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关性细菌感染

合集下载

输血反应分类定义、概念及传播性感染、传播细菌感染、非感染性反应等输血反应分类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

输血反应分类定义、概念及传播性感染、传播细菌感染、非感染性反应等输血反应分类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

临床输血反应分类定义、概念及传播性感染、传播病毒感染、传播细菌感染、传播寄生虫感染、传播其他病原体感染、非感染性反应等输血反应分类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定义1、输血反应/输血并发症:与输血具有时序相关性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不良事件,是患者与所输注血液相互作用。

2、急性/速发性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过程中输血后即刻至输血后24h内的输血反应。

3、慢性/迟发性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结束后24h至28d的输血反应。

4、输血传播性感染/输血感染性反应:病原体通过输血过程从献血者体内进入到受血者体内并引起相应的感染或疾病。

5、输血非感染性反应:与输血具有时序相关性的非病原体引起不良反应。

输血反应分类1、输血传播性感染。

输血前无相应病原体感染病史,无临床症状,血清标志物检测阴性。

但输血后出现相应病原体感染症状,且从受血者体内分离出病原体与献血者体内的病原体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2、输血。

病毒性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人类细小病毒 B19 感染;成人 T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西尼罗河病毒感染;上述未涉及的病毒感染。

3、输血传播细菌感染。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厌氧菌感染;上述未涉及的细菌感染。

4、输血传播寄生虫感染。

疟疾;巴贝西虫病;克氏锥虫病;上述未涉及的寄生虫感染。

5、输血传播其他病原体感染。

梅毒;克-雅氏病变异型;真菌感染;上述未涉及其他病原体感染。

6、输血非感染性反应6.1过敏反应:过敏原与体内已有的抗体间相互作用所致。

在一些情况下,输入来自于具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献血者的抗体也会发生。

部分可见于先天性IgA缺乏的患者。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局部性与全身性过敏反应。

6.2 溶血性输血反应6.2.1 急性/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

6.2.2 慢性/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

6.2.3. 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患者输血后体内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红细胞血型的意外抗体,常可维持数月至数年,外周血血红蛋白值变化可不明显。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受血者可能产生的与输血相关的各种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从轻微不适到严重的生命威胁不等。

对于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及回报制度,我们需要了解不良反应的分类、识别及处理措施,以及对于不良反应的回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内容。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根据发生的时间和临床表现,输血不良反应可分为即刻性不良反应、急性不良反应和迟发性不良反应。

1. 即刻性不良反应:发生在输血开始后的30分钟内,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呼吸困难等。

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荨麻疹、寒战、发热等。

发热反应是指体温升高过1℃。

2. 急性不良反应:发生在输血后的30分钟到24小时内,主要包括输血相关肺损伤(TRALI)、难治性心力衰竭(TACO)等。

TRALI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可能伴有肺水肿;TACO 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等。

3. 迟发性不良反应:发生在输血后的24小时以上,主要包括细菌感染、非溶血性烂血病等。

细菌感染是指输血期间血制品受到污染或感染源在输血后开始繁殖引发的感染。

非溶血性烂血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病情较轻。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措施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是确保受血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处理措施:1. 即刻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过敏反应:停止输血,按照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等。

- 发热反应:停止输血,应保持患者体温稳定,必要时给予抗热药物。

2.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TRALI:停止输血,给予较高浓度氧气,必要时行机械通气治疗,并给予支持性治疗,如利尿剂等。

- TACO:停止输血,保持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利尿剂和呼吸支持等。

3. 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细菌感染:停止输血,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 非溶血性烂血病:停止输血,给予对症处理,提供支持性治疗。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已经成为了治疗各种疾病和创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尽管输血可以挽救生命,但由于输血涉及到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液接触,存在着潜在的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引起的感染风险,医生们在进行输血前往往会对受血者进行一系列的感染性指标的检测。

本文将重点介绍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其临床意义。

1. HIV感染标志物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

HIV感染的受血者在接受输血之前必须接受HI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

这项检测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或者核酸进行。

如果受血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那么这个受血者是HIV感染者,他在接受输血时就可能会传染HIV给其他人。

临床意义:HIV是一种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一旦被感染,人体的免疫力将急剧下降,容易感染各种其他的疾病。

输血前的HIV感染标志物检测可以有效避免HIV通过输血传播。

2.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会导致丙型肝炎。

输血前的HCV标志物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或者RNA进行。

临床意义: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肝炎,如果患者长期未得到治疗,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在输血前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可以避免通过输血传播丙型肝炎。

4. 梅毒抗体检测梅毒是一种通过性传播和血液传播的疾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

输血前的梅毒抗体检测可以通过血清中的梅毒抗体检测进行。

临床意义: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如果长期不得到治疗,会导致多种器官的损害,甚至死亡。

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可以避免通过输血传播梅毒。

5. 梭菌毒素检测梭菌毒素是一种由厌氧梭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肠胃道感染,导致肠炎。

输血前的梭菌毒素检测通过采集粪便样本进行。

临床意义:如果接受输血的患者在体内携带有梭菌毒素,那么在输血后有可能会引起肠炎,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输血前主要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感染控制分析

输血前主要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感染控制分析

输血前主要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感染控制分析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补充患者失血或贫血所需的血液成分。

