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观后感
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走进武昌起义纪念馆,那感觉就像是穿越时空,一脚踏进了历史的长河里。
这地儿,不光是个纪念馆,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教室,让人一秒穿越到辛亥革命那会儿,感受那股子热血沸腾的劲儿。
一进门,嘿,那氛围就不同了,庄严又带点神秘。
墙上挂着的老照片,一张张黑白的脸孔,眼神里都是坚定和决心,仿佛在跟你说:“看,这就是我们当年干的大事儿!”我边走边看,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参加了一场大型的家族聚会,每个人都在讲着自家的英雄故事。
展厅里头,一件件展品摆得整整齐齐,每件都像是个小故事书,等着你去翻开。
特别是那门大炮,虽然锈迹斑斑,但往那儿一站,就是一股子威风凛凛的劲儿,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它轰响在武昌城头的那一刻,多提气!还有那些起义军用的刀枪剑戟,虽然现在看来挺简陋的,可那会儿可是宝贝疙瘩,每一把都沾满了革命战士的鲜血和汗水。
走着走着,我就到了那个模拟战场的地方。
哎哟喂,那场景做得太逼真了,火光冲天,枪声四起,我感觉自己都快被那股子硝烟味给熏到了。
看着那些逼真的雕塑,一个个战士冲锋陷阵的样子,我心里头那个震撼啊,就像是亲眼见证了这场伟大的革命。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烈士的遗像和遗物。
他们有的年纪轻轻,有的已经是白发苍苍,但无一例外,他们的眼神里都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看着这些照片,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独立,我们愿意付出一切!”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强烈了,让我忍不住眼眶都湿润了。
逛完整个纪念馆,我心里头那个感慨啊,真是千言万语都说不尽。
我觉得吧,这地方不仅仅是个纪念馆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座精神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每次想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劲儿,好像也被那股子革命精神给感染了一样。
回到家后,我还跟家里人念叨了好久。
我跟他们说:“你们知道吗?我去了武昌起义纪念馆,那感觉真是太棒了!就像是回到了过去一样,亲眼见证了那段历史。
”他们听了也都很感兴趣,纷纷问我里面的情况。
武昌首义观后感
武昌首义观后感:和平实现民主才是福气武昌首义我全部看完,天天晚上看,一集没落下。
在中间的很多集当中,都提到了:朝廷主张立宪,革命党人主张共和。
因为这个问题争不出结果,所以双方还为此在汉阳和汉口反复打拉据战,死伤者众,可见这个争执在当时非常非常地重要。
但这立宪和共和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真的值得那么拚老命去争吗?仅从字面上理解,二者都是进步的好事啊,致于那么水火不相容,动枪动炮地打吗?每每看到他们争立宪还是共和,我就心想,编剧呀编剧,导演呀导演,你怎么就不能让演员再多说几句呢?眼看着顺着思路再说下去,就该说到“选举”二字了,偏偏这时候就收口不说了,我心想这肯定是某党故意躲避选举二字的缘故。
因为要躲避选举二字,所以才不敢说共和和立宪的具体内容,甚至哪怕是只说焦点内容也不敢,因为争执的焦点恐怕就是“是否选举”和“如何选举”。
因为电视剧不肯说立宪和共和的具体内容,所以也就搞不清他们到底在争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牺牲士兵和百姓的生命外加火烧百姓的房子来争这个。
这电视剧看下来,就只知道他们在争立宪和共和那两个词而已。
但是没想到到了最后一集,编剧和导演终于胆大了,让几个演员勉强说了几句(也许是考虑到,一点也不说的话,实在无法向观众交代?)。
这时候才明白,原来革命党人主张的共和,核心内容是一人一票选举总统那么电视剧接下来还应该描述一下,这个争执最后争出了一个什么结果,到底是不是实现了一人一票选举总统呢,这个事情应该给观众一个交代啊是不是。
但是电视剧回避了这个问题。
我所知道的历史事实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系由国会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产生,而参议员和众议员则是由全国选民一人一票选举产生。
当时妇女没有选举权,人民对选举没兴趣,只有十分之一的选民参加了投票。
800多名国会议员选举袁世凯为首任总统。
显然,某些人是担心,如果将这段历史通过电视剧告诸观众,会不会在观众中引起震动。
观众肯定要想了:啊?原来在中华民国初期的时候,人民就曾经直接选举了中央级大官,并间接地选举了皇上。
武昌起义观后感
武昌起义观后感
近日,我参观了武昌起义纪念馆,受到很大的震撼和启示。
对于这
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我有以下几点的观感和反思。
一、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
武昌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起的,这场起义的成功背后,是无
数革命志士的顽强斗争和坚定信仰的支撑。
他们怀揣“马克思主义就是
铁一般的真理”的信仰,不畏强暴,敢于奋斗,对革命事业充满了信心。
这种信仰远不止是个人的信念,更是革命群众的集体信仰,是推动历
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二、革命自救和民族觉醒
武昌起义是先于北伐和抗日战争的,在那个时间背景下,可以说是中
国近代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反抗之举。
这场起义清晰地表达了中国人
的民族觉醒和自我解放,他们不再被列强的欺凌和剥削所牵制,开始
走向真正的独立和自立。
三、教育意义和反思启示
武昌起义虽然伴随着很多牺牲和困难,但它仍然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和现实启示。
他们的奋斗精神和追求民族独立的思想已经深深地烙印
在历史中,鼓舞着无数后来者继续前行。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反思历
史的基础上,谦虚地看待当今的中国,感悟到民族团结和互助的重要性,更需要继承和发扬那种不畏强暴、不怕艰苦、不断奋进的革命精神。
四、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对于我们每一位接受现代教育的人而言,要想完全理解和运用好这种精神,需要不断的思考和实践。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小我和大我之间的完美结合,发扬勇敢和拼搏的精神,秉持着自立、堂堂正正的品格,以期望建立起一个强大而富有凝聚力的民族。
武昌首义观后感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观后感看了对武昌首义的解密,我进一步对辛亥革命的背景加深了了解。
同时感受到首义精神之深厚,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其中的优良传统。
同时也更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和信念。
从中我了解到,武昌首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熊炳坤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之前,他们进行许多次大大小小的起义有数十起,其中最著名的是黄花岗起义。
1911年 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调配炸药,不慎引爆。
蒋翊武等在武昌小朝街机关部决定当夜起义.1911年 10月10日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就义。
晚,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
1911年 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举清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
