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 __体物_ 而浏亮”。

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二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二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A.‘尽美矣,又尽善也’B.‘思无邪’C.‘尽美矣,未尽善也’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A.“和而不流”B.“引譬连类”C.“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D.“考见得失”3、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A.“怨而怒”B.“主文而谲谏”C.“劝百而讽一”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4、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A.“讽谏”说B.“疾虚妄”C.“文为世用”说D.“知人论世”说5、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A.《文心雕龙•体性》B.《典论•论文》C.《诗品序》D.《文赋》6、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A.曹丕和钟嵘B.陆机和刘勰C.曹丕和陆机D.钟嵘和刘勰7、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D.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8、《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A.“风即文辞,骨即文意”B.“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C.“风即言辞动人,骨即立意强健”D.“风即文意,骨即文辞”9、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A.“直寻”B.“诗赋欲丽”C.“诗缘情而绮靡”D.“滋味”说10、教材指出: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 )A.如何运用新兴的五言诗的形式来写作B.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C.如何吸收并运用四言诗“文约义广”的经验来写作D.如何学习并灵活运用《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来写作11、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批评家是( )A.庄子B.钟嵘C.孟子D.刘勰12、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 )A.陈子昂B.司空图C.皎然D.白居易1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A.韩愈B.陈子昂C.皎然D.白居易14、司空图提出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的说法,教材认为:“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有意境的作品( )A.用韵优美,寄托深远B.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C.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D.表层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15、在《送参寥师》一诗中提出用佛教“空静”观来说诗的是( )A.司空图B.欧阳修C.白居易D.苏轼16、李清照在《论词》提出的著名观点是词应( )A.“清空雅正”B.“点铁成金”C.“别是一家”D.“脱胎换骨”17、教材认为: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之一是情景问题,他主张( )A.“情景适会”B.“情主景附”C.“情景为二,各不相附”D.“为情寻景”18、提出诗歌创作要有“神韵”的清代诗论家是( )A.王夫之B.沈德潜C.袁枚D.王士禛19、袁枚的诗论著作主要有( )A.《原诗》B.《随园诗话》C.《姜斋诗话》D.《带经堂诗话》20、王国维词学理论核心是( )A.“境界”说B.“神韵”说C.“性灵”说D.“格调”说二、多选题(在每个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出1-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自考(本科)2018.10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

自考(本科)2018.10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练习【2018.10】1.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一观点的是
A.荀子
B.庄子C.孔子D.老子
【答案】C2.下列选项中,属于孟子思想的是
A.知人论世B. 兴观群怨
C. 大象无形D.天人合一【答案】A3.在《庄子》中,庄子以"轮扁斲轮"的故事为喻,是为了说明
A. 文学创作必须摆脱一切杂念B. 文学为政治服务 D. 文以明道 C. 文学是对现实、自然界的模仿
【答案】A4.对于文学作品功用的认识,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这一说法的是
A.《文心雕龙》B.《左传》 D.《论语》
C.《毛诗序》【答案】D5."文以气为主"的提出者是
A.王充B.王国维C.曹植D.曹丕 【答案】D
6.陈子昂反对诗歌创作中的六朝余风,提出"风骨兴寄"主张的作品是 A.《与元九书》B.《诗格》
C.《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D.《诗式》【答案】C7.下列选项中,属于李清照批评观点的是A."味外之旨"B."词别是一家"C."尚于作用"D.“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答案】B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A. 白居易B. 元稹C. 杜甫D.李白【答案】A9.《沧浪诗话》的作者是A. 欧阳修B. 严羽C.苏轼 D. 王安石【答案】B10.下列选项中,属于元好问诗论著作的是A.《论诗绝句三十首》B.《滹南诗话》C.《瀛奎律髓》D.《宋元戏曲考》【答案】A11.下列理论家中,论戏曲主"本色"的是A. 朱权B.何良俊C.李开先 D.李贽【答案】B12.下列批评家中,认为艺术作品应该以"意、趣、神、色"为主的是A. 沈璟B.李贽C.方回 D.汤显祖【答案】D13. 清代诗论中,"格调说"的提倡者是A.王夫之B. 沈德潜C. 钱谦益D.顾炎武【答案】B14.《原诗》的作者是A.叶燮B.顾炎武C. 黄宗羲D.王士祯【答案】A15. 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是A."意境说"B."境界说"C."天才说"D."气象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16.下列选项中,对"兴观群怨"说的理解,正确的有A."兴观群怨"是基于对文学价值的认识。

古代文论选读作业题(1)解析

古代文论选读作业题(1)解析

古代文论选读作业题(1)解析(导论先秦两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论语·泰伯》篇孔子关于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看到了文艺作品对于人的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

2.《论语·为政》篇说:“子曰:‘《诗三百》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3.《论语·八倄》篇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5.《孟子·万章下》记载:孟子谓万章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6.教材认为:《庄子》书中提出了“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

