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地农民面临四大难题
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
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负责进行失地农民现状调研的小组成员,特此向您汇报调研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多个农村地区的失地农民,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们当前的生活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意愿。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一、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1.经济状况: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主要依靠务农和打零工维持生计。
由于缺乏稳定收入来源,他们生活十分困难,并且很难确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2.住房条件:失地农民普遍面临住房问题。
因为土地被征用,他们被迫离开了自己的房子,而在迁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失地农民只能居住在简陋的出租房或临时搭建的棚户区。
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社会保障:失地农民普遍感受到社会保障的缺失。
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他们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项福利,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这使得他们的未来更加不确定,难以面对突发的风险和挑战。
二、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1. 就业问题: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市场中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相关经验,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简单的零工,收入较低。
并且,他们在城市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资格认证、户籍等问题,很难融入城市社会。
2. 教育问题:失地农民的子女在城市教育体系中面临着较大的障碍。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他们的子女往往无法享受优质的教育。
这使得他们难以通过教育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3. 社会融入问题:失地农民往往面临着与城市居民的融入问题。
由于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问题,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常常感到孤立和不适应。
缺乏社会关系网络也使得他们难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三、失地农民的发展意愿1. 培训机会:失地农民希望能够得到专业培训,提高自身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他们认识到自身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局限性,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竞争力。
2. 农业转型:部分失地农民表达了希望能够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意愿。
他们希望能够从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向特色农业或者农产品加工业,以期实现更高的收入和发展空间。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及解决对策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及解决对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成为了“失地农民”。
这种人群通常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社会保障机制,他们的生活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也成为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失地农民大多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棚户区或拆迁安置区。
他们通常住在小而破旧的房子里,房屋条件很差,没有正常的供水、排污和采暖设施,卫生条件极差。
失地农民本身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很多家庭还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面临贫困和生存的压力。
在就业方面,失地农民多以打零工为主,收入很少,且没有稳定性。
他们通常在城市中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工资很低,很多人甚至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返乡务农,来填补家庭的收入空缺。
饮食方面,失地农民大多依靠自己在家里做饭,买食物的支出不会太多,富余的部分几乎没有。
失地农民的医疗和教育也经常面临着困境。
他们往往难以承受高额医疗费用,又缺乏适当的医疗保险。
在教育方面,失地农民的孩子通常接受的是比较差的教育,学校条件也不太好。
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对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考虑到经济、政策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
下面列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失地农民改善生活。
1. 扶贫政策扶贫政策是帮助失地农民的一种有效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就业培训、免费医疗和教育资源的提供、脱贫补贴等措施来帮助失地农民。
政府扶贫政策的实施需要依赖于扶贫工作的具体力度和实施效果的监督等问题。
2. 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是指将失地农民引导到其他地区就业的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安排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进入农村合作社、加强农村互助组织等来转移他们。
在转移过程中,政策应保证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居住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3. 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政策是指将农民的土地流转出来,让大规模农业企业利用。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来改善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并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可以对失地农民提供“土地流转补偿金”等措施,确保他们的收入水平稳定。
探讨失地农民问题及其利益补偿、保障制度
摘要:近几年,全国有近几千万亩的耕地被征用,“三无农民”超过2000万人。
本文试图从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阐述,并探讨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失地农民问题;利益保障;对策措施近几年,由于全国各地城市老城区的拓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建,绿化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乡镇企业用地,大片的良田被征占。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几千万亩的耕地被征用,“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超过2000万人。
