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品势基本手势
跆拳道品势太极一至八章

太极一章具有八卦中的「干」之意。
干则具有宇宙万物根源之太初之意。
换言之,太极一章可视为跆拳道招式的根源。
一、←前行步下防,正拳(左右各一次)二、↑弓箭步下防,正拳三、→前行步外腕內防,正拳(左右各一次)四、↑弓箭步下防,正拳五、←前行步頭防,前踢,正拳(左右各一次)六、↓(左手左腳)弓箭步下防,跨弓步正拳。
太极二章具有八卦中的「兑」之意。
兑则具有内刚外柔之意。
一、←前行步下防,弓箭步正拳(左右各一次)二、↑前行步外腕內防二次三、←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上端正拳(左右各一次)四、↑前行步頭防二次五、→前行步外腕內防(左右各一次)六、↓前行步下防,前踢,正拳七、↓前踢,正拳,前踢,正拳。
太极三章具有八卦中的「离」之意。
离则具有热而明亮如火之意。
因此,太极三章招式的动作,充满活力。
由下段封挡、前踢、直拳、手刀攻击、手刀接招等多种技法所构成。
一、←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次)二、↑前行步手刀內砍二次三、←三七步單手刀側防,跨弓步正拳(左右各一次)四、↑前行步外腕內防二次五、→右腳不動,後轉回到一(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六、↓前行步下防,正拳(重覆一次)七、↓前行步前踢,下防,正拳。
(重覆一次)太极四章具有八卦中的「震」之意。
震则指具有浩然正气,威风凛凛,令人望而生畏之意。
一、←三七步雙手刀胸前防禦,弓步縱貫手刀攻擊(左右各一次)二、↑弓步雙手刀上架內砍,前踢,正拳,側踢二次,三七步雙手刀胸前防禦(前腳不動,轉側),三、→三七步單外腕側防,前踢,外腕內防(左右各一次)四、↓弓步雙手刀上架內砍,前踢,逆拳五、→轉左前行步外腕內防,正拳(左右各一次)六、↓轉左弓箭步外腕內防,正拳二次。
(重覆一次)太极五章具有八卦中的「巽」之意。
巽,即风之意。
风又分为微风与强风。
微风表示静谧,而强风则表示威猛之势。
一、←弓箭步下防,柔拳攻擊(左右各一次)二、↑弓箭步外腕內防二次,前踢,逆拳,外腕內防(重覆一次),弓箭步逆拳三、→三七步單手刀胸前防禦,跨弓步手肘攻擊(左右各一次)四、↓弓箭步下防,外腕內防,前踢下防,外腕內防五、→弓箭步頭部防禦,側踢,弓步抱頭攻擊(左右各一次)六、↓弓箭步下防,外腕內防,前踢,滑步逆拳。
跆拳道四章品势路线图解教学

跆拳道四章品势路线图解教学跆拳道运动已经在我国普遍开展,品势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受到了教师的推崇和广大学生的喜爱。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跆拳道四章品势路线图解。
欢迎阅读!太极四章品势内涵太极四章代表“震”(雷),使人害怕、惊恐。
其原理告诉人们在面对危险的时候要保持平静和勇敢,以等候蓝天和阳光的出现。
(动也!表现雷的力量和气势)跆拳道四章品势路线图解太极四章新动作包括手刀格挡、燕子手刀颈部攻击、平手尖刺击、中外格挡、背拳前击、腿法是侧踢等,是跆拳道5级必修品势。
注意事项:重心的移动不能起伏过大。
背拳前击时,拳从辅助手臂的内侧向外击出。
燕子手刀颈部攻击时,肩部向左45度角。
两次侧踢时,双拳放在胸口,侧踢两次当中,第一个侧踢动作完成后形成走步,然后完成下一个侧踢。
太极四章的行进路线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20个动作。
跆拳道的基本动作(1)前踢(smapkick):实战姿势的基本姿势开始。
右脚蹬地髋关节向左旋转,双手握拳置于体侧;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
当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时,关节向前送,向前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达腿尖,整条腿踹直。
踢击后迅速放松,右腿沿原路线弹回,将右脚放置在左脚前面仍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小腿放松,要有弹性;往前送,高踢时往上送;小腿回收与前踢的速度一样快。
主要攻击部位有面部、下颏、腹部、裆部。
前踢亦可用于防守。
将前踢发力部位由脚尖改换为脚跟时,前踢动作就变为前蹬动作,动作方法要点相同,只是脚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侧踢(side kick):实战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提起,两手握拳置于体侧;随即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髋关节向左旋转,右腿以膝关节为轴向前蹬伸,右脚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线踢出,力点在脚跟。
