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题2 氧气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2课题2氧气》word教案 (5)
课题2 氧气从容说课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教材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为了和通常的燃烧对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在以认识“物质”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这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难点进行突破。
1.突出实验环节,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得认识过程中的感性材料。
2.安排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教学。
3.让学生逐步学会一个认识物质的模式。
4.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纪实和理论相互联系的方法。
(2)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3)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2)保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的观点。
(4)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学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制法以及氧气的用途。
内容涵盖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氧气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氧气的性质以及制法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并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氧气的制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能够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讲解、讨论、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氧气的制法,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够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等。
2.实验试剂: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氧气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氧气的技巧。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用途,以及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共计50分钟。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氧气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池北一中宋玉梅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学生分析1.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2.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3.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
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新人教版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教案资料,以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图表、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 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实验操作,需要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如集气瓶、烧杯、导管、橡皮塞、火柴、蜡烛等。在实验前,要确保所有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受伤或器材损坏。
简短介绍氧气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氧气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氧气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氧气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氧气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氧气的特性和重要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安全教育。其次,在课堂讨论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氧气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不够清楚,容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氧气的用途和实际应用场景不够了解,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安全教育。同时,通过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用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化学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氧气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重要课题,主要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课题,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制法,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理解不深,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掌握氧气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氧气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性质;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氧气性质和制法的直观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氧气制取装置、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2.多媒体课件:介绍氧气性质、制法及应用的图片、视频等;3.教学素材:相关案例、讨论题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的自然现象,如闪电、呼吸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氧气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并通过实验现象展示氧气的性质。
同时,讲解氧气的制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氧气的制法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问答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课题2氧气教案
欢迎共阅氧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通过观察、阅读资料归纳提炼出氧气的物理性质;②能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③通过对已知反应共性的归纳总结,初步建立化合反应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②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教学难点主动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请根据我的描述中抢答(1)它也是一种气体,我们看不见、抓不着、闻不到,但是谁也离不开它,它约占空气体积的21%。
[叙述]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那么氧气的性质如何的呢?本节课将来学习。
认识物质通常是由表及里,先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再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回答问题氧气导入新课二、氧气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探究、归纳【板书】一、氧气的性质1.出示一瓶氧气并让学生阅读课本P33的让学生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设问:鱼儿的生命活动需要氧气吗?如果需要,鱼儿所需的氧又来自于哪里呢?氧气能溶于水吗?空气中还有那么多的氧气,又说明氧气是易还是不易溶解呢?【板书】1.物理性质(过度)前面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接着就来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2.化学性质1.设问:怎么去检验这瓶气体是氧气呢?[演示实验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1)请描述带火星的木条在进入氧气瓶之前和之后的现象。
(2)木条的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板书】(1)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板书】(2)氧气与硫反应2.让学生观察思考第二个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2]硫在空气与氧气中的燃烧(1)请描述硫分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2)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
教师进行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一个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课题 “氧气”。
讲授新课
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向学生介绍氧气的颜色、状 态、气味、密度等物理性质,并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
这些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师向学生介绍氧气的氧化性和 还原性,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如铁在氧 气中的燃烧、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小结与作业
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氧气的性质、制取方 法和应用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验操作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 学知识。
03 否符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和学习特点,是否能够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传递 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 学内容。
期末评价
综合应用能力
评估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对于所学 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
基础知识掌握
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概念、定义、原理等。
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思路和方 法,评估其创新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难点:氧气的制取和化学性质
氧气的制取方法:分解过氧化氢、加热 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等。
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的 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燃
燃烧、硫在氧气中的燃烧等。
烧反应等。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01
02
03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 情况,是否能够积极回答 问题、提出疑问并与同学 进行讨论。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氧气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2.2氧气(1) 教学设计【合作探究2】投影: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演示实验】实验2-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注意:氧气是不可以燃烧的(没有可燃性)。
