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平行线的判定》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第六课时:5.2.2 平行线的判定 教学设计

第六课时:5.2.2 平行线的判定 教学设计

第六课时:5.2.2 平行线的判定【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学习重点】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并运用这三种方法判断两直线平行. 【学习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还知道“三线八角”吗?请画一画,找出一组同位角、一组内错角、一组同旁内角.二、探索思考探索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 13页“平行线判定的思考”,你知道在画平行线这一过程中,三角尺所起的作用吗?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如图,将下列空白补充完整(填1种就可以) 判定方法1(判定公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 ∠___=∠___ ∴ AB ∥CD由判定方法1,结合对顶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判定方法2(判定定理)几何语言表述为:∵ ∠___=∠___ ∴ AB ∥CD 由判定方法1,结合邻补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判定方法3(判定定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 ∠___+∠___=180° ∴ AB ∥CD 练习一:(1题) (2题) (3题)1.如图1所示,若∠1=∠2,则_____∥______,根据是__ ____. 若∠1=∠3,则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 ____. 2.如图2所示,若∠1=62°,∠2=118°,则_____∥_____,根据是_____ ___ 3.根据图3完成下列填空(括号内填写定理或公理) (1)∵∠1=∠4(已知)∴ ∥ ( ) (2)∵∠ABC +∠ =180°(已知)∴AB ∥CD ( ) (3)∵∠ =∠ (已知)∴AD ∥BC ( ) (4)∵∠5=∠ (已知)∴AB ∥CD ( ) ( 图3 )83625147E D CB A C123 4 5DA B探索二:木工师傅用角尺画出工件边缘的两条垂线,就可以再找出两条平行线,如图所示,a ∥b ,你能说明是什么道理吗?结论(判定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如图,几何语言表述为:∵a ⊥2l ,b ⊥2l∴练习二:1.如图所示,AB ⊥BC ,BC ⊥CD ,BF 和CE 是射线,并且∠1=∠2, 试说明BF ∥CE .三、当堂反馈1.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L 1∥L 2的是( ). A .∠1=∠3 B .∠2=∠3 C .∠4+∠5=180° D .∠2+∠4=180° 2.如图所示,已知∠1=120°,∠2=60°.试说明a 与b 的关系?3.如图所示,已知∠OEB =130°,∠FOD =25°,OF 平分∠EOD ,试说明AB ∥CD .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b 1 2 a 3 c。

《平行线的判定 》教案(优质)

《平行线的判定 》教案(优质)

5.2.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1.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重点)2.了解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证明过程;3.灵活运用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证明直线平行.(难点)一、情境导入怎样用一个三角板和一把直尺画平行线呢?动手画一画.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应用同位角相等,判断两直线平行如图,∠1=∠2=5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CD平行吗?说明理由.解析:利用对顶角相等得到∠3=∠2,再由已知∠1=∠2,等量代换得到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AB与CD平行.解:∠3=55°,AB∥CD.理由如下:∵∠3=∠2,∠1=∠2=55°,∴∠1=∠3=55°,∴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总结: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同位角(“F”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探究点二:应用内错角相等,判断两直线平行如图,已知BC平分∠ACD,且∠1=∠2,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解析:根据BC平分∠ACD,∠1=∠2,可得∠2=∠BCD,然后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AB∥CD.解:AB∥CD.理由如下:∵BC平分∠ACD,∴∠1=∠BCD.∵∠1=∠2,∴∠2=∠BCD,∴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总结: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内错角(“Z”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探究点三:应用同旁内角互补,判断两直线平行如图,∠1=25°,∠B=65°,AB⊥AC.AD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解析:先根据∠1=25°,∠B=65°,AB⊥AC得出∠B与∠BAD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解:AD∥BC.理由如下:∵∠1=25°,∠B=65°,AB⊥AC,∴∠BAD=90°+25°=115°.∵∠BAD+∠B=115°+65°=180°,∴AD∥BC.方法总结: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同旁内角(“U”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探究点四: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运用【类型一】利用平行线判定方法的推理格式判断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b,b∥c,则a∥cB.若∠1=∠2,则a∥cC.若∠3=∠2,则b∥cD.若∠3+∠4=180°,则a∥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推理论证.A选项中,若a∥b,b∥c,则a∥c,利用了平行公理,正确;B选项中,若∠1=∠2,则a∥c,利用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C选项中,∠3=∠2,不能判断b∥c,错误;D选项中,若∠3+∠4=180°,则a∥c,利用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正确.故选C.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识别截线和被截线,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从而判断出哪两条直线是平行的.【类型二】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添加合适的条件如图所示,要想判断AB是否与CD平行,我们可以测量哪些角?请你写出三种方案,并说明理由.解析:判别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据此答题.解:(1)可以测量∠EAB与∠D,如果∠EAB=∠D,那么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AB与CD平行;(2)可以测量∠BAC与∠C,如果∠BAC=∠C,那么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AB与CD平行;(3)可以测量∠BAD与∠D,如果∠BAD+∠D=180°,那么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出AB与CD平行.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三、板书设计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平行线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是进一步学习平行线的有力工具,为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基础,在整个初中几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虽然已经学了平行线的定义、平行公理,具备了探究直线平行的基础,但学生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比较薄弱,在逻辑思维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还需逐渐提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2.能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来推理判定方法2和判定方法3。