发力后没起腿路线收腿,放松,重心落下(原处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起腿时大小腿,膝关节夹紧;踢出发力时头肩、腰、髋、膝、腿和踝成一直线;大小腿直线踢出,原路线收回。
跆拳道品势太极七章动作详解

跆拳道品势太极七章动作详解引言跆拳道是一种源自韩国的武术,以其独特的技巧和哲学理念而闻名。
在跆拳道中,有许多不同的品势(形式),其中太极七章是最为经典和重要的一个品势。
本文将对太极七章的动作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品势。
一、起式太极七章的起式是整个品势的开头动作,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
起式要求身体保持平衡,并通过呼吸调整气息。
具体动作如下:1.双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
2.慢慢抬起双手至胸前,手指轻轻合拢。
3.同时将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并与右脚保持约一脚距的宽度。
4.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并稍微弯曲右腿。
在起式中,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和呼吸稳定。
这个动作旨在准备进入接下来的动作序列。
二、开展开展是太极七章的第二个动作,主要通过手臂和腿部的动作来展示力量和柔韧性。
具体动作如下:1.将左手向前伸直,掌心向下。
2.同时将右手向后伸直,掌心向上。
3.左脚保持原位,右脚向后迈出一步,并与左脚保持约一脚距的宽度。
4.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并稍微弯曲左腿。
在开展中,注意保持上半身挺直和呼吸平稳。
这个动作旨在准备进入下一个更复杂的动作。
三、推势推势是太极七章的第三个动作,主要通过双臂和上半身的运动来表现出力量和灵活性。
具体动作如下:1.双手自然下垂,双脚并拢站立。
2.慢慢抬起双手至胸前,手指轻轻合拢。
3.向前迈出一步,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前腿上。
4.同时用两只手臂向前推出,并伴随着呼气。
在推势中,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呼吸的协调。
这个动作旨在展示出跆拳道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四、拦势拦势是太极七章的第四个动作,主要通过手臂和腿部的动作来展示出防御和攻击的技巧。
具体动作如下:1.将左手向前伸直,掌心向下。
2.同时将右手向后伸直,掌心向上。
3.左脚保持原位,右脚向后迈出一步,并与左脚保持约一脚距的宽度。
4.同时用左手抬起右手臂,并将右腿抬起至大臂高度。
在拦势中,注意保持上半身挺直和呼吸平稳。
这个动作旨在展示出跆拳道的防御技巧和攻击能力。
跆拳道品势第一章的文字说明

跆拳道品势第一章的文字说明跆拳道品势中的太极包括八章,是初学者应掌握的基本品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跆拳道品势第一章的文字说明。
欢迎阅读!跆拳道品势第一章的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准备姿势]站于A方向位置(见太极一章演武线图,以下文中字母,均参见相应的演武线图),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手握拳屈臂于腹前,拳心向内,眼睛平视前方。
1.左转身体,左脚向B方向(简称B,以下同)成左前探步,左臂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
2.右脚向B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击中段),左拳收回腰侧。
3.身体右转180度,右脚向H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臂下截(防右下段)。
,4.左脚向H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攻击中段)。
5.身体左传90度,左脚向E迈进成左弓步,左拳屈肘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后收腰侧。
6.两脚不动,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后收腰侧。
7.左脚不动,右脚向G移步成右前探步,身体右转,左臂外格(防左中段),拳心向上,右拳后收腰侧。
8.左脚向G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后收腰侧。