然而,输血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传染病的传播、过敏反应等。

因此,在进行输血之前,需要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输血安全。

本文将对输血前主要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感染控制进行分析。

检测内容输血前的感染性指标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丙肝和乙肝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2.HIV(艾滋病)和梅毒抗体检测;3.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能够检测出血常规中未能全部检测出的一些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感染。

以上检测内容是广泛适用于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血液检测标准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检测结果及分析接下来,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输血前主要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感染控制。

1. 丙肝和乙肝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丙肝和乙肝病毒是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丙型肝炎常常表现为急性肝炎,约15%的患者会自愈,但大部分会进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亦表现为急性肝炎,后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

因此,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是输血前的重点内容。

对于乙肝病毒,检测结果积极意味着献血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输血时需要谨慎。

而对于丙肝病毒,由于其潜伏期长,一个人可能携带该病毒多年而不知晓,因此需要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相结合,以尽可能减少丙肝病毒在输血中的传播风险。

2. HIV(艾滋病)和梅毒抗体检测HIV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病毒,会导致艾滋病。

艾滋病会破坏免疫系统,从而使患者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输血前的HIV抗体检测,旨在确认献血者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谨慎进行输血。

梅毒属于细菌感染,会导致梅毒病,其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因此,对临床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从检测上可进一步控制梅毒在输血中的传播风险。

3. 其他感染性指标检测输血前常常还进行其它感染性指标检测,如肝炎病毒(HAV,HBV,HCV),巨细胞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巨单核病毒等,检测结果不合格可能会对输血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也需要进行相关感染性指标检测。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输血是一项常见且必要的医疗措施,能够解决一些严重的,伴随着贫血、出血性休克等疾病的问题。

然而,由于血液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组织,输血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输血后的感染。

因此,检测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血液中存在的感染源,防止输血后发生感染,并保证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阳性意味着受血者感染了乙肝病毒,存在肝功能受损、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危害。

输血时,必须使用HBsAg阴性血液,避免感染的发生。

2. 丙肝病毒抗体(HCV-Ab):HCV-Ab阳性表示受血者被感染了丙肝病毒,丙肝是一种慢性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输血时,如果受血者HCV-Ab阳性,则必须确认病毒负载情况,并从HCV-Ab阴性的献血者中选取血液输注。

3. 艾滋病毒抗体(HIV-Ab):HIV-Ab阳性意味着受血者感染了艾滋病毒,艾滋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对免疫系统造成破坏,严重危及身体健康。

输血时,必须使用HIV-Ab阴性血液,避免病毒的传播。

4. 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TP-Ab阳性说明受血者感染了梅毒螺旋体,梅毒是一种病原微生物性疾病,可影响全身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输血前必须进行TP-Ab检测,如果TP-Ab阳性,则不能进行输血。

5. 狂犬病毒抗体(RV-Ab):RV-Ab检测对于多次输血的受血者非常重要,如果RV-Ab 阳性,意味着受血者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狂犬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输血前必须进行RV-Ab检测,确保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6. 西尼罗河病毒抗体(WNV-Ab):WNV-Ab阳性表示受血者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这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病毒,可导致人类、马、鸟等动物感染,而且有时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输血前必须进行WNV-Ab检测,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8. 常规细菌培养:常规细菌培养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细菌的存在并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输血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医疗过程,可以帮助许多患者恢复健康,然而,尽管现代输血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输血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输血传播疾病。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健康,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传播疾病、其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和策略。

一、输血传播疾病的概述输血传播疾病是指通过输血或血制品的使用而传播给受血者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是由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也可以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输血传播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病毒感染:与输血相关的病毒感染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这些病毒可以存在于捐血者的血液中,在输血过程中被传播给受血者。

2.细菌感染:输血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细菌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当输血产品的采集、保存或输送过程中卫生条件不当时,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等。

3.寄生虫感染:输血也有可能传播某些寄生虫,例如疟原虫、血吸虫等,这些寄生虫可以存在于捐血者的血液中,并通过输血传播给受血者。

二、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的重要性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的重要性:1.保护患者安全:输血传播疾病可能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甚至危及生命,通过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受到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维护公共卫生:输血传播疾病不仅对患者本身构成威胁,还可能通过患者传播给其他人,造成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可以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维护公共卫生稳定。

3.保障血液资源质量: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需要对血液捐献者进行严格筛查和血液检测,确保捐献的血液质量安全可靠,这样可以保证血液资源的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输血服务。

4.减少医疗成本: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疾病后所需的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通过有效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可以节约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首先介绍了血液传染病感染的现状,随后详细分析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培养、谷丙转氨酶和抗-HIV抗体检测等指标在输血前的重要性。

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有效筛查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降低输血感染的风险。

最后总结了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重视程度,保障输血安全,降低感染风险,提升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输血,感染性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培养,谷丙转氨酶,抗-HIV抗体检测,临床意义,血液传染病1. 引言1.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的分析,探讨这些指标在诊断和预防血液传染病感染中的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保障输血安全。

借此研究深入了解这些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提高对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重视程度,促进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和研究的深入发展,为输血安全和患者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1.2 研究背景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研究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我们需要首先了解血液传染病感染的现状。