3.能够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究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3)图1, 图2中的直线平行吗?你是怎么判断的?相交在同一平面内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叫做平行线.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两种: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两条直线平行.同学们想一想:除应用以上两种方法以外,是否还有其它方法呢?(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5-7,探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如何画平行线呢?学生答:一、放;二、靠;三、推;四、画.教师问:画图过程中,你发现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学生答:同位角始终保持相等.教师问:直线a,b位置关系如何?学生答:直线a,b位置关系是平行.教师问:将其最初和最终的两种特殊位置抽象成几何图形,你能画出来吗?学生答:如下图所示:教师问:由上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师生一起解答: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点拨:(出示课件8)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吗?学生答:∵∠1=∠2,∴l1∥l2.教师总结如下:几何语言:∵∠1=∠2 (已知),∴l1∥l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点1: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下图中,如果∠1=∠7,能得出AB∥CD吗?写出你的推理过程.(出示课件9)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如下:解:∵∠1=∠7(已知),∠1=∠3 (对顶角相等)∴∠7=∠3(等量代换)∴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点拨: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同位角(“F”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出示课件10,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2.出示课件11,探究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学生答:猜想可以利用内错角来判断两直线平行.教师问:如图,由∠3=∠2,可推出a//b吗?如何推出?师生一起解答:解:∵∠2=∠3(已知),∠3=∠1(对顶角相等),∴∠1=∠2.(等量代换)∴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2)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吗?学生答:几何语言:∵∠3=∠2(已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点2: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完成下面证明:如图所示,CB平分∠ACD,∠1=∠3. 求证:AB∥CD. (出示课件13)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证明:∵CB平分∠ACD,∴∠1=∠2(角平分线的定义).∵∠1=∠3,∴∠2=∠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点拨: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内错角(“Z”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出示课件14,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3.出示课件15,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教师问:如图,如果∠1+∠2=180°,你能判定a//b吗?学生答:能判定a//b.教师问:请写出解答过程.学生答:证明:∵∠1+∠2=180°(已知),∠1+∠3=180°(邻补角的性质),∴∠2=∠3(同角的补角相等)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6)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吗?学生答:几何语言:∵∠1+∠2=180°(已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考点3: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如图:直线AB、CD都和AE相交,且∠1+∠A=180º .求证:AB//CD .(出示课件17)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证明:∵∠1+∠A=180º(已知),∠1=∠2 (对顶角相等),∴∠2+∠A=180º(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师生共同归纳: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同旁内角(“U”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出示课件18,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给出答案.教师:学了前面的知识,接下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吧.(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9-26)练习课件第19-26页题目,约用时20分钟.(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27) ),),(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5.2.2第2课时)的相关内容.知道判定平行线的方法,会灵活应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七、课后作业1、教材第14页练习第1,2题.2、七彩课堂第18-19页第5、6、9题.八、板书设计:1.知识梳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考点讲解考点1 考点2 考点3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节课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平行线的画法入手,引入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在此基础上提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内错角相等时,是否两直线也平行?同旁内角之间又分别有怎样的关系时两直线平行呢?由此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所学内容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教案课题: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判定》第一章第二节。

