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比高矮》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比高矮》优质教案(附反思

中班科学《比高矮》优质教案(附反思

中班科学《比高矮》优质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中的第三章《比较与测量》,详细内容为《比高矮》。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高矮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高矮关系。

2. 学会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高矮,并能够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

3. 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达高矮关系。

难点:运用工具进行高矮测量,理解测量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玩具模型、图片等。

2.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若干个相同高度的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幼儿到讲台前,比较身高,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谁高谁矮。

2. 例题讲解:a. 出示两个不同高度的玩具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玩具高,哪个玩具矮。

b. 讲解比较高矮的方法,如直接观察、用手比划等。

3. 随堂练习:a. 请幼儿分组,每组比较桌上的积木高度,并用语言描述。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强调比较方法。

4. 工具测量:a. 出示尺子,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

b. 请幼儿分组,用尺子测量积木的高度,记录结果。

a.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测量结果,引导幼儿发现测量结果与观察结果的一致性。

b. 强调测量方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高矮2. 内容:a. 物体高矮属性b. 比较方法:直接观察、用手比划、工具测量c. 测量工具:尺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比较高矮,并记录比较结果。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比较高矮的方法,并能运用工具进行测量。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a.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用尺子测量,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高矮?b. 课后与家长互动,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比高矮》教案(通用16篇)

《比高矮》教案(通用16篇)

《比高矮》教案(通用16篇)《比高矮》篇1设计思路:进入中班的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步加深,他们能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了解新鲜的事物。

在排队时也会在无意间听到有些孩子的对话:我比你高,我排在你后面,我来关灯我人高的等。

孩子们也有意识认识到自己正在慢慢长高,正是这些无意间的发现,给孩子带来了继续探索,学习的愿望。

通过上周的艺术活动《我们在长大》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有意识认识到自己比小班时长高了很多,但具体长高他们是没有概念的。

我们班的孩子们喜欢和同伴做比较,无论在身高还是学习等方面,这说明他们都有各自的目标,比较上进。

但他们还没有掌握正确比高矮的方法,不知道在进行比较的时候,需要两人同时站在同一平面上,也不会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比较的结果,影响了孩子的正常交流。

通过活动,是想让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进行比高矮,尝试用简单的万法进行记录。

活动目标:1、在两个人比高矮的基础上,尝试三四五个幼儿一起比,比一比谁高谁矮,并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正确排列。

2、体验到自己长大长高了的快乐,要更加懂事。

活动准备:测量身高的刻度表。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主题——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正在不断地长大。

1、上次老师带你们去看小班的弟弟妹妹。

还记得吗?他们叫你们哥哥姐姐啦了哦!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长大了,成为中班的小朋友了,那你们觉得自己哪里长大了呢?小结: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升入中班后,变得更加懂事了,本领也更大了,而且都长高了,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高谁矮好吗?二、和同伴比高——帮助幼儿用简单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比高矮。

(可采用身体站直背对背的比法)2、幼儿自由结伴,三人一组比高矮。

(两个两个轮换比)3、幼儿自由结伴,四人一组比高矮。

(运用目测的方法比较)4、幼儿自由结伴,五人一组比高矮,说出本组最高和最矮的幼儿,进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序。

(找出最高和最矮的幼儿,中间的再比,简单的记录)小结:刚才你们用了好多不同的方法来比较,下次把这些记录的好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哦!三、模仿游戏:高朋友和矮朋友《比高矮》教案篇2设计意图:本学期我园围绕“数学”领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一课多研”、“好课多磨”等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精选4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精选4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精选4篇)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比高矮篇1活动目标1、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并能用三个或更多的物体比较高矮。

2、能认真地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P11,2、三个不同高度的帽子。

3、一个大方块。

活动过程1、玩比高矮的游戏。

(1)、两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我让她们都站在这平平的地面上。

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2)、再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比较。

"又来一个小朋友,我也让他站在这平平的的地面上,并站在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小朋友。

看看她比哪个小朋友高?比哪个小朋友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3)请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大方块上,与其他两个小朋友比一比,现在谁高谁矮。

(4)请幼儿认真观察、思考:谁最高?谁最矮?为什么?想一想比高矮,怎样比最公平?2、再次尝试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至五人,幼儿自己练习比高矮,并按高到矮(或矮到高)顺序排队。