9.身体向C转180度,左脚向C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右臂屈肘向里格挡左拳前冲拳(防中段)。
10.右脚向C迈进成左弓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1.以左脚为轴,身体右转,左脚向E移步成右弓步,右臂屈肘上抬至左肩,然后向下截拳(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12.两脚不动,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3.身体左转,左脚向D移步成左前探步,左臂屈肘上架(防左上段),置于额前,拳心朝外。
14.上提重心,左脚跟稍提,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5.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右脚向F移步成右前探步,右臂屈肘上架(防右上段),置于额前,拳心朝外。
16.上提重心,右脚跟稍提,左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
左腿下落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跆拳道品势太极1--8章动作分解图和步骤

太极一章太极一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乾]的意思,因为[乾]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所以太极一章也是跆拳道品势的根本。
品势演武路线图【准备姿势】站于A方向位置(见太极一章演武线图,以下文中字母,均参见相应的演武线图),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手握拳屈臂于腹前,拳心向内,眼睛平视前方。
1.左转身体,左脚向B方向(简称B,以下同)成左前探步,左臂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
2.右脚向B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击中段),左拳收回腰侧。
3.身体右转180度,右脚向H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臂下截(防右下段)。
,4.左脚向H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攻击中段)。
5.身体左传90度,左脚向E迈进成左弓步,左拳屈肘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后收腰侧。
6.两脚不动,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后收腰侧。
7.左脚不动,右脚向G移步成右前探步,身体右转,左臂外格(防左中段),拳心向上,右拳后收腰侧。
8.左脚向G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后收腰侧。
9.身体向C转180度,左脚向C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右臂屈肘向里格挡左拳前冲拳(防中段)。
10.右脚向C迈进成左弓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1.以左脚为轴,身体右转,左脚向E移步成右弓步,右臂屈肘上抬至左肩,然后向下截拳(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12.两脚不动,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3.身体左转,左脚向D移步成左前探步,左臂屈肘上架(防左上段),置于额前,拳心朝外。
14.上提重心,左脚跟稍提,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15.以左脚为轴,身体右后转,右脚向F移步成右前探步,右臂屈肘上架(防右上段),置于额前,拳心朝外。
16.上提重心,右脚跟稍提,左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
左腿下落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防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7.以右脚为轴,身体右转,左脚向A移步成左弓步,左臂屈肘上抬至右肩,然后向下截拳(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
跆拳道的几种基本技术

跆拳道的几种基本技术跆拳道的几种基本技术站立姿势1、平行站立式在平行步基础上,两手握拳放于腹前,一般用于准备姿势。
2、并步站立式两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成准备姿势。
