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_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摘要: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
它的发生对于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毫无疑问将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应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来看待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吸取其中的教训,并将之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已经十多年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真正总结好苏联垮台的教训,对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建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它的弊端日趋严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
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讲的:“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
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联系制约、借鉴扬弃的关系,格外错综复杂。
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红旗落地的历史悲剧。
而在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
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系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和新挑战,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是十分必要的。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陆南泉.苏联兴亡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美]彼得·施魏策尔.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M].新华出版社,2001.1.
苏东剧变,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发展时期土崩瓦解,大大震惊了整个世界,它不仅仅使传统的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也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它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吸取。这不仅对今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具有直接的意义,更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下面是总结的几点启示: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D
一个政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江泽民指出:苏联东欧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确有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因素,但是归根到底,是苏联东欧党的领导者推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错误的方针和政策,严重脱离了群众所造成的。考察苏东演变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决定性原因归根到底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推行了一条错误路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而东欧是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实验田,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照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据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照搬苏联模式,从而经济政策脱离本国实际,尤其在苏联模式陷入困境后,苏东国家在经济建设上不知所从,导致了指导方针陷入被动,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背景下,导致了最终的瓦解。尽管原因不尽相同,但都犯了一个致命性的失误,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跟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付出了一个巨大的教训才得到的一个结果。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和不断改革,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分析苏联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超级大国之一,1989-1991年间,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却迅速解体,这一事件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那么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解体过程中体现出的问题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经济问题。
苏联在经济领域一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而且具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苏联在战后进行的军事竞赛也加剧了其经济负担,最终导致了经济的破产。
这也说明了经济体制的不合理和经济管理的弊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同样存在,这对中国进行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政治问题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政治体制的高度集权和极端官僚主义的存在,使得政府失去了对社会动态的掌控,使得社会矛盾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苏联在对待少数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也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政治体制的解体。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个体的权利和民主制度的建设。
国际环境的变化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在1980年代初的阿富汗战争中遭遇了严重的失败,这使得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美国的军事优势和经济优势也对苏联的存在构成了压力。
上述因素使得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幅下降,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在国际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必须要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
在政治领域,苏联解体也告诉我们,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民主性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苏联政治体制的高度集权和极端官僚主义都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中国在政治改革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人权和民主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政治制度改革,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体制。
在国际环境的变化方面,苏联的解体更加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要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与当代启示1000字
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与当代启示1000字1989年,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和苏联体制的崩溃,东欧发生了一系列剧变,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东德等国家为代表的诸多国家,经历了从共产主义到资本主义的巨大转型。
这场历史上的剧变留下了丰富的教训,也为当今不同的社会制度提供了启示。
第一,经济和政治改革需要相互协调。
苏联东欧国家的倒塌,与其长期存在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不适合的现实形势息息相关。
如今,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经济现实,一些人在赞扬其有效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当下经济与政治改革的不协调性可能带来的风险。
第二,民主改革只有在社会背景合适时才能实现。
苏联东欧国家的倒塌,不仅是民主体制进路的扩张,也与当地社会因素变化、国际局势演变密不可分。
笔者认为,今日中国社会亦依然面临诸多民主改革方面诸多挑战,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习惯都需要逐步适应这一漫长的进程。
第三,革命和改革最终只是为了人民利益。
无论是所谓的“民主转型”,还是官方主导下的路径选择,最终的出路都是要为人民利益考虑。
当今中国社会同样需要放眼基层,深入考察国情、社情,聆听人民呼声,才能真正找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第四,任何国家的社会进步都需要国际合作。
在苏联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之时,其国际地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但是,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互助,需要的是一种积极的、真正有信心的态度。