七年级学过的平行线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以及几何推理等内内的基础,也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知识 1、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2、了解得到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证明过程3、进一步规范几何推理语言能力灵活运用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证明直线平行情感体会用实验的方法得出几何性质(规律)的重要性和合理性教学重点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证明直线平行学情分析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作图能力、简单推理能力教学策略首先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其次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最后归纳总结板书设计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5、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在同一平面内,____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或______3.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4.如图,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填空:∠4与∠8是__________,∠3与∠6是__________,∠4与∠6是__________,平行线的画法放靠推画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推导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理格式:∵∠1=∠2∴a∥b(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果∠3=∠6,可推出AB∥CD吗?如何推出?写出你的推理过程?解:∵∠3=∠2又∵∠3=∠6∴∠2=∠6∴AB∥CD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理格式:∵∠3=∠6∴AB∥CD(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果∠4+∠6=180°,可推出AB∥CD吗?如何推出?写出你的推理过程?解:∵∠4+∠2=180°又∵∠4+∠6=180°∴∠2=∠6∴AB∥CD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推理格式:∵∠4+∠6=180°∴AB∥CD随堂练习一、填空1、如果∠B=∠1,那么AD∥BC2、如果∠D=∠1,那么____∥_____3、如果∠BAD+∠ABC=180°,那么____∥_____二、填空1、如果∠2=∠6,那么____∥_____2、如果∠3+∠4+∠5+∠6=180°,那么____∥_____3、如果∠7=________,那么AD∥BC如果∠7=________,那么AB∥CD三、探究:如图,∠5=∠CDA=∠ABC,∠1=∠4,∠2=∠3,∠BAD+∠CDA=180°1、∵∠5=∠CDA,∴______∥_______2、∵∠5=∠ABC,∴______∥_______3、∵∠2=∠3,∴______∥_______4、∵∠1=∠4,∴______∥_______5、∵∠BAD+∠CDA=180°,∴_____∥______6、∵∠5=∠CDA,∵∠5+∠BCD=180°∠CDA+______=180°∴∠BCD=∠6,∴_____∥______例题探究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答:这两条直线平行,理由如下:如图:因为b⊥a,c⊥a,所以∠1=∠2=90°从而b∥c综合应用:1、如图,直线AB、CD、EF被直线MN所截,∠1=∠3,∠1+∠2=180°,CD∥EF吗?解:∵∠1=∠3∴AB∥EF∵∠1+∠2=180°∴AB∥CD∴EF∥CD2、∠1=65°∠2=65°,∠3=115°,证明(1)DE∥BC(2)DF∥AB解:∵∠1=∠2=65°∴DE∥BC∵∠4=∠1=65°∴∠4+∠3=180°∴DF∥AB归纳: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5、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布置作业完成试题卷。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解决方法:加强学生对角度计算的练习,尤其是特殊角度的计算,提高其数学运算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平行线的判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的情况?”(如教室墙壁的边缘线)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行线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它们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类工程设计。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教室墙壁的边缘线,展示平行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设计空间结构。
此外,我还发现,在课堂总结环节,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疑问。这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没有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堂节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解决实际问题时,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学生可能难以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从而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平行线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2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2》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2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2》教案

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推演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会运用转化的思想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知或者已解决的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维;3、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过程的严密性,深刻理解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4、灵活应用判定方法进行直线是否平行或者其它结论的推理判断。

重点:理解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并会根据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应用。

难点: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其推导过程中的转化思想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一个长方形工件,如果需要检验它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除了度量它的长和宽的尺寸外,还要检查各面的长宽是否分别平行,而这些实际问题如果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去判断是不可能的,但又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平行呢?二、目标导学,探索新知目标导学1:平行的判定方法活动1:如图,三根木条相交成∠1,∠2,固定木条b、c,转动木条a , 观察∠1,∠2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a与b平行。

直线a和b不平行直线a∥b得出结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教学备注】【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去发现,两直线之所以平行,是因为同位角相等,进而引导学生用文字述叙概括出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活动2图中,如果∠1=∠7,能得出AB∥CD吗?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由此你又得出怎样的平行判定?结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活动3下图中,如果∠4+∠7=180°,能得出AB∥CD?结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学习目标2:平行判定方法的灵活应用活动4 学生讨论完成下面题目。

如图,∠A= 55 °,∠B=125 °,AD与BC平行吗?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学习目标3:平行判定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应用1:在如图所示的图中,甲从A处沿东偏南55°方向行走,乙从B处沿东偏南35°方向行走,(1)他们所行道路可能相交吗?(2)当乙从B处沿什么方向行走,他们所行道路不相交?请说明其中的理由.应用2 如图,有一座山,想从山中开凿一条隧道直通甲、乙两地;在甲地侧得乙为北偏东41.5º方向,如果甲、乙两地同时开工,那么从乙地出发应按北偏西【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利用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对顶角相等得出结论。