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首先要解决“以失地农民问题为代表的三农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加强土地管理”一文中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充分认识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本文试图从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阐述,并探讨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对策措施。
一、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就业问题难以解决。
目前对被征地农民主要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即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自寻门路解决就业问题。
但失地农民与城镇失业人员相比,就业更为困难: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等方面明显不如城镇失业人员,在寻找工作中处于劣势;农村本身就业岗位不多,加之有些地区受外地民工潮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致使失地农民就业门路越来越狭窄。
(二)经济收入难以提高。
目前,按生活状况与经济收入可以把失地农民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经从事二、三产业的,大约占20%左右,这部分人的经济收入和失地关系不大;第二类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做做小生意、打打短工的,大约占50%,这部分人的经济收入主要受市场影响,一旦没有其他收入,生活问题就难以解决;第三类是基本依靠农业而生活的,大约占30%,这部分人中绝大多数是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低的,他们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经济来源,征地后只能寅吃卯粮,花完了安置费,几乎就陷入贫困之中。
(三)医疗问题难以应付。
当前,对失地农民而言,生活支出中最重的负担是医疗费用,许多失地农民反映,土地征用后日常生活开支还不太担心,最怕的就是生病。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郊区的土地不断被征用,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
他们离开家园进入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新生活。
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提出了新的挑战。
他们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构成了城市适应的困境。
如何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能力,加快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一)失地农民城市就业困难,生活成本提高失地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如何解决生活来源的问题。
而要解决生活来源,必须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为前提。
而失地农民的城市就业无疑又是难度最大的,尤其是对那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无一技之长、无进厂经验、也无任何社会关系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可以说这部分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问卷调查①显示,失地农民对于“适应城市生活最难克服的障碍因素”的回答,排在前两位的是“经济能力差”和“工作不好找”,分别占总体的43.2%和40.3%,合计为83.5%。
这表明,绝大部分失地农民仍处于经济不适应阶段,表现为就业不充分和经济收入低。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如此之难呢?第一,就业制度的缺陷。
目前我国城乡就业市场实行的是两种就业制度,城市现行的就业政策一直是为解决城市市民的就业设计的,因而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受到种种限制。
第二,自身因素的制约。
这主要包括劳动者素质的问题和自身思想观念的问题。
从南京市的调查来看,失地农民中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24.8%。
由于文化偏低,又没有技术,使得他们在城市就业中明显处于劣势。
从思想观念来看,一些农民失地后一味等待政府安排就业,依赖心理较重;一部分失地农民存在自我优越感,对就业岗位要求很高,不愿屈身于一般性就业;一些人依靠出租房屋不愁吃穿,小富即安,就业愿望不强;还有一些人创业意识淡薄,不想也不敢创业。
第三,整体就业环境的影响。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困境与对策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困境与对策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镇,但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着就业困境。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却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本文将从失地农民就业的困境和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失地农民就业困境1. 土地流失导致失地农民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失地农民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收入减少,生计难以维持。
2. 失地农民技能匹配度低失地农民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的技能大多集中在农业领域,与城市化进程需要的工作技能不匹配,缺乏适应城市工作的技能和经验,使得他们在城市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
3. 城镇就业机会不足尽管城镇化进程为农村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是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发现竞争激烈,城镇就业机会不足,就业压力大,工资待遇低。
4. 社会融合障碍失地农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与城市的生活方式不同,面临不适应城市生活的困难,社会融合障碍大。
1.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技能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2. 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3.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失地农民在农村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社会应增加对失地农民的援助和帮扶,促进他们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减少社会融合障碍。
5. 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降低他们的生活压力。
失地农民就业困境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加强社会融合和帮扶,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这些都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困境的有效对策。
