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分析、处理制度

合集下载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环境的稳定和可靠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相关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工作。

第三条定义1.支护质量:指矿井或隧道等地下工程中采取的支护手段和设备,确保工作面或洞口的稳定。

2.顶板动态监测:指对地下工程的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偏差和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二章支护质量管理第四条设计和施工1.工程部门应依据工程实际情况,订立认真的支护方案和支护施工工艺,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2.支护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资质和培训合格证,严格依照支护方案和工艺要求执行施工工作。

第五条支护质量检测1.支护质量检测应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内容包含支护结构的强度、稳定性等。

2.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工程部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支护结构需要立刻进行整改或调整。

第六条日常维护和保养1.工程部门应建立支护质量日常巡检制度,定期对支护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做好维护记录。

2.支护设施显现问题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护和修理,确保支护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第七条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1.对于支护设施显现严重问题或发生事故的情况,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并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和分析。

2.依据事故调查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仿佛事件再次发生,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第三章顶板动态监测管理第八条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1.工程部门应依据地下工程特点和实际需求,选用适合的顶板动态监测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角度等符合监测要求。

2.监测设备的安装过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好安装记录和标识,以便后续维护和管理。

第九条监测数据的手记和存储1.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数据手记,手记频率依据工程情况和要求进行设置。

2.手记到的数据应及时上传至监测信息系统进行存储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煤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

采煤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

采煤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一、引言采煤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是煤矿生产管理中至关紧要的环节之一。

它能够实时、精准地反映采煤巷道的支护情况和顶板的变形情况,为矿山生产管理供给紧要的依据。

因此,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对于保障采煤巷道安全稳定、合理设计和施工具有紧要意义。

二、数据收集流程1.传感器安装:–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规格,如应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并确保其性能稳定牢靠。

–在采煤巷道重要支护结构和顶板变形区域安装传感器,并保证传感器与被监测对象接触良好。

–依照设计规范和要求,对传感器进行固定,并确保固定坚固牢靠。

2.数据采集:–利用数据采集设备,对已安装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

–设置合适的采样频率和数据存储格式,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具有肯定的精准性和完整性。

–对采集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数据上传和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无线传输等方式上传至数据中心或云端服务器。

–在数据中心或云端服务器上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对上传和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和冗余,以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三、数据分析流程1.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去噪、滤波等处理,以去除干扰和噪声,并保留有效的信息。

–对数据进行时序排序,确保数据的时序关系精准。

2.数据分析:–依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变形的分析。

–对支护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和比对,判定支护结构的稳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顶板的动态变形进行分析,推测可能显现的变形模式和趋势。

3.数据挖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发觉,发觉其中潜在的关联和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的结果,对采煤巷道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变形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四、数据处理制度1.数据质量掌控:–建立数据质量掌控制度,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依据数据质量评估结果,适时发觉和处理数据异常和错误。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背景在井下煤矿采煤作业中,顶板是一个比较危险的部位。

顶板不稳定会导致顶板坍塌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顶板支护措施,及时掌握顶板的变形和变化情况,对保障煤矿生产和矿工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各类顶板监测装备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系统是其中的一种,它能够对顶板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为煤矿的生产和顶板支护提供了技术保障。

内容监测原理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是一种以传感器技术为基础,通过对顶板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预测顶板的动态状态和稳定情况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记录下顶板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顶板稳定性进行评估。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对传感器采集的顶板变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反映顶板稳固状态的指标;•通过数学分析,实时评估顶板的运动状态和稳定性,以此进行预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通过快速反应的方式,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监测指标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中,主要监测以下指标:•支撑压力:顶板支架对顶板的力;•延伸量:顶板支架伸缩的长度;•垮落量:顶板塌落的高度;•变形量:顶板变形的程度;•裂缝:顶板裂痕的数量和大小。

这些指标会在实时监测中被不断记录和更新,以便及时发现顶板变形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

应用场景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煤矿的生产安全工作中。

以下是该系统主要的应用场景:1.采煤作业现场:在采煤作业现场,可以通过实时监测顶板变化情况,对矿工进行安全预警和事故风险预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方案和采掘方法。

2.工程建设:在公路、地铁等工程建设中,可以使用该系统对地下空腔和隧道进行监测,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

