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03(4)回采工作面采终总结
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古蔺煤矿(西段)有限责任公司11255采煤工作面采后总结编制人:地测副总:总工程师:编制单位:地测科编制日期:2020年3月26日古蔺煤矿(西段)有限责任公司11255采煤工作面采后总结一、11255采煤工作面地质情况:(一)、回采范围煤层赋存状况及储量:二、煤层特征1、煤层的物理化学特征:注:本矿C25煤层无自燃倾向,煤尘无爆炸性险。
2、煤层顶板及底板岩性3、煤层顶、底板矿压特征:根据开采过程中观测数据,符合作业规程的设计要求。
三、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简述:该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一采区+580m水平以上,东为上阶段C25煤层采空区,南为11256采面采空区,西为二采区22251采煤工作面,北为一采区C25煤层采空区。
回采标高为+653~+601m;区内构造简单,煤层为北东-南西走向,倾向330°,倾角18°,煤层厚薄基本一致,为1.21~2.08 m,平均厚度1.40 m。
水文情况: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作面运输巷顶板无淋水,底板无涌水。
但部份大气降水会通过裂隙渗透。
在回采过程中进行观察水量每小时0.2立方米左右,通过水沟进行疏导经机巷水沟自流入四石门水沟自流+580m主平硐水沟自流至地面。
与邻近煤层及采空区的关系:本工作面东为上阶段C25煤层采空区,南为11256采面采空区,西为二采区22251采煤工作面,北为一采区C25煤层采空区。
地表为老鹰石东面,在开采过程中未出现地表裂隙和滑坡现象。
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从已回采的运输巷、回风巷的揭露情况并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资料分析,F2断层对该工作面基本无影响。
四、采煤方法1、采煤方法的选择:该工作面煤层平均倾角为18°,根据设计方案选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通过回采情况分析,该方法符合安全规程规定,并且能够保证安全生产。
2、采高的确定:本工作面煤层厚度较稳定,平均厚度在1.40 m左右,故回采时采全高。
3、巷道布置: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布置,回风巷、运输巷均沿煤层走向布置,切眼沿倾向布置,风巷及运输巷断面为梯形断面,风巷巷道上净宽2.0m,下净宽2.2m,净高2.2m,采用矿制工字钢棚支护;运输巷巷道上净宽2.0m,下净宽2.2m,净高2.2m,采用矿制工字钢棚支护;切眼为矩形断面,巷道净宽3.6m,净高1.4m,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π型钢梁支护。
工作面采后总结
***煤矿有限公司*****工作面采后总结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工作面采后总结*****综采工作面自2021年7月开始回采,于2021年11月回采结束。
现将工作面采后总结如下:-、工作面概括1、*****工作面位于*****盘区西翼辅助运输巷以南,工作面呈南-北方向布置,其北部为*****盘区西翼辅助运输、带式输送机巷、回风巷,南部为*****铁路保安煤柱(留设117m),北部为后塔煤矿井田边界保护煤柱,(留设20m),东部为*****工作面(已回采结束),西部为*****备采工作面和后塔煤矿井田边界。
工作面对应地表山峦起伏、植被发育,无自然保护区、水体,在工作面靠近切眼有阳崖煤矿筛分楼。
*****工作面走向长约*****m,Ⅰ段长:588.4m,宽:261m;Ⅱ段长:343.9m,宽:105m;Ⅲ段长:328.9m,宽:213m,回采面积*****m²。
2、煤层赋存情况:根据*****带式输送机巷、回风巷地质揭露,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陷落柱、岩浆岩入侵等构造发育。
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在1.7m--2.5m之间,平均2.1m,煤层内发育1—2层夹矸,厚度在0.1m—0.2m之间,平均厚度为0.15m。
3、煤层顶底板情况:伪顶为薄层状的泥岩或炭质泥岩,零星分布。
厚0.10m~0.30m。
直接顶:以灰~灰黑色粉砂岩为主,灰黑色泥岩次之,厚0.46~6.34m,基本顶:以厚层状灰白色细~中粗粒砂岩为主,其厚度分别为0.88~29.07m,0~10.36m不等,底板:以粉砂岩为主,细砂岩次之,厚度分别为0.62~7.32m、0.33~5.42m不等。
4、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低,根据实测:*****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约为0.25m³/min。
在推进过程中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监测监控管理到位。
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5、水文地质情况:*****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其充水水源主要为顶板砂岩裂隙水,主要表现为顶板滴、淋水。
工作面采后工作总结模板
工作面采后工作总结模板一、工作背景及目标在此部分,对工作面采后工作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明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二、工作过程及方法详细阐述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工作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资料整理与归纳: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现场勘察记录、煤样分析结果、地质构造图等,并采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分类和存档。
2. 数据分析与解读: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工作面采后的煤层赋存规律、煤质特征等,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依据。
3. 问题发现与解决: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工作面采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障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
4. 合理规划与安排:根据采集到的工作面数据,合理规划和安排后续工作的任务和时间,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完成。