3、再请三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戴着高矮不同的帽子,请其他的小朋友比一比,说一说哪顶帽子高,哪顶帽子矮,怎么比?(1)请小朋友将帽子摘下来,放在桌子上比一比。

(2)与小朋友讨论比较高矮的方法:相比较的物体必须都放在同一个面上,也就是说都在桌面上或都在地面上,而且这些地方一定要是平的。

4、做练习《我的数学》P11,比一比谁戴的帽子高,谁的帽子矮。

在高帽子上打勾,矮帽子上画小三角形。

后讲评幼儿做练习的情况。

5、小朋友们,想不想让自己比别人高呀?那我们要怎么做呢?(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少吃零食,多运动,才长得高。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篇2活动目标:1、学习一些简单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2、学习在比较高矮的过程中,懂得高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篇11.学习比较物件的高矮,初步体验物体高矮不变性和相对性。

能用词汇“高”、“矮”表示比较结果。

2.引导幼儿思考、解答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和比较人和物体的高矮,对比较高矮有初步的经验。

2.椅子一张。

活动过程:1.比较高矮。

(1)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

①教师站立。

“我是高还是矮?”“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还是矮。

”②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

“×××小朋友和老师站在一起比,我们两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较,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

)③小朋友之间比高矮。

“请两三对小朋友作比较,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

”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矮。

④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2)变换站立位置比较(两人站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进行比较)。

让被请幼儿站在椅子上(高于老师)。

“现在再比比看,我们俩谁高谁矮?为什么?”“小结:比较人们个子高矮时,两人要站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要站在同样高的地面上,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现在小朋友明显高,是因为他在椅子上老师站在地面上。

实际上它还是比老师矮。

”2.感知高矮的相对性(让幼儿体验到谁高谁矮要看他和谁比)。

(1)观察比较。

①请一小朋友甲和教师比高矮。

②再请第二位小朋友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

③“怎么一会儿甲小朋友矮,一会又说他高,到底甲是矮还是高?”讨论: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看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甲小朋友和教师比时矮,可他和乙小朋友比就高。

(2)小朋友之间比较。

另请三位幼儿(高矮依次递增)进行比较,可重复两三次。

中班科学活动比较高矮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比较高矮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比较高矮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前言科学和数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学科。

科学帮助幼儿探索和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而数学则帮助幼儿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篇教案旨在帮助中班幼儿在科学和数学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测量和比较身高理解高矮的概念。

•能够通过制作拼图和排列玩具等活动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白板及白板笔•测量工具(尺子或卷尺)•中班幼儿的身高记录表•拼图和排列玩具•贴纸和颜色笔教学内容及步骤1. 热身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

比如,在教室中播放适合年龄的音乐并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或者进行游戏等,这些都可以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身高比较第一部分建立在幼儿的身体中,可以让幼儿直接参与和体验。

首先,让每个幼儿测量自己的身高,记录到身高记录表里。

然后,让幼儿互相比较身高,看看谁是班里最高的或最矮的。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逐渐理解高矮的概念。

3. 制作拼图第二部分是通过拼图活动来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为幼儿准备一些不同难度的拼图游戏,并在每个拼图的开始时给幼儿一个示范。

在幼儿完成拼图后,让他们用颜色笔涂出拼图的内容,同时为每位幼儿发放一些贴纸奖励。

4. 排列玩具第三部分是通过玩具排列活动来巩固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为幼儿准备一些不同的玩具,并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这些玩具。

在排列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想法,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次教案中,我们通过身高比较、拼图制作和排列玩具等活动,提高了幼儿的高矮概念、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环节的流畅度,让幼儿在每个环节中都能充分参与和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适时地加入游戏和故事等元素,以增加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比高矮中班教案5篇

比高矮中班教案5篇

比高矮中班教案5篇比高矮中班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培育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进展幼儿的察看力及比较推断的本领。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二、活动准备1、每人一套操作料子(大矿泉水瓶、小矿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设置好表演情境。

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

设置表演情境。

请两个小伙伴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问:他们俩到底谁高,谁矮呢?“文章.出自负.考.吧幼.师网."这样能比出高矮来吗?为什么?鼓舞幼儿充足讨论。

