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张冉

合集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模式探讨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模式探讨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模式探讨作者:郝海成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6期摘要: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对新闻叙事模式的改革创新上有很大促进作用。

由于新媒体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需要对相应叙事模式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达到迅速传播并且准确传播的目的。

文章就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模式分类及创新渠道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新闻叙事模式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080-03大众的语言传播方法是媒介,随着信息载体的不断更替以及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必然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语言环境。

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新闻行业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和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这种形势下新闻及媒体工作者在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既要对新媒体方法和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又要提高新闻信息传播效率以及新闻真实程度。

近些年来网络技术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渠道,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层次改革大多由此引发。

随着现代新媒体的不断被应用,对传统新闻媒体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

就新闻叙事方面而言新媒体的出现对信息传播体系产生了重大改变,从而促使在新闻表达模式上也发生了相关变化,最终将形成与新媒体语境相符合的新闻叙事方法。

一、新媒体语境与传统语境有相关研究表示电子报道作为新媒体出现之际,与其相对应的是倒金字塔的新闻叙事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将重要新闻内容放在开头借此吸引受众的关注程度,因而在当时成为最受欢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叙事方法,为我国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方法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众多新媒体的出现不仅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而且对新闻叙事模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进作用。

二、新媒体语境之下的新闻叙事特征(一)大众化的语言表达传统媒体新闻叙事方式单一。

新闻媒体主要是面对多数观众进行播报信息工作,因此观众成了被动接受者,缺乏有效渠道表达个人观点。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作者:陈祎瑶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11期摘要:新媒体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发展的如火如荼。

而为了能够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求,新闻叙事模式也在不断的革新,由原本的单维度向多维度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新闻的传播。

所以,应当对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传统媒体语境与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方式的不同,探析新媒体语境下的多样化的新闻叙事模式,剖析新闻记者主导之下的橄榄型新闻叙事模式,同时阐述多元素推动之下新闻的多元化叙事模式,以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新闻叙事模式;研究前言: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模式逐渐向多维度发展,这不仅能够拓宽人们的信息面,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求。

所以,详细研究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利于促进我国新闻行业的深入发展。

1.传统媒体语境與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方式的不同近些年来,各种新媒体接连不断的出现,致使新闻叙事模式也随之不断转变。

例如,在借助电报进行新闻报道时期,倒金字塔式新闻叙事模式应运而生,同时成为了新闻叙事模式的起始。

但从目前来看,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倒金字塔式新闻叙事模式已经难以向人们有效传播各种新闻报道。

基于此,必须对倒金字塔式新闻叙事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之出现更多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的新闻叙事模式,例如,橄榄形新闻叙事模式、多元化新闻叙事模式以及网状新闻叙事模式等。

这些新闻叙事方式在新媒体语境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它不仅拓宽了新闻传播途径,还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这对促进我国新闻行业的深入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2.新媒体语境下的多样化的新闻叙事模式网状新闻叙事模式具有碎片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不管是媒体还是受众,都可以作为新闻的报道者和采访者;橄榄形新闻叙事模式具有循序渐进的特征,使之新闻报道更为广泛的传播;多元化新闻叙事模式是在新媒体语境下多种新闻元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新闻叙事模式的弊端。

