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各系血细胞及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21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三、CL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989年CLL国际工作会议(IWCLL)提出的标准: 1.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至少持续4周以上 (NCLL)或>10×109/L持续4周以上(IWCLL)。 2.以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为主,形态分型:①典型CLL:不典 型淋巴细胞≤10%;②CLL/PLL:外周血幼稚淋巴细胞占 11%~54%;③不典型CLL:外周血有不同比例的不典型淋巴 细胞,但幼淋细胞<10%。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学习目标
1.掌握慢粒的实验室特点、核型改变和融合基因的意义。 2.熟悉慢淋、慢粒-单和慢中性粒白血病的实验室特点。 3.了解各种慢性白血病的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
2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第一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检验
3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一、概述 • 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患者有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 • 自然病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 CML可向各类型的白血病转变。 • 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
或原单十幼单≥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 (3)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此期临床症状、体征比加速期更恶化,CFU-GM培养呈小 簇生长或不生长
14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四、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类白血病反应、骨髓纤维化、引起脾大的其
11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三、分期及诊断标准 2.加速期 具下列之二者,可考虑为本期: (1)不明原因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脏进行性肿大和白细胞增多,治疗无效 (3)与治疗无关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4)外周血及/或骨髓原始细胞(I型十Ⅱ型)10%~19% (5)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三、CL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989年CLL国际工作会议(IWCLL)提出的标准: 1.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至少持续4周以上 (NCLL)或>10×109/L持续4周以上(IWCLL)。 2.以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为主,形态分型:①典型CLL:不典 型淋巴细胞≤10%;②CLL/PLL:外周血幼稚淋巴细胞占 11%~54%;③不典型CLL:外周血有不同比例的不典型淋巴 细胞,但幼淋细胞<10%。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学习目标
1.掌握慢粒的实验室特点、核型改变和融合基因的意义。 2.熟悉慢淋、慢粒-单和慢中性粒白血病的实验室特点。 3.了解各种慢性白血病的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
2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第一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检验
3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一、概述 • 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患者有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 • 自然病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 CML可向各类型的白血病转变。 • 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
或原单十幼单≥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 (3)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此期临床症状、体征比加速期更恶化,CFU-GM培养呈小 簇生长或不生长
14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四、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类白血病反应、骨髓纤维化、引起脾大的其
11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三、分期及诊断标准 2.加速期 具下列之二者,可考虑为本期: (1)不明原因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脏进行性肿大和白细胞增多,治疗无效 (3)与治疗无关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4)外周血及/或骨髓原始细胞(I型十Ⅱ型)10%~19% (5)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临床血液学检查 ppt课件
二、红细胞比积测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t)
1.定义:Hct指RBC在血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2.正常参考值: 男性:0.4—0.5L/L(40—50容积%)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
3.测定Hct的临床意义: (1)Hct↑:血液浓缩、RBC增多。 (2)Hct↓:贫血。
三、RBC平均值的计数:
口形RBC:遗传性口形RBC增多症(口形RBC>10%)
靶形RBC:地中海贫血、异常Hb病(靶形RBC>20%)
镰形RBC:镰形RBC增多症
泪滴RBC:骨髓纤维化,其次:地贫、溶贫
棘形RBC:棘形RBC增多症,脾切,尿毒症等。
球型红细胞增多症
镰形红细胞
RBC形态不整(RBC异形症):
梨形、泪滴形、新月形、长圆形、三角形、盔形等 见于: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E↑+肺浸润+心、胃肠等损害。
3.E减少的意义: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伤寒。
(三)嗜碱性粒细胞:(B)
1. B的生成、功能、正常值: (1)生成:同E。 (2)功能:主要是参与超敏反应(IgE
的Fc受体) (3)正常值:占WBC 0~1%
2.B增高的意义: 见于:慢粒、真红、慢性贫血、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少见)
RB C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溶贫)
失血
:各种大出血。
3.RBC形态学改变:
(1)正常:双凹圆盘形直径6~ 9um, 平均7.5um,有中央淡染区、大小相当 于 RBC直径的1/3~2/5
(2)病理改变:大小异常、形态异常。 1)大小异常:
小RBC,大RBC,巨RBC,RBC大小不等。
血液检验 ppt课件
15
(三)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1.大小异常 (3) 巨红细胞:直径大于 15μm 。常见于叶酸和 ( 或 ) 维生 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呈椭圆形,内含血 红蛋白量高,中央淡染区常消失。 (4)红细胞大小不均:红细胞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反映骨 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旺盛。在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 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达中度以上时,均可见 某种程度的红细胞大小不均,而在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尤 为明显。
