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1.区域: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3.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4.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5.自然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6.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7.区域发展中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8.外部性的解决对策:解决外部性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是外部效果内部化,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促使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成本的内部化。
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有:(1)政府的直接管制(直接管制是政府以非市场途径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包括命令和控制;(2)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价格控制(主要是对生产者行为或产品实行税收、收费或补贴),第二类数量控制(是通过分配市场许可设定可接受的污染水平),第三类责任制度(是设立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行为基准,如果生产者违反这个基准,他会遭受到某些财政性的后果));(3)源于科斯定理的自愿协商(不要政府干预,让市场自己来达到最优的一种完全自由化的市场方法);(4)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对人们进行社会准则的教育以解决外部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
• 促进区域内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对象是空间范围
• 可以是城市、乡村、城市群等
• 强调区域内的空间关联和相互作用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 优化区域内的产业布局
• 提高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促进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CREATE TOGETHER
SMART CREATE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
01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与
重要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定义与内涵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 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 研究区域内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要素
• 制定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政策和措施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核心是优化资源配置
•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区域分析与规划队伍
完善区域分析与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 为区域分析与规划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定性分析方法
• 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分析方法
• 用于分析区域内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
⌛️
综合性方法
• 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的问题和策略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常用工具与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
• 用于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
• 为区域分析与规划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遥感技术
03
案例三:某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
• 通过区域分析与规划,保护生态环境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1、区域的概念及其属性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属性:①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②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界区域界线有时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过渡性的)。
③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
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
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
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
④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2、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有哪些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技术经济前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问题3、对自然资源质和量的评价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量:①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亦即自然资源在合适的开发利用强度下的服务年限。
如大型铁矿山和钢铁厂通常需要有50 年左右的铁矿石资源保证。
②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即预测资源的远景需求量质: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即利用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度)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
并据此建立质量评价的标尺,并用此标尺来进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适合程度的评价。
4、区域经济特色由哪些因素决定①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区域差异可分为:自然差、位势差、趋势差)②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部门向能满足它主要要求的地区接近或靠近的倾向性。
)③劳动地域分工规律④区域利益5、区域产业结构的组成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部分组成。
注(主导产业是指几个地区比较,产值比其他地区高的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一个地区产值最高的产业。
)6、区域市场化水平从哪几个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一个区域的市场化水平可以从需求规模、市场层次结构、市场环境、市场意识等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区域分析与规划
作业11、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
2、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
代表着区域经济的根本优势,它一方面在全国或其它较大区域劳动地域分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核心,它主导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并带动区域其它产业发展。
3、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4、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5、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6、极化效应: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这种效应被称为极化效应。
7、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8、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9、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自然保护的目的,把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0、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一般而言,某种自然资源数量越丰富的地区,开发利用该种自然资源的生产部门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
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区域分析与规划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2、区域的本质特性: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3、区域发展: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4、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1)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2)区域经济分析;(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分析。
5、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6、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
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7、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8、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
9、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系统法、景观生态学法。
10、生态环境补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着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环境。
解决问题:谁补偿谁、补偿多少、如何补偿。
区域分析与规划
❖ 二、扩大区域研究范围
❖ 1、传统的区域发展研究:以本区域(更多是行政区域)
的条件(资源、劳动力、资金等)为依据,为本区域服务为 目标的。这是一种区域自我经济循环的过程,带有某种封闭 性。因此,其发展受到区域条件的很大约束。
