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4课
《文化生活》复习:第2单元 文化与创新
⑴各国在举办奥运会时,为什么要设计具有本国民 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6分)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 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 可缺少的色彩。 •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 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 ③各国设计具有本国特色的奥运会会徽正 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也是遵循各国 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体现。(6分)
• 第5课 文化创新 • 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 新的关系)P48-50页 •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3途径、1方 向)P52-55页 • 3、在文化创新中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中华 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P53、 54页 • 综合探究2 • 1、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P56页 • 2、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P56页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说明了 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非常学案P76页第22题
• ①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既展示了本民族文化的 特点,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充分说明了文化 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②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说明了既要认同本民族 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这是 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客观要求。 • ③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也说明了承认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 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 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 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 力。
文化生活三四课复习训练讲评
“三联系”分析对策。
一是联系教材,解答措施型试题时首先要做的便 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 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看看材料 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 困难,就要对症下药地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 的是成功经验或正确做法,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 与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 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现 行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文化生活3、4课复习训练讲评
第三课问题思考:
1、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 的关系)
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 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 征。 ②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 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 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③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 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2、怎样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①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 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③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 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 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 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 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 好本民族文化。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 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 文化的繁荣。
2018届高三一轮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最新真题)
+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影响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形式 共性 传统习俗
①都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 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 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 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解析】 D。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这里面并没有。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 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这也是错的,我们只能在传统元素当中加速了流行元素,但是 并且取代它,因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不是完全取代,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 去发展。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有音乐,有舞蹈,有声光 电,是可以的。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因为它是我国的一项优 秀历史文化。故选D。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考直击】
(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渗透
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
的影响。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考直击】
10、(2017全国卷II 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 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 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 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 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中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及答案: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
《易传》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
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D.鲜明的民族性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4.“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
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
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会无根基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③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④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和而不同”思想。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家乡人物(风物)志选题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人物(风物)志选题指导教材分析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它是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提到:“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通过开放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与参与传播建设相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材安排的三个学习活动分别采取访谈、调查、建议的形式展开。
由于学生此前少有对文化生活的深度访谈、调查与研究,教师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方法的指导,关注教材中学习资源的阅读与运用;要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的机会,完成选题论证、访谈与调查的设计;要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通过以上活动来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在阅读、实践与表达中拓展视野,提高对家乡文化生活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为此,我们可以确定如下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1. 通过关注与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
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2. 学习访谈、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技能,关注访谈问题的设计和访谈对象的选择。
以“人物志”或“风物志”的形式为家乡留一段记忆。
3. 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在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学习调查材料收集、处理与分析,能合理地制订调查大纲或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角度,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并撰写调查报告。
4. 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并了解建议书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第1课时:“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选题确定、访谈设计第2课时:“家乡人物(风物)志”的写作指导第3课时:“家乡人物(风物)志”的分享与评价第4课时:“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调查准备、方法指导第5~6课时:调查报告写作第7课时: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互评与修改第8课时:“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书的写作指导第9课时:建议书反馈交流及活动反思交流学情分析放假之前,我们给学生布置了课前准备任务:了解浏阳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参考《学法大视野》第四单元的相关知识,试着为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做好选题。
文化生活第4课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240 2399.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传统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
上述材料说明A .传统文化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B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 .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10.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
我们应该这样看待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①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应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D .①②③④11.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
2008年,我国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工作。
在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最终于2010年7月29日公布实施。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No.06——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编写:郑来福 审核:赵长荣 时间:2013.9.4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阐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阐述文化发展的过程。
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能力目标:运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知识自主探究】阅读教材43—44页,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在课本上标出并背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然要求。
文化生活第四课_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对人们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 活产生持久影 响
在世界建筑 史上写下了 光辉的一页
有悠久的历 史,蕴藏了 丰富的文化 内涵
包括在长期历史 积淀中形成的理 论观点、学术思 想和道德观念 对今天中国人的 价值观念、生活 方式和中国的发 展道路,具有深 刻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基本 展示中国传统文 中华民族灿 中华文化中一
❖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 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 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 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2、为什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采取这种态度的 原因
❖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 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 地创造新生活。
考点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怎么办——具体要求
❖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 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 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 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 B.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 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 以改造或剔除。
❖ (2012届济南三模)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 逢知己千杯少”的传统观念,然而今天众多酒驾惨案却不 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可见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 与文化发展
考点考向概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考热度★★★)1.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各民族文化无论优劣,一律平等。
4.文化传承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5.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6.举行大型庆祝活动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开展文化申遗能够拓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8.中法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9.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中确定的。
10.《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11.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12.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13.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4.文化交流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15.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6.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7.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18.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19.文化交流消融了文化多样性。
20.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22.文化交流的目的,就在于文化传播。
23.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4.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25.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高考热度★★★)26.文化遗产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7.文化多样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8.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9.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0.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体味文化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文化的力量——作用的对象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 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而且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 就垮,没有民族的精神不打就垮。
杨叔子院士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 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
(2019·江苏卷)“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
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
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
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小林参加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 (政治现象) (6)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尔卡共获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解开了人体感受外界的工作原理,这个核心物质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
(8)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自然现象) (9)小林参观燕都文化遗址
这些是文化吗?