7.《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这一观点对后代文学批评理论影响深远。

8.教材指出: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受迫害身处逆境而写出伟大作品的事迹,概括出了“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9.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判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其保守性进一步加强,这必然要影响到诗歌的创作的自然发展,而使之成为经学的附庸。

10.《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提出了“诗有六义”说。

11.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见《论衡·佚文》篇),这实际上就提出了提倡真实、反对虚妄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主张。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古代文论选读答案

古代文论选读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第一讲先秦一、填空题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 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 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第一讲先秦一、填空题:1、孔子是先秦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他言行的著作《》。

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的批评中。

2、《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与“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与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4、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与“”的文学批评方法。

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说。

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

”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历史上以“”论文的悠久传统。

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是为得之。

”5、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也。

是尚友也。

”6、教材指出,《庄子》崇尚,反对,是其文艺美学思想的之的核心。

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地,《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的精神状态。

《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得而忘言。

”提出了“”说。

这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7、教材指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主义主义一边的,均与《庄子》有着较深的关系。

教材认为,《庄子》的“”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原名《诗三百》,被尊称为“经”是在A.晋代以后 B.汉代以后C.唐代以后 D.六朝以后2.以“中和之美”为文学观的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首先用“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矣”来赞美屈原的是A.刘安 B.司马迁C.班固 D.王逸4.王充《论衡·超奇》篇的内容主要是A.对作品的品评B.对作家的品评C.对文学史的梳理D.对古代文论的总结5.《诗式》的作者是A.皎然 B.司空图C.钟嵘 D.刘勰6.陈子昂所讲的“兴寄”是指A.高兴时有所寄托B.兴致上来时有所寄托C.托物起兴D.用写实的手法表达某种意思7.最早的论诗绝句出自A.陆游 B.元好问C.杜甫 D.严羽8.《曲律》的作者是A.徐渭 B.沈C.王骥德 D.汤显祖9.提倡“童心”说的是A.王士祯 B.李贽C.袁宏道 D.李渔10.反映汤显祖戏剧理论主要观点的作品是A.《诗归序》 B.《序山歌》C.《曲律》 D.《答吕姜山》11.《花部农谭》是一部专论A.地方戏曲的著作B.昆曲的著作C.京剧的著作D.南戏的著作12.强调戏曲“宾白”的是A.李渔 B.王骥德C.沈 D.汤显祖13.提倡“格调”说的是A.翁方纲 B.袁枚C.袁宏道 D.沈德潜14.提出“小说界革命”的是A.梁启超 B.章炳麟C.鲁迅 D.王国维15.《艺概》的作者是A.徐渭 B.沈德潜C.王骥德 D.刘熙载16.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说的是A.姚鼐 B.方苞C.刘大櫆 D.刘熙载17.提倡“意象”与“韵味”的是A.苏轼 B.皎然C.司空图 D.司空曙18.清代常州词派主张A.清空 B.雅正 C.寄托 D.风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9.提出“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文学批评方法的是。

20.道家文论中的崇尚自然观,是指。

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0套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材指出: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确实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2.教材认为,《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仪”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3.汉代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

4.曹丕《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很大影响。

5.陆机《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要求。

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深刻认识。

6.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教材指出:李清照在《论词》中,除了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外,还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别的审美要求,主要有:一、勿“破碎”,二、要有“铺叙”,三、讲“故实”,四、格调要高雅典重。

8.教材认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他又提出了“清空”的审美要求;第三,他还提出了“意趣”的审美要求。

9.明代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继承了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童心”说理论,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力图纠正前后“七子”派的复古模拟之风。

10.教材指出;清代诗论家叶燮将创作分成“在物者”即创作客体与“在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11.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

答案: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1分)其内涵:首先,所谓“气”是指在作家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业题(2)解析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业题(2)解析

A.作家与生俱来的抽象的向善的道德品质
B.作家后天培养的崇高的仁义道德品质
C.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
D.文章中体现出的雄辩的气势
5.司空图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这里的“境”是指(C)
A.作家创作的社会环境
B.作品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CyberArticle 遭到破坏,您可能不能正常保存图片, Flash等等...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业题(2)解析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材指出:曹丕的《典论·论文》首先提出的是作家的 才能 与文体的 性质 特点之关系。
2.《典论·论文》说:“夫本同而末异。”教材认为:“本”是指文章的本质,而“末”是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包含有 内容 特点和 形式 特点两方面的意义。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正是以此为宗旨,《感遇》三十八首和《登幽州台歌》等都是兴寄深远,风清骨峻之作。经过陈子昂等人从理论上到创作实践上的努力,终于廓清初唐半个多世纪齐梁文风的余波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的创作热潮。
5.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的文论主张,对儒家传统的文论思想有什么继承和发展?
2.(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指出诗歌创作应当来自于诗人的感情,而且其形式要达到细腻精致的程度。陆机的诗“缘情”说,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作用,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感情”,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对诗歌“绮靡”的要求,则可以看出陆机对于诗歌形式的重视,要求文学作品应当具有高度的艺术美。

