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水利 水电建筑 工程专业《 建筑结构》 课程 的“ 学二教三组合 ” 一 教学模式 。 关键词 : 高职教育 建筑结构 教 学模 式 构 建
鲜 适用 性 , 应本着 “ 以人为本 , 因材施 大 力发 展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是 党 中央 、 国务 院 的一 项 重 要 决 策 。 等 法。教学 方法 的内容性 、 明性 、 高 教: 以学 为 本 , 因学 论 教 ; 度 差 异 , 元 施 教 ” 原 则 , 学 地 、 统 程 多 的 科 系 职业 教育 的本质特征在于培养 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高技能 地 构 建具 有 符 合我 国 高 职 教 育 实 际 的 、 可 操作 的教 学 模 式 用 于 教 学 应用 性 专 门人 才 为 根 本 任 务 , 适应 社 会 需要 为 目标 , 培养 技 术 应 以 一学二教三组合 ” 教学模 式。 用 能 力 为 主 线 , 计 学 生 的 知 识 、 力 素 质 结 构和 培 养 方案 , 业 生 实践 , 建筑 结构 》 设 能 毕 21 “ 学 二教 三 组 合 ”教 学 模 式 的表 述 根 据 高 职 教 育 理 论 , . 一 应具 有基础理 论知识适度、 术应用能 力强、 技 知识 面宽 、 素质高等特 学二 教三 组合” 教学模 式的表述 为 : 一学 : 以学生为 中心 , 指 学生 点。 为此, 现仅就高职水利水 电建筑工程专业《 建筑结构》 课程 的教学 为主 , 生主 动学 习为主 , 学 引导学 习情 况不同 的学 生 , 用不同的学 采 模式 , 经过十多年 的教学实践 , 行了探索和研 究。 进 习方法 : 二教 : 指教 师、 教法群 , 师在教学全过程 , 教 按着 教学 目的、 教 1《 建筑结构》 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学环节 、 教学 内容、 学生特点 , 有针对性地采用一系列教学方法, 进行 《 建筑结构》课程属于水利水 电建筑工程专业必修 的专业课 , 是 优 化 组 合 成 最 佳 集 合 — — 教 法 群 ,针 对 学 生 学 习情 况 ,实 施 多 元 施 门实 践 性 、 用 性 很 强 , 与 国 家和 行业 现行 的规 范 、 程 、 例 等 应 并 规 条 教 , 类 指 导 i 组 合 : 学 生 的 学 习方 法 、 师采 用 的教 法 群 与 现代 分 三 将 教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提升 工程 管理 专业学生教 学效果提供 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建 筑结构 ;教 学方 法 ;教 学 内容 ;工程 管理
专 业
中 图分 类号 :T 3 . U
文 献 标 识 码 :A
钢筋 混凝 土多层 及高 层房 屋、砌体结 构房 屋 、单层 厂房 以
及钢 屋盖的构造 ,包 括抗 震构 造。如对 钢筋混 凝土 受弯构
c nts g e to n te i sr c in lpa i g o ngn e n n- a u g si n o h nu to a lnn n fe ie r g ma r e i
构施工 图的识 读是 其难 点 ,因此 ,建筑结 构课程 必须 将结 构施工 图的识 读作 为重要 教学 内容 。 目前 ,我 国结构施
内容
Absr c t a t: The sr c u e i e hn c l f u dain o re tu t r S a t c i a o n to c u s s
c ur e r f r o ng ne r ng ma g m e o s e o m f e i e i na e nt
摘 要 :建 筑 结 构 是 工 程 管 理 专 业 的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
3 10 ) 400
辅助教学 ,将很 难提 起学 生的学 习兴 趣、激发 其学 习积极 性 ,也就很难 达到很好 的教 学 效果 。因此 , 须对 该 课程 必 的教学方法进行 改革。
内容 覆 盖 面 广 、 难 度 大 ,而 工 程 管 理 专 业 学 生 的 结 构 意 识
2 1 年 第 2期 00
第 3 6卷 总 第 14期 5
Sih an Bu・i g 材 ral c u I n aei s id l J M t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学 生 自我 管 理 式 学 习 , 生 在 实 训 中 心 、 学研 基 地 的职 业 情 境 中做 学 产 素 质 的 同步 提 高 。 励 学 生 参 加 工 程 实 践 , 生 通过 多 门学 科 知 识 的 鼓 学 力 、 新 能力 和 岗位 胜 任 能 力 。 创
实践
《 建筑结构》 课程 是一 门相对较难、 较复 杂的专业 必修课 , 当前的 综 合 运 用 , 实践 过 程 中发 现 问题 , 考 问题 , 养 动 手 能力 、 在 思 培 设计 能 《 建筑结构》 教材 中 8 %左右 的篇幅介绍结 构构件的设计计算 , 0 理论
设计 施 工 完 整 的 工作 过 程 设 计 学 习项 目, 调 “ 例 ” “ 现 ” 及 强 案 和 发 以 中 学 , 中做 , 到 “ 、 并 用 ” “ 、 、 合 一 ” 实现 学生 能力 与 学 做 手 脑 ,教 学 做 ,
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具体 措施。 关键词 : 筑结构 教学改革 建
பைடு நூலகம்
32 学 情 及学 生学 习 方法 的 指 导 - 321 探 索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的教 学 方 法 _。