失地农民自身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适应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努力融入城市化的生活。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困境与对策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困境与对策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使得失地农民成为了城市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由于失地农民在城市中没有合适的就业渠道、技能储备不足以及社会融合问题,导致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困境。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计问题,也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帮助失地农民融入城市,解决他们的就业困境。
一、失地农民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1. 就业渠道不畅。
由于失地农民在乡村地区耕种土地或从事农村水利、林业等工作,他们缺乏城市就业所需的技能和经验。
在不熟悉城市就业市场的情况下,失地农民往往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导致他们的就业困难。
2. 技能储备不足。
由于失地农民长期在农村从事耕种或种植等传统农业工作,他们缺乏现代化的职业技能,这使得他们在城市找工作时难以胜任大多数工作。
3. 社会融合问题。
由于失地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对于城市的生活方式、社会规则和就业环境都不够了解,他们在城市中难以融入。
城市居民对失地农民的偏见和歧视也使得他们的融入更加困难。
二、对策1. 推动职业培训。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应城市就业需求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还可以引导农民工组织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物流、电子商务、餐饮服务等就业前景广阔的职业技能,以便他们在城市中更好地就业。
2. 提供创业支持。
针对一些有创业意愿的失地农民,可以给予一定的创业支持,例如提供创业资金、开办创业培训班、制定创业政策等,帮助失地农民实现自主创业,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些城市就业压力。
3. 打破职业壁垒。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或出台政策,鼓励雇主接纳失地农民,给予他们公平的就业机会。
雇主在招聘时应当注重人才的能力和实际表现,而不是他们的来历和身份,给予失地农民公平的竞争机会。
4.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面临着诸多风险,需要社会保障的保障。
我国失地农民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探讨
农 经 与 技2 2 第2卷 7 ( 第2 期 村 济 科 0 年 3 第0期 总 9 ) 1 7
我国失地农民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探讨
戴年 红 1, 石新 1。 ,李 2 l熊
(. 南科技 大 学 管理 学 院 , 南 湘潭 1湖 湖
[ 摘
云’
4 10 ) 1 2 1
失 地 农 民 面 临 的 最 大 问 题 , 多失 地 农 民处 于 待业 状 况 。有 不 很
1 农 民 失 地 现 状 分 析
“ 以食 为 天 . 以 土 为 本 ” 古 谚 说 明 土 地 作 为 不 可 再 生 民 食 的 资源 , 农 民赖 以 生 存 的 基 本保 障 。 我 国失 地 农 民 问 题 早 在 2 是 0 世纪 8 0年 代 就 已 经 出 现 ,但 在 政 府 计 划 安 置 下 矛 盾 才 没 有 激 化 近 年 来 , 国 城 镇 规 模 迅 速 扩 大 , 镇 数 目不 断 增 加 , 业 我 城 工
抽 样 调 查 , 6%失 地 农 民生 活 困 难 , 有 因 失 地 影 响 基 本 生 有 O 没
活 的 只 占 3 % ; 8 % 的失 地 农 民对 未 来 生 活 担 忧 , 中担 忧 0 有 1 其
养 老 占 7 . 、 济 来 源 占 6 %、 28 经 % 3 医疗 占 5 . 26 %。
区 和 科 技 园 区 急 剧 膨 胀 , 础 设 施 建 设 占地 大 量 扩 张 , 来 越 基 越
少 失 地 农 民 即便 能 找 到 工 作 , 往 往 是 从 事 短 期 的 搬 运 、 筑 也 建 等 体 力 劳 动 , 作 极 不 稳 定 。另 外 一 些通 过 “ 工 安 置 ” “ 工 招 或 自谋 职 业 ” 失 地农 民 . 面 上 看 似 他 们 从 事 的 工 作 稳 定 , 而 随 着 的 表 然
解决我国失地农民问题面临的六大矛盾
建设 步 伐 , 后 每 年 需 征 用 农 民土 地 2 0—3 0万 今 8 0 亩 , 意 味 着 每 年将 新 增 失 地 农 民 4 0万人 。可 以 这 2 预见, 在今 后十 年 内 , 国失地 农 民总 数将 达 到 1亿 我
。
目前社 会 经 济 条 件 下 , 根 本 上 解 决 失 地 农 民 问题 存 在 的 六 个 方 面 矛 盾 。 从
术 中 图 分 类 号 : 3 4. F0 6 y
文献标志码 : A
经 近年来 , 由于 土地征 用 导致 的失地 农 民上 访 、 聚 。
众 闹事 时 发 生 ,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社 会 稳 定 。 在 济 .有 叭 为 了解 决失 地农 民 问题 , 多 地 区 都 在 积 极 探 索 相 许
农 民的综 合素 质不 高 , 乏 必要 的职业 技 能 , 缺 加之 城
市边缘 人 的特 殊 身份 , 导致 其 就业 竞 争力 差 , 这从 另
一
方 面加 大 了其 就 业 难 度 。有 学 者 指 出 , 国失 地 我
农 民的就 业率 不 超过 2 % , 西部 地 区 的就 业 率 更 0 中
是 远低 于 1 % , 0 大量 的无法 顺 利 就 业 的失 地 农 民给 社 会 留下 了巨大 隐患 。
5 0 千 万人 , 还 不 包 含 违 法 征 占 、 破 指 标 和 一 00 这 突
些 乡村 私下 卖地 。按照 我 国城 市化 进 程 和基 础设施
有 调 查 显 示 , 国 不 同地 区失 地 农 民 的就 业 率 我 差别 很 大 。江 浙 等 沿 海 地 区 由 于 民 营 经 济 较 为 发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困境与对策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困境与对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许多农村地区的农民失去了土地,面临失业困境。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及对策。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失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导致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二是失地农民所在地的城镇工作岗位有限,供需不平衡问题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可以组织职业培训机构开展适合失地农民的培训项目,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获得所需的就业技能。
鼓励和引导失地农民积极参与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扩大城镇就业岗位。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引导产业转移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到农村地区设立工厂和企业,增加城镇就业机会。
鼓励和支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发展农村产业和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稳定。
政府可以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确保失地农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建立失业援助制度,对失地农民提供一定的生活救助,确保他们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