当今中国依旧面临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复杂局面。
希望中国各界能够相互协作、携手共进,争取互惠互利的结果。
第五,历史无法重来,但是历史可以借鉴。
过去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改革失败,依然可以为当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奠定一些基本经验和警示。
展望未来,不同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引领,扫清挑战,走向胜利。
最后,各位读者可以从苏联东欧国家的历史显要教训、提示中深化对人性、对社会、对未来发展的认识,更加充分认识到人民利益为前提的改革、开放、创新是中国今天有时尚和有数据量、有自信心的大国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关键和支撑所在。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摘要:前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如此强大的红色帝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中轰然倒地呢?对此问题,我们除却领导人领导能力和策略方针问题以及国外势力影响不谈,单就苏联内部自身的社会主义模式分析就会发现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苏联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斯大林模式”为核心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
这样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绝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扭曲和变形,正是由于这种僵化的体制存在着自身和无法克服的弊端,再加上它的执行者不愿意也没能力对它进行革新,因此苏联的解体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苏联解体尽管原因复杂,但不能与时俱进的僵化的斯大林模式是导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
正确对待苏联模式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同时也是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
只有正确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才能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改革进一步的深入。
本文就将讨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失败之处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
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
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其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领导层的高度集权主义。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其教训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简称苏东剧变,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过去了20年之久,但它使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使本来处于低潮的社会主义跌入谷底,同时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极大的影响了国际形势的发展。
虽然这个历史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但其所包含的内容和经验十分丰富。
因此,从苏联和东欧发展历史过程中来研究其兴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原因改革教训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东欧各国是首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东欧各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一开始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不是一党制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多党制的几个阶段联合的人名民主国家,共产党和其他进步政党一起组成联合政府。
但是,苏联却自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具有普遍性,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规律,具有国际意义,非要别国照搬不可。
总之,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它们有的是主动地效仿苏联模式,更多的是苏联向它们推销。
而苏联模式本来是一种在非常状态下实行的特殊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1】。
结果,使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重重困难。
因而也就陆续出现了改革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现象,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态势。
然而,苏联东欧的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
1.1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国家从时间先后来说分别是,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南斯拉夫八国。
送方式上看有的国家是执政党本身改变了性质,变成了社会党,从而导致社会发展方向的改变;有的国家则是共产党被迫向反对派让权,从而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多数国家的剧变是“和平演变”,个别国家如罗马尼亚的领导人一“左”到底,硬要用强力镇压群众,结果被人民以暴力推翻了原有的政权。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20世纪震惊国际社会的重大事件。
这一连锁事件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其结果直接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崩塌,社会主义国家由原来的15国缩小为5国,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苏东剧变的实质是苏东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这个事件像一把双刃剑,必然从正反两方面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我们必须历史地评价苏东剧变。
关键字: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启示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在这一事件中,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
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也有一些人称其为“苏东巨变”。
二十年过去了,国内外的学者已有多种解说,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揭示。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发这些国家社会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只从单个因素和角度进行分析,或把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归结为某个人或某时的行为,则不足于揭示其爆发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也很难使我们对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理解。
为了深刻反思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这里再对它进行分析,“以史为鉴”对我们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下面分析一下苏东剧变的原因:第一,经济和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
苏联经济的衰退,直接体现为生产力水平的下降,这是受生产关系的制约的,而生产关系又集中体现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核心这是政治制度(政党制度)。
活力不足,技术匮乏、效率低下,无一不是僵化制度下的经济模式所导致;苏联工人阶级对于执政的“共产党人”的抛弃也是耐人寻味的,剧变前期,苏联的“执政者”已经成为自身的代表,人民生活水平受经济环境难以提高,社会民主得不到表达,社会运行更是缺少法治,利益无法表达,更没有被代表,这种“抛弃”也就理所当然,毕竟,人民已经先被抛弃了。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引言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最深远的政治事件之一。
这一历史转折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苏联解体对其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维度探讨苏联解体给当前中国的发展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一、经济发展的启示1.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家在经济领域陷入严重困境,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未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优势。
这给中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意义: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发展步伐,努力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2.坚持市场导向苏联解体后,许多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转向市场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
这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经济发展。