3.灾害预警:在地震、滑坡等灾害情况下,通过监测顶板变形情况,可以及时预判灾害发生的时间和规模,为灾后抢险救援提供依据。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
是指在矿山、隧道等地下工程中,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减少事故风险,对支护设施质量和顶板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支护质量监测:对矿山、隧道等地下工程中的支护设施进行质量监测,包括支架、锚杆、锚索等的安装情况、固定效果、变形情况等。

可以通过常规测量、现场观察、无损检测等手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或加固措施,确保支护设施的安全稳定。

2. 顶板动态监测:对矿山、隧道等地下工程中的顶板进行动态监测,包括顶板的位移、变形、裂缝等情况。

可以利用传感器、测量仪器等设备对顶板进行实时监测,预测顶板运动趋势,及时发现顶板不稳定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防止顶板塌陷或垮落事故的发生。

3. 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包括对支护设施质量和顶板动态变化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和安全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支护设施和顶板的安全状况,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4. 报告与整改措施:根据监测数据的评估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报告内容可以包括支护设施和顶板
的监测数据、问题分析、综合评价等。

整改措施可以是加强对支护设施的修复和加固,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等。

通过建立和执行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可以有效监控地下工程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风险。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范文(二篇)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范文(二篇)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矿山深部开采工作的不断推进,煤矿井下的顶板稳定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确保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并落实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至关重要。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井下支护工作,并通过动态监测的手段,及时掌握顶板的变形、位移情况,以便在需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井下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

三、支护质量控制1. 支护工程设计(1)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矿层厚度,合理设计支护工程方案,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支护材料和设备,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

2. 施工过程控制(1)制定详细的支护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并确保施工过程按照方案进行。

(2)加强现场施工监管,做好巡查记录,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支护质量。

3. 质量验收(1)对支护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建立支护质量档案,保存施工图纸、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四、顶板动态监测1. 监测设备选用(1)根据井下工作面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顶板监测设备,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等。

(2)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2. 监测参数设置(1)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顶板情况,设置合理的监测参数,包括位移、应力、变形等。

(2)制定监测方案,明确监测时间和频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数据处理和分析(1)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分析顶板的变形趋势和变化规律。

(2)建立顶板动态监测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监测数据,便于今后的研究和分析。

五、制度执行1. 职责分工(1)制定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2)支护工程施工部门负责实施支护施工,并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

顶板监测制度

顶板监测制度

郑新福泰煤字[ 2014] 38号签发人:关于下发《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的通知为加强采煤队施工的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加强顶板动态监测,并进行分析、处理,杜绝顶板事故,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成立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组长:弋青山副组长:周增杰、楚福卿成员:庞杰、冯建军、谢国安当班跟班队长、班长和验收员组长负责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第一责任,主持工作面整体安全管理;副组长负整个工作面顶板技术管理责任,定期进行工作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制定新的办法,加强顶板管理,杜绝顶板事故;成员负整个工作面现场顶板安全管理责任,负现场工程支护质量、顶板动态变化监测责任,以实际、合理的现场操作对工作面顶板现场管理,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2、采煤工作面开始施工前由技术员负责组织《10051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的培训、学习和考试,培训面积覆盖采煤队全体职工,经培训考试及格后方可下井操作;3、采煤工作面施工现场管理由当班班长和跟班队长负责,职工负责现场工程施工,验收员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并监督整改。

4、现场工程质量由验收员负责监督,并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填写当班班组评估,对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填写,发现隐患必须和下个班交接清楚,方可下班,否则一切后果由上个班的验收员负责;5、当班验收员每班对工作面及上下巷顶板情况进行监测,主要分为:柱压变化观测、顶板裂隙观测和顶底板移近量观测。

观测点为工作面自上而下10m,30m、50m和70m处,运输和回风顺槽超前段20m、巷道自工作面沿巷道50m和100m处;并认真填写观测记录;6、观测要求:每一处观测区域随机选3棵单体测量柱压变化情况;计算顶底板移近量;观测区域内顶部裂隙化情况;7、队长每天对照3个班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注明在当天的观测记录下面,并由当班值班人员签字,发现重大隐患及时处理。

8、副组长要通过矿压观测分析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总结出矿压观测报告,为后续类似条件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及分析制度

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及分析制度

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及分析制度为进一步加强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和顶板动态监测分析管理工作,保证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与安全,根据《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和《煤炭生产技术管理规定》的文件要求,制定我矿《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及分析制度》。