微博语境下新闻报道路径选择和模式建构——以调查性报道为例

微博语境下新闻报道路径选择和模式建构——以调查性报道为例
地构建调查性报道信息的立体呈现 , 丰富报道 内容 ; 然而 , 另一方面 , 社会大众有效地监管 了记者的调
查 过程 、 调查 手 段及 报 道 的客 观公 正 性 , 这 既 是机 遇 也是 挑 战 。 2 .新 闻信 源 从专 业 组 织到 草根 大 众
调查性报道的选题涉及面广 , 它的对象是“ 新 闻背后的新闻” , 这种新 闻并不是显 而易见 、 一 目了 然的 , 它们或者因某种不可告人的 目的被采访对象极力掩藏 , 或者 因种种缘 由而养在深 闺人未识 。由 于调查对象的隐匿性 、 危险性和重大性 , 传统调查性报道 的信源大多控制在政府官员 、 权威人士 、 某一 领域专家 的手中, 他们专业性较强 , 组织性严密 , 并 因具有信源 的可信性特质而 日益受到记者的青睐。 尽管新 闻事件当事人有时也以书面 、 电话等方式提供相关信息和线索 , 但仍是次要和弱势的。 在新媒体时代 , 不同的社会群体和阶层都希望在媒介中发 出自己的声音 , 即便是过去处于弱势地 位的草根阶层也渴望在 网络 中占据一席之地 , 因此 , 新媒体也就成 了色彩最绚丽的留言板和容量 巨大
微博语境下新 闻报道路径选择 和模式建构
— —
以调 查 性 报 道 为例
吴果 中,胡 琴
摘 要: 作 为 一种 社 会性 传 媒 , 微 博 促 使传 统 媒 体在 新 闻生 产 、 传播 方 式 、 受 众信 息接 受等 方 面发 生 了从 “ 组
织化 ” 向“ 社会 化 ” 的转变, 尤 其是 挑 战 了调 查性 报 道 等 深度 报 道 的新 闻 生产路 径 和 传 播模 式 。一 方 面 , 微 博技 术 颠覆 了传 统调 查 性报 道 单 向 、 封 闭的 生 产路 径 , 内容 选择 及 调 查过 程 由记 者 主导 转 向 大 众协 同合作 , 报道权利由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现象——以《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为例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现象——以《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为例

28 传播力研究 2021年03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收稿日期:2021-1-17作者简介:张潇丹(2000—),女,河南周口人,河南工业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三年级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新闻与传媒研究。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人文思想萌芽于古希腊,起源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虽然不同学者对于人文关怀的定义不同,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学者们定义的共同点。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

新闻报道领域里的人文关怀则主要指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始终以新闻当事人为中心,体现出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对老、弱、病、残等群体的照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除了对新闻当事人给予恰当而应得的尊重和安抚外,在新闻采访与报道中贯彻人文关怀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对于新闻受众及受众感受的理解与尊重。

一、《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案例呈现及剖析2020年2月15日,甘肃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启程,每日甘肃网随后发布了一则名为《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的视频消息。

两天后,该消息所配发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视频显示,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派出的15名护理人员中14人员被剪掉头发、剃成光头。

并且拍摄了部分女性医护人员在理发时落泪的大量镜头。

视频中几乎每个人都在哭,悲伤的画面配合着煽情的音乐,却很难让观者从中体会到感动的情绪[1]。

这是一则非常典型的使用刺激性素材并且新闻报道主观片面的报道案例。

国内常见这类案例,通常以人民的服务者如解放军、消防员、疫情中的医护人员为主角,疯狂地放大他们的苦难,以营造出一种甘愿奉献、为国当先的热血氛围。

这种手法曾在短时间内盛行,然而在一段时间之后,读者的观念、共情能力、文化水平与思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都已经提高,这类素材的使用只会引起读者的反感与抗议。

系列报道点评

系列报道点评

系列报道点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系列报道点评1. 《乌鸦公社》系列报道《乌鸦公社》系列报道是著名记者赵冉为《南方周末》创作的一组报道,报道了中纪委的一次反腐调查行动。

该系列报道既深度挖掘了调查的背景和过程,又披露了一些涉案人员的内幕信息。

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进行全方位的揭露,让读者对腐败问题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了解。

优点:该系列报道在调查和深度挖掘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对事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揭露和分析。

赵冉在报道中运用了大量的事实和证据,并刻意避免夸大或夸张,使报道显得客观真实。

缺点:虽然该系列报道在细节挖掘方面做得相当到位,但在反映更广泛社会问题的层面上显得有点欠缺。

报道主要围绕个别案例展开,缺乏对整个体制的分析和反思,没有能够引起更广泛的深思。

启示:对于系列报道来说,深度挖掘和客观真实是首要条件。

但同时也要注意将个别案例与更宏观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失落的家园》系列报道《失落的家园》系列报道由媒体记者团队在某个城市的一个废弃工业区进行深度采访和调查,揭露了一些被遗忘的低收入家庭的现状。

这些家庭生活在贫困、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他们的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优点:该系列报道着眼于弱势群体,对他们的处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反思。

记者团队在报道中关注社会的边缘人群,呼吁社会的关怀和帮助。

缺点:该系列报道在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反思上显得有点局限。

虽然揭露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困境,但没有深入挖掘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也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启示:系列报道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呼吁社会的关怀和帮助。