来 越 无 法适 应 学 生 的要 求 , 也偏 离 了高 职 以工 作 为 导 向的 培 养 目标 ,
因此《 建筑结构》 这门课的改革 已是当务之急 , 下面笔者就教学内容、 教 学方法、 学手段这几个方面来谈 谈《 教 建筑结 构》 的课 程教学改革
与 实践 。
改 革 了传 统 “ 以教 师 为 中 心 , 以书 本 为 中 心 , 课 堂 为 中 心” 以 的单 教 学 方 法 , 按 照 以学 生 为主 体 的现 代 教 学模 式 ,注 重 学 生在 做 中

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acht tr n r ad t s t co ¥ o r i u e u degr ua e hene s ̄ f ec ~
o i n fe l chn  ̄ nen an efr ig pt z g h ea ig m i t t d r om n te l chn m e h d nd C Ur os h ea ig t o a O S e — men f
c m po en spopo e an t e i o n ti r s d d h mpo t ce ran oft on ptde i s pl d Mode n he c ce sgn iex o e r r m ulm e a t i di meQ ̄ uom en r tend cos f dy su e m etod payan i h l mpo t trl i h Gous ron oe te n e r t eoc lg hn
更受注重 . 概念 、 “ 想法 ” 胜于 一切 , 过 于重视图 面的表 达却轻视 方案 后期的技 术性 细 节。教学 上表现 为相当一 部分 学生重视 建筑设 计 等主导 课程 .忽略建筑 结构 等技术 类课程 的 学习,加 之实践 教学不 足等 问 ,极大 的削弱 题 了学生对 建筑结 构等技 术类课程 的学 习兴趣 同时,建 筑结构 这门课程 课时 少, 内容多 .改 革教学内容 、 革教学方法 ,十分必要 改
K eyw or s: r iect e .a iect d o t ch ul r t ch ur a
src t ¨ u
墨 萋,
门课程的 目 基本原理,学舍 :1 0 — 4 2 0 0 0 — [ 3 0 080 2 I 1 】 8 00 2 2
构工程 的学生 往往是 通过学 习基本构 件及其 育 关的 具体设计 和旌 工要点米 学习工程 知识 ,学 习的 步骤和 建筑设计 思路 的流程相 反 一个 设计者 的实 际设计经 验模式 与学习技 术知识 的 模式 之间的 不协调 ,将使学 生难以在 学习设 计 思路 的阶段 用这些技 术知识 。园此建 筑结构 的 教学 应该按照 从整体 结构设 计到细 节 ( 构件 ) 设计的 过程米进 行 , 得学生 的学 习 式和建 使 模 筑设计 的自然 流程吻台 ,有利 千学生在 以后的 工作 中 方案设 计形 成过程 中.更好地 运用结 在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结 构 反 应 与 结 构设 计准 则 。( ) 2 以梁 板 结 构 为 主 介 绍 结 构 的 基 本 水 平 分 体 系 , 学 生 在学 习该 方 法 后 , 让 自行 设 计 梁 与板 的结 构 施 工 图 .并 将 学 生 的 成 果 与 设 计 院给 出 的该 项 目的 图 纸进 行 适 当 的 比对 . 出 自身 设 计 的 优 缺 点 。以传 达 室 的 柱 为 例介 找 绍 基 本 竖 向分 体 系 , 时让 学 生 进 行 相 关 的 设 计 。 ( ) 而广 同 3推 之 . 学 生 运 用 刚 建 立 的结 构 概 念学 习单 层 工 业 厂 房 、 层 框 让 多 1前 言 . 架结 构 。 《 筑 结构 》 程 是 一 门 具 有 很 强 理 论 性 、 用 性 、 建 课 实 实践 性 根 据 上 课 的进 度 . 将 “ 的 内力 图 ” 力 学 内 容 整 合 到 我 梁 等 的课 程 . 是高 职土 建 类 各 专 业 的 主 干课 程 。 程 内 容 一般 包 也 课 受 弯 构 件 的设 计 计 算 之 前讲 授 ,使 学 生 对 于 梁 等 受 弯 构 件 有 括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 有概念多 、 式多 、 数符号多 、 具 公 系 完整 的认 识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发 现 , 合 内容 后 , 生 学 习 过 程 整 学 构 造 要 求 复 杂 等 特 点 _。因 该 课程 的特 点 , 学 者 学 习 时兴 趣 1 ] 初 通 畅 . 受 弯 构 件 的设 计 也 能充 分 理 解 。 对 不 浓 厚 , 别 初 学 者 甚 至 厌 烦 畏 惧 该 课 程 。 为此 。 一 直 在 研 个 我 砌 体 结 构 也 可 以采 用 相 同 的 方式 教 学 。选 择 某 一 简 单 的 究 与 改 进 教 学 的 方 法 , 付诸 行 动 。 此 我 就 教学 过 程 中遇 到 并 在 砌 体 结 构 建 筑 , 照相 同 的流 程 进 行 教 学 。 参 的一 些 教 学 问 题进 行 探 讨 。 通 过 “ 真 ” 学 生 能 逐 步 理 解 并 掌 握 建 筑 结 构 的基 本 概 仿 , 2教 学 中存 在 的 若 干 问 题 念 和 设 计 方 法 , 时 可 以培 养 计 算 、 图 、 用 规 范 和 技 术 资 同 制 使 21 材 问 题 .教 料 的 能 力 , 而提 高独 立分 析 能 力 和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 从 强 目前所 用 的建 筑 结 构 的教 材 都 是 分 为 《 凝 土 结 构 》 《 混 、砌 化专业综合应用技能的培养。 体 结 构 》 教 材 编 排 时 大 多 数 都 采 用 绪 论 、 料 性 能 、 计 方 , 材 设 最 后 为 了 深 化 所 学 的 理 论 知 识 .我 让 学 生 将 工 程 中 遇 到 法 、 类 构 件 的 受力 ( 、 、 、 和 扭 ) 能及 其计 算 方 法 和 各 拉 压 弯 剪 性 的 质 量 问 题 从 理 论 上 加 以探 讨 。例 如 让 学 生 们 进 行 混 凝 土梁 配 筋 构 造 等 。教 材 只 强 调 结 构 的局 部 即 构 件 而 不 是 结 构 的 ・ 柱 中 钢 筋 加 密 问 题 、 用 混 凝 土 强度 等 级 过 低 、 臂 梁钢 筋 的 使 悬 整 体 , 生 只 能 孤立 地 学 习一 些设 计 理 论 , 不 能理 解结 构 应 学 却 分 布错 误 等 工 程 事 故 的 小 组 讨 论 。通 过 对 工 程 质 量 问题 的分 具 备 的功 能 ,搞 不 清 某 一 个 具 体 的工 程 结 构 应 承受 和传 递 哪 析 , 生 加 深 了对 结 构 概 念 的理 解 。 