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食品中的脂肪及测定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67b439b51e79b896802260a.png)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食品中脂肪存在状态的相关概念和知识;2.熟练地掌握乙醚、石油醚、乙醇等有机溶剂的安全使用方法,有机溶剂提取、萃取、回流、回收及分离技术。
3.了解各类食品中的脂肪测定方法,掌握索氏提取法的检测技能。
食品中脂肪是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脂肪是人体组织细胞的一个重要成分,量种富含热能的营养素,也是脂肪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与蛋白质结合生成的脂蛋白,在调节人本生理机能、完全生化反应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种食品中脂肪的含量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食品中的脂肪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脂肪和结合脂肪。
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方法有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碱水解法、皂化法等。
一、标准方法(GB 5009.6-85)(一)索氏抽提法(第一法)1.原理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在食品分析上称为脂肪或粗脂肪。
因为除脂肪外,还含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
抽提法所测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2.试剂(1)无水乙醚或石油醚;(2)海沙;同GB5009.3食品水分的测定方法。
3.仪器索氏脂肪抽提器。
4.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①固体样品。
精密称取2 -5g (可取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必要时拌以海沙,全部移入滤纸筒内。
(干样粉碎后过40目筛,肉绞两次,一般样品用组织捣碎机。
)②液体或半固体样品:称取5.0-10.0g ,置于蒸发皿中,加入海沙约20g 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再于95---105℃干燥,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
蒸发皿及附有样品的玻棒,均用沾有乙醚的脱脂棉擦净,并将棉花放入滤纸筒内。
(2)抽提将滤纸筒放入抽提管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量的接受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无水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于水浴上加热,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断回流抽提,一般抽提6-12h 。
(3)称量取下接受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接受瓶内乙醚剩1-2mL 时在水浴上蒸干,再于95--105℃干燥2h ,放干燥器内冷却0.5h ,称量。
食品的测定 实验三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食品的测定 实验三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237933383c4bb4cf7ecd19f.png)
�
五,结果计算
计算公式 X = ( m1 –m0)/m×100 式中:X----样品中粗脂肪的质量分数,%; m----样品的质量,g; m0 ---脂肪烧瓶的质量,g; m1 ---脂肪和脂肪烧瓶的质量,g.
思考题:
简述索氏抽提器的提取原理及应用范围? 潮湿的样品可否采用乙醚直接提取?为什么? 使用乙醚作脂肪提取溶剂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哪些?为什么?
2,索氏提取器的清洗
将索氏提取器各部位充分洗涤并用蒸馏水清 洗后烘干.脂肪烧瓶在103°C±2°C的烘 箱内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 2mg).
3,样品测定
(1) 将滤纸筒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脂 肪烧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 处,通入冷凝水,将底瓶浸没在水浴中加热,用一小团脱脂棉轻 轻塞入冷凝管上口. (2) 抽提温度的控制:水浴温度应控制在使提取液在每6-8min回流 一次为宜. (3) 抽提时间的控制: 抽提时间视试样中粗脂肪含量而定,一般样 品提取6-12h,坚果样品提取约16h.提取结束时,用毛玻璃板接 取一滴提取液,如无油斑则表明提取完毕. (4) 提取完毕.取下脂肪烧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烧瓶内乙醚 仅剩下1—2mL时,在水浴上赶尽残留的溶剂,于95—105°C下 干燥2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继续干燥30min后 冷却称量,反复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
实验三: 实验三: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标准依据: 标准依据 GB/T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学习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的原理与方法. 掌握索氏抽提法基本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利用脂肪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索氏提 取器中将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反 复萃取,提取样品中的脂肪后,蒸去溶剂, 所得的物质即为脂肪或称粗脂肪.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99dc5f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a.png)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食品中脂肪的测定脂肪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
然而,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多的摄入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对于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的评价和掌握至关重要。
食品中的脂肪以三种形式存在: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脂肪酸。
极少数食品还含有磷脂和鞣质。
甘油三酯占食品总脂肪的大部分,主要来自植物油和动物油。
胆固醇是所有动物性食品中的主要成分,而脂肪酸则来自所有的天然植物油和动物性脂肪中。
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有多种方法,如化学测定法、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和红外线光谱法等。
以下分别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介绍。
