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节 核酸的一级结构
一、核酸的一级结构及表示法
1.核酸的一级结构的概念2.表示方法
二、一级结构的测定
1.与核酸一级结构测定有关的工具酶
*2.核酸一级结构测定的方法
第四节 DNA的高级结构
一、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1.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的依据
2.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特征3.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稳定因素4.双螺旋的不同类型*5.DNA的异常结构
一、淀粉的酶促水解二、糖原的磷酸解三、纤维素的酶促水解四、双糖的酶促水解
第三节 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酵解
1.酶促反应过程2.ATP生成3.糖酵解的调控4.糖酵解的意义
二、糖的有氧氧化
1.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2.丙酮酸脱氢酶系的作用3.三羧酸循环
4.糖的有氧氧化中水、二氧化碳和ATP的生成5.糖的有氧氧化的调控6.糖的有氧氧化的意义
二、酶的活性部位
1.概念2.必需基团3.活性部位的特征
三、酶原激活四、同工酶
五、变构酶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理
一、酶的催化作用与分子活化能二、中间复合物学说三、诱导契合学说四、使酶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因素
第五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酶促反应速度的测定
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1.酶浓度的影响2.底物浓度的影响3.PH的影响4.温度的影响5.激活剂的影响6.抑制剂的影响
3、了解生物化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生物化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 对生物化学的概念的理解。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三、生物化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地位
四、生物化学在工农业及卫生医药上的意义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内吞和外排作用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意义
03
通过调节膜受体的数量和分布,影响细胞对信号的响应和传递

信号传导异常与疾病关系
01
信号传导异常与肿瘤发生
肿瘤细胞中常出现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抑制,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和凋亡受阻。
02
信号传导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元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导致神经
脂类代谢及调控机制
01
脂类的消化吸收
探讨食物中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过程,以及脂类在体内的运输
和分布。
02
脂肪酸氧化
详细阐述脂肪酸氧化的过程、 关键酶和调控机制,以及脂肪 酸氧化在能量供应中的作用。
03
脂肪合成
介绍脂肪合成的途径、关键酶 和调控机制,以及脂肪在能量
储存和释放中的意义。
04
胆固醇代谢
阐述胆固醇的合成、转运、转 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胆固醇在 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作用。
检查中的转氨酶测定。
代谢物检测
通过检测体液中代谢产物的异常变 化来推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血 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检测。
免疫学诊断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检测体内特异性 抗体或抗原,以诊断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病等,如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
生物化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应用
药物设计与合成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糖代谢及调控机制
糖的消化吸收
探讨食物中糖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以及糖在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糖酵解
详细阐述糖酵解的过程、关键酶和 调控机制,以及糖酵解在能量供应
中的作用。
糖异生
介绍糖异生的途径、关键酶和调控 机制,以及糖异生在维持血糖平衡 中的意义。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总学时数:72实验学时: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后续课程: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专业主干课。

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四年制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了解分子水平上生物化学现象和过程的基本原理,理解以蛋白质为核心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掌握生物体代谢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熟悉主要代谢途径生化反应及其调控的过程和特点,了解代谢研究的一般方法。

2.课程教学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有关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以及蛋白质、酶、核酸等重要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要求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物质的主流代谢途径,调控及相互联系,一般了解次要的代谢途径。

生物化学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能力与技术,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的有关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生物化学知识,并为以后从事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与生产打下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激素、维生素);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等生命科学内容。

考虑到整体优化,遗传信息的贮存、复制、传递与表达(即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部分放在分子生物学课程讲授。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产生、发展过程,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掌握组成生命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命机体中的新陈代谢途径和最终的代谢产物。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供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等专科专业使用)_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供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等专科专业使用)_生物化学