深度理解文化的特点 (人化—实践、主动培养、与物质密切联系)
(1)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创造,也不是自古就有 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来源于人类实践)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4)文化与物质密切联系。(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第4课 第2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 讲义
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的含义。
2.解释与论证: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预测与选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4.辨析与评价:文化传承与文化继承是不是一回事。
1.政治认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科学精神: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法治意识:依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4.公共参与:通过参与教育活动,做好文化传承与发展,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的含义: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3.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想一想]图中传承国学“磕头拜师”对我们继承与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提示]①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①传递文化: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文化生活第4课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236 233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①④7.材料一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
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
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
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增寿”变成了中秋节的主题。
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材料二 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
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
请回答:(1) 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圣诞节”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2) 作为传统文化,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特征?在当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3) 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改保留,还是全部抛弃?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No.05——传统文化的继承编写:赵长荣 审核:郑来福 时间:2013.8.30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知识自主探究】一.传统文化的继承【预习提示:阅读课本39-41页,完成以下填空或问题,并把问题在课本上标明】1.传统文化的概念:(能够结合这一概念,从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形成中感悟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四个):(1)传统习俗的继承:能够列举身边生活中的传统习俗,感悟文化的继承性。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34张PPT)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报以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应当怎么样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这一对重要关系?
2.4.1.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 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 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 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无视文化发展的外部以及内部诸要素的影 响,只有正视其影响力,才能推动文化不断进步,进而给予社会源 源不断前进的动力。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以及制约文化的发展?
从左到右分别是: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今 日 强 盛 之 中 国
改天换地----新中国的诞生
人工 智能、 自动 化和 现代 信息 技术
C
B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 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使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传 统 建 筑
传
统
思
传统文艺
想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 2.4.1.1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文化从历史走来,面向未来,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接续什么才能更好发扬光大?
传承
传统文化是 在长期历史 发展中形成 并保留在现 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 定性的文化。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第四课古代宗教(实用模板)
古代宗教模块一原始宗教说到宗教,有人会认为是封建迷信,其实这是一种比较偏颇的思想意识。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古代宗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深深地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的全方面和全过程,甚至很多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早在尚无成文历史的远古时期,已经出现人类最早的宗教,而且在很长一段的原始社会发展时期,仍存在着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初期状态的宗教,被称为原始宗教,多表现为对植物、动物、天体等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生殖、图腾和祖先的崇拜等。
这些表现了早期的人类对外界及自身的意识,具有自发性、地域性、氏族性、象征性等特点。
项目一 自然崇拜天体崇拜自然力崇拜自然环境崇拜 动植物崇拜主要指对日、月、星等天体的崇拜。
(“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主要指对风、雨、雷、电等自然天象的崇拜。
(“雷公”“电母”“风婆婆”) 主要指对山川湖海等的崇拜。
(“雷公”“电母”“风婆婆”)崇拜的种类很多,小至昆虫、龟蛇,大至虎豹熊罴,有野兽,也有牲畜。
植物崇拜也有很多种类,最常见的一种是对农作物的崇拜,其次是祭树神,均是祈求丰收、平安等。
项目二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指把某种动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物种看作与自己的民族有某种特殊关系,是本民族的象征和保护者。
图腾崇拜体现在原始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旗帜、舞蹈、服饰、文身、祭祀仪式及各类器物的装饰等。
项目一先秦诸子图腾崇拜发展的三个阶段010203对动植物直接认同、崇拜,建立幻想中的血亲关系。
构建半人半兽或人兽结合的图腾形象部分重要图腾随着氏族、部落的扩大、融合而被不断地综合化、艺术化。
项目二 史学的发展从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中发展而来的龙凤崇拜逐渐形成一种龙凤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项目三祖先崇拜早期祖先崇拜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先祖丰功伟绩的赞颂;二是对先祖美德的赞美,即崇拜的是祖先的崇高人格和丰功伟绩,从中发展出圣贤崇拜,成为人文主义的文化理想,起到了增强氏族成员的认同感,强化氏族团结的作用,有利于氏族的发展和壮大。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48张PPT)
易错易混
1.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X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X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 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意义):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 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国家、社会)
➢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 新生活。(个人)
5.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 (P43第一段)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文艺
④传统思想
含义
在一定社会群体 中约定俗成、世 代相传的风尚、 礼节和习惯
地位
是传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之一
中秋节赏月、端 例子 午节吃粽子、春
节放鞭炮吃饺子
建筑,是凝固的 艺术
以古典文学、传 统戏曲、传统绘 画为代表
是展现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烂 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文化发展的含义: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 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 代精神的新文化,即 “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
32
2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区别