老师小结: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略比较出谁高谁矮。

幼儿示范正确的比高矮方法。

2、引导幼儿发觉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伙伴更矮的小伙伴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伙伴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伙伴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引导幼儿察看、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

3、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引导语:一天,几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伙伴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4、幼儿通过自身参加,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

玩游戏《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选出每组最高的小伙伴,再派出来竞赛,选出全班最高的小伙伴,颁发奖牌,并鼓舞小伙伴,多吃饭菜、多运动,才长得高。

四、活动延长率领幼儿察看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

活动反思: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身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喜好,再来察看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

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把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中班科学《比较高矮》(精选9篇)

中班科学《比较高矮》(精选9篇)

中班科学《比拟高矮》〔精选9篇〕篇1:中班科学《比拟高矮》一、设计意图:比拟高矮是中班上学期数学领域中的二、活动目的 1.学会通过目测比拟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拟方法,初步会按照高矮排序特征进展排序。

三、活动准备: 1.经历准备:幼儿已经学过大小、长短等计量单位。

2.物质准备:〔1〕ppt幻灯片:高矮不同的树、房子以及不能用高矮比拟的实物;〔2〕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

四、活动过程1.出示高矮不同的房子与动物,引导幼儿为动物选择正确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要让长颈鹿住在高房子里?2.观看ppt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拟物体的高矮。

〔1〕出示单个实物,引导幼儿判断实物的高矮。

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比拟高矮的规那么与方法。

①这棵树是高还是矮呢?②为什么一棵树不能看出高和矮?小结:当个物体无法比拟高矮,最少需要两样才能进展比拟。

〔2〕出示高矮不同的三个实物,通过两两相比拟,发现高矮的相对性。

提问:①如今有两棵〔三棵〕树,可以比高矮了吗?为什么?②同一中物体可以比拟高矮,不同的物体〔如:猴子和小鸡〕可以吗?③五只不同的动物,在比拟高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老师小结:要比拟高矮,可以是同一类物体进展比拟〔如树和树,兔子和兔子〕,也可以用不同类的物体〔如树和兔子〕,但是比拟的时候都要站在同一个高度。

3.以幼儿为参照物,在楼梯进展高矮比拟,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比拟高矮的方法。

小结:要进展人的高矮比拟,首先要站在同一高度,自然站立,不躬身,不踮脚尖。

4.区域操作练习:为五个以内不同高度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筒排列高矮顺序。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拟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的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地排列。

让幼儿借助多媒体的参与,正面感知生活中的高矮。

活动的开场环节,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认识高矮,并出示苹果、棍子、铅笔、运发动等人和物,启发幼儿寻找可以正确运用高矮来衡量的物品——人物,并为苹果、花朵、棍子、铅笔匹配正确的描绘性词汇,如:苹果——大、小;棍子——粗、细;铅笔——长、短。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精选13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精选13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精选13篇)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篇1活动目标: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按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活动准备:积木、瓶子、套娃、纸盒等幼儿每人一份活动过程: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1、出示一棵树,请幼儿说说是高的还是矮的?2、分别出示第二、三棵树,幼儿判断哪棵树高,哪棵树矮?你是怎么知道的?二、比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1、请一位幼儿,能知道他是高还是矮?2、两位幼儿比,谁长的高,谁长的矮?重点引导幼儿说清:谁比谁高,谁比谁矮?3、小结:高和矮是要通过比较以后才能知道,只有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时不能判断高矮。

三、按高矮排序1、幼儿自选一种操作材料,按高矮排序。

2、引导幼儿一起检查、纠正。

重点引导:用目测的方法仔细观察比较。

3、另选一种材料,按高矮排序。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篇2设计意图:幼儿在生活中对物体的高矮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比较的方法却不甚了解,常常凭直观的感觉。

本活动设计从故事导入,自然引入高矮的概念,从图片的高矮比较到同伴之间高矮的相互比较,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了高矮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活动名称:数学活动内容:比高矮活动目标:1.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2.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活动重点: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活动准备:1.教师熟悉故事《长颈鹿和山羊》。

2.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三张,山羊图片一张。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1.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自然引出高矮的概念。