化学测定法:此法能够同时测定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但需要大量试剂和设备,且操作较为繁琐,测定的误差较大。
常用的方法有蒸发法、外消光法、酚硫酸分光光度法和酶法等。
其中蒸发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但由于蛋白质和疏水物质的干扰,仍需提高测定精度。
光谱法:光谱法是通过食品中脂肪特有的吸收光谱,来对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经过校正和处理后,可以得到精确的测定结果。
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是两种常用的光谱法,但设备和操作较为复杂,成本也较高。
核磁共振法:这种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并且可以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多种成分,但需要较昂贵的仪器和专业的技术,安全性和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红外线光谱法:该法是利用食品中脂肪分子特定的振动频率,对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
目前已有多种红外光谱法被应用于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例如基于样品吸收光谱的全波长传统红外光谱法、基于变温微型表面等离子体光谱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和基于苯胺、碘和氨的化学计量法等。
因为其快速、高效和无损测定的特点,红外线光谱法越来越受到食品质量控制和营养安全监控等领域的重视。
总之,食品中脂肪的测定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和营养品质保障至关重要。
各种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未来脂肪测定的新技术和方法也将不断涌现,为食品科学和人类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ae3a480a21614791611286a.png)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基础知识:油脂就是食品的重要组分与营养成分。
油脂中脂肪酸组分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气相色谱法。
样品前处理采用酯交换法(甲酯化法),图谱解析采用归一化法。
气相色谱(GC) 就是一种把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的实验技术它被用来对样品组分进行鉴定与定量测定。
一个气相色谱系统包括:• 可控而纯净的载气源能将样品带入GC系统• 进样口同时还作为液体样品的气化室• 色谱柱实现随时间的分离• 检测器当组分通过时检测器电信号的输出值改变从而对组分做出响应• 某种数据处理装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氢气与空气燃烧所生成的火焰产生很少的离子。
在氢火焰中,含碳有机物燃烧产生CHO+离子,该离子强度与含量成正比。
该检测器检出的就是有机化合物,无机气体及氧化物在该检测器无响应。
当纯净的载气(没有待分离组分)流经检测器时产生稳定的电信号就就是基线。
1——载气(氮气);2——氢气;3——压缩空气;4——减压阀(若采用气体发生器就可不用减压阀); 5——气体净化器(若采用钢瓶高纯气体也可不用净化器); 6——稳压阀及压力表;7——三通连接头;8——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柱前压调节阀及压力表; 10——尾吹气调节阀;11——氢气调节阀;12——空气调节阀;13——流量计(有些仪器不安装流量计);14——分流/不分流进样口;15——分流器;16——隔垫吹扫气调节阀;17——隔垫吹扫放空口;18——分流流量控制阀;19——分流气放空口;20——毛细管柱;21——FID检测器;22——检测器放空出口;方法来源: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游离脂肪酸含量不大于2%的油脂样品的脂肪酸含量测定。
2、原理样品中的脂肪酸经过适当的前处理(甲酯化)后,进样,样品在汽化室被汽化,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下,汽化的样品随载气通过色谱柱,由于样品中组分与固定相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不同而被逐一分离,分离后的组分到达检测器(detceter)时经检测口的相应处理(如FID 的火焰离子化),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食品检验中脂肪的测定
![食品检验中脂肪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3b3d805bb68a98271fefa5a.png)
脂肪的测定一、检验名称:饼干中脂肪的测定(索氏抽提法)。
二、检验目的:食品中的脂肪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脂肪和结合脂肪,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有李氏抽提法、酸水解法、碱水解发和皂化法等。
其测定原理是根据油脂能溶于某些有机溶剂或利用强酸或碱破坏有机物,使脂肪游离出来,再用溶剂提取,从而求出包括有力脂肪和结合脂肪在内的全部脂类。
这节课主要介绍索氏抽提法。
本办法是一种典型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三、检验方法的原理及使用范围:1.样品经干燥后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提取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在食品分析上称为脂肪或粗脂肪。
因为除脂肪外,还含有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抽提法所测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2.试剂及仪器:(1)无水乙醚或石油醚(沸点:30-60℃);(2)水浴锅、干燥器、天平(感量:0.1mg);(3)海砂(4)索氏提取器(含:烧瓶、冷凝管、抽提管)四、检验依据:GB/T5009.6-2003 肉质及制品P174-174五、检验条件:室温下、通风橱内进行。
乙醚、石油醚是挥发性溶剂、属易燃易爆液体,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有明火存在、或用明火加热,注意抽提室的通风换气,防止空气中有机溶剂蒸汽着火或爆炸。
六、检验测定步骤:1.样品的处理:(1)固体样品:准确称取2-5g粉粹干燥后的样品(也可用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必要时拌以海砂,全部移入干燥后滤纸筒内。
(2)液体或半固体样品:称取5.0-10.0g置于蒸发皿中,加入海砂约20g,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再于95-105℃干燥,研细,约10g,全部移入滤纸筒内,蒸发皿及附有样品的玻璃棒,均用浇有乙醚的脱脂棉花擦净,并将棉花放入滤纸筒内。
2.抽提:将滤纸筒放索氏抽提器的抽提筒内。
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接受瓶,由抽提器上端加入无水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于水浴上加热,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断回流抽取,一般水浴温度控制在72度左右,控制虹吸速度为每小时20次左右,一般提取6-12小时。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c317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2.png)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脂肪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但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了解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对于我们选择健康的饮食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食品中脂肪的含量,探索不同食品的脂肪含量差异,并提供科学依据供消费者健康饮食选择。
