失去儿女的唐山夫妇,每年的7月28日前后,都感觉如万箭穿心般痛苦。

那几天里,他们不看电视和报纸,不听广播,不愿触及任何与7·28地震相关的信息。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每到7·28,我们都要大病一场!”【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1
【相关文献】
1.废墟下的生命拯救行动动力学模型研究 [J], 蒋良春
2.拯救耶?逍遥耶?--由《拯救与逍遥》所引发的对现代人精神失落的追问 [J], 陈
可培
3.废墟上的拯救——《西游怪记》的文化批判探析 [J], 吴彤
4.阐释序码的文化传播:从拯救型到循环废墟的精神转变--重读先锋小说 [J], 聂茂
5.拯救新闻媒体的10条简易路径凯特·加尔布瑞斯认为大媒体应该从机构建制中
学会些东西 [J], 凯特·加尔布瑞斯;文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余秋雨的废墟读后感

2024年余秋雨的废墟读后感

2024年余秋雨的废墟读后感2024年余秋雨的《废墟》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科幻小说。

这部小说以近未来的2033年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废墟化的世界,以及人们在这个残酷环境中的求生和希望。

这部小说以主人公张贤一的视角展开,他是一个名叫“轮子”的幸存者,而“轮子”是指那些没有能力和勇气去逃离废墟城市的人们。

他们被困在城市的深处,只能依靠城市内的资源维持生活,而废墟城市的环境相当恶劣,例如水源污染、电力减少、食物匮乏等问题。

人们在残酷的环境中挣扎求生,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残酷的行为,例如相互之间的争斗和掠夺。

小说的情节发展紧凑而且扣人心弦。

张贤一和他的伙伴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面对各种险境,例如资本家的剥削、军方的支配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

他们在这些挑战中不断成长和变强,同时也发掘到了废墟城市背后的真相和秘密。

小说透过这些故事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抗争的渴望。

在小说的描写中,余秋雨也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

他展示了科技进步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例如人们对电力的依赖、互联网的崩溃等问题。

同时,他也讨论了人性的黑暗面,例如利益的冲突和人们的贪婪。

这些问题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发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某些映射和启示,让人不禁思考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和未来的走向。

余秋雨的文笔极为细腻,他通过描写废墟城市的细节,赋予了小说真实感和生动性。

他以出色的想象力描述了2033年的废墟城市,将读者置身其中,感受到残酷的环境和人们的绝望。

同时,他也通过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希望和勇气带来的力量。

在绝望的废墟中,张贤一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他的坚持和勇气鼓舞着其他人并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通过阅读《废墟》,我深深感受到了余秋雨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这不仅是一部充满故事情节的科幻小说,更是一部寓意深远的作品。

小说通过对废墟城市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生存的渴望。

它让人反思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状况,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对未来希望的信念。

总而言之,《废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科幻小说,它展现了一个废墟化世界的残酷和希望。

于废墟中崛起的精神_初中议论文800字

于废墟中崛起的精神_初中议论文800字

于废墟中崛起的精神_初中议论文800字废墟,原本是人们遗忘的角落,是遭到忽视的一片区域。

在这些废墟中,却崛起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顽强和坚韧的精神。

这种精神让废墟重新焕发生机,让人们重新看到希望和光明。

废墟中崛起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积极传承和发扬的。

废墟中崛起的精神,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困境的坚强抵抗。

面对一片破败的景象,很多人会感到绝望和无助。

却有一些人在废墟中崛起,他们用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去面对困境,去寻找出路。

正是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让废墟重新焕发生机,让人们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正如钢铁侠托尼·斯塔克,在面对创业失败和困境时,只是尽量努力,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废墟中崛起的精神,让人们明白只要坚定信念,越是困难就越要去面对,反而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废墟中崛起的精神,还表现在人们对自身实力的充分发挥。

在废墟中,很多人会选择逃避、放弃甚至自暴自弃,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却不畏困难,不畏挑战,在丰富的实力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战胜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就像大清洗中的庞康和戴尔?庞康的一个平凡的人,却因为不甘心废土的现状,勇敢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庞康表现出来的就是废墟中崛起的精神,他凭着自身的能力和潜能,在废墟中崛起,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改革家。

废墟中崛起的精神,还表现在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废墟往往会让人们陷入绝望和失望,但是在这些废墟中,也会有一些人,他们仍然向往美好的未来,他们依然对希望充满信心,他们为了追求美好未来不断奋斗。

这些人就像《美丽人生》中的主人公犹太人圭多,尽管身陷在纳粹集中营中,但是他却依然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废墟中崛起的精神,让这些人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依然有光明和希望存在,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向前,就一定能够迎接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讲,废墟中崛起的精神是一种积极、乐观、顽强、进取的品质,它让人们在困境中坚强抵抗,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被遗忘的废墟》读后感

《被遗忘的废墟》读后感

《被遗忘的废墟》读后感《被遗忘的废墟》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被遗忘的废墟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着悲伤、孤独和无奈。

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揭示了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绝望,让读者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残酷。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废墟中的人物和事物,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各种反应。