课题:5.2.2平行线的判定

课题:5.2.2平行线的判定

cP b a4321cb a 21课题:5.2.2平行线的判定【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四种判定方法,并初步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2、初步学会简单的论证和推理,认识几何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过程的严密性。

【学习重点】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公理的概括与定理的推导 【学习难点】定理形成过程中的逻辑推理及其书面表达。

【学具准备】三角板 【自主学习】1、预习疑难: 。

2、填空: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 ___与这条直线平行.【合作探究】(一)平行线判定方法1:1、观察思考:过点P 画直线CD ∥AB 的过程,三角尺起了什么作用?图中,∠1和∠2什么关系?2、判定方法1: 应用格式:。

∵∠1=∠2(已知)简单说成: 。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应用:木工师傅使用角尺画平行线,有什么道理? (二)平行线判定方法2、3:1、思考:教材14页(试着写出推理过程)判定方法2: 应用格式:。

∵∠2=∠3(已知)简单说成: 。

∴a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将上题中条件改变为∠2+∠4=180°,能得到a ∥b 吗?(试写出推理过程)判定方法3: 应用格式:。

∵∠2+∠4=180°(已知)简单说成: 。

∴a ∥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数学思想:教材15页探究。

【反馈提高】(一)例 教材15页 (二)练一练:教材15页练习1、2、3 (三)总结直线平行的条件 (1) (2)方法1:若a ∥b ,b ∥c ,则a ∥c 。

即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G H P F E21DC B A8765c b a 3412方法2:如图1,若∠1=∠3,则a ∥c 。

即 。

方法3:如图1,若 。

方法4:如图1,若 。

方法5:如图2,若a ⊥b ,a ⊥c,则b ∥c 。

即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新部编本2

《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平行线的判定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会运用.能力目标:1、通过模型演示,即“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2、遇到一个新问题时,能把它转化为已知的(或已解决的)问题.二、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运用三、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说理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让学生观察两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研究图形时,不能仅靠直觉.那么怎样判定两直线平行呢?(设疑)从而引出课题(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以模型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猜想,从而让学生感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由平行线的画法,让学生充分观察,在教师的启发式提问下,分析、思考、总结出结论. 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练习(1)3、合作交流:若图中,直线AB 与CD 被直线EF 所截,若∠3=∠4,则AB 与CD 平行吗?若图中,直线AB 与CD 被直线EF 所截,若∠2+∠4=180°,则AB 与CD 平行吗?由此得到: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练习(2)总结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寻找直线平行的B同位角相等条件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三)例题讲解课本P36例1、巩固新知,规范学生步骤.2、引出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四)实际应用,解决问题木工师傅用直尺画出工件边缘的两条垂线,这两条垂线平行吗?为什么?(五)课堂达标(六)方法总结,畅谈收获①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七)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2、3小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图形的直观判断较为容易,但对于严谨的数学推理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难点:对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操作材料,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板书设计:设计合理的板书,突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平行线的判定》参考教案

《平行线的判定》参考教案

5.2.2 平行线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会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定两直线平行,初步学会用几何语言进行简单推理和表述。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地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三、教学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四、教学教具:多媒体、三角板、直尺五、教学方法:启发式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并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如何用平行线的定义及平行公理的推论来说明两直线平行(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如果用平行线定义难以说明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平行公理的推论对条件要求较强,要有三条平行线,且其中的两条分别与第三条平行。

你能否运用这两种方法来说明下面这两个问题的道理?如果只有a、b两条直线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平行呢?说明这两个途径都有一ABCDE12定的局限性,那么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二)新授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让学生回忆并叙述上节用三角板和直尺过一点P 画已知直线AB 的平行线的过程,你能发现这种画法实际上是画一对什么角相等吗?(让学生观察图形后回答,这两个角是直线AB 、CD 被EF 截得的同位角)。

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述平行线判定公理: ∵∠1=∠2 (已知)∴a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习:1.已知∠1=54°,当 时, AB ∥CD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的推导先采用探讨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能不能从内错角之间的关系或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让学生观察图形分析∠1与∠2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判定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角之间的关系,发现新结论: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重点、难点重点: 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并运用这三种方法判断两直线平行.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如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 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 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 与木条b 平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直观形象地给出了生活中的平行线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如图(课本13面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三角板经过点P 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

简化图5.2-5,得图3.GH P E21D CB A 图3∠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 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符号语言: ∵∠1=∠2 ∴AB∥CD.如图(课本14面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