古代文论选读之选择题

古代文论选读之选择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之单项选择题第一讲先秦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在以 B ;A.“思无邪”为核心的文艺批评标准;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D.“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2.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C ;A.“和而不流”B.“引譬连类”C.“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D.“考见得失”3.论语八佾记孔子说:韶乐是 B ;A.“尽善矣,末尽美也” B.“尽美矣.又尽善也”C.“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 D.“尽美矣,未尽善也”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C ;”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可以兴、观、群、怨”C.“思无邪”D.“辞达而已矣”5.教材指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A ;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6.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 D ;A.圣人 B.今人C.读者 D.作者7.教材认为:孟子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养气”,当是指作家应该 D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物化”的精神状态B.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D.从人格修养人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8.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D ;A.“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B.“虚静”和“物化”C.“仁政”和人性论D.祟尚自然,反对人为9.教材指出: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得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10.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 C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B.论语关于“诗可以兴”、“可以怨”观点的影响C.庄子思想较深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第二讲两汉1.教材认为:司马迁通过分析屈原及其离骚的特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恶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 B ;A.“疾虚妄”说 B.“发愤着书”说C.“养气”说 D.“讽谏”说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C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着书”的精神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3.“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A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毛诗大序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4.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B ;A.“怨而怒” B.“主文而谲谏”C.“劝百而讽一”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5.“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关于情志关系的论述出自 A ;A.毛诗大序 B.报任安书C.论衡艺增 D.史记屈原列传6.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B ;A.“讽谏”说 B.“疾虚妄”C.“文为世用”说 D.“知人论世”说第三讲魏晋南北朝1.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A ;A.曹丕 B.钟嵘C;刘勰 D.陆机2.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着是 D ;A.钟嵘诗品 B.刘勰文心雕龙C,陆机文赋 D.曹丕典论论文3.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C;诗品序 D.文赋4,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 A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5;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C ;A.曹丕和钟嵘 B.陆机和刘勰C.曹丕和陆机 D.钟嵘和刘勰6;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A ;A.陆机文赋 B.刘勰文心雕龙神思C,曹丕典论论文 D.钟嵘诗品序7;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 A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8.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这里的“会意”是指 A ;A.具体构思 B.文章立意C,领会文章主题 D.汇合多重镜像9.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 C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10.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里;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C ;A.反映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B.反映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C.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D.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的11.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B ;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D.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12.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D ;A.“风即文辞,骨即文意”B.“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C.“风即言辞动人,骨即立意强健”D.“风即文意,骨即文辞”13.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A ;A.“直寻” B.“诗赋欲丽”C.“诗缘情而绮靡” D.“滋味”说14.钟嵘评诗,把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大体系,它们的源头则分别是 B ;A.论语和庄子 B.诗经和楚辞C.诗经和庄子 D.论语和楚辞l5;教材指出: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BA 如何运用新兴的五言诗的形式来写作B 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C 如何吸收并运用四言诗“文约义广”的经验来写作D 如何学习并灵活运用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来写作16.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批评家是 BA 庄子B 钟嵘C 孟子D 刘勰第四讲隋唐五代1.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 A ;A.“兴寄”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说C.“为时”、“为事而作”论 D.“意境深远”说2.陈子昂在修竹篇序评东方虬咏孤桐篇说“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教材认为,这里的“正使之音”是 B ;A.指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开创的盛行于魏晋的玄谈风气B.指曹魏正始时期的作家具有建安风骨的作品C.泛指曹魏正始时期的作家宣扬玄理的作品D.泛指曹魏正始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3.皎然的诗论作品最重要的是 B ;A.诗品 B.诗式C.诗仪 D.诗格4.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 C ;A.陈子昂 B.司空图C.皎然 D.白居易5.教材指出:韩愈提出了“气盛言宜”论,所谓“气盛”是指作家 A ;A.