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6 人教 新目标版
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
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一、单选题:共35题1.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答案】D【解析】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的主旨是阐述历史的研究为现实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服务的功用,因此强调的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述历史。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A.墨家、儒家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的孔子提出“仁”“德治”、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他们提出了原始民本思想,故A、B、D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专制主义而鸣”从属于法家的思想主张,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D.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所述意思为君子追求公义,小人多为利来,体现了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A 项强调为国家敢于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宋明理学的体现,故A项正确;B项强调金钱的重要,是重利思想,与材料观点相反,故B 项错误;C项说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属于近代土地革命思想,故C 项错误;D项为道家的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图周代分封的诸侯国中,王族之间可以相互通婚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唐中宗神龙二年,将全国分为十道,派遣官员巡察各地,长官称道巡察使。
下列官职的设置意图与道巡察使最接近的是A.三司使B.刺史C.参知政事D.同平章事3.内阁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是清雍正帝时期的军机大臣,他们①须亲自处理文书②只能承皇帝旨意办事③无权参与军国大政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公元前246 年,秦国开始兴修某大型灌渠。
“渠成,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材料所述的水利工程位于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5.浙江慈溪唐五代秘色瓷窑址的发掘,使人们得以进一步认识“夺得千峰翠色来”名句所赞美的一类瓷器。
有学者认为秘色瓷是当时这类瓷器的上佳之品。
“这类瓷器”是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釉下彩绘瓷6.顺治年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
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材料表明A.中国开始实行“海禁”政策B.“迁海令”是为了抵御西方殖民侵略C.中国民间正常赴海外经商的路径被禁绝D.“迁海令”是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产物7.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这一主张A.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B.体现了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发挥C.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D.具有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8.有学者认为,朱熹的学说只能对“士”及其以上的人来讲,对于不识字者毫无意义,而陆九渊则同时对“士”和一般民众立教。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高一历史说明:本试卷共6页,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指的是A.美国和苏联 B.美国和日本 C.美国和中国 D.美国和英国2.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A.与苏联结盟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 D.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3.为促进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于2001年建立的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 B.不结盟运动 C.华沙条约组织 D.某某合作组织4.都江堰水利工程兴修于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5.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A.农业B.官营手工业C.民族工业D.家庭手工业 6.宋代以前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一定场所内进行,这类场所被称为A.坊B.市C.城D.街 7.17世纪荷兰领先世界的产业是A.电力工业B.棉纺织业C.航运业D.采煤业 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9.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最早发生在A.英国B.德国C.美国D.日本 10.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推行改革的领导人是A.勃列日涅夫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11.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货币是A.美元B.英镑C.欧元D.人民币 12.20世纪90年代,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某某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重返联合国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实行改革开放14.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学习资料专题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40*1.5=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
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2. 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
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C.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3.“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
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 .汉朝郡国并行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4.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
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
”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5.早期罗马法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
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取得所有权。
最新版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
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1.“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棉布柔软结实,价格便宜B.棉纺织业技术进步C.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2.某家谱中有如此记载:“十一世长房:伯彩公,忠厚无华,勤力本业,家族有事,无不勉赴,不失为祖宗纯孙”。
材料中的“伯彩公”应该是()A.手工业者B.商人C.农民D.工人3.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社会阶级矛盾激化4.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表明张居正主张()A.重商抑农B.重农抑商C.农商并重D.重本抑末5.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
这说明该地()A.手工工厂普遍建立起来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C.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6.清朝末年,在其政府财政收入中,国内贸易税和关税的收入已经逐渐超过了田赋的收入。
这一现象表明()A.晚清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就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传统小农经济已经彻底瓦解D.经济结构出现较大变动7.如图为中国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示意图。
在七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某些阶段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和“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来描述。
