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实验操作报告设计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1、取半烧杯水用药匙往水中加一匙面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五)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二)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四)
1、在装有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用敲击过的音叉马上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十)。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生长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2. 探究不同光照、水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学校实验室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如绿豆、黄豆等)2. 容器(如塑料杯、玻璃瓶等)3. 肥沃的土壤4. 水壶5. 光照设备(如日光灯、自然光等)6. 记录本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植物种子浸泡在水中24小时,使种子吸水膨胀;2. 分组实验:将浸泡好的种子平均分成四组,每组种植不同数量的种子;3. 设置实验组:a. 实验组1:光照充足,水分充足,土壤肥沃;b. 实验组2:光照充足,水分适量,土壤肥沃;c. 实验组3:光照不足,水分充足,土壤肥沃;d. 实验组4:光照不足,水分适量,土壤肥沃;4. 实验操作:a. 将种子种植在容器中,覆盖土壤,浇水;b. 将实验组1、2、3、4分别放置在光照充足、光照不足的环境中;c.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时间、生长速度、植株高度等;5. 数据统计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1. 实验组1:植物生长最快,发芽时间最短,植株高度最高;2. 实验组2:植物生长速度较快,发芽时间适中,植株高度较高;3. 实验组3:植物生长速度较慢,发芽时间较长,植株高度较低;4. 实验组4:植物生长速度最慢,发芽时间最长,植株高度最低。
实验分析:1.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芽时间短,植株高度高;2.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分适量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芽时间适中,植株高度较高;3.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肥沃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芽时间适中,植株高度较高。
实验结论:1. 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适量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2. 光照、水分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3. 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小学简单科学实验报告(共3篇)
篇一: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日益发展,科学实验也随之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实验的种类日渐繁多,如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的逐渐过渡,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的逐渐转变,由课内实验向家庭实验、研究性实验的逐步扩大……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实验报告应该如何书写呢?不同的年级阶段要求不同,高年级阶段学生要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或撰写科学小论文,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不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内容上应不必强求一致,该繁则繁,该简则简。
一、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六方面展开来写的:1.实验名称: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可避免学生无目的的忙碌。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
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器材: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
此项书写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仪器的用法和用途、药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实验现象:正确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
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实验结论: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
这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指导计划
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指导计划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小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二、实验器材1. 显微镜2. 容器3. 滴管4. 测量器具(如尺子、天平等)5. 温度计6. 火柴或打火机7. 实验剂(依据不同实验而定)三、实验前准备1. 小组分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实验项目。
2. 实验材料准备: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将所需的器材和实验剂准备齐备。
3. 安全知识讲解: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例如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小心使用火柴等。
四、实验操作步骤(以下以“观察显微镜下的昆虫翅膀”为例)1. 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实验室服装、戴上手套,并将实验区域保持整洁。
2. 取适量的昆虫翅膀样本,将其放在显微镜玻片上。
3. 调整显微镜:先用较低倍率的物镜观察昆虫翅膀的整体结构,再用高倍率的物镜进行详细观察。
注意调节焦距和光源亮度,确保观察清晰。
4. 进行观察:仔细观察昆虫翅膀的纹理、颜色和结构,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特征和现象。
5. 结果分析:根据观察结果,提出猜想或解释,并与其他组员一起讨论和比较。
6. 清理实验区域:将用过的显微镜玻片归位,清理好实验区域,确保安全和卫生。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安静,遵守实验室规则。
2. 实验前需经过老师或指导员的指导,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3. 如遇到实验器材损坏或实验剂不足等情况,应及时向老师或指导员报告。
4. 学生在使用火柴或打火机时,应由老师或指导员指导和监督,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六、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进行总结和思考。
可以提出新的问题,或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改进意见。
