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

合集下载

中学地理知识点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

中学地理知识点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

中学地理知识点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复活节岛是地理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位于南太平洋东南方向的一个孤立的小岛上。

在中学地理课程中,复活节岛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探讨人口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复活节岛的人口和发展状况。

在16世纪左右,欧洲航海家首次发现了复活节岛,并将其命名为复活节岛,因为这一发现是在复活节当天进行的。

当时,复活节岛的居民人口约为2,000至3,000人。

在早期,复活节岛的居民过着相对繁荣的生活。

他们建造了巨大的石像,被称为“摩艾”,高达几十英尺,重达几十吨。

这些石像代表了复活节岛的先民,被当地人视为神灵。

复活节岛的居民通过农业、渔业和木材加工等活动维持着生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复活节岛的状况开始出现变化。

人口增长是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复活节岛上,人口增长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复活节岛原本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的小岛,其土地面积有限且资源有限。

随着人口的增长,居民开始砍伐岛上的树木以建造和运输巨大的石像,以及进行农业和渔业活动。

这导致了岛上森林的破坏和土壤的侵蚀。

在人们过度开采森林和土地资源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源是有限的,没有采取措施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资源破坏和过度开发的结果对于复活节岛的居民来说是灾难性的。

岛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土壤贫瘠,无法支撑农业生产。

大量物种灭绝或离开了复活节岛。

渔业资源也逐渐衰退。

在这种环境下,复活节岛的居民面临着饥饿和疾病的威胁。

他们的社会结构开始崩溃,部落间发生冲突,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此外,文化和社会因素也对人口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复活节岛的居民在面临资源枯竭和社会崩溃的同时,也失去了对他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被损坏或倒塌,岛上的传统习俗和信仰也逐渐消失。

这表明,在人口增长与发展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复活节岛是中学地理课程中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的1.3《人口的合理容量》

我的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 不同时期,制约因素不确定。
相对确定性 具体时期,制约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着眼点(估计依据) 乐观论 悲观论 中间论 科技的进步 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
主要论点 容量无限 人多为患
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早期拉帕 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快速 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但是 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为了养活 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 使用资源。早在公元 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 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 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 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 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他们从渔民变 成了农民: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 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 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 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 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
人口、资源、环境、经 济、社会全面和谐、协 调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较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活动 :根据材料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
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 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 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 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 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多能养 活16亿人。 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 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 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 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 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考试重点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考试重点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考试重点1、复活节岛的兴衰说明了什么?复活节岛的历史昭示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短期可以建立一个十分发达的社会,但是如果毫无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乃至到破坏的程度,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灾难最终还是会降临在人类头上.地球就是一个大的复活节岛,千百万年来,人类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开发更多的资源,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社会。

但是,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资源消耗殆尽,厄运就会降临,人类也将无路可逃。

2、我们所说的消费只是商品效用的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

3、理想状态的市场应当是:充分竞争的,信息完备的,不存在外部性。

4、管理环境的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经济手段)型。

前者主要是各类环境标准和强制执行的规章,后者主要是各种环境税费和可交易的许可证。

5、效率、帕累托最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三个主题.6、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把环境和自然资源看做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把环境看作经济系统的一个部分.环境与自然资源学研究的实质,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7、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8、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9、微观经济学认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市场应当满足如下四个基本假设:(1)与市场的整体规模相比,各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足够小,都无力影响价格,而只能接受既定价格,市场是充分竞争的;(2)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充分了解现在和将来的价格信息;(3)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能够保持一致;(4)生产者有进入有利可图行业和退出无利可图行业的自由.10、经济效率用帕累托最优来表示。

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在该状态下,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福利状况变坏.由此可以得出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律: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

点评:一个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小国,却成为世界 上人口较多、经济极其发达的“大国”。
思考3:比较复活岛的事例,你觉得
日本依赖自己的自然资源能养活1.28亿 人口吗?
思考4:那么日本靠什么养活1.28亿
人口,并让他们生活得很好?
思考5:如果日本拥有的是与中国相
当的13亿人口,你觉得日本有能力养活 吗?为什么?
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 使用资源。 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 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 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 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
3、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1)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 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意义:
人口过快增长 人口
人口城市化 问题:
人口老龄化
资源 问题
环境 问题
不同地区 的发展不 平衡
人口合理 容量的意 义:
(2)对 制定区域 经济社会 发展战略 的意义
请自主阅读书本,结合当前地球人口现状, 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一、概念了解
1、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是指全球或某一地区的资 源能够供养多少人,环境生态能够承载多 少人,而不是指地球有多大的空间,有多 少人的立足之地.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 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 本地资源和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 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复活节岛巨人像(数百尊,高逾9米,重约30吨 )
案例1:复活节岛的悲剧