种 整 合 的 过 程 有利 于学 学 这 些荷 载 , 以及 为 保 证 传 递 过 程 的完 成 而 采取 的 各 种 措 施 , 头 在 生从 受 力 的 角度 去考 虑 工 程 中 的 问 题 . 有利 于 让 学 生 从 “ 更 学 脑 中并 未 建 立 起 较 清 晰 的 整 体 结 构 概 念 ,不 利 于学 生 综 合 能 知识 ” 步 转 变 为 “ 方法 ” 从 而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 能 力 。在 教 逐 学 , 力 的培 养 。 种 能 力 的 缺 失 在课 程 设 计 时能 明显 表 现 出来 。 这 但 学 实践 中发 现 , 合 内 容后 , 生 学 习 过 程 更 加 畅 通 。 整 学 即使 靠 课 程 设 计 的 训 练 也 难 以 弥 补 学 生 这 种 先 天 不 足 。这 样 4结 语 . 的编 排 造 成 学 生 学 习后 只 能 解 决 一 些 明 确 的 结 构 问 题 .而 不 建 筑 结 构 课 程 的改 革 虽 历 经 多 年 , 果 颇 丰 . 学 方 式 也 成 教 能 解 决 复 杂 的 系列 问题 由原 来 的 “ 人 式 教 育 ” 变 为 “ 发 式 教 育 ” 借 助 客 观存 在 注 转 启 , 22 其 他 学 科 的 整 合 问 题 .与 的直 观 实 物 、 图 、 示 , 及 教 师 绘 制 的 立 体 图 、 象 的 语 言 挂 演 以 形 在建 筑结 构 课 程 中涉 及 建 筑 力 学 、 学 、 料 学 等 其 他 课 数 材 等 都 很 好 地 帮 助 学 生 学 习 该 课 程 。 时 教 学 也 由单 一 的 “ 础 同 基 程 知 识 , 这 些 课 程 与 本 课 程 的 时 间 间 隔 较 大 , 生 在 学 习 时 但 学 理 论 ” 变 为 “ 础 理论 + 践 能 力 ” 转 基 实 的教 学 理 念 。 如果 能 实 现 已经 忘记 部 分 上 述 的各 科 知 识 ,特 别 是 应 用 较 多 的 建 筑 力 学 教 育 方 式 由 “ 件 教 育 方 法 ” “ 体 教 育 方 法 ” 转 变 . 学 构 到 总 的 教 知识 。 而在 后 期 , 学生 学 习 建 筑 工 程 事 故 分 析 时 。 忘 记 了 当 又 内 容 能 把单 一 的 建 筑 结 构 课 程 内容 与 力 学 、工 程 质量 事 故 分 前讲 授 的建 筑 结 构 知识 。由于 知 识 点 缺 乏有 效 可 靠 的连 接 。 学 析 进 行 整合 ,这 样 就 能 真 正 地 将 实 践 性 教 学 贯 穿 于 每一 个 教 生在 学 习与 生 产 实 践过 程 中运 用 知 识 点 时 经 常 磕 磕 碰 碰 。 学 环 节 , 理 论 知 识 与 实 践 技 能 的培 养 科 学地 融 为 一体 . 讲 将 边 3改 进 教 学 方 法 . 理论 、 实践 , 互渗透 , 合发展 , 课程将会对学生将来 的 边 交 融 该 林 同炎教 授 曾指 出 目前建 筑结 构设 计所用 的教 育 方法 为 “ 构 学 习 、 作 产 生 莫 大 的 推 动力 。 工 件 教育方 法 ”并 提 出希 望能 进行 “ , 总体 教育 方法 ” 。虽 然近 些年 来不 断有 人在其 他相 关学科 上 采用 了总体教 育 方法 , 取得 了 良 并 参考文献 : 好 的成 效 ,但 目前 建筑 结 构课 程 的教 育 方法 却 没有 得 到有 效 改 [ ] 永 健 .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原 理 课 程 绪 论 教 学 内容 的探 1邵 混 善 。为此 , 我在教 学过 程 中尝试设 计 了 以下 的总 体教 育方法 。 索 [] 等 建 筑 教 育 ,0 3 ( )4 — 5 J. 高 2 0 ,3 :4 4 . 选择 一 个 简单 的建 筑结 构— — 传 达室 .在 带 领 学 生 参 观 [ ] 向荣. 混凝土 结构[ . 京 : 2罗 钢筋 M] 北 高等教 育 出版社 ,0 3 20 . 后讲 解 什 么 是 结 构 , 学 生 自主 思 考 结 构 应 具 备 的 基 本 功 能 。 让 [ ] 同炎 著 . 立 人 译. 构 概 念 和 体 系 『 . 京 : 国 3林 高 结 M]北 中 然 后 将 授 课 内容 分 为 三 部 分 : 1 作 用 在 结 构 上 的 各 种 荷 载 、 () 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9 9 19. 加分 , 时还 可在 班 上 进 行 演 示 , 学 生 参 与 讨 论 。 同 让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 . 设计“ 项 目” 相 舛较 堆 5 教 师作 用 2 . 指 导 学 生 实施 相 对较 少。 主 强调 教 师 的 主导 作 用
要靠学生 自己完成
6 评 价 小 姐 互 评 与教 师 对 学 生 评 价 课 堂表 现 。课 后 作 业 与 期末 相 蛄合 考试 相 蛄 夸
课程 教育I u ∞t i 0 n R e a e a r  ̄
2 0 1 3 年1 月 上旬 刊
考索・ 探 微
高职《 建筑结构》 课程教 学方法改革探 索
吴 晓 斌 吴 延 风
( 厦 门城 市职业 学院 福 建
学效 果 的评价 方 式 。 以期 达 到 最好 的教 学效 果 。 厦门 3 6 1 0 0 8 )
由表 1 。 可 以看 出 , 基 于建 构 主 义 的 项 目教 学法 与传 统 教 学 法相 比 , 其 区别 主要 表 现 于 改 变 了传 统教 学 的三 个 中心 : 以教 师 为 中心转 变 为 以 学生 为 中心 。以课 本 为 中心 转 变 为 以项 目为 中 心. 以课 堂为 中心 转 变为 以小组 协作 为 中心 。项 目教 学 法在 职业 教 育 中有 其独 特 的优 势 ,能最 大 限度地 调动 学 生学 习的 主动 性 、 参 与性和 探 索精神 . 使 其独 立思 考 、 团结 协作 、 发挥 想 象 力和 创造 力。 有 效地 锻 炼和提 高学 生的职 业 能力 。项 目教 学 法适 用于 学 习 各 类 实践性 和 操作 性较 强 的知 识 和 技 能。 培 养 自主 学 习 、 分析 问
序 号 对 比 堆度 项 目麓 学法 传 统 教 学法
以让 学生减 少探 索 时 间 , 避 免走 弯路 ; 它有 助 于形 成知 识 的 系统 性。 有利 于 学生较 快形 成概 念 。 理解 有 关知识 , 有 助 于基本 技 能 的 培养。 从 这个 意 义上讲 , 基础 知 识与 基本技 能的 学 习, 传 统教 学法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