章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学时分配表 内容 绪论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维生素 酶 生物氧化 糖代谢 脂类代谢 蛋白质分解代谢 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基因信息的传递 总学时
理论学时 1 4
4 2 4 4 3 5 9 36
实验学时 9 3
6 18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等专科专业使用)
【熟悉】 1. 肽、氨基酸残基、主链、侧链、N-端、C 端等概念。 2. 蛋白质重要的理化性质。
【了解】 1. 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2. 蛋白质的分类。
第三章 维生素 【了解】
维生素的定义、分类。各种维生素主要的生理功能。 第四章 酶
【掌握】 1. 酶的概念;酶的化学组成;酶活性中心的概念。 2.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3.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第十章 基因信息的传递 【掌握】
1.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复制、转录、翻译的概念。
2. 半保留复制。 3. 参与复制的重要酶类及蛋白质因子的功能。 4. 不对称转录的概念。 5. 转录与复制的异同点。 6. 三类 RNA 在翻译中的作用。遗传密码的特点。 【熟悉】 1. 复制的基本过程;前导链、滞后链、冈崎片段的概念。 2. 逆转录的概念。 3. 原核及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转录的基本过程。转录后的加工。 4. 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原核生物翻译的基本过程;翻译后的加工。 5. 基因表达的概念。操纵子的概念;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模式。 【了解】 1. 蛋白质合成酶系及其他蛋白质因子的功能。 2. 分子病的概念。 3. 抗生素作用机理。 4. 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
第九章 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掌握】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biochemistry)课程编号:132001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理论课学时60学分:3学分考核方式:考试适用对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前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动物学、植物学、高等数学、物理学建议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主要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

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其已成为新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在工农业的发展中也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

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类各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生物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分子结构及性质,生命活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和调控规律,从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

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的实际考虑,参考现行学时数,本课程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1)生物大分子的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主要内容为:绪论、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化学、维生素与辅酶。

(2)物质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翻译及基因表达调控;(4)简要地介绍重组DNA和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在工、农业及各相关学科中的应用;(5)全部课堂讲授或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内容学时理论教学内容学时1 绪论2 8 脂类代谢 62 蛋白质化学 5 9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53 核酸化学 3 10 核酸的酶促降解及核苷酸代谢 34 酶化学 6 11 核酸的生物合成 65 维生素与辅酶 3 1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6 糖类代谢8 13 代谢调节 47 生物氧化 5合计60四、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⑴生物化学的含义、任务和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教学大纲纲要

《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教学大纲纲要

《生物化学》课程教课纲领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英文名称:Biochemistry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64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0合用专业:食质量量与安全、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药学、中药学、中药学(国际沟通)先修课程: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肩负院部:基础医学院;组学分:4实验学时:16指导自学学时:0合用层次:本科学科组: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学科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说明生物体化学构成及其在体内的化学变化的一门基础课,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课程。

经过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技术训练,使学生具备较系统和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着手能力,以及必定的创新思想,为学习后续的药学、中药学基础课程确立必需的基础,为未来开展中医药学现代化供给必需的支撑。

(二)教课基本要求在教课内容上,侧重增强基础、突出要点,由浅入深地介绍本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注意联系生物化学国内外科学研究新理论和新成就在药学、中药学的应用;注意各章节知识连接协调、防止与其余课程知识重复或许脱节。

在教课方法上,踊跃运用多媒体讲堂教课设备,采纳启迪式、议论式、事例教课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教课内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充足利用已有的实验室条件,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术,提升学生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

(三)课程的要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解说一般安排在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本课程要点是静态生物化学、动向生物化学和遗传信息传达转接三篇章的内容;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培育学生现代科学的生命思想和必定的创新思想。

要点章节是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难点章节是教材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涵盖了生命体内化学物质的合成、分解、代谢以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生物代谢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并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生物分子(蛋白质、酶、核酸、糖类、脂类)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2、掌握生物代谢的基本过程及其调控机制,了解代谢网络与生命过程的关系。

3、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4、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疾病的发生、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酶、核酸、糖类、脂类的结构与功能。

2、生物代谢过程及其调控: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3、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转录、翻译的过程及其调控,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4、生命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生命过程中(如细胞分裂、免疫反应、神经传导等)的生物化学机制。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以及例题的解析。

2、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小组讨论: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化学实验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

2、作业:定期布置作业,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期中考试:通过试卷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期末考试:通过试卷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Biochemistry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其任务主要是应用化学、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来阐明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及其调控变化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是一门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的科学。

生物化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在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能力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常用量度法,基本实验技能,如分光光度法和离心机使用;某些代谢物的定性、定量测定。

熟悉电泳、层析分离原理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改革生物化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理论讲授方式进行。

在讲授中要体现专业特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重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明确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性,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很快,在讲授中应适当加以介绍当前生物化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 1学时知识点:生物化学的定义;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生物化学的发展;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基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生物化学与医学。