有的人选择逃避现实,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有的人选择坚强面对,努力寻找生存的希望;还有的人选择放弃,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些不同的选择,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人不禁思考:在逆境中,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态度和行为?除了人物的选择,作者还通过废墟中的景物和氛围,表达了对人类文明的怀疑和反思。

废墟是一种被遗弃的存在,它曾经是人类繁荣的象征,而如今却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废墟。

这种反差让人不禁思考:人类的文明和繁荣究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又是如何毁灭的?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那么脆弱和不可靠,一切都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在阅读《被遗忘的废墟》的过程中,我不禁被作者深刻的思想所触动。

作者透过废墟和人物的故事,揭示了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绝望,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废墟中的一部分,我们所珍视的一切也可能会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每一个生命,珍惜每一个瞬间。

总的来说,《被遗忘的废墟》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度的小说,它让人不仅仅是阅读,更是思考和反思。

通过废墟和人物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的脆弱和无奈,更可以看到人类的坚强和勇敢。

希望每个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找到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废墟般的世界中,找到一丝温暖和希望。

于废墟中崛起的精神_初中议论文800字

于废墟中崛起的精神_初中议论文800字

于废墟中崛起的精神_初中议论文800字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大量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他们的崛起所牺牲的,是往往被我们忽略的。

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建筑倒塌后,成为了废墟,废墟的存在总是给人带来深深的愁苦。

尽管许多废墟说着曾经的荣光和往日的繁华,但它们仍然是痛苦、痛苦和失落的象征。

然而,在我们眼前的崩塌、荒芜的建筑中,却也许蕴藏着某种独特的精神,一股能让我们振奋的力量。

有人说,废墟中的精神源于那些在恶劣环境下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人们。

建筑中坚如磐石的基座往往是靠着工人们的汗水浇铸而成,每一面墙、每一根柱子都是珍贵的生命体。

在建筑倒塌之后,这些构件虽然毁坏殆尽,但他们还是把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懂得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当然,在这些建筑倒塌的前夕,那些从而工作的人们大多已经走出了那些废墟,寻找着新的生命,然而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却在那里残留,成为这些废墟的精神。

还有人说,废墟中的精神源于那些历史早已经不在人们的记忆中的事件。

曾经那些废墟所在的建筑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是战争、灾难、政治革命等发生过的事件的见证人。

崩塌的建筑是出于物理原因的,但它们的存在却能激发出人们对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求,这些思考和探求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前进的力量来源。

但是,废墟的精神并非只限于此。

随着人类文明的壮大,我们对精神内涵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在废墟中,人们发现了爱、友情、毅力、自由等等,那些原本困在人心深处的情感在废墟中膨胀发酵、天然生发。

在灾难中,人们的情感得以自发流淌,废墟既是一种昂扬激奋的精神力量,也是一个泪水和血脉的庄严见证。

我们不难发现,在废墟中的人们总是表现出令人肃然起敬的勇气与基情,他们是默认物性和力量的体现,是人类精神的象征,是历史的承载,是现实的遗韵,是人类文化及情感交融的产物。

而这种废墟中的精神,它更是一种社会的力量,一种团结互助、繁荣发展的力量。

总之,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大楼倒塌成为废墟,这种情形虽然给人带来了不少痛苦与失落,但废墟所赋予的精神是让人难以抵挡的。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开 展 提 供 了一 定 的 体 制 和 硬 件 条 件 。
高 校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兴 起 的 另 一 原 因 是 为 了改 变 长 期
我 国 新 时 期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 理 念 是 在 汲 取 西 方 通 识 教 育 成 功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并 结 合 本高 校 生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作 为 面 向 2 t 纪 中 1[  ̄
知识 结 构 和智 能 结构 , 养 学 生 包括 理 想 、 操 、 格 、 培 情 人 文
主 义盛 行 及技 术决 定 论 的 出现 。这 些理 论 使 人 的 主体 地
位 受 到质 疑 , 更 多 地被 看 作是 实 现 目的 的手 段 和工 具 . 人 而 不是 最 终的 目的 , 致 了人文 精 神 的失 落 。 导
窄 , 文 底蕴 薄弱 , 着 对 这 些 问 题 认 识 的不 断 深 入 , 人 随 人
修 养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就 是 将 人 类 优 秀 的 文 化 成 果 通 过 知 识 传 授 、 境 熏 陶 及 自身 实 践 使 其 内 化 为 人 格 、 质 、 环 气 修 养 , 为 人 的 相 对 稳 定 的 内 在 品 质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旨在 成 引导 学 生 学会 思 考 人 生 的 目的 、 义 和价 值 , 展 人 性 . 意 发 完 善 人 格 , 冶 情 操 , 断 完 善 和 发 展 自身 。 陶 不
教 育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与 重视 , 备 人 文 素 质 及 人 文 精 神 是 新 具 世 纪对人 才的基本要 求。 文通过 对我 国高校人 文素质 教 本 育 的 回顾 . 析 了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背 景 、 因 , 及 开 展 分 起 以 人 文 素质教 育 以来存 在 的 问题 , 出 了一 些改 进措 施 , 提 以 期 进 一 步 加 强 高校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 实 促 进 其 发 展 。 切