明确符合这一描述的历史阶段有()A.1和2 B.2和3 C.3和5 D.4和58.19世纪末,重庆地区有专门批发洋布的商行大约有二十多家,而同一时期的湖南地区自近代以来民众的服饰却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 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 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 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 集体劳作、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个重要阶段,故B处填写铁犁牛耕, 古代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经历了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故A处是集体劳作,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2. 芜湖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手工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
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 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特点3. 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明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它迅速贬值,到明中期政府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
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A.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C.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受挫D. 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Ⅱ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Ⅱ)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试题说明】: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姓名 座号座号座号1、答卷前,考生先把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填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上。
2、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不得使用铅笔和红笔。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工整,考试完毕,只须交回答题卡。
4、本试卷分A B A B 两卷两卷两卷((理科学生只做A 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钟;;文科学生A 卷和B 卷都要做卷都要做,,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钟.) )提示:以自信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新的挑战,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认真对待,尽吾志而无悔。
提示:以自信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新的挑战,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认真对待,尽吾志而无悔。
A 卷第Ⅰ部分(选择题,共30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品流通 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A . ①②③①②③B B.. ①②④①②④C C.. ①③④①③④D . ②③④②③④1.B 诗中反映的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式经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不可能促进商品流通,故③不正确。
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 ))A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B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C 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D 、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2.B 商殃变法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新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文科班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 西周至春秋时期朝聘礼的程序贯穿着礼物互赠,西周的礼赠具有“重礼轻财”与敬让之意,春秋时期礼赠发生了轻礼仪、重献物的转变。
这反映了A.宗族宗法的礼乐文化消亡 B.等级尊卑分明的社会秩序崩溃C.王道体系取代了霸政体系 D.以国力为标准的等级制度形成3. 图1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烨。
这些农具的使用A. 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D. 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图14. 秦律规定:百姓应缴纳的田租,一年完了没有缴清,以及有向国家借贷的财物未还的,官方追讨文书下达超过三十天仍不还,罚欠租者及主管官员各一甲(约1344钱),县丞、令等官吏各一盾(约672钱);欠租者逃亡而死掉,又没有后人、欠债无法追讨的,责成主管官员代为偿还。
由此可见,当时A.官员执行公务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B.百姓的负担非常沉重C.法律视官员为国家的债务人D.官员与百姓处于同等的经济地位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
这表明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B.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6. 表1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卷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卷一、选择题1.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根据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
据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市民法与万民法之间彼此矛盾B.自然法可等同于罗马私法规范C.市民法和万民法维护奴隶制度D.市民法与自然法之间相互抵触2.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备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这一评价主要针对雅典民主政治中()A.民主范围的狭小B.直接民主的性质C.公职任期的限制D.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3.1871年,德国地质学家莫赫到达该地,并断定这个遗址是古代文明人的杰作,这引发了一股津巴布韦遗址发掘热和“石头文化”研究热。
然而,西方一些学者出于殖民利益的需要,说愚昧的当地人绝不可能建造出如此高水平的建筑。
“当地人”是指A.班图人B.波斯人C.玛雅人D.印加人4.在印加王族中,每隔一两年,年满16岁的男子就要面临一项被称为“瓦拉库”的严峻考验:先是6天的斋戒,紧接着是长跑比赛,真刀真枪的演习等。
一个月后,圆满完成考核者将被授予“武士”标志。
“瓦拉库”最有可能是印加帝国A.选拔武士的途径B.训练勇士的方法C.王族的成年仪式D.女子择偶的标准5.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军队的首领生前立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但后来他的家人却不履行遗嘱,法官最后判定他的家人败诉。
法官依据的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自然法D.万民法6.一般希腊城邦都禁止不婚。
斯巴达还进一步惩罚晚婚。
结婚不是公民私人事务,它是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
个人的财产永远受城邦的支配,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甚至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城邦的控制。
一切都按城邦的需要来安排,为了城邦,个人要作出无条件的牺牲。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卷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由于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及当地人口增多,在有限土地上新建的房屋毗邻,与之有关的支撑地役权,如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等各种建筑物地役权法规随之形成。
这反映了罗马法A.重视维护公共权益B.蕴含人人平等观念C.调和帝国社会矛盾D.呈现与时俱进特征2.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
下列对庄园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市民B.大学主宰了庄园中人们的精神生活C.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种姓制度D.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3.公元前41年,贵族寡头派利用雅典舰队征战远离雅典的机会,在公民大会上取得多数票而废止了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舰队的水手和战士主要由贫穷公民组成,他们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这表明,雅典城邦A.民主运行机制存在缺陷B.民主政治方式受到破坏C.民主制度依靠武力维持D.寡头政治顺应时代流4.“中世纪城市规模不大,不少城市通过各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与此同时,城市逐渐成了逃亡农奴的庇护所。
”材料表明中世纪城市A.获得了一定自治权 B.成为商人聚居地C.居民人人自由平等D.已享有司法特权5.“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
