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课件

合集下载

李清照(ppt课件)

李清照(ppt课件)
1. 李 清 照 简 介
2. 作 品 赏 析
3. 人 物 欣 赏 4.个 人 艺 术 特 色 5. 思 想 内 容 6. 课 外 延 伸
《 武 陵 春 》 等 。
梅 》 、 《 如 梦 令 》 、 《 夏 日 绝 句 》 、 《 醉 花 阴 》 、
卷 , 《 漱 玉 集 》 卷 。 代 表 作 有 《 声 声 慢 》 、 《 一 剪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
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 录》 检讨官。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工诗文,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 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城厢人,是南宋一位著名的爱
篇 章 感 时 咏 史 , 情 辞 慷 慨 , 与 其 词 风 不 同 。 有 《 易 安 居
之 说 , 反 对 以 作 诗 文 之 法 作 词 。 能 诗 , 留 存 不 多 , 部 分
清 丽 。 论 词 强 调 协 律 , 崇 尚 典 雅 , 提 出 词 “ 别 是 一 家 ”
对 中 原 的 怀 念 。 形 式 上 善 用 白 描 手 法 , 自 辟 途 径 , 语 言
李 清 照 ( * ) , 济 南 章 丘 ( 今 属 山 东 )
1084 1155
5
1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1、请为本词起一个题目。
2、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 课件( 共58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 课件( 共58张PPT)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 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 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 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 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 “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 清 照 词 两 首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 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 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 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 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 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 晚年生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 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1、音乐美。 2、增强感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 事抒情等。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过雁 雨
秋风 黄花 梧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疏通文意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词人是从哪些 方面写愁情的?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瑞脑消金兽。 令
佳节又重阳, 时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生平简介》PPT课件

《李清照生平简介》PPT课件

生平经历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 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 夫赵明诚 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 学术研究。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 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 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体会感悟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句 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 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 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 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 “乍暖还寒”的多变气候,又怎能修生养息,酒难御寒, 伶仃一人,苦不堪言。
几句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丌仅富亍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亍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丌禁使人感同身受
李 清照
个人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 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 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 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更漏子》温庭筠 上片开笔连用七组叠词字来概括悲 切孤苦的心境,奇特而生动。下片继续借眼前景物来倾 诉忧愁,整首诗笼罩在一片凄凉悲苦的氛围当中。以凄 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在词中,无论忽 寒忽暖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忽起的秋风、天上的 大雁、满地的黄花,还是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 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景景含愁,处处成 愁。这种浓重的凄苦氛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的愁苦,强 烈震撼读者的心。

李清照代表作品(史上最全)PPT优秀课件

李清照代表作品(史上最全)PPT优秀课件

、溪轻溪 先非梳香 许舴舟春 流事头花

多艋。尚 。事。已 陵
愁舟 好 休 尽 。, , , ,

• •
才此一花 雁云轻红
下情种自 字中解耦
眉无相飘 回谁罗香
头计思零 时寄裳残 ,可,水 ,锦,玉

却消两自 月书独蕈 剪
上除处流 满来上秋 心。闲。 西?兰,

头愁 楼舟
。。 。。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 日流。远。关, 。, 欲别。满梳,,
凝水 , ,
说苦 ,头

眸, 。
还, 。 休





• •
徒云奴怕 犹泪买卖
要鬓面郎 带染得花
教斜不猜 彤轻一担 减
郎簪如道 霞匀枝上 比,花, 晓,春,

并面 露欲

看好 痕放 。。 。。
兰 花
• •
载只也闻 欲物日风
不恐拟说 语是晚住
动双泛双 泪人倦尘
这雨独 摘积识也酒息。冷
!
声 声
?
次,自 ,。,,。乍冷 第到怎 憔 正怎 暖清

,黄生 悴 伤敌 还清
怎昏得 损 心他 寒,
一,黑 , ,晚 时凄
!
• •
瘦知 海残昨
。否 棠酒夜
, 依,雨
知 旧试疏 否 。问风

, 卷骤 梦
应 帘, 是 人浓

绿 ,睡
肥 却不
红 道消
• •
却倚和袜见 薄露起蹴
李 清 照
• •
人袖东 半兽薄
比。篱 夜。雾
黄莫把 凉佳浓

词苑才女李清照(ppt课件)

词苑才女李清照(ppt课件)

人生如梦 梦如戏
l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官宦 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 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令人惊奇的是, 作为女人,她没有循规蹈矩而是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 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 如竹。
l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幸福,在赏花醉酒之余,也 对自己即将逝去的年华感到惋惜,字里行间中也间接 反映出她那种及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
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
一枝春欲放。泪染轻 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 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
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的一个侧面,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云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
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情和好 胜的脾性。可谓达到了“乐而不淫”的艺 术境界,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 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l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 庭。
l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 经典的一个才学之士,进士出身。曾做过山东 郓周教授,太学录、太学正,还做过太学博士。 后来因为他的诗文创作和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 苏轼的赏识,所以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l 母亲王氏也是当时能诗能文的才女,王氏的祖 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朝的时候的科举状元。“妻 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
词 苑 才 女 李 清 照
李清照生平
l 李清照 (1084~约1பைடு நூலகம்55) 号易安居士,南宋 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l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李清照PPT课件