9
绝对性增多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 性疾病,是多能造血干细胞受累所致。 其特点为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可高达(7~10) *1012/L,Hb达180一240g/L,全身总血容量 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也不同程度增多。 属慢性和良性增生,但具有潜在恶性趋向,部分 病例可转变为白血病。
10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 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成年男性 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可 认为有贫血。 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血红蛋白120 or 110g/L 至90g/L 中度:90~60g/L;重度:60~30g/L; 极重度:<30g/L。
红细胞数
(4.0~5.5)*1012/L(400~550万/mm3) (3.5~5.0)*1012/L(350~500万/mm3) (6.0~7.0)*1012/L(600~700万/mm3)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 120~160g/L(12~16g/d1) 成年女性: 110~150g/L(11~15g/d1) 新生儿 : 170~200g/L(17~20g/d1)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医学PPT课件
5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tics)的任务是 将检验的结果,结合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以及影象检查/病理检查等,对病人作出正确的 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检验 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诊断/鉴别诊断
影象诊断/病理诊断
6
绪论
二、发展简史 1673年,Leeuwenhook发明显微镜,此后使血液 形态学有了革命性发展。 1855年,血细胞计数测定 1878~1895年,血红蛋白测定 1877~1912年,细胞分类技术 1953年,Coulter血细胞自动计数仪 上世纪80年代后,自动化仪器发展迅速
24
实验的系统评价(举例DIC)
诊断DIC的效能 Sen% Spe% Acc% Ppv% Npv% 95%CI
PLT 82.7 PT 75.6 APTT 68.5 Fg 38.0 3P 37.2 D-D 80.0 43.9 58.3 65.8 77.0 85.7 70.6 59.5 65.0 66.9 60.19 65.9 75.1 49.7 53.4 58.4 55.6 64.3 69.7 79.1 79.1 74.9 62.1 66.4 81.8 2.36,8.18 4.66,13.38 1.95,11.16 0.75,6.96 1.53,14.56 7.11,34.07
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无出血症状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症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症 因子XII、激肽释放酶原、高 分子量激肽原缺乏 (遗传性、获得性)
因子X、V、II、I 缺陷症
26
(遗传性、获得性)
近年,上海瑞金医院用这2项筛选试验的优化组合;再 结合凝血因子促凝活性和抗原含量测定作表型诊断;然 后用RFLP/AS-PCR验证突变作基因诊断;再用真核细 胞培养,检测相关因子的抗原和活性、Western印迹、 免疫荧光染色、生物代谢标记及PCR等方法判断突变基 因异常蛋白的合成和功能。用这一优化组合的技术平台 对11种遗传性出血病,143个家系,155例患者和543名 家族成员作检验诊断,准确率达100%,无漏诊和误诊 现象。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骨髓活检
在MDS已广泛应用,不仅提供诊断依据,还有助 于预测预后。
骨髓病理切片中各系病态造血更加明显,特别是 粒系。若发现3~5个以上原粒及早幼粒细胞聚集 成簇,位于小梁间区或小梁旁区,即所谓“幼稚 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是MDS骨髓 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儿童MDS (cMDS) 儿童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C)
MDS不能分型 (MDS-U)
MDS不能分型 (MDS-U)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WHO 2008)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 (WHO 2001)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二、骨髓象
大多数患者骨髓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少数增生减低。
细胞形态异常反映了MDS的病态造血。
(1)红系:大多增生明显,比值增高,少数病例比值减 低。各阶段幼稚细胞常伴类巨幼样变,核浆成熟失衡,红
细胞体积大或呈卵园形,有嗜碱点彩、核碎裂和HowellJolly小体。RARS能检出环形铁粒幼细胞。
部分患者在经历一定时期的MDS后转化成为急性 白血病;部分因感染、出血或其他原因死亡,病 程中始终不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临床表现
多数起病隐袭,以男性中老年多见,约70%病例50岁以上。儿童少 见,但近年青少年发病亦有增加。
MDS的初发症状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大多数 患者有头昏、乏力、上腹不适和骨关节痛。
难治性贫血伴有多系发育异常
实验诊断学PPT诊断血液学课件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②红细胞破坏过多。③急、慢 性失血。
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
1.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MDS等。 2.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包括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和巨幼红 细胞贫血。 3.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如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癌转移、骨髓纤 维化等引起的贫血为骨髓病性贫血)。 4.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继发性贫血(肾病、肝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 等,这些疾病均可抑制骨髓增殖,尤其对红系抑制等)。
>170g/L >160g/L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增多因素
1.RBC/Hb相对性增多: 由于RBC增高和Plasma↓
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 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等。
2. RBC/Hb绝对性增多:
根据有无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原发性单纯 红细胞增多症。前者为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所致 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后者为单独红系增生。
ESR↑ ③组织损随晚期肿瘤出现 ,明显增快提示肿瘤转移。
⑤高球蛋白血症: ESR↑可>100/h,见于 MM和巨球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时清蛋白 丢失,球蛋白相对增高。
⑥其他 :贫血,<90g/L时, ESR↑伴有胆固 醇↑疾病, ESR↑
MCH = Hb / RB参考值:成人 26~33 pg ,儿童35~42 pg
2.红细胞平均参数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ell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指单位容积
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以g/L为单位