3、护腹站立式在并步直立的基础上,两手掌声重叠,右手在里,左手在外,两手之间稍留一点缝。
4、抱拳站立式在并步的基础上,各种不同姿势的准备动作。
5、推掌站立式在平行步的基础上,两面三刀手立掌推至胸前成准备姿势。
技术跆碰撞道貌岸然的防守技术并不是消极的身闪,而是通过手和脚不同部位的出风吹草动,变防守为进攻的一种方法。
在千变万化的竞技之中根据不同的对手,需采取不同的战术,只有掌握了扎实的防守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改变赛场局势。
1、防上段技术防上段时手的技术有多种,但大多采用两手握拳,以手臂去格挡防开对方2、进攻的基本动作准备姿势为,把拳抬高放在与臂相反方向的眼睛前方,如用右拳则就放在左眼前,然后将手握紧,并使拳背向着自己颜面,拳心则转向前向上方向,手腕到额部的距离约一拳,保持手腕正对额中线,肘臂的夹角约100o。
3、防中段技术防中段的技术较多,根据手形与防守方法有所不同。
将拳头从腰部举到肩部,以前臂挡在身体啵线的心窝部前,防止对方的下面攻击,臂肘夹角约90o,防守动作一般由外侧向内侧侧挡,也可由内向外抵挡。
4、防下段把碰撞置于下腹处,以防对方的下面攻击,抬拳时手背向外,放下时拳背向上基本与地面平行,使用的部位是手腕的外侧。
5、双拳并防双拳并防是指防上段、中段和下段。
6、双掌并防也称刀防,它包括防上段、中段、下段。
攻击方法1、拳攻这是最基本的进攻技术,拳的出击原则是从腰侧向前,先拳背向下握于腰部,然后以内旋的方式将拳头向前击出,因此当手臂完全伸直时,拳背是向上的,收回拳后,另一臂也依法击出,而收回的拳背要朝下。
2、拳的正击法在挥臂时,腕关节要完全伸直,尽量增大工作距离,一旦攻击目标后要立即收拳,保持好重心。
攻击的部位可分上段、中段、下段。
上段为脸面、中段为胸、下段为腹。
跆拳道品势

跆拳道品势品势在中是非常重要的,品势是根据基本动作把防御和攻击作成套路来训练的练习体系。
品势是假设真实格斗,当对方攻击时反击的技法。
即先定好对方的攻击,利用适当的技术练习的训练体系。
品势按修炼者的实力与级别来分配,一套品势套路可由20~30个技术动作组成。
太极一章具有八卦中的「乾」之意。
乾则具有宇宙万物根源之太初之意。
换言之,太极一章可视为跆拳道招式的根源。
在构成上也多半使用前屈站立姿势,以期初学者亦能充分获得修练。
所使用的技法,也只有中段直拳、下段封挡、中段接招、上段招以及前踢而已。
一、← 前行步下防,正拳(左右各一次)二、↑ 弓箭步下防,正拳三、→ 前行步外腕内防,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弓箭步下防,正拳五、← 前行步头防,前踢,正拳(左右各一次)六、↓ (左手左脚)弓箭步下防,跨弓步正拳。
太极二章具有八卦中的「兑」之意。
为内刚外柔,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外在柔的表现和内在强烈的攻击力度。
因此,太极二章的招式虽看似柔软,却可随时发动强烈攻击。
由下段封挡、中段直拳、前踢、上段接招等的技法所构成。
一、← 前行步下防,弓箭步正拳(左右各一次)二、↑ 前行步外腕内防二次三、← 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上端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前行步头防二次五、→ 前行步外腕内防(左右各一次)六、↓ 前行步下防,前踢,正拳七、↓ 前踢,正拳,前踢,正拳。
“离”是象征着火,八卦中的「离」之意。
具有光和热的含意。
因此太极三章的形态,含有充满活力的动作,主要由下段、前踢、正功及手刀等技术动作所构成。
离则具有热而明亮如火之意。
因此,太极三章招式的动作,充满活力。
由下段封挡、前踢、直拳、手刀攻击、手刀接招等多种技法所构成。
本章招式乃用来培养重心移动的基础。
同时,由于其手脚及体动作是依次交叉性施展,所以亦可用来培养由防御转为攻击时的敏捷性。
一、← 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次)二、↑ 前行步手刀内砍二次三、← 三七步单手刀侧防,跨弓步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前行步外腕内防二次五、→ 右脚不动,后转回到一(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六、↓ 前行步下防,正拳(重复一次)七、↓ 前行步前踢,下防,正拳。
介绍跆拳道的基本动作

介绍跆拳道的基本动作介绍跆拳道的基本动作学习跆拳道就必须了解跆拳道动作名称及动作要求,那么跆拳道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求,你知道多少呢?下面介绍跆拳道动作名称及动作要求大全,看看吧。
一、跆拳道的使用部位术语和动作要求(一)拳法拳法在竞赛跆拳道中主要有正拳(也称平冲拳或直拳),在品势中则有正拳、勾拳、锤拳等。
1.正拳(也称平冲拳或直拳):将手的四指并拢握紧,拳面要平,然后拇指压贴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上。
使用正拳时,用拳的正面的食指和中指部分击打。