政府可以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民的土地承包制度,并加大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力度,减少他们因失去土地而面临的风险。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困境需要政府、农村和农民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应当加强培训和就业服务,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农村地区和农民应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和创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浅议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完善建议
浅议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完善建议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如火如荼,各地铁路、高速公路、大型市场等新建工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这些建设往往需要占用农民土地,这就会导致失地农民在土地流转、补偿等方面面临一系列问题。
为了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缺乏公正的补偿标准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目前我们国家的补偿标准并没有很好的确立。
因为补偿标准没有一个具体的计算公式,而是依靠各地财政部门根据银行贷款利率、土地估价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来制定的,这导致补偿标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地方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补偿,而是不够公正,因此严重侵犯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问题二:审批程序繁琐,时间过长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政府会向失地农民提供各种信息,例如征地范围、补偿标准、安置等信息。
但这些信息的发布和审核过程非常的复杂,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批准,而这些部门之间往往存在分歧或者利益上的冲突,导致审批程序时间过长,对失地农民造成的影响极大。
例如在某地征地时,农民因未及时拿到相关信息,错过了申报的时间,最终导致补偿无望,这给农民的生计带来了无限的困难。
问题三:责任不明确失地农民在被征用土地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政府的强制性征用而面临无偿或低价赔偿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农民的损失。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政府强制征用土地被判决为非法时,涉事的行政部门并不会为农民提供报酬或者补偿,在此情况下,行政机关和官员都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这就会导致失地农民得不到公正的保护。
完善建议一:确立合理、公正的补偿标准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我们应该先从最根本的一点开始——确立合理、公正的补偿标准。
政府应该在征地过程中,根据土地所在的位置、土地肥力、农作物产量、土地开发利用价值等一些有利于农民权益的因素进行补偿计算,并且制定权威的细则和计算公式,将补偿标准作为一种金融和法律工具,确保其不被滥用或挪用,在遵守相关法律的基础上,给予失地农民合理的补偿。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提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用耕地通过征收或征用变成城镇建设用地的数量不断增加,速度不断加快,由此引发许多社会矛盾,产生了失地农民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关注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分析农民因失地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失地农民问题原因对策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也是农村稳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5O0O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300多万人。
一些地方的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可持续生计安排,面临“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困境,这种状况造成了他们的心理失衡和对城市化的抵触,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
如何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安居乐业,是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为了及时了解当前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困难、心态和需求,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
从调查情况来看,失地农民的生活总体保持稳定,但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深入研究并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不仅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而这是一个事关国家发展与稳定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一、失地农民概念的界定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与土地有着天然而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于土地的概念综合学界观点,有“自然土地”(Natural Land)和“经济土地” (Economical Land)之分。
本文所称的土地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土地,即“经济土地”。
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失地是指农村居民丧失依据《土地承包法》所取得的家庭土地经营承包权。
本文所称的失地是指农村土地的完全权利的变迁,即不仅是农民失去土地的使用权,同时土地的所有权由集体所有变迁为国家所有。
失地农民可简要表述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的失去土地的农民。
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
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王传雄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这一进程,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失地农民——这个新的社会群体迅速形成并扩大。
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高达4000万人——5000万人。
他们的特点是: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它不仅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会影响农村的稳定与进步,而且关系到全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不仅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会影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努力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
目前,失地农民的处境相当艰难,随之产生的失地农民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他们面临的难题主要有:第一,出路问题——就业难。
失地农民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这集中表现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3个方面。