MCHC = Hb / HCT 参考值:成人320~360g/L,儿童320~360g/L
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
1.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MDS等。 2.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包括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和巨幼红 细胞贫血。 3.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如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癌转移、骨髓纤 维化等引起的贫血为骨髓病性贫血)。 4.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继发性贫血(肾病、肝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 等,这些疾病均可抑制骨髓增殖,尤其对红系抑制等)。
>170g/L >160g/L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增多因素
1.RBC/Hb相对性增多: 由于RBC增高和Plasma↓
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 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等。
2. RBC/Hb绝对性增多:
根据有无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原发性单纯 红细胞增多症。前者为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所致 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后者为单独红系增生。
ESR↑ ③组织损随晚期肿瘤出现 ,明显增快提示肿瘤转移。
⑤高球蛋白血症: ESR↑可>100/h,见于 MM和巨球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时清蛋白 丢失,球蛋白相对增高。
⑥其他 :贫血,<90g/L时, ESR↑伴有胆固 醇↑疾病, ESR↑
MCH = Hb / RB参考值:成人 26~33 pg ,儿童35~42 pg
2.红细胞平均参数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ell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指单位容积
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以g/L为单位
MCHC = Hb / HCT 参考值:成人320~360g/L,儿童320~360g/L
临床血液学检验 1 2 各系血细胞及检验
红细胞比容与平均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比容:指血液中红细胞所 占的体积百分比是衡量血液携氧 能力的重要指标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指 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可反映红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每个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量可 反映红细胞的携氧能力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指每个红细胞所含的 血红蛋白浓度可反映红细胞的携氧 能力
血液学检验的临床意义
诊断疾病:通过血液学检验可以诊断出多种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 监测治疗效果:血液学检验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如化疗、放疗等。 评估预后:血液学检验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如生存期、复发风险等。 指导治疗:血液学检验可以指导治疗如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等。
红细胞检验
红细胞计数与形态观察
红细胞形态:包括大小、形 状、颜色等
血浆黏度:血液 中血浆的黏稠度 影响血液流动
检测方法:旋转 黏度计、毛细管 黏度计等
检测指标:血浆黏 度、血浆纤维蛋白 原、血浆球蛋白等
临床意义:评估血 栓形成风险、预测 心血管疾病等
红细胞变形能力检测
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在血流中通过狭窄血管的能力 检测方法:微血管模型法、红细胞变形指数法等 临床意义:评估红细胞变形能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异常情况: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可能导致血流受阻引发血栓形成等疾病
注意事项:检测前应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血液流变学检验
全血黏度检测
原理:通过测 量血液在特定 条件下的流动 阻力反映血液
的黏稠度
检测方法:包 括旋转黏度计 法、毛细管法
等
临床意义:评 估血液的流动 性预测血栓形
成风险
影响因素:包 括红细胞数量、 血浆蛋白浓度、 血小板数量等
血液学检验典型细胞图谱PPT
白血病病例
总结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详细描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血液学检验显示大量异常 淋巴细胞增生。治疗以化疗为主,部分患者需进行骨髓移植。
总结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详细描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慢性白血病,血液学检验显示粒系增生,以 中、晚幼粒细胞为主。治疗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主。
2023-2026
ONE
KEEP VIEW
血液学检验典型细胞 图谱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红细胞系统 • 白细胞系统 • 血小板系统 • 典型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血液学检验典型细胞图谱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直观的参考,帮助病理学家、医生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更好地理 解和识别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类型。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红细胞压积降低与贫血程 度呈正相关;增高可能提 示脱水、大面积烧伤等。
PART 03
白细胞系统
正常白细胞形态
中性粒细胞
胞体直径约10-15μm,呈圆形或 卵圆形,核呈杆状、分叶状或23叶状,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
列,胞质丰富,呈淡红色。
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约6-15μm,呈圆形、 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呈圆形或 卵圆形,染色质多聚集在核膜下
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学检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由于血液中细胞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准确识别各种细胞类型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一项挑战。因此,典型细胞图谱的编制和推广对于提高 血液学检
临床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对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白血病)的分类的认识:1976 年F(法)A(美)B(英)协作组提出的FAB分型(主要 依据形态学)——2001年提出WHO分类方案,2008年完 善,即M(morphology)、I(immunology)、C(cytogenetics)、 M(molecular biology)分类方案(MICM分类)
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他多
种技术,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
病所致的血液学异常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
临床诊治的观察,从而推动和促进血液学
和临床血液学的发展和提高。
ppt课件.