血液传染病感染是输血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至关重要。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全面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提高对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输血相关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 正文2.1 血液传染病感染的现状血液传染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危害性,因其易于通过输血过程传播给受血者。

输血传播性感染控制方案

输血传播性感染控制方案

输血传播性感染控制方案1.目的明确输血传播性感染的防控措施,规范调查、报告流程,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输血传播性疾病对受血者的危害。

2.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为医务部、临床科室、输血科等;执行人员主要包括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工作人员、医务部的相关管理人员。

适用于输血传播性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和管理工作。

3.术语、缩略语和定义输血传播性感染(transfusion-transmittedinfection,TTI):病原体通过输血过程从献血者体内进入到受血者体内并引起相应的感染或疾病。

4.目标本院输血传播性感染发生率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

5.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临床医护人员按方案要求开展临床输血工作,正确识别输血传播性感染病例,规范上报输血传播性感染病例并协助调查。

5.2输血科协助输血传播性感染病例原因调查和上报。

5.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输血传播性感染病例调查。

5.4医务部采取改进措施。

6.工作程序6.3输血传播性感染的分类、疾病及病原体见附件1。

6.2输血传播性感染防控措施(1)临床科室应积极开展血液保护技术,尽量采用自体输血,减少异体输血。

(2)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做到能不输则不输,能少输则不多输,积极采用成分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3)受血者输血前必须进行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筛查。

(4)输血科严格遵循血液入库、出库检查程序,严格执行血液保存制度,血液存储环境符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确保血液制品在血库保存期间不发生污染或变质。

(5)临床输血治疗全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相关技术操作规范。

6.3输血传播性感染的识别途径(1)患者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持续体温N39。

C且升高≥2o C,和/或全身性症状,如畏寒、寒战、肌肉酸痛、恶心或呕吐,应考虑输血传播性细菌感染或溶血反应,以下检查有助于输血传播性细菌感染的诊断:①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②血袋剩余血液直接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查找污染细菌(阴性不能排除细菌污染);③血袋剩余血液和患者血液,在4℃,22℃,37。

输血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效果评价

输血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效果评价

输血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效果评价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救治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输血存在一些问题,如血液质量问题、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输血安全。

本文将对输血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一、输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 血液质量问题血液质量问题是输血安全的首要问题。

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和检测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血液质量。

例如,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血源污染、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菌生长、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血液凝固等。

此外,检测手段的限制也导致部分病原体无法被检测出来,从而影响血液质量。

2. 输血反应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发热反应等。

输血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受血者对血液成分的过敏反应、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匹配、输血过程中细菌污染等因素有关。

3. 输血相关感染输血相关感染是指在输血过程中,病原体通过血液传播给受血者,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输血相关感染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输血相关感染的发生可能与血液筛查不彻底、输血器具消毒不严格等因素有关。

二、改进措施1. 提高血液质量为提高血液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和检测过程中的管理,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

(2)提高血液检测技术,增加检测项目,提高病原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3)采用现代化的血液储存技术,如冰冻保存等,以降低细菌生长和血液凝固的风险。

2. 减少输血反应为减少输血反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筛选献血者,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2)加强输血前血型匹配检查,避免血型不匹配导致的溶血反应。

(3)采用先进的输血技术,如血浆置换、成分输血等,以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风险。

3. 预防输血相关感染为预防输血相关感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血液筛查,提高病原体检测的覆盖面和灵敏度。

了解临床输血规范中的输血相关疾病筛查和预防

了解临床输血规范中的输血相关疾病筛查和预防

了解临床输血规范中的输血相关疾病筛查和预防临床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它可以为患者输送新鲜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帮助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然而,在进行临床输血之前,我们需要进行输血相关疾病的筛查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临床输血规范中的输血相关疾病筛查和预防的重要性,并探讨常见的筛查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输血相关疾病筛查的重要性输血相关疾病筛查是在进行输血之前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是排除或预防临床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疾病传播风险,减少患者和供血者的健康风险。

重要性如下:1. 预防感染传播:输血相关的疾病主要涉及到可通过血液传播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

通过筛查可以及时发现携带病原体的个体,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

2. 保护供血者:筛查过程不仅关注受血者的健康状况,也关注供血者的健康状况。

通过对供血者的评估和检查,可以发现一些可能不适合作为供血者的潜在危险因素或疾病。

3. 提高治疗效果:准确筛查和评估患者的血型、体重、血红蛋白水平等信息,可以提高输血效果,避免因输血不当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二、常见的输血相关疾病筛查方法1. 血型和交叉配血:血型鉴定是输血前的基本检查项目之一。

通过检测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可以确保血液匹配的准确性,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2. 传染病筛查:根据临床输血规范的要求,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进行传染病筛查是十分必要的。

常见的传染病包括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

通过检测相关的病毒抗体或病毒核酸,可以识别携带者,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红细胞抗体筛查:红细胞抗体筛查通常用于寻找患者体内产生的特殊血型抗体。

这些抗体可能会导致输血过程中的输血反应,并对受血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通过筛查和匹配判断,可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4. 检测传播性疾病:对于一些具有潜在传播性的疾病,如寄生虫感染、疟疾等,适当的检测和筛查也是必要的。

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及输血反应报告分析

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及输血反应报告分析

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及输血反应报告分析引言:输血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为患者提供补充血液、改善输血者的血流动力学、纠正贫血等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不良事件和输血反应。