并 提 出 了 实践 教 学 的
设 计 思 想 和 课 程 的 特 色等
建 关 【 键 词】 工 专 业 建 筑 结 构 定 位 教 法
这 三 个 阶段


2 00 5年

根 据 教 育部 最 新 专业 目录 的

民 建更 为建筑 浙江建 设 职业技要 求 院 将 工刘 俊龙 名 刘 世美 工 程 技 术 专 业 后 天庭 院 术学 丁 我 李 强

实践 教 学 的设 计 思 想 和 才

课 程 的定 位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

课程特色等做 了介绍
的改革提 供借 鉴
(

以 此 为 同类 院校 该 课 程 教学
其 次 才是技 能 型 人 才
技 术 型 人 才需 要 实 现 由


工 程设
计 向实 际 生 产 和 工 艺 的转 化
而技能型人才

学科化”内容 体 系, Nhomakorabea,
构建 了
以 旌 工 能 力 为本 位 的 教 学 内容体 系
并 紧密 围绕专
业 的 培 养 目标 和 人 才 规 格 的 要 求


满 足 了建筑施 工

线 技 术 与管理 工 作 的需 要


做到 了实际

实用

实效
突 出 了应用 性


具体为
增 加 建 筑 施 工 中常

和解 决 一 般 结 构 问题 的 能 力 。
并 茂 ,展 示 某 些结 构 形 式 、结 构 构 造 ,增 强 教 学 的
直 观 性 、生 动性 ,从 而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和 主 动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建筑结构是一门集试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笔者就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探索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化。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有属性,突出“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相关教师面临的难题。

笔者以《建筑结构》为例,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1 课程介绍《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通过介绍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以及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等。

本课程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三大部分组成。

教材中共20多个章节,100多个计算公式和大量的试验实践,涵盖内容多,涉及广,实践性强。

2 教学现状作为高职院校开设多年的重点课程,《建筑结构》的授课效果并不理想,课程特点也没得到体现。

无论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材内容陈旧,缺乏适用性目前,高职类建筑结构的教材是将本科教材中三大结构简单的叠加。

课程内容体系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侧重设计与计算,不符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施工一线培养人才的宗旨。

再者,教材内容较陈旧,建筑行业中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未得到体现,这对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造成一定影响。

2.2 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较少高职类院校授课方式多以理论教学为主。

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践环节,整个课程上下来,不仅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也会感到枯燥乏味。