(1)出示山羊和长颈鹿图片。

教师一手拿着山羊图片一手拿着长颈鹿的图片说:"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幼儿分别与山羊和长颈鹿打招呼。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比较高矮(精选4篇)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比较高矮(精选4篇)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比较高矮(精选4篇)教案一:比较高矮的猴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高度的猴子,认识到高矮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高度大小。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高矮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高度大小。

教学准备:1. 插图或图片展示不同高度的猴子。

2. 材料:纸、铅笔、尺子。

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插图或图片展示不同高度的猴子,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高矮关系。

2. 教师解释高矮的概念,并给出准确的比较方式,如使用尺子测量并比较两个猴子的身高。

3. 学生实践操作。

教师分发纸、铅笔和尺子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制作两个猴子的剪纸,并用尺子测量并比较它们的高矮关系。

4. 学生交流分享。

学生互相比较自己制作的猴子的高矮,并把比较结果呈现给全班。

5.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强调学生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高度大小。

6.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比较家里的物体的高矮,并在明天的课上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扩展:为了加深学生对高矮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展示不同高度的水杯、书包等物体,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比较自己和同学的身高等。

教案二:比较高矮的水果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地比较不同水果的高低。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比较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高矮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比较不同水果的高低。

教学准备:1. 各种高矮不同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梨子、柠檬等。

2. 材料:纸、铅笔。

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

教师展示不同高度的水果,并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高低关系。

2. 学生实践操作。

学生拿到纸和铅笔,按照老师的指示制作两个水果的剪纸,并进行比较,说出它们的高低关系。

3. 学生交流分享。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制作的水果剪纸的高低关系,并把比较结果呈现给全班。

4. 师生互动。

比较高矮中班数学一等奖说课稿3篇

比较高矮中班数学一等奖说课稿3篇

1、比较高矮中班数学一等奖说课稿导读:设计这堂课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中,把幼儿知识和发展其智力两个要求同时加以体现。

今天我为大家说的课内容是《比较高矮》一课,教学对象为: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

《比较高矮》在幼儿园中班数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

设计这堂课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中,把幼儿知识和发展其智力两个要求同时加以体现。

中班幼儿认识高矮在知识方面要求掌握三点:①掌握高矮的概念并能运用;②学会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③知道高矮的相对关系。

对思维的训练要自始至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其与知识学习相辅相成。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教学设计思路: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进行高矮的比较,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的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

在这里,我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对比较高矮活动的体验。

教学时,我充分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而不是获得一些具体的比较结果。

2、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

这节课的学习我力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领悟比较的方法,进行有序而且有条理的思考。

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应注意进一步培养学生倾听,尊重别人想法的良好习惯,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活动。

除教材提供的情境外,我有联系到生活实际。

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我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主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线进行教学。

初步预示了本课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我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提问法、演示法、游戏法等教学法等;学生采用了观察、讨论、合作、竞赛尝试、互评。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个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渴望。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材《比高矮》,涉及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比较高矮的方法和概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知和理解高矮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高矮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或人物的高矮。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高矮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两个不同高度的玩具娃娃、尺子、图片。

2. 学具:每组一张身高测量表、一张白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两个不同高度的玩具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高矮。

(2)教师邀请两名幼儿站在讲台上,比较身高,让其他幼儿观察并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尺子测量两个玩具娃娃的高度,讲解比较的方法。

(2)教师演示如何用语言描述高矮,如:“这个娃娃比那个娃娃高。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身高测量表和一张白纸。

(2)小组合作,用尺子测量组内成员的身高,将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3)各小组分享测量结果,其他幼儿观察并描述。

(2)教师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物体可以用高矮来比较?”(3)幼儿分享,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比高矮》2. 内容:(1)高矮的概念(2)比较高矮的方法(3)用语言描述高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家里物品的高矮,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比较高矮的方法,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或人物的高矮。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析,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比较高矮,如:桌子、椅子、床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比高矮》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比高矮》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比高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大小的比较》,详细内容为比较物体的高矮。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高矮的概念。