仁义道德修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B.高尚的仁义道德修养而形成在作品中的刚柔相济之气C.高尚的道德修而体现在作品中的充沛的阳刚之气D.创作的作品具有雄伟而磅碍的、不可阻挡的气势6.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 B ;A.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说B.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C.苏轼的“枯淡”说D.王夫之的“现量”说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D ;A.韩愈 B.陈子昂C.皎然 D.白居易8.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理论;教材认为:“思”,可理解为 A ;A.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 B.作品的思想内容C.寄托在作品中的作家的高尚的精神境界D.作品的布局、剪裁、置辞等构思活动9.教材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C ;A.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C.钟嵘诗品的“滋味”说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10.司空图提出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的说法,教材认为:“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有意境的作品 B ;A.用韵优美,寄托深远B.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C.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D.表层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第五讲宋金元1.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 A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2.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段文论出自 B ;A.韩愈的送孟东野序B;苏拭的答谢民师推官书C;白居易的与元九书D.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3.在送参寥师一诗中提出用佛教“空静”观来说诗的是 D ;A.司空图 B.欧阳修C;白居易 D.苏轼4.苏拭的所谓“枯淡”说,其意思是 C ;A.指诗歌创作应“得意而忘言”、“意在言外”B;批评宋代一些诗语言枯寂、淡乎寡味C.指诗歌作品在平淡中包含丰富的意味和理趣D.批评宋代一些诗以议论、说理入诗的现象5.李清照在论词提出的着名观点是词应 C ;A.“清空雅正” B.“点铁成金”C.“别是一家” D.“脱胎换骨”6.宋代诗话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D ;A.欧阳修六一诗话 B.张戒岁寒堂诗话C.吕本中紫微诗话 D.严羽沧浪诗话7.“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段诗论出自 AA.宋代严羽 B.唐代司空图C.唐代皎然 D.宋代苏拭8.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是 B ;A.元好问 B.严羽C.张炎 D.李清照9.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是 B ;A.说潘岳文章没有写出他的高尚情志B.批评潘岳文格与人格的不统一C.赞扬潘岳闲居赋情感高尚,但仍未写出他真实而高尚的人格D.说文章总是不能表达作者的真实心声10.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八首:“沈宋驰骋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这是说 A ;A.沈宋诗仍袭齐梁诗风,陈子昂改革诗风有巨大功绩B.沈宋与陈子昂都注重改革齐梁诗风,并均有功绩,只是陈子昂功劳最大C.沈宋无力废齐梁诗风,只有陈子昂才能力矫齐梁诗风D.沈宋虽然风流文场诗坛,但只有陈子昂与之齐心合力,才能矫正齐梁诗风第六讲明代1.教材认为: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之一是情景问题,他主张 A ;A.“情景适会” B.“情主景附”C.“情景为二,各不相附” D.“为情寻景”2.“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个通达的诗论观点出自D ;A.袁宏道序小修诗 B.李贽童心说C.严羽沧浪诗话 D.谢榛四溟诗话3.诗家直说的作者是 ;此题有错误,当为谢榛;A.王夫之 B.袁宏道C.李贽 D.严羽4.“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着名观点的文论家是 C ;A.金圣叹 B.袁宏道C.李贽 D.李渔5.提出诗文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着名口号的是公安派中的 A ;A.袁宏道 B.袁宗道C,李贽 D.袁中道第七讲清代1.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分别是 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2.“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A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3.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他的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 A ;A.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B.所表达的作者的爱憎感情C.构思和布局D.情节所反映的主题思想4.李渔的一部内容涉及戏曲、歌舞、建筑、园林、饮食等方面的着作是 D ;A十二楼. B.风筝误C比目鱼 D.闲情偶寄5.王夫之的诗学着作颇丰,其中一部论古代诗歌创作、批评、鉴赏的诗话性着作是 A ;A.姜斋诗话 B.诗广传C.明诗评选 D.古诗评选6.“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段诗论出自B ;A.严羽的沧浪诗话 B.王夫之的姜斋诗话C.袁枚的随园诗话 D.叶燮的原诗7.教材认为:王夫之诗学理论的“现量”说的“现在义”就是传统诗论中的 AA.“即兴” B.“比兴” C.“意境” D.“神韵”8.教材认为:自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着作是 D ;A.沧浪诗话 B.姜斋诗话C.说诗晬语 D.原诗9.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 C ;A.王夫之 B.袁枚C.叶燮 D.沈德潜10.原诗作者认为在才、胆、识、力四个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A.才 B.胆C.识 D.力11.提出诗歌创作要有“神韵”的清代诗论家是 D ;A.王夫之 B.沈德潜C.袁枚 D.王士禛12.教材指出: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时 CA.比和兴 B.情和景C.清和远 D.善和美13.沈德潜的论诗着作是 A ;A.说诗晬语 B.渔洋诗话C.随园诗话 D.姜斋诗话14.教材认为:在沈德潜的诗歌理论里“性情”也是处于首要地位,但他的“性情”是指诗歌的B ;A.格调 B.思想内容C.情景描写 D.审美情趣15.沈德潜在诗歌理论提出了 D ;A.“肌理”说 B.“性灵”说C.“神韵”说 D.“格调”说16.袁枚的诗论着作主要有 B ;A.原诗 B.随园诗话C.姜斋诗话 D.带经堂诗话第八讲近代1.刘熙载在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作是 C ;A.诗概 B.词曲概C.艺概 D.文概2.“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一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这段词论出自 D ;A.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B.王国维人间词话C.陈延焯白雨斋词话 D.刘熙载艺概3.被视为近代改良主义小说理论纲领、“小说界革命”宣言的是梁启超的 C ;A.新小说 B.译印政治小说序C.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D.告小说家4.提出小说理论“熏、浸、刺、提”说的清代或近代文论家是 B ;A.近代的王国维 B.近代的梁启超C.清代的李渔 D.清代的金圣叹5.“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段话的作者是 A ;A.梁启超 B.李渔C.金圣叹 D.刘熙载6.王国维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着作是 D ;A.宋元戏曲史 B.人间诗话C.蕙风词话 D.人间词话7.王国维词学理论核心是 A ;A.“境界”说 B.“神韵”说C.“性灵”说 D.“格调”说8.教材认为:王国维的文学思想除了受到中国古代一些传统的文学思想影响外,还受到西方哲学家、美学家 B ;A.克罗齐的影响 B.康德、叔本华的影响C.卢梭、狄德罗的影响 D.培根、休谟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一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一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材认为:司马迁通过分析屈原及其《离骚》的特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恶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