探究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与强化措施

探究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与强化措施

管理篇•德育天地探究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与强化措施马平原(华中师范大学安宁附属实验学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教育。

无论是在语文教育方面,还是在其他各科领域,国家更多的是强调人的感受,强调把人作为感受的主体,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虽然我国一直在倡导,但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尤其是学生进入中学阶段以后,学校语文教育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强调的反而不是很明显。

我国不仅要在经济上成为世界强国,更要在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精神方面成为世界强国。

一、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人文精神一致是各种文明强调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人文高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个国家都一直在强调发展经济,因为有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做后盾,高度的人文精神自然也会随之发展。

上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

在我国古代,生产力并不是十分发达,但是先贤圣人一直在追求一种具有高度人文精神的大同世界。

人文精神可以反作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大同世界。

二、当今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语文教育一直是我国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语文教育在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还是比较注重人文方面的培养的,在认知基本的短篇内容之后会强调对内容的传情达意。

在整个中学阶段,尤其进入高中以后,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更为明显。

三、如何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一)展开课内探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多的是主动思考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被灌入已定的思维模式。

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倡导新的教育理念,不仅在课堂形式上,更多的还应该是教学理念和内容方面。

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首先要从课堂内容展开讨论,老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就应该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课文内容的输出以及教学中的基本知识与人文精神比重要合理。

例如,从中学的课文内容安排上看,文章采纳就是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主要内容。

遗落的_废墟_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回顾与再展望

遗落的_废墟_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回顾与再展望

第23卷第2期晋 中 学 院 学 报V ol.23 N o.2 2006年4月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Apr. 2006遗落的“废墟”———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回顾与再展望张金兴(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摘 要: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在市场经济得到发展、世俗化浪潮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文学理论批评界掀起的一次人文主义文艺思潮的冲击波。

这场论争始于对文学“危机”的探讨,很快波及并扩展到人文学术领域。

“论争”尽管存在着种种缺陷和局限,但却显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所面临的问题。

展望当下的人文精神建设,应从传统文化语境、全球化语境、世俗化语境中来着手进行。

关键词:人文精神;回顾;展望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06)02-0026-05 一、“旷野上的废墟”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文学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的文学是在市场经济全面开展并日益成为主导话语的情境中开始自己的行程的。

在90年代的文学记忆中,80年代是一个充满启蒙激情和精英理想的振奋人心的时代,对“文化大革命”的清算所导致的拨乱反正、思想解放似乎迎来了一个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学艺术被赋予了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崇高的历史使命感,文学作品的“轰动效应”使得文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传统的中心位置上,作家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这种“中心意识”的鼓舞和支配,以一种启蒙精英的姿态投入到严肃高雅的文学创作中。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学商品化的色彩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的计划经济开始逐步解体,市场经济呼啸而至,引起了人们对物质追逐的狂热,文学艺术的商品化色彩更加明显,文人下海、高价竞稿、商业炒作等现象频繁出现,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充斥市场,严肃高雅的文学作品却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这使得传统的文学观念面临严峻挑战,文学艺术开始走下高雅的殿堂,逐步退居边缘位置。

旷野上的废墟

旷野上的废墟

旷野上的废墟作者:孙睿擎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1期摘要:隨着市场经济和世俗化浪潮的推动,在文学理论界中出现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冲击的局面。

显示了知识分子面临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浪潮。

期待当前人文精神建设,从传统文化背景下,全球化背景下,世俗化的继续。

关键词:人文精神;文学一、“旷野上的废墟”1990年代中国文学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期间,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文学是在完全市场经济行为和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话语背景下开始自己的时间表。

在90年代文学的记忆中,80年代是一个精英理想与激情的时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清算,思想解放成为了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学艺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使命感,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轰动效应” 使文学领域的意识形态在传统的中心,作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受“中心意识”的鼓励和控制,以启蒙精英的高姿态融入到严肃高雅的文学创作中。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文学开始商业化。

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实施的计划经济开始出现解构,市场经济的时代到来了,造成了人们对物质追求的狂热,文学艺术的商品化更加严重,文人开始下海和商业炒作等情况时有发生,大量低质量的文学作品开始在市场中出现,优雅的文学作品无人问津。

这使得传统的文学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危机。

这些变化导致文学评论家出现了各种担忧,于这种但有所对应的就是社会上人民对金钱至上、纸醉金迷、蔓延腐败和人类社会冷漠的强烈不满。

王烁明,李洁,张宏等对启蒙理想的纪念和追求崇高的美学思想,于1993年在《上海文学》中发表了《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指出文学和人文精神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试图将众人敲醒[1]。

二、人文精神的状况在《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危机》中,王晓明和其他人指出,文学创作的面临着“媚俗”和“自娱”的发展趋势;这两种发展趋势表现出了文学所丧失的消费性、商品性和想象力。

他们认为,王朔的小说和张艺谋的电影分别代表“低俗”和“自娱”,表现出了人文精神危机。

【高考作文】让“失落”的人文精神回家吧

【高考作文】让“失落”的人文精神回家吧

【高考作文】让“失落”的人文精神回家吧在这个物质丰富但精神贫乏的时代,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即“失落”的人文精神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