再加上农村就业信息服务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向一、三产业的转移。
即使已实现了就业转移,一旦企业合同期满或精简人员,这部分人往往首当其冲被裁减。
第二,退路问题——保障低。
养老保障是失地农民普遍担心的问题。
对农民而言,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一旦土地被征用,他们的养老保障便成了后顾之忧。
而安置补助费用远远不能取代以往土地所具有的“最后保障”的社会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的资金难以为失地农民再造一个可持续生计。
第三,生活问题——顾虑多。
“上楼”对失地农民来说应该是件好事,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收入低,担心“上得起楼,住不起楼”。
二是由于缺乏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配套,有的地方楼房水暖无法供应。
三是许多地区盖了楼却解决不了房屋产权问题,无法长期维护业主利益。
四是社会上对农民取得房产租赁收入存在不正确的观念,过去斥之为“吃瓦片”认为它是不正当行为。
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
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标题: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摘要:失地农民是指因国家、企事业单位或城市扩张需要,被强制拆迁或无法继续续耕土地的农民。
本报告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
调研发现,失地农民面临生计困境、社会融入难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多重挑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相关组织的关注和支持。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年龄跨度较大,多为中老年人。
他们失去的土地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工业园区等用途。
失地农民通常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较低。
二、失地农民的生计困境大多数失地农民失去了农耕土地以后,转而从事临时工、务农等低薪职业。
由于缺乏职业培训和技能,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稳定性低,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也普遍存在。
三、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问题因失去土地,失地农民较难找到稳定的工作,进入城市社会的门槛较高。
很多人缺乏城市居住证、医保和子女入学等基本公共服务,面临种种障碍。
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差异、社会关系等问题也造成了较大的融入障碍。
四、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失地农民面临着种种不安全感、焦虑和压力。
对于年长者来说,土地代表着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往往导致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
此外,农民在城市生活中的孤独感、无助感等也给心理健康带来了影响。
五、失地农民的需求和对策建议为了改善失地农民的现状,需要政府、社会和相关组织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支持,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提供咨询、心理支持等服务,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结论:失地农民面临严重的生计困境、社会融入难题和心理健康问题。
政府、社会和相关组织应积极采取措施,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失地农民的发展和融入社会。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
3.3.1惠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惠州市失地农民在失地前的主要收入是粮食种植和养殖收入达到57.36%,虽然年总收入不多,但是相对比较稳定。
按照以往的生活方式,他们过的是小农经济的生活,一切都依靠自己自足,食品支出比较小。
而在失地后,农民不仅是失去了土地,他们更是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了就业机会、其中,他们认为自身当前面临失业困难的有54.17%,失去了最可靠的家庭收入,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的达到25.23%,这些数据得出,他们一切都要重头再来。
1.生活保障方面惠州市失地农民在失地前的主要收入是粮食种植和养殖收入,虽然年总收入不多,但是相对比较稳定。
按照以往的生活方式,他们过的是小农经济的生活,一切都依靠自己自足,食品支出比较小。
而在失地后,农民不仅是失去了土地,他们更是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了就业机会、失去了最可靠的家庭收入,他们一切都要重头再来。
就户口而言,他们从农民转成非农民,却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却又要区别于一般农民,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类弱势边缘群体,面临着极大的社会风险。
就安置补偿而言,惠州市依据国家的《土地管理法》给予失地农民征地安置补偿费,然而,现行的补偿标准过低,且大都采用单一的货币安置方式,一些村民反映有些征地补偿费用迟迟未能到手,在失地后连最后的一点金钱保障都没有,这更加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2.就业问题随着惠州市的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就业岗位也相应的得到增加。
但从惠州市失地农民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客观上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在调研的村落中,青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工作,而对于一些中老年劳动力,他们没有在失地后因为没有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不易接受新知识,难培训,往往都难以找到好的职业,他们其中有73.86%的工作是自己找的,政府、村委并没有提供多大帮助给他们。
他们只能在自己村子或邻近的村子里靠打散工维持生计。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及解决对策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及解决对策作为地处市中心城区的区,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郊土地被大量征用,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区失地农民达到1.8万多人,约占农民总数的20%,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护城、东郊、南坪岗、东江等近郊乡镇,失地农民的生活及其出路已成为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失地农民生活现状1、就业难度大。
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一般有3种形式,即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向境内的重点工程建设单位输送劳动力、农民协议工、给予劳动力安置费一次性买断补偿。
早期征地部分村民采取了农民协议工的安置形式,如护城乡西郊社区近100余人到邻近的市卷烟厂、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等单位工作。
后期征地村民均采取了给予劳动力安置费一次性买断补偿的方式,由村民自谋职业。
仍以护城乡为例,此类村民中共有劳动力(不含在校学生)5280人,其中就业1611人,就业率只有31%。
从事经商的有185人,占3.5%;在城市务工的670人,其中市外打工98人,市内做临时工572人,仅占12.7%;在乡村集体企业务工和从事其他工作的有756人,占14.3%;而赋闲在家的有3669人,占失地农民中劳动力总数的69%。