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 [P43-44]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 要求;
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第4课《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复习
课堂小结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文化继承的含义
(2)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等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引伸 教育的作 用
• 当堂诊学
(2009广东)“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 “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 明传统文化具有 •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2009· 广东高考· 改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 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表明本土 文化具有 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 D.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特点
【解析】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B表达片面;C\D与题目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
• (2008年高考海南卷,18)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 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 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 功。回答下题。 • 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 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 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独立自学
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目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2)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4)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8)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1)第五课文化创新 (14)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18)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内涵(识记,小题)(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作用)(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影响,作用)(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②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七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第四课 君子慎独
第四课君子慎独【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经典选文,背诵经典章句。
2.借助注释和大意理解选文意思,用心体会儒家的仁爱思想。
3.生活中做到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仁爱共济,立己达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慎独,《辞海》解释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是指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自律。
曾国藩曾说“慎独则心里平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君子慎独》。
二、走进经典1.学生反复诵读,根据注释和大意硫通文意。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问题。
2.学生针对章句理解提出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解决。
3.结合社会现象,针对文本,学生各打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4.学生提出质疑之处,先让学生彼此进行解答,之后老师来补充,解决问题。
三、历史镜鉴1.阅读《蘧伯玉遵礼》,谈个人感受。
2.学生分享君子慎独的历史故事或名人故事。
3.齐鲁大地上又有哪些君子慎独的故事?4.生活中有哪些严格自律的同学,谈谈他的事例?5.谈谈自觉自律有何作用和意义。
四、拓展延伸1.阅读《名人与慎独》材料,说说哪则材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2.名人慎独的事例给你什么启发?3、补充材料: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以“慎独”出名的人物,名声最大的是东汉安帝时的荆州刺使杨震。
这位以“性公廉,不受私谒”著称,留下了个“清廉诫四知”的典故。
《后汉书·杨震传》有这样的记载:杨震去荆州赴任,道经昌邑。
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当年举荐上来的,王密为了表示对杨震当年提挈之恩的感谢,“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杨震拒绝接受,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是太不了解我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者。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王密听了杨震的一番话,“羞愧而出”。
后人就把这件事当成“慎独”的典型,流传下来。
4、关于“慎独”的名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第4课吉祥三宝(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吉祥三宝》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福、禄、寿的图案或物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吉祥三宝”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福、禄、寿三星的象征意义和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吉祥三宝”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福、禄、寿的价值观。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艺制作,以“吉祥三宝”为主题,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吉祥三宝”的基本概念。它指的是福星、禄星、寿星,代表了幸福、财富和长寿的象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它们具有重要地位,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福、禄、寿三星的故事,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影响我们的价值观。
2.提升道德素养:以“吉祥三宝”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福、禄、寿三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素养。
3.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吉祥三宝”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4.发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思考“吉祥三宝”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手工艺制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有关“吉祥三宝”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好点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一环节的教学让我意识到,将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最新精选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科教、 文化和社会生活第 4 课 繁荣的文化艺术和体育巩固辅导第五十
最新精选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教、文化和社会生活第4 课繁荣的文化艺术和体育巩固辅导第五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至2004年底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 )A、102枚B、79枚C、112枚D、114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那么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A、23届洛杉矶奥运会B、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C、27届悉尼奥运会D、28届雅典奥运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文革”后,我国的文艺作品反映的主要内容有( )①反思“文革”②改革开放的内容③古代皇族生活④海外华人状况⑤弘扬民族道德精神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84年,中国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得15枚金牌,这次奥运会举办地点在( )A、澳大利亚悉尼B、英国伦敦C、法国巴黎D、美国洛杉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0年,中国代表团在悉尼奥运会上共获得几枚金牌?( )A、15B、26C、28D、31【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益阳籍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名作有( )A、《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长河》B、《青春之歌》、《边城》C、《狂人日记》、《子夜》D、《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为我国获得第一枚夏季奥运会金牌和冬季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分别是( )A、容国团、杨杨B、庄则栋、杨阳C、许海峰、杨杨D、许海峰、叶乔波【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从小在扬州长大,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提出东亚植物区概念的著名植物学家是( )A、吴征镒B、竺可桢C、钱学森D、朱自清【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中国在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A、1973年B、1978年C、1982年D、1984年【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党和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下列哪个不属于精神文明生活的范畴( )A、五讲四美三热爱B、讲文明、树新风C、“八荣八耻”D、职业培训【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在伦敦成功举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8分钟)