2.3 课程理论基础高,学生学习有畏难情绪《建筑结构》需要以高等数学、建筑材料和建筑力学等课程为支撑,其中建筑力学与本门课程联系极为紧密。

力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关于高职《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于高职《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
性。
体 系。 以适应社会需 要为 目标 、 以培养技术 应用能力为 主线设 计学 生 的知识 、 能力、 素质结 构和培养方案 , 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 技术应用能力强 、 知识 面较宽 、 素质高等特点。工程企业需要学生有扎 实基础知识 的同时 , 也需要有 专长并能够很 快投入运用 。这就要求教 师掌握人才需求 的动态 , 以学 校和企 业结合 , 使得教师参与到工程企业 的部分 生产任务 中 , 习实践知识 , 学 了解培养学 生的 目标 。因此 , 加强 师生与企业 的合作很 关键 , 在合作 中可 以互 相学习 。学生 可以去参观 这些单位 , 面了解 自己的行业 , 在工地的实习 中回顾 自己学 习的知 全 并 识点 , 达到深刻理解 的要求 。
离 职 皖 校 化学 实验 教 学 巾学生 动手链力晌培荠与创新 链力硇 提高
包头轻 工职 业技 术 学院 沈弘
[ 摘 要 ] 高等职业教 育的 目的 出发 , 从 打破过去 的教 学模式 , J  ̄4 - C N练和提 高学生对化 学实验基 本技 能的i , 与 掌握 , ge l 通过在化 学 实验教学 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养创新精神 。 培 [ 关键 词] 化学实验 动 手能力 创新与提 高
参 考 文 献 [] 1 张爱云. 建筑构造[ M]郑州 : 黄河水利 出版社 ,0 9 20
[] 2 陈永芳. 职业技术教 育专业教 学论 [ ] M . 北京 :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 0 7
[] 3 樊振和 建筑构造原理 与设计 [ ] M . 天津 : 天津大学 出版社 ,( 1 21 )
4, 结 l、 J
3 对于 专业基础课 , _ 2 理论与实际工程 如何 紧密结合 《 建筑构 造》 为一 门建筑类专业基 础课程 , 作 强调 学习基础理论 以 及 基本理论在工程 实际当 中的应用 , 与实际工程联 系 比较紧密 。学 生 存学 习的过程 中强 调学习基础理论并 要求理论与工 程实际相结合 , 要 求 掌握的构造节 点多 , 不但需要对 建筑的 了解还需要 建筑结构 的基 础 知识 , 多学 生学习没有积极 性 , 很 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针对这种情 况 , 当的教学改革是必要 的。在教学过程 中可 以做这样 的尝试 :1适 适 () 当压缩该部分 的理 论授课时间 , 以多媒 体演示建筑构 造节点模型 () 2 突出应用 , 观实体建 筑 , 讲述建筑构造及 节点 , 参 具体 例如伸缩缝 等等 , 去工地现场看 比课 堂讲授要容 易理 解 , 使学生在课 堂上学 习的整 个知

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让 学 生 死 记 不
硬 背 , 学生 讲 清 为 什 么 , 别 是 其 中 的力 给 特
学道理 。 ( ) 当取 舍 传 统 教 学 内容 , 理 确 四 恰 合
定 教 学 重 点
对 高 职 建 筑 工 程 技 术 专 业 的 学 生 而
No 5 . Vo . 11 ( 0I ) 2 1
内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NE JANGZ YE I HUX II Hl J S UE UANX Y UE Ao B
・ ・ 9
高职 院校 建筑 结构 课 程教 学 内容 改革探 索
刘 涛
6 10 ) 4 10
(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四 】 内 江 内 l l
育 的基 本 原 则 。这 一 原 则 在 教 学 内 容 体 系 中 的 具 体 体 现 , 是 教 学 内 容 要 “ 向 职 就 面 业 ” 即要 根 据 未 来 职业 工 作 的需 要 确 定 教 , 学 内容 , 时 与 “ 养 建 筑 施 工 一 线 的技 术 同 培 与管 理人 才” 一专 业 培 养 目标 相 协 调 。 这 为 此 , 据 专 业 培 养 目标 。 打 破 传 统 的“ 根 学 科 化 ” 容 体 系 。构 建 面 向 施 工 的 教 学 内 内 容 体 系 , 现 高 职 特 色 , 为 建 筑 结 构 课 程 体 成
结 构 问题 的能 力 。 二 、 学 内容 体 系 改革 教
教 学 内容 改 革 的 深 入 , 响 了 人 才 培 养 质 影
量 。我 院 秉 承 “ 就 业 为 导 向 , 向 职 业 ” 以 面
这 一理 念 , 据 专 业 培 养 目标 , 极 探 索 以 根 积 “ 建 面 向施 工 的 建 筑 结 构 课 程 内 容 体 系 ” 构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维普资讯
20 年第 1 期 06 1 第2 7卷 总第 45 6 期
职业技术教育 ( 教学 版)
VOC nONA A L AND T C I AL E E HN C DUC 棚 ON
N . 1。 0 6 o 1 20
( eci eerh T ahn R sa ) g c