一、管理机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采煤副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工程师成员: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地质测量部主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矿压组成员、调度室各采煤、掘进、开拓队队长、技术员和其它相关工程及巷修队组队长、技术员。

二、部门职责划分(一)生产技术部:L生产技术部是矿压监测技术业务的管理机构,负责建立健全采掘工作面矿压监测管理制度及矿压监测业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监测仪器配置管理,监督检查测站运行状态,分析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出分析处理意见。

3.负责矿压监测新设备、新产品的试验应用推广及矿压仪器仪表与物资的管理。

(二)地质测量部:L负责巷道顶板岩性取芯、窥视,并对岩性进行鉴定分析。

(三)调度室及生产队组:1.调度室主任工程师为采掘工作面矿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仪表、顶板离层仪的安装及数据观测、收集整理工作。

2.采、掘、开、巷修、回采准备队技术员为本队施工区域巷道矿压监测管理工作负责人,具体负责工作面支护质量监测。

包含顶板岩性探测,矿压观测站布站与仪器仪表的安装,及时采集、记录矿压监测数据,按要求报送各类矿压报表及分析,负责作业现场矿压管理,落实巷道维护和顶板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并每月对所施工区域矿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分析报告,同时配合生产技术部对矿压仪器仪表设备管理工作。

3.采掘辅助队组技术员负责沿空留巷(墙)巷道的矿压监测管理;巷修队组技术员负责采煤工作面顺槽整巷期间矿压监测管理;采煤工作面安装期间两巷及工作面矿压监测管理。

三、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内容(一)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内容及观测频度1.工作面液压支架整体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整体达标率不得小于80%o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标准:柱径(I)IlOnlnI的不得小于140KN(15MPa);柱径610OnIm 的不得小于90KN(12Mpa)o对于软岩条件下初撑力确实达不到要求的,在制定措施、满足安全的条件下,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批。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支护质量问题已成为顶板灾害中的一个难题。

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保护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支护质量监测制度,并将其与顶板动态监测制度相结合。

首先,支护质量监测制度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支护材料的质量,应该严格把控每批次支护材料的质量标准,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承受地压力的作用。

其次是支护构件的制造工艺和质量,包括焊接、钻孔、桩锚等工艺要求,以及构件的强度和韧性等性能要求。

再次是支护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支护工作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最后是支护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在矿井运营期间对支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支护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其次,顶板动态监测制度也是保证矿井安全运营的重要一环。

顶板是矿井的关键部位,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矿井的安全性。

因此,顶板动态监测制度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顶板结构的监测,包括顶板构造的勘察和分析,以及顶板的条件评价和预测。

其次是顶板位移和应力的监测,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变形仪器和应变计等设备,实时监测顶板的变形和应力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再次是顶板地压力的监测,通过支柱压力计、应力监测设备等手段,实时监测顶板地压力变化,为顶板支护提供数据支撑。

最后是顶板灾害的评估和预警,通过顶板监测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及时评估顶板的稳定性,并进行预警,为矿井运营决策提供依据。

为了有效地保证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的实施,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

矿山企业应建立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管理科室,专门负责矿井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工作。

科室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具备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资质。

同时,还应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制定支护质量监测制度和顶板动态监测制度时,还应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和技术可行性,以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024年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三篇)

2024年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三篇)

2024年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一、基础管理1、建立监测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制度,有健全的分析和处理制度,分析、处理和记录资料、资料齐全。

未开展动态监测和无记录资料不得分记录资料缺一项扣____分。

2、规程措施齐全,附图清晰,符合现场实际,有针对性,能够指导现场安全生产,各种审批手续齐全。

缺一项扣____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____分。

3、完善支护材料台账管理,不得超期使用,现场支护材料和备件符合规程要求。

缺一项扣____分,备用材料和备件不足扣____分。

二、岗位规范1、采煤机司机必须持证上岗,____人不符合要求扣____分。

2、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和开工前安全确认制度,无三违行为,零星工程施工有会审、有针对性措施,有跟班干部。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____分。

3、作业前进行隐患排查,并实行闭合管理。

一处不合格扣____分。

三、质量与安全1、液压支架初撑力不应低于额定值的____%,有现场检测手段,沿工作面均匀选____点,并在某两点间再任选____点,共____点,____点不合格扣____分。

2、工作面支架的中心距误差不超过100mm,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200mm,支架不超高使用。