本章小结重点: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难点: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思考题:举例说明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2学时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0.5学时知识点: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肽;生物活性肽:GSH、多肽类激素。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0.5学时知识点: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及意义;肽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三级结构的概念和稳定三级结构的次级键;结构域;分子伴侣;四级结构概念、亚基的概念;蛋白质的分类。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类型: 必修课总学时:54 讲课学时:54 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园艺专业、应用化学、环境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生物化学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一门科学,是介于生物学与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研究生物体组成成分的性质,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研究生物体的自我复制。

旨在探索生长,发育,遗传,学习,记忆与思维等复杂生命现象的本质,以期改造自然,改善自己,增强生命力。

同时生物化学也不断地对人类与疾病,工业与原料,农业与植物以及生态平衡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和辅酶的结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糖、脂类、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绪论重点是生物化学对人类的深刻影响。

第一章蛋白质重点:①组成蛋白质的20种常见氨基酸的分类、化学结构、酸碱、性质及物化性质。

②蛋白质的肽和肽键。

难点:①蛋白质的肽键性质②蛋白质高级结构,尤其是超二级结构,结构域和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第二章核酸重点:①核苷酸的组成②DNA的一级及空间结构③核酸紫外吸收性质④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

难点:①DNA的空间结构②DNA的生物学功能第三章酶重点:①酶的化学本质②酶的分类和命名③酶促反应动力学(尤其是米氏公式的导出,米氏常数的意义,米氏常数的求法。

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难点:①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导出。

②酶的作用机理。

第四章糖重点:①单糖(尤其是葡萄糖的分子结构)②几种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化学组成。

难点:①单糖(尤其是葡萄糖)的D、L型,异头物,差向异构的定义②多糖的高级结构与生物学意义。

第五章脂类、生物膜和细胞器重点:脂酰甘油类及磷脂的化学组成难点:脂类的生物学功能第六章维生素重点:掌握与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其辅酶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生物化学》课程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大纲

06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基因表达概述及基本过程
基因表达的定义和意义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生蛋白质的过程,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适应 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
包括转录、翻译和蛋白质加工等步骤,其中转录是指DNA模板链在RNA聚合酶的作 用下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mRNA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加工 包括修饰、折叠和定位等步骤。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关系
基因表达异常的定义和类型
基因表达异常是指基因在转录或翻译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蛋白质合成量或功能异常的现象。基因表达异 常可分为转录水平异常和翻译水平异常两种类型。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基因表达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疾 病往往伴随着特定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出现异常。因此,研究基因 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酶动力学原理及应用
米氏方程
01
介绍米氏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其意义,解释米氏常数Km和Vmax
的含义及其在酶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02
阐述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抑制剂和激活剂等对酶促反应
的影响及其机制。
酶动力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03
举例说明酶动力学在疾病诊断、药物设计和治疗等领域的应用。
3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生物功能的基础。
蛋白质高级结构
01
02
03
蛋白质二级结构
指蛋白质分子中局部主链 的空间结构,包括α-螺旋、 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 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海事大学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生物信息学辅修专业学分数 4
学时数72 考核方式考试
执笔者杭晓明编写日期2005.12.1
教研室主任签字主管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和了解的一门基础和前言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将为生命学科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物化学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
1. 描述生物体内的主要物质的组成、生物学功能,物质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的规律。

2. 解释生物体内物质组成、物质代谢及调控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包括生物大分子结构与机能的关系。

3. 学会初步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论述或解释一些基本的生命现象和问题。

4.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是一门主要运用化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同时结合其它学科的原理与技术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其任务是阐述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生物大分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作为生命学科必不可少核心,近年来,生物化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成为生命学科中最先进的领域之一,正向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学科领域渗透。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和了解的一门基础和前言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将为生命学科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生化的研究对象;产生和发展;课程体系;学习方法。

生物有机体: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分子间相互作用;细胞及细胞器;生物膜。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 激素。

生物体代谢:糖代谢;氧化磷酸化;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尿素循环;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糖-脂;糖-蛋白;脂-蛋白;核酸与其他)。

遗传信息传递DNA—RNA—蛋白质:DNA复制;RNA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

生化过程的相互作用与调控:调节(酶水平;激素水平;神经系统)。

注:“实践”含习题课、课堂讨论、录像、社会实践等
五、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绪论
介绍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概况;让学生提前了解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二)生物有机体
1. 掌握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缓冲溶液及生物体的缓冲体系。