让“失落”的人文精神回家吧,这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高尚的情操和精神追求,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对人类的善良与美好的追求。

它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跳出物质的枷锁,让人摆脱浮躁与功利的束缚,追寻真理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普遍偏向于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人文精神渐行渐远。

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风气使人们趋于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人类的共同价值。

人们忙于追求金钱和名利,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这样一来,人们的人文精神就被边缘化了,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媒体的影响加剧了人文精神的“失落”。

现在,媒体普遍关注明星的八卦和绯闻,追求大众的娱乐需求,而很少关注文化艺术和人文精神。

人们被娱乐至死,沉溺于琐碎的音乐、电影和综艺,而忽视了对大众精神生活的关注。

这不仅导致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下降,也削弱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教育体制的问题也使人文精神离我们远去。

如今,教育过于注重应试和评价,缺乏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们只顾取得好成绩,而忽略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校教育缺少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价值观的灌输,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忽略了对学生人格和情感的培养。

这样一来,人文精神在教育中也逐渐“失落”。

如何让“失落”的人文精神回家呢?我们应该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仅关注物质的追求,还要关注精神的追求。

我们应该摆脱功利主义的思维,培养自己的内心和情感,发扬人间大爱,从而恢复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媒体也应该承担起责任,关注人文艺术和人文价值,减少对八卦和低俗娱乐的过度炒作。

媒体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多有思想性和价值观教育的作品,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回归人文精神的追求。

教育体制需要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情感教育。

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

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

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摘要】在这篇关于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重建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废墟的起源与影响,伤痕的意义与影响,以及伦理家园的重建意义。

我们将讨论社会参与与废墟重建的关系,以及文化记忆与伦理家园重建之间的联系。

结论部分将探讨重建工作所面临的挑战,重建的可持续性,并分析重建的意义和希望。

废墟与伤痕的存在引发了我们对伦理家园的思考,通过社会参与和文化记忆的重建,我们可以为受伤的地方带来新生。

重建工作虽面临挑战,但是我们必须努力实现可持续性,为未来带来希望和光明。

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是一个复杂且触及灵魂的过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些受伤的地方重新赋予生机和尊严。

【关键词】废墟、伤痕、伦理家园、重建、社会参与、文化记忆、挑战、可持续性、意义、希望1. 引言1.1 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是一个涉及历史、文化和社会伦理的重要议题。

废墟代表着曾经辉煌繁荣的建筑物或社区遭受毁灭或废弃后的残垣断壁,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沉重的伤痛。

伤痕则是指人们在战争、灾难或社会冲突中留下的身心创伤,它们影响着受伤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而伦理家园的重建,则意味着在废墟和伤痕的基础上,重建起一个符合道德和伦理规范的居住环境和社会体系。

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不仅仅是简单的修缮或治疗,更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通过重建废墟和伤痕,可以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重建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充满着希望和意义。

重建的可持续性是重要课题之一,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确保重建工作长久稳健。

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不仅是一项具体工程,更是体现社会责任和文化记忆的重要方式。

2. 正文2.1 废墟的起源与影响废墟的起源与影响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深刻的主题。

废墟可以来源于自然灾害,战争毁灭,或者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失败。

无论其起源如何,废墟都会给当地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90后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重塑

90后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重塑
收 稿 日期 :0 0— 6—1 21 0 2
容、 自信 , 自己未来 成 功 的那 种 毫 不 怀 疑 的气 势 , 对 把 握机会展现 自我 , 蔑视形式注重 实用 。在 对部 分大学 生 抽样调查是 发 现 只有 3 % 的学生 坚 持 “ 4 报效 祖 国的人
项 目来源 : 本文系辽 宁省 教育 科学 规划课 题 “ 多元 文化 背景 下的 青少 年 主流 价值 教 育研 究 ” 的部 分成 果 , 目编号 : 项
21 0 0年第 1 1期
继 续教 育研 究
j X ioy a i i U ja u y h ju 5 9
9 0后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重塑
范卉 敏
( 东 松 山职 业 技 术学 院 思 政 部 , 东 韶 关 5 2 2 ) 广 广 1 16

要 : 文精 神 作 为 一种 文 化 活 力 , 一 个 民族 、 人 是 一个 人 内在 的 修 养 与 灵 魂 , 是 高 职 教 育 的 核 心 内容 之 一 。 也
积 与升华 。人文精 神 的核 心就 是 以人 为本 , 注 入 的 关 价值与 尊严 , 重视对 人 的生存 境遇 的无 限关怀 。
二 、0后 人 文 精 神 失 落 与 深 层 分 析 9
人 性 、 格为 本位 的知 识 价 值 取 向 , 人 具有 整 体 性 、 践 实 性、 超越 性与 内 隐性 的 特点 。 ( ) 体性 是 指人 文精 神 以人 为尺 度 , 1整 强调 人 的 情感 与体 验 , 努力挖 掘 人 的 内在 潜 智 与本 性 中实 现客 体价 值 目标 的真 、 、 的统一 ; 善 美 ( ) 践性特 指人 文 精神 在 发挥 人 的理 性 认识 的 2实 基 础 上 , 加强 调人 的 主观 能 动 性 在社 会 实 践 中 的积 更 极 作用 , 依靠 主体 实 践实 现 自我需 要 与 客 体满 足 的 是 有 效对 接 , 也就是 说 实践是 驾起 “ 知道 ” “ 与 体道 ” 的桥