14
检验医师的责任
• 要有扎实的和全面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 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疾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试
验 • 适应血液学的发展,建立有关新试验 • 能从事有关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 • 具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病临床知识,对疾病能下诊断 • 具有与临床之间进行沟通的能力
ppt课件.
6
血细胞数量的检测:血细胞吸管(1852-1867年)、血细胞 计数板(1855年)、血红蛋白计(1878-1895年)、细胞分类 技术(1877-1912年)、血细胞自动计数仪(1953年Coulter) 红细胞的认识:携氧功能(1871-1876年)、碳酸酐酶的发 现(1935年)、红细胞寿命(1946年)、红细胞的代谢和结 构等(1959年后) 白细胞的认识:最早认识的为粒细胞(1892-1930年,趋化、 吞噬、杀灭细菌),其次为单核细胞(1910年后,吞噬、抗 原递呈),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近50年) 血栓和止血的认识:1842年发现血小板、1882年发现止血 功能、1923年发现聚集和粘附功能、近50年血小板颗粒及组 分、凝血机制、纤溶、内皮细胞等在分子水平认识
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他多
种技术,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
病所致的血液学异常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
临床诊治的观察,从而推动和促进血液学
和临床血液学的发展和提高。
ppt课件.
14
检验医师的责任
• 要有扎实的和全面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 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疾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试
验 • 适应血液学的发展,建立有关新试验 • 能从事有关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 • 具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病临床知识,对疾病能下诊断 • 具有与临床之间进行沟通的能力
ppt课件.
6
血细胞数量的检测:血细胞吸管(1852-1867年)、血细胞 计数板(1855年)、血红蛋白计(1878-1895年)、细胞分类 技术(1877-1912年)、血细胞自动计数仪(1953年Coulter) 红细胞的认识:携氧功能(1871-1876年)、碳酸酐酶的发 现(1935年)、红细胞寿命(1946年)、红细胞的代谢和结 构等(1959年后) 白细胞的认识:最早认识的为粒细胞(1892-1930年,趋化、 吞噬、杀灭细菌),其次为单核细胞(1910年后,吞噬、抗 原递呈),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近50年) 血栓和止血的认识:1842年发现血小板、1882年发现止血 功能、1923年发现聚集和粘附功能、近50年血小板颗粒及组 分、凝血机制、纤溶、内皮细胞等在分子水平认识
血液学检验 ppt课件
Howell-Jolly氏小体和卡波环常见于增生性贫血;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四)红细胞检验的应用
1.恶性增殖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2.贫血的辅助诊断与分类; 3.骨髓造血功能评价; 4.职业病筛查。 5.非血液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骨髓是成人唯一能生成粒、红、巨系的器官
在瑞氏染色下,红细胞全部或部分胞质中部分被染成 灰蓝色。表明红系增生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特 别是溶血性贫血。
低色素性 高色素性 嗜多色素性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4)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应用与计算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表现出红细胞体积变小,而巨幼细胞贫血表现出细胞体积 偏大,那如何计算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②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Hb/RBC(Pg)
正常参考值:27~32Pg 正常细胞性贫血MCH ;小细胞性贫血 MCH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H 区分急性失血性贫血与缺铁贫,巨幼贫.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生理功能 气体交换与携带功能 代谢周期为120天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一、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 Hb)
(一)定义 RBC、Hb:指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HCT(血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二)检验方法 红细胞计数:多采用电阻抗法。 血红蛋白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法
贫血类型 正常细胞性
大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性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四)红细胞检验的应用
1.恶性增殖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2.贫血的辅助诊断与分类; 3.骨髓造血功能评价; 4.职业病筛查。 5.非血液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骨髓是成人唯一能生成粒、红、巨系的器官
在瑞氏染色下,红细胞全部或部分胞质中部分被染成 灰蓝色。表明红系增生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特 别是溶血性贫血。
低色素性 高色素性 嗜多色素性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4)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应用与计算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表现出红细胞体积变小,而巨幼细胞贫血表现出细胞体积 偏大,那如何计算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②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Hb/RBC(Pg)
正常参考值:27~32Pg 正常细胞性贫血MCH ;小细胞性贫血 MCH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H 区分急性失血性贫血与缺铁贫,巨幼贫.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生理功能 气体交换与携带功能 代谢周期为120天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一、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 Hb)
(一)定义 RBC、Hb:指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HCT(血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二)检验方法 红细胞计数:多采用电阻抗法。 血红蛋白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法
贫血类型 正常细胞性
大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性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PPT课件
5)Ret增高(可排除再障)
6)RBC大小不等,中心浅染区扩大,血清铁
7.0μmol/L
7)血清胆红素正常,尿三胆阴性(可排除溶血)
8)E0.15
进一步检查: MCV、MCH、MCHC、骨髓细胞铁
染色、RDW、粪便虫卵
.