1.观察,思考,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助燃性)。
1.让学生初步学习氧气的检验方法,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
2.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合作探究3】(1)实验2-3: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演示实验】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
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氧气瓶中。
(观察火焰的颜色)【释疑】这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它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为什么实验前瓶底放一些水?1.观察并描述现象。
【合作探究3】(2)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演示实验】用镊子夹持木炭,用酒精灯点燃,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提示: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观察教师实验和教材图片,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书写文字表达式。
【合作探究3】(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看视频】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现象【设问】铁丝燃烧实验关键之处及其作用有?【思考】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1.观看视频,总结实验现象2.学生小组谈论交流,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实验关键之处及其作用。
3.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让学生学会如何全面细致有序地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合作探究【引导分析比较、得出结论】(1)硫和细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为什么放少量水?(2)可燃物(如硫、木炭等)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哪个更剧烈?说明了什么?(3)在一定条件下,氧气能与木炭、硫、铁等物质发生反应,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何?讨论后分析归纳: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含量高低有关,氧气的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氧气性质教案
课题2 氧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学习,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培养辩证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课型:探究式实验准备:4瓶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硫、木炭、铁丝、火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加压降温时,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2、化学性质结论:氧气有助燃性,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二、化合反应三、氧化反应附1:课堂练习一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极易溶于水(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C)加压降温变成无色液体(D) 加压降温变成白色固体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附2:课堂练习二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A)镁带(B)红磷(C)硫粉(D)铁丝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 )(A)氧化铁(B)三氧化二铁(C)四氧化三铁(D)氧化亚铁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 )(A)硫粉(B)铁丝(C)木炭(D)镁带6.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用火柴去点燃(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闻氧气的气味7.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8.要测定空气中氧气占的体积,最好在空气中燃烧( )(A)碳(B)硫(C)蜡烛(D)磷9.如何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简述操作过程)附3:课堂练习答案1.B2.C3.C4.C5.A6.B7.B8.D9.略附4:随堂检测题1.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大(C)液态氧气为无色(D)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下列反应的特征现象分别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磷在氧气中燃烧( ), 碳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
课题2 氧气 教案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比较活泼;②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②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②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难点:①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能力;②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氧气(五瓶)、木条、硫磺、木炭、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镊子。
教学过程设计学校:织金县三塘中学执教教师:刘春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教师检出学案[引入]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而空气中有氧气。
[提问]请你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气的地方[讲解]氧气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和动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质。
倾听回答:人和动物呼吸,急救病人。
倾听激发兴趣。
[提问]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引言]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
思考、猜想设疑创设情境。
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的程序。
[展示]什么是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什么内容?回答:1 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展示]一瓶氧气[讨论提纲]1.说出氧气的色态2 .氧气有气味吗?3.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4.在1升水中仅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解性?观察、讨论,一位学生回答(别的学生补充)1氧气是无色的气体2氧气是无味的(闻气味)3氧气比空气重培养学生的面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闻气味的方法。
[讲解]如果我们改变条件,氧气会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以说气体时必须要注明在通常状况下。
课题2氧气教案-
课题2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4、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德重要用途。
5、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演示,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
大家想知道瓶内盛放的是什么气体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探讨一下氧气的有关性质吧。
二、合作交流与探究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活动1】取一瓶氧气,让学生们认真观察【提问】同学们通过观察,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小结)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状况下)。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3、氧气不易溶于水。
4、氧气的气、液、固三态颜色。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活动2】氧气又有哪些化学性质?【演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的集气瓶中,让学生认真观察。
【提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什么?学生归纳总结说明了氧气能支持燃烧。
(点拨启发)(1 )氧气的检验方法(2)氧气的验满方法【活动3】【演示】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纯氧中燃烧。
【探讨交流】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发出淡蓝色火焰c硫在纯氧中燃烧现象: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发出蓝紫色火焰。
【点拔交流】实验结论: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活动4】【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合作探讨交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点拨交流】实验结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讨论归纳)1、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水有何作用?2、火柴起什么作用?3、为何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4、铁丝为何要绕成螺旋状?【活动5】(提问)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小结)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氧气》内容不仅涉及基础物质性质的学习,也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物质变化规律的关键环节。
教材通过系统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等)和化学性质(如助燃性、氧化性等),为学生构建了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框架。
同时,教材还详细阐述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如过氧化氢分解、高锰酸钾加热等,这些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此外,教材还注重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相联系,如氧气在医疗、环保、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总体而言,本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关注知识的拓展与应用,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在进行《氧气》这一章节的教学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准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从知识基础上看,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基本化学概念,对化学实验操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量筒的使用、试管的加热等。
这为学习氧气的性质及其制备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能力层面,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在实验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深入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特别是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从学生心理和学习态度上看,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渴望通过亲手操作来探索化学的奥秘。