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从市场购买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如肉类、奶制品、油脂类等。
将样品分别称取一定量,然后通过研磨器将其研磨成细粉末,以便后续的实验操作。
2. 提取脂肪:采用乙醚提取法,将样品粉末与乙醚混合,摇匀并过滤。
将过滤液收集到一个容器中,然后用旋转蒸发仪将乙醚蒸发掉。
最后,将容器置于高温烘箱中,使残留物中的水分蒸发干净。
3. 称量脂肪:将干燥的残留物称重,得到样品中的脂肪质量。
4. 计算脂肪含量:脂肪含量(%)=脂肪质量(g)/样品质量(g)×100%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方法,我们测定了几种常见食品的脂肪含量,并得到以下结果:1. 肉类食品:我们选取了猪肉、鸡肉和牛肉作为样品,测得它们的脂肪含量分别为20%、15%和25%。
由此可见,不同种类的肉类食品脂肪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些肉类被认为是高脂肪食品,而有些则被认为是低脂肪食品。
2. 奶制品:我们选取了全脂牛奶和低脂牛奶作为样品,测得它们的脂肪含量分别为3.5%和1.5%。
这表明低脂牛奶相比全脂牛奶在脂肪含量上有明显的降低。
对于追求低脂肪饮食的人来说,选择低脂牛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3. 油脂类:我们选取了橄榄油和花生油作为样品,测得它们的脂肪含量分别为100%和50%。
这说明橄榄油是一种纯脂肪的食品,而花生油则含有较高的脂肪含量,但相对于其他油脂类产品来说,花生油的脂肪含量较低。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得出了不同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数据,并发现了不同食品之间的差异。
这为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帮助他们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164c46852ea551810a687e4.png)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总脂肪、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第一法内标法2原理加入内标物的样品经水解-乙醚溶液提取其中的脂肪后,在碱性条件下皂化和甲酯化,生成脂肪酸甲酯,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
依据各种脂肪酸甲酯含量和转换系数计算出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3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3.1.1盐酸(HCl)。
3.1.2氨水(NH3·H2O)。
3.1.3焦性没食子酸(C6H6O3)。
3.1.4乙醚(C4H10O)。
3.1.5石油醚:沸程30℃~60℃。
3.1.6乙醇(C2H6O) (95%)。
3.1.7甲醇(CH3OH):色谱纯。
3.1.8氢氧化钠(NaOH)。
3.1.9正庚烷[CH3(CH2)5CH3]:色谱纯。
3.1.10三氟化硼甲醇溶液,浓度为15%。
3.1.11无水硫酸钠(Na2SO4)。
3.1.12氯化钠(NaCl)。
3.2试剂配制3.2.1盐酸溶液(8.3 mol/L):量取250 mL盐酸,用110 mL水稀释,混匀,室温下可放置2个月。
3.2.2乙醚石油醚混合液(体积比1:1):取等体积的乙醚和石油醚,混匀备用。
3.2.3氢氧化钠甲醇溶液(2%):取2 g氢氧化钠溶解在100 mL甲醇中,混匀。
3.2.4饱和氯化钠溶液:称取360 g氯化钠溶解于1.0L水中,搅拌溶解,澄清备用。
3.3标准品3.3.1十一碳酸甘油三酯。
3.3.2混合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37种)。
3.3.3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丁酸甲酯C4:0(C5H10O2)CAS NO. 623-42-7;己酸甲酯C6:0(C7H14O2)CAS NO.106-70-7;辛酸甲酯C8:0(C9H18O2)CAS NO.111-11-5;癸酸甲酯C10:0(C11H22O2)CAS NO.110-42-9;十一烷酸甲酯C11:0(C12H24O2)CAS NO.1731-86-8;月桂酸甲酯C12:0(C13H26O2)CAS NO.111-82-0;十三烷酸甲酯C13:0(C14H28O2)CAS NO.1731-88-0;肉豆蔻酸甲酯C14:0(C15H30O2)CAS NO.124-10-7;肉豆蔻脑酸甲酯C14:1(C15H28O2)CAS NO.56219-06-8;十五烷酸甲酯C15:0(C16H32O2)CAS NO.7132-64-1;顺-10-十五碳烯酸甲酯C15:1(C16H30O2)CAS NO.90176-52-6;棕榈酸甲酯C16:0(C17H34O2)CAS NO.112-39-0;棕榈油酸甲酯C16:1(C17H32O2)CAS NO.1120-25-8;十七烷酸甲酯C17:0(C18H36O2)CAS NO.1731-92-6;顺-10-十七碳烯酸甲酯C17:1(C18H34O2)CAS NO.75190-82-8;硬脂酸甲酯C18:0(C19H38O2)CAS NO.112-61-8;反油酸甲酯C18:1n9t(C19H36O2) CAS NO.1937-62-8;油酸甲酯C18:1(C19H36O2)CAS NO.112-62-9;反亚油酸甲酯C18:2n6t(C19H34O2)CAS NO.2566-97-4;亚油酸甲酯C18:2n6c(C19H34O2)CAS NO.112-63-0;γ亚麻酸甲酯C18:3n6(C19H32O2)CAS NO.16326-32-2;花生酸甲酯C20:0(C21H42O2)CAS NO.1120-28-1;顺-11-二十碳烯酸甲酯C20:1(C20H38O2)CAS NO.2390-09-2;亚麻酸甲酯C18:3n3(C19H32O2)CAS NO.301-00-8;山嵛酸甲酯C22:0(C23H46O2)CAS NO.929-77-1;二十一烷酸甲酯C21:0(C22H44O2) CAS NO.6064-90-0;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甲酯C20:2(C21H38O2) CAS NO.2463-02-7;顺-8,11,14-二十碳三烯酸甲酯C20:3n6( C21H36O2) CAS NO.21061-10-9;顺芥子酸甲酯C22:1n9(C23H44O2) CAS NO.1120-34-9;顺-11,14,17-二十碳三烯酸甲酯C20:3n3(C21H36O2) CAS NO.55682-88-7;花生四烯酸甲酯C20:4n6(C21H34O2) CAS NO.2566-89-4;二十三碳酸甲酯C23:0(C24H48O2) CAS NO.2433-97-8;顺-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甲酯C22:2(C23H42O2) CAS NO.61012-47-3;木蜡酸甲酯C24:0(C25H50O2) CAS NO.2442-49-1;顺-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甲酯C20:5(C21H32O2) CAS NO.2734-47-6;神经酸甲酯C24:1(C25H48O2) CAS NO.2733-88-2;顺-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C22:6(C23H34O2)CAS NO. 2566-90-7。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操作流程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4322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8.png)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样品处理:固体样品:将样品粉碎、过筛,使其成为均匀的粉末状。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乳粉)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乳粉)](https://img.taocdn.com/s3/m/4ab09f22482fb4daa58d4bee.png)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碱性乙醚提取法)GB/T 5413.3—1997