是日晚,汉阳汉口驻军起义。
虽然其中准备不足,但是最终还是发动了武昌起义。
现在一个世纪过去了,革命先贤们的业绩熔铸成了不朽的史诗,他们的抱负在后人的手中已经变成了现实。
先贤们曾经生活和战斗的这块土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是因为辛亥首义功绩彪炳千秋。
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因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
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还因为辛亥革命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
”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一呼百应、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丰厚的文化和历史的沃土之中,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始终是重要的力量源泉。
在新的历史时期,亿万人民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倡导者、发扬者、实践者。
10-电视剧《武昌首义》观后感
电视剧《武昌首义》观后感一、剧情介绍32集电视连续剧《武昌首义》第一次全方位、全景式、细腻生动的展示了1911年 10月9日到12月31日这血雨腥风的83天里湖北革命党人夺取政权、保卫政权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我看完了全集,我为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感动,为革命者将胜利果实拱手让给了旧军阀而惋惜。
一个偶然事件却引起了一场必然发生的革命;一个并不成熟的新生力量却一举推翻了几千年的统治阶级;这是一个充满了悲壮和矛盾的故事。
二、革命者大无畏精神起义前夕,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三位革命烈士在走上刑场时,慷慨高呼:“同胞们,我愿以我血我肉唤起你们的觉醒”。
在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过程中,无数的革命者贡献了他们的青春与热血。
鉴湖女侠秋瑾:1907年,在浙江起义,事泄被捕。
从容就义于绍兴。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慷慨就义。
1911年春,林觉民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后参加了广州起义,随黄兴等革命党人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转战途中受伤被俘。
在提督衙门受审时慷慨宣传革命道理,最后从容就义。
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王守仁提出来,“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后来衍生为:“不仅要认识客观世界的真理,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
清朝末年,政治腐朽,经济衰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具有革命意识的人很多,然而,敢于实践者却甚少。
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士兵被软禁于各自营房,正目熊秉坤联络排长蔡济民,决定当晚起事,金兆龙在营房由于压抑太久首先发难被抓,程正瀛上去施救,与反动军官陶排长扭打在一起,熊秉坤巡营归来,在一排混乱中,熊秉坤大叫一声:“正瀛,快开枪,再不开枪就晚了,”, 程正瀛举枪便射,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正是这一枪引爆了辛亥革命,埋葬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革命士兵熊秉坤、程正瀛、金兆龙他们做到了知行合一.四、辛亥革命是太平天国一种延续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由洪秀全建立的政权。
武昌起义观后感
武昌起义观后感武昌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事件。
它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武昌起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首先,武昌起义的爆发彰显了中国人民对于民主和自由的追求。
当时的中国社会,充斥着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武昌起义的发生,是中国人民对于压迫和剥削的反抗,是他们追求民主和自由的表现。
这表明了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救赎的精神。
其次,武昌起义的发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气。
当时,中国社会充斥着各种不公和不义,但是在武昌起义中,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勇敢地站了出来,向压迫者和剥削者发起了挑战。
这种团结和勇气的精神,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和尊重,也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武昌起义的爆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作为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事件,武昌起义告诉我们,民主和自由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团结和努力,才能够实现民主和自由的目标,也只有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够赢得民族的尊严和尊重。
最后,武昌起义的发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武昌起义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振兴。
也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够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历史的启示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武昌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事件,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团结和努力,才能够实现民主和自由的目标,也只有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够赢得民族的尊严和尊重。
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也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观武昌首义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武昌首义纪念馆观后感•相关推荐参观武昌首义纪念馆观后感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国家AAAA旅游景区。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参观武昌首义纪念馆观后感,欢迎查看。
参观武昌首义纪念馆观后感一本周四下午,单位组织第三党支部部分成员集体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具有深刻革命意义的地方,但这一次参观后,我对它的认识有了加深,对革命先烈"抛头颅晒热血"的精神再次给予深深的敬意!该纪念馆内主要有两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两个基本陈列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专题展览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览》和《湖北咨询局史迹陈列》。
