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金融政策-公基常考点
公考经济学常识
公考经济学常识
公务员考试中经济学的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经济体制: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包括供需关系、价格形成、市场竞争等。
2. 国民经济核算:知晓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
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3. 金融体系:熟悉金融机构的类型和功能,如商业银行、证券市场、保险公司等,了解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和货币政策的制定。
4. 宏观经济调控:了解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目标,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以及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5. 产业结构调整:了解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和目标,知晓产业政策、技术创新、劳动力结构调整等相关内容。
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了解市场失灵的常见原因和对策,以及政府在保障公共利益、调节市场等方面的作用。
7. 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形式和利益,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和协定的作用。
以上是公务员考试中经济学的一些常识点,考生需要细化学习和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银行考试经济金融知识必背考点
银行考试经济金融知识必背考点银行考试对于经济金融知识有着严格的要求,掌握相关考点成为了考生们备考的重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银行考试中经济金融知识的必背考点,以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一、宏观经济学1. 国民总收入与国民总支出国民总收入是指某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所有单位生产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收入总额。
而国民总支出则是指同一时期内居民所有单位用于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额。
国民总收入与国民总支出要满足平衡的原理,即国民总收入等于国民总支出。
2.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同时发行的各种货币形态的总和。
货币乘数是指每一倍存款增加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量。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乘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其中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应量的最终变化。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指的是国家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本或经济总量的增加。
而经济周期则是指国民经济长期内周期性的波动运动。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是国家经济状况的两个重要方面,需要考生掌握其相关理论与实践。
二、货币银行学1.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等多种职能。
货币的职能对于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其中的内涵和关系。
2. 银行的吸收存款与贷款发放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之一就是接受公众存款,并通过吸收存款来实现自身的经营和发展。
同时,银行也通过向有贷款需求的客户提供贷款来实现盈利与风险管理。
考生需要了解银行吸收存款与贷款发放的相关机制和管理要点。
3. 货币政策与利率调控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
利率调控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考生需要了解货币政策与利率调控的相关原则和实施方法。
三、银行业务知识1. 存款业务存款业务是银行的传统主业,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多种形式。
考生需要了解存款业务的基本分类、特点和运作原理。
【公基常识】常识要点考前汇总
【公基常识】常识要点考前汇总1. 金融(1)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3)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4)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6)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7)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8)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9)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10)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
(11)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2. 经济(1)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
(3)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4)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5)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6)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7)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8)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9)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
(10)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11)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3. 外交(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2)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主线,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3)我们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公基经济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公基经济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1. 经济形态:经济的三大形态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
农业经济是指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工业经济是指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服务业经济是指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
2.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经济干系的基本打算和组织方式。
主要的经济制度包括规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
二、宏观经济学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活动的统计和分析。
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消费、投资等。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调控经济的一种政策。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筹办金率、利率等。
三、微观经济学1. 供求干系:供求干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互相干系。
供求干系决定着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形成和变动。
2. 弹性理论:弹性理论是指在经济中,商品价格、收入或者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敏感程度。
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观点。
四、经济进步与政策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增长。
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科技进步等。
2.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国家通过政府行为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进步的一种手段。
常见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五、国际贸易与金融1. 贸易保卫主义与自由贸易:贸易保卫主义是指通过增加贸易壁垒来保卫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一种经济政策。