留住历史的脚印―面对《废墟》的思索_高三读后感

留住历史的脚印―面对《废墟》的思索_高三读后感

留住历史的脚印―面对《废墟》的思索“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葶之间”,远处小径曲折,野花掩映^闭眼便能想见余秋雨先生笔下的那一片《废墟》,它正缘于那份穿透文宇的震撼!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大多被冠以一个很懦雅的名字:文化散文。

作者似乎从皓首穷经中走来,有一种俯瞰历史的魄力。

他把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呈现给读者,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一一看,那是怎样的废墟啊!它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在冲天的烈焰黾沉淀、凝固,承受着风雨的洗礼、历史长河的荡涤;而它又是-个长长的省略号,静静矗立在斜阳之中,饪衰草抚慰伤痕,任微风抚平记忆。

淡看春去秋来,静听雷鸣雨骤,沉睡在惨淡的天宇下,把灵魂烙记在一方方汉白玉的残垣断壁卜…仰望苍天,等待脚下的土地再一次腾飞——这便是秋雨先生留在我心中的“废墟”。

有些历史,应该刻在石头上,让它们与岁月共存,让废墟昭示沧桑,让后人痛悟到民族步履的蹒珊,也让后人为自已的土地和祖先而骄傲;有些历史,应该深记在心中,生命的历程即使是歧途,也能警示后来者。

作文选所以,与其忘记、与其含糊回避,不如清醒回眸。

然而,那片曾经给烈火烧过的废墟,倘使一概重建新的楼阁,重现苷日的光华,却拂去了昨夜的伤痕,那么,拾来的只是今日的游戏……“让古代留几个脚步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逼视古代,废墟不倌得着愧……’’作者终于发出了一声断喝,‘审振聋发聩的呐喊。

废墟小需要修饰和掩盖,“假如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何苦假饰?莫忘记,青铜器上的斑斑绿锈,能盖过一切炫目的金红,让丧人为之震撼、沉思。

I历史把它的脚卬化做废墟,留在广袤的大地上,不管这脚印是深是浅,是曲是直,谁也无法抹去或改变它们的形状!入生把脚印化做废墟,留在岁月的风尘中,让人们从那里走向新的归宿。

人群中有…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他们驻足’于这些脚印之前,团哞这…片远去的风景,然后“闭一闭眼睛,平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默,理性的严螻”,于是,书页中有了文人闪光的哲思,废墟上生成一则永恒的寓言。

【高考作文】让“失落”的人文精神回家吧

【高考作文】让“失落”的人文精神回家吧

【高考作文】让“失落”的人文精神回家吧在当今时代,我们不可避免地被各种现实问题和流行趋势所包围,物质享受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与此相应的是,人文精神不断被忽视和削弱,以至于许多人已经感到“失落”和迷失了方向。

我们需要重新意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让它回家,回到我们生活的中心。

首先,人文精神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类。

良好的人文素养使我们具有更深远的思考能力,更敏锐的感知和更加广阔的人生视野。

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引领我们在现实人生的路上,成为更好的人类。

反之,如果只注重物质享受和追求快乐,我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很可能被忽略和扭曲,导致我们陷入虚浮、短暂、快乐的泥潭中。

其次,人文精神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精神上的富足。

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可以帮助我们探索生命的意义,思考复杂的人生问题,品尝美妙的人文体验,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人们可以从艺术和文学中获取启发、满足和安慰,哲学可以引导我们思考更深层次、更深刻的人生问题。

最后,人文精神是一个社会的社会基石。

文化传承和创新,艺术和文学的发展和推广,影响着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的思考和行为。

维护和弘扬人文精神可以提高整体社会文明素质,减少犯罪率和暴力事件。

而如果忽略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一些负面问题如人性沦丧、谎言泛滥等等,就会日益加剧。

总之,人文精神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道义、自然、人性、美感等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指导我们对生命如何更加添加价值以及如何真正地做一个人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悟。

让人文精神回家吧,让我们更加关注人文精神,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

被遗忘的废墟,他重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被遗忘的废墟,他重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被遗忘的废墟,他重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被遗忘的废墟,他重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清晨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废墟上,晨光照亮着主人公帕特里克的身影。

他站在废墟之中,凝望着眼前这片一片荒芜的土地。

数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但是战争的破坏使之化为废墟,被人遗忘了。

帕特里克身上的灰尘是被风带来的记忆,他是这座城市最后的居民,选择留下来,承担重建的责任。

他坚信,即使再破碎的世界,仍然存在着美好和希望。

帕特里克的日子并不容易,没有社交娱乐,也没有豪华的生活,他过着简朴而刻苦的生活。

清晨,他起床后便开始耕种土地,晚上则用持久的劳动收获果实。

他自给自足,喝着自己酿造的果酒,吃着自己种的蔬菜。

这种简朴生活,让他更加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在帕特里克的眼中,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

