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一、导语设计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
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的语言”。
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的语言”的说明文《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
声屏显示课文朗读。
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翩然(piān)孕育(yùn)簌簌(sù)载途(zi)连翘(qiáo) 萌生(méng)农谚(yàn)纬度(wi)悬殊(xuán shū)侵害(qīn)竺可桢(zhú zhēn)草长莺飞(yīng)销声匿迹(nì)多音字:载zi (登载)(转载)(一年半载)zài (载重)(载人)翘qiáo (连翘)qiào (翘起来)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5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解读灯笼,是孩童的玩具,是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灯笼身上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黑暗中的灯笼,点亮人们前行的路;寒风中的灯笼,慰藉着远行客孤寂的心;宅第中的大红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走近吴伯箫,探究他记忆中的灯笼,进一步体会灯笼对个人、对民族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优美词句,了解科学小品文特点;2.筛选相关信息,概括文章要点;3.理清文章思路,激发科学探究热情。
教学重点1.筛选相关信息,概括文章要点;2.理清文章思路,激发科学探究热情。
教学难点筛选相关信息,概括文章要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语。
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
——戴巴棣《大自然的语言》诗人戴巴棣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有语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去揭开物候学的秘密吧!二、课文讲授1.背景介绍。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
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最早以《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为题发表于1963年第1期《科学大众》,被选入教材后改题为《大自然的语言》。
2.文体常识。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性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
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文章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因而融科学性与生动性于一体。
3.字词积累。
(1)识记一组雅词。
次第:一个挨着一个地。
翩(pi ān )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 ùn )育:怀孕生胎,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s ù)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科普说明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造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出自己的写作作品;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如节气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节气、物候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理解大自然语言中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掌握课文中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如节气、物候等概念;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大自然来理解其语言;结合课文内容,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节课将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举例:分析课文开头、中间、结尾各部分的作用,以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3)修辞手法运用:使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这些手法在描述自然现象中的表达效果。
举例:分析课文中“春风拂面”、“夏雨润物”等句子,阐述比喻、拟人手法在描绘自然现象时的作用。
2.教学难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202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
5 大自然的语言◎文化自信: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语言运用:理解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维能力:梳理课文,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ꎻ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重点、难点)◎审美创造:体会事理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难点)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飘逸的春柳,芬芳的夏荷,激情的秋枫,傲岸的冬梅,四季之景如诗如画,各具风韵。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也是物候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孕育”“销声匿迹”“草长莺飞”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yú)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等,有《竺可桢全集》。
◎背景链接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的。
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
◎文体知识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的说明文,叫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2.目标任务二:初读课文,筛选信息。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学习任务1、初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
2、再读课文,理清说明顺序。
3、细读课文,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准确严密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清说明顺序,体会事理性说明文的严密性。
教学难点: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准确严密的特点。
教具准备:数字教材、智慧黑板、AIclass软件等二、教学流程:(一)导入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上课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喜欢喝奶茶吗?(喜欢)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索奶茶的秘密,好吗?播放录像《奶茶的秘密》(设计意图:从孩子们喜爱的奶茶谈起,激起学生兴趣,引出任务一)现在还想不想喝奶茶了呢?(不想)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同样爱喝奶茶的兄弟姐妹、同学或者朋友呢?(有)那么我们赶快把奶茶的秘密告诉他们,让他们也远离奶茶好吗?(好)那我们可要好好的做做功课了。
(二)出示任务一:当务之急劝说兄弟姐妹远离奶茶(温馨提示: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2、说话要委婉,表述要准确严密3、说明顺序合理,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与语文密不可分)同学们有困难吗?(有)(困难预设:理不清说明顺序,不会运用说明方法,语言表述不够准确等)那么,就让我们和竺可桢一起聆听大自然的语言,探寻你想知道的答案。
(板书大自然的语言)(设计意图:只有生活中学生真正需要,才有探索知识的内驱力)(三)学习任务1、初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理解文章阐述的事例。
2、再读课文,理清说明顺序。
3、细读课文,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准确严密的特点。
(四)作者链接(数字教材出示作者信息)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1913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攻读气象学,1918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央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 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4) 了解大自然其他的声音,仿照诗歌写一段。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引导,迁移学法,理解诗歌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
【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2.了解大自然其他的声音,仿照诗歌写一段。
【难点】1.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2.了解大自然其他的声音,仿照诗歌写一段。
【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导入:不仅仅我们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
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幅图(ppt出示图片)。
大自然的语言很奇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好吗?先齐读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个句子。