但同时也要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方案,引发社会更广泛的讨论和改变。

3.《雾都往事》系列报道《雾都往事》系列报道由一位资深记者撰写,反映了一个大城市一段时期内发生的各种事情,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

该系列报道既深度挖掘了各个事件的内部逻辑和关联,又通过对当事人的访谈和回忆,还原了当时的真实场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方式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方式分析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28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方式分析王瑶(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0)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新闻传播也跳出传统的传播方式的限制,结合媒体与网络,产生了许多创新的新闻传播方式。

这些传播方式是建立在数字媒体和网络技术之上的,和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相比,新的传播方式有了许多新的特点,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方式的分析,指出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传播方式;特点;发展趋势人民群众获得时政以及新闻等外界信息的方式有许多种,而新闻是他们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有报纸、杂志,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读报纸看杂志的方式获得信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民获得信息的方式趋向于网络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拿着手机等工具来查询资料的人,却很少看到抱着报纸或杂志在街边喝茶研读的人。

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新的新闻方式适应了这种节奏,并拥有了很好的发展。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1.范围广,新媒体覆盖的范围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能覆盖到,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工具来获得来自全世界的信息,信息通过新媒体可以传播到全世界。

单从人们经常使用的手机来说,手机里面的信息已经足够丰富,人们通过查阅手机就能够获得想获得的信息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2.相互性,新媒体支持人们查阅和接受信息,也支持人们传播信息,人们通过各种网站和APP 就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和观点传到网上,也可以在网上针对某些观点进行讨论。

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向亲人朋友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接收来自亲人朋友传递的信息。

3.杂乱性,新媒体上传递的信息有真有假,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质量都缺乏可信度,这影响了人们从网络上获得信息。

有时候,人们从网络上接受信息,可能是一个事件,人们针对这个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最后却发现这个事件是虚假的,是有人故意传播的伪造的事件,部分网络信息可能是某些人带着主观感情伪造的,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研究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传播路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媒体的衰落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和新闻传播的模式。

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具有高度互动性。

传统媒体往往是单向传播的,媒体机构掌握着话语权,而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实现了双向互动。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人们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对新闻内容进行反馈,甚至可以与新闻从业者进行实时互动。

这种高度互动的特点使得新闻传播路径更加多样和复杂。

其次,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具有即时性和广泛性。

传统媒体需要时间来进行编写、编辑和印刷,才能将新闻内容传播给读者,而新媒体的出现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新闻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传播给公众。

另外,新媒体平台无国界的特点使得新闻传播具有广泛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

第三,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呈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特点。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内容是由媒体机构选择和编辑的,公众只能被动接受所提供的信息。

而在新媒体时代,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关注的新闻内容,并通过搜索引擎等工具进行个性化定制。

这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新闻传播路径能够满足公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进一步研究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转变对新闻行业和新闻从业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

在传统媒体时代,公众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而在新媒体时代,公众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每个个体都经营自己的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发布内容、转发分享等方式参与到新闻传播中。

这种参与的机会不仅促进了公众的信息获取和表达,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和话题。

其次,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加大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机构有限的发稿量和有选择性的新闻报道使得公众相对容易筛选出关注的信息。

探究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记者的“为与不为”

探究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记者的“为与不为”

2018.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新媒体不仅提高了新闻信息传播速率,而且还丰富了新闻内容及传播方式,在推动新闻媒体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新媒体也对新闻语境造成了较大影响,新闻语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对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适应新媒体语境,做好新闻报道与传播工作,是当下每一位新闻记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境特点及对新闻记者的工作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支撑发展而来的多种新媒体,不仅使得新闻语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也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境特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语境,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语境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具备双向传播和个性化传播两大特点。

第一,以传统媒体为载体的新闻报道,信息的传播方式为单向,新闻内容是由传播者决定的,受众只能被动接受。

而新媒体改变了新闻信息单向传播模式,受众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传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新闻内容,新闻语境双向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第二,新媒体形式多种多样,如微信、微博、论坛等,都是最为常见的几种,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民众可以借助自己喜欢的一种新媒体形式,针对新闻事件自由发表言论,新闻内容及传播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突显了民众个人特点,新闻语境逐渐趋向于个性化[1]。

(二)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记者的工作要求面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新闻语境变化,作为新闻一线工作者的新闻记者,应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明确新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