虽然旧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在"白色恐怖"时期,物质生活非常简陋,武器装备也跟不上武装需要,但是革命前辈们却时刻不忘历史使命与革新的紧迫性,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志同道合战友们的互相配合,硬是掀起了这一伟大的起义。
由此可见,物质平乏并不可怕,只要意志坚定,富足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与灵魂充满能量,让我们的行为具有无穷的爆发力!它指导着我们的步伐,向着前方不断前进!站在伟大领导人孙中山的铜像前,回头看一眼"红楼",有种沧海桑田之感,讲解员那仿佛身临其境的介绍让我似乎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不畏炮火,只希望将革命旗帜插上高台的雄壮身影。
岁月匆匆,光阴流逝,辛亥革命起义早已随着历史洪流远远流去,但革命者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党员的心中,并由我们继续传承下去。
生命虽逝,精神不倒,让我们继承先辈们的优秀作风与光荣传统,为党员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不断贡献自己的光与热!参观武昌首义纪念馆观后感二4月17日,我们党员在高老师的带领下,一大早就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武昌首义观后感
武昌首义观后感第一篇:武昌首义观后感武昌首义观后感一、武昌起义非清末首次武装暴动为何称“首义”?本来,武昌新军起义并非清末首次发生的反清武装暴动,称其“首义”别有深意。
自1895年10月孙中山率郑士良(1863—1901)、陆皓东(1867—1895)等举行第一次广州起义以来,兴中会、光复会及后来的同盟会于10余年间发动10多次反清武装暴动,最有名的便是黄花岗起义。
但黄花岗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
历次武装暴动,皆称悲歌慷慨,然而起义者与当地社会并无多少联系,势单力薄,星星之火皆被清方迅速扑灭下去,此所谓“屡起屡踬”。
相形之下,辛亥秋季的武昌起义则顿成灭亡清廷的燎原之势,这并非偶然。
古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湖北革命党人秉承此种豪迈楚风,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大有“亡清必楚”的雄心,而此种雄心依托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扎实的准备工作:武汉拥有近代工商业、近代文教、近代交通、近代传媒和近代军队汇合成的近代文明基础,革命党又与起事城市各阶层联系广泛,最重要的是,革命党人实行“抬营主义”,争取了成建制的新军,并在军中建立完整的组织系统,这一切皆非前此多次反清暴动所可比拟,故虽然起事仓促,却大体能遵循既定方略运行。
10月10日傍晚一处举义,诸营响应,经一夜激战,便夺取中心城市——湖广会城武昌;11日在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首次在中国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行使职能的共和政权;汉阳、汉口相继于11、12日光复;11月初公布宋教仁(1864—1912)草拟的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将共和宪政纲领昭示天下;10月18日至11月27日,民军在汉口(时称夏口)、汉阳与南下的北洋清军主力鏖战月余,此为辛亥革命期间最大规模的战争。
“阳夏之役”四十天间,湖北各州县竞起响应,湖南、陕西、山西、江西、江苏、广东等省纷纷反清独立。
故“辛亥首义”之“首义”,第一层含意是首次举义成功。
首义”的第二层含意是,经武昌新军暴动的沉重打击,沿袭268年的清王朝及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之倾覆成为定局。
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凉风飒飒,微雨蒙蒙,在这深秋的午后,我一路素衣风尘,来到了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纪念馆。
青石板,红瓦房,黄铜雕塑,古木栏杆,这里的点点滴滴都饱含民国风情。
天地间浓厚的秋意又为这纪念馆再添了一份悲壮与苍凉。
还未进入纪念馆,我就看见了大门前屹立着一座高大伟岸的孙中山先生雕塑,这里的孙中山先生没有手持拐杖,而是脱帽挺立,仿佛在用自己的双肩扛起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不乏游人在此处合影留念,而我只是静静地,静静地瞻仰中山先生的遗容。
我要用全身上下的每一毛孔去感受他的信仰、他的精神、他的灵魂。
于是,一个瘦削的身影就在那雕像脚下定格了良久,良久……一走进大门,就会发现周遭有许多精致的民国建筑,可我却无心赏玩,因为我知道,在这里蕴含着一中更为深沉的东西。
于是,我径直走进各个展厅。
我见证了革命先烈们以身许国的不朽誓言;凝视着历经沧桑却光彩依旧的勇士勋章,我用心阅读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
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件先烈们穿过的“血衣”。
那是一件普通的黑色军装,没有任何装饰,简陋而又单薄。
但那件衣服上却有着许多令人胆寒的弹孔,一个,两个,三个……我数不下去了,那些弹孔有的擦肩,有的击腹,有的却是穿胸而过,一如这个国家和民族当年所承受的伤痛一样触目惊心。
不知何时,夕阳轰然落在长江之畔,溅起漫天晚霞,把江水染得殷红似血。
我悄然走出了纪念馆。
107年前,先烈们用武昌起义的枪声撕碎了神州大地上风雨如磐的黑夜,为此,他们勇往直前,视死如归,是他们用鲜血与白骨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崛起之途。
今天,我们任何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不能仅仅只是参观而已,我们应该在此缅怀先烈,同时又要展望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我们没有经历战火,不需要为国家献出生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身上没有责任。
我们应该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向前行,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终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九泉之下的亡灵,才对得起百年之后的来者。
武昌首义观后感
武昌首义观后感《武昌首义》是一部反映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的影片。
该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悲壮的场景和人物塑造,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的道路上,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作为一名观众,我深受触动,感悟良多。
首先,我要说的是影片的结构和排版非常清晰,语言通顺流畅。
影片内容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程,尤其是武昌首义的发生、进程和后续影响。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影片对人物的刻画,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非常到位,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人民的思想和心情。
对于影片的内容,我认为它充分展现了当时人民的艰难困苦,展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展现了革命群众的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