含义、表现
传统文化的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特点
作用 态度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及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
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3. 2012年7月19日,“走近孟子,感悟儒学”农民工子女修学游 活动在山东邹城市成功举办。来自济宁12县市的数十名农民工子女来 到孟子故里邹城市,参观游览了孟庙孟府景区,并在孟府习儒馆聆听 国学讲座,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农民工 子女传统文化素养,让农民工子女在游历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汲取营养,以激发其爱国情感和奋发图强的学习 热情。同时,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其人际交 往能力。 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说明“走近孟子,感悟儒学”农民工 子女修学游活动的意义。(10分)
含义、表现
传统文化的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特点 作用
态度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为什么:特点+作用+ 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作秀 怎么办:态度 + 关系+ 科技 + 教育
热点: 土司申遗——再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 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此次联合申报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 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 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见证了古代中国对 多族群聚居地区管理和多元文化保护的独特智慧,对全人类 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及族群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 启示意义。但在如何保护和开发我国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各 地方的态度并不一致。甲地认为,“关键是做好文化遗产的 保护,让它成为‘传得下来’的宝贝”;乙地认为,“要用 市场的视角来谋划和推进文化遗产的开发,使它成为能‘走 得出去’的荣耀”。 假定你支持材料中其中一地的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 的有关知识陈述理由。
答案一:支持甲地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 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 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 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础。保护好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文 明,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答案二:支持乙地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特色 旅游,既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能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从而提升当地的竞争力。 (2)文化交流是一个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利用市场推动文化遗产的开发, 有助于当地文化“走出去”,促进本地文化的交流发展。
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最根本,为什么)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 容(物质基础)。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促进 人类的思想的解放;
③ 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 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反对:
历史虚无主义 守旧主义或复古主义
返回
4. [2012· 课标全国卷]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1988 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 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 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 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 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 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 化的作用(12分)。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 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此次活 动,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农民工子女传统 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 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此次活动有利于激发农民工子女的 爱国情感,增强农民工子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1)教育的功能: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 递、创造等特有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2)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 大的影响
1.“新中装”在北京APEC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 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合在一起, 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 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 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 ②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③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④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正能量”一词本为物理学术语,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 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但一些博主通过微 博将其赋予新的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具有积 极意义的社会流行语。这一现象说明 A.科学技术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B.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文化的继承性的表现:
01、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02、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03、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4、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 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的发展 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保留特征、因时而变)
2、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精神纽带、增强认同感)
3、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对社会与人的发 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们 成长的消极作用 。
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关系: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 展的必要前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是继承 的必然要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处理:(态度)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 陈出新,革故鼎新。
(1) 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 (2) 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 化创新(2分);
(3)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3分) ;
(4)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 的影响(3分) 。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