3.加强经济体制改革苏联解体揭示了经济体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中国应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政治治理的启示1.加强法治建设苏联解体揭示了政治体制问题的重要性。
中国应加强法治建设,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人权保护,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国家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2.增强政府公信力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缺乏公信力,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增加。
中国政府应增强公信力,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能,加强民主监督,增进政府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3.坚决反腐倡廉苏联解体中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中国应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坚决整治腐败问题,保持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压态势。
三、社会建设的启示1.坚持社会稳定与改革并行苏联解体后,一些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社会动荡、分裂较大,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要有效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坚持改革稳定并行,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确保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2.保障民众基本权益苏联解体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摘要: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是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本文认真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其历史教训。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启示东欧剧变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 [1]。
东欧剧变的发生和实质: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
在短短一年多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6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
紧随其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在南斯拉夫,先是南共联盟不复存在,原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各邦都发生了剧变,其后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
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是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
认真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 总结其历史教训,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 试图通过加强苏联人的纪律来克服经济停滞问题, 在发现加强纪律不足以解决问题后, 他又提出改革。
由于苏联统治阶层内部已经存在着一个特权官僚集团, 戈尔巴乔夫不能顺利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因为那些官僚不听从他的指挥。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其教训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东欧各国是首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东欧各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一开始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不是一党制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多党制的几个阶段联合的人名民主国家,共产党和其他进步政党一起组成联合政府。
但是,苏联却自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具有普遍性,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规律,具有国际意义,非要别国照搬不可。
总之,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它们有的是主动地效仿苏联模式,更多的是苏联向它们推销。
而苏联模式本来是一种在非常状态下实行的特殊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1】。
结果,使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重重困难。
因而也就陆续出现了改革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现象,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态势。
然而,苏联东欧的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
1.1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国家从时间先后来说分别是,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南斯拉夫八国。
送方式上看有的国家是执政党本身改变了性质,变成了社会党,从而导致社会发展方向的改变;有的国家则是共产党被迫向反对派让权,从而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多数国家的剧变是“和平演变”,个别国家如罗马尼亚的领导人一“左”到底,硬要用强力镇压群众,结果被人民以暴力推翻了原有的政权。
但是东欧各国剧变的性质是相同的。
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二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三,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1】。
1.2苏联解体1988年苏联的改革面临复杂形势。
一方面经济改革陷入停滞状态,另一方面左翼激进有了较快发展。
从1990年8月到1991年8月,即苏共二十八大后,苏联的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进行组合,基本形成了以叶利钦等为首的“激进派”,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间派“和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传统派的三种势力。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
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
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
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
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就长期来看,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1摘要自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的动荡,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短的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八一九”事件的发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可估量的损失。
但是,它也从反面教育了全世界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引起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刻思考。
本文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入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总结出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示2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原因2.1东欧剧变的原因东欧各国的剧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党内出现了反对派,它与党外的反对派相呼应。
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下,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甚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
三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通过不断制造动乱,施加压力,使执政党陷入困境,然后取得政权,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
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有:(1)历史原因。
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
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2)内部原因。
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
在政治上,由于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3)苏联因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他的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的“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4)西方因素。
东欧剧变对中国的启示
东欧剧变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