李清照PPT课件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
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
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
44
鉴赏探讨
结论:
梧桐是悲凉、 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
45
鉴赏探讨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 愁—— 秦观《浣溪沙》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 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 欢》
.
9
借“永昼”“半夜”“黄昏” 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 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之情。
.
10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枕”“纱 厨”“西风”“黄花”来烘 托心情
独坐、孤眠、自斟
来渲染心情
.
11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 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 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 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 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 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 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
帘有 玉瑞
卷暗 枕脑
.
5
莫 佳薄醉
道 不 消
东 篱
节 又 重
雾 浓 云
花 阴
魂把 阳愁
,酒 , 永 李
帘 卷
黄 昏
玉 枕
昼 ,

西后 纱 瑞 照
风, 厨脑
,有 ,销
人暗 半金
比香 夜兽
黄盈 凉,
花袖 初
瘦。 透
。。

渡 前
愁?
相思
(思念丈夫) 寂寞无聊之感
.
6
.

李清照ppt课件

李清照ppt课件

02
李清照诗词赏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如梦令》赏析
情感表达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晚风中饮酒,表达了她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词中的“常记”和“不知归路”等词语,展现了李清照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 怀念和无法挽回的无奈。
《声声慢》赏析
艺术手法
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与宋代 文化的审美追求相契合,她的作品被 誉为“词坛飞将”,成为宋代文化的 杰出代表。
李清照对宋代文化的贡献
李清照的创作丰富了宋代文化的 内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
财富。
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具有极高的艺 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对后世的文
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清照在宋代文化中的地位举足 轻重,她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宋代 文化的审美追求,更成为了中国
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05
李清照的影响与评价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后世影响
文学影响
李清照的词作风格独特,对后世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为 “词坛正宗”。她的作品成为了文学研究和创作的典范。
女性意识
李清照的词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她敢于直抒胸臆,表达对 爱情和生活的独特见解,对后世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文学成就
诗词创作
李清照的诗词作品数量不多,但 质量极高。她的词作情感真挚, 语言优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
珍品。
文论与批评
除了诗词创作,李清照还留下了不 少文论和批评作品,她对文学的独 到见解和批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后世评价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作品深受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 喜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 的地位。

《李清照诗词全集》课件

《李清照诗词全集》课件
《李清照诗词全集》PPT 课件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被誉为古代词坛“天仙”。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生于南宋宁宗宝祐二年,家境优渥。她从小聪慧绝伦,通书法、音律、词章。李清照14岁出嫁,婚后积 极参与文学创作。
李清照的生平
1
宝祐二年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
至元六年
2
嫁给了当时著名文人赵明诚,成为他的
夫人。
影响后人
她的作品对后世词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
结论
李清照以她独特的诗词艺术创作风格和出色的才华成为了古代词坛的瑰宝,她的作品仍然在人们心中发酵。
《如梦令》的赏析
女子深情
通过艳丽的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现了女子的深 情和对爱人思念的心切。
自然意象
运用自然意象增强了作品的表现 力,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意境营造
以月光为背景,给人一种幽静、 浪漫的感觉,进一步凸显了作者 的情感。
《如梦令》的影响
受人追捧
《如梦令》成为李清照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诵。
3
松龄十二年
李清照逝世,享年约42岁。
李清照的诗词艺术特点
1 婉约风格
她的作品以细腻婉约的风格,描绘了那个时代妇女的生活和情感。
2 抒情纯美
她的词句含蓄、情感丰富,表达了她对家国情怀、爱情离别的思念之情。
3 音韵和谐
她在作品中追求音韵的和谐,使她的作品能够优美地被吟唱。
《如梦令》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女子思念心切的情感。

李清照课件PPT

李清照课件PPT
拓展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拓展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一、词人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 宋代词人,与辛弃疾合称“济南二 安”,婉约词“一代词宗”。
李格非
拓展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 妆新。袅袅娉娉何样似,一缕轻云。
李清照
第7讲