他从未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尽管身处废墟,他仍然希望能够让这个城市重新焕发生机。

生活中的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一种诗意。

他沉浸在自然中,感受四季更迭的美妙。

金黄色的秋叶舞动在微风中,花朵在春天绽放,清晨的露珠滑落在绿叶上。

他细细品味着这些细微的变化,享受着生活带来的愉悦。

然而,生活中不仅有美好的大自然,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帕特里克认为,家是心灵的港湾,是可以给予人力量和安慰的地方。

纵使是废墟中的小屋,也是他内心的守望。

他坚信,亲情可以让他们相互照顾、相互支持,共同度过困难时刻。

友情和爱情也是他坚持生活下去的动力。

在这废墟中,他结识了一群生活在附近的居民。

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友情,相互帮助,共同奋斗。

而爱情,也在他的生活中绽放。

在这黑暗的时刻里,他遇到了一位善良而坚强的女子,他们互相依靠,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用爱温暖着彼此。

帕特里克身上流淌的,不仅仅是恢复这个城市的血液,更是一种确定生活中的诗意和美好的力量。

他的坚持和努力,让这片被遗忘的废墟重新焕发了生机,他重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或许我们会迷失自己,忘记了生活的真谛。

从“废墟”之美谈城市记忆的重塑开题报告

从“废墟”之美谈城市记忆的重塑开题报告

从“废墟”之美谈城市记忆的重塑开题报告背景:城市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城市更新等因素,许多建筑物和历史地标已被摧毁或破坏。

这些废墟、残垣断壁似乎逝去了失落的记忆。

但是,一些城市如柏林、广岛等透过废墟的建筑遗迹,利用清晰的标记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成功地重新建造了自己的城市记忆。

问题:城市记忆在现代城市中占据着什么地位?现代城市管理中重塑城市记忆应具备怎样的特点?论述:城市记忆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忠实记录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

它是城市的延续,也是城市的灵魂。

废墟及遗址在城市的记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重建城市的过程中,废墟成为城市记忆重塑的重要媒介。

城市记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持续性。

城市记忆中蕴含着城市的过去,而城市的过去是建立城市未来的重要基础。

有了城市记忆的分析和总结,才能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脉络和路径,进行城市规划和人文资源的再利用。

二是丰富的文化资源。

城市记忆中存储着大批文化资源,如历史建筑物、文物、艺术品等等。

这些文化资源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资产。

三是城市的美。

城市记忆中记录的美所蕴含的含义非常丰富,例如上方寺的遗址、赵州桥遗址等,它们不仅展现了城市的过去,也是城市美的展示。

重塑城市记忆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保护遗址。

尊重和保护遗址是重塑城市记忆的基础。

这需要针对不同的遗址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防止其因外部因素遭受破坏。

二是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

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并修复遗址,保护城市记忆,例如制定有效的规划方案、加强资源整合、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等。

三是利用科技手段记录城市记忆,例如数字化记录、3D建模等,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现城市记忆。

结论:城市记忆是城市文化的心脏,而城市的重塑离不开城市记忆的重构。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记忆的重要性,遵循保护和拓展城市记忆的原则,从而更好地建设城市。

遗落的废墟--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回顾与再展望

遗落的废墟--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回顾与再展望

The Lost "Ruins"--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Free Discussion on Humanistic Spirit 作者: 张金兴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晋中学院学报
页码: 26-30页
主题词: 人文精神 回顾 展望
摘要: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在市场经济得到发展、世俗化浪潮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文学理论批评界掀起的一次人文主义文艺思潮的冲击波.这场论争始于对文学"危机"的探讨,很快波及并扩展到人文学术领域."论争"尽管存在着种种缺陷和局限,但却显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所面临的问题.展望当下的人文精神建设,应从传统文化语境、全球化语境、世俗化语境中来着手进行.。

“废墟”上的精神重构——读谢伦散文集《一些被风吹过的事物》

“废墟”上的精神重构——读谢伦散文集《一些被风吹过的事物》

“废墟”上的精神重构——读谢伦散文集《一些被风吹过的
事物》
高晓晖
【期刊名称】《长江文艺评论》
【年(卷),期】2022()3
【摘要】读谢伦散文集《一些被风吹过的事物》,我能强烈地感受到谢伦在“寻根”(回望故乡、找寻故乡)意义上的义不容辞。

这种义不容辞,表现在写作动因上,是对精神原乡的找寻与自我身份的自觉确认。

在写作内容上,是对童年记忆的追溯与对迷失在时间深处的故乡的重述。

在美学趣味上,表现出浪漫精神与悲悯情怀相交融的“乡愁”美学特征。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高晓晖
【作者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废墟上的精神家园——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2.废墟上青草如歌——读丁宗皓散文集《乡邦札记》
3.简论谢伦散文审美风格主体内在因素的艺术外化——以散文集《黄昏里的山冈》为例
4.简论谢伦散文审美风格主体内在因素的艺术外化r——以
散文集《黄昏里的山冈》为例5.故乡记忆的全景式书写——论谢伦散文集《一些被风吹过的事物》的写作特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2期晋 中 学 院 学 报V ol.23 N o.2 2006年4月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Apr. 2006遗落的“废墟”———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回顾与再展望张金兴(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摘 要: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在市场经济得到发展、世俗化浪潮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文学理论批评界掀起的一次人文主义文艺思潮的冲击波。