这些事件和反应的发生可能导致患者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及输血反应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预防和及时处理这些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分析1.不良事件的种类输血不良事件包括输血血型不合、输血相关的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的细菌感染、输血相关的无免疫反应输血相关的溶血反应等。

2.发生率及特点根据临床报道和统计数据显示,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但不容忽视。

其中,输血血型不合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可能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输血资料记录错误导致。

而输血相关的过敏反应和无免疫反应也较为常见,多是由于输血者的免疫系统异常造成。

3.不良事件原因的分析输血不良事件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医务人员的疏忽大意、操作错误、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其它不可控因素等。

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规范,完善输血流程和监控系统,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选择适宜的输血产品,都是预防输血不良事件的关键措施。

二、输血反应报告分析1.输血反应的分类输血反应主要包括急性输血反应和慢性输血反应。

急性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面色苍白、心悸、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显著。

慢性输血反应主要与输血所致的慢性铁过载有关,可能导致多脏器受损。

2.发生率及特点不同类型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有所差异。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一般为0.5%到1%,而慢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易被忽视。

慢性输血反应不易引起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注意,但对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3.输血反应原因的分析引起输血反应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影响最大的包括输血者的免疫系统反应、输血血液及其制品的质量和过敏反应和感染等。

此外,输血时注射的药物、输血者的基础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输血反应的发生。

医疗输血风险评估

医疗输血风险评估
等全身症状。
肝炎病毒
少数患者可能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 表现,初期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如发生黄疸易明确诊断。
恢复期,各症状减轻至消失,黄疸消 退,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总 病程约2~4个月。
黄疸一般于发病后2周达高峰,疾病 高峰期还可能有肝脾肿大、肝区疼痛 等症状,可持续2~6周。
肝炎病毒
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输血相关细菌感染尤为凶险,其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患者表现 为输血后高热、寒战等,常在输血后即刻出现。
输注血小板制品相关的细菌感染发生率更高,是前者的1.5倍以上,主要原因是血小板的储 存条件为20~24℃的室温,这个温度更适宜各种细菌的生长增殖。
输血相关
输血传播细菌感染一直缺乏满意 的解决方案,但与病毒感染不同 ,任何环节均有发生细菌污染的
预防输血传播疟疾主要依赖推迟献血 者移民或阻止其返回疟疾流行地区, 但这是一个不完善的策略。
恶性疟原虫感染患者可出现相关的血 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进而引起 严重的贫血。
目前并没有合适的实验室测试手段用 于筛查,但抗疟疾抗体和抗原或通过 核酸检测DNA的方法可能对筛查疟原 虫感染有益。
锥虫
• 感染锥虫后会引起美洲锥虫病,又称南美锥虫病。患者一般无症状或有轻微症 状,多数表现为急性起病的自限性病程,30%~40%受感染者需经过很长的 潜伏期后才会发病。
• 南美对献血者定期进行克氏锥虫抗原抗体筛选试验的经验表明,目前尚缺乏敏 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抗体检测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正常人感染巴贝克虫通 常无症状或轻微的类似 于流感的症状,但免疫 力低下的人感染后可能 危及生命。
自1980年以来美国已报 告40多个通过输红细胞 或血小板感染巴贝克虫 病的案例。

输血常见四大不良反应

输血常见四大不良反应

输血常见四大不良反应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救命的手段。

然而,输血并不总是完全安全的,存在一些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输血过程中常见的四种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 输血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过敏反应。

由于输血液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蛋白等,这些成分都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轻微的皮肤瘙痒和皮疹,也可以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3%,但在特定的高危人群中可能更高。

2.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 TRALI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

它通常在输血后的6小时内发生,并以急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为特征。

TRALI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某些血浆抗体和输注的血浆成分有关。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3. 输血相关性感染(TRI): 输血可能导致感染,这种感染被称为TRI。

感染可以来自输血者本身,也可以来自输血液的处理和储存过程中的细菌或病毒污染。

常见的TRI病原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等。

为了避免TRI的发生,输血前进行严格的献血者筛查和输血品质的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4. 输血反应相关性低钠血症(TRIHON): 输血后可能出现低钠血症,这被称为TRIHON。

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输血液中一些被称为细胞溶胀因子的成分有关。

低钠血症可以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抽搐和心动过缓。

预防TRIHON的关键是减少输注过程中红细胞破裂的机会,这可以通过红细胞的储存和输注时的细胞保护措施来实现。

总之,输血虽然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但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TRALI、TRI和TRIHON是其中的四种常见不良反应。

为了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范,并进行相关的献血者筛查和输血品质控制措施。

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

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

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1.引言输血传染病是指通过输血过程中引起的感染,包括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处理流程来预防和处理输血传染病。

2.感染源筛查2.1 供血者疾病史调查通过询问供血者的医疗史和生活史,了解是否有与输血传染病相关的疾病史。

2.2 体格检查对供血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有可能与输血传染病相关的病征、体征等。

2.3 实验室检查对供血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菌和寄生虫的检测,以及有关血液的检验。