通过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革命的艰辛和付出,同时也感受到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影片也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元素。
比如,影片中武昌起义前后的一幕一幕画面,让人回味无穷。
比如,革命先辈们在难以置信的困境中的不屈不挠、抗争和爱国。
影片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几首配合影片情节的背景音乐,仿佛把观众带回到了那个纷飞的时代,让人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看完《武昌首义》,我不禁深深反思。
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个幸福、和平的时代,但我们是否有这些先辈们那样的精神和魄力呢?我们是否也应该为了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
通过《武昌首义》,我感受到了革命的艰难和道路的崎岖。
我们的人民革命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奋斗。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为革命付出了生命的革命者。
尽管他们已经如此铮铮铁骨地离去,但是他们的事迹和英名却将永载史册。
我们也应该向英烈学习,为了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总结起来,《武昌首义》是一部值得深入思考的影片。
它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让我们感悟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同时也让我们迎接未来,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引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而武昌起义则是辛亥革命的起点。
为了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我特地前往武汉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在这个纪念馆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
以下是我对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观后感。
起义背景和过程的展示进入展厅,我看到了详实的历史文字和图片展示,展示了辛亥革命的起义背景和过程。
通过展示,我了解到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同时也知道了许多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先辈们的名字和事迹。
展厅中的历史文献、照片和音视频资料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民的奋斗精神。
纪念馆的建筑设计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建筑设计简洁而庄重。
整个馆区由几个主体建筑组成,主要呈现出明清建筑的风格。
通过这种建筑风格,纪念馆将辛亥革命与传统文化相连接,表达了对历史传承和传统价值的尊重。
这些建筑以宏伟而庄重的形象,让人倍感庄重肃穆。
视觉和听觉体验通过馆内的多媒体展示和影音设备,观众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场景和氛围。
震撼人心的视频和音频内容,将人们带入到了那个流血牺牲的年代。
观众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历史时刻,从而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情境。
纪念馆的陈列和展览内容除了起义背景和过程的展示外,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还展示了大量与辛亥革命相关的文物和实物。
这些珍贵的展品包括辛亥革命时期的武器、书信、宣传品等,它们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让人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个时期的艰辛和牺牲。
这些陈列和展品的细致安排和详实介绍,使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历史背景,强化了对辛亥革命的记忆和思考。
纪念馆的教育意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不仅是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追思,更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参观过程中,馆内的解说员和导览员讲解详细,向我们阐述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他们生动的叙述和深入的解析,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引言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以其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了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武昌起义。
我深受启发和震撼,下面将与大家分享我的观后感。
一、历史背景的铺陈进入起义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革命纪念碑。
在这座纪念碑上,详细记载着辛亥革命的来龙去脉以及起义前后的重要事件。
通过这些资料的展示,我更全面地了解到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革命的迫切性。
穿越时空的感觉让人激动不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起义经过的还原接着,我来到了起义经过的展览区。
这里以场景还原的方式,展示了起义前后的情景。
我仿佛看到了那些热血的革命先驱们咬紧牙关、决心投身革命的场景。
他们身穿旧式军装,手持武器,冒着生命危险向敌人发起最后的冲锋。
感受到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我不能不为他们的无私和勇敢付出所感动。
三、历史文物的珍贵展示在纪念馆的藏品展览区,我看到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把当年被革命先烈使用过的手枪。
这把手枪的旁边,还放置着一张身份证明和一封家书,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见证。
触摸着这些历史文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珍贵。
这些文物记录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勇敢和牺牲,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感悟革命的意义。
四、对革命精神的思考参观过程中,我不禁思考起革命的意义和精神。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为中国人民争取到了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革命者们不仅有大无畏的勇气,更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
这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令人敬佩,也给予了我思考和反思。
五、对自己的反思与感悟在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之后,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和幸福的时代,我们享有的权利和福利都是前辈们付出生命换来的。