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
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虽然各国因情况不同而呈现着某些不同的变化特点,然而,概括众多学者对导致苏东剧变原因的分析看,可以概括为三大因素:第一是帝国主义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第二是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病;第三是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提出并推行一条新的修正主义路线,即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
然而,东欧剧变仅仅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必将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
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即将推进“十二五计划”,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更应该总结和吸取东欧剧变的教训和经验,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启示。
具体而言,根据对东欧剧变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一些启示:1、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时刻警惕和谨防外国敌对势力推进的“和平演变”的策略。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
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和侵略。
具体而言,通过经济援助和生产全球化等措施,控制和影响他国的经济;利用大众传媒,不断的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政治上,不断攻击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和民主状况;对于我们普通大众而言,西方各种节日、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越来越影响我国年轻一代的生活,甚至造成对传统文化的侵蚀,如青年人会庆祝圣诞节、情人节,却忽视元宵、七夕等传统节日。
因此,是否能够谨防这种“和平演变”的策略,进行反“西化”和反“分化”的斗争,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生死存亡,关系着我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20世纪震惊国际社会的重大事件。
这一连锁事件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其结果直接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崩塌,社会主义国家由原来的15国缩小为5国, 它是苏东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苏东剧变的实质是苏东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虽然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早已成为历史,但它带给人们的思考远没有结束,关于苏联东欧剧变的讨论还在继续。
这个事件像一把双刃剑,必然从正反两方面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我们必须历史地评价苏东剧变:它并不是社会历史地正常发展,打破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使传统的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也标志着苏式社会主义的失败。
同时,我们也要从苏东剧变中获得必要的教训和启示,以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所帮助和启示。
关键字: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启示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在这一事件中,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
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也有一些人称其为“苏东巨变”。
二十年过去了,国内外的学者已有多种解说,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揭示。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发这些国家社会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只从单个因素和角度进行分析,或把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归结为某个人或某时的行为,则不足于揭示其爆发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也很难使我们对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理解。
为了深刻反思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这里再对它进行分析,“以史为鉴”对我们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加强经济建设。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也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重视文化建设。
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尊重多元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坚持和平发展。
要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扩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重视民生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忽视了民生问题,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中国应该吸取这一教训,重视民生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加强党的建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党内的腐败和特权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
中国应该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推进可持续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中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农村问题重视不够,导致农村发展滞后。
中国应该加强农村改革和发展,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紧张,甚至爆发了军事冲突。
中国应该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苏联解体及对中国的启示
解体前的苏联,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政治上,人民没有真正的民主权利,领导干部形成特权阶层,腐败现象盛行,加剧了人民群众对苏共的不满。
苏联末期的改革,是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的。
经济改革的失败加上下面论述的四个要素直接决定了解体的命运:首先,政治上腐败,权力腐化,内部分心。
后期,广大官员脱离群众,贪污腐败,政治没有作为。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致力于政治经济改革,政治上,主张党政分开,并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从而削弱了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主导作用,致使共产党内部产生离心现象,也为共产党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奠定了基础。
其次,经济改革失败。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持续下降,甚至在1990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不堪的经济状况使民众生活极其困难。
人民由此开始憎恨共产党,憎恨它所主导的社会体制。
思想上具有了解体的倾向。
第三:各加盟共和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加深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苏联时期,再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富裕的加盟国都希望摆脱落后国家的包袱,发展自身经济,这就为苏联解体埋下了定时炸弹。
第四:冷战与和平演变。
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苏实行常年的冷战策略,而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是苏联进入列强俱乐部几乎唯一的资本,于是被动的卷入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给苏联的国家建设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有材料说,在每7个苏联工人中,就有l人直接或间接从事军事工业方面的工作。
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结果,不能不给苏联后来的市场供应带来严重的影响,造成轻工产品和食品长期严重短缺,片面的经济发展方向导致经济问题日益严重。
苏联一解体西方国家即认为冷战阶段性结束,由此可见冷战和苏联解体的某种必然联系。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对于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深刻借鉴意义。
苏东剧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东剧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提要: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简称苏东剧变,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过去了20年之久,但它使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使本来处于低潮的社会主义跌入谷底,同时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极大的影响了国际形势的发展。