三、工作结果及成果在此部分,对工作面采后的结果进行描述,并以数据和实际案例为依据来论述工作的成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工作面采后的煤质分析结果:对采集到的煤样进行分析,得出煤质指标,并与前期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说明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作面采后的地质赋存规律分析:根据采集到的地质构造图和勘探记录,进行地质赋存规律分析,揭示不同煤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3. 问题解决成果:在工作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说明问题的解决情况和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体现出工作的实际应用价值。
4. 后续工作建议:根据对工作面采后状况的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后续类似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四、工作心得与体会在此部分,对整个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团队配合与沟通:强调团队配合和良好的沟通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性,并分享团队之间的合作经验。
2. 问题发现与解决的能力提升:通过此次工作,加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分享在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
3.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升: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升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并总结其中的经验。
103工作面采后总结
103工作面采后总结第一篇:103工作面采后总结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华盖山煤矿 103工作面采后总结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2013年会审意见编制:施工单位:生产技术部: 机电部:调度室:安全管理部:总工程师:矿长:一、概况:103工作面位于1采区,西距Ⅵ’勘探线的ZK6-3钻孔86米,所属煤层为Ⅱ#煤层,工作面下巷标高为+1577m,下巷标高为+1591m;该面西侧是保安煤柱20m,北侧和东侧为拟布置104工作面,南侧为1采区102回采工作面。
工作面平均走向长299.9m,倾斜长57.4m,总面积为17221.21㎡,始采于2012年4月20日,终采于2013年6月30日;工作面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本工作面西为同一水平、同一煤层的102工作面,已于2011年9月回采结束,该面运输顺槽与本面回风顺槽相隔13m煤柱,对本面无影响;本面东北为拟布置104工作面。
本面主要受Ⅵ’勘探线上ZK6-3号钻孔控制,该钻孔在工作面西部,距工作面切眼86米。
本面对应地面无重要建筑物,地面最高标高+1790m,最底标高+1700m,与本面最小高差110m。
本面对应地表无山涧、小溪等季节性水流。
二、煤层情况:Ⅱ号煤层厚16.99-32.65m,平均15m,夹矸数随煤层厚度增大而变多,常含0~13层夹矸(炭质泥土岩),厚0.1—0.61m;煤层根据实测煤层倾角及勘探线钻孔机煤标高计算,本面范围内煤层倾角15~17°,平均16°。
本面Ⅱ#煤层原煤水分在8.64%~16.64%之间,平均12.69%;煤层灰分均在18%以下,以中灰煤为主,兼有少量富灰煤;分析基弹筒发热量在3459~4728卡,可燃基弹筒发热量在6090~6554卡,较其他地区褐煤略为偏高;干燥基全硫平均1.37%,属中—低硫。
三、Ⅱ号煤层顶底板情况顶板:直接顶为灰白、绿灰、灰褐、灰黑色粘土岩、炭质粘土岩或粉砂质粘土岩。
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总结
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成为了煤矿生产中的重
要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就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我们在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中,注重了安全生产。
我们严格执行安全
操作规程,加强了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避免了一系列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其次,我们在工作中注重了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回采设备,提高了采煤机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为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
在工作中,我们注重了团队的凝聚
力和合作精神,密切配合,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了回采工作。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为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总的来说,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总结
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回采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面回采率分析总结报告
工作面回采率分析总结报告工作面回采率分析总结报告一、引言工作面回采率是指地下矿山工作面进行抽采后,所剩余的有价值矿石量与总矿石储量的比值。
回采率是衡量矿山下井作业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工作面回采率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提高矿山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工作面回采率影响因素分析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直接关系到矿石储量和分布的情况,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工作面回采率较低。
2. 技术水平: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回采率,提高工作面的开采效果。
3. 采矿工艺:采用合理的采矿工艺,能够减少矿石的损失,提高回采率。
4. 管理水平: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加强对工作面管理,能够提高回采率。
三、工作面回采率分析通过对矿山的工作面回采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不同工作面的回采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地质条件复杂的工作面回采率较低。