自由贸易则是指打消或缩减贸易壁垒,增进各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
2. 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体系是全球经济活动中的金融组织和制度的总称,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
国际金融体系的目标是增进国际贸易和金融合作,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以上就是公基经济的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精通这些知识点,可以援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运作和进步,对于参与公务员、考研等考试都有很大援助。
中级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要点:宏观调控
中级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要点:宏观调控(一)金融宏观调控(掌握)
1、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其特点有:
(1)宏观调控主要针对短期经济运行,主要手段是财政、货币、汇率和收入政策
(2)宏观调控由政府有关部门实施、操作
(3)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不独立
2、宏观调控的方式(了解)
(1)战略引导
(2)财税调控
(3)金融调控
3、金融宏观调控(掌握):是以央行或货币当局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借助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的机制与过程。
4、金融调控存在的前提是商业银行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实行二级银行制
5、金融调控手段:计划调控、政策调控、法律调控和行政调控。
[2007单选]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和干预,其中,金融宏观调控是指( B )的运用。
A.利率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贴现政策
[2007多选] 以下关于金融宏观调控的说法正确的有(ACDE )。
A.金融宏观调控存在的前提是二级银行体制
B.金融宏观调控主体是商业银行
c.金融宏观调控包括计划调控、政策调控、法律调控和行政调控
D.政策和法律调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形式
E.金融宏观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见经济知识点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见经济知识点及解析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选拔考试,对于考生而言,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经济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经济知识点,并对其进行解析。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也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经济知识点之一。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GDP 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内容。
二、通货膨胀和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较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
物价水平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物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
考生需要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以及政府应对措施等内容,以及如何计算和测算物价水平。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工具。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考生需要了解这两种政策的目标、手段以及操作方式等相关知识点。
四、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扩大,而经济发展则包括经济增长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推动因素以及经济发展的指标和路径等内容。
五、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而全球化则是指各国之间相互依存、联系紧密的程度。
考生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原因、作用以及相关政策和机构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六、投资与消费投资是指为了创造未来收入而购买资产或进行生产活动的行为,而消费则是指满足个人或家庭需求的支出。
考生需要了解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内容。
七、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是指社会上财富的分配方式,社会保障是指社会为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而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补贴。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宏观调控
官方微信:【zjsydwks 】
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事业单位微信号:zjsydwks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宏观调控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部分的重点内容需要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2.宏观调控的目标
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4.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
经济宏观调控知识点总结
经济宏观调控知识点总结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宏观调控就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总量、结构和动态关系进行调整和控制的过程。
宏观调控是国家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通过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改善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保持通货膨胀率和就业水平合理、外汇储备充裕、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综合措施。
二、宏观经济目标1. 经济增长目标: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持续地增长,提高国民人均收入水平。
2. 通货膨胀目标:控制通货膨胀率,保持物价稳定。
3. 就业目标: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就业率。
4. 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防止赤字过大。
5. 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1. 财政政策:通过制定和调整预算、税收、支出等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2.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和汇率等手段,影响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
3. 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手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4. 外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水平、管理外汇储备等手段,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5. 劳动力政策:通过教育培训、就业援助等手段,推动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6. 消费政策:通过鼓励消费、调控消费税等手段,刺激总需求与增加经济增长速度。
四、经济增长和稳定1.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投资、消费、出口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 经济增长的模型和测度:物质生产和国民收入等模型,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测度。
3. 稳定增长的调控策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 通货膨胀的成因:货币供应过多、成本推动、需求推动等因素导致通货膨胀。
2. 通货紧缩的成因:货币供应不足、成本上涨、需求不足等因素导致通货紧缩。
3. 调控通货膨胀的手段: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价格管制等手段,控制通货膨胀。
4. 调控通货紧缩的手段: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手段,缓解通货紧缩。
宏观调控知识点高考