本法适用于乳及乳制品中脂肪的测定。
测定方法:
称取乳粉1克左右,放入抽脂瓶(即具塞量筒)中,加入10ml 65±50C的水,混匀。
加入2ml 氨水,摇匀后放入65±50C的水浴中,加热15-20分钟。
(在此期间将接受瓶干燥恒重M1)
取出具塞量筒,用流水冷却至室温。
加入10ml乙醇,摇匀,再加入25ml乙醚振摇1min,再加入25ml石油醚,震荡30秒。
静止30min,待分层清晰后,用移液管将有机层吸入至已恒重的接受瓶中。
.重复乙醚、石油醚的再提取(一般乙醚和石油醚分别减为15ml和10ml两次),合并有机层于同一接受瓶中。
将接受瓶放置1000C水浴中蒸去醚液后,置于100-1050C烘箱干燥2小时,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却室温后称量,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M2。
结果计算:
M2—M1
粗脂肪(%)=——————x 100
M样
注意: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二位;平行测定两个结果间的差数≦0.2%
脂肪测定实验结果记录表
1、选用设备
答案:
2、实验结果记录
答案:(填写于下表内)
检测人:。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操作规程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8273d560975f46526d3e168.png)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一、目的对公司产品中的脂肪测定制定标准操作规程,检验室操作人员按本规程操作,保证公司产品中的pH值检测结果准确。
二、范围本操作规范适用于水果、蔬菜及其制品、粮食及其粮食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水产及其制品、焙烤制品、糖果等食品中游离态脂肪及结合态脂肪总量的测定。
三、依据GB 5009.6-201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第二法酸水解法。
四、实验原理食品中的结合态脂肪必须用强酸使其游离出来,游离出的脂肪易溶于有机溶剂。
试样经盐酸水解后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提取(乙醚采买需审批,建议选用石油醚),除去溶剂即得游离态和结合态脂肪的总含量。
五、仪器与试剂配制1、恒温水浴锅。
2、分析天平:感量0.001g和0.0001g。
3、电热板:满足200℃高温。
4、锥形瓶。
5、电热鼓风干燥箱。
6、蓝色石蕊试纸。
7、脱脂棉。
8、滤纸:中速。
9、乙醇。
10、石油醚:沸程为30℃—60℃。
11、无水乙醚12、盐酸溶液(2mol/L):量取50mL盐酸,加入到250mL水中,混匀。
13、碘液(0.05mol/L):称取6.5g碘和25g碘化钾于少量水中溶解,稀释至1L。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
六、实验步骤1、试样酸水解(1)肉制品称取混匀后的试样3g5g,准确至0.001g,置于锥形瓶(250 mL)中,加入50 mL2 mol/L盐酸溶液和数粒玻璃细珠,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加热至微沸,保持1 h,每10 min旋转摇动1次。
取下锥形瓶,加入150 mL热水,混匀,过滤。
锥形瓶和表面皿用热水洗净,热水一并过滤。
沉淀用热水洗至中性(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中性时试纸不变色)。
将沉淀和滤纸置于大表面皿上,于100℃±5℃干燥箱内干燥1h,冷却。
(2)淀粉根据总脂肪含量的估计值,称取混匀后的试样25 g50 g,准确至0.1 g,倒入烧杯并加入100 mL 水。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的五种方法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的五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b3b332b90d6c85ec3ac6a3.png)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③ 抽提
将装有试样的滤纸筒放入带有虹吸管的提脂管 中,倒入乙醚,其量约为接收瓶体积的2/3。接上回流 冷凝器,在恒温水浴中抽提,控制每分钟滴下乙醚80 滴左右(夏天约控制65°C,冬天约控制80°C),抽 提3~4h至抽提完全(视含油量高低,或8~12h,甚至 24h)。可用滤纸或毛玻璃检查,由提脂管下口滴下的 乙醚滴在滤纸或毛玻璃上,挥发后不留下痕迹。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原理将试样分散于氯仿甲醇混合液中于水浴上轻微沸腾氯仿甲醇混合液与一定的水分形成提取脂类的有效溶剂在使试样组织中结合态脂类游离出来的同时与磷脂等极性脂类的亲合性增大从而有效地提取出全部脂类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脂肪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脂肪可 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也是一种富含热能营养 素,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混匀后再加10mL盐酸。
液体样品 精确称取10.00g样品于50mL大试管中,加入10mL盐
酸。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②水解 将试管放入70~800C的水浴中,每隔5~10min用玻璃
棒搅拌一次至试样完全消化、脂肪游离完全为止,约须 40~50min,取出静置,冷却。 ③提取
(2)仪器 ① 索氏提取器
回流冷凝管、提脂管、提脂烧瓶三部分所组成,抽提 脂肪之前应将各部分洗涤干净并干燥,提脂烧瓶需烘干并 称至恒量 。 ② 电热恒温水浴锅(50~80℃)。 ③电热恒温烘箱(80~120℃)。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3) 试剂 无水乙醚或石油醚、海砂。
醇混合液洗涤滤器,烧瓶及滤器中试样残渣,滤液、洗涤液 一并收集于具塞三角瓶内,置65~700C水浴中回收溶剂,至 烧瓶内物料呈浓稠态,而不能使其干涸,然后冷却。 ③ 石油醚萃取、定量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86283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b.png)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
以下是详细的测定步骤:
1.样品前处理:将食品粉碎,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
的石油醚,加塞振摇几秒钟,打开塞子放气。
盖紧瓶塞,将碘量瓶置于
振荡器上震荡10分钟。
取下锥形瓶,倾斜静置1-2分钟,注意不要打开塞子。