2、收入不平衡。
失地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有四种,一是现行土地的征用补偿安置费,二是经商,三是务工,四是房租。
由于地理位置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失地农民的收入差距很大,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
据调查,护城乡2006年全乡人均纯收入5100元,其中从事经商的185人,年收入达到894.7万元,人平4.8万元;务工670人,年收入637.7万元,人平9518元;赋闲在家以房租为生的3669人,年房租收入仅737.3万元,人平仅有2010元,另有150户靠特困救助金维持生活。
可见,近70%的失地失业农民收入偏低,且不够稳定,有的因病、因子女教育投入等还处于相当贫困的状态。
另据调查,东郊乡失地农民每户年收入5000元以下的占15.1%,生活比较艰难。
失地农民陷入“贫困危机”的可能性调查
失地农民陷入“贫困危机”的可能性调查失地农民是指因城市化、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丧失了土地资源的农民。
由于失地农民面临着土地丧失、就业困难、生活困难等问题,他们很容易陷入“贫困危机”。
本文将主要从失地农民的贫困原因、贫困表现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调查,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失地农民贫困原因的调查1.土地丧失失地农民最主要的贫困原因是因为失去了耕地资源,他们无法依靠土地获得收入,从而导致生活来源的丧失。
调查发现,失地农民的土地丧失主要是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而导致的。
失地农民由于无法再依靠土地获得养家糊口的能力,生活来源出现了空白期,非常容易陷入贫困之中。
2.就业困难失地农民由于大部分缺乏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很难适应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因此很难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
即使找到了工作,由于工资水平较低,收入也很难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就业困难成为了导致失地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
3.社会保障缺乏由于失地农民缺乏土地资源,无法享受到农村的各种社会保障政策,同时又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因此他们在面临疾病、养老、教育等方面的支出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这也成为了导致失地农民贫困的原因之一。
4.心理压力失地农民由于失去土地资源、就业困难等问题,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无法调节好情绪,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影响会对失地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
1.基本生活困难由于失地农民没有了土地资源,无法依靠土地获得收入,因此生活来源出现了空白期,无法支付基本的生活开支,导致基本生活困难。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应当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城市和农村的各种社会保障政策,这包括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2.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对于失地农民应当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城市就业环境。
失地农民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建议
失地农民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建议(2013-01-09)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数量也随之迅速扩大。
一部分农民失去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没有保障,没有依靠,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
以李楼镇为例,调查失地农民的情况如下:一、全镇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李楼镇作为全市“1331”工程的主阵地,科技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生存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全面了解我镇失地农民生活现状,我们对全镇征地较多的五个村进行了摸底调查。
其中李楼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全组人平三分地以下的有5个组,60岁以上的农民共计210人,60岁以下的2097人;陈埠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整组人平三分地以下的组是4组,60岁以上的农民共计49人。
60岁以下的506人。
二、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1、失地后总体生活水平下降。
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靠自给自足,学生上学、就医、水电煤气等成本较低,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随着物价上涨,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长。
而那些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的农民,主要是因就业无岗位,收入无来源而导制了生活消费无保障。
2、失地后就业形势严峻。
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当时就全部拿到了失地安置补偿费。
在就业安置上,农民全部以自谋职业为生。
原来在外打工的继续打工,失地后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尤其是50多岁和60周岁以上的农民,因年龄偏大、受技能限制、有病等因素而影响再就业。
以李楼村为例,在有收入的就业人口中,大部分在建筑工地打工或做生意,从事养殖业、从事其他职业。
3、失地后社会保障不到位,低保覆盖面不高。
过去,在农村孤寡老弱病残靠土地产粮还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失去土地后,这些人首先应变为低保对象。
但因受政府财力有限的制约,目前60周岁以上的老人生活无法保障。
失地农民的困境分析
一部分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地方,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程度低,也很难 使农民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农民就业机会小,就业门路不多,收入增加比较 有限,另一方面,农民尽管取到了一定经济补偿,但一般缺乏投资意识和理财 能力,很快就会消费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成了很大的问题。
一、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权益流失
(1)乱用征地手段。 (2)征地补偿不合理。(3)征地安置不到位
二、土地征用没有合理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三、地方政府政绩和经济利益的驱动
什么是两会? 一、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权益流失
(1)乱用征地手段
对于土地征用权,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土地征用权是属于政府的特权,征地严格 限制在公共利益需要的范围内,即须有公共使用性质与公共利益用途,不允许滥用 征地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为了经济建设也可以动用征地权,将经济建设也 归为公共利益的范围,从而扩大了公共利益的内涵,导致了土地征用权的滥用。
2.征地补偿标准过低