2. 采矿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对于提高回采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能够提高开采效率,减少矿石损失,从而提高回采率。
3. 合理的采矿工艺对于提高回采率有着重要作用。
采用合理的采矿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矿石损失,提高回采率。
4. 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回采率也有着重要作用。
加强工作面管理,规范操作,能够提高开采效果,提高回采率。
四、工作面回采率提高对策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个提高工作面回采率的对策:1. 不同工作面要制定个性化的开采方案,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开采工艺和设备,从而提高回采率。
2. 对于复杂地质条件的工作面,要加强勘探工作,提前进行地质预测,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减少盲目开采导致的矿石损失。
3. 更新采矿技术和设备,引进更先进、高效的采矿技术和设备,提高矿石的回采率。
4. 加强工作面管理,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加强对开采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开采过程合理、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回采率。
工作面回采总结 3204工作面回采总结
《工作面回采总结 3204工作面回采总结》摘要:、工作面基概况 303工作面矿井3采区左翼二区段西沿7逆断层布置东以50断层界南沿基岩防水煤柱保护线布置北接30外段络巷,0年5月日工作面初采初放开始受5断层影响工作面全岩段可达36架且以砂岩主严重制约生产矿领导研究定工作面改造0年8月5日开始铺扒棚,综采区 0年6月5日</30工作面回采总结、工作面基概况 303工作面矿井3采区左翼二区段西沿7逆断层布置东以50断层界南沿基岩防水煤柱保护线布置北接30外段络巷工作面走向长7倾斜长3回采面积8353煤层平厚35平倾角9°直接顶泥岩和细砂岩6~5老顶细砂岩9~57工作面共安装03架其端头支架(型ZZ5000)架支架(型Z6800736)0架采用单走向长壁退式综合机械化方式采煤主要采用氮、凝胶、上下隅角封堵方式防火根据地质显示工作面受8条断层影响其影响较断层条有定影响断层3条影响较断层条二、工作面事记 0年5月日工作面初采初放开始受5断层影响工作面全岩段可达36架且以砂岩主严重制约生产矿领导研究定工作面改造0年8月5日开始铺扒棚新切眼位机巷与风巷0连线处0年0月30日正式回采月日初采初放结束(机头)由工作面受巷道拐弯影响甩采月5日(机头距8处机尾距073处)开始按照机头与机尾比例甩采月9日顺利通拐弯工作面受煤层倾角变影响05年月8日(机头距9处机尾距073处)出现面面采用炮采方式回采工作面05年6月5日(机头距37处机尾距3处)开始铺扒棚05年7月日扒棚结束二、巷道布置方式、支护设计适应性分析机巷支护形式主要采用型钢平顶棚支护外部采用型钢拱形棚支护;断面尺寸净宽×净高(轨面至顶板) 5×3掘6净35 风巷支护形式主要采用型钢平顶棚支护外部采用型钢拱形棚支护;断面尺寸净宽×净高(轨面至顶板) 5×3掘6净35 风巷采用ZQL×000835型超前支架3架机巷采用ZQL×5000型超前支架7架机、风巷超前支架平顶型棚巷道支护效佳超前支护0米围巷道变形较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而回采至型钢拱形棚段由支架不能和型棚支护有效接触从面接触变线接触造成支架歪架达不到佳支护效三、采煤方法选择优缺分析、303工作面采用单走向长壁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支架型有液压支架Z6800736(0架)、端头液压支架ZZ5000(架)工作面倾角回采程采用伪倾斜方式回采机巷超前风巷~8回采伪斜角~7°、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较稳定煤层属厚煤层平采高35根据煤机、支架适应采高围及断层影响等安全因素考虑及调整工作面采高控制5~36以保证工作面运输机正常搭接如煤层厚5则跟顶破底回采采高控制5如厚36则跟顶留底回采采高控制36以3、工作面回采期严格矿压监测采用KJ2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及普通矿压监测系统相结合进行顶板压力监控泵压力保持30MPa三泵两箱有效地保证了工作面回采期支架初撑力合格率不低90%起到了很支护效、端头支架使用工作面下出口支护与维修困难和保证安全生产、增加煤炭回收率、减工人劳动强保证安全生产提供了良条件和保障端头支架仅引进下端头支架架、架现场操作要多不滞渡支架峒(08)端头支架推移板与机巷机机尾连接配合机拉移保持与机挡板距离~5工作面初次压步距8~330(因工作面初采受甩面影响上下端头及工作面压步距不等下端头受型棚支护影响相对压较迟7~30)工作面周期压步距37~工作面支架初撑力~30、工作阻力3~0,下端头支架初撑力~8,工作阻力0受条件限制六立柱压力显示不匀局部有0现象5、机电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四检制”始终保持早班检修班、夜班组织生产生产班使用维护生产班主要发生以下影响及机电事故工作面运输机福伊特影响频繁主要是电磁阀打不开影响生产累计约8机巷煤眼因设计上缺陷造成期出煤卡眼箍钢板打卷停采烧焊切割3次累计影响工作面运输机断链条3次主要是接环磨损严重累计影响部、二部机报煤板螺丝被切断各次累计影响6煤机牵引模块易出故障更换6次累计影响36煤机下变频器坏次更换、上截割电机坏次更换累计影响运输机溜槽回采程造成缺陷机头二节、6架以及7架煤壁侧接销被抵坏给期安全生产抵车作业带不便工作面回采期因设备老化运输机荷造成机尾电机被烧抢修更换电机等等各方面影响增加了工作面材投入及回采成四、各项技术济指标分析、两巷采用超前支架进行超前管理代替传统人工抹帽、挑棚支护方式利顶板管理提高安全指数提高生产效率、工作面液压支架使用型Z6800736工阻6800K没有盲目选择工阻支架该型支架能够较完成顶板支护任避免造成浪费3、机巷因巷道拐弯原因皮带机使用了拐弯装置避免了多增加部皮带节省了成开支皮带机使用了防断带装置提高了安全性能、工作面两巷使用型Q03B无极绳绞车运输有效提高了运输能力减了职工劳动强对工作面快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5、30外段风巷安装了乘人器减少职工和体力浪费增强了工利用6、回采期受风巷掘进施工偏高影响工作面运输机机尾低风巷底板对行人、通风等造成不利影响7、工作面回采期受倾角变工作面变长影响出现面面采用炮采方式管理耗费量人力、物力制约生产严重建议掘进施工兼顾方面因素影响五、安全专项(瓦斯、水、火等灾害)治理措施及实施效、风巷预先敷设瓦斯抽采管道因工作面瓦斯浓较低直没有投入使用且安装和拆除耗费劳动量较建议前期做测量工作减少无用功3、工作面采用氮、凝胶方式防火发现浓异常等现象防火效良、工作面两巷型棚、钢筋笆、型棚卡子等回收困难机头机尾收作人员落架情况进行回收有出现违冒险作业给回采带影响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材期回收复用力试推锚支护也避免了职工进入老塘冒险作业5、工作面回采至距07 、6前(5月5日前)受瓦斯影响较特别是月份上隅角瓦斯达0%多排放钻孔瓦斯量7%~8%便携仪测达极限值采取了煤层水、继续施工排放孔并加密减少推进限采等办法有效地减了瓦斯超限安全回采通危险区域工作面瓦斯相对比较平稳回采期瓦斯达05%直到收面对工作面回采影响都比较工作面直保持局部防突措施进行预测允许进尺7,期调整允许进尺56、工作面回采期出现起突水、透水现象主要是老塘顶板裂隙水影响机巷采用分段集排水两趟寸排水管路台303电泵加备用泵总排水能力不低803,有效地了防治水问题防止水进入出煤系统影响保证了安全生产综采区 0年6月5日。