第一,应做新闻事实的求证者。

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新闻信息都是由普通民众发布传播的,新闻信息量庞大且类型多种多样,新闻记者不仅要做好新闻信息的采集,还需要对其加以识别和求证,发掘事件真相,将其客观地呈现给社会大众。

融媒体语境下“两会”报道的形式创新探析

融媒体语境下“两会”报道的形式创新探析

CONVERGENCE=融合融媒体语境下“两会”报道的形式创新探析文_王晨达王潇王晨达王潇▼浙江传媒学院核心阅读:本文聚焦2019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的形式创新,探析新媒体技术对时政新闻传播带来的深刻影响。

本文认为2019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在以下四方面表现突出,即深化信息可视化、加强社交属性、创新音视频内容、强化互动体验。

关键词:两会;时政报道;融媒体;新兴媒体自2014年以来,时政新闻报道的表达形式不断丰富,特别是随着无人机、HML5、AI、AR、VR、4K、5G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在全国两会报道之中纷纷亮相,公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接触两会。

相较往年,2019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新增了4K超高清与5G网络传输技术,Vlog、全景视频、网络电台节目等新形式的应用,也为全方位展现两会盛况增色不少,'丰富的视听体验、便捷的传播方式大大拉近了人们与两会之间的距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两会信息的传播过程,共同见证新时代发展的新样貌。

2019年的两会报道以技术创新助力多元传播,在融媒体报道的形式探索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一、深化信息可视化,助推融合报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于社会个体而言,信息过载的状况愈发严峻。

用户在面对实时更新的海量信息时,大量的冗余信息会对其接收信息内容的过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从而对其选择与判断行为造成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可视化作为一种处理与表现信息的有效手段而成为媒体报道的一大趋势。

在两会的报道中,作为信息可视化重要结果之一的信息图表发展至今已趋成熟,且成为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中被广泛采用的信息传播载体,对提升融媒体报道的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信息图表以信息内容为核心,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与组织,使其具有更强的简明性与内在逻辑性。

此外,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将抽象、枯燥的信息转化为具象、生动的图形与图表等直观表现形式,增强了信息传播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在2019年两会报道中,央视新闻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新建立了名为"一图解读”的菜单栏,此专栏通过长图的形式来解读两会中的重要信息,图片将数据和文字转化为设计元素,以手绘、扁平化设计等Media Review传媒评it2019年第5期O I融合=CONVERGENCE多种方式来呈现信息内容。

新闻报道的“我”叙事-一种亲和力的构建方式与实践

新闻报道的“我”叙事-一种亲和力的构建方式与实践

新闻报道的“我”叙事:一种亲和力的构建方式与实践本文从叙事学与新闻报道的原理同一性关联出发,勾勒了新闻报道的叙事内涵、构成要素表征;又从新闻报道的动态过程出发,围绕新闻报道的有效传播目标,对比分析了一种能够达成该目标的亲和力传播的“我”叙事的特点。

针对中国本土新闻报道现存的问题与不足,对“我”叙事的兴起、发展以及媒介应用进行了历时态和共时态的分析,指出了作为一种特定的叙事策略和报道理念的革新,“我”叙事将在时效提升、平等认同激发以及互动距离调适中发挥特有功能,并为有效传播提供有用的对策。

一、新闻报道的叙事与亲和力的关系(一)新闻报道的叙事释义与一般的叙事学和新闻叙事学不同,本文所要论及的“新闻报道的叙事”,侧重于具体的新闻作品生成的过程描述和所采用的外化表达形式,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这种方式是指报道(传播)新闻事实时,报道者(传播者)所选择和采用的描述方式和再现体例,它是包含了报道者的新闻价值观和社会经验的一种表达模式,也是内含着对受众需求满足的一种表述结构,在这样的表达模式和表述结构的结合中,它既体现出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用事实说话;同时,也能动地折射出如何应对受众需求的变化。

“新闻报道的叙事”亦可称为“新闻报道的叙述”,它不仅是新闻体载的外化表征,也是新闻报道理念变化的“窗口”,新闻事实如何被报道、如何被表达是传受双方互动的结果,也是检验传播效果与传播预期达成的重要切入点。

从现代新闻竞争来讲,“内容为王”是新闻报道的基础与前提,而报道形式则成为新闻报道极好的载体和重要保障。

在媒介融合的现代传播语境下,形式本身已经成为“内容为王”理念的保障,它就是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新闻叙事,其实就是这个报道形式的同一性说法,尽管两者还存在差异,但就新闻报道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手段以及最终要达成的传播效果而言,叙事可以视作报道形式的核心构成,也就是说,内容如何传播,选择什么样的描述模式、描述框架,如何与受众的接受习惯契合,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新闻报道的叙事含义与所指。