(三)臂部1.腕部:腕关节的四周部位。
主要用于防守格挡。
2.肘部:用肘的鹰突关节攻击,只限于在品势中使用。
3.前臂和上臂:主要用外侧进行格挡防守,其中前臂的格挡在竞赛跆拳道比赛中经常被运动员所使用。
(四)脚部和膝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主要以腿攻为主,采用的脚的部位是脚面、足刀、脚尖和脚跟。
1.脚面:用脚的正面部分攻击对方,主要用来踢击对方髋关节以上、锁骨以下被护具包围的部位和头部的侧面剖面。
2.足刀:用脚外沿侧蹬对方,多用于侧、推踢。
3.脚尖:主要用脚趾前端的部位进攻对方。
4.脚跟:主要用脚跟后踢和推踢对方。
5.前脚掌:主要用前脚掌攻击对方,多用于劈腿。
6.膝部:用膝盖顶击对方,只局限于在品势中使用。
二、跆拳道品势中的步型(一)准备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尖略外展,两手握拳置与腹前。
(二)开立步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自然直立,两膝微屈,两脚尖正对前方,两手握拳置于体侧。
(三)马步两脚开立,较肩宽,两脚尖平行或略内扣,挺胸直背,两腿屈膝半蹲,重心在两脚之间。
(四)弓步(又称前屈立)前后脚分立,两脚相距一步半,前腿屈膝,后腿伸直,前腿膝关节与脚尖垂直,重心大部分在前脚上,左脚在前称右弓步,右脚在前称左弓步。
(五)后弓步(三七步)(又称后屈立)前后脚分立,两脚相距约一步,后脚尖外展90度,后退屈膝如同骑马状,前腿膝关节略屈,重心大部分在后脚上。
左脚在前称右后弓步,右脚在前称左后弓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下格挡
起始动作:
1.右侧下格挡时,右臂弯曲放在左肩部,拳心向脸部。
2.辅助手臂伸直,拳心向下与胸口同高。
规定动作:
1.动作完成后,格挡的拳与左右大腿部的距离为一立掌距离。
2.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
二.中内格挡
起始动作:
1.右中内格挡时,右手臂弯曲,拳心向外,腕部伸直,拳与颈部
同高。
2.辅助手臂伸直,拳心向下与胸口同高。
规定动作:
1.格挡的拳要到身体的中心线。
2.格挡动作完成后拳与肩部同高。
3.格挡动作完成后手臂的角度是90度到120度。
4.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
三.中位外格挡
起始动作:
1.右臂中外格挡时,右臂弯曲并放在左髋关节处,拳心向上。
2.辅助手臂弯曲并放在右肩部,拳心向外。
规定动作:
1.格挡的拳心向外,拳与肩部同高。
2.格挡的手臂的角度是90度到120度。
3.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
4.格挡时,格挡手臂的拳经过肩部。
四.上格挡
起始动作:
1.右上格挡时,右臂放在左髋关节处,拳心向上。
2.辅助的左臂弯曲放在右肩部,拳心向外。
规定动作:
1.格挡手臂的腕部到人体中心线。
2.格挡手臂与前额为一拳距离。
3.格挡完成后格挡的手臂形成45度角。
五.手刀中位格挡
起始动作:
1.左侧手刀格挡时,左手放在右髋关节处,掌心向上。
2.辅助的右臂展120度,手尖与肩部同高,掌心向外,腕部伸直.
规定动作:
1.格挡手臂的掌心向外,腕部伸直。
2.格挡手臂的角度是90~120度。
3.格挡的手尖与肩部同高。
4.格挡的手刀经过右肩部。
5.辅助手掌的掌心向上与胸口同高,与身体相隔一立掌距离。
六.单手刀中外格挡
起始动作:
1.左侧单手刀外格挡时,左手刀放在右髋关节处,腕部伸直,掌
心向外。
2.辅助的右臂弯曲握拳放在左肩部,拳心向外。
规定动作:
1.格挡手臂的掌心向下成45度,腕部伸直,手尖与肩同高,格挡手臂的角度在90~120度。
2.辅助手臂弯曲向后夹紧。
七.手刀交叉下格挡
起始动作:
1.双掌放在右髋关节处。
2.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掌心向上。
规定动作:
1.手刀交叉下格挡动作完成后,手臂交叉形成“X”形态。
2.大腿与手刀相距是一立掌距离。
3.肘关节轻微弯曲、腕关节伸直。
4.动作完成后双掌的掌心向左右。
八.燕子手刀颈部攻击
起始动作:
1.左手刀从有髋关节处向下移动。
2.右手刀从肩部向前移动。
规定动作:
1.左侧格挡时,格挡的手臂与额头距一拳距离,腕部伸直。
2.攻击的手刀与颈部同高,肩部向左45度角。
九.剪刀格挡
起始动作:
1.右拳从左髋关节处向上移动、拳心向里。
2.左拳从右肩部向下移动,拳心向下。
规定动作:
1.格挡动作完成后,内臂中外格挡的拳与肩部同高。
2.下格挡的拳在大腿正前方,与大腿相距一立掌距离。
3.格挡时,内臂中外格挡的手臂在外侧,下格挡的手臂在内侧。
十.单手刀上位斜外格挡
起始动作:
1.右侧单手刀上位斜外格挡时,右手刀从左髋关节处,向上移动。
2.左臂弯曲与右肩部同高,掌心向外。
规定动作:
1.格挡手刀的腕部伸直,高度与头部同高,肘关节轻微弯曲然后交叉格挡。
2.身体向正前方形成45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