2. 熟悉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3. 了解细胞的分类和结构。

三)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1. 掌握蛋白质组成的基本单位—L-α-氨基酸的特点、分类,空间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及特点),维系一、
二、三、四级结构的次级键。

2. 熟悉构象与构型的概念,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氨基酸、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3. 了解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一级结构的测定等。

酶:
1. 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分子结构与功能,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调节。

2. 熟悉影响酶作用的因素,人工合成酶的新进展和酶工程。

3. 了解酶催化反应的机理,酶活性的测定,酶的命名分类,酶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核酸:
1. 掌握核酸的种类、化学组成、DNA与RNA的区别、结构特点、功能。

2. 熟悉核酸的化学组成、DNA与RNA的空间结构、DNA复性与分子杂交。

3. 了解核酸碱基顺序的测定方法,核酸体外生物合成的方法,多聚核苷酸的化学合成,核酸化学中的几种重要的新技术。

维生素 & 激素
1. 熟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2. 了解激素的概念和分类。

四)生物体代谢
糖代谢
1. 掌握糖的分类及生理作用,葡萄糖的代谢(无氧分解-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支路;糖原合成、分解及调节;
糖异生作用)。

2. 熟悉上述各代谢途径的基本过程及产能、脱氢部位,多糖的细胞外分解,单糖的代谢。

3. 了解糖代谢的调节。

氧化磷酸化:
1. 掌握线粒体膜结构,呼吸链的组成和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概念及影响因素,ATP的合成及生理功用。

2. 了解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的3种假说。

脂类代谢:
1. 掌握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2. 熟悉磷脂的代谢,胆固醇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3. 了解脂类物质的分类,及脂类代谢的调节。

氨基酸代谢 & 尿素循环:
1. 掌握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反应-脱氨基作用及脱去氨基的几种方式;氨基酸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尿素的循环途径。

2. 熟悉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尿素的形成和氨的排泄。

3. 了解氨基酸的吸收和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核苷酸代谢:
1. 掌握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2. 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3. 了解核酸和核苷酸的降解,核糖核苷二磷酸和核糖核苷三磷酸的形成。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掌握四种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图。

五)遗传信息传递DNA—RNA—蛋白质
DNA复制:
1. 掌握半保留复制的概念;复制的体系;DNA复制需要的酶;半不连续复制中冈崎片段的概念。

2. 熟悉复制叉的概念,DNA复制终止的过程;逆转录的过程和生物学意义。

3. 了解复制的过程;DNA的损伤和修复中的重组修复和切除修复。

RNA生物合成:
1. 掌握复制与转录的异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发夹式结构);转录的过程;转录后各种RNA的加工。

2. 熟悉RNA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三种RNA结构和性质。

3. 了解核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蛋白质生物合成:
1. 掌握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及扩充后的中心法则;遗传密码概念及特点;蛋白质生物合成机制。

2. 熟悉原核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不同,蛋白质的折叠和修饰方式。

3. 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素。

六)生化过程的相互作用与调控
1. 掌握生物调控的概念和三种类型;细胞-酶水平的调节。

2. 熟悉激素对代谢的调节。

3. 了解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

六、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简明生物化学》,吴赛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书:
1.《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影印版),(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3rd Edition)H. R. Horton, L. A. Moran, R.
S. Ochs, J. D. Rawn, K. G. Scrimgeour,科学出版社,2003
3.《生物化学》,古练权主编,许家喜段玉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和了解的一门基础和前言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将为生命学科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化学的开设应该在生命科学导论的基础上,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生物大分子(糖
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生物化学与接下来开设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侧重点不同:生物化学主要从化学角度描述生命物质的结构、性质及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描述生命的各种活动及变化规律。

八、任课教师资格
博士学位,副教授,具有多年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经验,具有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

九、为达到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所采取的措施
1. 教学方法以系统讲授为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如多媒体教学),并配合适当的小专题报告和讨论等
形式。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2次大作业,其中一次为4人为单位的小组作业。

3. 授课过程中,安排适量的外文最新文献阅读。

4. 考试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以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完成(占总成绩的60%),另一种以综述报告的方式分两次在闭卷考
试前完成(占总成绩的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