劳 动涉 及 的知识 和技 能 , 是按 学 科 系统 来 组 织 , 不
而 是按 实 际工 作 过 程来 展 开 , 有 综 合 性 。二 是 具 技 术性 。高职 院校 的 主要 任务 是 培养 面 向生 产 和 服 务领 域 第一线 , 具备 精 湛 的专业 技 能 , 够解 决 能 生产 操作难 题 的 高技 能 人 才 。高 职课 程 在 内容上
技术规范 , 又称 技 术 标 准 。 国 家标 准 ( 混 有 如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G 5 o O 一2 0 与 行 业 标 准 Bo1 0 2)
( 水 工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S / 1 1—9 之 如 LT9 6) 分 。 技 术 规 范 一 般 由 4个 部 分 组 成 , 规 范 名 称 、 即 类 别 、 号 、 布年 号 。 为 了反 映混 凝 土结 构 学 科 编 发 的最 新 理 论 研 究 成 果 和工 程 设 计 实 践 经 验 , 隔 每 若干 年 国家建 设部 等 职 能部 门就 要 对 已颁 布 规 范
程 内 容 。 要 培 养 学 生 形 成 良 好 行 为 习 惯 和 正 确 态
《 制性 条 文》 现行 工程 建设 国 家标 准 和行 强 是 业标 准 中直 接涉 及 人 民生 命 财 产安 全 、 身 健康 、 人 环 境 保 护 和其 他 利 益 的重 要 条 款 , 贯 彻 落 实 国 是 务院 《 建设 工程 质 最 管理 条 例 》 《 准化 法 》的重 、标 要措 施 , 与工程 建设 活 动 的各 方 ( 设 、 计 、 参 建 设 监 理 、 工 ) 须坚 决 贯 彻 执行 。我 国新 修 订 的《 施 必 混

高职《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9 ・
困难 或无 法完 成 的项 目 ,到施 工 现场 进 行教 学 。把 标 ,全方 面对学 生进行评价 ,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学 “ 教室 ”设在工地 ,聘请 有 能力的企 业工程 技术 人员 生 的实 际能力。在综合实训实 训阶段 ,通过识 图能力
为 现场指导 老师 ,使 “ 、学 、做融 为一体 ” 教 。如 框 考核 、钢筋 翻样 与结构构件制作考核 来完成 ,并制定 架结构 梁、柱 、板的配筋形式 ,通 过现场教学法让学 了相 应 的 能力 评价标 准 ,包含 内容 及 比重 :成 果 占 0 0 0 0 生 直观感 受 到 了钢 筋 的实体 ,可将 理 论与 实践 有 机 5 %,答辩 占2 %,团队协作精神 占2 %,出勤 占 1%。 结合起来 ,加 深了学生对钢筋 的认识 ,也提高 了学 生 然后各 小组 根据上述 能力 评价标 准实行 自评和互 评 ,
程 中 ,发现学 生 学 完这 门课 之后 ,还只 是一 些零 散
2 受弯构件
挑梁 、雨篷 框架结构 4 常用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 框架一 剪力墙结构 ( 支剪力墙结构 ) 框 地基基础的基本知识 5 地 基基础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箱型基 础 桩基础及桩 基承台 6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的基 本知识
薛红 艳 刘有奇
( 永城职业学院 ,河南 永城 46 0 ) 7 6 0
摘 要 :利用教 学方法 的多变 ,不 断给学生 以新 的 起学 生的主体意识 ,提 高学生的主动性 ,要 把教学 的
兴奋 ,新 的刺激。兴趣 一经激发 ,就会产 生强烈 的求 重 点 放在 学 生 的学 上 。法 国教 育 家第 期 多德说 过 : 知欲 望 ,出现 与之相 应 的积极 心 态 :聚精 会 神地 听 “ 教学 的艺术 不在于 传授本领 ,而在 于激励 、唤醒 和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式, 是广大建筑结构 教师面前 的重 大课题 。笔者 根据多 年所
带《 建筑结构》 门课程 的教学 实践 , 这 进行 总结 和分 析为 同行 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 益的思路和帮助 。

是从结构 设计 角度确定课程 内容体 系 , 与高等职 业教育 建筑 工程 技术专业为施 工一 线培 养人 才的 目标 不符 。在 目前 出 版的大部 分建筑结构教材 中, 课程 内容都 是针对 结构设计 能
力选编的 , 而高 职学生 主要 为施 工一 线服 务 , 构课 程几 乎 结

建筑 结构 课程的现状
建筑结构类课程是 高职建筑工程技 术专业 的主干课 程 ,
是一门实践性 很 强 的课 程 , 在课 程 体 系 中起 承 上启 下 的作
用。通过这 门课程 的学 习使学 生 能够在 实 际工程 中解 决结 构 的安全施工和存 在 的问题 , 同时有 利 于学生 的后 续发 展。 目前在建筑结构课 程教学 以及 所选 用 的教材 中存 在着 不少
学方法 , 以供 同行在教 学改革 中借鉴 。
[ 关键 词] 筑结构 ; 建 课程教 学; 实践 ; 索 探 [ 中图分类号 ] 7 8 5 G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 4—69 ( 0 1 0 0 9 0 17 18 2 1 )3— 0 6— 5
高等职业技术教 育 的人才 培养 模式要 求 服务 于区域 经 济 , 养应 用型 、 培 技术 型 的高 等职 业技 术人 才 , 即就 是为 生 产、 建设 、 管理 、 服务 一线输送具有综合 职业能力 和实践 应用 知识 的实用型人才 作为 培养 目标 。要完成 这个 培养 目标 教
第2 5卷 第 3期
V0. 5 N . 12 o 3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实践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实践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摘要:通过明确《建筑结构》课程的性质和作用,阐明根据课程目标,如何重构教学内容及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能力本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一、引言目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本位的要求,是值得探讨的。

以下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改革思路与做法进行阐述。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建筑结构》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平台的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

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围绕施工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出发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续课程内容,明确了本课程的课程性质为:本课程由建筑结构基础知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砌体结构等内容组成,按结构材料类型划分情境,选用建筑构件如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设计。

在研究建筑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

本课程的作用:一是为后续专业课程《主体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钢结构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等课程奠定所需的结构基础;二是为将来的职业工作——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奠定结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等。