通过这份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指导计划,我们将帮助小学生正确、安全地开展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希望这个指导计划能帮助到你们!。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单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单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二届江西省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能手评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等课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由两个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自制小乐器〞两局部组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研究时就要比拟一下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中探究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
这两个活动是开展学生关于“声音的产生〞的科学概念的一系列有结构的探究活动,目的不仅是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和描述发声体的状态,在大量的科学事实的观察和描述的根底上建构“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
二、[学生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是由外力的作用,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有外力不一定能产生声音〔如拉橡皮筋就不能发出声音〕,更主要的是物体必须发生振动。
通过课前了解,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们认为是物体敲打、碰撞、摩擦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对声音的最初认识。
这些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声音是由敲、拍、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而并未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
对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概念,即使有学生讲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
在探究声音产生的观察实验中,学生关注的往往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特别是物体之间摩擦也能听到声音,学生很难看到物体是否发生了振动,因此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
三、[设计理念]通过对以上的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本课的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根底上展开观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和概括,实现认识上的跨越。
为此我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收集发声物体的变化特点,获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③通过更多物体,采用实证与反证结合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
科学实验报告(集合15篇)
科学实验报告(集合15篇)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2x班x组组长:__实验时间:x年x月x日实验名称:吹纸片(奇怪的纸片)实验目的:空气是否有压力。
所用器材:2张条形纸片(约30cm----40cm)。
(装置)实验步骤:1、准备2张纸片。
2、用两手分别捏住纸片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使两纸片间的距离约2厘米。
3、用力向纸片中间吹气。
4、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只听“哧”的一声,那两张纸合起来了。
认识结论:空气中有压力,当我们吹气时,就把纸中间的空气吹跑了,两与旁的空气向内挤压,两张纸就合起来了。
科学实验报告3“记录”是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在整个科学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所给出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有众多的内容直接与研究记录有关,如“用简单的材料,设计科学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用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并用文字和图来表达”等等。
纵观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科学记录越来越得到了我们老师的重视,大部分课中都要求学生做科学记录,但许多仅仅是做一下记录方便汇报而已,大多流于形式。
许多科学实验探究课的记录都与我们科学课记录的目标背道而驰,记录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有效的记录?对此,我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实践与研究,说说自己对科学课记录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doc
路2.把小电珠装入灯座,注意装小电珠时不要太用力。
3.用导线把电池盒、小灯座、开关连接起来,并留出检测线,注意所用导线两头的绝缘层一定要事先剥去。
4.检测电路的通电情况。
2.检测物品的1.预测:哪些物体能导电?
导电性能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物品分
到看清彩虹为止。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现象。(此实验也可直接用三棱镜代替,更具可操作性。1、在室外阳光下平稳放置三棱镜;2、轻轻转动三棱镜,使光线投射到室内或暗处的走廊墙壁上;3、观察光的颜色。)
2.合成彩色光1.指导学生在圆纸片上用水彩笔画出等份的七种颜色。
实验2.将铁钉插入圆纸片中心,制成一个陀螺。
实验结论: 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实验序号:10
实验内容: 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
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实验类型: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1.介绍月相盒
操作要点
1.小电筒代表太阳;
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
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
2.观察月相盒1.学生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注意时间变化;
中月相变化
2.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
3.观察总结
展示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
2.研究不同透1.用不同透镜观察物体,然后比较观察现象;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报告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报告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手册本手册由连都区大阳路学校陈建秋主编。