3.出示生字词,开火车形式抽读,其他同学跟读。
4.全班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理解课文内容(一) 初步理解1.思考哪些小节在具体写大自然的语言。
(指名反馈:2——8小节在具体写大自然的语言)2.出示表格ppt,默读课文横线划出大自然的语言,和她告诉我们的奥秘。
(指名反馈)3.大自然虽然没说话,但却告诉我们这么多奥秘,用书上得一个词来形容大自然的语言(指名反馈:板书妙不可言)。
理解这个词语(指名反馈,并造句)。
(二)深入分析1.如此的妙不可言,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体会吧,自由读2到8小节,并且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两遍。
2.指名反馈,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的语言,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
喜欢的一起读。
(第二小节朗读的语气,强调“准”字。
)3.找一找,哪一个小节和第二小节的的结构相像?(指名反馈)(提示:句子的形式,和都是在告诉我们天气)。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4.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通过感悟大自然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大自然的语言》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熟读课文,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传递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表现大自然的语言。
-词汇的准确运用:学生需掌握生字词的正确发音、书写和用法,能够准确无误地在口语和写作中运用。
-情感态度的深层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并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将这种情感态度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
-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将课文中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实际的环保行为。
举例:
-解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需结合具体例句,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其内涵和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它的语言丰富多彩,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来理解它。(详细解释概念)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自然美,培养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文字捕捉大自然的美,以及如何让我们更加珍惜自然。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精编】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生物之间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从而增强对大自然生物的兴趣和认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大自然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耐心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例分析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例的引入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掌握相关专业术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2.教学难点:对某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的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资料,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PPT,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3.准备生物模型或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物结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生动实例,如蜂鸟的振动翅膀、蝴蝶的颜色变化等,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生物之间的交流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生物之间信息交流的种类和特点。
在此过程中,注意讲解相关专业术语,如“触角”、“信息素”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其他生物之间的交流方式。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5《大自然的语言》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5《大自然的语言》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声音和语言,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声音和语言来理解大自然的奥秘。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描绘,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自然和科学的课文,对大自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大自然的声音和语言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关于大自然声音和语言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保护自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学生对大自然声音和语言的理解和认识。
2.难点: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语言。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声音和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和语言,如鸟鸣、兽叫、风吹雨打等,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听到的声音和语言,并尝试解释其含义。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理的特点。
2.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3.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
4.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
2.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它们自己的语言,俗话说“蚂蚁垒窝要落雨”,意思是蚂蚁开始垒窝天就快下雨了。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一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带头撰写物候学专著,普及物候知识。
《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
三、写作背景1963年,竺可桢的《物候学》一书出版在即,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一部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读物。
同年,《科学大众》第1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丰产的科学一物候学》的文章,署名即为竺可桢、宛敏渭。
篇尾编者注明:“本刊根据作者尚未出版的《知识丛书》之一《物候学》摘编。
”原文约4900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个小标题。
“大自然的语言”是原文的第一个小标题。
四、知识链接——说明文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三要素(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2、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理清文章说明顺序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4、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起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重点:1、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理清文章说明顺序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课前导学案设计导学语:同学们,词典上说,“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那么,竺可桢为什么写了一篇文章叫《大自然的语言》,莫非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也有它们的语言?今天,我们就跟随竺可桢一起走进大自然,一探究竟。
1、阅读材料,了解作者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
他一生在气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一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学科——物候学》一文改写的。
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并完成字词练习次dì翩然xiāo 声nì迹风雪载.途Shuāi 草连天连翘.农谚.草长yīng 飞3、默读课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①第一自然段按顺序描写四季景物的变化?正因四季变化具备特点奠定了它成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基础.②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③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④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这几个因素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⑤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提示:以上五题,注意熟读课文,概括提炼相关信息】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把文题改为本文的说明对象好不好?为什么。