征地前,他们每年依靠种植大棚蔬菜,每亩一年有7万收入。可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 中心项目的开发商从最初承诺的12万元一亩的补偿变成了每人4.3万元。
3. 就业政策、社保政策的缺位
4.地方政府公职人员与农民缺乏有效沟通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中的政府角色 失地农民权益中的政府角色
失地农民权益什流么失的是原因两会?
失地农民的困境分析
什么是两会?
事件发生的原什因 么是两会?
1.征地手续是否合法存在质疑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1基本农田2基本 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3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失地农民问题。
这些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了其生产生活的土地资源,同时也丧失了社会地位和失去了以往的生活方式。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相关措施进行改变和解决。
失地农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失地农民会失去其土地资源。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中的土地资源被征收或改变用途,一些独立的农田或村庄被拆除,导致许多失地农民失去了唯一的生存依靠。
其次,失地农民丧失了原有的生活方式。
从事农业生产是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失去了土地和农具后他们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没法维持家庭的生活,甚至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
此外,失地农民丧失了社会地位和相关保障。
一旦失去土地和生产手段,他们失去了在社会中的地位,生活的保障也大大降低,往往面临贫困和流浪。
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政策:首先,增加对失地农民的保障和帮助。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等方式帮助失地农民建立新的生产手段,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尽可能遏制失地农民发生无业、贫困等问题。
其次,应当为失地农民提供土地补偿,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生活所需,让其能够保持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缓解其生存压力。
此外,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银行、农村保险等手段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让其能够顺利地适应城市化的生活。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的影响,需要通过相关措施和政策,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障,并尽可能减少其生存压力。
同时,也需要让这些失地农民尽快适应新的城市生活方式,让其在城市化进程中也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失地农民面临四大难题2013-08-09《中国发展观察》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基本依托,失去了传统谋生技能的用武之地,打碎了子孙后代吃饭的饭碗,打乱了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熟人环境,斩断了乡土文化的传统血脉,失落了寄托乡情乡恋的精神家园。
专家测算,目前中国大约有5000万失地农民,这个庞大的群体有着太多的无奈,他们的声声叹息呼唤着新制度的出台。
尽管他们失地的原因各不相同,补偿安置千差万别,但大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
安居问题农民失去土地后,首先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居问题。
得不到安居的原因,一是“先破后立”的工作方式使农民无处安居。
即一些地方不是先建好安置房,让农民搬好家,再征地拆迁,而是不管农民到哪里居住,先征地拆迁,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往往规定几天内必须搬离,不管你投亲靠友,还是露宿街头,拆后再慢慢安置。
以致闹得鸡飞狗跳,干群之间剑拔弩张。
二是补偿太低,难以安居。
从补偿形式看,目前绝大多数地方主要采取较为单一的货币安置方式,即“要地不要人”。
在一些地方,农民的补偿费甚至还不够购买安置搬迁房。
三是收入来源减少,生活开支加大,影响安居。
征地前,农民除了种地,可以利用房前屋后搞一些庭院种植养殖,这些活即便年老体弱也能干,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开支,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没了地,一方面是生活中的收入来源减少了,老弱病残没了干活的地方;另一方面各项生活开支增加了,过去不花钱的粮食、蔬菜、肉蛋、饮水等,现在都需要花钱从市场上购买,用农民的话说,撒泡尿,手一按,水一冲,一毛钱就没了。
一边是生活成本增加,一边是收入减少,一增一减立即使他们陷入困境。
四是一些地方的拆迁还原房质量较差,无法安居。
有的刚拿到手的新房子就发现裂痕或墙皮脱落,“楼脆脆”现象时有发生。
农民反映很大,整天提心吊胆地住在新房里,想安居也无法安居。
安居才能乐业。
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问题,首先要贯彻先立后破的原则,即先建好安置房,让农民安安稳稳地搬入新家再征地拆迁。
即便以货币补偿,也要等拆迁户有了住房着落再拆迁。
其次,在征地过程中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在厘清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农民个人及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将保护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农民心理得到平衡。
再者,彻底改革现行的征地补偿政策。
严格杜绝一些地方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征地,征地之后又按照市场化的开发出售,而农民得到的却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补偿。
退一步说,即便是为了公共利益,牺牲农民的利益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
西方发达国家在土地征收补偿时,不仅补偿农民进城后的基本生活费用、就业和创业资本、社会保障,而且还包括了一定时期内的土地增值收益。
例如,美国土地征用补偿是根据征用前的市场价格计算标准,不仅补偿被征土地现有的价值,而且考虑补偿土地可预期、可预见的未来价值,同时,还补偿因征用而导致邻近土地所有者经营上的损失。
这些方面都可资借鉴。
我国征地补偿政策改革应遵循的思路是,今后除了国防以及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特殊用途外,无论是否公益,均应引入谈判机制,由农民或代表农民的集体组织直接参与交易。
对纯公益、准公益类与商业开发类项目必须在标准和额度上有所区别,政府可根据市场价格机制及供求关系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监督。
当然,新的补偿标准和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必须明确方向和路径。
第四,要建立货币补偿、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就业安置、社会保险等多形式有机结合的综合安置方式。
尤其是要积极鼓励和推广两套房安置的做法,用第二套房的房租收入替代被征用土地的收入,从而保障失地农民长远利益不损失,生活水平不降低。
今后的货币补偿,应当不仅包括农业收益还应包括土地增值部分,不仅包括实物和经济补偿,还应当包括精神和心理补偿。
俗话说搬家三年穷,更何况是拆迁,适当的精神补偿意义重大。
对那些已经失地又失屋仍未得到住房安置的农民,应当将他们纳入住房公积金和城镇廉租房、保障房的政策范围,分期分批优先解决。
让失地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受益者。
“闲人”问题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无业可就,或有业难就,或有业半就,或有业不就,成为“闲人”者甚众。