工作面回采率分析总结报告
工作面回采率分析总结报告工作面回采率分析总结报告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xx综采工作面回采率分析报告部门经理:审核:编制:xxxxxx地质测量部201*年6月22日一、工作面概况xxxxx工作面位于凉水井煤矿井田中部,所对应的地表经过响水河区域和神锦大道,从201*年3月开始初采到201*年3月完成末采。
xxxxx工作面为111盘区第8个工作面,也是我矿回采的第8个工作面。
切眼以东为高压线保安煤柱,工作面以南为11107采空区,工作面以西为大巷保安煤质,工作面以北为11109未采工作面。
xxxxx工作面走向长度为4380m,倾向长度为240m。
整体地质条件稳定,位于延安组第二段顶部,距3-1煤层底板层距34.99~43.00m,。
最大埋深为180m,煤层底板标高1124~1156m,未出现断层构造,局部区域存在沙梁冲蚀和伪顶,大部含1-2层夹矸,煤层倾角小于1°,煤层厚度平均为2.76m,煤层视密度为1.29g/cm3。
二、采煤工艺对资源的影响1、倾向长度变长111盘区实行东侧单翼开采,首个工作面11101工作面倾向长度为200m,由于经验的积累和采煤工艺的提升从11105工作面开始倾向长度变为了240m,面间煤柱厚度仍为14.6m,这一变化提升了工作面的回采率,杜绝了对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巷道二次利用前一个工作面的辅助运输顺槽,将变为下一个工作面的回风顺槽。
以xxxxx工作面为例,24107工作面采完后它的辅助运输顺槽将作为xxxxx工作面的回风顺槽进行重复利用。
此种方法即节约的开采成本,同时做到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减少了煤炭资源损失。
3、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xxxxx工作面的采煤工艺为后退式一次采全高,顶板自然垮落发。
xxxxx工作面位于的42煤层属于中厚煤层,在回采的过程中采煤机一次性采全高。
根据储量规程,中厚煤层工作面回采率为大于95%,而xxxxx工作面的回采率为97%以上。
工作面采后总结Microsoft Word 文档
煤矿工作面采后地质工作总结编制:审核:科长:地测副总:总工程师:防治水科工作面采后总结一、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南部,东部为工作面、西部为工作面,南部为铁路保护煤柱,北部为铁路保护煤柱,地表标高880—1020m,煤层底板标高538—610m。
2012年年初,开始施工轨道顺槽、胶带顺槽及高抽巷,2013年9月形成工作面。
2014年1月开始回采,2015年5月结束。
工作面走向长度830m,倾向长度180m,地质储量104万吨。
实际采出煤量97.6万吨,回采17个月,平均月产量5.74万吨。
劳动组织: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每个班作业八小时,三个班轮回生产,每天白班上午8点-11点为检修时间。
二、工作面煤层赋存特征本工作面煤系地层为石碳系,上统,太原组,煤层上部局部含一到二层泥岩夹矸,夹矸厚0.2~0.3m。
煤层东高西低,走向南北。
煤层厚度4.2~5.2m,平均厚度4.8m。
煤层倾角4—18°。
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
工作面标高538~610m。
三、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共遇见4个断层,详见断层特征表。
断层特征表15107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共遇见11个陷落柱,详见陷落柱特征表。
陷落柱特征表四、工作面水文地质地质(一)、水文地质概况1、15煤顶板砂岩和k2、k3、K4灰岩裂隙。
对开采没有大的影响。
该工作面主要充水水源系k2、k3、K4灰岩裂隙水,该灰岩富水较弱,没有出现滴水现象。
2、在施工胶带顺槽时,已经在低洼点对15109采空区积水进行了探放,共放出水量1300m3。
3、15105工作面中部有个积水区,在施工轨道顺槽时,在7G18经纬仪点前15m,垂直顺槽方向对15105积水区打钻放水,放出水量6571m3,经确认水量放完后,工作面进行了回采。
4、15107工作面最大涌水量10 m3/h,正常涌水量2—3m3/h,主要是生产用水。
(二)、工作面水害防治措施1、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轨道顺槽、胶带顺槽和高抽巷在掘进施工过程中,都进行了超前探放水,其方法是扇形布置3个钻孔,胶顺每个钻孔探测100m,掘进80m。
工作面回采总结
工作面回采总结引言工作面回采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在工作面停采后进行的回采作业。
工作面回采对于充分利用矿石资源、提高矿井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工作面回采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回采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工作面回采的主要过程工作面回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过程:1.调查工作:对工作面的现场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地质条件、煤体性质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这是为了制定合理的回采方案和准确评估回采效果的重要步骤。
2.回采准备:包括回采工作面的准备工作,如清理工作面、铺设支护材料、布置通风设备等。
回采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回采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3.回采作业:按照预定的回采方案进行开采作业。
回采作业涉及到钻孔爆破、矿石运输等一系列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工作面的稳定和矿石的安全回采。
4.补充支护:回采完毕后,进行工作面的补充支护工作。
这是为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防止因采空导致的地质灾害。
工作面回采存在的问题在工作面回采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常见问题:1.回采效率低:由于工作面回采面积大、工序繁多,通常回采效率不高。
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益的下降。
2.安全隐患:工作面回采是一个涉及到高风险的作业过程,存在爆破、坍塌等危险。
如果不加强安全管理和措施,容易造成事故发生。
3.矿石损失:由于回采作业不规范或操作不当,导致矿石损失增加。