沿工作面均匀选____点,并在某两点间再任选____点,共____点,____点不合格扣____分。

3、液压支架接顶严实,相邻支架顶梁平整,不应有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

1处不符合要求扣____分。

4、工作面液压支架端面距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工作面三直一平,液压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

工作面伞檐长度大于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150mm,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0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最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200mm,中厚煤层不超过250mm。

1处不符合要求扣____分。

5、工作面内特殊支护齐全,局部悬顶和冒落不充分(2m5m)的应采取措施,超过的应进行强制放顶。

监测支护质量、顶板动态、分析处理记录

监测支护质量、顶板动态、分析处理记录

一矿三号井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记录表工作面名称:东翼304A 5煤层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日期:2014 年4 月5

一矿三号井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记录表
工作面名称:东翼304A 5煤层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日期:2014 年4月15 日
一矿三号井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记录表
工作面名称:东翼304A5 煤层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日期:2014 年4 月25
一矿三号井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记录表
工作面名称:东翼304A5 煤层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
日期:2014 年4 月30

一矿三号井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记录表
工作面名称:东翼304A5 煤层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日日期:2014 年5 月5
一矿三号井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记录表
工作面名称:东翼304A 5煤层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日期:2014 年5月10 日。

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为加强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强化工作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意识,突出支护质量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保证,杜绝支护事故的发生,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和《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制定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制度如下:一、成立支护质量领导小组,下设支护监测执行小组,对综采工作面支护进行监测。

特殊情况下,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召开支护质量专题会议,研究因顶板岩层变化而进行的加强支护措施,并提出改善支护方式的建议。

支护监测执行小组应将当班支护质量监测情况及时向技术科汇报。

当班隐患及所采取的措施应在下一班班前会上解释清楚,并照措施严格执行。

组长:杜正虎副组长:张占文和国瑞樊振田成员:胡占雷李新国秦月明闫春宝执行小组:韩彦军羊亮亮张振国董志清邰振山陈卫章二、监测目的通过对我矿工作面现场进行矿压研究分析,了解该工作面的矿山活动显现规律,作为现场顶板管理的指导。

三、观测仪器液压支架采用泰安市华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Y-60|2型耐震式综采支架专用测压双表,每10组支架安设1组压力表对工作面矿压进行监测。

单体柱采用泰安市华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单体液压支柱测压仪,型号为SY-40型,对两巷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柱的初撑力进行监测。

顺槽内采用DLY-10型顶板离层仪对巷道直接顶板进行矿压观测,掘进期间正常情况每50m安设1组离层仪,每天进行观测,回采期间每10天观测1次,并进行记录。

单体支柱采用山东省尤洛卡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矿用本安型压力检测仪,型号为 YHT60(C)。

其它技术数据的测量使用5m钢尺和30m皮尺进行测定。

四、观测时间及观测人观测时间定为每天。

自工作面开采到结束全过程。

观测人为矿压观测工和采煤技术员。

五、观测要求及责任追究1、每班检修班开工后开始观测与测量1次,检修班下班前再观测和测量1次。

2、观测仪器及仪表必须保护好,如有故意破坏仪表者,必须及时找出责任者,并对其仪表价格进行原价赔偿。

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

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

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顶板是矿山中承载地表和浅层岩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矿山的生产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顶板动态进行监测、分析和处理,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监测设备和技术1、监测设备顶板的监测设备主要包括位移传感器、应变计、应变片、倾斜仪等。

其中,位移传感器是对顶板位移进行监测的主要设备,通过精确测量顶板的变形来判断顶板的稳定性。

应变计主要用于测量顶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弯曲变形,而应变片则可用于监测顶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变形。

倾斜仪主要用于测量顶板的倾斜和旋转角度,以判断顶板的变形情况。

2、监测技术目前,常用的顶板监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全站仪监测技术:该技术利用全站仪对采矿区域内的固定点位进行定位,并测量其位置、高程和坐标变化,以判断顶板的变形情况。

(2)雷达测距技术:该技术可通过雷达测距仪对顶板进行直接距离测量,从而快速、准确地了解顶板的变形情况。

(3)GPS监测技术:该技术利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固定点位进行测量和定位,以判断顶板的稳定性,并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1、数据收集和处理顶板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对于顶板监测数据,需要对其进行实时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共享。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提取、数据聚集等过程,以有效地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2、数据分析和挖掘对于顶板监测数据,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在数据分析和挖掘过程中,可以应用数学、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实现对矿山生产的预测、诊断和优化。