并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A.“疾虚妄”说B.“发愤著书”说C.“养气”说D.“讽谏”说2、教材指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A.读者之意B.作品之意C.作者之意D.古人之意3、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是()A.钟嵘《诗品》B.刘勰《文心雕龙》C.陆机《文赋》D.曹丕《典论•论文》4、皎然的诗论作品最重要的是()A.《诗品》B.《诗式》C.《诗仪》D.《诗格》5、(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这段文论出自()A.韩愈的《送孟东野序》B.苏轼的《答谢民师推官书》C.白居易的《与元九书》D.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6、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里。

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A.反映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B.反映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C.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D.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的7、《原诗》作者认为在才、胆、识、力四个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才B.胆C.识D.力8、提出诗文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著名口号的是公安派中的()。

A.袁宏道B.袁宗道C.李贽D.袁中道9、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他的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

A.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B.所表达的作者的爱憎感情C.构思和布局D.情节所反映的主题思想10、“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

1 、庄子的哲学中可以看成是一种审美态度的是()A 、自然朴素 B、得意忘言 C、心斋、坐忘 D、观生、观民2 、“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关于辞赋的观点。

A 、司马迁 B、杨雄 C、班固 D、刘安3 、王充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观点是()A 、疾虚妄 B、内外表里,自相副称 C 、文有真伪,无有故新 D、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4 、继承孔子的文学思想,提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是()A 、《文赋》 B、《文心雕龙》 C、《毛诗序》 D、《诗品序》5 、完全可以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A 诗品 B文心雕龙 C原诗 D文赋6 、首创诗歌声律说,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的是()A 王充 B陆机 C沈约 D刘勰7 、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中说:“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论述的是()A 、文学创作过程 B、文学鉴赏过程 C 、文学活动的全过程 D、观察事物的过程8 、最早明确提出“意境”概念的是()A 、传为王昌龄的《诗格》 B、皎然《诗式》 C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D、王国维的《人间词话》9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句”出自司空图的()A 、《与李生论诗书》 B、《与王驾评诗书》 C 、《二十四诗品》 D、《与极甫书》 10、朱熹文学思想的核心是()A 、文与道俱 B、文道合一 C、文以贯道 D、文以明道11、“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论,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是()对“诗贵传神”的一种表述。

A 、欧阳修 B、苏轼 C、韩愈 D、严羽12、金代元好问的诗歌理论观点集中在()A 、《答谢民师书》 B、《论诗绝句三十首》 C、《与李生论诗书》 D、《四溟诗话》 13、明代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A 、前后七子 B、公安派 C、唐宋派 D、竟陵派14、提出诗品出于人品这种人格与创作关系观点的是()A 、陆游B 、袁宏道C 、梁启超D 、刘熙载15、小说与史传的实质区别是()与实录的矛盾对立。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11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11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1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是( )A.《毛诗序》 B.《文赋》C.《文心雕龙》 D.《诗品》2.《文心雕龙·时序》篇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一句的意思是( ) A.世事变迁而文章永恒 B.文章的好坏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 C.社会与时代因素决定文学的发展 D.文章一旦染上社会习气就不能流传下去3.中国最早的论诗绝句为( )A.钟嵘《诗品》B.杜甫《戏为六绝句》C.元好间《论诗三十首》 D.厉鹗《论诗绝句》4.“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娘娘、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语出( )A.白居易《与元九书》 B.韩愈《答李翊书》C.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D.李商隐《上崔华州书》5.严羽提出所谓“诗之法有五”,包括了( )A.体制、韵味、气象、格调、音节 B.韵味、格力、气象、格调、音节 C.兴趣、韵味、气象、格调、音节 D.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6.张炎论词以( )作为“清空”的典范作家A.周邦彦 B.欧阳修 C.吴文英 D.姜夔7.《录鬼簿》中“前辈已死名公乐章传于世者”把( )列在首位。

A.白朴 B.关汉卿C.董解元 D.马致远8.《序山歌》的作者是( )崇尚“真情”,以为“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赞美山歌“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A.冯梦龙 B.李攀龙 C.李梦阳 D.李开先9.明代公安派袁宏道等人以“变”论诗,作为与( )相对抗的一面旗帜。