3.病原体检测3.1 检测① HBV检测对供血者进行HBsAg和HBcAb的检测,排除HBV感染的风险。

② HCV检测对供血者进行抗HCV抗体的检测,排除HCV感染的风险。

③ HIV检测对供血者进行抗HIV抗体的检测,排除HIV感染的风险。

3.2 细菌检测对供血者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排除细菌感染的风险。

3.3 寄生虫检测对供血者进行寄生虫检测,排除寄生虫传染的风险。

4.输血前风险评估4.1 制定评估指标根据输血传染病的特点,设计合理的评估指标,包括感染的风险因素、检测结果等。

4.2 评估过程根据评估指标,对供血者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可以进行输血。

5.输血过程中的预防措施5.1 一次性器具使用在输血过程中,使用一次性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5.2 消毒措施对输血设备、输液器和输血管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感染风险。

5.3 输血者隔离对输血者实施必要的隔离措施,减少感染的传播。

6.输血后感染处理6.1 感染监测对接受输血的人员进行持续的感染监测,包括特定的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以及相关症状的观察。

6.2 感染处理对发现感染的输血受者,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处置。

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报告、风险评估表格、感染监测记录等。

8.法律名词及注释8.1 HBV:乙型肝炎8.2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8.3 HBc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8.4 HCV:丙型肝炎8.5 HIV:人免疫缺陷。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诊断标准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或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医护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身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病、水痘等.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呼吸系统一.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行病因如过敏等所至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 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发热2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3 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2. 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出现新病变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6条之一即可诊断: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病原体.2.痰定量培养分离到病原菌计数≥106cfu/ml.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浓度≥105cfu/ml的病原菌、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浓度≥104cfu/ml的病原菌,或经防污染样本毛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 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对于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细菌浓度必须≥103cfu/ml.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三.胸膜腔感染临床诊断: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00×106/L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2.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心血管系统一、心内膜炎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心脏瓣膜或赘生物培养出病原体.2.临床诊断基础上,两次或多次血液培养阳性.3.临床诊断基础上,心脏瓣膜革兰染色发现病原菌.二、心肌炎或心包炎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胸痛、奇脉、心脏扩大.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2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3影响学发现心包渗出.2.病人≤1岁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并至少有下列情况之一:1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2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3影响学发现心包渗出.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心包组织培养出病原菌或外科手术/针吸取物培养出病原体.2.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中抗体阳性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并排除其它部位感染.血液系统一、血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列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除外理化因素所致.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 >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解释.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二.败血症临床诊断:发热>38℃,或低体温<36℃,可伴有寒战,合并下列情形之一:1.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2.有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而无明确感染灶.3.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4.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较原收缩压下降超过5.3KPa 40mmHg.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2.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三、输血相关感染常见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庚型等、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疟疾、弓形体病等临床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下述三种情况才可诊断1.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原免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该病原体的评价潜伏期2.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感染,免疫学标志物阴性3.证实供血员血液存在感染性物质,如:血中查到病原体、免疫学标志物阳性、病原DNA或RNA阳性等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1.血液中找到病原体.2.血液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其血清在IgM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水平,或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3.组织或体液涂片找到包涵体.4.病理活检证实.腹部和消化系统一.感染性腹泻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2.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3.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培养出肠道病原体.2.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出肠道病原体.3.从血液或粪中检出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达到诊断标准.4.从组织培养的细胞病理变化如毒素测定判定系肠道病原体所致.二.胃肠道感染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发热≥38℃、恶心、呕吐和或腹痛、腹泻,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从外科手术或内镜取得组织标本或外科引流液培养出病原体.2.上述标本革兰染色或氢氧化钾浮载片可见病原体、多核巨细胞.3.手术或内镜标本显示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证据.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诊断: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伴大便性状改变如水样便、血便、粘液脓血便或见斑块条索状伪膜,可合并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38℃2.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3.周围血白细胞升高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1.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的优势菌群2.如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出血,或见到2mm-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膜3.细菌毒素测定证实四.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有输血或血制品史、不洁食物史,肝炎接触史,出现下述症状或体征中的任何两项并有肝功能异常,而无其它原因可解释者:1.发热.2.厌食.3.恶心、呕吐.4.肝区疼痛.5.黄疸.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清甲、乙、丙、丁、戊、庚任何一种肝炎病毒活动性标志物阳性.五.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包括胆囊、胆道、肝、脾、胰、腹膜、膈下、盆腔、其它组织或腔隙的感染,含持续腹膜透析继发性腹膜炎.临床诊断: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中任何两项、而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同时有检验、影像学检查的相应异常发现.1.发热>38℃.2.恶心、呕吐.3.腹痛、腹部压痛或反跳痛或触及块物伴触痛.4.黄疸.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经手术切除、引流管、穿刺吸引或内镜获取的标本检出病原体.2.血培养阳性,且与局部感染菌相同或与临床相符.六.腹水感染临床诊断:腹水原为漏出液,出现下列两项情况者:1.腹水性质为渗出液.2.腹水不易消除,出现腹痛、腹部压痛或反跳痛.腹水常规检查白细胞 >200×106/L,中性粒细胞 >25%.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腹水细菌培养阳性.中枢神经系统一.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发热,颅高压症状之一,脑膜刺激征之一,加上脑脊液CSF化脓性改变2.