22
1、动态观察病情和疗效,如结核病、风 湿病等的病情和疗效观察。
2、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器质性疾病与 功能性疾病、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等 鉴别的参考。
3、反映血浆中球蛋白增高。
.
15
二、血沉测定的缺点在于其实验结果
受妊娠、贫血及高球蛋白血症等因
素影响。必要时(在实验室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可同时作ASO、CRP (C反应蛋白)测定,以更好的协助 诊断或鉴别诊断。特别是CRP与 ESR临床意义基本相似,但无E1.生理性变化
(1)正常成年男性血沉变化不大,12岁以下 男童和60岁以上男性血沉可增快,临床上以 0~20mm / h末为正常;
(2)新生儿因纤维蛋白原含量低,血沉较慢;
(3)妇女月经期血沉略快,妊娠三个月以上 血沉渐加快,直至分娩后三周逐渐恢复正常,
可能与生理性贫血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等 有关;
2、作为贫血类疾病疗效判断、治疗性试 验、病情观察的指标。
.
6
四、血小板的检测
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 [参考值] 直接计数法
(100~300)×109/L
.
7
[临床意义]
1.Plt↓ Plt<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可见于:
⑴Plt生成障碍:如再障、白血病等。
⑵Plt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
①免疫性破坏,如有Plt自身抗体(如ITP、恶性淋巴 瘤)、过敏性药物损伤(磺胺药、奎宁)、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炎症、风疹)、Plt同种抗体(新生儿Plt减 少症、输血后Plt减少症);
临床血液学检验归纳ppt课件
3
血常规检验
项目名称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英文缩写 WBC NE% LY% 单位 109/L % % 参考值 4.0~10.0 40~70 20~40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MO%
EO% BA% NE≠ LY≠ MO≠ EO≠ BA ≠
10
RBC 3.38L HGB 70.0L HCT 0.219L MCV 64.7L MCH 20.7L MCHC 320.0L RDW 16.8H
图3 RDW轻度增高的小红细胞直方图
当RDW轻度增高时,血细胞分析仪的RBC直方图3显 示出红细胞主群左移,主要分布在50~100fL,峰顶约 在65fL处,RDW轻度增高为16.8%。含义报告提示为 “小细胞低色素和不均一性”镜检血片时RBC体积明显 减小,大小差异不明显。
临床血液学检验
1
血液学检验的发展
1、5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显微镜计数的方法进行红、白细胞计 数及分类计数。因使用手工,费时费力,且检验结果的精确性、 准确性受到影响。 2、50年代初期,美国库尔特先生研制出血细胞分析仪,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的测量水平不断提高,测量 参数不断增加,同时还提供细胞分布直方图,对某些疾病的诊断 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细胞体积直方图:共有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个体积分 布直方图;直方图X轴为细胞体积大小,Y轴表示细胞的相对数 量
7
红细胞直方图在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HRD是反映红细胞实际体积大小或任何相当于红细胞大小粒子的分布, 正常人MCV为80~90FL,HRD直方图正态分布。由于各种病因所致贫血 的红细胞大小及均一程度不同,则红细胞直方图各异。观察HRD变化 再结合其他参数进行分析对贫血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分析时特 别注意观察直方图峰的位置、峰底的宽度、峰顶的形状及有无双峰、 肩峰等。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早期,Hb及MCV可正常,RDW已增高,峰 值左移,峰底较宽,在用铁剂有效治疗后HRD逐渐由左向右移动,出 现双峰或肩峰。 2.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贫 治疗前HRD波峰右移,峰底增 宽,治疗有效后HRD出现双峰或右侧有肩峰。 3.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HRD出现峰值左移,峰底变窄,呈典型的小 细胞均一性贫血。 4.利用HRD评价再障患者输血效果:输血前MCV增高,RDW一般正常 HRD右移,输血后,由于体内红细胞存在两个群体,可使MCV增高或 变为正常,但RDW明显增高,HRD向正常移动,但右端仍增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系