2. 培养幼儿运用高矮词汇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高矮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运用高矮词汇进行表达和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高低不同的玩具、植物、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高低不同的玩具、植物等,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看看,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是高的?哪一个是矮的?”2. 讲解高矮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具,讲解高矮的概念,让幼儿理解高矮的含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如两个不同高度的小动物,引导幼儿比较哪个高,哪个矮,并让幼儿用高矮词汇进行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学具,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工具,画出高矮不同的物体,并进行比较。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并用高矮词汇进行描述。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高矮物品,用画笔记录下来,并写上名称。

2. 答案示例:高:衣柜、书架、电视柜矮:椅子、茶几、小板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其在高矮概念理解和表达方面的进步。

2. 拓展延伸:在家庭中,鼓励家长与幼儿进行高矮比较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高矮的比较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高矮概念的兴趣。

3. 例题讲解:确保讲解清晰易懂,使幼儿能够理解并运用高矮词汇。

2024年幼儿园中班高与矮的比较的科学活动教案范文

2024年幼儿园中班高与矮的比较的科学活动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通过科学实验能促进孩子们对身体高矮的认知和理解,增进对比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教学步骤1、引言老师拿出一些玩具,让孩子们通过比较判断哪些玩具比较高,哪些玩具比较矮。

引导孩子们将身高比较运用到玩具身上来,了解比较的概念。

2、头脚高度测量老师为孩子们介绍测高的仪器——刷子和墨盒(或者黑板粉笔)。

步骤:孩子们先提供自己头的高度和脚的高度,老师用刷子和墨盒(或者黑板粉笔)在白纸上分别印出孩子们头和脚的形状,然后用尺子测量印出的头和脚的高度。

孩子们比较自己的头和脚的高度,知道哪个更高。

孩子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测量老师和同班同学的头脚高度,使孩子们感受到身高高低的实际概念,体会测量高度的方法,比较身高高低的技巧并懂得高度具有可比性。

3、体型形状测量步骤:老师指导孩子们观察同班同学的身材,用黑板粉笔或记号笔画出每个人的身材轮廓,并让每个人标注自己的身高。

接着,孩子们可以用衣服等测量工具,测量每个人的腰围,臀围,胸围,并记录下这些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的比较,孩子们可以产生另一些关于体型大小的比较意识,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高度和宽度的关系。

4、分析比较通过前面的测量和记录,孩子们已经了解了高度和体型大小比较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通过上述方法的实际操作让孩子们得到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机会,也可以启发孩子们对比较术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在这个环节,孩子们可以使用Excel、PowerPoint等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的分析比较,展示数据的变化和差异,从而认识到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5、实际应用孩子们可以将比较物品扩大化,比如测量自家的房屋面积、车辆长度等,将测量和分析比较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学习效果通过上述教学步骤,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对于比较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有了极大的提升,学会了测量高度和身材大小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运用这些技巧去进行实际比较,并且也知道了这些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科学教案:比高矮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高”和“矮”的概念,并能运用“高”和“矮”进行比较。

2. 能够使用简单的量化词汇(如更高、更矮、一样高)来描述物体的高低差异。

3. 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不同物体的高度信息。

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高”和“矮”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高”和“矮”进行比较。

2. 能够使用简单的量化词汇来描述物体的高低差异。

三、教学难点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不同物体的高度信息。

四、教学准备1. 物体:几种不同高度的物体,如铅笔、橡皮、书籍、水杯等。

2. 尺子、标尺或刻度尺。

3. 纸张、铅笔和色笔。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约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物体?”2. 教师展示几种不同高度的物体,如铅笔、橡皮、书籍、水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的高度差异。

3. 提问:“你可以用什么词来描述这些物体的高低差异?”步骤二:讲解(约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高”和“矮”的概念,并解释不同物体高度差异的原因。

2. 展示尺子、标尺或刻度尺,并解释其作用。

3. 教师用尺子或刻度尺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高度,让学生观察和感知实际的高度差异。

步骤三:实践(约15分钟)1. 为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纸和一支铅笔,让他们随意选择两个物体,并记录下它们的高度差异。

2. 学生互相交流,用简单的量化词汇(如更高、更矮、一样高)来比较他们记录的物体的高度差异。

3. 鼓励学生观察更多的物体,并记录它们的高度信息。

步骤四:总结(约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词汇和概念。

2. 提问:“如何描述物体的高低差异?”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肯定。

步骤五:拓展(约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的高度?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比较不同因素对物体高低的影响。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高”和“矮”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两个词汇来描述物体的高度。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学会用比较的方式来确定物体的相对高低。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比较的方式来确定物体的相对高低。