❖ 2、区域发展的研究应当扩大研究的视野,从参与市场竞争 的角度和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理论,强化区域的基础设施 和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区外、国外的资源、资金、技术、 人才,建立起内外结合(甚至以外为主)的经济运转系统, 促进区域的发展。
第三节: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
❖ 一、改变区域资源的观念
❖ 新要素学说 ❖ A、人力资本说
❖ 代表人物(西奥多·舒尔茨 (1902 —1998) )
❖ B、研究与开发论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格鲁伯、弗农等人提出。
❖ C、信息要素说
❖ 作为生产要素的信息是指一切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并作用 于生产过程的、能带来利益的讯号的总称。
第四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 一、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
❖ 从二次大战以来,作为一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 一总体部署的区域规划,可以认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过程或 不同的目标取向。
❖ 1、二次大战后—— 20世纪50、60年代 ❖ 2、 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 ❖ 3、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 A、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更重视增长质量 ❖ B、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持自然为基础,要与资源和环境和承
载能力相协调
❖ C、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童为目的,要与社会 进步相适应,即必须与解决贫困联系在一起。
❖ 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区域研究的主题,区域开发的基本原 则;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PRED)是区域发 展的主要目的。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第一章绪论一、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特征:1、整体性2、结构性3、动态性二、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和建议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特点:战略性前瞻性动态性综合性目的性地域性三、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种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四、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
2、结节区(功能区、枢纽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五、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联系第二章区域发展条件评价一、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二、性别结构: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称为人口的性别结构。
三、人口年龄金字塔:表示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四、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五、区域政策工具:六、索洛余值法计算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算法。
七、资源特性:八、技术进步的环境及机制九、技术进步的分类十、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引起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变化●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范围不断扩大●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不断加深●减少了区域经济对地产自然资源的依赖度2、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不断提升首先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及决定因素其次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生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3、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4、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质的飞跃5、技术进步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十一、制度创新的分类十二、区际联系的研究方法第三章区域发展现状评价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一)提出者:罗斯托(二)理论主要内容:六个增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⑴实现“起飞”的三个条件:一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二是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三要建立一种能够保证“起飞”的制度。
区域分析与规划最全版
区域分析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既包括反应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化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适度人口:就是使得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最大值的那种人口规模,而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发现,可以使得原来的适度规模相对扩大。
人口惯性: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产业结构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得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
(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a.三次产业的划分 b.五次产业划分的探讨(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a.资源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区域规划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空间管制(8)区域发展政策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①自主发展战略。
②高速度增长战略。
③交通经济发展战略。
④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⑤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⑦信息化发展战略。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1.基本战略思想:①集中式发展。
②分散式发展。
③集中和分散整合发展。
2.空间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①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②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或推进的层次关系。
③要体现区域和区内各部分空间开发上的问题和未来开发策略。
④要体现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
区域分析与规划
1、劳动地域分工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其表现为区域生产专门化。
特点①区域生产专门化②区域经济的联系性③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前提: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生产产品的区际交换与贸易,是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
2、区位优势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它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区域竞争力的基础。
3、区域优势的分类特点分类:有形与无形;绝对与相对;局部与全局;空间与时间——阶段性、先发、后发;现实与潜在;比较与竞争4、极化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讲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它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活动。
推动型企及其综合体一旦配置在区域内具有优越条件的某一节点,这一节点将作为增长极,吸引着周围其它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并产生聚集经济,这一过程及其影响称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增长极就是利用聚集经济优势,通过极化效应,而不断成长壮大的。
这一过程有可能剥夺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抢夺资源、资金、高技术和熟练技术劳动力(人才)等生产要素,并有可能引致企业搬迁,从而使区域差距扩大,故对周围区域来说这是一种负效应,缪尔达尔(Myrdal)把这一过程称为“回流效应”。
有人称之为反波效应。
扩散效应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这种正效果被称为扩散效果。
扩散效应也体现在空间和产业两方面。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Hirschman)称之为“涓滴效应”。
正效应,“波及效应”扩散效应可以对周围亚区域(地区)或次级节点的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从而经历使增长极与周围空间的经济不平衡性减少的过程,这一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1均质区: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和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