这对矿石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了影响。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工作面回采效率和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回采作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优化回采方案:通过对回采方案的优化,如合理控制回采速度、优化支护方式等,提高回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同时,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确保回采作业的有序进行。
3.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对回采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监测系统。
采煤工作面回采总结
采煤工作面回采总结采煤工作面回采总结一、工作情况总结1. 回采方式:本次回采工作面采用的是综放工作面回采方式,采煤机采用新型电动采煤机,具备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 生产工艺:在回采过程中,采用了分层支护法进行顶煤破碎和顶板控制,有效控制了顶板下沉和冒落的危险。
同时,进行合理布置出风巷道和通风设备,确保了煤炮炉和工作面的通风流畅。
3. 设备状态:工作面设备状态良好,采煤机运行正常,支护设备完好。
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
4. 劳动力情况:工作面设有一支高素质、技术精湛的回采队伍。
队伍成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熟练运行设备,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了安全高效的生产。
5. 安全生产:工作面采取了严格的安全生产措施,加强了巡检和安全教育,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在回采过程中,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顺利完成了回采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1. 支护设备破损:在回采过程中,发现支护设备存在破损现象。
主要原因是设备使用时间较长,受到煤岩压力和破碎效应的影响,导致部分支护设备失效。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支护设备。
2. 通风不畅:工作面通风不畅的问题较为突出。
主要原因是工作面附近存在煤层自燃隐患,导致大量烟尘积聚,影响了工作面的煤质和生产效率。
需要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清理,定期对工作面进行通风处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生产。
3. 生产进度落后:本次回采工作面的生产进度相对滞后。
主要原因是采煤机的故障率较高,影响了生产进度。
此外,人员岗位调整不及时,也对生产进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及时调整人员岗位,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三、改进措施1. 设备维护和检修: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更换损坏的支护设备和通风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维修能力。
年度采区回采率总结
年度采区回采率总结引言回采率是指在采矿过程中,工作面实际回采出的煤炭量与理论回采量的比值,是衡量矿井千真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年度采区回采率总结是对矿井一年来的采矿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总结,分析采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为下一年的生产提供经验和借鉴。
本文将对年度采区回采率进行总结和分析。
采矿情况分析1. 采区规模本年度采区规模为XX万吨,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
增加的采区规模主要是由于新开的矿井投入生产,以及现有矿井产能的提升。
2. 回采量分析本年度回采量为XX万吨,占采区规模的XX%。
与计划回采量相比,回采率为XX%。
从整体情况来看,回采率表现不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3. 回采率问题分析(1) 采煤工艺不完善在一些矿井中,采用的采煤工艺不够成熟,导致煤层开采效率低下,回收率不高。
需要针对不同煤层特点,调整和改进采煤工艺,提高回采效率。
(2) 矿井设备老化部分矿井设备老化,导致设备运行效率低下,回采效率受到限制。
需要对老旧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3) 人员管理不规范在一些矿井中,人员管理不规范,导致工作面上有人懒散无为,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回采率。
需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工人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4) 安全措施不到位在一些矿井中,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限制了回采率的提高。
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完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改进方案建议1. 提升采煤工艺针对现有采煤工艺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引进新的采煤设备和工艺,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采煤效率和回收率。
同时,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煤炭资源开采的难题。
2. 更新设备对于老旧设备,需要制定装备更新计划,逐步淘汰和更新设备。
同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3. 加强人员管理加强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工作不力的人进行培训和处罚,激发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采煤工作面回采总结 2
采煤工作面回采总结 2采煤工作面回采总结一、工作背景及规划我所在的采煤工作面位于煤矿井下,是煤矿中最重要的作业区域之一。
在回采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安全措施,确保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并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二、安全管理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我们严格执行煤矿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安全装备和工具,了解矿井的安全操作规程。