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
”这段文字反映了庄园大体上是A.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C.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一个比较工业化的经济实体6.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的哪一历史事实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袭击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7.“这个帝国虽然远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西部腹地,却一直以富庶闻名四方。
高一历史下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四川省营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A.消除诸子之间的尖锐矛盾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C.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D.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如此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 )A.他开始实行郡县制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他确立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他确立了分封制D.他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3.《元史·刑法志三》“大恶”条明确说:“诸谋反事觉……行省不得擅行诛杀,结案待报。
”另行省处理“刑名公事”,检核法令格例拟定罪名时,较轻的罪犯可以自行断遣,“重刑”则要结案咨请朝廷审查批准……由此可见元朝A.行省全权处理地方事务B.中央掌控最高司法权C.行省是专门的司法机构D.刑名公事全部上报朝廷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可能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秦、唐、明C.秦、元、清D.汉、宋、明5.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会在“军机处”景点看到这样的文字说明:“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跪受笔录,上传下达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6.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复习模拟卷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复习模拟卷一、选择题1.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
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经济发展落后B.城邦意识至上C.贫富差别不大D.人文思想盛行2.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备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这一评价主要针对雅典民主政治中()A.民主范围的狭小B.直接民主的性质C.公职任期的限制D.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与印加人不同,并不试图使他们的臣民受阿兹特克人的生活方式的同化,为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作准备。
”这说明在阿兹特克人国家中A.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的控制B.被征服者由原部落管理C.被征服地区对国家没有义务D.所有人都可享有公民权4.下图是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某大帝国的政治版图,从版图布局上可以判定为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面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5.“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雅典城邦的政治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罗马教廷的统治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6.有人称阿拉伯帝国为《古兰经)和刀剑创造的帝国,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古兰经》使阿拉伯帝国内部灭绝了战争B.阿拉伯帝国的文化和军事工业非常发达C.频繁的战争扩张促成了伊斯兰教的创直D.帝国的由来除了战争还要有思想禁锢7.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中说“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
”说明英法等国A.封建制度产生B.等级君主制初步产生C.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D.君主专制逐渐演变为等级君主制8.李小彤参观了古代墨西哥文明的展览之后,在自己的“博文”上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古代印第安人的创造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复习模拟卷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复习模拟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
这一规定A.保障公民决策的正确性B.强化公民参政的责任意识C.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性D.体现轮番而治的民主精神2.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促进了十二铜表法、坎努里阿法、李锡尼法、波提利阿法、翟腾西阿法等的制定。
由此,上层平民与贵族合流组成新贵,一般平民取得完整的公民权,在法理上成为共和国的主人,自由身份受到法律保护。
据此可知,这些法律、法案的颁布A.消除了共和国的阶级矛盾B.扩大了共和国的社会基础C.体现了罗马法的发展完备D.加强了罗马封建专制统治3.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C.出现了武士集团D.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4.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
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这说明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中农奴受到沉重的剥削5.在阿拔斯阿拉伯时期(公元750一1258年),银行经营的业务规模更大,服务范围更广。
它们不仅向经营者贷款还充当不同币种的投资者和交换代理者;它们建立了多级支行以兑付从总行签发的支票。
这A.表明阿拉伯人拥有先进经营理念B.刺激阿拉伯帝国的商业经济发展C.推动阿拉伯经济走向现代化D.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做经济准备6.一个法国目击者写道:“100位欧洲士兵发出的响声比10000名奥斯曼士兵发出的响声还要大。
战鼓擂动,他们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袭击,绝不后退,直到军令发出否则决不停息。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联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联考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公元2世纪时,有罗马演说家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
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基督教国教地位的确立B.西罗马帝国的强盛C.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D.地中海地区的统一2.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的哪一历史事实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袭击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3.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备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这一评价主要针对雅典民主政治中()A.民主范围的狭小B.直接民主的性质C.公职任期的限制D.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4.阿兹特克人的陶器和绘画均极精致,建筑和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首都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宏丽壮观。
其古都遗址,在现在哪一城市地下( )A.华盛顿B.墨西哥城C.利马D.温哥华5.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
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这说明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6.有人认为,《史记》中的黎靬就是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城,汉武帝遣使前往的西域诸国中也包括黎靬。
751年,杜环在与大食作战中被俘,最远可能到达北非,他返回后把自己的经历写成《经行记》。
元朝的汪大渊也到过非洲,并在自己撰写的《岛夷志略》中留下了相关记载。
这说明A.亚历山大城是丝绸之路的终点B.《经行记》是最早的记载中非交往的史料C.中非早在秦朝时就已经开始往来D.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7.雅典的民主制开创了人类民主的先河,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并非完美无缺。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联考检测试试卷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联考检测试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古代雅典民主以普遍信奉公民美德的原则为特征,即公民献身于城邦,公民的私人生活隶属于公共事务。