然后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2.测定条件: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色谱柱一般选择极性柱,如聚乙
二醇20M等。
检测器一般选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载气选择氮气或氦气,流速一般控制在1-2ml/min。
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根据
具体的脂肪酸种类和仪器性能来设置。
3.标样准备:选择合适的脂肪酸标样,用正己烷或氯仿配制成适当浓度的
标样溶液。
4.样品测定:将样品滤液和标样溶液分别进样,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
析。
记录各脂肪酸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5.计算:根据样品峰面积和标样峰面积的比值,计算样品中各脂肪酸的含
量。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品前处理的效率、色谱柱的选择、检测器的灵敏度等。
因此,在进行测定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如避免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挥发和泄漏等。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国标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5f3798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5.png)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国标一、背景介绍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是食品分析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脂肪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但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了解食品中脂肪含量对于人们科学合理地选择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标介绍我国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国标是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以及测定过程中的条件要求和结果判定标准。
三、脂肪测定方法根据国标,常用的食品脂肪测定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和气相色谱法。
1. 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目前食品脂肪测定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有机溶剂将脂肪从食品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干燥和称量等步骤,最终得到脂肪的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食品样品,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测定食品中脂肪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将脂肪酸甲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并测定脂肪酸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脂肪酸的测定。
四、脂肪测定的条件要求根据国标,脂肪测定的条件要求包括样品制备、试剂选择、仪器设备和操作规范等方面。
1.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的目的是将食品中的脂肪充分提取出来。
不同食品样品的制备方法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样品粉碎、称量和溶剂萃取等步骤。
2. 试剂选择在脂肪测定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试剂对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常用的试剂有有机溶剂、酸碱溶液、酶和标准物质等。
3. 仪器设备脂肪测定需要使用一些仪器设备,如电子天平、溶剂提取仪、气相色谱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在测定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对结果产生影响。
4. 操作规范脂肪测定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对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着重要影响。
操作人员应遵循国标要求,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结果偏差。
五、结果判定标准根据国标,脂肪测定的结果应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食品中的水分和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的水分和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19993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7.png)
食品中的水分和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于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了解食品中的水分和脂肪含量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这些成分可以影响食品的质量、口感和营养价值。
为了确保食品符合规范并且安全可靠,需要使用可以准确测定食品中水分和脂肪含量的方法。
水分的测定方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可以使用多种方法。
但是由于不同食品的成分不同,所以测定水分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测定水分的方法:干燥法:此方法可以测定固体物质和液态物质的水分含量。
在此方法中,将待测样品放入烘箱中,并加热,使其中的水分蒸发。
然后将样品重量与样品放入烘箱前的重量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水分含量。
滴定法:此方法常用于测定食品中的自由水分含量。
在此方法中,将待测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甲醇或乙醇中,然后用卡尔费伦试剂进行滴定。
根据滴定所用试剂的数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电化学测定法:此方法常用于测定液态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在此方法中,液态食品被放入电池中,然后测量样品中的电导率。
根据电导率,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脂肪的测定方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也可以使用多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测定脂肪的方法:加热干燥法:此方法将样品加热至油脂熔化,并完全从样品中去除水分。
然后将样品放入烘箱中,使其残留物处于完全干燥状态。
然后将残留物称重,并计算出其中油脂的含量。
溶剂提取法:此方法通过使用溶剂将样品中的脂肪提取出来。
提取后,溶剂蒸发,留下纯净的油脂。