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2区域发展的新趋势: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4依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可分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依据国民经济用途,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依据利用方式,分为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森林及草原中的动物)和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土地等)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5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1)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的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活的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6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在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7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8区域经济背景的分析内容:(一)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 1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 是由区域差异、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区域利益所决定的 2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三)市场化水平(四)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包括狭义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9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1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并不是人口数量越多,生产规模就会越大2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3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供给 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3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10职业构成 指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一、名词解释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3、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4、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5、增长及理论: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
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6、核心—边缘理论:他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谋略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7、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权具意义的谋划。
8、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所谓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9、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产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0、钻石模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钻石结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既生产要素、供需状况、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和组织。
二、简答题1、区域分析的内容?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2、区域规划的特点和内容?答: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
区域规划的特点:(1)综合性(2)战略性(3)地域性区域规划的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空间管治(8)区域发展政策3、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名词解释: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和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界限、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确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活动。
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从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自然资源质的评价、自然资源量的评价、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的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时空内涵、社会经济内涵、可持续内涵。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征: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
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同一国家内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1. 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2. 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3. 适度人口:指对一国或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4. 劳动地域分工: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形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学
区域分析与规划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
它着眼于整个地域,并对其中各种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评估。
这些要素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人口分布等。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可以揭示区域内各种关系和问题的现状以及趋势,为区域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规划是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的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
它是在分析基础上,制定出一定的规划方案和措施,以指导区域的发展。
在区域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并进行权衡和协调。
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的平衡。
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和解释现象和关系来揭示区域内部的特征和问题。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来获取数据和信息,并通过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来对区域进行综合评估。
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统计和建模等方法来定量描述和定量评估区域内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调查、实地采样等手段来获取数据,然后通过数学和统计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结论。
在实践中,区域分析与规划学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对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交通流量、用地利用等进行分析,以指导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市场需求等进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
在社会问题解决上,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医疗保健等进行分析,以指导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改进。
在环境保护中,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污染状况等进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措施。
总之,区域分析与规划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特定地域的综合分析,为区域的合理发展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它在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社会问题解决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互关联,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分析是对城市或区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旨在找出问题、发掘潜力、确定目标,为制定合理的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区域规划是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实现城市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优化。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起点和基础。
通过对区域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详细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该区域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区域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数据、地理信息等,了解和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可以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矛盾和问题,并准确把握区域的发展方向。
定量分析则依靠统计学和模型分析等方法,使用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有区域经济计量模型、综合评价模型、三维可视化模型等等。
定量分析可以更加明确地评估区域的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状况、土地利用结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通过定量分析,还可以预测和模拟不同规划方案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供决策参考。