三、根据课程目标要求,重构教学内容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监理员、造价员等的岗位对必要的结构分析和计算的知识与技能的需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同时考虑工程技术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该课程,选用以结构材料类型划分学习情境,选用建筑构件如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任务设计。

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教 育 的特 色 , 实 际 教 学 中做 了积 极 的 改 革 和 探 索 。 在
后 教 学 环 节 的衔 接 , 完 建 筑 结 构 但 不 知 道 施 工 图 应 该 学
表 示 到 什 么深 度 , 些 尺 寸 应 该 标 注 。 实 际 上 , 筑 结 哪 建 构 课 程 的教 学 最 终 是 要 为 其 他 课 程 服 务 的 , 果 能 将 建 如 筑 结 构 课 的部 分 内容 与 施 工 类 课 程 的相 关 内 容 相 整 合 , 集 中于 一 次 综 合 课 程 设 计 来 完 成 , 果 可 能 会 更 好 。 例 效 如 , 以将 建 筑结 构课 程 中 的 “ 凝 土肋 梁 楼 盖 课 程 设 可 混 计” 与施 工 技 术 课 程 中 有 关 钢 筋 的 绑 扎 等 教 学 内 容 集
1 《 筑 结构 》 程 的 特 点 分 析 .建 课
1 1建 筑 结 构 课 程 的 性 质 与 地 位 .
中安 排 。学 生 首 先 通 过 运 用 建 筑 结 构 课 程 所 学 的 设 计
方 法 完 成 计 算 部 分 , 制 出 相 应 的 结 构 施 工 图 , 后 运 绘 然 用 施 工 技 术 课 程 中所 学 的知 识 , 照 自 己设 计 的施 工 图 按 亲 自动 手 支 模 、 钢 筋 等 ( 前 要 为 学 生 准 备 好 模 板 、 绑 课 钢 筋 及 其 用 具 ), 至 完 成 某 一 个 构 件 的制 作 。在 这 样 直
题 ; 过 课 程 设 计 , 养 学 生 绘 制 竣 工 施 工 图 及 钢 筋 翻 通 培 样能力 ; 能正 确 识 读 和 理 解 建 筑 结 构 施 工 图 ; 解 建 筑 理 结构 的 设 计 方 法 , 正 确 处 理 好 一 般 建筑 施 工 中 的 结 构 能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的教改实践与探索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的教改实践与探索

V 0 .3 I2 NO. 1
M a. 0 r 20 6
高职 《 建筑结构》课程的教改实践与探索
王 文龙
(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运城 04 0 4 04)
摘 要: 《 建筑结构 》是高职工科类学生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之一。应坚持 以职业道德培养为灵魂,以知识整合与 职业技能训练为重点 , 利用 “ 流程图” 、 “ 现场学习”、 课前六问” 、 “ “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把技术规 范意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 在优势互补中不断改进 ,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结构 ; 优势互补 ; 教学改革
维普资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2 卷 第 1 3 期
2 0 年3 06 月
长 江 工 程 职 业技 术 学院 学报 Jun l f C agi gE gneigV c t n l ol e o ra hn jn n i r o a e n oai a C l g o e
学生人人成才 。
高职课程是 为满足高职培养人才规格 和要求而设计 的, 且是动态的 ,随着行业变化、社会经济发展 、科技文 化进步而发展。高职课程有如下性质。
() 1 综合性 。职业劳动涉 及到的知识和技能 ,不是按
笔者认为,在高职 《 建筑结构 》 课程改革中,应坚持 以职业道德培养为灵魂 ,以知识整合与职业技¥-练为重  ̄1 0 1 点。一是培养学生形成 良好行为习惯和正确态度 ,成为一
sol eahrdt, n wl g o fr i n et iigo rfsinl kl hudb t se. ho g hudb d ee k o e ecnom t adt a n f oes a sissol esesd T ru o d y h rn p o l r h

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对学生掌握建筑力学和结构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学习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项目化教学改革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团队协作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包含一系列的任务和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合作探究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项目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中,我们可以引入项目化教学,通过设计和建造模型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力学原理和结构设计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和构建一个特定的模型,如桥梁模型、房屋模型等。

学生需要先了解相关的力学原理和结构设计理论,并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最终完成一个符合结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的模型。

项目化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

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参与,学生可以了解建筑工程的整个设计和施工流程,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并学习如何进行工程量计算、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验收等环节。

这样的实践让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工程工作,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化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而项目化教学则可以通过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案,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项目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力学原理和结构设计方法,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探索论文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探索论文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探索摘要:《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等土建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探索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改革方法,从而切实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结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等土建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任务重、范围广、学时多、难度大的一门课程。

1、课程开发根据地方至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更新了课程的内容和设置。

把《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高层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程整合为《建筑结构》改变了原有课程体系缺乏整体结构概念的把握,实现了形式上的叠加与整合,向职业人的培养和实践的改革迈开了一步。

2、课程内容与定位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结构基本构件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根据受力与变形特点不同,结构基本构件可归纳为受弯构件、受拉构件、受压构件和受扭构件。

3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中,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大胆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主要有:3.1螺旋渐进教学法使用该方法,旨在使具有渐进规律的教学内容(如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砌体结构承载力计算等)教学步步为营,举一反三。

教学中,通过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不断上升,直至达到教学目的。

3.2实践导向教学法针对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特点,专业课程采用了“实践——理论——实践”的组织模式,即认识实习、工种训练——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同时,对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等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也采用了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方法。

3.3探究式教学法使用该方法,旨在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思考、阅读、动手的兴趣,进而分析、总结客观规律,既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教学做合一”教学法此方法用于钢筋混凝土楼盖、砌体房屋设计计算等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将部分内容放到课程设计、大作业中教学,做到边教、边学、边做,不但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