A.台阁体B.复古派 C.唐宋派 D.竞陵派10.体现了竞陵派诗歌理论的选本是( )A.《唐宋八大家文钞》 B.《诗归》C.《列朝诗集》 D.《唐诗品汇》11.李渔重视戏剧的结构,提出“立主脑”,他认为《西厢记》的主脑是( ) A.闹简 B-白马解围 C.赖婚 D.长亭送别12.“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语出( )A.李渔《闲情偶记》 B.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C.叶燮《原诗》 D.王士稹《鬲津草堂诗集序》13.刘大槐谈到文章的思想内容时以(')三者为“行文之实”。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地突出贡献在于他地“与民同乐”地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与“ ”地文学批评方法论.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地事迹,概括出“ ”说,这是一种进步地文学思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地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地文艺思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地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地认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地系统,以《》和《》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韩愈继承了孟子地“养气”说,提出了“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地“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论.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地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地著名书信体论文《》.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白居易与元九书、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地界限,提出了词“ ”地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地实际情况地.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地审美标准,又提出了“ ”和“ ”地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地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不拘格套”地口号,因而提出了“ ”说地诗学主张.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地问题,清代王士祯地“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地表现应做到“不着.尽得”.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地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地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地理论核心“ ”说,使有关意境地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地水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分)、(庄子地)“虚静”说、(李渔戏曲创作地)“立主脑”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尽美矣,又尽善也' ‘思无邪'‘尽美矣,未尽善也'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这段诗论出自(). 《论衡·艺增》《孟子》《史记·屈原列传》《毛诗大序》、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地“四外”说地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陆机钟嵘皎然司空图、“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元好问地这首论诗绝句是().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赞扬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有建安风骨,只是张华诗稍欠风力批评晋代诗风流情多,风云气少,不如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歌有风骨和新意认为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缺少“邺下风流”地建安风骨,主张诗尚壮美批评张华诗缺少“邺下风流”,甚至没有温庭筠、李商隐有新意,主张诗尚婉约、“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种比较符合诗歌创作和鉴赏规律地见解出自明代诗论家().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谢榛地《四溟诗话》李贽地《童心说》王士贞地《艺苑卮言》袁宏道地《序小修诗》四、翻译题(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分,共分)、简述司马迁在《史记》地写作中体现地实录精神,并结合学习过地文学史知识,谈谈其对后代地史学和文学产生过什么影响.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金圣叹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较地?请简要评价这种比较地意义.、什么是严羽地“别材”、“别趣”说?请结合“别材”、“别趣”说,谈谈他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地批评.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发愤著书、止乎礼义、缘情体物、诗经楚辞、气盛言宜不平则鸣、白居易与元九书、别是一家、清空意趣、独抒性灵性灵、一字风流、境界二、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分)、(庄子地)“虚静”说“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地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地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地“虚静”学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地境界时所必须具备地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里提出“坐忘”,“坐忘”就是“虚静”.(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地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地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地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造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地作品.(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李渔戏曲创作地)“立主脑”说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记·结构》里列《立主脑》一节,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提出了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之说.(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中又说:主脑是“作者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一本戏中只有一人是主要人物,其他是陪衬;也只有一事是中心情节,其它也是陪衬.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就是一部戏曲地主脑.(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所谓“立主脑”就是要决定这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立了“主脑”,就要集中主要精力来描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其他地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来展开.(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四、翻译题(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我听到世人说,诗人很少有显达地,而多数都处于穷顿困厄之中.真是这样吗? (分)大概世上所传地诗,多数是出于古代穷顿困厄之地人地言辞吧.(分)凡是读书人胸怀才智,又不能施展于世地人,多数喜爱放浪自己在山巅水边,外面可以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地形状和品类,常常探究它们地奇形怪状;(分)心中怀有积存着地忧思感愤,兴起于怨愤讽刺,用以表达羁旅地臣子和寡居地妇女们地概叹,而描写人们感情中难于言状之处,(这)大概是诗人越是穷顿困厄,诗就越写得好吧.