宏观调控知识点高考宏观调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国家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来调整和控制经济运行状态,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宏观调控在高考经济学试题中经常出现,而且涉及的知识点繁多,需要考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理解。
首先,宏观调控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波动过程,包括经济的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在繁荣期,经济活动充满活力,生产和消费都处于高位;而在衰退期,则面临经济衰退,生产和消费下滑。
经济周期的存在使得宏观调控变得尤为重要,国家需要运用适当的措施来平稳经济波动,防止过度繁荣和过度衰退。
其次,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征税来影响经济运行状况。
在经济低迷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避免通胀压力。
财政政策的正确运用对于宏观调控至关重要,需要政府具备较高的政策决策能力。
此外,货币政策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状况。
在经济繁荣时,央行可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抑制过度投资;而在经济衰退时,央行可以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正确运用可以有效调控经济的波动。
此外,宏观调控还包括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储蓄政策等一系列经济措施。
就业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就业,保障人民的就业权益;收入分配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税收和社会福利等手段,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储蓄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存款利率和储蓄准备金率等手段,引导居民的储蓄行为。
总结来说,宏观调控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经济手段,来平稳调整和控制经济运行状态。
对于高考来说,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宏观调控的概念和原理,熟悉各种调控手段的运用,以及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等。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热点—宏观调控速记口诀
经济常识热点—宏观调控速记口诀(3)主要指标含义GDP 国内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
它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NNP 国民生产净值。
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
NNP=GNP-固定资产折旧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CPI 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基尼系数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赤字率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赤字率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经济类题目,大部分都是靠理解记忆的,以上知识点都是常识以及公基考试中经济类的重要内容,死记硬背当然不是解决的办法,在面对内容较多较杂,而且相类似时,口诀记忆显得格外重要。
下面是李梦娇老师《常识速记口诀88条》中的精选题目以及口诀实战,相信大家会有所启发:口诀实战:1.(2013年联考)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不包括()。
复习专题:国家宏观调控与财政税收、金融
高考经济常识知识复习专题:国家宏观调控与财政税收、金融复习提要:近年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通过本专题有关财政金融基本常识的复习,要能深刻理解财政和金融对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性。
本专题可以按照“宏观调控→财政→金融”这样一个模式对知识进行整合:1.宏观调控(1)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①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经济增长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②增加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增加就业不仅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而且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稳定物价。
保持物价稳定,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即国际间的外汇收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同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收入和支出的大体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具有积极作用。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①经济手段。
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例如:利用价格、税率、利率等经济杠杆,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金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
②法律手段。
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这是市场经济法制性特征的必然要求。
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公务员中的经济管理考点
公务员中的经济管理考点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选拔公务员的重要渠道,其中经济管理是考试的一个重要考点。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详细介绍公务员考试中的经济管理知识点。
一、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手段管理国民经济,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公务员考试中常涉及以下几个考点:1. 经济增长与发展:考生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测算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考生需要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目标和工具,以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和调控方式。
3. 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考生需要掌握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式、目标和手段,了解经济周期的概念、特征和阶段,以及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措施。
4. 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考生需要了解结构调整的概念、目标和手段,以及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和实施方式。
二、微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市场调节手段管理社会经济中的各个市场,保护市场竞争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公务员考试中常涉及以下几个考点:1. 市场机制与价格形成:考生需要了解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以及价格形成的过程、决定因素和政府调控方式。
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考生需要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以及政府在市场失灵时的干预方式和调整措施。
3. 企业与产业组织:考生需要了解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决策过程,以及产业组织的形式、特征和调整机制。
4. 供需关系与市场结构:考生需要掌握供需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结起来,公务员考试中的经济管理考点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两个方面。
宏观经济管理涉及经济增长与发展、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等内容;微观经济管理涉及市场机制与价格形成、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企业与产业组织、供需关系与市场结构等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宏观调控政策分析一、财政政策
(一)财政收入
1.税收。
(强制、无偿、固定)
2.利润。
3.公债。
4.费用。
(二)财政支出
1.分类
(1)政府购买
政府对商品、劳务的购买,得到等价补偿。
(2)转移支付
社会福利等支出,无偿支付。
2.种类
(1)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加、刺激)
(2)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抑制)
(3)中性。
3.基本手段
(1)国家预算(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2)(收入)税收、国债。