将近40个实验被整理出来。
从实验名称、主题及页码、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现象与结论、备注等八个方面对每个实验进行了描述。
第一单元沉和浮实验名称:观察物体的起伏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2面实验目的:1.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自己对起起落落的初步判断。
2.观察不同对象的起伏,并将其与预测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
3.引发思考,初步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对象的起伏。
实验器材: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实验步骤:1.预测水中七个物体的起伏并解释原因。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将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影响沉浮的因素。
实验室记录表:我的预测结果、小石头气泡块、回形针蜡烛、空瓶子、苹果胶现象和结论: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
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备注:1.预测的理由很繁琐。
建议学生口头交流。
2.观察物体的起伏,将其放入容器中,然后观察物体的起伏。
实验名称: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3-4面实验目的:1.了解由相同材料组成的物体,改变其重量和体积,起伏不会改变。
2.学会通过分割和堆叠物体来研究起伏的变化。
实验器材: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实验步骤:1.将橡胶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两个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起起伏伏,并解释原因。
5.观察记录并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记录表:我的预测全橡胶1/2橡胶1/4橡胶1/8橡胶小橡胶实验结果我的预测实验结果我的预测实验结果全苹果1回形针1/2苹果2回形针1/4苹果3回形针1/8苹果1小木块小苹果2小木块现象与结论:由相同材料组成的物体,其重量和体积会发生变化,下沉和漂浮条件不会发生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7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优秀7篇】小学科学实验计划篇一一、教材分析本学期科学教材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八个,其中,分组实验有:第3课《馒头发霉了》,第5课《蜡烛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第10课《距离和时间》,第20课《蚯蚓找家》,演示实验,分别是:第7课《铁生锈》,第8课《牛奶的变化》中,第14课《白天与黑夜》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分组实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标题:自行车鸣笛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鸣笛器的方法。
2.理解鸣笛器的原理。
3.观察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发出的声音有何区别。
二、实验器材1.自行车。
2.不同材质的鸣笛器若干(例如:金属、塑料、木质等)。
3.计时器。
4.实验记录表。
5.安全工具(例如:手套、眼镜等)。
三、实验步骤1.将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固定在自行车上,让每种材质的鸣笛器相隔一定距离。
2.骑上自行车,以适当的速度行驶。
3.随后按下鸣笛器,记录下每种鸣笛器发出的声音,注意标明每种材质的鸣笛器。
4.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四、实验原理鸣笛器是一种能发出声音的装置。
它的原理是当鸣笛器顶部的按钮被按下时,鸣笛器内部的喇叭会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气体震动产生的。
当按钮被按下时,气体会从鸣笛器内部的空间中挤压出来,通过鸣笛器顶部的出口。
气体的快速挤压和释放会引起空气分子的震动,从而形成声音。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发出的声音有一些差别。
金属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相对较响亮,音色清脆;塑料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相对较轻柔,音色较为柔和;木质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相对较低沉,音色较为浑厚。
六、实验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在振动时产生了不同的声波。
声波的特点包括音量大小、音调高低和音色等方面的差异。
2.金属鸣笛器发出的声音较响亮,是因为金属的振动传导效果好,能有效地将声音传递出去。
而塑料和木质的传导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发出的声音相对较轻柔。
3.不同材质的鸣笛器还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
音色是由声波中不同频率的成分组成的。
金属材料的鸣笛器由于其振动频率较高,所以形成的声音音色较为清脆。
而木质材料的鸣笛器由于其振动频率较低,所以形成的声音音色较为浑厚。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鸣笛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观察到了不同材质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的差异。
实验结果证明了材质对鸣笛器声音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这不仅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也增加了我对不同材料特性的认知。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实验内容: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地球的内部实验器材: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实验内容:解释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蜡烛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
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实验内容: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铁钉生锈了实验器材: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长期)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实验内容: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变色花实验器材: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