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我不禁思考自己是否具备那种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在考察自己的价值观时,我也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决定通过学习更多历史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见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一份力量。
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
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篇一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嘿,朋友们!你们能想象我去参观武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那种震撼吗?走进那扇大门,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也许你会说,不就是些老房子、旧物件嘛,能有多震撼?可我要告诉你,那种感觉,真的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看着那些陈旧的枪炮,我不禁在想,当年的革命志士们,是怀着怎样的决心,拿起这些家伙跟敌人拼命的?也许他们心里也害怕,也会颤抖,毕竟子弹可不长眼睛。
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这是为啥?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团火,一团为了自由、为了正义燃烧的火!看着展览墙上的一幅幅照片,那些年轻的面庞,充满了坚毅和无畏。
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会有他们那样的勇气吗?可能我会吓得尿裤子吧,哈哈!纪念馆里很安静,可我仿佛能听到当年的喊杀声,枪炮声。
这一路走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可为啥我们还能一直向前?不就是因为有这些不怕死的先辈们在前面开路嘛!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每天吃着美食,玩着手机,可能早就忘了当年的苦。
但这次参观让我明白,我们能有今天,真的不容易!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应该有点担当,为国家做点啥?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你们呢?篇二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哇塞,朋友们,我刚参观完武昌起义的相关展览,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一进去,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就扑面而来,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
我就在想,这地方,当年可是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啊!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玩意真能打仗?也许在当时,这就是战士们最宝贵的“宝贝”了。
他们拿着这些,去对抗强大的敌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觉得我自己可能没这个胆量。
还有那些烈士的遗物,简简单单的一个本子、一支笔,都好像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他们也是普通人啊,也有家人,也有牵挂,可为啥就能挺身而出?难道他们不怕死?我猜,不是不怕,而是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他们去拼命。
走着走着,我突然想到,要是没有这次起义,我们现在会过着怎样的生活?也许还在被压迫,也许还在黑暗中摸索。
游览首义广场的作文
游览首义广场的作文
今天,我们一家人去游了武汉的首义广场。
我们先坐公交车到了地铁站。
我一出站,就看见了一个大雕塑,它的名字叫“振兴中华”。
这个雕塑很有气势,上面刻着一个个的字,我猜这是孙中山先生说的话吧!接着我们又乘地铁来到了首义广场。
进入广场后,我就看见了一条长长的通道,原来这是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展览通道。
我看了展览后才知道这是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时所做的事情。
当时,我们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当时有很多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起义,希望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而当时有许多著名的人物都参加了辛亥革命,他们个个都是民族英雄。
但他们在起义的过程中牺牲了许多无辜的人,所以孙中山先生才说要“振兴中华”。
参观完展览后我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很大的雕塑,它是孙中山先生的头像。
雕像下面还有一个很大的水池,水池里有三根石柱,石柱上刻着孙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 1 —1 —。
观看了首义门的收获和感想30字
观看了首义门的收获和感想30字通过观看了首义门的收获和感想,我对武汉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其实早在很久以前,武汉就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名胜古迹遍布全境,许多著名的景点至今还保存完好。
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如今人们所见到的,却不及百分之十。
特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几处景物:黄鹤楼、龟山电视塔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各方面的发展似乎进入瓶颈期。
尽管国家一直在努力改善此情况,但也只能缓慢向前迈进。
那么既然想要加快脚步往前走,那么就需要学习一些可行的方法才能加速发展,而参观游览便是最佳途径之一。
这样不仅可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时又可让外地游客充分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统文化底蕴,从而推动两地经济共同腾飞!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虽说已习惯每天走路上下班,但这次真正意义上的出行却给我留下了难忘印象——北伐战争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他主要讲述了中国革命初期的重要事件,比较系统地记录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整个过程。
所以,为了缅怀先烈、追忆烽火岁月,也应该亲身去体会这段血与泪交织的光辉历史。
同时这里面有许多的名人轶事值得我们借鉴,去细细品味……不止是爱国教育基地这么简单,这里的建筑风格非常精致独特,仔细欣赏着墙壁上悬挂的画像或雕塑,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激荡人心的年代。
由于时间关系,很快我们离开了此处,继续我们未完成的旅程……当天晚上回到家,跟父母提起今日所见,本打算受到他们赞扬,谁知道反倒遭到了数落:你们这群小孩子呀,要懂得什么叫做团结友爱,不要老想着独占资源,要学会相互谦让、帮助,明白吗?唉!刚听到这话,顿时懵住了,一句话不敢反驳,否则准会挨揍。
回头看看窗外,夜幕已渐渐降临,大家陆续走回家中休息,可我的思绪仍停留在上午的场景中。
回到房间坐下来,静下心来考虑着,虽说我们并没有强制占用公共设施,但由于管理混乱,大部分游客甚至工作人员都把它当作免费餐厅使用,且随手将果皮纸屑丢弃,导致现场垃圾满地都是,毫无卫生保障。
游览首义广场的作文
游览首义广场的作文
哎呀呀,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游览首义广场啦,哈哈!