CFU-Eo(嗜 酸性粒细胞集 落形成单位)
嗜酸性粒细胞 祖细胞
4
原始 红细胞
原始 巨核细胞
原始 单核细胞
早幼 红细胞
中幼 红细胞
晚幼 红细胞
网织 红细胞
幼稚 巨核细胞
颗粒型 巨核细胞
幼稚 单核细胞
红细胞
产板型 巨核细胞
裸核型 巨核细胞
血小板
单核细胞
原始 粒细胞
原原始嗜始酸粒粒性细细胞胞
嗜碱性 原始粒细胞
第一章 造血与血细胞检验
第二节 红细胞和红细胞检验 第三节 粒细胞和粒细胞检验 第四节 单核-吞噬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检验 第五节 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检验 第六节 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检验
1
【问题】 ① 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捐献者的造血功能有 没有影响?为什么 ②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选择哪些部位 ③ 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可能看到过造血干/祖细胞? 可用什么方法检测到HSC/HPC ④ 髓系细胞(髓细胞)包括哪几种细胞 ⑤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嗜碱性粒细胞,这两组细胞中哪一组的起源更 接近 ⑥ 为什么只有成熟的血细胞才能进入外周血
粒-单核系祖细胞
淋巴系干细胞
淋巴系
CFU-E(红 细胞集落形成 单位)
红系祖细胞
红系
CFU-Meg(巨 核细胞集落形 成单位)
巨核系祖细胞
巨核系
CFU-M(单 核细胞集落形 成单位)
单核系祖细胞
单核系
CFU-G(粒 细胞集落形成 单位)
粒系祖细胞
CFU-Bas(嗜 碱性粒细胞集 落形成单位)
嗜碱性粒细胞 祖细胞
1、胞体:较大 2、胞核:圆形,偏位 3、胞质:丰富,呈深蓝色,且常有核旁淡染区及空泡
22
原始阶段
原单细胞
原淋细胞
原浆细胞
幼稚阶段
幼单细胞
幼淋细胞
幼浆细胞
成熟阶段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浆细胞
23
第六节 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检验系统 一、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
数量上的变化 形态上的变化
24
原始阶段
原巨
幼稚阶段
幼巨
特殊增殖: 胞核DNA成倍增殖成熟, 但细胞不一分为二
颗粒巨
成熟阶段
产板巨 裸巨
血小板
25
多倍体细胞
2N 巨核 细胞
4N 巨核 细胞
8N 巨核 细胞
16N 巨核 细胞
32N 巨核 细胞
64N 巨核 细胞
128N 巨核 细胞
很少见
10-15% 50-55% 10-15%
很少见
26
1、胞体和胞核:巨大,不规则 2、胞质:成熟巨核细胞(指颗粒巨及产板巨)胞质丰富,含大量颗粒
1、胞体:较大,可有伪足 2、胞核:较大,不规则,常扭曲、折叠,核染色质疏松 3、胞质:较多,呈灰蓝色,颗粒细小呈粉尘状
20
第五节 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检验 一、淋巴细胞系统形态
1、胞体:小,圆形或类圆形 2、胞质:小淋巴细胞较少;大淋巴细胞较多,蓝色或淡蓝色
21
二、浆细胞系统形态
31
图 脂肪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吞噬细胞、成骨细胞
3退化细胞 • 涂抹细胞(篮细胞):通常只有一个退化的胞核而无 胞质 • Ferrata细胞:被推散的晚期早幼粒细胞或早期中幼 粒细胞 • 破坏的嗜酸性粒细胞
有丝分裂细胞 • 分裂前期细胞 • 分裂中期细胞 • 分裂晚期细胞 • 分裂末期细胞
11
图 红系各阶段细胞
12
图 网织红细胞(新亚甲蓝染色)
13
图 红细胞
14
第三节 粒细胞和粒细胞系统 一、粒细胞系统的形态
数量上的变化 形态上的变化
15
原始阶段
原粒
幼稚阶段
早幼粒 中性中幼 中性晚幼
4~5次分 裂
嗜酸性中幼 嗜酸性晚幼
嗜碱性中幼 嗜碱性晚幼
成熟阶段
中性杆状 中性分叶
早幼 粒细胞
早早幼嗜幼酸粒粒性细细胞胞
嗜碱性 早幼粒细胞
中性 中幼粒细胞
嗜酸性 中幼粒细胞
嗜碱性 中幼粒细胞
中性 晚幼粒细胞
嗜酸性 晚幼粒细胞
嗜碱性 晚幼粒细胞
中性
嗜酸性
嗜碱性
杆状核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
嗜酸性
嗜碱性
分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5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问题】 ① 除了哪两种细胞,其他的血细胞都是由细胞核和细胞 质组成的 ② 在显微镜下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血细胞的形态