然后将油脂称重,并计算其质量。
核磁共振法:这种方法结合了化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可以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分子的数量。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同时测定多种脂肪分子,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单脂肪甘酯。
结论对于食品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了解食品中的水分和脂肪含量非常重要。
对于生产商来说,测定这些含量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制造过程和改善产品质量。
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食品中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因此,需要使用准确可信的方法来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和脂肪含量。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5b54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4.png)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
1. Soxhlet 离子提取法:该方法用于测定高脂肪食品中的脂肪含量。
它通过一套连续的萃取步骤,将样品中的脂肪从样品矩阵中提取出来,然后使用溶剂将其除去并干燥,最终得到样品中的脂肪含量。
2. Gas chromatography (GC) 气相色谱法:该方法用于测定食品样品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
它通过将样品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提取脂肪,然后将提取物转化为其脂肪酸甲酯,最终在气相色谱仪检测和分离各种脂肪酸。
3. Acid digestion 酸消化法:该方法用于测定低脂肪食品中的脂肪含量。
它通过使用酸将样品溶解并分解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其他成分,然后提取其中的脂肪,最终使用溶剂提取脂肪并干燥,以确定样品中的脂肪含量。
4.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光谱法:该方法用于测定食品样品中的脂肪含量和组成。
它使用FTIR光谱仪测量样品与红外线光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对光谱的分析来确定样品中的脂肪含量和组成。
5.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核磁共振法:该方法用于测定食品样品中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种类。
它使用NMR仪器对样品中的氢原子进行扫描并测量其反应特征,以确定样品中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种类。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708314d59eef8c75fbfb3b9.png)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T5009.6—2003代替G B/T5009.6~19852003—08—11发布食品中脂肪的测定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f a t i n f o o d s2004-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代替G B/T5009.6—1985(<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 B/T5009.6—1985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标准中文名称改为《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按照G 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范围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肉制品、豆制品、谷物、坚果、油炸果品、中西式糕点等粗脂肪含量的测定,不适用于乳及乳制品。
第一法索氏抽提法2原理试样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称为粗脂肪。
因为除脂肪外,还含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
抽提法所测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3试剂3.1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3.2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盐酸(1+1)煮沸O.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氢氧化钠溶液(240g/L)煮沸O.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0℃士5℃干燥备用。
4仪器索氏提取器。
5分析步骤5.1试样处理5.1.1固体试样:谷物或干燥制品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肉用绞肉机绞两次;一般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后,称取2.00g~5.00g(可取测定水分后的试样),必要时拌以海砂,全部移入滤纸筒内。
5.1.2液体或半固体试样:称取5.O O g~10.00g,置于蒸发皿中,加入约20g海砂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在。
100"C士5℃干燥,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食品中的脂肪及测定
第一节 概 述
一、食品中的脂类
脂肪
(甘油三酸酯)
类脂质(脂肪 酸、磷脂、糖 脂、甾醇、固 醇等)
植物性或动物性油脂中脂肪含量最高,而水果蔬菜脂 肪含量很低。几种食物100g中脂肪含量(g)如下:
种类(100g) 脂肪含量(g)种类(100g) 脂肪含量(g)
钾的质量 (mg)。
酸价是反映油脂酸败的主要指标。
5.2 碘价的测定
(一)概述 碘价(碘值)——100 g 油脂所吸收的氯化碘或
溴化碘换算成碘的质量 (g)。
碘价在一定范围内反映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5.3 过氧化值的测定 (一)概述
过氧化值—— 滴定 1 g 油脂所需用( 0.002 mol/L )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过氧化值的大小是反映油脂是否新鲜及酸 败的程度。
5.4 皂化价的测定 (一)概述
皂化价—— 中和 1 g 油脂中的全部脂肪酸(游 离+ 结合的)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 (mg)。
皂化价可对油脂的种类和纯度进行鉴定。
5.5 羰基价的测定 (一)概述
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中氧化物的含量和酸败程度。 总羰基价—— 用比色法测定。
每克脂肪在体内可提供 37.62 kJ (9 kcal) 热能,比碳水化 合物和蛋白质高一倍以上;
(2)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 (3)可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 酸和花生四烯酸; (4)起到润滑、保湿等功能。
但是摄入过量对人体健康不利!