一、词人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
自 宋代词人,与辛弃疾合称“济南二 是 安”,婉约词“一代词宗”。 花 中 第 一 流
一、词人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
自 宋代词人,与辛弃疾合称“济南二 是 安”,婉约词“一代词宗”。 花 中 第 一 流
一、词人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 宋代词人,与辛弃疾合称“济南二 安”,婉约词“一代词宗”。
新党 赵挺之 蔡京 赵明诚
二、导图 汴梁
章丘
一、词人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 宋代词人,与辛弃疾合称“济南二 安”,婉约词“一代词宗”。
旧党 李格非 李迒 李清照
新党 赵挺之 蔡京 赵明诚
二、导图 汴梁
章丘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旧党
新党
二、导图
汴梁
章丘 青州
李格非 李迒 李清照
赵挺之 蔡京 赵明诚
张汝州
建康
《漱玉词》 《金石录》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饱经忧患,孤独憔悴的嫠(lí妇 )
公元1127年,位于宋朝北部的金国长驱直入,攻占了北宋都城 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俘获,押往 金国为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 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 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 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清· 王士祯) • “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 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直欲 压倒须眉。” (清人李调元《雨村词话》 卷三)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 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清· 沈去矜)
李清照
一、活泼可爱、热情洋溢的少女时代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文 学 地 位
李清照一生跨越南北宋两个时 代,经历了南北宋之交国破家亡的 惨痛变化,属于南渡词人之列。 宋代的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 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 李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 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取得了这 一词派的最高成就。
•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 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 北宋和南宋。
出处是《离骚》:“欲少留 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
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 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 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 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 “路长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 境界。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出自《庄子· 逍遥游》:“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 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 者九万里。” “扶摇”,风名。“九”是虚 数,是多的意思。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 飞之志 。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南渡不久的作品。当时词人正处于国破夫亡、颠沛 流离的境遇之中,内心极度凄苦。
飘零之苦、寡居 之悲、亡国之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李白
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 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 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 打击。
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 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 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 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 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 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 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 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 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 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 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 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 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 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 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 同.
鉴赏小结
《如梦令》 不同 时期 《醉花阴》 《声声慢》等
少女时期 愉快开朗
少妇时期 细腻深婉
晚年寡居 凄凉孤寂
不同 基调
一代词宗——李清照
作者前后期词风和愁情的变化:
清丽缠绵--闲愁、离愁
沉郁苍凉--国恨家愁、旧恨新愁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下对比,物是人非,今昔异趣 销魂——因愁苦、悲哀而神伤。 “瘦” “愁”
“愁”是“瘦”的原 因,“瘦”是“愁” 的结果,贯穿全篇的
愁绪到这里用一个 “瘦”字得到了最集 中、最形象的体现。
有关黄花、西风的诗词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 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飞,晓来谁染霜林醉?——王实甫 《长亭送别》 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 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天接云涛连晚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 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 “天接云涛”两句用“接”、 “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 动宕的境界。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 的景象。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 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 的境界。
父:李格非
文学家,经学家,苏门后四学士之 一,详见《宋史· 李格非传》。
母:王 氏
一说为状元王拱辰之孙女; 另一说为宰相歧国公王珪之孙女, 宰相王准曾孙女。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轻快活泼
“试 昨 知问 夜 《 否卷 雨 如 ?帘 疏 梦 知人 风 令 否, 骤 》 ?却 , ( 应道 浓 昨 是“ 睡 夜 绿海 不 雨 肥棠 消 疏 红依 残 风 瘦旧 酒 骤 。” 。 ) ”。 此词蕴藉了对春 光一瞬,好花不 常的惋惜之情。
别离的念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凄凉寂寞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 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 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 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 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 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 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 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 作也。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以菊喻人——烘云托月
东篱 ——藏头 把(菊花)酒——省略“菊花” 二字 暗香——菊花香气 黄花——菊花 全词不见一个“菊”字, 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瘦——
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 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 面容清减的形象, 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 人如花,花如人, 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 代,一个女子能做到忧国忧民是 怎样的不易,一个女子竟感叹自 己怀才不遇不能为国奉献又会遭 到怎样的白眼。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 代,李清照能无视所有人的眼光 只在乎自己所在乎之事,她是勇 敢的。 李清照的杰出,为她之后那 些深闺中的女子照亮了一条通往 希望的路。 她是一轮明月。
解读
这首词中就充分表示李清照对自由 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 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 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 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 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 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 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 确实是很难得的。 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 是很少见的。
二、才情横溢,情思如缕的少妇
十八岁嫁宰相赵挺之幼子赵明诚。 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 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 金石的搜集整理。 “言与司合,安上己脱,芝芙草 拨”——《琅嬛记》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 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 所。 这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词:“我欲乘风归去”之“归” 字意义相同。 “归何处”一句,着“殷勤” 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 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 的感慨 。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京华之忆、家国之愁
天接云涛连晚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 家 傲
写在前面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 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 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 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 超评为:“此绝似苏辛 派,不类《漱玉集》中 语。”可谓一语中的, 道破天机。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 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 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
人与绿杨俱瘦。
——宋无名氏《如梦令》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宋程垓《摊破江城子》
“李三瘦”——
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第二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第三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