在进行区域分析的基础上,区域规划的制定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措施。
区域规划主要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等。
总体规划是对整个区域进行宏观布局和综合统筹的规划,包括城市发展方向、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的规划。
分区规划则是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详细的规划,如产业园区、住宅区、商业中心、公园绿地等。
专项规划则是对其中一特定问题进行规划,如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交通规划等。
区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优化。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区域规划应该合理布局城市和自然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在当今社会,区域的发展和规划对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旨在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合理的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基础,它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的调查和研究,揭示区域的特征、问题和发展潜力。
在进行区域分析时,首先要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进行了解。
例如,一个地区的地形是山地还是平原,气候是湿润还是干旱,这些自然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
经济因素也是区域分析的重要内容。
包括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劳动力资源等。
比如,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可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则更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社会因素如人口分布、文化传统、教育水平等也会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口密集的地区往往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地区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环境因素在区域分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状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区域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完成区域分析之后,就可以进行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根据区域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战略和具体的规划方案。
区域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性原则等。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确保区域的发展不会以牺牲未来为代价。
因地制宜原则强调根据区域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
综合性原则则要求在规划中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实现协调发展。
区域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均质区域:是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区域。
3、结节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域所组成。
4、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5、区域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区域基本属性:(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6、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7、衡量适用技术的标准:(1)环境友好标准(2)社会和谐标准(3)经济发展标准8、技术进步类型:(1)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2)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3)中性技术进步9、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综合价值。
10、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产出活动成果的指标11、劳动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亦称区域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12、劳动地域分区: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
13、区域空间经济结构: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4、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指对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规划,以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分析主要包括对区域内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详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其基本情况和问题所在。
而区域规划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以解决该区域所面临的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区域分析是为了了解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区域分析时,需要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土地利用、生态状况、经济产业结构、人口分布、交通设施等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该区域的特点和问题所在。
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该区域的发展潜力和存在的矛盾。
其次,区域规划是为了解决区域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向。
比如,如果该区域存在资源环境矛盾,则需要制定相应的环保规划措施,以保护和治理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如果该区域经济落后,需要提出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最后,区域规划还需要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和整合。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需要考虑到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和依赖关系,确保规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协调和整合。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区域的深入研究和规划,可以帮助解决该区域存在的问题,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形成多方合力,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一、区域的定义及个人理解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具有以下属性:(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个人理解:从区域的定义来看,区域是有范围的、是地球的表面、有一定的体系,是客观存在不随人的主观变化的地域结构形式。
二、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及个人理解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个人理解:从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来看,区域分析主要关注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状况、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及策略。
三、区域规划及其发展及个人理解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的特点。
区域规划的内容包括: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空间管治、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规划的发展:区域规划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为了解决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而产生的。
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引起工业和人口向少数工矿区和城市畸形集聚,从而产生两个突出的问题,提出了进行区域规划的客观要求。
第一是工业集聚和城市规模扩大提出的规划要求。
第二是随着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
为了协调城乡关系,平衡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也相应的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国外区域规划的发展:20世纪初期开始许多国家陆续开展了区域规划,但区域规划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施行,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综观世界各国区域规划工作,有许多共同点,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1)规划体系完整,有一套科学的方法;(2)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更好的、更稳定的向前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GDP与绿色GDP
• G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 分的虚数)
GDP与GNP:富人还是富地
• 1.GDP和GNP之间的关系 • GNP=GDP+来自国(区)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
入-付给国(区)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 3.生产要素贡献率分析
• 取α=0.3,β=0.7,基期时间标度为0,目标期时间标度 为年t(间隔为t-0=t)。有如下定义:
• 产出平均变化率 W=lg(Yt/Y0)/t • 技术平均变化率 U=lg(At/A0)/t • 资金平均变化率 V=lg(Kt/K0)/t • 劳动力平均变化率 R=lg(Lt/L0)/t • 技术进步贡献率 PA=U/W • 资金增加贡献率 PK=(1-PA)×V/(V+R) • 劳动力增加贡献率 PL=1-PA-PK • 显然,PA+PK+PL=1,即经济的总增长是由资金、
七、促进区域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措施
• ①发展交通,扩大内外联系; • ②发展工业,促进经济起飞; • ③开办学校和公用事业如医疗、文化中心、图书中心等,提高居
民素质; • ④建立现代化的金融机构,加强融资; • ⑤吸引外资,扩大投入; • ⑥增加人员流动,发挥比较优势; • (7)积累资金; • (8)科技进步
五、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
• (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投资:投资乘数效应(加公式) 出口:出口乘数效应(加公式) 消费:消费乘数效应(加公式)
(二)因果循环累积和马太效应
•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首次提出的。 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 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 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 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 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和方向性规律 • 城乡一体化(从二元结构到一元结构)
•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分散、孤立到相互 联系)
• 区域经济全球化(从国家到世界)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与阶段性
• 总量变化的S型曲线 • 增长速度的倒“V”字型曲线
区域发展水平/区域经济规模曲线 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曲线
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二、区域的类型
• 1.按物质内容划分:
• 自然区域: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照一定的目的去 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定性质而划分出来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其中 又可分为非生态系统自然区域和生态系统自然区域。前者如流域,大地 貌单元(平原区、山区、高原区),后者如太平洋生态系统,黄淮海平 原农田生态系统,长白山区森林系统等。
• (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准备起飞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周期性与阶段性——经济起飞的三个充要条件
• (1)生产性投资的提高,从占国民收入(国 民生产总值)的5%以下增加到10%以上; (2)一个或更多的主要制造业部门的高速发展; (3)软环境(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体制结构 的存在或很快出现,即它能够开发现代部门扩 展的冲力和在起飞中外来经济潜在的影响,并 且能够赋予增长一种持续前进的特征)。
三、区域的层次性与可持续发展
• (一)区域的层次性:由低层次的 较小区域耦合成高层次的较大区域 的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即 高级区域具有低级区域所不具备的 结构和功能,低级区域的持续发展 并不能保证高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层次性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 区域等级越高,结构越复杂,抗干扰能力 和受到外界干扰后自我恢复能力越强;区 域等级越高,功能越多样,因而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越高。所以,高等级的区域,必 须用更多的、更综合的指标描述其可持续 发展能力和进行可持续发展监测。
区域的类型
• 2.按内在结构(形态特征)划分 • 均质区:指具有单一的面貌,根据划分区的标准,其特
征在区内各个部分都同样表现出来。气候区就是例子, 农业区也具有均质区的性质。如果是多种面貌的区域, 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认识 性的综合自然区和综合经济区都是这种区域。 • 结节区:的形成在于内部结构或组织的协调,这种结构 包括一个或多个聚焦点即中心,以及环绕聚焦点的地域, 二者被流通线路所联结,区的边界处于联结的末梢。 • 三个概念,即结节性,结节点和腹地。
一、经济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生产要素及其配置
• (一)生产要素 • 资源(R)、劳动力(L)、资金(K)、技术(T) • (二)生产要素的配置 • R,L,K,T • RL,RK,RT;LK,LT,KL • RLK,RLT,RKT,LKT • RLKT • (RLKT)
(三)生产函数模型
四、周期性与阶段性: ——按照工业化进程划分的阶段
发展阶段 传统经济阶段 工业化初级阶段
全面工业化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产业结构
三次产
业比重 主导产业
Ⅰ>Ⅱ>
Ⅲ
农业
空间结构 混沌无序均
衡状态
Ⅱ>Ⅰ> 纺织,食 极核发展阶
Ⅲ 品,采矿
段
城市化速度
>Ⅲ> 学,钢铁, 衡,首位分
三、区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 (一)综合性与整体性 • (二)动态性与开放性 • (三)空间性与地域性 • (四)层次性 • (五)自适应性与自组织性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基本规律
• 一、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 二、生产要素作用分析 •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和方向性 •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和阶段性 • 五、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 • 六、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 七、促进区域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见徐州师范大学报告
(二)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持续发展 是发展过程的持续,强调的 是过程,尤其是历史的过程。
• 可持续发展 是发展能力的可持续,强 调的是能力。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明 显不同,不能把持续发展(过程)等同于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强可持续发展和弱可持续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将区 域可持续发展典型地划分为强可持续发展和弱可持续
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引起的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和方向性规律
• (一)高级化、复杂化、有序化
• (二)资源经济劳动经济资本经济 知识经济(从物质经济到知识经济)
• (三)资源开发阶段模仿开发阶段 市场开发阶段创新开发阶段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和方向性规律
• (四)非农化(工业化)与制造业空心化 (五)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六)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
• (3)一个区域内部包括若干个地区,如果其中 一个地区的不可持续性可以由其他地区的可持 续性弥补,从而保证全区域的可持续,则可认 为这种可持续是弱可持续。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解读
(一)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 (二)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三)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观 (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五)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 (六)可持续发展的体制观和法制观 (七)可持续发展的群众观 (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平等观 (九)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观
• 马太效应:根据循环累积因果原理,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 →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收入……;需求方 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 产率→低收入……。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 是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化。并且,它们在“低收入” 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增长滞缓,长期陷入贫困状 态。这就是“马太效应”。
• 2.GDP和GNP都有意义 • GDP是繁荣的标志:带来就业、税收、土地增
值……
• GNP是富裕的标志:世界银行1993年制定的低收入 国家人均GNP为不超过695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为 696-278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为2786-8625美元, 高收入国家人均GNP大于8625美元
世界经济一体化下国家类型—— 基于GNP与GDP关系的考察
• 一、区域和区域系统的概念 • 区域是地球表面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
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一般情况下,区 域是指地表的二维平面,但对较小区域,如一个城市, 常指三维空间。区域就是区域系统。称区域时,更多 的是强调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称区域系统时,更多 的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内在整体性。 • 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基石 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恩格尔系数(%) >59 59-50 49-40 20-39 <20
生活水平
贫 温饱 小康 富裕 极 富
困
裕
城 市 化 90 水 平
70
%
E D
41
C
B 29
A 3
o
1800
1950
1980
年份
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
70
城镇化/工业化
60
城镇化率%
50
工业化率%
40
30
20
10
0
人均GNP
0
200
400
•
P
k
b a1 1
ba2 2
,...,
bam m
Y AK L
• K=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 • L=社会劳动力(区域)或职工人数(部门) • A隐函了技术的作用,故称技术因子,也称是经济技术管理水平,
α、β需通过间接途径求得,如可用多区域或多部门统计数字回归 分析得到。一般情况下取α=0.3,β=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