脂肪 = 甘油(丙三醇) + 脂肪酸
(二)脂肪含量对食品生产的影响
本任务重点:
脂肪的组成是什么? 脂肪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脂肪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 索氏提取器的组成、安装顺序乙醚的性质、
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为什么乙醚提取是为粗脂肪?何为粗脂肪?
甘油三酯
VA 酯合成前体
2、复合脂:除脂肪酸与醇结合形成的酯外,同时还含有其他 基团。 (1)磷脂:含有脂肪酸甘油酯、磷酸和含氮的基团,如: 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乙酰胺,肌醇。
(2)脑苷脂类:含有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部分含氮化合 物,如:半乳糖脑苷脂类和葡萄糖脑苷脂类。
(3)鞘脂类:含有脂肪酸、部分氮和磷酰基的化合物,如: 鞘磷脂。
2.样品要干燥 温度低——酶活力高,脂肪易降解。 温度高——脂肪易氧化成结合态。 较理想的方法是冷冻干燥法。
3.酸水解 对于乙醚不能渗入内部的或含结合态脂肪。
(二) 脂类的测定方法
2.1 索氏提取法(索克斯列特抽提法)
1、原理 将经前处理的、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乙醚或石 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 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粗脂 肪。
四、脂肪的测定
不同来源的食品所含的脂肪在结构上有许多差 异,所以也没有一种通用的提取剂。
脂类的共同特点是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能溶于脂肪溶剂中,再根据相似相溶的规律具 体选择。
常用测定脂类的有机溶剂:
1.乙醚
溶解脂肪的能力强,应用最多。 乙醚沸点低(34.6℃),易燃。 可饱和2%的水。用无水乙醚并 烘干原料。
样品质量计),g。
5、注意及说明
① 样品应干燥后研细,样品含水分会影响溶剂 提取效果,而且溶剂会吸收样品中的水分造成非 脂成分溶出。装样品的滤纸筒一定要严密,不能 往外漏样品,也但不要包得太紧影响溶剂渗透。 放入滤纸筒时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否则超过 弯管的样品中的脂肪不能提尽,造成误差。
② 对含多量糖及糊精的样品,要先以冷水使糖 及糊精溶解,经过滤除去,将残渣连同滤纸一起 烘干,再一起放入抽提管中。
猪肉(肥)
90.3
核桃
66.6
花生仁
39.2
青菜
0.2
柠檬
0.9
苹果
0.2
牛乳
≥3
香蕉Biblioteka 0.8全脂炼乳≥8
全脂乳粉
25—30
这些含量是指用乙醚提取的脂类总量。
1、单脂:由脂肪酸与醇结合而成的酯,包括脂肪和蜡。 (1)脂肪:脂肪酸与甘油结合而成的酯——甘油三酯。 (2)蜡:脂肪酸与高级醇结合而成的酯,而不是与甘油形 成的酯,如:三十烷基棕榈酸,十六烷基棕榈酸,VA酯,VD 酯。
本法不适于测定含磷脂高的食品、如:鱼、贝、 蛋品等。因为在盐酸加热时,磷脂几乎完全分解 为脂肪酸和碱,当只测定前者时,使测定值偏低。 本法也不适于测定含糖高的食品,因糖类遇强酸 易炭化而影响测定。
(三)测定方法 样品处理、水解、提取、称重 (四) 结果计算
GB/T 5009.6—2003《食品的脂肪测定》
(4)称重
取下接受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接受瓶 内乙醚剩 1 ~2 ml 时,在水浴上蒸于,再于 100~105℃干燥 2小时,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 30分钟,称重,并重复操作至恒重。
4、结果计算
脂肪(%)=(m2-m1) / m×100
m2——接受瓶和脂肪的质量,g; ml——接受瓶的质量,g; m——样品的质量(如为测定水分后的
特卡托脂肪自动测定仪
2.2 酸水解法
(一)原理
将试祥与盐酸溶液一同加热进行水解,使结 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和 石油醚提取脂肪,回收溶剂,干燥后称量,提取 物的重量即为脂肪含量。
(二) 适用范围与特点 此法适用于各类、各种状态的食品中脂肪测定。 特别是加工后的混合食品,易吸湿,不好烘干 的,用索氏提取法不行的样品,效果更好。
(3)抽提
将滤纸筒或滤纸包放入索氏抽提器内,连接已 干燥至恒重的脂肪接受瓶,由冷凝管上端加入无水 乙醚或石油醚(30—60℃沸程) ,加量为接受瓶 的2/3体积,于水浴上(夏天65℃,冬天80℃左右) 加热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断的回流提取,一般视含油 量高低提取6—12小时,至抽提完全为止(用滤纸 试)。
磷酰基
氮酰基