发热,颅高压症状之一,脑膜刺激征之一,加上CSF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CSF恢复正常3.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发热,不典型颅高压症状体征,CSF白细胞轻度增多,加上以下任何一条:1CSF中抗特异性病原体的IgM达诊断标准,或IgG呈4倍升高,或CSF涂片找到细菌2有颅脑操作史,或颅脑外伤或腰椎穿刺史3脑膜附近有感染灶或有脑脊液漏者4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1.CSF中培养出病原菌.2. CSF病原微生物抗原检测阳性.3.CSF涂片找到病原菌.二.颅内脓肿:包括脑脓肿、硬膜下和硬膜外脓肿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发热,颅高压症状之一,颅内占位体征功能区定位征,并具有以下影像学检查证据之一:1CT.2脑血管造影.3核磁共振.4核素扫描.2.外科手术证实.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穿刺抽到浓液或组织活检找到病原体,或细菌培养阳性.三.椎管内感染包括硬脊膜下脓肿和脊髓内脓肿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发热、有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或局限性腰背痛和脊柱运动受限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1棘突及棘突旁有剧烈压痛及叩击痛.2神经根痛.3完全或不完全脊髓压迫征.4检查证实:脊髓CT、椎管内碘油造影、核磁共振、X线平片、CSF蛋白及白细胞增加并奎氏试验有部分或完全性柱管梗阻.2.手术证实病原学诊断:手术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泌尿系统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1.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2.临床医师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并符合下述四条之一者: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G+球菌浓度≥104cfu/ml、G-杆菌浓度≥105cfu/ml.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浓度≥103cfu/ml.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400,在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4.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1周有内窥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G+球菌浓度≥104cfu/ml、G-杆菌浓度≥105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手术部位SSI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临床诊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上述界定,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 >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迹象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三.器官或腔隙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上述界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引流管或穿刺有脓液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迹象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病原学诊断:初步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皮肤和软组织一.皮肤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皮肤有脓性分泌物、脓疱、疖肿等2.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它原因解释者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从感染部位的引流物或抽吸物中培养出病原体;2.血或感染组织特异性病原体的抗原检测阳性二.软组织感染软组织感染包括坏死性筋膜炎、感染性坏疽、坏死性蜂窝组织炎、感染性肌炎、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从感染部位引流出脓汁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有感染3.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血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血清抗IgM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水平,或双份血清IgG呈4倍升高2.从感染部位的引流物或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三.褥疮感染诊断标准褥疮感染包括:褥疮表面和深部组织感染临床诊断:褥疮局部红、压痛或褥疮边缘肿胀,并有脓性分泌物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培养阳性四.烧伤感染临床诊断:烧伤表面的形态或特点发生变化,如焦痂迅速分离或变成棕黑、黑或紫罗兰色或烧伤边缘水肿,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1.创面有脓性分泌物2.患者出现发热>38℃或低体温<36℃、合并低血压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1.血培养阳性并除外有其它部位感染2.烧伤组织活检显示微生物向临近组织浸润五.乳腺脓肿或乳腺炎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或伴有发热,排除授乳妇女的乳汁郁积2.外科手术证实3.临床医生诊断的乳腺脓肿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引流物或针吸液培养阳性2.血液培养阳性,并排除其它部位感染六.脐炎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患者脐部有红肿或分泌物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引流物或针吸液培养阳性.2.血培养阳性,并排除其它部位感染七.婴儿脓疱病诊断标准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皮肤出现脓疱2.临床医生诊断为脓疱病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培养阳性骨、关节一、关节和关节囊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病人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关节疼痛、肿胀、触痛、发热、渗出或运动受限.合并下列情况之一:1关节液检验发现白细胞2关节液的细胞组成及化学检查符合感染且不能用风湿病解释3有感染的影像学证据2.外科手术或病理学检查发现关节或关节囊感染的证据病原学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关节液或滑囊活检培养出病原体2.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关节液革兰染色发现病原体二、骨髓炎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病人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发热≥38℃,局部肿块、触痛、发热或感染灶有引流物,并有感染的影像学证据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病原学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骨髓培养出病原体2.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血液培养出病原体或血液中查出细菌抗体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并排除其它部位感染三、椎间盘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病人无其它原因解释的发热或椎间盘疼痛,并有感染的影像学证据2.外科手术或病理学检查发现椎间盘感染的证据3.手术切下或针吸的椎间盘组织证实有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感染部位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2.血或尿中检出抗体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或B组链球菌,并排除其它部位感染生殖道一、外阴切口感染经阴道分娩,病人外阴切口感染发生于产后2周内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外阴切开有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2.外阴切开有脓肿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二、阴道穹隆部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子宫切除术后,病人阴道残端有脓性分泌物2.子宫切除术后,病人阴道残端有脓肿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三、急性盆腔炎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且无其它原因解释,发热、恶心、呕吐、下腹痛或触痛,尿频、尿急或腹泻,里急后重.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2.后穹隆或腹腔穿刺有脓液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宫颈管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四、子宫内膜炎临床诊断:发热或寒颤,下腹痛或压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恶露有臭味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宫腔刮出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证实或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五、男女性生殖道其它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病人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原因解释:发热、局部疼痛、触痛或尿痛,并有影像学证实或病理学证实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发现感染部位脓肿或其它感染的证据病原学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从感染部位的组织或分泌物中培养出病原体2.临床诊断基础上,血液中培养出病原体口腔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口腔组织中有脓性分泌物2.通过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而证实的口腔感染或有脓肿3.临床医生诊断的感染并采用口腔抗真菌治疗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五条之一即可诊断1.革兰染色检出病原微生物2.氢氧化钾染色阳性3.粘膜刮屑显微镜有多核巨细胞4.口腔分泌物抗原检测阳性5.IgM抗体效价达诊断水平或双份血清IgG呈4倍增加其它部位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而又不适合归于某系统的感染;通常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皮疹也应列入此类,如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等.。

