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心理学
评宽恕干预研究述—宽恕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宽恕干预研究述评——宽恕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宗培白晋荣(河北师范大学心理系,石家庄 050091)摘要宽恕能帮助受害者消除愤怒、减轻痛苦,修复心理创伤。
在西方,宽恕已被当作干预目标应用于临床和教育领域。
结果表明,宽恕干预能明显减少来访者的愤怒、抑郁、焦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如希望和自尊。
宽恕过程模型以及REACH 宽恕模型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宽恕干预理论模型。
这两个理论模型均由若干环节构成。
在这些环节中,定义宽恕、回忆伤害事件、建立共情、知觉到对他人的伤害、承诺宽恕以及克服阻碍宽恕的因素是促进个体宽恕的重要环节,是在宽恕干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宽恕;宽恕干预;理论模型分类号 R395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冲突,甚至受到伤害。
受到伤害后如何处理关系到个体的身心是否健康,人际关系乃至社会是否和谐。
笔者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大学生在受到同伴较深的伤害后,往往无法释怀。
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宽恕有助于受害者消除愤怒、减轻痛苦,维护身心健康(Bono & McCullough, 2006)。
宽恕还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尽管宽恕能有效地治愈心理创伤,但直到19 世纪70 年代,它才被当作治疗目标来进行干预(Wade & Johnson, 2008)。
迄今为止,宽恕干预已被应用到临床和教育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尽管宽恕干预在西方心理学界已引起不小的轰动,但在我国尚未引起重视。
鉴于其在临床和教育领域中重要的应用价值,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做一介绍,以使更多的心理学工作者了解宽恕干预,并认识到它的意义和价值。
1 宽恕的界定尽管“宽恕”一词来源于西方宗教,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关于宽恕的陈述。
例如,在《论语·以仁》里就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君收稿日期:2008-09-21通讯作者:白晋荣,E-mail: bjr8810@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1.1.宽恕的界定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相联系。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以仁》)。在孔子看来,忠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是同等的、平等的,把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对待,是自我与他人间的一种善意的共存意识。同时,孔子认为恕道的代表人物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与叔齐(《理伦》),所以其弟子曾子也用“犯而不校”来概括恕道的内涵与特点(《泰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宽恕指宽容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自从Kohlberg之后,有关公平(justice)的研究已经完全支配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研究领域,而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对于宽恕的研究,如同其他的研究领域一样,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兴趣。但是,如果当我们想要比较深入复杂一点地去理解道德含义的,仅仅研究公平问题便似乎显得有些狭窄,而且,绝大多数理论工作者都同意在公平关系中存在宽恕,往往在受到伤害的一方感到公平受到挫败时它的作用便表现出来了。基于这种假设,Enright等人把宽恕理由的发展与Kohlberg公平理由的发展联系联系在一起。Enright和他的同事们引用数据证明为宽恕提供不同复杂水平理由的能力与对公平做理由的能力相关,并且,他们还发现,这种宽恕理由的复杂性与年龄相关。他们把这种随年龄上升的复杂性宽恕理由序列与Kohlberg的公平序列相对应比较。发现宽恕伴随着公平经历了类似的年龄变化阶段。表1显示了这个宽恕与公平发展的对照模型。
3.3对客体行为的评估
对客体行为的评估是由主体的认知所决定的,包括 对冒犯者冒犯意图的评估、对冒犯后果的评估、对事后冒犯者道歉真诚度的感知等几个方面。当受害者受到的 伤害是在冒犯者的行为是有意而且可控的情况下发生 的,受害者则很难宽恕冒犯者。 如果受害者受到的伤害 是在冒犯者的行为是有意而且可控的情况下发生的,并 且冒犯者的道歉不真诚, 受害者就更不会宽恕冒犯者。Fincham F D, Paleari F G,Regalia C通过探讨检验了主观的严重程度和客观的严重程度对宽恕的影响,发现主观的冒犯严重程度部分地调节了客观严重程度对宽恕的影响。
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宽恕(forgiveness)一直被看作为是一个宗教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课题,直到20世纪后期这种看法才开始发生改变[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对于宽恕研究的兴趣在西方的学术界中正在迅速增加,尤其在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它的理论和应用前景正日益凸显出来。