(3)(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二、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
1.职能
(1)发行货币。
(2)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率;集中办理全国结算业务。
(3)代理国库;提供政府所需资金;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执行货币政策。
2.定义
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
3.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有价证券。
(2)存款准备金率,放在央行不能花的钱。
(3)再贴现率,央行扣掉的手续费。
(4)利率。
公务员中的经济与金融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中的经济与金融知识点解析公务员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级招录考试,对于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
其中,经济与金融知识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掌握经济与金融知识对于备考公务员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公务员中的经济与金融知识点进行解析。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在公务员考试中,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
考生需要了解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影响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因素、国际收支平衡的调整等内容。
二、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发行、货币流通以及银行业活动与货币政策等问题的学科。
公务员考试中,货币银行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货币的职能与货币供求关系、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中央银行的职能与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等。
考生需要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政策的实施机制、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与风险管理等。
三、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经济活动的全球范围与程度。
公务员考试中,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包括:国际贸易与比较优势、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金融与国际金融组织等。
考生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国际金融的运作机制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等。
四、财政与税收财政与税收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
考生需要了解财政的职能与作用、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税收的分类与征收原则以及税收制度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税务管理与税收政策的相关内容。
五、投资与金融市场投资与金融市场是公务员考试中较为专业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投资决策与风险评估、证券市场与股票发行、债券市场与债券发行、衍生品市场与金融创新等。
考生需要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投资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以及金融产品的发行与交易等。
综上所述,公务员考试中的经济与金融知识点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财政与税收以及投资与金融市场等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经济知识讲义-5- 宏观经济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讲义第五章经济知识第五节宏观经济一、宏观调控概述1.原因: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自发性(损人利己,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盲目性(一哄而上→浪费资源)、滞后性(时间差)。
2.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3.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主要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强制性命令)。
二、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失业类型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中的总需求减少导致劳动人口过剩,从而出现失业情况(一般与经济危机有关)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出现是因为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改变了工作技能的要求,导致失业的发生(技能不匹配,所拥有的技能不适用了,但仍需要“人工”)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是由于科技进步引发的失业潮(技术进步导致机械代替了人工)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时间性或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如农业、旅游业)(二)通货膨胀1.定义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不应求/求大于供),物价上涨(全面的、持续的),纸币持续贬值的一种经济现象。
并非只要物价上涨就一定会“通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1)货币数量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动速度)(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消费者角度)(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生产者角度)2.通货膨胀的危害:直接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秩序混乱,生活水平下降(主要指固定收入的人群),影响社会稳定经济过热通货紧缩与之相反(供大于求)。
3.菲利普斯曲线通胀率越高→物价上涨越快→需求量约旺盛→厂商加快供给→厂商需要劳动力→失业率↓(二)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财政政策:一国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公务员的经济管理知识考点
公务员的经济管理知识考点公务员是国家机关以及其他事业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职员,他们负责处理和管理公共事务,扮演着国家稳定和运行的重要角色。
为了能够胜任这一职责,公务员需要具备经济管理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经济决策和资源配置。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务员的经济管理知识考点。
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在经济运行中采取的总体调控政策。
公务员需要了解和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目标,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等。
他们应该了解各种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调控手段,以便进行各项具体工作的决策和落实。
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对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评价的过程。
公务员需要具备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预算编制与执行、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国家财务制度、预算体制和财务管理法规,能够正确理解和利用财务数据进行决策。
三、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为了满足政府支出和调控经济而对公民和企业征收的财政性收入。
公务员需要熟悉税法和税收政策,掌握税收征收与管理的相关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税收政策的调整原则和目标,能够正确解读税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和市场行为的影响。
四、资源配置与管理资源配置与管理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过程。
公务员需要了解和把握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他们应该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优先级排序和合理配置。
五、经济统计分析经济统计分析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经济数据,以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公务员需要掌握基本的经济统计学知识和方法,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统计数据。