实验内容: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果(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实验器材: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某品牌的洗衣粉能更容易地去除污迹)。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共10篇)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共10篇)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全册)赵秀芹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南流小学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篇二: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全册)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科学动手操作活动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篇三: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2小学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分组实验时间:10分钟)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实验步骤: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实验现象: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
这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
说明花生内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
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实验结论:食物营养成分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等。
科学小实验设计方案
科学小实验设计方案第一篇:科学小实验设计方案科学小实验设计方案实验一实验名称:喷水比赛器材物品:1个空可乐罐、1枚铁钉、胶带、铁锤实验过程:1、用铁钉在可乐罐的中部和靠近底部的地方各钻一个大小一样的小孔。
2、贴上胶带,把小孔堵上,然后把可乐罐罐满水。
3、同时扯掉胶纸,你会发现,下面的孔喷出的水比中间孔喷出的水远些。
实验原理:水的压力与深度有关,而与水量的多少、水域的形状无多大关系。
无论是辽阔的大海,还是普通的游泳池、浴缸,在1米深的水下,压力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水越深,压力越大。
实验观赏性及科技含量说明:扯掉胶纸,下面的孔喷出的水比中间孔喷出的水远些。
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有关水的压力的知识。
实验二实验名称:水下火山器材物品:1个小玻璃瓶、1个广口瓶、1根长线、热水、少许红墨水实验过程:1、在小玻璃瓶里灌满热水,滴进些红墨水将它染红。
2、用线系着小玻璃瓶,把它沉入装有冷水的广口瓶底部。
3、于是,一朵“红云”就会从瓶底升起,伸展到水面上,好像火山喷发一样。
实验原理: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变得比冷水轻。
于是,红色的热水上升,冷水下沉,直到掺和均匀为止。
实验观赏性及科技含量说明:一朵“红云”从瓶底升起,伸展到水面上,好像火山喷发一样。
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了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的道理。
实验三实验名称:瓶吞鸡蛋器材物品:1个口径适中的玻璃瓶、几个去壳的熟鸡蛋、火柴、纸片实验过程:1、把纸片点着后放入瓶中。
2、把剥好的鸡蛋放在瓶口上,看,鸡蛋“忽”的一下进入瓶口了。
实验原理:玻璃瓶口比鸡蛋小,把纸片点着后放入瓶中,由于瓶子受热,空气往外排出,这时把鸡蛋放在瓶口上,过一会儿,由于瓶里空气收缩压力减少,这时在瓶外的鸡蛋由于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便被推进瓶里。
实验观赏性及科技含量说明:鸡蛋“忽”的一下进入瓶口了。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
实验四实验名称:小航船器材物品:几个樟脑丸、1个乒乓球、1把剪刀、1盆水实验过程:1、把乒乓球剪成3份,修剪成小船模样,在船尾剪去一小块,再剪出一条缝。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制作实践报告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制作实践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科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与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电路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材料准备- 电路板- 电线- 电池- 电灯泡- 开关3. 实验步骤第一步:连接电路板和电线在电路板上准备好电灯泡和开关的位置,使用电线将它们与电路板连接起来。
确保电线连接牢固,并且没有短路的情况发生。
第二步:安装电池将电池放置于电路板上的适当位置,并用电线将其与电路连接起来。
同样地,要确保电线连接牢固,没有短路。
第三步:打开开关在电线连接完毕后,将开关设置为打开状态。
此时,电流开始流动,并且电灯泡会发出光亮。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步骤,完成了一个基础的电路实验。
当我们打开开关时,电流从电池的负极流向电灯泡,然后再返回电池的正极。
在这个过程中,电灯泡发出光亮。
通过这个实验,小学生们不仅学习了电路的基础知识,还能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他们也能够培养出一种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5. 实验的意义与提升空间科学实验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对科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电路实验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电路的原理,还能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然而,作为一项基础的电路实验,我们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扩展和改进。
例如,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电池规格和电灯泡,观察它们之间的亮度差异。
或者加入其他元素,如电阻和电容等,来探究它们对电路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们的实验视野,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本次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制作实践报告重点介绍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并通过实验步骤、结果分析以及实验的意义与提升空间展开。
通过这个实验,小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和理解基础的电路知识,还能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这样的实验也促进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搞一名大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实验类型:教师模拟、学生操作方式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实验内容:蜗牛观测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类型:教师放到食物展位上展现实验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