一、宽恕的哲学解读有关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与其在哲学上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要想了解宽恕的心理学含义,首先必须对它的哲学渊源做一番探讨。
哲学之所以对于宽恕产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看到它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响意义[2]。
对于宽恕的哲学研究通常涉及有关宽恕是否应该被看作为是一种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宽恕来消除相互间的怨恨这样的问题[3][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于强调道德原则的主导位置和轻视道德体验和道德态度的争论。
换言之,这种哲学倾向更多关心对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视道德“行动”。
不过,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争论的结果,在客观上它最终却导致了一种更看重宽恕行动的“德行理论”的兴起[5]。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
问题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
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
决定与自主之间的冲突是哲学界在看待宽恕问题上的重要论争之一。
传统的决定论相信过去的状态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未来。
任何现在的真实与合理必定是由于过去的真实与合理所决定,逻辑的与自然的法则是最为重要的法则。
按照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去推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担道德的责任。
如果这种决定论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存在对错之分,人们也无须要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6]。
与此同时,自主论的倡导者们则强调虽然宽恕是一种自然现实,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现实世界。
宽恕心理学相关研究综述
宽恕心理学相关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宽恕在心理学领域研究逐渐广泛和深入。
本文旨在对目前国外心理学界有关宽恕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阐述。
主要包括对于宽恕的界定、影响宽恕的因素以及宽恕的模型。
最后提出了当前宽恕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对未来宽恕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宽恕;共情;宽恕模型;自我宽恕一、宽恕的概念宽恕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受到特别重视,但宽恕的内涵在两种文化中不尽相同。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东方文化强调宽恕是个人修身养性、道德升华的必要条件;而以基督教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强调宽恕是一种爱,是“上帝的指示”。
心理学家试图从心理过程的角度对宽恕进了界定。
north[1] 从情感和认知角度出发,认为宽恕是个体克服了对冒犯者消极的情感和判断,并用理解、同情和关爱来对待对方的过程。
enright及其同事进一步补充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伤害后,对冒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
这一观点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方共同作用。
mccullough [2]等人则以共情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基于对冒犯者的共情产生的一系列动机变化过程。
二、宽恕的影响因素(一)人格对宽恕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宽恕受人格特征的影响。
brown[3]通过检验过宽恕倾向与大五人格问卷的各维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宽恕倾向与宜人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
张登浩等人的大七人格与宽恕各维度关系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善良,情绪性以及外向性三个人格维度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宽恕性水平。
(二)共情对宽恕的影响。
共情,即同理心,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zechmeister等[4]采用叙事法进行研究,发现共情特质高的受害者对冒犯者的归因和描述较为积极,产生的情境性共情会使受害者宽恕冒犯者。
(三)责任归因对宽恕的影响。
宽恕的责任归因是指受害者对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的理解。
宽恕的心理学过程
宽恕的心理学过程宽恕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宽恕的过程,并介绍如何培养宽恕的能力。
宽恕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认知重构、情感调适、决心放下、行动表达。
在认知重构阶段,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伤害产生了负面情绪,并且意识到宽恕对我们自身的好处。