“闲人”之“闲”可分为五种。
一是想做事却找不到事做。
这部分人是有做事的意愿,但苦于没有门路。
创业无门,打工无技,干蛮活又无力气,比如5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属于此类。
二是基层组织帮助安排了一些事,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但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安排的工作要么不对路,要么太累,要么工资过低,没有吸引力,对于松散惯了的农民来说,无所谓上不上班,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是获得了一些补偿,手里有一些小钱,但对未来缺乏清晰理性的预期,得过且过,不想干活,更不愿意吃苦,今朝有酒今朝醉,浑浑噩噩过日子。
四是获得补偿的数额较大,一夜暴富,便游手好闲,整日花天酒地,讲排场,比阔气,有的买豪车,有的去豪赌,甚至出现吸毒现象。
五是农村中老弱病残妇幼常年都是全员参与生产的劳动者,农民没有退休制度,农业也不存在童工问题。
失去土地之后,他们不仅由生产者变成了纯消费者,而且全都成了地地道道的“闲人”。
根据能量耗散理论,人的能量如果找不到正常的耗散渠道,就会通过非正常的渠道释放。
这些“闲人”,无事便生非,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最容易失去灵魂;在走向社区的同时,最容易走向监狱。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让他们充分就业,要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就业服务体系。
西方国家的就业率往往成为总统选举的重要决定因素。
一是建立再就业培训机制。
把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纳入城镇下岗再就业培训范围统筹安排。
有针对性地免费开展实用技术、职业证书、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认证,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技能,既“输血”又“造血”,增强失地农民的谋生能力。
同时,把失地农民就业,像城市失业者一样纳入市县各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网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服务。
二是制定再就业扶持政策。
对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的,可参照城镇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在税收、工商等方面的政策扶持,适当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管理费等。
探索建立专项扶持基金,对自办实业而资金有困难者,提供小额贷款或担保服务。
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引导、组织他们发展各类家庭手工业。
三是鼓励征用地单位和其他工商企业尽量消化失地农民,对吸收失地农民的企业,与吸收城镇下岗人员一样,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
四是动员失地农民落户的社区力量,建立“1+1”结对帮扶制度。
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对失地农民在城镇生活和就业等方面提供引导,帮助他们尽快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
角色转换问题失地农民离开土地,由世代聚居的村庄进入新的社区,住进楼房,角色转换是一个缓慢而又伴随着阵痛的过程,需要内、外部长时期的互动作用。
一是职业转换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失地前的农民主要从事的是第一产业。
失地以后,农民面对的首要问题是需要从一产转向二产或三产。
所谓隔行如隔山,对于文化低、技能差的农民来说,要从一产升级为二产、三产,实属不易。
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农民,在土地的舞台上,面对一垅垅庄稼,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但是面对一排排机器,则不知如何下手,积累了一辈子的“把式”在一个全新的生产体系、组织结构和生产器具面前束手无策。
二是身份转换问题。
“农民”一词在中国,最具特色,它不是职业的称谓,而是身份的象征。
这些失地农民,没有了土地,不干农活,但标签上仍贴着“农民”二字。
户籍登记也入另册,与城市居民有着不一样的户口簿。
真正的市民待遇也不能普及到他们头上。
即使住在了城里,衣食住行跟城里人都没有两样,但管理上的歧视、社会上的偏见等却难以消除。
有关调查显示,有61.6%的失地农民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只有38.4%的人认为自己是“城里人”。
三是生存环境转换问题。
从熟人社会一下子进入生人社会,胜过“远亲”的“近邻”,不再是一起“玩泥巴”的伙伴,不再是围在一个小河里洗衣的村妇,不再是有事一声嗓子就跑过来的兄弟,而是一个个被关在家里自娱自乐的孩子,一串串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门牌,一张张从“猫眼”里看人的陌生面孔。
他们发现,找个人拉拉家常都很奢侈,遇见红白喜事,只得花钱请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过去世代稔熟的诚信链变成了邻居互不相认的契约链。
四是生活方式转换问题。
以前,他们在自己的村庄,可以随地吐痰,甚至在自己的庄稼地里可以随地大小便,无拘无束,现在连大声说话都要受到限制。
一辈子习惯了懒懒散散的慢生活,进了城的感觉就像第一次进贾府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
五是价值观念转换问题。
农耕生产孕育了淳朴的乡土文化,塑造了独特的乡土人格,当传统的乡土文化遇上现代的城市文化,使许多农民身处农工两界左右为难,游走城乡之间进退失据。
生活中那些原本以为很在理的东西,不知是对是错,是留是弃。
变化与适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也是生物学的基本定律,当外在环境发生变化,生物体需要在心理和行为上不断调整,以取得与新环境的重新适应。
从传统农耕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这种转变是内生的,渐进的,没有任何一种外力可以使这种转变在一夜之间完成。
当失地农民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纵使这种改变或许是他们曾经的向往,但带给他们的只能是措手不及的“脱臼”,正如在黑暗中呆久的人突见光明,反而失明。
再加上传统文化的惯性与现行政策的时滞性之间的博弈,注定失地农民的角色转换是艰难的、漫长的、痛苦的,这种转型,使失地农民变成一个农民不像农民市民不像市民的“四不像”,成为身在城市“找不着北”的迷茫一族。
这种迷茫严重制约了他们未来的发展。
首先,应在政策上逐步熨平失地农民与当地市民之间褶皱。
凡是市民有的,失地农民就应该有,大到人身权利,小到户口本颜色,都应实行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标识。
让农民的“标签”找不着附着的物体,使“农民”的含义回归到“职业”的原点。
只有这样,市民在农民面前不再具有“高人一等”的炫耀资本,农民对于市民也没有必要羡慕嫉恨,在平等的制度面前,应如同学校规定学生一律穿校服,看不出贫富差别,分不出家庭的高低贵贱一样。
其次,应推动传统乡土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之间的融合。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生成了厚重的乡土文化,传统的乡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它饱含许多现代文明的基因。
例如,就现代社会在制度和规则层面而言,有两大基本支撑要件,一是产权关系及其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二是诚信体系。
传统乡土文化在这两方面都有着足够丰富的内涵和较为完备的规则。
在新的社区建设上,一方面要借鉴西方发展城市文化的经验,如大力发育各类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等;另一方面要吸收传统乡土文化的精华和养分,如熟人社区诚信体系的构建等,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文化。
在具体工作中,应充分发动各类群团组织及协会组织,引导他们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以规范行为,陶冶情操,增进互信等,从而实现文化的升华。
再次,基层组织应在职能上实现从服务村庄向服务社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