⑦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⑧本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分析其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教案
2、读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文章的标题,那你知道“大自然的语言”,具体指的是什么吗?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大自然语言”的具体指代的内容。
3、现在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了,那什么是物候,它对我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意义呢?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在课本中4、我们初中生的默读速度应该是每分钟读500字,此文1600字左右,所以我们应该在三分钟多一点读完。
好,计时开始!生默读文章,搜寻答案。
时间到!抢答开始!5、抢答解决以上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评价答案时,适时点拨学生筛选信息的方法:(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你是如何找到的?抓住关键词)(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首先”、“第二个”……“此外”、“还”、“也”等标志性词语)(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6、把握顺序:上面这四个问题我们解决了,那现在你能看出文章的说明顺序了吗?师点拨:说明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生思考后,作答:逻辑顺序。
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你如何看出来的?物候的现象——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7、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说明顺序,请同学们找到课文的第7-10自然段,看看它运用了逻辑顺序中的哪一种。
(主——次)这就是为什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顺序能不能颠倒的原因。
8、作者在介绍这四个因素的过程中,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共同点?(举例子、作比较)。
请学生任选一段找出这些说明方法并分析这种方法的作用。
(生自主分析后交流展示,师适时点拨评价。
)9、我们通过这几个段落中说明方法的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因素的认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接下来请你用刚才学到的物候知识,给大家阐释以下诗歌中自然现象的所蕴含的“玄机”。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提取信息,准确概括内容。
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3、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
4、发现并欣赏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教学难点要敢于大胆质疑问难,学习科学额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春》,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嫩嫩的,绿绿的......”从“嫩嫩的,绿绿的”我们就知道春天到了;冬天的小草呢?“枯死了”。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同学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
对建立和发展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和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事业有重要贡献。
长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先行者。
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有《竺可桢全集》。
三、文题解说“大自然的语言”就是丰富的物候现象。
标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四、文体知识事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出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文章。
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这个“理”,就要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所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五、写作背景竺可桢是我国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早在1934年,他就曾对推动农作物的观测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并致力与观测冬小麦、棉花、水稻的物候现象。
1961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了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
竺可桢带头撰写物候知识的科普文章《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发表了他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即本文改写所依据的原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第 1 页 共 4 页 5 大自然的语言1.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3.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4.积累物候知识,培养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提示:教师展示有关物候图片或者视频提示:教师展示有关物候图片或者视频) )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着紧密的关系。
大自然仿佛会说话似的,会告诉我们许多有关气候的信息,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生产。
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物候现象呢?它又是怎样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如何来看待物候现象呢?它又是怎样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大自然的语言》,共同探讨大自然的奥秘。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资料助读,了解文学、文化常识1.人物介绍。
竺可桢竺可桢(1890.3.7(1890.3.7(1890.3.7——1974.2.7)1974.2.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
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2.事理说明文。
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
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目标导学二:筛选信息,明确说明对象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3.写作技巧: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描绘大自然。
4.口语交际: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5.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6.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阅读、写作和口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大自然的语言》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句式,提高学生对自然主题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2.增强文学鉴赏素养: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学会欣赏和评价作者对大自然生动、形象的描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语言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大自然语言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举例:分析课文中“风儿轻轻地抚摸着大地”这句比喻句,让学生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学会运用到写作中。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举例: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
举例:文章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风、水、动植物等元素,展现出大自然的语言,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5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科学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习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教学重难点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科学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习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最热的季节。
处署:“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二、作者简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有很高造诣。
重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等。