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

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
• 治疗: 1.马上停顿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2.抗休克、防治DIC和肾衰
• 3.抗感染: 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几个抗生素联合应用。 要做到早期使用、足量,对肾有毒性药品应慎用。待 血培养结果出来后,改用对该细菌敏感抗生素。
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
第17页
细菌污染输血反应
• 预防: 1.严格进行采血与输血器具消毒。
内、外溶血。 • 2、轻度溶血:可出现发烧、茶色尿或轻度黄疸,血红蛋白稍下降。 • 重度溶血: 则可出现寒战、发烧、心悸、胸痛、腰背痛、呼吸困难、心律加紧
、血压下降、酱油色样尿,甚至发生肾功效衰竭,少尿、无尿。 • 3.休克:表现为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大汗、皮肤潮冷、脉搏细弱和血压下降。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可发生广泛渗血及凝血障碍、皮肤淤斑、伤 口出血,可深入引发DIC。全麻时患者发生伤口渗血、出血不止和血压下降是发生 溶血主要表现
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
第14页
溶血反应
• (三)治疗: •
1.马上终止输血,查对血型,并重做交叉配血试验(各种介质方法) • 2.激素应用 • 3.碱化尿液。 • 4.依据尿量、尿色,补液可选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及低分子右旋糖干。
5.输入相配合新鲜同型血(如为ABO溶血,应使用O型洗涤红细胞),或冷沉 淀5~10u/kg,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或单采血小板。 6.维持血压,抗休克 • 7.合并DIC患者,应用肝素治疗。 8.为预防肾衰,应统计尿量,维持尿量100ml/小时,可适当给予利尿。经上 述处理依然少尿或无尿者,可行血液透析。 • 9.严重病例应尽早进行换血治疗。 10.其它:对症处置。
• 4、很多情况下常伴有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 塞米松2.5-5mg静滴或静注。

输血反应处理指南

输血反应处理指南

输血反应处理指南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过程,可以帮助病人恢复血液功能和治疗某些疾病。

输血也可能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输血相关感染等。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和正确处理输血反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处理输血反应的指南。

1. 了解输血反应在处理输血反应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输血反应。

常见的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包括局部过敏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

局部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症状;全身过敏反应则可能导致皮肤发痒、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

荧光素钠相关反应:输注含有荧光素钠的血制品可能引发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

输血相关肺损伤:包括输液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和输液相关长期肺损伤(transfusionassociated lung injury,TACO)。

TRALI 表现为呼吸急促、低氧血症等症状。

TACO则表现为液体过负荷、呼吸困难等症状。

输血相关感染:输血过程中可能感染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导致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

了解这些不同的输血反应有助于及时判断和处理。

2. 及时观察和评估在输血过程中,对病人的观察和评估至关重要。

在输血开始的几分钟内以及输血结束后的1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表现,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

观察和评估内容包括病人的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还需要询问病人或看护者是否有任何不适或症状,如呼吸困难、皮肤发痒等。

3. 终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发现病人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终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可以迅速注射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剂或皮质类固醇。

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必要时应进行紧急抢救,如气管插管和给予呼吸道支持。

对于输血相关肺损伤,除了立即终止输血外,还需要给予支持性治疗,如给氧和呼吸机支持。

对于输血相关感染,需要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4. 报告和记录处理输血反应后,必须及时将情况报告给血液库和临床团队,以便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和防范。

如何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的方法

如何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的方法

如何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的方法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它可以分为两类,即早期反应和迟发反应。

早期反应包括急性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和细菌污染,而迟发反应包括输血相关肺损伤、输血相关免疫调节反应和输血相关感染。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不良反应,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指标。

首先,对于早期反应的识别,一般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

急性溶血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寒冷、嗜睡、胸闷、恶心、呕吐、血尿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可导致心、肺等器官衰竭。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荨麻疹、呼吸困难、胸闷、喉头水肿等,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细菌污染引起的反应一般较严重,表现为高热、寒战、寒冷、呼吸急促、胸痛等。

对于迟发反应的识别,一般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输血相关肺损伤的常见表现是持续性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咳嗽,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浸润。

输血相关免疫调节反应包括发热、淋巴细胞计数增加、肝脾肿大等症状,还可伴有溶血反应或过敏反应症状。

输血相关感染主要通过细菌培养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患者出现发热、寒战、腹痛、呕吐等症状,也可有中心静脉导管部位红肿、压痛等体征。

除了上述症状和体征外,还可以根据免疫学检查结果来判断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

例如,急性溶血反应可通过检测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和铁、总胆红素、尿液中血红蛋白等来判断。