《2024年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范文

《2024年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范文

《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叙事策略也在不断演变与进步。

在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不仅需要传达信息,更需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

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以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纪录片特点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传播途径、观看方式和观众需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传播途径多样化,除了传统电视媒体外,网络平台、移动设备等也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

其次,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纪录片,观看方式更加灵活。

最后,观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对纪录片的内容、形式和叙事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纪录片叙事策略分析(一)主题选择与定位在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应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观众需求。

创作者应关注社会热点、人们关心的议题以及具有普世价值的话题。

同时,主题定位要明确,突出主题的独特性和深刻性,以便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二)叙事结构与节奏合理的叙事结构和紧凑的节奏是吸引观众的关键。

创作者应采用多种叙事手法,如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多线索叙事等,以丰富故事情节和增强观赏性。

此外,要把握好叙事节奏,避免信息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保持观众的观影兴趣。

(三)视听语言运用视听语言是纪录片叙事的重要手段。

创作者应充分利用画面、音乐、解说词等元素,营造出恰当的氛围和情感共鸣。

画面要清晰、流畅,音乐要与画面相得益彰,解说词要精炼、准确,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四)互动性与参与感新媒体时代,互动性与参与感成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考虑因素。

创作者可以通过设置观众投票、弹幕评论、互动式解说等方式,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观影体验。

此外,创作者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收集观众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创作。

四、案例分析以某部新媒体平台热播的纪录片为例,该片以非线性叙事结构讲述了多个故事线索,主题鲜明且具有时代特色。

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传播特点

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传播特点

2016年第4期作者简介:李季冉(1992-),女,汉族,安徽蚌埠人,现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学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李季冉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传播特点摘要:伴随着人们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新媒体不断创新,迎合人们的需求,同时为新闻传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

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它让新闻接收者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的环节中,加强了新闻的时效性,更好发挥了新闻的功能。

但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下,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假新闻的传播。

因此,我们需要找出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问题,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新媒体更好地位新闻传播服务。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文章编号:1004-7026(2016)04-0100-01中国图书分类号:G206.2文献标志码:A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6.04.0771新媒体的内涵在人类历史上,新闻传播由报纸到广播,由网络到手机,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常说的新媒体。

目前,学术界研究的新媒体是指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首次提出的,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即“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种主要大众传播媒体”。

从此,新媒体称为学术界流行的术语。

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进步的基础上的,包括媒体硬件和软件,以数字化和互动性为标准,向人们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信息的媒体。

例如,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移动客户端等各种电子硬件智能产品。

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主体普遍化,新闻传播的内容丰富化,新闻传播的形式多样化,加快了信息更新速度,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成为信息化时代的宠儿。

2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特点2.1传播主体大众化在新媒体产生之前,新闻传播一直由电视、广播、报纸等主导。

在信息化时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媒体,新媒体视阈下的新闻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闻的传播中来,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记录编辑发布新闻消息,这使得新闻传播的主体平民化、大众化。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再传播的标题写作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再传播的标题写作

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互动性,传播的多样性和延展性,渠道的多元化,目标人群更精准、文案易二次传播等特点,打破了地域之间、媒介之间、传受者之间的边界,这些特点决定新媒体平台传播的电视新闻与传统电视平台播放的电视新闻在标题写作上既有共通性,更有差异性。

我们在实践中经常发现,一条质量不错的电视新闻,原封不动地投放在新媒体平台上,并未获得预期的点击量。

在信息消费快餐化时代,如何通过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抓人眼球,是电视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上再传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传统语境下电视新闻标题存在的现实问题标题内容易空泛。

电视新闻标题是全文的眉目,也是导语的概括。

只有确定好了标题,记者在写作和编辑稿件时才能有的放矢,不会出现形散神也散的问题。

同时责编在审稿时,可以通过标题快速把握此条新闻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安排合适的播出时间和栏目板块。

但在实际传播中,由于电视新闻是声画对位的线性传播,是否能吸引观众看一则新闻,还要看板块导视和导语对稿件内容概括得是否精彩;声画同步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字的功能。