34
图 退化细胞
35
图 有丝分裂细胞
36
图 有丝分裂细胞(1)
37
图 有丝分裂细胞(2)
38
图 有丝分裂细胞(4)
39
图 浆质体及晚幼红细胞脱出的胞核
40
图 幼红细胞造血岛
41
【骨髓中类似细胞的鉴别】 1. 原始红细胞、原始粒细胞 2. 原始淋巴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粒细胞最难 3. 浆细胞、中幼红细胞、小淋巴细胞 4. 粒细胞胞质中4种颗粒的鉴别 5. 中性中幼粒细胞、单核细胞 6. 破骨细胞、巨核细胞 7. 成骨细胞、浆细胞
27
图 各阶段巨核细胞
28
图 各阶段巨核细胞及血小板
29
骨髓中其他细胞
1. 组织嗜碱细胞(肥大细胞) 2. 组织细胞 3. 脂肪细胞 4. 吞噬细胞 5. 内皮细胞 6. 成纤维细胞及纤维细胞 7. 成骨细胞 8. 破骨细胞 9. 退化细胞 10. 有丝分裂细胞
30
图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吞噬细胞、脂肪细胞
嗜酸性杆状 嗜酸性分叶
嗜碱性杆状 嗜碱性分叶
16
1、胞体形态:规则,呈圆形或类圆形 2、胞质颗粒:无颗粒→出现非特异性颗粒→出现非特异性颗粒→特异性颗 粒增多,非特异性颗粒减少→仅有特异性颗粒 3、胞核形态:圆形→椭圆形→核一侧扁平→凹陷→杆状→分叶状
17
18
图 粒系各阶段细胞
19
第四节 单核-吞噬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检验 一、单核细胞系统形态
2
复习:造血细胞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造血干细胞(HSC)阶段 造血祖细胞(HPC)阶段
原始、幼稚及成熟细胞阶段
3
造血干细胞
髓系干细胞
髓系
CFU-GEMM(粒、红、单核、巨核细胞 集落形成单位)
混合祖细胞
BFU-E(爆 式红细胞集 落形成单位)
红系祖细胞
CFU-GM(粒-单 核细胞集落形成单 位)
6
一次颗粒(非特异性颗粒) 二次颗粒(特异性颗粒)
一次颗粒(非特异性颗粒) 二次颗粒(特异性颗粒)
7
8
第二节 红细胞和红细胞检验 一、红细胞系统的形态
数量上的变化 形态上的变化
9
原始阶段 幼稚阶段 成熟阶段
原红 早幼红 中幼红 晚幼红 网红
红细胞
4~5次分 裂
10
1、胞体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 2、胞核:圆形且居中 3、胞质颜色:深蓝色→蓝灰色→灰红色一淡红色 4、胞质颗粒:无
CFU-Eo(嗜 酸性粒细胞集 落形成单位)
嗜酸性粒细胞 祖细胞
4
原始 红细胞
原始 巨核细胞
原始 单核细胞
早幼 红细胞
中幼 红细胞
晚幼 红细胞
网织 红细胞
幼稚 巨核细胞
颗粒型 巨核细胞
幼稚 单核细胞
红细胞
产板型 巨核细胞
裸核型 巨核细胞
血小板
单核细胞
原始 粒细胞
原原始嗜始酸粒粒性细细胞胞
嗜碱性 原始粒细胞
第一章 造血与血细胞检验
第二节 红细胞和红细胞检验 第三节 粒细胞和粒细胞检验 第四节 单核-吞噬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检验 第五节 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检验 第六节 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检验
1
【问题】 ① 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捐献者的造血功能有 没有影响?为什么 ②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选择哪些部位 ③ 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可能看到过造血干/祖细胞? 可用什么方法检测到HSC/HPC ④ 髓系细胞(髓细胞)包括哪几种细胞 ⑤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嗜碱性粒细胞,这两组细胞中哪一组的起源更 接近 ⑥ 为什么只有成熟的血细胞才能进入外周血
粒-单核系祖细胞
淋巴系干细胞
淋巴系
CFU-E(红 细胞集落形成 单位)
红系祖细胞
红系
CFU-Meg(巨 核细胞集落形 成单位)
巨核系祖细胞
巨核系
CFU-M(单 核细胞集落形 成单位)
单核系祖细胞
单核系
CFU-G(粒 细胞集落形成 单位)
粒系祖细胞
CFU-Bas(嗜 碱性粒细胞集 落形成单位)
嗜碱性粒细胞 祖细胞
1、胞体:较大 2、胞核:圆形,偏位 3、胞质:丰富,呈深蓝色,且常有核旁淡染区及空泡
22
原始阶段
原单细胞
原淋细胞
原浆细胞
幼稚阶段
幼单细胞
幼淋细胞
幼浆细胞
成熟阶段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浆细胞
23
第六节 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检验系统 一、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