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奇妙的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实验类型:教师模拟实验、学生操作方式实验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奇妙的水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方式实验,可以喷气的水和可以飘浮的水为教师模拟实验,水的熔化实验为学生操作方式实验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可以喷气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气的距离将近,下方小孔的水喷气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水的压力越高,所以箭不远;孔边线越高,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箭得最北。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
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入底部。
“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
xx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电池、电线、小灯泡(带灯座)、铅笔芯、镊子、热敏装置、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操作图见教材57页;
2、两个实验分两个小组进行,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实验现象:
1、当源线的两头在铅笔芯上滑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在改变;
2、当热敏装置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小灯泡亮;而当热敏装置没有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小灯泡熄灭。
(分对照组分别进行)
1、将馒头、饭粒放置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将馒头、饭粒放置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实验现象:
1、环境1中食物发生霉变,而且速度快;
2、环境2中食物稍有霉变,而且速度慢。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xx
年级
六
时间
实验名称
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验证植物体中含有能量
实验过程
见教科书第75、76页。
实验现象:
随着阳光的断照射,水的温度能在一定范围内升高。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太阳炉能把光能转换为热能,并且无污染。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xx
年级
六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太阳炉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太阳炉
实验器材
铝箔、厚纸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温度计、胶带、剪刀等。
实验过程
2、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xx
年级
六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酸奶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实验器材
新鲜酸奶、鲜牛奶、杯子、瓶子、金属小勺、竹筷、温度计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实验1:
一、实验项目: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
二、实验时间:202x年x月x日
三、实验器材:斜面1个、小车1个、木块1个、卷尺1个
四、实验人员:王x堃
五、实验内容及要求:用运动的小车撞击木块。
六、实验记录:
七、实验评价:
实验2:
一、实验项目:运动与摩擦力
二、实验时间:202x年x月x日
三、实验器材:硬纸盒1个、托盘1个、橡皮数块、长木板1块、棉线1根、垫圈若干,轮子2副、筷子一把(圆柱状)
四、实验人员:王x堃
五、实验内容及要求:模拟搬运重物过程,知道怎样减小摩擦力。
实验3:
一、实验项目:解剖并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二、实验时间:202x年x月x日
三、实验器材:干燥的蚕豆种子1粒、浸泡一昼夜的蚕豆种子1粒、镊子1个、放大镜1个、培养皿1个
四、实验人员:王x堃
五、实验内容及要求:解剖并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
六、实验记录:
七、实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实验记录表
年月日
直接提升物体(滚筒)的力(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滚筒)的力(N)
我们的发现:斜面都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滚筒)就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滚筒)就越不省力。
斜面1(6°)
斜面2(12°)
斜面3
(18°)
斜面4
(24°)
0.9
0.05
0.2
0.3
0.4
记录人:
二、沿不同的斜面提升物体(滚筒)的力(N)实验。
1、在木板的一端垫上高8厘米的木块1块,使木板成为约6°的斜面。然后用圆筒测力计勾住滚筒,沿着斜面将滚筒拉上去,测量用了多大的力?通过测量,发现用了0.05(N)的力。
2、在木板的一端垫上高8厘米的木块2块,使木板成为约12°的斜面。然后用圆筒测力计勾住滚筒,沿着斜面将滚筒拉上去,测量用了多大的力?通过测量,发现用了0.2(N)的力。
小学科学课实验操作报告设计
———(小学科学六上年级第一单元——7.《斜面的作用》)
实验名称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
实验材料
30×70厘米的木板1块;高8厘米的木块4个;圆筒测力计1个;0.9(N)重的滚筒1个。
不需要改变的条件
提升的物体(滚筒)。
需要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坡度1(6°)、斜面的坡度2(12°)、斜面的坡度3(18°)、斜面的坡度4(24°)。
注意事项:①、实验用的斜面(木板)的面要平整、光滑;垫木板用的4个木块的高度要一致。斜面(木板)要塔得牢固。②、拖动滚筒时拖动的力要均匀。③、做实验时用的圆筒测力计不能与木板板面相碰,滚筒不能离开板面。④、观察提升的力是多少时,要等到测力计的刻度稳定后再读数。
实验结论
用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物体(滚筒)的力都比直接提升物体(滚筒)的力小,说明斜面都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滚筒)的力就越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滚筒)的力就越大。
预测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滚筒)的力就越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滚筒)的力就越大。
实
验
操
作
过
程
一、直接提升物体(滚筒)的力(N)的实验。
1、用圆筒测力计勾住滚筒,测量直接提升滚筒用了多大的力?通过测量,发现用了0.9(N)的力。
说明:1、介绍使用圆筒测力计的方法:①把测力计的零刻度调整到与测力计圆筒的边缘相平行。②提升滚筒时,圆筒测力计垂直。③观察滚筒的质量时眼睛要与刻度平行,等到测力计稳定后再读数。
3、在木板的一端将滚筒拉上去,测量用了多大的力?通过测量,发现用了0.3(N)的力。
4、在木板的一端垫上高8厘米的木块4块,使木板成为约24°的斜面。然后用圆筒测力计勾住滚筒,沿着斜面将滚筒拉上去,测量用了多大的力?通过测量,发现用了0.4(N)的力。
说明:①、实验时垫木块第一次垫一块,第二次垫两块,第三次垫三块,第四次垫四块。这样就能成为不同坡度的斜面,在每次搭好不同坡度的斜面时,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木板的坡度,了解不同斜面的坡度。②、垫木块第一次垫一块,第二次垫两同坡度的斜面,在每次搭好不同坡度的斜面时,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木板的坡度,了解不同斜面坡度。③、用圆筒测力计勾住滚筒沿着不同的斜面(木板)从下往上慢慢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