三、处理制度制定为了实现顶板监测的有效管理和运营,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处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处理制度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顶板监测的周期和范围。

2、确定顶板监测的指标和标准。

3、制定顶板监测的方案和程序。

4、设立顶板监测的责任人和职责。

5、建立顶板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机制。

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制度范本

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制度范本

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制度范本以下是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制度的范本:第一章总则为确保采面支护质量安全、顶板稳定,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质量控制1. 采面支护质量控制要求:(1)支架架设稳固,无松动、倾斜、断裂现象;(2)支架间距合理,满足安全要求;(3)支架顶梁与顶板接触紧密,无明显缝隙;(4)支架底架与地面接触均匀,无明显高低差;(5)顶板道路畅通,无积水、滑坡等现象;(6)支架防风措施到位,确保支架稳定;(7)支架螺栓紧固力合格。

2. 采面支护质量检测方法:(1)支架检测:① 支架架设稳固:每班必须对所有支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 支架间距合理:每班必须对所有支架间距进行测量,确保满足要求;③ 支架顶梁与顶板接触紧密:每班必须对所有支架进行检查,发现明显缝隙需及时处理;④ 支架底架与地面接触均匀:每班必须对所有支架进行检查,发现高低差需及时处理;⑤ 支架防风措施:每班必须对支架防风措施进行检查,确保措施到位;⑥ 支架螺栓紧固力:每班必须对支架螺栓紧固力进行测量,保持合格。

(2)顶板检测:① 顶板道路畅通:每班必须对顶板道路进行巡检,保持畅通;② 顶板稳定性:每班必须对顶板稳定性进行观察和测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③ 顶板松动情况:每班必须对顶板松动情况进行巡检,及时处理。

第三章监测要求1. 采面支护质量监测要求:(1)支架架设稳固:每班负责人必须亲自检查支架的稳固情况;(2)支架间距合理:每班负责人必须对支架间距进行抽查,并记录;(3)支架顶梁与顶板接触紧密:每班负责人必须亲自检查支架的顶梁与顶板接触情况;(4)支架底架与地面接触均匀:每班负责人必须亲自检查支架的底架与地面接触情况;(5)顶板道路畅通:每班负责人必须亲自检查顶板道路的畅通情况;(6)支架防风措施:每班负责人必须亲自检查支架的防风措施;(7)支架螺栓紧固力:每班负责人必须对支架螺栓紧固力进行定期检测。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一、概述二、顶板支护质量检查制度1.检查对象顶板支护质量检查对象包括支架安放情况、地压情况、顶板裂隙情况等。

2.检查时间每班次开始前进行日常检查,每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

3.检查内容(1)支架安放情况:检查支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完好性;(2)地压情况:检查地压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和报告;(3)顶板裂隙情况:检查顶板是否有裂隙、渗水等情况。

4.检查记录与报告检查人员需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1.监测时间顶板动态监测分为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

实时监测可以通过应力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定期监测可根据工作面平均推进距离约定监测频率。

2.监测内容(1)有效监测点:确定合理的监测点位,包括支架基础、顶板断层等部位。

(2)监测指标:包括顶板下沉、顶板收敛、地压大小等指标。

3.监测结果分析监测结果需进行实时分析,与采煤工艺、岩层条件等数据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1.责任部门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2.制度执行(1)制度的发布与宣传:将制度在矿区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工作面每位相关人员都有相关知识和意识。

(2)相关人员培训:对工作面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本制度要求。

(3)制度执行的考核与奖惩:根据制度执行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并将结果作为奖惩依据。

3.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将定期进行顶板支护质量检查和顶板动态监测结果的审核和评估,并向矿长汇报。

五、总结通过建立和执行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矿山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顶板支护质量问题,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也可以促使矿山相关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意识,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顶板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不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确保我矿安全生产,杜绝采煤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发生大面积冒顶和垮顶压架事故,结合我矿顶板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是井下顶板安全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各部门、各相关专业管理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把此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

第二章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管理机构及职责第3条为进一步做好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管理工作,成立专业领导小组,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生产科长为副组长,生产科、地测科、安检科及采煤区队单位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专业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生产科。

第4条顶板管理专业领导小组成员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研究制定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管理制度;负责工作面的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工作的协调;做好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的管理;对各采煤区队的日常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工作负责检查、监督、指导、考核。