我们在工作面安装了煤尘监测设备,及时掌握采煤工作面的煤尘浓度情况,以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煤尘浓度,减少矿井的火灾和煤尘爆炸风险。
我们还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排风及通风,保持工作面空气流通畅通,减少煤气的积聚。
定期对透水和煤矸石进行检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三、设备管理我们对采煤工作面的设备进行了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储备,提高操作技能,降低操作风险。
在选购设备时,我们注重设备的质量和性能,选择了适合我们工作面的设备,并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提供维修和技术支持。
四、人员管理我们始终认为,员工是煤矿的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回采工作面,我们加强了对员工的人身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操作规程,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我们制定了员工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人在工作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同时,我们建立了员工激励制度,鼓励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工作。
五、环境保护在采煤工作面,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我们采用了环保的工艺和设备,减少了对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我们加强了对坍塌和沉降的监测,保护地质环境的稳定,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我们也加强了对废渣和煤矸石的处理,减少废弃物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危害。
六、工作效率通过采取上述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我们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工作面回采进展顺利,生产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伤亡率和事故率大幅下降。
工作面回采总结
工作面回采总结XXX工作面是XXX采区第四个工作面。
该工作面XXX年XXX月开始初采,通过XX个月生产,该工作面于XX年XXX月停采,现将工作面采后总结如下:一、工作面基本情况:1、工作面位置及周边采掘情况:XXX工作面地面位置在4#-9#勘探线之间,XXXXXXXXXX。
井下位置XXXXXXXXXXXXXXXX。
工作面走向长度XXXX0米,水平长度XXX米,工作面面积XXX平方米,实际生产原煤XXX万吨。
2、煤层情况:煤层为黑色,沥青光泽,贝壳状断口,层理明显,裂隙较发育。
煤层倾角一般为XXXX°,个别地方为XXX°。
本工作面分层厚度平均XXXX 米,根据两顺槽揭露,煤层中下部煤质较好,中上部煤层顶板附近,煤质较软,夹矸较多,一般在XXXX米不等,与煤层成互层状,煤层稳定性差,易冒顶。
3、水文情况:工作面水文简单,没有大的断裂构造,裂隙不发育。
煤5层顶底直接充水含水层水量很小,单位涌水量小XXXXm3/(s.m),水文地质类型属XXXX 型。
根据XXXXXXXXXX,工作面开采后,上面的各含水层对矿井开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XXXX工作面最小涌水量为XXXm3/h,最大涌水量为XXXm3/h ,正常涌水量为XXXm3/h。
4、采煤工艺: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倾斜分层俯斜综采低位放顶煤采煤方法,平均分层厚度为XXX,其中采煤机采高为XXXm,放顶煤高度XXXm,采放比XXX。
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
采用双向割煤、端部斜切进刀、分段顺序多轮放煤的作业方式,“一采一放”的回采工艺。
二、回采结束总结及建议:1、由于XXX工作面处于井田深部,矿压增加,因此,在回采过程中,曾出现过因为冲击地压影响生产的事件,所以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矿压监测和防治力度。
2、XXX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中的瓦斯会向工作面空间释放,导致工作面瓦斯不断增大,影响到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为此,在以后的回采过程中,要加强瓦斯检测工作,加强工作面的通风工作,要加强工作面日常瓦斯抽放工作。
工作面采后总结
工作面采后总结(zǒngjié)工作面采后总结(zǒngjié)工作面采后总结(zǒngjié)一.工作面概况(gàikuàng):某某工作面受某断层影响(yǐngxiǎng)分成某综采工作面和某〔短〕炮采工作面两局部回采.某综采工作面是我矿首次南北翼通采方式进行回采,工作面全长1160米,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横跨24区第三亚阶段南北翼,于2022年9月1日开采,历时六个月至2022年3月6日停采。
该工作面设计采高2米,实际采高平均2.04米、平均煤厚1.79米。
某〔短〕炮采工作面在某综采工作面切眼以北200米处送短切眼,切眼长45米;回顺与某综采工作面回顺同方向;运顺位置受某断层影响沿断层面送斜运顺183米,斜运顺距某断层最近处为15米。
该工作面于2022年2月3日开采至2022年5月8日停采,用时3个月,工作面设计采高2米,实际平均采高1.78米。
二.煤层及顶底板情况:七层煤为中厚煤层,共含稳定夹矸三层,其中K3夹矸厚度大于其下煤分层厚度、岩性为炭质页岩;K1、K2夹矸岩性为高岭石泥岩。
某〔某〕工作面内煤层厚度较为稳定,三层夹矸厚度及间距变化不大。
七层煤顶板伪顶由页岩加煤线和炭质页岩组成,平均厚度0.55米、层节理发育、破碎易脱层,工作面底板直接底岩性为中砂岩,中厚层状、有节理,是矿编Ⅳ砂岩含水层,平均厚度3.99米。
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某〔某〕工作面范围内煤岩层为单斜构造,走向41°、倾向北西、倾角平均20°17′,煤岩层沿走向及倾向均有次一级的波状起伏。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揭露两条断层分别是f1断层和F2407断层。
f1正断层走向158°、倾向北东倾角36°在本工作面初见于某〔某〕综采工作面运顺4#运机石门处,在综采切眼内揭露时,落差最大为1.55米,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不大。
F2407正断层走向93°、倾向南、倾角43°,在#5工作面有揭露,落差为2.45米,延伸至本工作面,在某〔某〕综采工作面回运顺均有揭露,回顺见于24区南翼1#回风石门以南46米处,落差为1.19米;运顺见于790水平5#运机石门以北237米,落差为2.22米,该断层对某〔某〕综采工作面影响较大,斜跨工作面120米。