基于高职教育谈《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高职教育谈《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

行 教学 方法创新 。 根据 具体 的教学 目的和任 务 、 内容
特 点 以及学 生 的实 际学 习水 平 等 因素 , 灵 活运 用 多
种先进 的教 学方法 。
2 . 1螺 旋 式 教 学 法
钢丝 或者 竹签 等替 代材 料按 照缩 尺模 型 的做 法 . 由
学生 按照 自己的计算结 果 制作完成 各教 学项 目 达
适 应学 生 的要 求 。 因此, 在 高职学 校进行 《 建 筑结 构》
课 程 的教学 改革 已是 当务 之 急 。
的例子 是屡见 不鲜 的 。而建筑 工程 技术 专业学 生毕 业 后 主要从 事施 工 管理 等一 线 工作 , 对 结构 构 造 的
理解 对 其工作 有直 接作用 并易 于接 受 。
高 等 职业 教 育 具 有 鲜 明 的职 业 特 点 和培 养 目
标, 有 别于 普通 高等 教育 , 它所 培养 的不 是研 究 型人 才, 而 是适用 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 岗位 等第一 线急 需 的高 素质技 能型人 才 。 《 建 筑结 构》 课 程是一 门理 论性 、 实 践性均 很强 的课 程 。 一方 面 , 由于建筑 结构 的空 间性 、 内部 构造 的 隐蔽 性 、 建筑 构 造 的复杂 性 、
力学 课 程 中已详 细讲 述过 的 内容 , 可 以不讲 或点 到
为止 。 1 . 3强化 结构构 造
构 造 措 施是 对 结 构 计 算 中未 能 详 细考 虑 或 难 以定量 计算 的 因素所 采取 的技术 措施 , 它与 结构 计 算是结 构设计 中相辅相成 、 同等重要 的两个方 面。 在
实 际工程 中,因构 造处 理不 当而 引起工 程质 量事 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摘要】根据高职高专《建筑结构》的课程特点,探索将“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法的优点,改革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建筑结构
【基金项目】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重点课题: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项目批准号ky10-0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53-02
一、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出现了以“项目课程”为名的改革热潮。

目前高职学院的项目课程主要有三种模式:(1)附属式项目课程,即在学习了原有学科课程后,让学生通过完成几个完整项目来获得综合实践能力;(2)用与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改造原有学科课程的教学;(3)大量压缩学科知识,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但未能把专业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入到项目中去。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的徐国庆博士提出:“理想的高职项目课程应当融理论于项目,并在课程体系中居主体地位,和前三种模式相比,其差别并不仅仅是内涵上的,更为重要的是开发技术要复杂得多,必须解决如何均衡设计项目,如何使项目结构与工作结构相吻合,如何确保项目能覆盖整个工作领域,如何在项目中融入专业知识,如何通过项目序化来实现知识序化等一系列技术难
题。

” [1] 笔者个人也认为:理想的高职项目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院的经费及政策支持,需要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需要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以及专业的项目课程开发导师的共
同参与。

目前,全国范围来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够实现理想的项目课程建设的院校屈指可数。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课程建设,以模式(2)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改革,即用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改造原有学科课程的教学,是比较现实的。

二、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实际的工作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对相应的任务作适当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各小组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或认知理论,设计的焦点在“教学”上,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教学法包括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图表法、参观教学法等。

由表1,可以看出,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其区别主要表现于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小组协作为中心。

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探索精
神,使其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法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讲授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其优点突出表现在:它可以让学生减少探索时间,避免走弯路;它有助于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较快形成概念,理解有关知识,有助于基本技能的培养。

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传统教学法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

三、《建筑结构》课程中两种教学法的结合应用
(一)《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
《建筑结构》课程是土建类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直接用于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计算、分析能力,同时为满足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结构概念及结构知识。

课程的典型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

理论性体现在:《建筑结构》以高等数学、建筑力学、建筑材料等课程为基础,涉及到很多结构设计原则、公式等设计计算理论。

实践性体现在:学习《建筑结构》,可以为结构施工图的识读、简单的建筑结构设计以及施工中遇到的结构问题的处理等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建筑结构》的教学内容设计
《建筑结构》的课程整体设计如表2所示。

课程的每个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而项目又由任务组成,以任务为载体来讲授知识。

以表2中模块四为例,见表3。

(三)课程的实施过程
以表3中项目一为例,共划分了8个任务,具体实施过程见表4。

(四)课程的效果评价
本课程的效果评价按照以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作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侧重基础知识点的考核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

加大平时成绩在学生总评成绩的比重,可以让学生将重点放在平时的学习上而不只是期末几天的复习迎考上。

学生自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且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作用是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并且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点评要以鼓励和正确的引导为主,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别人的特长和优点,以评价促进学习,让学生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结语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将理论性的基础知识点掌握扎实,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实践性较强的设计类题型并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

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也存在教学进度难以把握、课堂纪律难以
管理等问题。

因此,应根据课程特点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势,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江苏高教,2006(6),137~140.
[2]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职业与教育,2008(11).
[3]陈雅.传统教学方法与构建主义结合下的《计算机维修维护》课程教学的探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4]朱芳芳.基于项目教学的钢筋混凝土技术课程改革研究,辽宁高职学报,2010(9),
作者简介:
吴晓斌(1978-),男,内蒙古巴盟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讲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工学硕士,建筑结构教学与研究。

吴延风(1961-),男,福建南平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