虽然这个历史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但其所包含的内容和经验十分丰富。
因此,从苏联和东欧发展历史过程中来研究其兴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原因启示社会主义建设一.东欧剧变80年代后,面对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发生的变化,东欧各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已经陷入了困境,就是在这个时期,剧变发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欧国家掀起第三次改革浪潮。
波兰、匈牙利掀起剧变第一波浪潮。
结果,波兰、匈牙利的共产党组织丧失执政地位。
与波兰,匈牙利相似,80年代中期后,由于其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掀起剧变第二波浪潮。
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掀起剧变第三波浪潮。
同样,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共产党组织都因为类似的原因,且以类似的方式丧失了政权和执政地位。
这样,东欧八国先后最终完成了剧变的过程[2]。
二.苏联剧变1985年3月11日,在召开的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选举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书记。
苏联的剧变主要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期,从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开始。
剧变同戈尔巴乔夫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有密切关系,它们基本上是同一个过程。
这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先是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后是两种政治力量激烈斗争,最后是苏联共产党垮台和苏联解体。
三.苏联、东欧剧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马克思认为,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
“苏东社会主义实践对中国的启示”综述
“苏东社会主义实践对中国的启示”综述苏东社会主义实践对中国的启示苏东社会主义实践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苏东社会主义实践总体情况、苏东国家之间关系、苏东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原因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苏东社会主义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一、苏东社会主义实践总体情况苏东社会主义实践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东欧国家的实践。
在二战后,苏联迅速在东欧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下面就各个国家的情况进行简要阐述:1.波兰:波兰以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实行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但是在经济上发生了困难,政治和经济领域存有非常多的弊端,值得借鉴。
2.匈牙利:匈牙利不太注重重工业的建设,崇尚轻工业,一直到社会主义的凶猛批判时期才开始重视重工业领域的发展,这已成为历史的遗憾。
3.捷克斯洛伐克、东德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东德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存在不少问题,整体来看,苏东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磨合和不断调整。
二、苏东国家间的相处和关系在苏东社会主义实践中,苏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苏联在东欧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它援助和干涉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然而,与苏联毗邻的国家则受到更直接和深刻的影响。
例如,波兰一直被苏联视为最亲密的盟友。
但是,在苏联和波兰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分歧。
在东欧国家中,苏联对波兰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波兰也能够独立地发展。
在苏东国家之间,经常会发生互相批评和谴责,甚至产生紧张关系。
苏东国家的关系异常复杂,充满了政治纷争和争权夺利的背景。
三、苏东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原因苏东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有着众多的原因。
在经济领域,计划经济系统极度僵化,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成本高企。
同时,无论是技术、质量、营销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异于国际的落后状态。
政治上,你争我夺、派系斗争不断,导致国家领导层不够稳定,缺乏有效的决策力。
对比苏联改革结果看社会主义中国改革的伟大成就
对比苏联改革结果看社会主义中国改革的伟大成就第一部分(1500字)首先,介绍80年代的国际背景(冷战末期,里根上台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苏联,资本主义阵营开始从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武装对抗转向文化渗透瓦解)其次,介绍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分两部分。
1、苏联方面:重、轻、农工业发展不平衡经济陷入严重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后遗症无力恢复、国内民族问题丛生民族离心倾向严重、中苏关系恶化远东局势不稳。
2、中国方面:历经10年的文革终于结束,但是继任者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中苏关系破裂、国家百废待兴、人民生活穷困潦倒看不见希望)第二部分(2500字)中苏同样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改革造就了不同的结果。
1、苏联方面: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一心要改变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僵化的政治、思维体系。
提出了后人看来臭名昭著的“新思维”。
实行政治思维多元化,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举例: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各个方面戈尔巴乔夫的做法以及结果)2、中国方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要求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但是,不同于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邓小平的解放思想是要人们开动脑筋,努力的把经济水平搞上去。
但是绝不是要放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对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的一度的思维混乱,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四项基本原则”,紧紧的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牢牢的巩固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部分(1000字)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描述当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巩固了共产党执政地位之后,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何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以苏联解体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为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立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立场的丧失。
苏共的领导层出现了严重的腐败和内部斗争,导致党的权威受到严重削弱。
同时,苏联的改革措施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见,导致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丧失。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增强党的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
二、坚持经济改革和创新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改革的滞后。
苏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没有解决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苏联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注重培育创新力量,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民主法治建设。
苏联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没有真正实现权力制约和人民参与的制度保障,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严重。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加强政府的监督和问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四、注重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矛盾和文化自信的丧失。
苏联在民族政策和文化建设中没有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平等和多样性,没有建立起真正团结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要加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