人口问题——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

人口问题——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

般在 5 6米 .小的
最 大 的一 个高 2 8米 重 I 巨大 的 毛艾 石
复 活节 岛 经 过
段 时 间 的开 荒 砷
约 1 0吨 。那 么
植 和 海 上 捕 捞 . 生 活 逐 渐 安定 下 来 人 口有所 增 加 。但 是 人 口增 加 导致 了食 物 的不 足 . 于是 为 了解 决
问题 .公 元 8 0年 主 右开 始 大规 模 0 砍伐 森 林 .特 别 是 棕榈 树遭 到 严 重
像 是 如何 制成 的呢 7如 何 运输 )如 何 竖 立起 来 呢 又是 谁 为什 么建 造
走 向 了衰 落 这 段 兴衰 史 让 人, 门更
清醒 地 去 思 考人 类 与 自然 的 关 系。
3 4米
各方 面 研 究证 据 .为人 们 勾 画 了复 活芍 岛 近 1 O C多年 的兴 衰 图景 O
大 约在 公 元 4 0年左 右 0 渡利

毛艾
石像 .以摧 垮 对 方 的精
最后 个 石像
神和 斗 志 ’ 3 9 , 0年
也倒 下 了。 到 2 o世 纪初 时 .生存 条
石像 几
人 口的迅 速 增加 使 自然资 源 不
断耗 竭 逐 渐 超 过 当地 资源 的 承 载
百 人 使 用圆 木和 植 物纤 维 就能 拖 动

承 受 能 力 的结 果 是 人 类社 会 所 经 历的 人 口 资 源 环 境 与发 展 之 间
不 协 调 的 一个 缩 影
尊 石像 .然后 只 到高 大 树
资料 1:人 口 、资 源 、环 境 与
发 展之 间 的关 系 人 是 形 成社 会 和经 济 的主 体 .

人口问题与环境探讨

人口问题与环境探讨

地球不堪重负
地球生物圈对于人口数量的负荷能力不是无限的, 据材料介绍:地球生物圈每年生产植物的总能量换算 成能量是660×1015千卡,每人每年消耗的能量是 8×105千卡,每年可养活8000亿人口;但实际上人 类只能利用其中的1%,因此,地球生物圈所提供的食 物最多只能满足80到100亿人口的需要。
我国解放后五次人口普查情况如下:
年份
人口(亿 )
1953 5.74
1964 6.95
1982 10.32
1990 11.6
2000 12.48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个高峰阶段 (1949~1957年)。 (2)人口发展低谷期(1958~1961年 ) (3)第二个高峰阶段(1962~1973年 )。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是亚洲,1990年已达到31.16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8.56%;最少的是大洋洲( 南极洲除外),1990年为2700多万人,还不到世界人 口的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截止到 1998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已达到12.48亿人;人口 最少的国家是赫特王国,前些年只有6户人家33人。
世界人口数量的发展,不同阶段有很大差异,人口 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传统 型
(2)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阶段–––爆炸 型
(3)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现 代型
2、我国人口的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一段迅猛的增长期,1949 年5.4亿人,到1972年8.7亿,增长率2%;70年代 以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低死 亡率人口过渡的阶段。1972~1990年人口年均自然 增长率为1.56%,低于发展中国家。