这样说来,不是写诗能使人穷顿困厄,倒是穷顿困厄以后才能写出好诗.(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分,共分)、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地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地“实录”精神.(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史记》地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地“实录”精神. 作者曾受到汉武帝地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地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地事迹,既记述他地功绩也不避讳他地残忍和好大喜功以及求仙访道、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也是既写了刘邦地推翻暴秦、统一天下地伟大历史作用,他地知人善任、深谋远虑地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地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地流氓嘴脸.一本“不虚美,不隐恶”地“实录”精神.(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地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地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地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地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地影响,杜甫地诗歌被称为“诗史”就是一例.而后世许多文论家也经常以“实录”来批评文学作品,使之成为文学理论批评地一个原则.(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了比较:“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史记》所处理地是现成地历史事实,作者只能根据历史史料,进行组织、剪裁、安排,不能虚构;而《水浒传》是文学创作,可以通过想像、夸张等艺术手法,“顺着笔性去”,进行自由地虚构,更可以发挥作者地艺术创造才能.从纯艺术地角度,金圣叹更推重《水浒传》地虚构文学.(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金圣叹认识到了史学著作和文学创作地区别,前者“实录”,而后者可以虚构;而他更推重虚构地文学,这是肯定了文学创作地价值;另外,具体地说.他把《水浒传》这种通俗文学置于《史记》之上,这也是对传统文学观点地突破,是一种新地文学观点.(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严羽主张作诗要“妙悟”,诗本身要有“兴趣”,即指诗人直觉到地诗美地本体、诗境地实相.严羽认为唐诗有这种“兴趣”,而宋诗所缺乏地恰恰正是这种丰富隽永地审美特征.为什么宋诗没有“兴趣”呢?严羽认为宋人好“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即在诗歌里用事、用典故、议论说理,破坏了诗歌地“兴趣”地审美特征.(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了反对宋人地“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严羽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之说.《沧浪诗话·诗辨》说:“乎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即是说诗写得好坏,别有一种“妙悟”地才能,别有一种“尚意兴而理在其中”地兴趣,与学问、理论没有太大地关系.他举了韩愈与孟浩然地例子,认为孟浩然学力、学问远不如韩愈,但诗歌却超过韩愈,就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这可以作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地注脚.尽管他地这一对比不一定公平和符合事实.(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赞扬唐人诗歌后,严羽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严羽对“近代诸公”地批评,实则是对宋诗地批评,这是符合实际情况地,这种倾向从宋初就已开始.“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悟”地“兴趣”,即丰富隽永地审美趣味,是宋诗地主流倾向.(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11年7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11年7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1年7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八音可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句话出自( A )A.《尚书·尧典》 B.《诗经》 C.《论语》 D.《孟子》2.孔子所谓“诗可以兴”指的是( B )A.诗能兴邦 B.诗具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 C.诗具有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 D.诗具有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3.《毛诗序》的中心思想是诗歌要( B )A.明道 B.为统治阶级服务 C.温柔敦厚 D.思无邪4.陆机《文赋》中“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是在说( C )A.文章对景物的描摹 B.文章的毛病 C.文章的艺术想象 D.文章的感情气势5.《文心雕龙·神思》篇的主题是论( B )A.艺术准备 B.艺术想象 C.篇章结构 D.文辞修饰6.钟嵘《诗品》云:“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其中“三才”指的是( A )A.天、地、人 B.人、鬼、神 C.上、中、下 D.天地万物7.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句是在评论( B )A.李白 B.初唐四杰 C.庾信‘ D.曹植8.开启了后代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是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 B )A.滋味 B.取境 C.神韵 D.妙悟9.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的切入角度是( B )A.以画喻诗 B.以书法喻诗 C.以文论诗 D.以词论诗10.李清照《论词》中“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做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一句在批评( C )A.以学问为词 B.以诗为词 c.以文为词 D.以议论为词11.陆游所谓“工夫在诗外”的具体涵义是( B )A.提高作家的个人修养 B.重视作家现实生活的体验 C.追求诗歌的艺术形式 D.写诗要在平时多下工夫12.《沧浪诗话>中“以汉、魏、晋、盛唐为诗,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开启了( B ) P214A.明代唐宋派的古文理论 B.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 C.清代王士稹的神韵说 D.清代沈德潜的格调说13.《录鬼簿》中“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于世者”列在首位的是( B ) P236A.白朴 B.关汉卿 C.董解元 D.马致远14.何景明提出文学复古要“舍筏登岸”,具体的涵义是( B ) P241A.比喻学古人必须彻底 B.比喻学习古人有所得后应舍弃古人的陈法C.比喻学习古人要像佛家那样有超然的心态 D.比喻学习古人要靠自己的悟性15.王骥德在《曲律》一书中认为( A )A.曲家需多读书,博闻广见 B.曲家创作以曲辞为主,不必计较宾白C.《琵琶记》与《拜月亭》同为封建教化的好教材 D.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才是戏曲创作的主流16.袁于令在《西游记题词》里阐明了( B ) P292A.真与假的关系 B.幻与真的关系 C.文与质的关系 D.体与用的关系17.在李渔的戏曲理论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C ) P313A.音律 B.宾白 C.结构 D.格局18.王士稹诗歌理论的核心是( B )A.童心说 B.神韵说 C.性灵说 D.格调说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9.孔子认为《诗经·关雎》一篇“_乐而不淫_,哀而不伤”。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____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____ ”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___________ ”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________________ ”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_________ 而绮靡”,“赋 _________ 而浏亮”。