数量上的变化 形态上的变化
24
原始阶段
原巨
幼稚阶段
幼巨
特殊增殖: 胞核DNA成倍增殖成熟, 但细胞不一分为二
颗粒巨
成熟阶段
产板巨 裸巨
血小板
25
多倍体细胞
2N 巨核 细胞
4N 巨核 细胞
8N 巨核 细胞
16N 巨核 细胞
32N 巨核 细胞
64N 巨核 细胞
128N 巨核 细胞
很少见
10-15% 50-55% 10-15%
很少见
26
1、胞体和胞核:巨大,不规则 2、胞质:成熟巨核细胞(指颗粒巨及产板巨)胞质丰富,含大量颗粒
1、胞体:较大,可有伪足 2、胞核:较大,不规则,常扭曲、折叠,核染色质疏松 3、胞质:较多,呈灰蓝色,颗粒细小呈粉尘状
20
第五节 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检验 一、淋巴细胞系统形态
1、胞体:小,圆形或类圆形 2、胞质:小淋巴细胞较少;大淋巴细胞较多,蓝色或淡蓝色
21
二、浆细胞系统形态
31
图 脂肪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吞噬细胞、成骨细胞
3退化细胞 • 涂抹细胞(篮细胞):通常只有一个退化的胞核而无 胞质 • Ferrata细胞:被推散的晚期早幼粒细胞或早期中幼 粒细胞 • 破坏的嗜酸性粒细胞
有丝分裂细胞 • 分裂前期细胞 • 分裂中期细胞 • 分裂晚期细胞 • 分裂末期细胞
11
图 红系各阶段细胞
12
图 网织红细胞(新亚甲蓝染色)
13
图 红细胞
14
第三节 粒细胞和粒细胞系统 一、粒细胞系统的形态
数量上的变化 形态上的变化
15
原始阶段
原粒
幼稚阶段
早幼粒 中性中幼 中性晚幼
4~5次分 裂
嗜酸性中幼 嗜酸性晚幼
嗜碱性中幼 嗜碱性晚幼
成熟阶段
中性杆状 中性分叶
早幼 粒细胞
早早幼嗜幼酸粒粒性细细胞胞
嗜碱性 早幼粒细胞
中性 中幼粒细胞
嗜酸性 中幼粒细胞
嗜碱性 中幼粒细胞
中性 晚幼粒细胞
嗜酸性 晚幼粒细胞
嗜碱性 晚幼粒细胞
中性
嗜酸性
嗜碱性
杆状核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
嗜酸性
嗜碱性
分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5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问题】 ① 除了哪两种细胞,其他的血细胞都是由细胞核和细胞 质组成的 ② 在显微镜下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血细胞的形态
34
图 退化细胞
35
图 有丝分裂细胞
36
图 有丝分裂细胞(1)
37
图 有丝分裂细胞(2)
38
图 有丝分裂细胞(4)
39
图 浆质体及晚幼红细胞脱出的胞核
40
图 幼红细胞造血岛
41
【骨髓中类似细胞的鉴别】 1. 原始红细胞、原始粒细胞 2. 原始淋巴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粒细胞最难 3. 浆细胞、中幼红细胞、小淋巴细胞 4. 粒细胞胞质中4种颗粒的鉴别 5. 中性中幼粒细胞、单核细胞 6. 破骨细胞、巨核细胞 7. 成骨细胞、浆细胞
27
图 各阶段巨核细胞
28
图 各阶段巨核细胞及血小板
29
骨髓中其他细胞
1. 组织嗜碱细胞(肥大细胞) 2. 组织细胞 3. 脂肪细胞 4. 吞噬细胞 5. 内皮细胞 6. 成纤维细胞及纤维细胞 7. 成骨细胞 8. 破骨细胞 9. 退化细胞 10. 有丝分裂细胞
30
图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吞噬细胞、脂肪细胞
嗜酸性杆状 嗜酸性分叶
嗜碱性杆状 嗜碱性分叶
16
1、胞体形态:规则,呈圆形或类圆形 2、胞质颗粒:无颗粒→出现非特异性颗粒→出现非特异性颗粒→特异性颗 粒增多,非特异性颗粒减少→仅有特异性颗粒 3、胞核形态:圆形→椭圆形→核一侧扁平→凹陷→杆状→分叶状
17
18
图 粒系各阶段细胞
19
第四节 单核-吞噬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检验 一、单核细胞系统形态
2
复习:造血细胞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造血干细胞(HSC)阶段 造血祖细胞(HPC)阶段
原始、幼稚及成熟细胞阶段
3
造血干细胞
髓系干细胞
髓系
CFU-GEMM(粒、红、单核、巨核细胞 集落形成单位)
混合祖细胞
BFU-E(爆 式红细胞集 落形成单位)
红系祖细胞
CFU-GM(粒-单 核细胞集落形成单 位)
6
一次颗粒(非特异性颗粒) 二次颗粒(特异性颗粒)
一次颗粒(非特异性颗粒) 二次颗粒(特异性颗粒)
7
8
第二节 红细胞和红细胞检验 一、红细胞系统的形态
数量上的变化 形态上的变化
9
原始阶段 幼稚阶段 成熟阶段
原红 早幼红 中幼红 晚幼红 网红
红细胞
4~5次分 裂
10
1、胞体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 2、胞核:圆形且居中 3、胞质颜色:深蓝色→蓝灰色→灰红色一淡红色 4、胞质颗粒: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