这场论争始于对文学“危机”的探讨,很快波及并扩展到人文学术领域。

“论争”尽管存在着种种缺陷和局限,但却显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所面临的问题。

展望当下的人文精神建设,应从传统文化语境、全球化语境、世俗化语境中来着手进行。

关键词:人文精神;回顾;展望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06)02-0026-05 一、“旷野上的废墟”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文学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的文学是在市场经济全面开展并日益成为主导话语的情境中开始自己的行程的。

在90年代的文学记忆中,80年代是一个充满启蒙激情和精英理想的振奋人心的时代,对“文化大革命”的清算所导致的拨乱反正、思想解放似乎迎来了一个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学艺术被赋予了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崇高的历史使命感,文学作品的“轰动效应”使得文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传统的中心位置上,作家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这种“中心意识”的鼓舞和支配,以一种启蒙精英的姿态投入到严肃高雅的文学创作中。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学商品化的色彩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的计划经济开始逐步解体,市场经济呼啸而至,引起了人们对物质追逐的狂热,文学艺术的商品化色彩更加明显,文人下海、高价竞稿、商业炒作等现象频繁出现,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充斥市场,严肃高雅的文学作品却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这使得传统的文学观念面临严峻挑战,文学艺术开始走下高雅的殿堂,逐步退居边缘位置。

这些变化引起了文学批评家们的忧虑,与这种忧虑相对应的,是在广泛的社会意识层面,人们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腐败蔓延和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王朔明、李颉、张宏等人出于对启蒙理想的缅怀和对崇高审美境界的追求,于1993年在《上海文学》第6期发表《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指出当时的文学正面临巨大的危机,试图为学界敲响人文精神低迷的警钟。

随后,《读书》、《文学自由谈》、《钟山》、《作家报》等很多有着广泛影响的报刊都开辟了人文精神讨论专栏,由此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人文精神大讨论。

这场讨论在1994-1995年间达到高峰,形成了90年代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化和文艺思潮。

这场大讨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看待当时的人文精神状况,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对立的见解。

一种见解是对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作悲观的估计,认为中国当下情境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一种不容否认的现实。

王晓明的论点较有代表性,他认为:“今天的文学危机是一个触目的标志,不但标志了公众文化素养的普遍下降,更标志着整整几代人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

文学的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人文精神的危机,整个社会对文学的冷淡,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我们已经对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失去了兴趣。

”[1]在《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收稿日期]2005-10-16[作者简介]张金兴(1979-),男,山东临沂人,武汉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62・人文精神危机》的对话录中,王晓明等人指出文学上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的“媚俗”和“自娱”倾向;这两种倾向又表现为文学的消费性、商品化和“想象力的丧失”。

在他们眼里,王朔的小说和张艺谋的电影分别是“媚俗”和“自娱”的代表,是人文精神危机的形象表征。

在陈思和与张汝伦等人的对话录《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2]中,陈思和则对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作了反思,他对“作为整体的知识分子在当代还有没有人文精神表示怀疑”,在他看来,在整个20世纪,知识分子“已经失去了一个稳定悠久的精神传统作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所以知识分子现在要么学苏秦、张仪去做政治工具,要么把学术看作是自我逃避的场所,这两条路都无法重建起人文精神。

”[2]他还进一步指出人文精神的真正的危机“在于知识分子遭受种种摧残之后的精神侏儒化和动物化,而人文精神的枯萎,终极关怀的泯灭,则是这侏儒化和动物化的最深刻的表现”[2]。

另外,除批评家们之外,这一阵营中作家们的姿态更为激烈,以“愤怒的二张”为代表。

张承志于1993年在《十月》上发表题名为《以笔为旗》的文章,张炜于同年3月21日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抵抗的习惯》,他们都以“战士”的姿态出现,对当前人文精神失落的状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张承志满怀义愤地说:“一个几千年文明12亿人的大国,被一批无原则无操守的文人占据了文坛,还利用这种关系联络了电视台报刊,形成了称霸文化领域的势力,让这批人充当文化主体肆意糟蹋,这是极具讽刺和悲哀的事。

”张炜则强调:“文学已没有了发现、批判,进入普遍操作制作状态,匠人成了榜样,精神枯萎,那些包装好的制品只是垃圾。

”他们都表现出与现实和文坛中的鄙俗和低迷决不妥协的姿态。

另外一种见解则对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持乐观态度。

王朔在《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势》这篇对话中说:“我对有些人讲的文学和文化上的滑坡很不以为然。