一到那里呀,我就被那大大的广场给震撼到了,哎呀,好宽敞呀!嘿呀,我兴奋地在广场上跑来跑去。
我看到了高高的纪念碑,哎呀,它好雄伟呀!我仰着头看呀看,心里想着它一定有很多故事呢。
嘿嘿。
广场上还有好多人呀,大家都在开心地玩耍。
我也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在广场上追逐嬉戏,哈哈,真是太好玩啦。
接着呀,我们还去参观了博物馆,哎呀,里面有好多关于历史的东西呢。
我虽然有些不太懂,但是看着那些古老的物品,还是觉得好神奇呀。
嘿呀。
逛完了博物馆,我们又回到了广场上。
我坐在台阶上,看着周围的一切,心里觉得特别开心。
哎呀,首义广场真是个好地方呀!
等以后呀,我还要再来这里玩,嘿嘿!。
游览首义广场的作文
游览首义广场的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首义广场。
我们先来到了大广场,一进去就能看到一座雕塑。
雕塑上刻着孙中山的头像,雕像的眼睛炯炯有神,好像在说:“孙中山先生,你一定要坚持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
然后我们来到了二楼,上面有两座雕像。
第一座雕像是一位老人和一位年轻人在一起散步;第二座雕像是一位老人在跑步锻炼身体;第三座雕像是一位年轻人在跳舞。
我们又来到了一个花坛,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有红的、黄的、粉的……一阵微风吹来,这些花随风舞动,好像在为老人们加油喝彩呢!
最后我们来到了辛亥革命首义公园。
辛亥革命首义公园建于1997年4月。
它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以辛亥革命武昌首
义为主题的文化园林。
园内建有纪念雕塑、纪念亭、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雕塑等景观。
整个公园内树木成荫,花团锦簇。
我最喜欢的是孙中山先生像了,它高9.66米,重28吨。
它是我国目前最
大的汉白玉孙中山先生像。
—— 1 —1 —。
武昌起义门旧址浏览心得600字
武昌起义门旧址浏览心得600字
武昌起义门旧址是近代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
早在一九〇三年七月,这里就爆发了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夜,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员以“辛亥秋保路死事”为号召,从湖北新军中挑选出一部分革命党人和士兵,共约七八千人在此集合,高举义旗,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
在此宣布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
这个机构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武昌起义纪念馆。
它坐落于首义公园内。
现在已经不对外开放,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游客们的热情,依然来此参观、学习,回顾当年那些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
一百多年前,正值大清帝国由盛转衰之际,封建统治阶级大兴文字狱,极力压制知识界反帝爱国思想的传播;满族贵族、亲王贝勒等也纷纷附庸风雅,吸食鸦片,沉溺酒色,自甘堕落,使得大好河山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腐朽的清王朝眼见如此颓势却无能为力,正应验了老子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其实在更久远的年代里,古老的荆楚大地上曾爆发过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秦末农民战争。
如果不是遇上秦二世胡亥昏聩荒淫、暴虐残忍、横征暴敛、滥用刑法等原因,恐怕历史上将又添加一段辉煌篇章……后世,几乎每隔十几年,甚至仅两三年便会掀起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东南角,屹立着一座石砌的城堡式门楼,这就是令全世界瞩目的武昌起义门,俗称“起义门”
或“阅马场”。
参加起义门活动心得
参加起义门活动心得11月16日,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坐落在首义广场的一角,虽然周围高楼林立,但这里仍保留了革命圣地的肃穆,古朴的砖红色楼与周围幽静的绿树浑然一体,首义广场金黄的菊花也为它添上了庄严的色彩。
正对纪念馆的门口,是伟大的“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雕像。
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忧国忧民的每一个痕迹都深深刻上了他的容颜。
雕像前,不时有前来参观的人向他鞠躬,表达敬意。
孙中山先生是我最为尊敬的一个人,他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国民党的创始人,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在人民深陷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时,他最先“起共和而终帝制”,将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认识到只有建立民主的国家,人民才能走向幸福的生活。
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孙中山先生顶着封建守旧势力与帝国主义压迫的双重压力,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三民主义”。
