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章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即时训练: 指导课程p20 t1、2、3、4
冬至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A、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及范围 夏至日到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自北南移动。
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 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
B、直射点所在半球 在北半球的时段: 自春分经夏至到秋分 在南半球的时段: 自秋分经冬至到第二年春分
C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叫1回归年。
互动探究
用地球仪演示黄赤交角的形成
自主探究:指导课程p18 t2
① 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线的度数。
② 极圈度数与回归线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⑴什么是太阳直射点? ⑵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用地球仪演示并观察从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一、地球的公转
远日点
结合教材,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特点
太阳
近日点
2、太阳的位置
3、日地距离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图
4、公转速度的变化
5、公转的方向 6、公转的周期
二、黄赤交角
活动:说出下面夹角
的度数
1、地轴与赤道平面 的夹角 2、黄道平面和赤道 平面夹角 黄赤交角 23°26´ 3、地轴与黄道平面 夹角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预习检查 1、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速度 2、什么是黄赤交角?是多少度? 3、恒星年和回归年的概念、时间 4、回归线的度数,二分二至的日期
【学习目标】 1、识记地球公转的特征 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学习重点】 1、黄赤交角的形成、影响 2、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众所周知,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方式,公转一周就是一年,那么你知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及相关资料,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随纬度变化(1)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东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2.随季节变化(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夏半年(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2.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三、四季的划分1.天文四季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3)春、秋: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2.气候四季北半球: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四、五带的划分1.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2.划分:(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2)南、北温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3)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更替1.产生原因:(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1)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2)夜半球:太阳高度小宇0°(3)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3.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二、地方时1.概念因为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1.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2.规律:地表沿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纬度越高,偏转越大3.对河流的影响(1)北半球,右岸冲刷,左岸淤积(2)南半球,左岸冲刷,右岸淤积●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区别首先地球表面的点都在围绕着一根通过地心的轴(自转轴,也叫地轴)做圆周运动,这种圆周运动称为地球自转。
(教参)第1部分第1章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自转周期。
2.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周期及影响。
3.学会地方时、区时的计算与日期更替的方法。
4.应用地转偏向力解释大气及水体运动现象。
1.综合思维: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相关的时间计算和日期判断;观察昼夜交替现象;观察北极星周围天体运动轨迹及运动方向。
3.人地协调观:认识地球自转规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一、地球的自转1.读图填写出自转的方向。
甲乙(1)看侧视图:自西向东。
(2)看俯视图:甲图为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乙图为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2.地球自转的两个周期分别是什么?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1)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其分界线是什么?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周期是24小时。
昼夜分界线为晨昏线。
[特别提醒](1)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其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2)晨昏线在球面上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移动速度约为15°/h。
(3)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不同。
昼夜现象的形成是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而围绕太阳转动的球体。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其特点是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区时: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易误点拨] 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区时”的表述,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必修1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2022年11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右图),据此回答1~2题。
1.四架飞机运动角速度最慢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解析第1题,由于丙飞机所处纬度最低,在飞行相同距离后跨越的弧度最小,因而运动的角速度最慢。
第2题,B图为从赤道上空看到的侧视图,C、D分别为从北极点和南极点上空看到的俯视图。
答案 1.C 2.A昼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据此回答3~4题。
3.在下列状况下,人们有可能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地球停止自转,仅有公转存在,地球上的人B.地球停止公转,仅有自转存在,地球上的人C.一架自西向东飞行的航空器中的飞行员D.一架自东向西飞行的航空器中的飞行员4.假如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解析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速度为15°/h,假如人向西运动的速度也达到15°/h,则不会经受昼夜交替。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随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则为昏线。
答案 3.D 4.B读图,回答5~6题。
5.与②地相比,⑤地()。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6.当③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A.5时B.6时C.17时D.23时解析第5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②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
第6题,③地位于赤道,日出为6时,③地经度为135°W,位于西九区,它与东八区相差17个时区,相差17个小时,“东八区在西九区东边”,要加上17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23时。
答案 5.C 6.D7.若图中80°线恰好为两天分界线,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则北京时间是()。
一轮复习:第1章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最新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权威解读】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