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________ 》和《 ________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___________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_____________ ”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___________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 ___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与元九书8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___________ ”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_________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_________ ”说的诗学主张。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必过)0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必过)0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说明:现在给大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做好了填空和选择。

名词解释虽然做好,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拘于这里的答案,不要死背,尽量做到理解性的记忆。

回答出是什么人在什么书里提出的,内涵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等等,如果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就可以不写。

至于问答题,我提供的仅仅是提示,真正答题还要靠大家自己去发挥、联系、拓展、深入。

第一讲先秦一、填空题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11年7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11年7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1年7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八音可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句话出自( A )A.《尚书·尧典》 B.《诗经》 C.《论语》 D.《孟子》2.孔子所谓“诗可以兴”指的是( B )A.诗能兴邦 B.诗具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 C.诗具有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 D.诗具有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3.《毛诗序》的中心思想是诗歌要( B )A.明道 B.为统治阶级服务 C.温柔敦厚 D.思无邪4.陆机《文赋》中“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是在说( C )A.文章对景物的描摹 B.文章的毛病 C.文章的艺术想象 D.文章的感情气势5.《文心雕龙·神思》篇的主题是论( B )A.艺术准备 B.艺术想象 C.篇章结构 D.文辞修饰6.钟嵘《诗品》云:“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其中“三才”指的是( A )A.天、地、人 B.人、鬼、神 C.上、中、下 D.天地万物7.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句是在评论( B )A.李白 B.初唐四杰 C.庾信‘ D.曹植8.开启了后代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是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 B )A.滋味 B.取境 C.神韵 D.妙悟9.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的切入角度是( B )A.以画喻诗 B.以书法喻诗 C.以文论诗 D.以词论诗10.李清照《论词》中“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做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一句在批评( C )A.以学问为词 B.以诗为词 c.以文为词 D.以议论为词11.陆游所谓“工夫在诗外”的具体涵义是( B )A.提高作家的个人修养 B.重视作家现实生活的体验 C.追求诗歌的艺术形式 D.写诗要在平时多下工夫12.《沧浪诗话>中“以汉、魏、晋、盛唐为诗,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开启了( B ) P214A.明代唐宋派的古文理论 B.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 C.清代王士稹的神韵说 D.清代沈德潜的格调说13.《录鬼簿》中“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于世者”列在首位的是( B ) P236A.白朴 B.关汉卿 C.董解元 D.马致远14.何景明提出文学复古要“舍筏登岸”,具体的涵义是( B ) P241A.比喻学古人必须彻底 B.比喻学习古人有所得后应舍弃古人的陈法C.比喻学习古人要像佛家那样有超然的心态 D.比喻学习古人要靠自己的悟性15.王骥德在《曲律》一书中认为( A )A.曲家需多读书,博闻广见 B.曲家创作以曲辞为主,不必计较宾白C.《琵琶记》与《拜月亭》同为封建教化的好教材 D.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才是戏曲创作的主流16.袁于令在《西游记题词》里阐明了( B ) P292A.真与假的关系 B.幻与真的关系 C.文与质的关系 D.体与用的关系17.在李渔的戏曲理论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C ) P313A.音律 B.宾白 C.结构 D.格局18.王士稹诗歌理论的核心是( B )A.童心说 B.神韵说 C.性灵说 D.格调说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9.孔子认为《诗经·关雎》一篇“_乐而不淫_,哀而不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第一讲先秦一、填空题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1、孔子是先秦儒家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12.《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1.(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

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4.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还原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5.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6. (孟子的)“养气”说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提出了“知言养气”说。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

“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7.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

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

庄子认为“虚静”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

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

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

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

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8. (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

《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

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

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天道》)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

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单项选择题1.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在以( B )。

A.“思无邪”为核心的文艺批评标准;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D.“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2.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C )。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C.“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 D.“考见得失”3.《论语·八佾》记孔子说:《韶》乐是( B )。

A.“尽善矣,末尽美也” B.“尽美矣.又尽善也”C.“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 D.“尽美矣,未尽善也”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C )。

”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可以兴、观、群、怨”C.“思无邪”D.“辞达而已矣”5.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A )。

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6.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这里的“其人”是指( D )。

A.圣人 B.今人C.读者 D.作者7.孟子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中的“养气”,当是指作家应该( D )。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物化”的精神状态B.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D.从人格修养人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8.《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是( D )。

A.“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B.“虚静”和“物化”C.“仁政”和人性论 D.祟尚自然,反对人为9.《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C )。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得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10.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 C )。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B.《论语》关于“诗可以兴”、“可以怨”观点的影响C.《庄子》思想较深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四、翻译题(略)五、问答题1.孔子文艺思想对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有哪些积极的影响?①强调“诗教”,肯定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

后世的“文以载道”等强调教育作用的文道观基本上是受孔子“诗教”观的影响;②思无邪成为文学批评的标准;③文学的社会作用,即“诗可以兴、观、群、怨”说,尤其是“诗可以怨”,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优良传统;④“辞达”说、“文质”说;⑤“尽善尽美”说,这一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