在情感调适阶段,我们需要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不再被负面情绪困扰。
决心放下阶段是宽恕的关键,我们需要下定决心真正地放下对他人的怨恨和伤害。
最后,在行动表达阶段,我们可以选择与对方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宽恕之意。
宽恕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性格特点、生活经历、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宽恕的过程产生影响。
同时,受伤害的严重程度、对方是否表示悔意以及与对方的关系也会对宽恕的过程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对方是我们亲密的家人或朋友,我们可能更容易选择宽恕。
宽恕的过程还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宽恕可以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生活满意度。
宽恕还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交关系,增进亲密关系的质量。
因此,培养宽恕的能力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宽恕的能力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接受自己的情绪来开始宽恕的过程。
不要否定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要尝试理解它们,并找到释放它们的健康方式。
其次,我们可以尝试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动机。
这有助于我们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减少怨恨和愤怒的情绪。
此外,我们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更好地处理和释放负面情绪。
需要强调的是,宽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它需要时间和努力,需要我们不断地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心态。
但是,宽恕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伤痛,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宽恕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宽恕的过程包括认知重构、情感调适、决心放下和行动表达。
宽恕心理学研究综述
宽恕心理学研究综述11小教2班第三小组:09 徐芳芳、10 管青青11 张燕茹、12 孙元婷、14 陆玉宇[摘要]宽恕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宽恕尤为关注,在道德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咨询和临床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等相关领域中对宽恕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
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也日益关注到对宽恕的研究。
大量研究都表明宽恕与个体的人际关系具有密切的联系。
本文就宽恕与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以及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了阐述,最后对宽恕与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展望。
[关键字]宽恕;人际关系;国内外研究;不足与展望1.宽恕的内涵和定义谈起宽恕的渊源,不得不说,宽恕长期以来是东西方哲学与神学探讨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由于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对宽恕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在东方,佛教最早倡导“慈悲为怀”的理念,强调的就是对世间万物的宽恕思想。
在这之后,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东方文化强调的宽恕是个人修身养性,讲究的是“恕”道;而在西方,我们可以从《圣经》中讲述的一系列故事体会到西方古哲学家们那悲天悯人的宽恕之道,他们所强调的宽恕是一种爱,是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监视、保密、净化和消除。
心理学文献一般把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其中一个人在心理、情感道德或身体方面受到了另一类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North[1]从情感和认知角度出发,认为宽恕是个体克服了对冒犯者消极的情感和判断,并用理解、同情和关爱来对待对方的过程。
Pingleton[2]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要。
Hargrave[3]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
Enright[4]及其同事进一步补充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伤害后,对冒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
《宽恕》赏析
《宽恕》赏析
《宽恕》赏析如下:
《宽恕》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米歇尔·费尔德曼的作品,这篇经典小说用超自然心理学的想象力描写了一名专业人士如何处理遗憾和可