如图,(1)如果∠2=∠3,能得出a ∥b 吗?(2)如果∠2+∠4=1800,能得出a ∥b 吗?解:(1)∵∠2=∠3(已知)∠3=∠1(对顶角相等)∴∠1=∠2 (等量代换)∴a∥b(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上面的结论吗?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符号语言:∵∠2=∠3 ∴a∥b.(2)∵ ∠4+∠2=180°,∠4+∠1=180° (已知)∴∠2=∠1 (同角的补角相等)∴a∥b.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上面的结论吗?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符号语言: ∵∠4+∠2=180° ∴ a∥b.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识。

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

2.2平行线的判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判定方法1得出判定方法2和3,会用判定方法1.2.3进行简单推理。

会用判定方法1,2得出方法32。

识记常用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过程与方法1.整理并体会课文中“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的(或已解决的)问题。

”的思想方法。

2。

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地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平行的判定方法。

难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互译和“转化”思想的理解【导学过程】【知识回顾】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 ___与这条直线平行.【情景导入】21C43ba【新知探究】探究一、平行线判定方法1:1.能否由平行线的画法找到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条件?2.如图,把直尺的一边作为第三条直线,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什么角相等? 由此你能猜想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吗?过点P 画直线CD ∥AB 的过程,三角尺起了什么作用?平行线判定方法1: 简单说成:你能用符号语言表述平行线判定公理吗? ∵ ( ) ∴ ( ) 3、如图∵∠1=∠2,∴_______∥________( )。

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课时教学设计表(教师个体备课表)为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老师准备往墙上挂装饰画,如图所示,老师正在向墙上钉木条,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木条b与墙壁的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的边缘所夹的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 平行?一、新知建构(板块)问题一:归纳总结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活动1: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怎样的两条直线平行?活动2:观察用直尺跟三角尺画平行线的过程,思考:(1)画图过程中,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2)直线a,b位置关系如何?活动3:归纳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问题二:归纳总结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二、三活动1:内错角相等,证明两直线平行(1分)通过题意抽象出几何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2分)能够运用推理出的结论,结合条件得出新的结论。

(3分)能够得出结论,并说明理由,但书写不够严谨。

(4分)能够准确的得出结论并且理由充分,书写的规范。

(5分)能够准确的运用结论,并帮助没有解决问题的组员理清思路。

活动2:同旁内角互补,证明两直线平行二、迁移运用(板块)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成果集成:(这是课堂小结的策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作业设计:1.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b,b∥c,则a∥c B.若∠1=∠2,则a∥cC.若∠3=∠2,则b∥c D.若∠3+∠4=180°,则a∥c 2.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⑤∠B=∠D.其中,一定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 (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3.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右拐150º,第二次向左拐30ºB.第一次向左拐30º,第二次向右拐30ºC.第一次向右拐130º,第二次向右拐50ºD.第一次向左拐150º,第二次向左拐30º4.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若∠1=120°,∠2=__,则AB//CD.()若∠1=120°,∠3=__,则AB//CD.()5.如图,已知BC平分∠ACD,且∠1=∠2,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链接中考1.(2021滨州)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E平分∠ABC交DC于点E.若60∠=︒,则∠DEB的大小为()AA.130°B.125° C.120° D.115°2.(2022滨州)如图,在弯形管道ABCD中,若AB CD∥,拐角122∠=︒,则BCDABC∠的大小为()A.58︒ B.68︒ C.78︒ D.12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 教案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富家镇初级中学张贺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经历探究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如图,已知四条直线AB、AC、DE、FG(1)∠1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2) ∠3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3) ∠5与∠6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4) ∠4与∠7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5) ∠8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2.如果a∥ b ,b ∥ c ,那么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由此导入新课二、探索新知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1)问题:在用直尺和三角形画平行线过程中,三角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演示画图过程并分析出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三角板是为画∠1与∠2相等。

问题:这两个角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是否得到一个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并板书。

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人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5人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教材分析教科书通过学生已学过的平行线的画法中,有同位角相等画出的两直线就平行这一数学事实,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这一方法是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基本方法,利用这一方法,通过对顶角和邻补角关系分别推出平行线的另外两种判定方法。

对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来说,只有平行线才有距离的概念,两条相交直线没有距离的概念。

求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是:在两条平行线中的任意一条上取任意一点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就是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这实际上是将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转化为求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平行线的三个判定方法,并会运用。