过敏反应可通过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IgE的检测来判断。

细菌污染可通过细菌培养来诊断。

输血相关肺损伤可通过肺功能检查、气胸胸膜穿刺等进行诊断。

输血相关免疫调节反应和输血相关感染可通过血清IgM和IgG抗体等免疫学检查进行诊断。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输血品质的监测来预防和识别输血不良反应。

包括输血前的血液检查(如血型、Rh血型、交叉配血等)、血液质量控制(如筛查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等)、血液保存(如适当的保存温度和时间等)等措施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总结起来,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的观察和检查,以及对输血品质的监测。

输血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

输血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

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
输血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
一、发生严重的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不良)反应时,如果怀疑血液质量问题,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处置:由医政科、用血科室(医患双方)、输血科、溶中心血站血库工作人员一起封存与输血相关的物品并妥善保存,进一步验证受血者是否确因输注供血者血液成分而传染疾病,并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血站在接到输血科送来的输血反应报告单及血袋后,应立即进行相应的调查;
三、必要时,血站应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协助调查;
四、血站调查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输血科,输血科再将其反馈到临床和医务部,医师接到该评估结果后应进行相应处理并记录。

五、发生输血传染性疾病后,按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执行。

输血相关传染病所涉及的供血者输由中心血站按有关政策处理。

输血传染性疾病处理流程:
输血传染性疾病处理流程:
疑似确认患者输血传染疾病HBSAG/HIV/HCV等中心血站作细输血前传性当时实实献血员情况病检测结果验记录患者在输血后是否有其他感染机会目前的传染病检测结果其他受血者目前情况当时实验原始记录合性血管理制度与流程2013年5月制定的的没下合型输血紧急情况下生命的重要措施,符合(临床输血技术都在不能采用同型输血(如合性的血只能“应急存血少)或自身输血时,可采用配不立变成“规配合型输血方案可在《输血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相关性细菌感染
现代医疗技术正在不断迅速发展和进步,目前血液及血液制剂的应用仍然是临床治疗不可替代的方法之一,但随之也带来了血源性疾病。

细菌污染血液成分引起的输血反应在感染性输血反应中是最常见的。

血液制剂污染所致的菌血症,其发生率虽不高,但往往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有资料分析表明接受输注细菌污染的血小板,其危险性远比接受输血相关病毒的危险性高50-250倍。

在美国1989-1999年间,因细菌污染血液制剂引起的病死率仅次于溶血性输血反应。

血液制剂中全血细菌污染的发生率为0.2%,成分血中红细胞细菌污染发生率为0.002%-1%,血小板细菌污染发生率为0.04%-10%。

临床上被污染悬浮红细胞所致的严重输血反应通常由革兰阴性嗜冷菌或能利用枸橼酸作为能源的细菌引起。

Loukhmas等人对3458份浓缩血小板进行了研究,利用胰酶大豆肉汤进行采样培养,结果25份袋装血小板受到了细菌污染,储存3天以上的血袋中有22份被细菌污染。

Klein等人报告了1941-1997年间法国发生了8028起输血事故中,144例与细菌污染有关,与红细胞及血小板制剂输注有关分别为97例和33例。

产生细菌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采供血过程中的疏漏采血、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抗凝剂、血袋、采血器具和输血器具受污染而消毒不严;血袋质量不佳,热合封口不严,采血室空气消毒不合格,都可导致血液制剂的污染。

输注污染血小板所致脓毒血症,尤其是多见于献血者采血部位有残留污染物、清洗消毒不彻底。

在人的表皮上存在两类细菌,一类为短暂的细菌,不能固定在表皮繁殖;另一类为可残留的细菌,可以牢固地寄生在细胞上或细胞间、细胞碎片和皮肤脂质中。

2、献血者处于无症状的菌血期Beson等人认为近期有皮肤破损穿刺史的献血者可能存有无症状的菌血症。

另有文献报告一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因伴间隙性菌血症的无症状骨髓炎引起7例沙门菌脓毒血症。

3、血液冷链管理不当贮血冰箱、手提式冷藏箱等储血容器得不到有效温控可导致血液中细菌生长繁殖。

有文献报告分析两例细菌污染血液是因时至盛夏,气温高,运输途中(12h)未能及时换冰,致血液中细菌生长繁殖。

4、其他因素医务人员在给受血者静脉穿刺时,反复穿刺;留取检验标本
时,有血液和空气回流。

如何加强预防细菌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教育,确保血液制剂的质量与患者的安全。

尤其是必须加强采供血机构、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工作人员的无菌观念、提高无菌技术,建立和完善各种卫生管理制度,并对其工作环境进行经常性严格的消毒措施,达到国家卫生部们的关于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

目前任何一种方法似乎都不可能确保皮肤无菌,特别是有些细菌可存在于皮肤表层下。

2、加强采血前对献血者的征询工作,决不能使不合格的献血者献血。

3、采血和储血技术的改进。

Klein等人指出大多数细菌污染的血液出现在采血开始的5-10ml之内。

欧洲一些国家已应用美国Baxtre公司生产的特制采血装置,将初采的10ml血流入1个小血袋、弃去。

另有报道将保存红细胞的温度由4℃降至0摄氏度,将血小板储存在4℃不震荡,既延长了保存时间,又减少了细菌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