课件18: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课件18: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意义。
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 人口城市化 人口老龄化 就整个世界来说
人口 问题
引发
资源 问题
环境 问题
就各国、各地区来说
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问题
不同 地区
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发达 地区
人口虽然仅世界人 口的1/5,但消费 水平高。
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 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 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 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为 了补充蛋白质拉帕努伊人开始吃人肉。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 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 年左右,历经饥馑、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 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 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人口
发达国家
15%
发展中国家
85%
合理消费
石油
铜、铝、钢
67%
55%
33%
45%
●95年人均消费能源,中国2025千克,美国11321千克。
●肉类:中国108磅,美国279磅。“头号消费大国”
●美国一个人一生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99倍。
“头号污染大国”
▲发展中国家
---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相对确定性 :
假定在某段时间内,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 潜力和对外开发程度的相对稳定,消费水平变化不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第一章1.复活节岛的兴衰有什么教训和启示P5答:复活节岛的岛民一度建立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但是当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的承载力时,文明就走向衰败了;复活节岛的岛民没认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上,他们的生死存亡与小岛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如果他们不能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就只能看着资源一点点被消耗殆尽,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复活节岛的历史昭示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短期可以建立一个十分发达的社会,但是如果毫无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乃至到破坏的程度,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2.你如何理解环境经济中的消费P6答:一般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消费,是指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而如果我们把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就会发现消费的另外一层含义:在经济系统中用于制造消费品的物质材料全部来自自然界,经过加工后,一部分物质转换成为商品,一部分作为废弃物排入环境;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商品也会成为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因此,环境经济学中所说的消费,只是商品效用的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3.帕累托、庇古等人对环境经济学的建立做了哪些贡献P7答:意大利社会学家兼经济学家帕累托曾经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坍塌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了着名的“帕累托最优”理论;这一思想后来被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奉为圭臬;由马歇尔提出,庇古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基础;外部性理论认为,在没有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外部性表现为两个财政独立的经济单位的相互作用;4.环境价值包括哪些内容环境价值评估的作用有哪些P11答:环境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在实际应用中,经济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表明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2修正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确定国家、产额和部门的发展重点4评价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5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5.克鲁蒂拉的“舒适型资源”的价值理论及特点P12-13答:当代人直接或间接利用舒适型资源获得的经济效益是舒适型资源的“利用价值”;当代人为了保证后代人能够利用而做出的支付和后代人因此而获得的效益,是舒适型资源的“选择价值”;人类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的考虑,只是因为资源的存在而表现出的支付意愿是舒适型资源的“存在价值”;舒适型资源的特点:唯一性、真实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6.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推测有哪些P15答:从本质上说,经济与环境是可以相互协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强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效率是重要的;同时也强调要公正分配发展的效益,代内和代际的社会公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前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以下可持续性准则:1评估环境费用和效益的经济价值;2保护重要的自然资源;3避免不可逆转的损害;4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5制定环境物品的“绿色”价格7.罗马俱乐部、达利如何阐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P10答: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者认为世界上主要的矿产资源将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耗竭,而人口的污染将以指数形式增长;为了拯救人类,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悲观主义的解决方案:“冻结”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增长的极限提出人类的出路在于实现人口和资本的零增长,认为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冲突的、不可调和的,是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悲观主义;达利认为:零增长的观点没有考虑技术替代或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自然资源的耗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在某天早晨突然发生,当某种资源开始稀缺时,对该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提高,寻找或开发替代品的工作也会开始;8.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P19答: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把环境和自然资源看作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把环境看作经济系统的一部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的实质,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研究方法:运用经济学思维和经济学工具对环境科学的发现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判断;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观;----------第二章1.