能力目标:遇到一个新问题时,能把它转化为已知的(或已解决的)问题。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说理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预习导学问题一:根据前面所学习的内容,看下图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哪些是内错角?哪些是同旁内角?问题二:如图,你有办法验证图中的纸片的上下边缘所在的直线是否平行吗?二、新课探究回顾利用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思考:在画图过程中三角尺起了什么作用?在上述利用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中采用的角共性是什么?请同学们利用“几何画板”观察一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肯定结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我们把这个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作为公理。

猜想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满足怎样的关系能得到这两条被截线是平行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请学生当回小教师,给同学们讲解自己的思路和结论,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三、 例题结合如图,若∠1=110°,∠5=110°,则a b ,根据 ;若∠2=70°,∠6= °,则a ∥b ,根据 ;若∠3=110°,∠6= °,则a ∥b ,根据 。

七年级数学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判定一、教学内容及分析(一)教学内容:平行线的判定。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即同一平面内,依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

其核心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线的判定。

关键是引导同窗会用平行线的三个判定方式解决相关问题。

由于上节课熟悉了平行线的概念,会借助方格纸、利用直尺、三角板用多种方式画平行线,经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讨图形性质的进程,初步把握了平行线的有关性质,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初步具有了有层次地试探与表达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要求同窗会进行简单推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行线的判定方式,并会应用其进行简单推理。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讨直线平行条件的进程。

2.把握两直线平行的三个判定,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单推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1.经历探讨直线平行条件的进程,是指结合平行线的画法,引出判定方式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由此通过简单推理得出方式1和方式2。

2.把握两直线平行的三个判定,是指既能分清楚判定的条件与结论,还要对判定结论的依据初步明白得。

由于后续内容还涉及应用判定证明,因此对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位应该是能进行简单推理,并会解决相关问题。

三、问题诊断及分析同窗在应用平行线的判定进行简单推理时可能会碰到困难,具体表此刻用符号语言进行简单推理,不仅要求言必有据,还要用到之前学过的“同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邻补角的概念”等相关知识,同窗关于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可能不适应,或可不能应用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因此可能感觉困难。

要克服这可能碰到的困难,关键是引导同窗去发觉由角与角的数量关系得出两直线的平行关系,从具体例子动身,让同窗会如此分析、试探,不管是由判定方式1通过简单推理得出方式二、3,仍是例题、习题,都要引导同窗自己去完成,不断观看、尝试、反思,形成简单的推理模式,从而克服可能碰到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例解讲析:
例:1、如图,已知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已知 , ,直线 、 平行吗?为什么?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 , ,AB与CD平行吗?AD与BC平行吗?
三、巩固训练:
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l,b⊥l,那么a与b平行吗?
四、知识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平行线的识别的方法,对于这些方法,应在使用中多加灵活应用,并能抓住角与角之间的等量关系与两直线位置的关系。
例题中主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三种识别方法,必须在小结中加以强调。
这时,我们可以发现: 、 ∥ 。
即:当 时,有 ∥ 。
2、知识形成:
概括:(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应用:如右下图,已知直线 、 被直线 所截,
(1)如果 ,那么 ∥ ,则
∵ (已知)
∴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同理,如果已知 ,则
教学设想:
运用对比、比较来寻找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课从平行线的位置感来入手,从实践中找到两直线平行的而必然存在的情形。利用可活动的“三线八角”来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而得到了说明两直线平行的另外的两种方法。
二、新课拆析:
1、知识引导:
从活动的“三线八角”开始,把直线AB及直线EF固定下来,然后对直线CD进行旋转,在这一过程中,当直线CD绕着交点Q点旋转到一定地方时( ),将会变成了下一图,会有: ∥ 。
∵ (已知)
(对项角相等)
∴ (等量代换)
∴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设疑,如果 ,是否也会有 ∥ ?
概括:(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2.2平行线的判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运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来说明两条直线平行;
2、使学生通过对三种判定方法的学习,能灵活地利用平行线的三个识别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分析:
重点:对三种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难点:如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方法。
教具准备:
学生与老师各准备一个可活动的“三线八角”的模型。
新课程中,对于平行线的学习,主要侧重于平行的图形及简单的说理、说明,所以在课堂中的实际操作的重点仍有待考虑。
从“平行线的公理”到如今的“平行的判定”虽然改变的只是一个词语,但其包含着新知识对学生要求的深度。所以在在课堂上也侧重于学生的自我操作及自我发现识别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应用的安排,是从一个递进的方法来分析三种不同的识别方法,并抓紧了一点,即即数学中的“归一法”最终都归结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