怕的暴力事件。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荒原的小镇上,一个叫做乔斯·比尔·伯茨的专业人士以及他的家人: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女。
他们被一群袭击者包围,他的妻子被一名袭击者杀害,他的两个儿女也遭受了伤害。
他很伤心,但他们没有可以给自己的安慰,因为他意识到他无法将改变事件的结果。
但是当乔斯·比尔·伯茨开始反思这一灾难时,他发现了一些有益的东西,即对宽恕的机会。
他开始勾勒出一条宽恕之路,遵循这条路来前行。
他倾听了一个叫做绿原乔治·穆勒·哈迪斯的老人——乔治·穆勒·哈迪斯的宽恕之路,徐徐开始获得了一些宽恕。
最后,乔斯·比尔·伯茨与和平共处,也辨明了他的宽恕之路。
他也能得到一些温暖的对宽恕的回响,即使过去的伤害仍然存在,他也能以更高视角看待这一切。
他也发现了生活的真谛:宽恕的力量可以使自己跟随更加礼让,更加充满爱心。
总而言之,小说《宽恕》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可贵的教训:生活存在着伤害和失望,但回头宽恕,才是拥有高尚情操,重建未来,走向幸福的正确道路。
宽恕的内涵及研究综述
宽恕的内涵及研究综述摘要】宽恕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的复杂心理现象,受害者由愤怒、报复的心情转变为同情和关爱冒犯者。
从不同角度出发可将宽恕分为不同的类型。
不同的内涵会衍生出不同的研究工具。
影响宽恕的因素可以从主客体双方、包括事件本身等角度来加以探讨。
宽恕有助于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目前宽恕研究尚不成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宽恕内涵;类型;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007-03自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由于精神文明发展迟滞不前,所以文明古国这个巨人就出现了“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这样一种奇怪的状况,同时伴随有很多的社会问题。
在产生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人际间的冲突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如果说缺乏沟通是引起人际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的话,那么人际冲突进一步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宽恕。
宽恕长久以来一直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的研究课题,然而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
本文拟对宽恕的内涵、类型、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一番思考,以期对宽恕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1.宽恕的内涵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宽恕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宽恕的内涵研究也不尽相同。
Pingleton把宽恕定义为放弃个人做出伤害性反击的权利。
Hargrave定义宽恕为对冒犯者的一种和解表示。
North则进一步认为宽恕是个体克服由冒犯者所引起的愤恨时所经历的心理过程。
Enright扩展了North对宽恕的含义,认为应该从知、情、行等方面的心理结构对宽恕做出界定。
具体来讲,当个体宽恕时,在情感方面,愤怒及怨恨等负性情绪逐渐被中性情绪取代,最终转化为积极情感,如同情心和爱心;在认知方面,个体不再做出谴责性的判断和持有报复的念头,而表现出积极思维活动,如尊重和祝福对方;在行为方面,个体不再采取报复性的行动。
宽恕的好处 心理学
宽恕的好处心理学宽恕是一种心理过程,指的是个体对于他人的冒犯、背叛或伤害等负面行为的谅解和接受。
宽恕不仅仅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回应,更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心理状态。
研究发现,宽恕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宽恕的好处。
首先,宽恕有助于减轻个体心理压力。
当我们遭受他人的冒犯或背叛时,常常会感到愤怒、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给我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然而,通过宽恕,我们可以主动放下对对方的愤怒和怨恨,从而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研究表明,习惯性宽恕的个体往往比不宽恕的个体更能够忍受生活中的压力。
其次,宽恕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我们一直怀恨在心,对于他人的过错不能宽恕,那么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得紧张甚至破裂。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宽恕他人的过错,我们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得到修复和改善。
研究表明,宽恕能够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密度和信任度,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此外,宽恕还可以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和心理发展。
宽恕需要个体具备理解、接纳和原谅的能力,这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重要素质之一。
当我们学会宽恕他人的过错时,我们也在成长和发展自己的心理健康。