他们应该能够通过经济数据的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六、市场经济运作机制市场经济运作机制是指在市场条件下,资源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的机制。
公务员需要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包括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之经济篇——宏观经济
公共基础之经济篇——宏观经济第一节宏观调控概述一、概念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
宏观调控的特点是: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
(市场是直接调控)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
2.增加就业宏观调控的一个目标就是增加就业以达到充分就业,在实际统计中,一般用失业率来衡量一国的就业状况。
失业人口(三个条件):有劳动能力;愿意就业;没有工作。
按原因划分的失业类型:(1)摩擦性失业。
(跳槽、应届生找工作——求职性)(2)结构性失业。
(技能不匹配)(3)周期性失业。
(经济大环境不好)(4)季节性失业。
(间歇性)3.稳定物价(1)稳定物价就是抑制住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维持币值的稳定。
(2)通货膨胀。
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的经济现象叫作通货膨胀。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经济发展除了受到国内因素影响外,国外因素也会对一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故宏观调控需要注意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指的是各种经济政策,而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主要是制定经济法规和运用经济法规。
制定经济法规叫作经济立法,运用经济法规叫作经济司法。
3.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指标、禁止、整顿等,是最有强制力的手段。
第二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一、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
它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公务员中的经济学与金融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中的经济学与金融知识点解析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和服务公众的重要责任。
对于公务员来说,掌握经济学与金融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公务员中的经济学和金融知识点进行解析,以帮助公务员更好地应对工作挑战。
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政策应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国家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及其对国家整体状况的影响。
作为公务员,要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是必要的。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公务员需熟悉其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此外,公务员还需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应用。
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对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掌握相关知识,能帮助公务员更好地了解国家经济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和建议。
2. 货币银行学的理论与实践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货币供给与需求、银行业机构及其运作等内容。
公务员需要了解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
理解货币政策可以帮助公务员预测宏观经济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形势。
此外,公务员还需要了解银行业的相关法规政策,掌握银行监管、风险管理等知识。
3. 财政学的基本原理与政策分析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学科,公务员必须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政策。
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和非税收入,公务员需了解各项税种的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支出涵盖了政府公共支出、债务支出等方面。
公务员需要了解财政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4. 国际贸易与汇率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互通有无的重要方式,公务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了解贸易壁垒、关税、贸易逆差等概念,有助于公务员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事务。
此外,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公务员需了解货币汇率的浮动机制,掌握汇率政策的应用,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平衡。
5. 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个人之间进行资金调剂和交易的场所。
公务员需要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运行方式,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
宏观调控——公考笔记
宏观调控一、宏观调控概述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
1.“两只手”(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的调节作用;“看得见的手”是指国家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的特点: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
二、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1.公共产品(“搭便车”)2.垄断3.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外部影响)(1)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2)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4.非对称信息(买卖双方信息不一致)不对称即非对称信息,会导致逆向选择——“劣币驱逐良币”三、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常见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工资、价格、信贷等方式对经济进行调节。
比如市场上有很多人“炒房”,国家通过征收二套房购置税打击“炒房”行为【注意】①货币政策主要由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工资、价格与央行没有直接联系。
②税收是财政政策的手段,属于经济手段2.计划手段政府通过制定经济计划/规划调节经济。
我国建国之初是计划经济,“十一五”之前都是“计划”,“十一五”之后,国家为了避免计划经济痕迹过于明显,改为“规划”3.行政手段指运用行政强制力所进行的手段,题干一般体现为“政府下令干什么”。
比如政府下令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属于典型的行政手段,体现政府的强制力4.法律手段经济立法,即通过制定经济法规、经济法律调节经济。
比如我国制定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注意:税收是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
如果题干表述的是制定《税法》,体现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四、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种类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以全产业或特定的
产业部门为对象,直接或间接干预产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政策手段的总和。
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控制和调节货币数量、
信贷规模和利率水平及稳定币值的一种经济政策。它是由信贷政策、利 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货币政策一般是由中央银行来制 定和执行的。
宏观调控金融政策
• 金融政策是指政府或策主要包括三大政策,即货币政策、利率政策 和汇率政策。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
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其通过财政政策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解总需求, 无法直接控制和调节利率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