除了系列报道的总标题或许还能够给观众稍微留下点印象,很少有人能够记得一条电视新闻的标题具体是什么。

正因为这种传播局限性,使得记者和编辑并不是十分重视标题的拟定,电视新闻标题存在空泛性、概括性等弊端。

标题字数易受限制。

标题字数多好还是少好,要根据新闻本身来定,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不过由于电视新闻栏目在视觉包装上有特殊要求,通常会有一定的字数限制,比如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各档新闻栏目,新闻标题栏字数限制在10到14个字,字数太多,有可能导致屏幕上标题栏的字比较拥挤,观众看不清楚,但字数太少,同样影响视觉效果。

因此,电【摘要】一则电视新闻标题对于收视率能有多大贡献,用传统收视率统计方式难以量化。

而进入大数据时代,特别是移动终端普及的当下,点击量是衡量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直接数据。

特别是诸如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平台,提供了一条新闻可以拟两个甚至多个新闻标题的功能,并将相同内容的新闻以不同的标题进行推送和分发,能更加直接地凸显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对电视新闻再传播的重要贡献。

浅谈新媒体语境下的叙事模式

浅谈新媒体语境下的叙事模式

浅谈新媒体语境下的叙事模式摘要:科新媒体借助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极大地密切了人与人、人与外界乃至世界与世界间的联系。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从过去单一的模式逐渐出现多角度、多维度的叙事方式转变。

科学的进步从根本上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新的科技进步的需求,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让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多,各方的信息呈现井喷式发展。

这种变化也为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带来了新的视野和变化。

本文将针对新媒体时代新闻叙事方式的不同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108-011 概述媒介即讯息。

新媒体尤其是以微博、抖音为典型的自媒体所带来的最大变革就是时效性大大加强。

这极大地改变了新闻报道的叙事模式。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丰富、传播强度更大、传播范围更广,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特征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的交互融合,具有全民传播、互动性强、信息传播公开和及时等特点。

2新媒体的发展国内外关于新媒体的主流内涵定义为:新媒体是网络和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各种媒体应用模式,主要包括:数字互动媒体、户外媒体、掌上媒体、车载移动媒体等,其外延定义中新媒体主要包括通信网、图文电视、有线电视网、大型通信系统、高清电视、互联网、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系统、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广播网等。

随着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和“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都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同时,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故事、话语、叙述:融媒体环境下暖新闻叙事研究

故事、话语、叙述:融媒体环境下暖新闻叙事研究

故事、话语、叙述:融媒体环境下暖新闻叙事研究
陈萱
【期刊名称】《新媒体研究》
【年(卷),期】2022(8)1
【摘要】暖新闻是一种积极向上、呈现社会温情的新闻类型,贴近受众生活,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

暖新闻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和其使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新闻内容密不可分。

暖新闻在讲故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相关暖新闻报道为例,从故事、话语、叙述三方面分析暖新闻叙事的内在机理。

【总页数】3页(P92-94)
【作者】陈萱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融媒体环境下用数据新闻讲好中国故事
2.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生产\r——以第28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体获奖作品为例
3.融媒体环境下如何讲好“三农”故事做好农业新闻报道
4.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短视频叙事分析
5.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话语体系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技巧与创新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技巧与创新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技巧与创新探讨
刘畔
【期刊名称】《记者观察(上半月)》
【年(卷),期】2018(000)017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新闻采访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有一定的采访技巧并不断创新,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探讨事件,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价值,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有关技巧,分析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技巧的创新措施,希望能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建议.
【总页数】1页(P29)
【作者】刘畔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创新技巧探讨 [J], 冉景荣
2.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探讨 [J], 闫丽慧
3.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探讨 [J], 张申菊
4.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探讨 [J], 陈文俊
5.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探讨 [J], 郑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创新模式王世芳郭瑾怡魏辰谕谭金环饶雅琪

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创新模式王世芳郭瑾怡魏辰谕谭金环饶雅琪

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创新模式王世芳郭瑾怡魏辰谕谭金环饶雅琪发布时间:2021-10-15T08:09:11.57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月上作者:王世芳郭瑾怡魏辰谕谭金环饶雅琪[导读] 当今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行业的模式创新,舆论环境、传播方式、受众习惯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西安工程大学王世芳郭瑾怡魏辰谕谭金环饶雅琪陕西省西安市 710049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众多新型媒体开始慢慢涌现,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抖音短视频平台等,其以新颖快捷的传播模式、丰富的内容优势,逐渐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这就为主流新闻媒体带来了更多挑战。