通过宽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场和心情,培养同理心和宽容心态,这对于个体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最后,宽恕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宽恕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当我们能够宽恕他人的过错时,我们放下了愤怒和怨恨,从而让自己的内心感到轻松和平静。
宽恕使我们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提升自己的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宽恕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宽恕,我们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改善人际关系,促进自我成长和心理发展,提升主观幸福感。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宽恕他人的过错,给予自己和他人一个更加宽容和和谐的心灵空间。
作为道德心理学问题的宽恕——尼采·威廉斯路径
而在分析哲学的影响下,关于宽恕问题非历史性的概念分析也在英语世界广为流布。
a 现有研究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对于宽恕问题的思考,但是它们却大都面临着一个已然形成的理论缺陷,这些思考大都有着一种理论解释优先的倾向性选择,因而有着一种用成熟的概念体系和学说主张来要求行为当事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改变的倾向。
这种倾向使得宽恕问题的理论讨论越来越多地远离宽恕问题发生的事件当事人,越来越多地变成为宽恕问题的思考提供各种成套的理论。
而在本文看来,这样的理论化研究倾向将使得我们的理论日益远离宽恕问题的发生动力,远离该问题的发生机制,它最终会影响到理论解释的正当性。
本文主张,我们有必要回到一种关于宽恕问题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回到宽恕问题发生的现场,直面宽恕问题的当事人,还原宽恕问题发生的复杂性。
本文主张的这样一种道德心理学路径,特指经过威廉斯阐释后的尼采式道德心理学,可以称其为“尼采-威廉斯路径”。
晚近一段时期,这一路径在方法论上的优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这一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使用。
一、从宽恕的理论化到直面当事人对于宽恕问题的研究,一直有着一种理论解释优先的倾向,而理论解释本身又有着追求理论完整性和圆融性的倾向。
这种倾向的直接弊端就是远离了宽恕问题发生的当事人。
我们这里当然不是否认不同理论对于宽恕问题思考的意义。
事实上,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非正义事件的发生,尤其是有了公然的伤害事件的发生,施害者和受害者就自然出场,何以面对伤害事件,也就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b 在诸文明形态类型当中,并不缺乏对于宽恕问题发生的解释,也不缺乏对于宽恕问题处理方法的方案提供。
不同文明形态提供了不同版本的宗教的和超越的宽恕主张,也即“神圣宽恕”主张。
而近代以来的世俗化则进一步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非超越的、世俗化版本的“人际宽恕”概念。
不同宗教所倡导的“神圣宽恕”与近代世俗化以来人们所关注的“人际宽恕”分立而各异。
神圣宽恕不以他人的反应为前提,是超越性的仁慈、大度,是无条件的;人际宽恕则基于相互性和对称性,处理的是尘世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考量,是有条件的。
《heartland宽恕量表计分方式 -回复
《heartland宽恕量表计分方式-回复心理学家巴特诺夫斯基和西尔马宁将中括号内提到的《heartland宽恕量表计分方式》引入到了情绪调控研究中。
这种计分方式的引入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宽恕的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1500-2000字篇幅,一步一步回答该计分方式的相关问题,以加深对宽恕的理解。
首先,宽恕作为一种情感调节策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宽恕是指情感上对伤害他人的行为采取宽容、原谅、不报复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宽恕不仅仅有助于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在社会层面上产生积极影响。
而《heartland宽恕量表计分方式》则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工具,通过具体的指标和得分方式来评估个体的宽恕水平。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heartland宽恕量表计分方式》的基本原理。
该计分方式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宽恕行为、宽恕思维和宽恕情感。
宽恕行为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伤害时具体采取的宽恕行动,宽恕思维则是指个体对伤害者的看法和理解,宽恕情感则是个体在宽恕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和情感反应。
通过对这三个维度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个体的宽恕水平。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进行《heartland宽恕量表计分方式》的具体操作。
在评估宽恕行为时,我们需要了解个体在面对伤害时是否采取了宽恕的行为,例如主动与伤害者沟通、挽回关系等。
可以给予每个宽恕行为一定的得分,再根据行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总结得分。