他为民为国操劳一生,当之无愧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纪念馆内,三幢典型民国建筑风格小楼围在一起,主楼前盛开的花朵将砖红的墙面映衬的格外美丽。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叫做红楼,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红,更是代表了先进革命人士的鲜血和武昌起义红色精神的永驻。
这些小楼里,展示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种种遗迹。
一个个红木办公桌整整齐齐的排列,桌上的笔筒等用具保持着当年的样貌,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这里呕心沥血苦思冥想的情景。
馆内还有孙中山先生、黄兴先生的生平事迹说明,很多小朋友在认真学习。
曾经的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各种会客室,孙中山先生的书法和有关辛亥革命的文物遗迹,使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场景一幕幕重现眼前。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件带有血迹的军衣,军衣的主人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了胳膊,这件军衣是他留下来的遗物,军衣旁还有他的勋章。
正是有很多像他一样为了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们,我们今天才能安静的站在这里,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
首义博物馆观后感
首义博物馆观后感
刚刚结束的寒假,我和家人去了湖北首义,参观了那里的博物馆。
我们抵达博物馆大门口时,心情轻松愉悦,由于据说博物馆里有着各种各样古老的文物和艺术品,充满了历史气息,难以言喻。
进入博物馆后,我们发现它历史悠久,各种文物展示丰富多彩。
从明清时期,到民国,再到现代,每个时代的历史文物都被收藏在一起,使我们更加了解了这段历史。
其中,第一展厅是清代文物,厅内有众多宫廷贵族的服饰、乐器、家具等,还有众多青花瓷、乾隆紫砂壶、太平御览等,十分精美绝伦,使人眼花缭乱。
另外,有一片特别的区域,里面收藏了许多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石刻,比如唐朝修建的石桥,还有当年明天皇缔造的石像,令人惊叹。
第二展厅见证了民国时期几百年来来历史文物,内有早期两党争斗起义领袖的照片、公文、斗牛士铜像以及斗牛士擂台等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文物,令人惊叹。
另外,还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当时的摄影作品,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照片和起义照片等,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我们参观了现代历史展厅,里面有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物,例如近代新式政制的宪法以及近代新式宗教观念的发展,令人惊叹不已。
对我来说,参观首义博物馆,非常有意义,它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了我们国家的历史,也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几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让我更加自豪和尊重自己的国家,更加热爱祖国。
总之,参观首义博物馆,让我体会到了历史的沧桑、光芒万丈,
对于对历史不够关注的人尤为重要,让我们把历史应该承担起来,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宣传,在不断探索未来的同时,时刻珍惜着过去留下的美丽文明,坚持把历史教育宣传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昌首义观后感:和平实现民主才是福气
武昌首义我全部看完,天天晚上看,一集没落下。
在中间的很多集当中,都提到了:朝廷主张立宪,革命党人主张共和。
因为这个问题争不出结果,所以双方还为此在汉阳和汉口反复打拉据战,死伤者众,可见这个争执在当时非常非常地重要。
但这立宪和共和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真的值得那么拚老命去争吗?仅从字面上理解,二者都是进步的好事啊,致于那么水火不相容,动枪动炮地打吗?每每看到他们争立宪还是共和,我就心想,编剧呀编剧,导演呀导演,你怎么就不能让演员再多说几句呢?眼看着顺着思路再说下去,就该说到“选举”二字了,偏偏这时候就收口不说了,我心想这肯定是某党故意躲避选举二字的缘故。
因为要躲避选举二字,所以才不敢说共和和立宪的具体内容,甚至哪怕是只说焦点内容也不敢,因为争执的焦点恐怕就是“是否选举”和“如何选举”。
因为电视剧不肯说立宪和共和的具体内容,所以也就搞不清他们到底在争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牺牲士兵和百姓的生命外加火烧百姓的房子来争这个。
这电视剧看下来,就只知道他们在争立宪和共和那两个词而已。
但是没想到到了最后一集,编剧和导演终于胆大了,让几个演员勉强说了几句(也许是考虑到,一点也不说的话,实在无法向观众交代?)。