三、文体知识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认识、了解这个或这类事物。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大自然的语言看图片听大雁声音激趣导入学习目标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重点)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难点)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重点)作者名片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背景链接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
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字词学习翩然()孕育()风雪载途()炎热()簌簌()物候()农谚()连翘()悬殊()纬度()经度()销声匿迹()词语解释次第:依次。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悬殊:相差很远。
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整体感知认真读课文,完成任务: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文章结构(1—3)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4—5)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
(6—10)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11—12)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课文解读默读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朗读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
本段是按照四季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等,条理清晰。
出示四季图片第2段作者举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拟人。
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
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默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怎样的作用?作比较。
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特征是使用活生生的生物进行观测,并且这种观测要更复杂、更灵敏。
朗读句子,说一说:快速浏览第三部分,指出第6—10段的说明对象,并列出其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说明顺序:从空间差异写到时间差异,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即纬度(南北)差异——经度(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对物候的影响因素纬度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南京桃花盛开时(图片)北京桃花含苞待放(图片)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三四月间)经度对物候的影响济南苹果树四月中或谷雨节开花(图片)烟台苹果树开花要到立夏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山顶和山下的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阅读文章最后一部分,概括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不好。
《大自然的语言》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侯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
科普说明文通常是深奥难懂的,本文却简单轻松地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科普知识,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首先,作者将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
其次,作者在行文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而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并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
然后,作者大量运用优美的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物候科学变得生动形象。
深入探究既然自然界中的“语言”可以预测许多物候现象,那么就不需要花许多人力物力去研究测量物候现象的仪器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表达结构梳理主旨概括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艺术特色1.说明条理性强。
本文谋篇布局很讲究条理性。
课文从具体现象入手,清晰而有条理地说明了有关物候学各个方面的知识。
文章一开始从自然现象入手,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并号召人们要加强物候观测。
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作者用了“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等词语,使文章显得条理分明,既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又体现了说明的科学性。
2.语言生动而准确。
第一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使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利用生动形象而又专业性的语言和诗情画意的描写,给物候下定义,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一概而论,措辞严谨。
说明时还列出了精确的数字,举出了确切的例子,并加以比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拓展迁移竺可桢的故事竺可桢十五岁那年从故乡绍兴小学毕业,考进了上海澄衷学堂。
在澄衷学堂,他的才学没有哪个能比得上,可是他的个头和体重,却要比同龄人矮一截,轻十来斤。
他的这副单薄瘦弱的身子骨,成了同学们讥讽和嘲笑的目标。
一天,在教室的走廊上,迎面走来几个同学。
他们中有的对着竺可桢挤眉弄眼,有的故意大声挖苦:“好一个寒酸的小矮子,准活不过二十岁!”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针锋相对地回敬几句,但他又一想,谁叫我的身子骨长得这么瘦小呢!再说,一个男子汉也犯不着为一两句恶语,就跟人撕破脸皮争吵起来。
晚上,竺可桢辗转反侧,心潮翻涌:我们祖国灾难深重,人民贫穷病弱,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
现在自己也被人看不起,被骂作短命的人。
既然立志要为振兴祖国出力,那就必须首先战胜自己病弱的身体!想到这里,竺可桢霍地从床上爬起来,连夜制订了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还选了一条“言必行,行必果”的格言,抄贴在宿舍里,作为警钟,随时提醒自己。
从那以后,竺可桢每天鸡一啼就起床,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竺可桢的体质明显增强了,再也没请过一堂课的病假。
这时候,全班同学,包括过去讥讽过他的那些同学,都异口同声称赞他是“智体并重”的模范。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参考答案:自然环境中,周期性发生的各种宏观自然现象称之为物候。
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
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参考答案:1.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调节各项活动的重要工具。
它本来是人类所独有的。
但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发现,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等,也能向人们传递某种消息,预报各种农事。
如杏花开了,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应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割麦插禾。
这就好像是大自然也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与人交流思想一样,这些自然现象所蕴含的自然规律就是“物候”了。
2.四个因素,按影响由大到小: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
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参考答案: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
更具体、更科学、更概括的说明了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打比方。
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物候现象对农业的影响。
)4.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主次关系如何。
)5.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举列子。
更具体、更真切了说明了经度的差异也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四比较下列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参考答案:1.语言生动、优美。
这样写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关系,也出色地勾画了大自然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为下文讲解做好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2.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此外”一词说程度,表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是除了经度、纬度、高下差异以外居于次要地位的又一因素。
“平均”一词说范围,表明文中所述的提早日期是十年的统筹情况,并非专指某一年。
“七种”“十年”“九天”所指明晰,准确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显著影响。
五这篇文章总结了武侯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
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