在评估宽恕思维时,我们需要关注个体对伤害者的理解和观点,例如是否能够理解伤害者的原因和动机等。
同样,可以给予每个宽恕思维一个得分,并根据思维的积极性和合理性进行总结。
最后,在评估宽恕情感时,我们需要关注个体在宽恕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和情感反应,例如是否能够释放和排解负面情绪等。
同样,可以给予每个宽恕情感一个得分,并根据情感的积极性和稳定性进行总结。
这种计分方式的引入为我们研究宽恕提供了更具体和系统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宽恕行为、宽恕思维和宽恕情感的评估,我们可以综合考量个体在宽恕过程中的表现和水平,更好地了解宽恕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宽恕的心理学过程
宽恕的心理学过程宽恕是一种心理学过程,涉及到个体对别人的过错或伤害的接受和释放。
它是一种正向的情感和行为,可以帮助个体减轻负面情绪并改善人际关系。
以下是宽恕的心理学过程。
第一步:认识到伤害宽恕的第一步是认识到自己受到了伤害。
这可能是他人的言语或行为导致的。
个体需要意识到这种伤害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二步:承认伤害的后果在宽恕的过程中,个体需要承认伤害对自己的生活和幸福的影响。
这包括情绪上的痛苦、心理上的压力以及对人际关系和自尊心的影响。
个体应该明确伤害对自己的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宽恕是重要的。
第三步:决定宽恕在认识到伤害和伤害的后果后,个体需要做出决定,即是否愿意宽恕。
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需要个体认真考虑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个人目标。
个体可能会问自己是否愿意放下怨恨、恢复与伤害者的关系,并给予他们第二次机会。
第四步:接受负面情绪在决定宽恕之后,个体往往会经历一段时间的负面情绪。
这可能包括愤怒、恐惧、悲伤等。
个体需要允许自己体验这些情绪,而不是压抑或忽视它们。
通过接受这些负面情绪,个体可以更好地处理它们并最终达到宽恕的状态。
第五步: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宽恕的关键要素之一。
个体需要尝试站在伤害者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
这可以通过思考伤害者的背景、经历和情境来实现。
通过培养同理心,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伤害者,并更容易原谅他们。
第六步:寻求支持宽恕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个体可能需要寻求支持和指导。
这可以是家人、朋友、心理咨询师或宗教领袖等人。
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在宽恕的过程中解决困难和挑战,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第七步:释放宽恕最终,个体需要释放宽恕。
这意味着个体不再对伤害者怀有愤怒、怨恨或仇恨的情绪。
个体通过接受伤害、理解伤害者并选择原谅来实现宽恕。
释放宽恕可以帮助个体减轻负面情绪,重建人际关系,并在心理上获得更大的内心和谐。
总结:宽恕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心理学过程,涉及到接受和释放对他人伤害的情感和行为。
宽恕心理学
宽恕心理学宽恕心理学的心理治疗原则一、治疗信念的医师心理治疗师治疗时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受辅者心中隐藏的信念体系,试着去揭露它,质疑它,然后带领受辅者透过宽恕而选择另一套较为健康的信念体系。
在受辅者的信念体系里,他是一个脆弱不堪、缺乏安全感的自我,无奈地任凭一个强大有力、危险且具攻击性的世界所摆布。
一切力量似乎都掌握在世界手中,他没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反应、自己的决定,表达自己的情绪。
世界说他是谁,他就得把自己变成那个样子;世界如何待他,他就只好那样承受。
他自己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随时自卫保身,躲避世界的袭击,而且必须不停地采取攻势,才能获得所需。
总之,世界逼着他不得去不防卫和攻击,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然而,受辅者不敢质问自己的这套信念体系正确与否,也不想质问他眼前这一场斗争的真相,他只要治疗师帮他打赢这场战争。
他按照世俗的标准,寻找新的力量,新的技巧,新的能力和策略;他想要建构一个全新且自信的自我概念,足以对抗世界的威胁,以免在世界的攻击和挑战下溃不成军;他想要变成一位有自信、有安全感的人,能在现实生活里排除万难,穿越重重危机。
总之,在人生游戏里,他要打赢这场战争,他指望心理治疗师能帮他达到这一目标。
这种解决途径实在大有问题,它先假定了自己原先的信念体系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却不知那是一条死胡同,因在那信念里,他永远像一个不堪一击的自我,任由残酷无情的世界摆布,如此脆弱,不论怎么防卫都不够似的。
他所渴望的那个足以应付世界的坚强形象,不过是遮掩他内在真实感受的假面具而已。
即使他变成了一个能干的自我,登上了世界的顶峰,他的内心仍然脆弱如昔,仍然没有安全感,仍然活在恐惧里。
受辅者的真正问题是「内疚」,源自他内在隐藏的怨与怒。
他先认定了世界待他不公,没有给他应得之物,因此怨怒成了理所当然的反应。
不幸的是,无论他自认为气得多么有理,他仍会感到内疚。
因着他的怒气,他相信自己已经发动了攻击,显现出邪恶有罪的一面。
心理学领域的宽恕研究
心理学领域的宽恕研究摘要宽恕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是在近几十年兴起的一个主要课题,西方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我国却还是比较少。
本文主要通过对宽恕的定义特别是McCullough的操作性定义、宽恕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宽恕的发展模式、宽恕与道德发展研究、宽恕的干预及影响宽恕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叙事法、问卷法、实验法)的简要阐述对宽恕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做一个介绍。