所以,主流媒体若想牢牢占据舆论主阵地,玩转互联网下半场,就一定要紧紧跟随科技发展的脚步,努力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动进行创新,形成和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全新的新闻传播形式。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引言所谓主流媒体是我国当前新闻信息传播的主阵地,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是人们获取各类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

然而,新媒体出现之后,人们获取各类新闻信息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平台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其在传播新闻信息时具有更加高效便捷、不受时空局限、互动性强等多方面的特点,因此使得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力削弱。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如何提升新闻传播力,发挥新闻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和价值是一件值得思索的事情。

1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提升新闻传播力面临的问题1.1缺乏用户意识在新媒体时代,用户的地位可以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众多新媒体平台在制作新媒体产品时,首先会从用户着手,思考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希望在产品中获得哪些新闻知识和内容,然后再针对性的产出内容。

新闻是否具有传播力,关键还在于新闻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当用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时,其也就愿意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新闻内容,这样新闻中的价值和舆论导向就能够被用户所接受,反之则不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张冉
摘要:新闻节目是对社会事件、新闻事件、政治事件的报道,人们对于新闻有
着极高的关注度。

传统的新闻依靠电视媒介进行传播。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信
息的传播途径增多,新闻的传播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人们可以使用手机进行新闻
的记录、上传,获得关注的同时进行互动和讨论。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叙事的
模式也需要变得多样化,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观众对于新闻的要求,提升新闻的
吸引力,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媒体语境下存在的新闻叙事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新闻叙事;模式
前言
在信息时代下,新闻报道的形式变得多样化。

传统新闻报道在报道形式上存
在单一性,人们被动地接收新闻信息,而在网络信息时代下,人们获取新闻的途
径变多,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主持人或记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这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标志。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的内容变得更为广泛,新闻语言更为通俗,新闻观念更为新颖,人们积极参与到新闻事件的互动中。

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良好的新闻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借助
网络媒体的力量,提升新闻的质量。

1 传统媒体语境与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的不同
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媒体的诞生都会影响到新闻叙事的转变,例如在电报时期
被发明出来的倒金字塔的新闻叙事模式改变了当时的新闻叙事的传播模式,而且
倒金字塔的模式成为新闻模式的基础[1]。

然而在新媒体普及的当今社会,这样的
倒金字塔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很多新闻报道的需要。

国外的一些研究学家提出了一
些新媒体的新闻叙事模式,如菱形式新闻叙事模式、蜂巢式新闻叙事、钻石式新
闻叙事模式等。

2 新媒体语境下的三种新闻叙事模式
2.1 蜂巢式新闻叙事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传播会让媒体在不能获取全部的新闻信息的情况
就进行报道。

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之下,相关记者不但没有时间去验证相关资料的
准确性,而且没有时间去确定相关当事人的回复。

这样的快速报道让新闻只可以
利用分散要素的方式进行报道,例如对于MH370事件的报道。

很多研究人员认
同蜂巢式的新闻叙事的原因大概如下:
第一是报道此项新闻者过多。

重大的突发事件产生后,新闻媒体人会一起出
动搜集相关信息,中央电视台对于MH370的报道就采取了多方面获取资料的方法。

这样的方法就如同蜜蜂在一片花丛中采蜜一样,蜜蜂都会到花丛茂盛的地区
进行采蜜。

第二是信息含量不准确。

含量不准确即代表事件资料的未知性,在突发事件
发生后需要人们继续去探究资料的准确性以及其完整性,如MH370的事件中就
需要进一步补充失联人员的资料。

这样的资源补充就如同蜂巢上空白的蜂洞等待
被填满。

第三是零散性新闻过多。

人们对事情关注迫切,报道的时间紧迫,因而只能
将事件进行零散的报道,就如同央视新闻对于MH370事件的报道。

首先报道了
马来西亚有一所航班失联,接下来报道了此次航班失联的时间以及航班情况,最
后报道了相关飞机型号、具体乘客信息等。

在新媒体环境下,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要采用蜂巢式新闻叙事模式,通常来
说,报道突发事件以及复杂事件时采取蜂巢式新闻叙事模式更为合适。