第三章责任分工第5条总工程师对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负主要技术责任。

1、负责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的制定及修订。

2、健全机构,配齐人员,落实岗位职责。

3、组织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及时分析观测资料。

4、组织开发和推广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第6条生产科长对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1、检查和督促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工作的开展和规章制度的落实,及时对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的分析结果做出决策和指令。

2、组织对监测出的隐患进行排除。

第7条安检科长对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工作负监督检查责任。

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新义公司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的要求,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现场。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范本(四篇)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范本(四篇)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在煤矿工作中,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的观测、分析和处理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这一工作,制定相应的制度很必要。

本文将就制定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进行探讨。

二、制度的目的和背景制定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保障。

三、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制度1.观测任务的确定和划分(1)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确定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的任务范围和频次。

(2)明确责任人员和观测工具的使用要求。

2.观测方法和技术规范(1)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观测,确保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根据观测数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规范操作流程。

3.观测数据的收集和管理(1)明确观测数据的收集和传输方式,确保数据的即时性和可追溯性。

(2)建立观测数据的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备份。

四、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分析制度1.分析指标的确定(1)明确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分析的关键指标。

(2)建立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

2.分析方法和工具的应用(1)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

(2)利用先进的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分析结果的评估和判定(1)根据分析结果,对矿井的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判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处理制度1.处理方案的制定(1)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确保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处理措施的实施(1)明确责任分工,各相关人员在处理过程中负责相应的工作。

(2)确保处理措施的实施顺利进行,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处理效果的评估和总结(1)对处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判断处理是否取得预期效果。

(2)总结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类似情况提供参考。

六、结论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的制定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3篇)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3篇)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矿山工作面的扩大,矿山顶板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证矿山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运营,建立和完善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制度1. 观测参数的确定支护质量和顶板的稳定性是通过观测参数来评价的,因此在建立观测制度前,需要确定一些关键的观测参数,如顶板下沉、位移、变形以及支护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等。

这些观测参数的选择应考虑到地质条件、开采方法和工作面的特点等,确保能够准确刻画矿山顶板的状态。

2. 观测设备的选择和布设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观测参数,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并合理布设观测点。

观测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到安装和维护的方便性,同时要确保能够满足对不同观测参数的测量需求。

观测点的布设应密集于矿山工作面周围,以便及早发现顶板的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观测数据的采集可以采用现场观测仪器实时采集或定期采集的方式进行,具体的采集频率可以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包括数据存储、分析和绘制图形等工作,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三、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分析制度1. 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支护质量和顶板的动态分析是依靠观测数据进行的,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频谱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可以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支护质量和顶板稳定性评价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对支护质量和顶板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顶板的下沉量、位移和变形程度等。

评价结果可以用来判断矿山顶板的稳定状况,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3. 预警和预测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顶板异常变化的趋势,并进行预警和预测。

预警和预测的目的是为了尽早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避免矿山事故的发生。

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

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

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为杜绝综采工作面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生大面积冒顶和垮塌压架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搞好综采工作面的顶板平安管理,确保我矿平安生产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成立矿压观测组织机构一、组织机构组长:李建永副组长:成国丰成员:张霆张志强矿井设立矿压观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技科。

综采队组配备专职的矿压观测员。

二、职责1、矿压观测组组长对矿压监测、分析和处理负全面责任,对矿压观测组的工作进行组织安排,监督、检查和验收。

2、矿压观测组副组长负责组织完成矿压工作的各项任务。

3、矿压观测组成员负责对矿压工作的各项任务进行详细分工,并对矿压工作有方案的开展。

〔1〕综采队组每班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矿压观察员。

队组专职矿压观察员对工作面支护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杜绝各类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2〕对当班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进行监测记录,并及时汇报矿压观测组。

〔3〕矿压观测办公室成员对矿压监测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并提出整改意见。

〔4〕矿压观测办公室成员对相关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数据、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第二章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和顶板监测制度一、主要监测指标主要监测分为支护监测指标、围岩状态指标和两巷超前支护指标、测站布置。

1、支护监测指标支护监测指标包括支架工作阻力、支架工作空间几何状态〔支架中心距偏差、支架间间隙、立柱前后偏差〕,液压系统工作状态〔泵站压力、液压管路和密封件完好状况〕、采高等。