xxx采煤工作面回采工作总结
xxx采煤工作面回采工作总结xxx采煤工作面回采工作总结Xxx采煤工作面位于xxx井田东南部,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为365米,工作面倾斜长度为110米,工业储量16.14万吨,可采储量13.14万吨,为本矿第三个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的机采工作面。
本工作面从201*年7月份开始安装,于9月23日正式开始投产。
本工作面采用MWG-375/160采煤机组落煤、装煤,开切口方式为在机头机机尾人工爆破法开切口,进刀方式为斜切进刀。
采煤机截深为0.55米,采煤机滚筒采用反向对旋;工作面采用SGD-220/630刮板输送机运输,顺槽采用SGD-730/75A转载机及SSJ-800/402伸缩皮带机运输,工作面基本支架为XDY-1TY/JK/D/LY悬移支架,端头支架为XDY-1/JK/D/Lr,全部垮落法配合以人工强制顶处理采空区。
在工作面推采过程中,充分应用xxx和xxx采煤工作面成功经验、针对工作面出现的特殊情况,我们采取相应措施:一、在xxx和xxx采煤工作面成功进行矿压观测的基础上,继续对本工作面进行全程跟踪观测,通过观测本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仅为17米。
我们分析后认为原因为:1.由于本作面距xxx采空区较近,加之在切眼内有两条落差在2米以上的断层。
2.在工作面直接顶初次垮落期间,由于采区高压电缆两次击穿,导致工作面停产30小时,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加大,使工作面老顶初次垮落和直接顶初次垮落合二为一。
二、在初采时期,严格执行矿长、大队长跟班制度,现场指挥,狠抓工程质量。
三、在推进过程中,为防止工作面漏顶及采空区矸石窜入工作空间,在支架上方铺金属菱形网,沿工作面倾斜方向搭接长度为500mm,沿推进方向为200mm,网间采用双丝双扣,网扣间距为100mm。
形成从工作面顶板到采空区的整体支护。
四、遇工作面端面距范围内顶板易冒落时,在煤壁上方以45度角打1.8米长树脂锚杆,做到超前支护。
五、为保障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升柱时,在顶梁与顶板接实后,继续加载3秒钟,并加强二次注液。
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K12教育文档)
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贵州诚搏煤业有限公司
XX煤矿
XXXX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编制:
审核:
总工程师:
提交时间:
XXXX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矿井回采支部工作总结-矿井多一个回采工作面
矿井回采支部工作总结-矿井多一个回采工作面(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矿井回采支部工作总结:矿井多一个回采工作面与时俱进创佳绩矿井回采支部2010年工作总结2010年,我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理培训并重”的原则,以强化现场管理为重点,以强化员工教育为突破口,狠抓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工作,狠抓现场监督检查和班队**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营造安全氛围,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司2010年安全生产目标,推进矿井安全生产工作。
一、安全生产平稳发展今年,我支部按照华润煤业和公司安全管理体制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安全生产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把员工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坚持安全管理不松懈,抓安全教育不放松,抓“三违”不手软,在现场作业中,要求员工按章作业,干标准活,要求队干、班队长按章指挥,杜绝粗放管理。
在安全教育上,以“白国周班组管理”的学习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把白国周的“六个三”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从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入手,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要求每个队班前会必须严格执行“六必讲”的制度,讲清工作环节、讲清安全要点和处理注意事项,一是狠抓员工安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三不生产”的原则,实施安全意识、知识、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的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生产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
二是结合矿井电教“每日一题”安全教育培训,以现场操作为重点,对新员工、特殊工种及班组长进行长期强化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安全有序可控,基础稳固扎实,技术素质过硬。
三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抓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安全责任的落实,营造了一个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
队干坚持班班有人在现场,抓隐患,促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以现场管理为重点,围绕现场抓管理,围绕问题抓整改,队干以现场为阵地,发扬“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使各项安全工作做到有目标、有安排、有措施、有奖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03(4)回采工作面采终总结
本工作面设计为一采区3煤层第4个回采工作面,于2009年8月份设计,同月两道进入掘进施工。
掘进工期为4个月,于2010年1月份进入工作面安装,3月1日进行回采,回采期4个月与本年度7月18日回采结束。
1、测量工作:
本工作面采用井下复测支导线测量方法进行掘进工作面的中心标定和测量,其中两顺槽(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均复测两次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规定的误差要求X= 0.2 Y= 0.2 。
工作面贯通误差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贯通要求。
2、回采区域地质概况:
I03(4)回采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地势平坦,地表标高为+482—+490,井下位置位于+256轨道大巷东南,回风顺槽以I03(2)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为界。
运输顺槽以21勘探线745号钻孔为界,西部以元宝山露天矿和本矿矿界煤柱为界。
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标高为+256水平,工作面平均走向长1015米,平均倾斜宽195米。
1.煤层赋存情况:
I03(4)工作面煤层厚度为3.38—9.2米,平均煤厚4.77米。
煤层平均夹矸厚度为0.1—0.15之间,煤层产状走向EW—SN,倾向总体趋势SN—EW平均倾角7°,煤层赋存较稳定,层理清晰,结构简单,夹矸岩性为灰黑色泥岩。
煤层顶底板情况:
本煤层直接顶为灰黑色泥岩,厚度约为0.5米—1.2米之间,胶结性较好,老顶为白色细砂岩,渗水性较好且含水,且岩体胶结性差,易冒落。
煤层直接底为灰白色泥岩,厚度为0.8—1.2之间,局部地区为粉砂岩或细砂岩,泥岩遇水泥化膨胀,易鼓起。
3、水文地质情况
本工作面回风巷切眼k20标高为303.535,运输巷切眼k16`标高为289.417,工作面切眼位置顶板出现部分淋水,两道涌水量最大到 4.6m3/h,顶板裂隙水水源来自侏罗系煤系孔隙承压水层,以及煤层顶板砂岩含水。
钻孔导水,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经过1个钻孔,为761#钻孔。
在回采过程中按《煤矿防治水》进行了探放水,未见涌水。
I03-1(1)工作面采空区位于I03(4)回采工作面上方,采空区含水量约为12315*0.3*2.8/cos6°=10401立方米。
采空区积水,I03-1(1)采空区积水来自侏罗系煤系孔隙承压水层补给以及部分灌浆水。
在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k14号导线点退后40米布置三个扇形布置的放水钻孔对I03-1(1)采空区以及一个对I03-1(1)工作面探巷进行放水。
第一个放水孔自2009年12月29日14点30分放水,第二个钻孔自2009年12月31日4点放水,2010年1月2日第三个孔放水初期钻孔涌水量较大后期涌水量逐渐减小。
放水量详见下表:
日期小时涌水量(m3)总涌水量(m3)
12.29---12.30 12 864
12.31---1.3 38.08 2742
1.3---1.4 1
2.4 298
1.4---1.5 5.5 132
1.5---1.6 5.3 127
1.6---1.7 3.7 89
1.8---1.9 4.9 118
1.8---1.11 7.61 548
1.11---1.14 8.7 626
1.14---1.21 6.5 1092
1.21---1.31 6 1440
1.31---
2.10 5.7 1368
2.10---2.25
3.1 1116
2.25---
3.24 3 1944
涌数量合计12504 在2010年3月17日回采时在切眼70#、80#、90#支架分别打探放水孔三个均未见水。
其他情况详见I03(4)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放老空水说明及2010年测水记录。
4、本工作面涌水分析
本工作面的补给水源为I03-1(1)采空区积水及顶板砂岩水I03(2)工作面运输顺槽水。
此次工作面回采进行了探放水较为成
功,由于防水钻孔直径较小,钻孔孔距较长,存在矸石堵孔现象,在放水过程中,进行了多次投孔。
建议在以后进行类似的放水工作中可选择施工较大的钻孔防水或直接施工探巷防水。
5、水文地质情况
煤层含水充水原因:
1、侏罗系煤系孔隙承压水层
2、孔隙导水
本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遇到较小面积顶板滴水。
(位置详见回采说明书平面图)煤层顶板水源补给来自顶板砂岩含水以及侏罗系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对回采影响不大。
6、煤岩层对比情况
根据本工作面掘进实际揭露的煤层厚度显示,采终位置平均煤厚为4.3米。
运输巷掘进至k4导线点时平均煤厚4.3米,回风巷掘进至L7导线点时平均煤厚4.3米,与补767号钻孔煤厚3.9米进行对比出入0.4米,原因为补767号钻孔与实际观测点有40米距离,但根据井下实际写实补767号钻孔处煤厚基本与钻孔勘探煤厚相符。
761号孔勘探煤层厚度为4.98米,回风顺槽L14导线点煤层厚度4.0米,L15导线点煤厚4.8米,I03(2)工作面运输顺槽761号钻孔处煤厚为4.0米。
三个观测点平均煤层厚度4.6米。
与761号孔勘探煤层厚度4.98米比较相差0.38米。
切眼平均煤层厚度7.5米,与勘探线剖面图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所示基本相同相差出入较小,对回采没有造成影响。
根据上述情况该工作面煤层厚度与图纸资料的煤层厚度相符,局部有相差的区域是由煤层沉积不平造成。
本工作面有一部分在3煤与3-1煤合层位置以里,所以煤层较厚。
运输顺槽与回风顺槽厚与勘探线剖面图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所示基本相同。
7、其他情况:
工作面压力情况:
由于I03(4)回采工作面回采过程造成的采动影响I03(2)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保护煤柱。
本工作面在回采时造成I03(2)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的挡水闸墙漏水,造成该工作面运输顺槽在2010年4月18日出现了涌水。
水源经过分析讨论认定为I03(2)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水。
在本工作面采空区支架后涌出此段时间巷道涌水严重,直接影响到本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给回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本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为4.77米,在回采过程中由于煤层厚度受采高度影响,局部有丢煤现象。
因此对本矿回采率造成一定影响。
8、工作面储量:
实测完成情况:
采区采出量:998659吨
工作面采出量:950334吨
采区回采率:76.2%
工作面回采率:78.3%
(其他情况详见储量报表)
9、影响安全因素及建议:
1、在煤层顶底板松软破碎地带应加强支护,防止冒顶等事故
发生。
在以后过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时及时加强支护。
2、瓦斯按低瓦斯矿井管理但不能忽视其危害性。
3、工作面探放水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及《煤矿防治水规定》对采空区进行探放水。
4、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
探放水孔应当钻入老空水体,并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
当钻孔接近老空时,预计可能发生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涌出的,应当设有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处理。
老公营子煤矿地测科
2010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