雅典人认为,只有通过城邦,才能恰当地实现自我,并过上一种高尚的生活。
这强调的是古代雅典A.城邦的政治利益是第一位的B.公民美德的实现离不开城邦C.公民的地位低于城邦的地位D.城邦中公私界限存在不明确2.对于雅典人进行的民主政治试验,西方人的意见从来就不一致。
在古典世界,它就有理想政体和民众暴政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
这表明A.民主范围有限引发社会分裂B.民主力量和贵族斗争激烈C.奴隶制下民主缺乏社会基础D.直接民主存在着制度缺陷3.下图是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某大帝国的政治版图,从版图布局上可以判定为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面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4.中古时期的西欧,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行政、经济和司法等各种权力。
这导致了()A.政治上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B.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只是各级封建主增C.封臣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封君D.封臣实际上不用对封君承担任何义务5.桑海帝国地处西苏丹萨赫勒地区的中部,是南北交通要冲,得撒哈拉商道之利,贸易十分发达。
据此可知,桑海的繁荣( )A.与加纳和马里兴盛的经济因素完全不同B.主要依靠对穿越撒哈拉沙漠商路的控制C.沟通了贯通撒哈拉沙漠南北的商路D.奠定了其摆脱加纳控制成为西非霸主的基础6.“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对欧洲的现实威胁使得基督教国家必须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基督教国家和基督教世界之外的多重压力,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崛起中的民族君主国最应优先考虑的和最高的国家利益。
”材料所蕴含的观点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A.加重了欧洲各国的民族危机B.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C.促进了欧洲国家间的联合D.加强了欧洲国家的君主专制7.公元前5世纪后期,如果有人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了与既有法律相抵触的议案,或者议案提出的方式违反法定程序,在此后的1年内,任何公民都有权起诉议案提出者,如果起诉者胜诉,则给予奖赏,违法议案提出者将被处理罚款。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 新人教版
2019高一期末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上述耕作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铁犁牛耕C. 耜耕D. 耦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
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
B意味着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排除;C即石器锄耕,排除;D是两牛犁耕法,排除。
故本题选择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刀耕火种2. 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小农”成为“最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A. 人口数量较大B. 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C. 地域分布广泛D. 封建土地所有者【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赋役的主要来源是小农,故“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故B正确;人口数量并不等于赋税收入,这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小农的地域分布,不是影响赋税收入的直接因素,故C错误;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发展使很多小农失去土地,不再是封建土地所有者,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封建国家的赋役的主要来源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 新目标版(3)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森工合江协作体期末试卷高一历史试卷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 中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 建立人民公社B. 实行公私合营C. 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D. 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答案】C【解析】在三大改造时期,中国在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建立生产合作社,实行集体化,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故C正确;建立人民公社,属于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属于三大改造,故A错误;公私合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故B错误;三大改造并没有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故D错误。
故选C。
2. 手工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分散,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但有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形态是A. 田庄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官营手工业D. 民营手工业【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出发,正确区分其它手工业形态,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谚语是对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 “小满芝麻芒种谷”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答案】D【解析】“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反映了施肥技术的重要性,与自给自足无关,故A错误;“小满芝麻芒种谷”反映了农时与作物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反映了秧苗栽种的技术,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反映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正确。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卷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
”这句话揭示了( )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2.俄国的伊凡四世向各地派遣许多出身低微的特使,他们拥有审判职能,监督职能以及为特别的开支进行征税的权力。
这些“特使”的出现A.破坏了“特辖领地制”B.加强了沙皇对地方的控制C.使基辅罗斯陷入分裂D.抵御了蒙古远征军的侵扰3.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4.奥斯曼帝国苏菜曼-世(1494~1566年)确定了授给封建骑兵的领地上基督徒农民应缴纳的税项,税额比有些欧洲基督教国家低。
这一措施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封君封臣的体制B.为征伐拜占庭提供了兵源C.授予了农民土地所有权D.有助于缓和宗教间的矛盾5.下图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
其反映的是西欧A.王权演变历程B.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C.神权演变历程D.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6.下列选项中,对左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7.“这个帝国虽然远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西部腹地,却一直以富庶闻名四方。
尤其在16世纪,从欧洲各国到东方的伊斯兰圣地麦加,都流传着富甲一方的黑人君主传说。
”这个帝国是A.加纳B.阿克苏姆C.阿兹特克D.桑海8.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河南省焦作市济源一中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6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图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
古籍《考经纬》说:“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