这时候才明白,原来革命党人主张的共和,核心内容是一人一票选举总统那么电视剧接下来还应该描述一下,这个争执最后争出了一个什么结果,到底是不是实现了一人一票选举总统呢,这个事情应该给观众一个交代啊是不是。
但是电视剧回避了这个问题。
我所知道的历史事实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系由国会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产生,而参议员和众议员则是由全国选民一人一票选举产生。
当时妇女没有选举权,人民对选举没兴趣,只有十分之一的选民参加了投票。
800多名国会议员选举袁世凯为首任总统。
显然,某些人是担心,如果将这段历史通过电视剧告诸观众,会不会在观众中引起震动。
观众肯定要想了:啊?原来在中华民国初期的时候,人民就曾经直接选举了中央级大官,并间接地选举了皇上。
电视剧的结尾,大吹1921成立的那个所谓的全新政党在1949夺得了政权,是如何如何地了不起。
但是就没有提到这个全新的政党掌权以后,中国是否实现了一人一票的最高领导人选举。
有比较才有鉴别,既然前面刚刚让袁世凯等演员谈论了选举、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是否应该让农民选举总统之类的内容,那么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就应该说说那个如此全新的了不起的政党,是否实行了一人一票的选举嘛,但是编剧和导演回避了这个问题。
很显然,电视剧最美化的人物是熊柄昆。
熊柄昆的愿望,在电视剧临结尾时借两个兵要求回家那场戏说了出来,就是要“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受百姓拥护的军队”,“百姓愿意舍弃自己性命保护的军队(当时就觉得奇怪,军队应该是保护人民的,怎么军队里的军官士兵反倒希望人民舍命保护他们呢)”电视剧前前后后反复地美化熊柄昆:勇于作战(不过遇危险时也有胆怯的表情),不计较名利,不争权夺利,讲哥们义气等等,这肯定和熊柄昆1949年以后参加了武汉政协有关,他是那帮风云人物里唯一一个进了某党圈子的人。
在熊柄昆的思想里,没有选举的内容,没有宪政的概念,没有军队保持中立不参与政争的概念。
他和他的同僚不但没有这些概念,而且恰恰相反,他的愿望是“建立一支受人民欢迎的军队”,这显然是要求军队直接变成一个政治组织,有违宪政精神。
宪政体制下,军队是雇佣兵,纳税人花钱雇来的兵。
而熊柄昆等人明确地反对“雇佣兵制度”,意思是说这种花钱雇来的军队“不够纯正”。
电视剧对于风云人物之间的争权夺利描写甚多,看来都是比较接近真实的。
因为
某党那时候还未问世,此剧是某党治下的影视界叙述清廷和同盟会之间的争斗,和某党无关,所以所述故事可信度高了很多。
电视剧中的争权夺利看起来非常丑陋,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也很容易明白:这才是人间的常态,这种争权夺利的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
每每笑话别人争权夺利的某党,其内部也是一样的情形,而且更残酷,只是一向不肯向外界暴露而已。
某党争权夺利和武昌首义里那些风云人物不一样,某党有自己的特点,就是:他们总是宣称说“我是正义的”,说“你是非正义的”,所以我要活着,要由我当领导,而你必须被杀掉。
某党讲究的是所谓思想正义,对于规则则漠视。
现在我们当中很多人已经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实现宪政,就是避免社会动乱的最好办法,实现宪政就是要制订竞争规则,让人们在规则范围内公开地争权夺利,这样争权夺利就不再丑陋,而且争权夺利作为竞争反而促进社会走向发达。
电视剧里提到了临时约法之类的东东,但是就不肯说说具体内容,而且显然这些临时约法在当时不是太起作用,很多人并不遵守这些规矩,那些风云人物基本上没有宪政的概念,这个游戏在民国时玩得一团糟。
清廷的中央集权一弱下来,马上就出现了内战,一旦皇上不中用了或者没有了皇上,中国人就谁也不服谁了。
如果能够立即制订新宪法,并且大家遵守,那么就不会混乱。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现在的人吸取。
当时那些军官大都是不肯制订规矩遵守规矩的,他们非常冲动,喜欢打仗,还一口一个为了正义,为了革命等等。
但是他们当中有一个叫作张绍曾的革命党人,是个另类,非常抢眼。
张绍曾,就是河北那三个革命党军官之一嘛。
我说此人另类加抢眼,那是因为此人是所有风云人物当中最“宪政”的一个。
他写了一个宪政12条上书朝廷,这样的犯上行为如果是在平时那肯定是降职杀头之罪,可在1911年那个时候,全国已经是搞革命闹独立呈现风起云涌之势,朝廷此时也不能把张绍曾怎样,朝廷无奈地接受了他的宪政12条,而且还给了他一个长江宣抚使的职位,其目的可能是想把他调出军队吧。
此时另一个河北军中革命党人吴禄贞劝他不要去上任,劝他一同起事,将队伍突然运到北京城外,杀朝廷一个措手不及,结果同为革命党人的张绍曾却回绝了这个看起来确实很美妙的一步军事棋,而吴禄贞则因为积极联络军事造反事宜而被自己的卫队暗杀。
张绍曾回绝吴军事造反拿下北京的提议时,说的那些话,非常好。
他的大意是说,既然朝廷答应了宪政12条,那么我方和朝廷一方就都应该遵守那12条,而绝不应该再做出失信的事,绝不能使用军事手段。
大家想想,如果当时所有的风云人物(革命党一方和朝廷一方,以及中间派、摇摆派都算在内)都能象张绍曾那样主动提出规则,热心讨论规则,规则被谈判表决通过形成条约或宪法以后,都遵守条约或宪法,那么内战根本不会发生,发生了也不会扩大,士兵和百姓的生命财产就不会受损,而民主制度却可以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
全体国民不管是官还是民或是兵,不但都没有性命之忧,没有战乱之苦,而且可以逐步地享受到宪政下的幸福生活,这岂不是美事一桩?当代的中国人如果都肯向张绍曾学习,那么“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民主制度”就不会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