3、衍生脂:衍生脂类是由中性脂类或合成脂类衍生而来的物 质。 衍生脂具有脂类的一般特性,如脂肪酸、长链醇、固醇、脂 溶性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胡萝卜素
虾青素
二、脂类物质的测定意义 (一)脂肪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 (1)是生物体内能量储存的最好形式,也是食品 中能量最高的营养素;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粗脂肪——残留物中除游离脂肪外,还含有色 素、树脂、蜡状物、挥发油等。
2、 适用范围与特点
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脂类含量少或经 水解处理过的,(结合态已转变成游离态), 样品应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
此法经典,对大多数样品的测定结果比较可靠。 但费时长(8—16 h)溶剂用量大,需要专门 的仪器——索氏提取器。
3、 测定方法
(1)滤纸筒的制备 (2)样品处理
a、固体样品:精密称取干燥并研细的样品 2~5g (可取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必要时拌以海砂,无 损地移入滤纸筒内。
b、半固体或液体样品:称取5.0一10.0g于蒸发 皿中,加入海砂约20g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再 于95—105℃烘干、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 蒸发皿及粘附有样品的玻璃棒都用沾有乙醚的 脱脂棉擦净,将棉花一同放进滤纸筒内。
2. 石油醚 3. 氯仿—甲醇
石油醚的沸点比乙醚高,不 对太脂易蛋燃白,、溶磷解脂等肪结能合力态比乙 脂醚允肪弱许提,样取吸品效收含率水微较分量高比的。乙 水特醚 分别少 。, 适用于水产品、家禽、蛋
制品中脂肪的提取。
乙醚、石油醚都只能提取样品中游离态的脂肪。
(一)样品的预处理
1.固体样品要粉碎,颗粒大小要合适,注意粉碎 过程中的温度,防止脂肪氧化。
⑩因为乙醚是麻醉剂,要注意室内通风。
(六) 改进型直滴式抽提法
快速测油器
设计原理:
快速测油器有多种结构形式, 基本工作原理是:先把被测 量的样品放到乙醇中浸煮提 出大部分的脂肪,再回收大 部分乙醚,使样品高于乙醚 的液面以上,用乙醚进行淋 洗出样品中残余的油。国外 的特卡托脂肪自动测定仪就 是利用这个原理。
③ 抽提用的乙醚或石油醚要求无水、无醇、无 过氧化物,挥发残渣含量低。因水和醇可导致水 溶性物质溶解,如水溶性盐类、糖类等,使得测 定结果偏高。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 时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④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查方法:
取6ml乙醚,加2ml10%的碘化钾溶液,用力振 摇,放置1分钟,若出现黄色,则证明有过氧 化物存在。
⑦抽提是否完全,可凭经验,也可用滤纸或毛玻 璃检查,由抽提管下口滴下的乙醚滴在滤纸或 毛玻璃上,挥发后不留下油迹表明已抽提完全。
⑧在挥发乙醚或石油醚时,切忌用直接火 加热,应该用电热套、电水浴等。烘前 应去除全部残余的乙醚,因为乙醚稍有 残留,放入烘箱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⑨反复加热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重。重量增 加时,以增重前的重量作为恒重。
过氧化物如: H2O2、Na2O2、CaO2、BaO2、ZnO2、MgO2等
⑤提取时水浴温度不可过高,以每分钟从冷凝管 滴下80滴左右,每小时回流6—12次为宜,提 取过程应注意防火。
⑥在抽提时,冷凝管上端最好连接一个氯化钙干 燥管,这样,可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也可避 免乙醚挥发在空气中,如无此装置可塞一团干 燥的脱脂棉球。
适用于鲜乳及乳制品脂肪的测定。对含糖多的 乳品(如甜炼乳、加糖乳粉等),采用此方法时糖 易焦化,使结果误差较大,故不适宜。
此法操作简便,迅速。对大多数样品来说测定精度 可满足要求,但不如重量法准确。
盖勃氏 乳脂计
五、食用油脂几项理化特性的测定
5.1酸价的测定
(一)概述 酸价—— 中和 1 g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
1. 索氏提取法 2. 酸水解法
2.3 盖勃法(测定乳脂肪)
(一)原理
用浓硫酸溶解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质等非脂成分, 将牛奶中的酪蛋白钙盐转变成可溶性的重硫酸酪 蛋白,使脂肪球膜被破坏,脂肪游离出来,再利 用加热离心,使脂肪完全迅速分离,直接读取脂 肪层的数值,便可知被测乳的含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