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地观察物体并准确地用“高”和“矮”来描述它们。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不同高度的物体,如积木、书本、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在教室内布置一个宽敞的空间,以便幼儿能够自由地走动和观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学习主题——“比高矮”。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高和矮。

2. 基本概念:教师向幼儿解释“高”和“矮”的概念,并用实物进行展示和举例。

3. 观察比较:教师组织幼儿观察教室内的一些物体,让幼儿自己尝试比较它们的高矮,并说出来。

4. 实践活动:教师分组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身高来比较同伴的身高,并用“高”和“矮”来描述。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巩固对“高”和“矮”的理解和运用。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教师布置一道简单的作业,让幼儿在家里找一些物体,并用“高”和“矮”来描述它们。

2. 延伸活动:教师建议家长带幼儿去公园或者户外,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一些物体,并用“高”和“矮”来进行比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用“高”和“矮”来描述物体的相对高度。

2. 听取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述,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高”和“矮”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清晰地解释了“高”和“矮”的概念,让幼儿能够理解。

2. 教师是否给予了幼儿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

3. 教师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中班科学活动《比高矮》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比高矮》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比高矮》教案一、教学内容《比高矮》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围绕比较高矮展开,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身边物体和同伴的高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高矮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和同伴的高矮。

2. 学会比较物体和同伴的高矮,能够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3.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高矮现象,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较高矮的方法和比较符号的使用。

教学重点:高矮概念的理解,观察和比较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高矮不同的玩具、图片、尺子、比较符号卡片。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高矮”游戏,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物体和同伴的高矮,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学习使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练习,用比较符号表示物体和同伴的高矮,教师巡回指导。

4. 互动讨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比较过程,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高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高矮》2. 板书内容:高矮概念比较方法比较符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一找家里或幼儿园的高矮物体,用比较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2)画一画自己和同伴的高矮,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1)示例:电视>桌子>椅子(2)示例:我比小明高,小明比我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比较高矮的方法和比较符号的使用。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对高矮概念的认知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比高矮》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比高矮》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比高矮》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比高矮》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比较》,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长短、高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通过参与“比高矮”的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高矮概念,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二、教学目标1. 能观察并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高矮,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教学重点:观察和比较高矮,掌握高矮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包含不同高矮的动物、植物、建筑物等)、高矮不同的玩具、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物体,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高矮。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两个高矮差异明显的玩具,进行示范比较,让幼儿理解高矮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比高矮”游戏,通过实际操作,巩固高矮概念。

4. 课堂小结(5分钟)5.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高矮不同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高矮。

六、板书设计1. 图片:画出高矮不同的动物、植物、建筑物等。

2. 文字:写出“比高矮”三个字,下方标注“观察、比较、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家中的高矮物品,进行观察和比较,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幼儿在比较高矮方面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高矮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比较高矮》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比较高矮》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比较高矮》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比赛获奖教案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矿泉水瓶、小矿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设置好表演情境。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

设置表演情境。

请两个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问:他们俩究竟谁高,谁矮呢?这样能比出高矮来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幼儿示范正确的比高矮方法。

2、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比高矮》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模
板范文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高矮》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件的高矮,初步体验物体高矮不变性和相对性。

能用词汇“高”、“矮”表示比较结果。

2.引导幼儿思考、解答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和比较人和物体的高矮,对比较高矮有初步的经验。

2.椅子一张。

活动过程:
1.比较高矮。

(1)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

①教师站立。

“我是高还是矮?”“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还是矮。


②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

“×××小朋友和老师站在一起比,我们两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较,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


③小朋友之间比高矮。

“请两三对小朋友作比较,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

”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矮。

④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
(2)变换站立位置比较(两人站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进行比较)。

让被请幼儿站在椅子上(高于老师)。

“现在再比比看,我们俩谁高谁矮?为什么?”“小结:比较人们个子高矮时,两人要站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要站在同样高的地面上,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现在小朋友明显高,是因为他在椅子上老师站在地面上。

实际上它还是比老师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