律。2.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3.学会地方时、区时、 日界线的计算。4.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线速度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半球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 夜半球;为 黑夜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 昼半球 ;为 白昼 (2)昼夜界线:晨昏线;A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方法技巧
日期变更四要点
(1) 确定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位置,即寻找 180°经线,一 定要注意实际日界线的弯曲情况。
(2)极地俯视图上一定要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然后
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判定越过180°日界线的日期。 (3)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一定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 份的变化 (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 )、年份的变 化。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
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 行判断,以下图为例。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
高一必修一地理每章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每章知识点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3.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等。
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对地球环境有重要影响。
第二章:行星地球1. 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四季的划分等。
2.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以及由此产生的昼夜交替、时差等现象。
3. 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的基本要素、类型和使用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原理和应用。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 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热量平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
3. 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风、气压带和风带等)、大气运动的原因和受力分析等。
4.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和影响。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1. 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类型和特点,以及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洋流:洋流的类型、分布和影响,以及洋流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作用。
3. 水资源与人类活动: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以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以上仅为高一必修一地理的主要知识点概述,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学校课程设置而有所不同。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经典教案
第四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考点、热点回1、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等特征。
2、掌握黄赤交角的概念,含义及其影响。
3、理解并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要点释义1、地球公转的特征(1)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2)方向: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3)周期:1恒星年,即365天6时9分10秒。
(4)速度:随公转位置而变化。
①一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近日点,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年。
②七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远日点,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冬半年。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一般状况(以北半球为例)。
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②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
②季节变化。
(3)四季更替和五带①形成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既有时间的变化,也有空间的分异。
②三、难点考点、方法探究考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运动规律见下图。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3.黄赤交角对气候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4.黄赤交角变化对四季五带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
[规律方法]图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
如下图:(1)(2)(3)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
线速度 线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Fra bibliotek, 平均约30㎞/S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公转的速度
黄赤交角 及影响
1、黄赤交角 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 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 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 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 内)。 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公转的方向 地理方向----- 自西向东 时针方向----- 从北天极方向看 为逆时针向 2、公转轨道 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
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
近日点----- 每年的一月初 远日点----- 每年的七月初
(恒星年) 3、公转的周期---- 一年 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2、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移动范围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回归年 为周期做往返运动 每天的大致位置 何时位于北半球、南半球
具体位置
移动方向
每天的移动方向 何时向北移、何时向难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1.3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地球公转的意义(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
肥城在(36 ° N),当夏至日、冬至日、春 秋分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 90° — 纬度差
二分二至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的 直射点正午太 肥城的正午太
位置
阳高度
阳高度
0° 23 °26′N
0° 23 °26′S
90° 90° 90° 90°
54° 77 °26′
C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D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5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 分
赤道 秋分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6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同一点的昼长或夜 长因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或者是指在同一季节,地球上 的不同地点的昼长或夜长存在差异。
昼弧 昼弧
10
b.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法:
白昼的长度为从日出到日落,白昼的中间时刻为正午 12时(地方时),上午与下午等长。
日出
正午
日落
12:00
l 已知某地日出地方时或日落地方时,即可算出昼长,而
夜长=24小时—昼长
日出时刻 =
日落时刻 = 1 2 - 昼 长
2
11
(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寒带
66°34′N 北 极 圈
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
北温带
23°26′N 北 回 归 线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有太阳直 射现象
热带
终年炎热
23°26′S 南 回 归 线
南 温 带 无太阳直射 无
地理必修Ⅰ湘教版第章第节课件共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北楼
第二页,共16页。
南楼 (nán lóu)
日出(rì chū)印象 第三页,共16页。
1.概念与特征
●太阳高度(gāodù)最大可以是多 少?
●一天中什么时候的太阳高度最大?
●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是多少?