关键词:宽恕、道德、人格、叙事法引言宽恕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概念,长期以来宽恕都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宗教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课题,直到20世纪后期这种看法才开始发生改变。
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
宽恕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历史非常短暂,心理学家对宽恕的理解至今也还存在着一些分歧,Pingleton、McCullough等基于不同的理论与基础,提出了宽恕的不同定义;Enright和他的同事则对宽恕的发展模式及宽恕与道德的关系进行研究;Brown、Berry等人对人格宽恕的影响进行研究。
在研究的方法上心理学家们主要采用叙事法、实验法和问卷法:Zechmeister等曾用叙事法做过研究;在问卷法方面,当前宽恕研究中用得最多的问卷有两类,一类是测量受害者对某个人的某次侵犯的宽恕,另一类问卷是测量宽恕倾向;Girard等则采用实验法研究过宽恕的结构,Goyel等采用实验法考察过宽恕干预对因伴侣决定堕胎而受到伤害的男性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宽恕的定义宽恕在不同的文献里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宽恕也有不同的定义。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宽恕解释为宽恕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宽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相联系[1]。
孔子及其弟子在《论语》、《理伦》、《泰伯》等书中都对“宽恕”一词的涵义及特点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宽恕心理的培养
宽恕心理的培养朱文斌宽恕是一种美好的道德行为。
在心理学文献中一般这样定义宽恕: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victim)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pere-trator)的深度而持久伤害而不追究或报复。
宽恕一般具有四个基本特点:首先,宽恕有自我关注性,只有当受伤害的一方关注并体验到了被伤害而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时,才存在情绪转变的前提条件;第二,宽恕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伤害造成了,才可能产生宽恕;第三,宽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个体心理在时间的延续上发生变化的过程;最后,宽恕具有亲社会性,宽恕他人对自己的侵犯,有利于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进而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由于宽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受害者自身方面以及冒犯者事后的态度行为等。
此外,文化差异、年龄差异等因素也都可能影响受害者最终是否能够真正宽恕冒犯者。
首先,受害者本身的人格特质、认知评价是目前研究关注得比较多的方面。
在大量“大五”人格量表与宽恕意愿的相关研究中,结果普遍显示,宽恕倾向与宜人性存在正向相关,与神经质存在负向相关,少量研究发现了外向性和开放性也对宽恕倾向存在一定影响。
另有相关研究从个体对他人的同感能力着眼,研究不同同感能力的个体对宽恕意愿的影响,发现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做出报复或宽恕的决定过程,高同感的个体相对于低同感的个体往往会更倾向于做出宽恕冒犯者的决定。
人格特质是个体宽恕倾向一个较深层的原因。
相对而言,对冒犯事件的认知评价能够直接影响宽恕意愿,这个评价过程包括受害者对冒犯者冒犯意图的评价、对冒犯事件所产生的后果的评估以及冒犯者事后是否有道歉的行为及该行为的真诚度的评价。
例如,A和B同时被C的燃料弄脏了衣服,A若将这个行为知觉为无意行为则将倾向于宽恕,而B若将其知觉为故意的行为,则将更倾向于报复冒犯者。
同样,对冒犯事件是严重还是轻微的评价、对冒犯者事后致歉是真诚还是虚假的评价等都会对宽恕意愿造成直接影响。
宽恕的先验心理维度的开题报告
宽恕的先验心理维度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宽恕是一种心理和行为过程,是指对于他人造成的伤害或错误的一种有意识地、主动地、自由地接受与理解,并放弃对其进行惩罚和报复的过程。
宽恕在个体和社会层面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个体水平上,宽恕可以减轻压力、降低紧张和敌对情绪、增强情感调节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生命质量。
在社会层面上,宽恕有利于减少犯罪率、提高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目前,宽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主要方面:宽恕的触发机制和宽恕的影响因素。
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先验心理因素对于宽恕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关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先验心理因素对于宽恕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宽恕的发展和实现的可能途径,为宽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 研究内容和方案本研究将以先验心理维度为切入点,探讨人们在宽恕过程中的思维和情感因素,包括信念、态度、价值观念、情感表达、人格特质等方面,以及其对宽恕的影响。