”社稷坛的修建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A.封建迷信 B.重农抑商C.以农立国 D.以民为本社稷坛2.中国古代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错误的是()A.四羊方尊 B.甲骨文 C.水排 D.唐朝的秘色瓷A.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丝”和“蚕”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D.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3.“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①使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②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要求③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④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⑤满足了西欧宗教人士传播天主教的愿望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 D.②③⑤4.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是资本主义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C.是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 D.是欧洲“商业革命”的开端5.大本钟是伦敦市的标志和英国的象征,于1859年被安装在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98米高的钟塔内,它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时间观念——标准时。
这说明()A.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 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C. 时钟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D.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6.《全球通史》中说:“铁路和汽船有效的将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危机的发生 B.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 D.铁路和汽船的出现7.《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
……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
”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观念的落后 B.顽固势力的反对C.洋文学科的增设 D.大家子弟的谨慎8.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70年代的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少、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哪一领域A.重工业 B.军事工业 C.轻工业 D.农业9.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
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 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D.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10.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A.农民加入合作社 B.大跃进战鼓 C.人民公社好 D.领取承包合同11.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
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
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B.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13.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4.《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申报》以“无偏无党”、“独立之精神”为办报宗旨,其所倡导的舆论“独立”对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作A斗争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15.“中国自仿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
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
”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轮船与铁路开始出现时许多中国人不能接受 B.洋务运动遇到极大的阻力C.轮船与铁路的优越性逐渐改变了国人的态度 D.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16.“我曾建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让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从这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大危机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沉重打击②人们繁荣和富裕的美国梦的破灭③普通民众对胡佛政府无力应对危机、不顾人民死活的有力控诉④民众对罗斯福新政的渴望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7.“1933年,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
”对罗斯福新政中这一做法理解错误的是()A.通过人为的限产和毁坏来实现农产品供需的平衡 B.能有效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C.对生产力和社会财富造成极大的浪费 D.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回升18.香港凤凰卫视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最穷的和最富有的,在交税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后,它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个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 B.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好处C.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 D.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果19.下表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A. 企业重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B. 推行福利国家政策,传统产业复兴C. 新兴产业出现,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D. 企业制度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新经济政策21.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而1934年他第二次到这里时,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
”维尔斯这么说的主要着眼点是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B.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C.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D.苏联与西方国家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22.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
”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2010年11月5日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
中国的份额将从现在的3.72%提高到6.39%,投票权将超过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这说明()A.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话语权扩大B.发展中国家控制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走向衰弱 D.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脱钩24.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由于短期内关税的大幅度减免,使得美、加产品大量涌入墨西哥,造成墨西哥国内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民族经济受到冲击”。
据此可以得出A.区域经济合作要求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B.区域经济合作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C.发达国家在区域合作下应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D.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合作下应加强民族产业的自主创新25.七国集团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
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B.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28分,27题10分,28题12分)26.(28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
……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
……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
……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6分)材料二 1757年,清政府以“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下令关闭宁波、厦门和松江三港的海关,只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商不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商馆中经营;商、民不得向外商借贷,不准为外商打探商业行情或受雇于外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及这一政策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