太阳 (tàiyáng)高
地度平角面
(píngmià
第四页,共16页。
(wèntí)
换个C● <0° 角 度 看 问 题
●总结:任意季节正午太阳(tàiyáng)高度的纬度变 化规律 从直射点纬度向南北(nánběi)两侧递
减
第七页,共16页。
第八页,共16页。
②季节变化
距太阳直射点最
近的一天
夏
正午太阳
至
(tà iyá ng)高度
日
达到一年中最大
(
既不是(bù shi)最大,又不是
6 22
月
(bù shi)最小
正午(zhèngwǔ)
差
第十四页,共16页。
最大: 30°+23.5° 最小: 30°-23.5°
6.实践(shíjiàn) 方案设计
提供工具:细直的木杆(mù ɡǎn),皮尺、绳子、粉笔、手表。
●如何测量(cèliáng)某日当地的正午太
阳高度
正
南
偏西
● 立杆处
第十五页,共16页。
偏东
内容(nèiróng)总结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去年6月,家住嘉兴的小健父母在某楼盘购买了一套 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困惑
太阳高度
日最 远的一天
第九页,共16页。
(dōngzhì) 12 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第1章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右图中GH⊥PQ,据此完成1~3题。
1.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
的度数是
A.23°26′
B.46°52′
C.66°34′
D.不能确定
2.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
化可信的是
A.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B.全球极昼范围扩大
C.春节时北京均温升高
D.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
3.若GP弧表示夜弧,则H点的日出时间为
A.21时
B.4时
C.9时
D.3时
根据我国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4~5题。
4.日历中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约为
A.59°15′E
B.44°45′W
C.59°45′E
D.128°15′W
5.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B.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
D.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
杭州(120.2°E,30.3°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据图回答6~8题。
6.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
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
B.30.3°
C.66°34′
D.59.7°
7.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
8.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
A.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B.松花江正值一年中的第一次汛期
C.黄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
D.澳大利亚农田中的小麦开始返青
右图为经纬网图。
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据题设条件回答9~10题。
9.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
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右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11~12题。
11.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12.下列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3.图甲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
图乙为地球极地俯视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1)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快、慢),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日,a点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b点日出为__________时,a点在b点的__________方向。
14.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写出①摩尔曼斯克港、②开普敦、
③开罗、④北京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并说明由甲处
公转到乙处过程中②、④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
(2)地球公转到乙处时,写出D点的日出、日落时刻。
(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3 CCD
【解析】1.根据题意MN为黄道平面,故角③为黄赤交角,角②的度数是66°34′。
2.如果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则太阳一直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无四季变化,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北京春节期间白昼变长,太阳高度变大,气温升高。
3.若GP弧表示夜弧(弧度数为90°),则该纬线上昼长18小时,H点日出时间为3时。
4—5 DC
【解析】4.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4时33分,计算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8°15′W。
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6—8 BCA
【解析】6.当太阳光线与热水器吸热面垂直时热水器的吸热效果最好。
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间隔,可求得H=59.7°;又因α+H=90°,则α=30.3°。
7.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地区应是年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四地中拉萨市年太阳辐射量最丰富。
8.该地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最大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应为北半球的冬季。
9—10 BD
【解析】9.由于北京处于白昼,则AB为昏线,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即150°W的地方时为18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为60°W向东至180°,根据选项中四城市的经度可知,华盛顿不在此经度范围内,故选B。
10.由上题可知B点的地方时为18时,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即A点刚好发生极夜,由于A 点所在纬线的纬度为68°S,则太阳直射22°N,7月中旬为7月11日~7月21日,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计算可得,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纬度的最大值约为19°N,故选项A错误;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C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故选项B错误;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尼罗河正值洪水期(或汛期),故选项C错误;塔斯马尼亚岛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以南,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越往南昼越短,因此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故选项D正确。
11—12 DC
【解析】11.纬度越高,夏季越短,冬季越长。
12.高纬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小,因此冬季漫长夏季短促,季节更替不明显;低纬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大,因此夏季漫长而无冬季,季节更替不明显;只有中纬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也大,故四季更替最为明显,选C。
13.(1)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
(2)快低温少雨
(3)0 6 东北
【解析】(1)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根据图甲极昼范围知为冬至日,接近近日点,速度较快。
(3)a点在北极圈上有极夜现象,昼长0小时,b在赤道上日出6时,a点在b的东北方向上。
14.(1)①④③②;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
(2)8∶00;16∶00。
(3)14小时;12小时
【解析】(1)该四地由北向南昼逐渐变短;由甲处到乙处,北半球各地昼逐渐变短,南半球各地昼逐渐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