具体而言,将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以验证先验心理维度与宽恕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先验心理维度与宽恕的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公众对宽恕的态度和实践程度以及先验心理维度的具体构成。
之后,我们将开展实验研究,以验证先验心理维度对于宽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分析影响宽恕的其他重要因素,例如个体、环境等因素。
最后,我们将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宽恕在不同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实现可能途径,以及不同群体对于宽恕的理解和实践的差异。
3. 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的主要预期成果包括:1)建立先验心理维度与宽恕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宽恕的基本机制;2)探究影响宽恕的多种因素,促进宽恕的实践和推广;3)深度挖掘宽恕的跨文化和历史深层逻辑,为今后同时代国际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以上成果的实现将对于提高公众对于宽恕的认知、推广宽恕的实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写人生剧本
清理潜意识的内疚,人生剧本便会重新改写。「宽恕心理学」帮助我们挖掘心中埋藏的人生信念,正视自己的人生戏剧的「底片」,为我们解读潜意识的心理密码,鼓励我们为自己的遭遇负责,陪伴我们重写人生的剧本,将一场恶梦转为喜梦。因此,它要改变的乃是人们根深柢固却作茧自缚的一套观念,我们才可能重写幸福的人生程序。
教导人们如何宽恕:寬恕乃是化解自己投射在他人身上的內咎,換句話說,我把自己無法面對的內咎,像放映機一樣,投射在你這張螢幕上,你給了我一個面對它的機會,也給我一個試著由不同的角度去瞭解它的機會。《宽恕心理学》教授了另一种形式的宽恕,来改变我们的知见。我们生活中的攻击与自卫都是出自内在的内疚感﹐当我们真的认识到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不过是我们信念所致﹐并且明了这些信念无法改变我是谁的实相﹐那时我们会开始试着改变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从而改变了我们的人生经历。宽恕教我们将别人对我们的攻击看成是对爱的呼唤,宽恕教我们看穿这个恐惧世界的虚幻,意识到世界的背后蕴藏着爱的本体。找回那个“原本就是爱”的自己,学会在苦难中开创幸福。
在寻求治愈的过程中,我到处学习心理学技巧,但很快便发现了,唯有内心彻底转变,才可能改变外在的环境。这一部「课程」为所有的心理技巧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架构,称得上是一部「灵性心理学」。它引领我们以不同的眼光去看自己,认识世界,以及具体的步骤教我们聆听内在的智慧,懂得如何快快乐乐地活在人间。」(Dr. Susan Trou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宽恕心理学效益
治疗潜意识
我们每一个行为习惯都是千百意念在时空与经验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我们常以为自己的选择受制于「他人」或「外境」的缘故,其实,它受制于个人内心隐藏的人生信念。「内在的信念」与「现实的经历」两者是互为表里的。觉察出潜意识的人生信念,疗愈才真正开始。
唤醒抉择者
生命中依稀犹存的「一点灵明」,即所谓的「抉择者」。我们的每一种人生信念,都会带来某种经验,激起某种反应,发展出一套肢体语言或言行习惯,形成某种特殊的形象。这些因素联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小型人格,称之为「次人格」,请出「次人格」,才可能认清那一直沉默或是昏睡中的「抉择者」。当我们生命的主人抉择者复位以后,才有真正的自由与选择,因此「唤醒抉择者」以及「重新选择」成了自我疗愈与修行的关键所在。
一整套彻底的自我疗愈方法
我能给什么,基于我是什么。我无法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因此在帮助别人之际,我们必须先诚实地反省一下自我的形成过程。为了适应,我失落了什么?为了受肯定,我活成什么形象?为了抗拒,我否定了什么?我所给的一切都是给我自己的。不论是谁的问题,或是什么问题,助人者与求助者都在学习同一课程。《宽恕心理学》能够帮助心理治疗师借着治疗病人的机会同时进行自我疗愈,提升自己心灵境界。这套超值的课程将传授给您一整套彻底的自我疗愈方法,您可以通过这套课程治愈自己及帮助他人。
这套超值的课程将传授给您一整套彻底的自我疗愈方法,您可以通过这套课程治愈自己及帮助他人。
「唤醒抉择者」以及「重新选择」是自我疗愈与修行的关键所在。
当我们生命的主人「抉择者」复位以后,才有真正的自由与选择,才能真正的自我实现,恢复我们生命的清明,回归心灵的平安、喜悦与幸福。
「宽恕心理学」乃是根据《奇迹课程》的宽恕理念而发展出来的一套心理课程。它上溯罪咎的起源,下探人性的幽冥,然后,回到现实生活,把人际恩怨转化为宽恕的教室,教你化解世间无谓的痛苦与羁绊。透过「宽恕」,一步一步将你的人生恶梦转为奇迹美梦。
平安幸福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它是无价的、天赐的恩典,无需任何牺牲或代价,只要找对了地方,它随时都在那儿等候我们。
我们生来都在不断谴责自己,无论外在的条件如何变化,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有待治愈。只要我们继续批判自己或别人,我们就不免被自己的批判所伤。
然而,藉着宽恕,我们接纳自我,把爱带到内心受伤之处;藉着宽恕,我们能打开我们内心去迎接爱,让爱来治愈所有的创伤。
宽恕心理学
来源:奇迹课程中文网 作者:若水
摘要:「宽恕心理学」乃是根据《奇迹课程》的宽恕理念而发展出来的一套心理课程。它上溯罪咎的起源,下探人性的幽冥,然后,回到现实生活,把人际恩怨转化为宽恕的教室,教你化解世间无谓的痛苦与羁绊。透过「宽恕」,一步一步将你的人生恶梦转为奇迹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