2、围岩状态指标端面顶板冒高、冒宽,煤壁片帮深度,片帮区长度。

3、两巷超前支护指标按照作业规程规定加强端头及超前支护,超前支护距离不少于20m。

4、测站布置综采工作面每副支架安设一台矿压观测表。

二、矿压观测方法1、支架阻力观测:由队组专职观察员直接读取压力表数据并进行记录。

2、支架几何参数观测:采用目测及相关工具〔如卷尺等〕进行观测记录。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是指在煤矿、地下工程等地下空间内进行支护质量和顶板情况的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矿山和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营,及时发现和解决支护质量和顶板问题,防止事故发生。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测设备选择和安装: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如应变仪、位移仪、收敛仪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和安装。

2. 观测数据实时采集和传输:通过传感器采集观测数据,并利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实时传输,实现对支护质量和顶板的实时监测。

3. 观测数据分析和处理: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地质、工程等方面的数据,判断支护质量和顶板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4. 预警系统和应急预案: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设立预警指标和预警级别,提前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撤离。

5. 信息共享和追溯:将观测数据和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和存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方便相关人员进行查阅和追溯,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上述制度的实施需要成立专门的监测团队,并进行培训和日常管理,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制
度的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保持制度的适应性和科学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田煤矿1543采煤工作面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为杜绝采煤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发生大面积冒顶和垮面压架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现场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搞好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主要内容、指标、测站布置、方法:
1、综采工作面日常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撑紧、移够、站正、完好,使其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减少冒顶事故,提高综采功效,保证安全生产。

2、主要监测指标分为支护监测指标、围岩状态指标和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指标。

(1)支护质量监测指标:
①关键指标:1、初撑力 2、端面距
②辅助指标:1、支架工作阻力 2、支架工作空间几何状态(支架歪角、排齐偏差、相邻顶梁台阶值、顶梁俯仰角、支架间隙) 3、液压系统工况(泵站压力、液压管路和密封件完好状况)4、采高。

(2)综采工作面围岩状态指标:端面顶板冒高、冒宽、冒区长度,煤壁片帮深度,片帮区长度。

(3)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指标:煤壁超前20m范围内支护完整,巷高不小于1.8m,有0.8m行人通道。

按照作业规程规定加强端头及超前支护。

3、综采工作面面矿压及支护质量观测测站布置:
每隔10台支架安设1台矿压观测表。

4、综采工作面日常矿压观测方法:
(1)支架阻力观测:直接读取压力表读数。

(2)顶板动态观测:在各顶板里层观测仪对顶板状态作统计观测,记录采高、端面距、片帮深度等。

(3)支架几何参数观测:采用目测普查,超标明显处用工具进行测记,包括顶梁走向角及倾角、顶梁错差。

(4)两巷超前支护质量监测测量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或工作阻力。

5、特殊时期的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主要包括初采、末采撤面、工作面顶板初次垮落和初次来压,该阶段对每台支架均要进行动态监测,其初撑力必须符合规定。

二、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
1、综采工区负责进行现场支护质量与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工作,每班由验收员监测一次,并在井下认真填写原始数据记录表。

监测数据表内容主要包括支架循环初撑力、当前工作阻力、最大工作阻力。

2、现场验收员每班将井下测取的各种原始数据按记录表格填写清楚,综采工区在每天下午5点前安排专人将3班监测记录表报送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将监测数据进行处理
计算后,填入整理表格。

3、对工作面支护质量及煤岩稳定性作出总体评价,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由分管领导签署意见、综采工区签署整改措施后,存档备查,并现场监督整改。

4、工作面
安装、撤面必须对液压支架初撑力进行动态监测,对液压系统完好情况进行统计观测,并将监测记录保存。

三、回采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处理
1、锚网巷道回采时,在采动压力影响区内,综采工区对掘进期间安设的顶板离层仪、巷道位移等测点,安排专人(兼职)每周测读一次。

超前支护区内,每天测读一次,观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观测期间还应对巷道支护状态进行统计观测,如有变形、网兜、片冒等现象要作出统计记录。

2、超前支护范围内,每天测定超前支护及密集切顶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或工作阻力。

3、综采工区每天下午4点前将记录表报送技术部,技术部安排专人对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处理,掌握顶板离层、围岩变形量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发现异常及时向领导进行汇报。

长田煤矿综采工区
二零一一年九月八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