我认为,我们恐怕在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辉煌过。

”“有些人大谈人文精神的失落,其实是自己不像过去那样为社会关注,那是关注他们视线的失落,崇拜他们目光的失落,哪是什么人文精神的失落。

”“有些人呼唤人文精神,实际上要重建社会道德,可能还是一种陈腐的道德,这有可能又成为威胁人、窒息人的一种武器,如果是这样的人文精神,那我们可以永远不要。

”[3]人文精神大讨论的焦点之二是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该如何表述这一概念。

张颐武认为人文精神这一概念“并未得到过明确的表述”,论者们大多是“通过玄想式的、神秘式的言语创造一套永恒的和绝对的‘知识’”,他认为,“人文精神”并没有提供对当下文化的有利分析,而是将自身变成了在多重转型的全球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玄学化及神学化的逃避过程。

“它不是与人们共同探索天,而是充满了斥责与教训的贵族式的优越感”,“是以专横的霸权姿态确立自己的话语权威”[4]。

南帆在《人文精神:反抗的功能》一文中,与张颐武商榷,他指出,政治话语的后撤和商业文化的崛起标志了一个新的语境的到来。

在这里,“人文精神”成为一批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旗帜。

他们力图用这面旗帜抗拒市侩哲学的侵扰,并号召知识分子在日益稀薄的学术空气中坚守住自己的岗位。

他还指出:“在我的印象里,‘人文精神’并未在中国获得贵族的身份,它更多地与知识分子长期的压抑相辅相成。

人们不可能这么快忘记,只有政治话语的操纵者才可能睥睨四方,炫耀话语权威。

”[5]而“人文精神”却经常在昔日的政治话语中扮演反抗的角色。

所以,当前的“人文精神”与其说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训”,毋宁说是一种来自边缘地带的反抗。

王晓明等人虽然没有对“人文精神”做学理层次的探讨和界定,但从他们对“人文精神的危机”一语的使用情况来看,“人文精神”大体上指对“信仰、信念、世界意义人生价值这些精神追求”,是对生存的严肃性的思考和对“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兴趣。

袁进对人文精神的含义给了一个明确的表述,他说:“我理解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

人文精神更多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

它是道德价值的基础与出发点,而不是道德价值本身。

”[2]而王朔与吴滨则强调人文精神对个体的关注,他们强调一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精神要落到人对自身的关注和关怀上”,强调尊重现实中人的种种欲望和自由权利。

人文精神大讨论中争论的焦点之三是如何重建人文精神,以及知识分子在人文价值重构中所起的作用、所扮演的角色。

张汝伦、陈思和等人认为,知识分子应该从自己的本位意识出发,与世俗化现・72・实划清界限,维护人文学术的独立品格,保持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维度。

陈思和更是明确地提出知识分子应该具有一种“岗位意识”,这种岗位意识既包括知识分子的敬业精神,也包括对知识传统和人文传统的追寻与继承。

他理想中的知识分子应该是将中国传统固有的“庙堂意识”和“民间意识”以及“西方的向度”三者统一起来集于一身的现代知识者。

张汝伦、王晓明、朱学勤等人则主张知识分子应该将人文精神的普泛性和共同性两者统一起来,既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形而上意义,也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实践精神。

“人文精神危机”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快步进入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提出的,体现了对当下物质现实与精神现实消极方面的批判,这些消极方面的绝大部分是人们承认的现实,对人文精神危机的揭露和抨击是合理的有价值的。

同时,这场论争对90年代后期的文学批评也起到了拓宽视野的作用。

就20世纪的文学整体研究来看,它引发了学界在原来的“革命”与“启蒙”话语体系之外,开拓了“人文”精神研究范型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由于论者对“人文精神”的含义没有澄清,使许多争论产生误解,阻碍了讨论向纵深发展。

二、“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这场“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正是在中国全球化和市场化经过了80年代的试探和探索,即将进入全球化与市场化的前期,乃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为中心的文化系统正在经历转变的‘过渡性’阶段。

”[6]在论争中,论者大都注意到甚至夸大了市场化来临时代商品经济、消费主义对文学的负面影响。

今天我们再来看人文论争,换个角度说,其实就是在评价市场经济给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所谓人文精神重建,实质问题还是知识分子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由于自“五四”以来,“中国的现代性历史的展开,从来没有一个让日常生活成为社会关切中心的机会。

紧迫的阶级斗争和民族危机不断地要求一种宏大的历史表达。

中国深刻的悲情和失败与屈辱的现代历史,淹没了具体的日常生活的选择。

”[6]同时,“在观念的层面上,‘五四’以来几乎没有对于一个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的阐释和表达。

对于日常生活和平淡的市场社会几乎没有一个具体的观念性的表述,人们似乎无法接受一种日常性的生活形态的存在。

”[6]文学界、批评界大多是以“启蒙”话语或者“革命”话语来表述新文学,文学被赋予太多沉重的担子,而却将日常生活与文化消费压抑在一个非常狭小与有待彻底超越的状态下。

因此,当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市场化来临的时候,人们面对文学向市场的转向时,大多将消费主义和市场化的结果想象为一种必然的负面性的展开。

然而,不到十年的时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巩固,随着中国越来越坚定和自信地走向世界,“中国市场化和全球化的‘结果’,居然使得原来必然失败和破产的结果没有实现,反而出现了一个惊人的历史的发展和中国‘和平崛起’的新的历史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