2.2 菱形式的新闻叙事模式
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时效性,媒体方面一般会从信息、反应结果、事件报道、
事件背景、舆论、事件的发展以及相应的互动与方案的制定这七个要素着手进行
新闻的报道。

据此,笔者绘制出以事件的深度与速度为参照物的图示,即菱形式
图示。

菱形式的新闻叙事模式对于事件发展的顺序以及其时间的延伸性都会有更
加快捷的解决方法,因而在当代的新闻报道中被频频用到,如在昆明暴力事件中
央视就采用了菱形式的报道方式。

首先在一些网站上告知事件的信息,接下来对
事件进行相关的评论,最后根据事件的评论进行整合进而继续报道。

菱形式的新
闻叙事模式要求媒体不但要保持事件的时效性而且要确定事件的深入度,其主要
适合于简单、经历时间短以及小型的新闻事件。

2.3 钻石式新闻叙事模式
钻石式的新闻叙事模式继承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的优点,对于事件的完整性、全面性以及真实性保留得非常好。

而传统的新闻报道如同一块未经加工的石头,平铺直叙的报道手法会使事件显得相对乏味,而钻石式的新闻叙事模式会在
事件中融入相关的文字、插图、视频、音效以及人物照片等。

美国华盛顿的雪崩
事件无疑是一件新闻价值极高的事件,而约翰•布兰奇因领导创作了《雪从天降》而获得了普利策特稿写作奖。

《雪从天降》对于事件的报道完全采用了钻石式的
新闻叙事方法,将多媒体元素融入报道中,呈现了完美的报道效果。

根据上述说明,可以看得出来钻石式新闻叙事模式旨在表达一个完整的事件,并且对于事件
的结果早已知晓。

3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模式的创新途径
3.1 创新新闻传播方式
新闻报道的传统模式为依靠电视进行新闻报道,具有传播单一性的特征,而
且节目比较严肃,虽然保持了新闻的权威性,但是对观众的吸引力较弱,人们更
加倾向于轻松愉快的报道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新闻出现娱乐化的原因[2]。

人们在
进行了解新闻事件时,希望获得轻松的感受,能在获取信息的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

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握受众的心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如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来不断地丰富新闻的传播形式,加强同受众群体的互动,获取更多的
意见。

人民网就很好地利用了表情包在微博中进行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形式新颖,而且提升了新闻的趣味性,图文结合给受众群体带来了更好的新闻体验,可
以吸引大批的年轻受众,这是值得推广和学习的。

此外,新闻媒体还可以以公众
号的形式进行新闻信息的推送,将新闻事件快速推送给人们,方便人们及时掌握
新闻资讯。

3.2 利用评论与受众进行交流
在信息时代下,新闻的传播不再是单向传播,受众开始积极参与到新闻事件
的传播中,成为新闻的主体,人们使用电脑或手机可以快速进行新闻信息的浏览。

为了保持同受众密切的互动交流,新闻媒体在网络平台发布新闻信息时,应该增
设新闻点赞和评论的功能,让人们进行意见和观点的交流。

例如,新京报曾报道“雾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得到人们的积极回应,随之大家阐述雾霾
天气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共同呼吁环境保护和治理雾霾,并积极建言献策。

3.3 挖掘身边的新闻信息
新闻报道不应该局限在政治、经济、娱乐和军事方面,人们关心国家大事,
但同样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日常生活类、交通类节目更能吸引受众。

在社会新闻
中,新闻工作者更多地将重点放在抢劫偷窃、地震滑坡、水涝干旱等重大新闻事件上,忽视了人们身边的小事。

当今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比较冷漠,人们更倾向于了解身边让人感动的平凡事迹,如在岗位上十年如一日的环保工人、身边的好人好事等,这些小事同样可以吸引大批受众。

新闻报道要弘扬中华美德,实现对人们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挖掘身边的新闻事件,可以在同受众群体的互动中收集事件,进而深入挖掘和报道,传播社会正能量。

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新闻的报道方式产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新闻叙事的方式变得多样,新闻传播的途径变多,新闻事件的互动力度加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提升。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蜂巢型模式、菱形模式和钻石型模式。

要创新新闻叙事模式,就需要创新新闻传播方式,加强同受众群体的互动,注重身边新闻事件的报道,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

参考文献:
[1]王蓓露.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6):78+85.
[2]朱恒.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西部广播电视,2016,(05):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