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对复杂的概念和实验步骤感到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氧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和详细地讲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课题2 氧气教案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2)记住氧气的化学性质(3)能熟练描述出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4)能在1分钟内写出木炭、硫、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5)熟记化合反应定义并会举例(6)知道氧化反应及其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定义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
氧气教案
课题 2 氧气主备人:夏照清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理解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了解缓慢氧化反应的概念。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及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的描述。
三、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铁丝、澄清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四、教学过程设计【巩固案】1.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难溶于水 (B )密度比空气略大 (C )液态氧气为无色 (D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可燃性 (B )能支持燃烧(C )不溶于水 (D )密度比空气小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磷在氧气中燃烧 (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 )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 ) (A )镁带 (B )红磷 (C )硫粉 (D )铁丝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 ( ) (A )氧化铁 (B )三氧化二铁(C )四氧化三铁 (D )氧化亚铁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 ( ) (A )硫粉 (B )铁丝 (C )木炭 (D )镁带7.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 )用火柴去点燃 (B )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C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 )闻氧气的气味8.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 )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 (B )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 (C )生成物为黑色固体 (D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9.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1)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2)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3)氢气+氧气 点燃 水 (4)乙炔+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5)碱式碳酸铜 加热 + 水 + 氧化铜 (6)水+氧化钙 氢氧化钙10.下列反应的特征现象分别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磷在氧气中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课题2 氧气
课题2 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学习目标】1.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能够区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3.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4.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自主学习】2.氧气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活动一: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的检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现象,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现象,这说明,所以可以用检验氧气。
4、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5、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活动二:交流讨论(!)碳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瓶收集的气体,如何检验它是不是氧气?想一想:有一瓶氧气如何检验是否收集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硫燃烧实验时,瓶底应放少量的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铁燃烧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上系一根火柴棒,为什么?还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什么? 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纱,为什么?小结:1.能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物质——碳、硫、磷、镁、蜡烛、酒精、天然气等。
2.一些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铁、铜等(能在氧气中燃烧)。
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许多物质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它能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助燃性,此外,它具有氧化性,属于氧化剂。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氧气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课题2 氧气凤阳县黄泥铺中学陆乃军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本节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作为学习素材,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先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其次通过木条复燃归纳出氧气的检验方法,然后通过硫、木炭、铁丝燃烧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才刚刚开始,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本课题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硫粉、木炭、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反应物相同而反应现象不同的原因。
四、实验材料器材: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坩埚钳、火柴、木条等。
药品:木炭、硫磺、细铁丝、水等。
五、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实验演示和多媒体教学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课题1中我们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和它们的用途,也初步了解了氮气的化学性质。
今天,我们将重点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 氧气讲述:我们研究物质的顺序,一般先介绍它的物理性质再介绍它的化学性质,而对于气体的物理性质我们一般主要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与空气大小比较、溶解性等方面来学习。
【板书】一、物理性质演示:出示一瓶氧气,问:这是一瓶氧气,谁来描述一下它的物理性质呢?提问:鱼儿能在水中存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吗?提问:氧气像水一样有三态变化吗?总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过渡:接下来我们介绍化学性质【板书】二、化学性质演示实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板书】检验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演示实验2-3】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提问: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呢?总结: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S O2 SO2讲解: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这就是为什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氧气
第一课时
华宁二中马德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4. 能合作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难点突破】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图片展示、表格对比、回忆已学实验来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氧气
2氧气
中考快递:
1、下列反应的特征现象分别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磷在空气中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
(A)发红光(B)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火星四射(D)产生大量白烟
(E)发出淡蓝色火焰(F)发白光
2、根据氧气的性质,思考检验氧气的方法()
(A)用火柴去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闻氧气的气味
3、(08广西贵港)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4、(08海南)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硫粉
探究为什么燃烧的程度不一样
5、学完氧气的性质后,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氧气(原理是 _____ ),
(2)取一瓶氧气,倒立过来后再拿走玻璃片,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瓶内(如图A所示),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 ___ 性。
(3)取另一瓶氧气,按图B的方式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也复燃了,
且比A中更,说明。
所以盛氧气瓶应瓶口向放置。
探究铁丝为什么不燃烧
6、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
胀冷缩之故。
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根据以上假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1) ;
(2) ;
(3) 。
经过改进后,实验成功了。
【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相同条件下密度略大于空气;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和固体。
二、氧气的检验: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硫与氧气的反应:
现象: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产生有刺激味气味的气体。
(2)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
S + O
2
2、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现象: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C + O2 CO2
3、铁与氧气的反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 + O2 Fe3O4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