说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着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答:原理: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或她好像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应导去实现公众的最后福利;结论: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政府对自由竞争的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而竞争市场比非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有效;2.何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怎样理解P26答:帕累托最优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在该状态下,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是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福利状况变坏;由此可以得出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律: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任意帕累托最优状态都可以用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3.说明需求与供给曲线的意义和画法;P26答:左图表达的就是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其中纵轴表示一种商品的价格P,这一价格是在一个既定供应量下买方付出的价格;横轴表示的是需求和供给的商品数量Q;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市场出清,这时称市场达到均衡,图中P0和Q0即为均衡价格和数量;市场在价格P0和数量Q0处没有存货;需求和供给并不总是均衡的,当市场状况突然发生变化时,一些市场或许不能很快出清,但其趋势是市场出清;在更高的价格P1处,有剩余产生,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在P2处,发生短缺,价格就会上扬;4.何为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P27答: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对同种商品的效用估价不同,所以他们的支付意愿也不一样;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5.举例说明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特征;P30答:与私人物品相反,在现实经济中还大量存在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道路、广播等,这种物品被称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重要特征是供给的普遍性、消费非排他性;6.何为外部性影响分为几种试举例说明;P32答: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不反应在市场价格中时,就表明存在外部性;外部性造成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外部经济性的典型事例如上游居民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得到保障,这时,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外部不经济性的典型事例例如上游过度砍伐森林,造成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对下游的农业、灌溉、运输和工业产生不利影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 ----------第三章1. 举例说明生产和消费的外部经济性和不经济性;P37答: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它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如果),,...,,(321n i m i i i i i X X X X X f F , ,i ≠j,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 对生产者或消费者i 存在外部影响;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前者是指i 因为nj X 的存在而受益,希望j 能增加nj X ;例如,上游居民植树造林,保护水土,下游居民得到质量和数量有保障的生产和生活用水,这时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产生外部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则是指i 因为nj X 的存在而受损,希望j 能减少n j X ;钢铁企业排放的烟雾及含硫气体损害当地人的财产和健康,但受害者并不能得到补偿,这种污染就是一种“外部不经济性”;2.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有什么区别与联系P41答:不管外部性是货币的还是技术的,最终的效果可能是一些相关变量的价格和价值的变化;但是,两者的实质性区别也是很明显的;技术外部性介入以后作为一个自变量,改变了生产者的生产函数或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作为一个因变量,改变了生产者的产出水平或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故比较一个投入向量在有技术外部性和没有技术外部性两种状况下的分配,所有经济成员都会产生差异;相反,货币外部性介入以后,如果所有资源投入像以前一样使用,并且存在一个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机制,以补偿作为外部性调节手段的价格变化对收入的影响,所有经济成员将保持他们原来的效用水平;货币外部性是外部效果通过价格变化转化来体现的一种外部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外部性是不会导致市场失灵;技术外部性是不会反映在价格变化或通过市场体系表现的外部现象;3.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有何影响P43答:图为某燃煤发电厂的污染行为对其燃煤发电量的影响;当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时,n X j 的价格为零,电价为e P ,发电量为e Q ;如果给空气污染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例如要求发电厂支付大气污染物排放费,将会增加电力生产的成本,使供给曲线e S 左移,到达'e S 的位置,形成'e P 和'e Q ;从国民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因为减弱了外部不经济性,'e P 和'e Q 都是高效率的;4.什么是产权它与外部性有何联系P46答: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由于物的存在及其关于它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的本质是规定人与人之间行为关系准则;根据科斯定理,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一方拥有永久产权不管哪一方,将会产生最优结果;这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能够通过重新明确财产所有权解决外部性带来的问题;5..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是否有效请说明理由;P47答: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本身将造成资源配置失误;如图所示;在图中,横轴是A 的活动水平,曲线CD 是A 活动产生的边际效益,曲线JK 是由于A 的活动对B 产生外部性而造成的边际损害;在没有任何特别刺激的情况下,A 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将导致活动水平OD,此时,A 的边际效益为零;在CD 与JK 相交的F 点,社会边际效益为零,对A 的边际效益正好被对B 的边际损害所抵消;因此当A 的活动保持在OE 水平时,是帕累托最优产出;在科斯交易的背景下,B 可以付钱给A,使其把活动削减到OE;由于任何位于OE 右边的活动,对B 的边际损害超过对A 的边际效益,因此,B 可以从交易中获得潜在的收益;科斯均衡是OE, F 点位有效率的社会产出;然而,假设在科斯交易条件下仍对A 所造成边际社会损害征税,税额为每单位活动水平EF,其效果可能使A 得边际效益曲线下移到MN;MN 表示A 完税后的边际效益;当科斯交易在有税的情况下进行时,将导致均衡点由F 移至P,最优活动水平由OE 转为OG,A 的活动水平降低;由此可见,在科斯背景下,庇古税不仅是多余的,其本身也变成了资源配置失误的原因;6.假设:某炼油厂是某地区水的主要污染者;汽油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汽油的供给需求函数分别是:供给函数 P=10+需求函数 P=Q 的单位是千桶/天,P 表示每桶油的价格边际外部成本 MEC=,不存在消费的正外部性;求:1不考虑精炼石油产品生产中污水对社会造成的外部成本时,求这时的效率均衡度; 2在考虑精炼石油产品生产中污水对社会造成的外部成本时,求效率均衡点;答:1⎩⎨⎧-=+=QP Q P 125.042075.010 联立解得,P=12,Q=160 则,不考虑精炼石油产品生产中污水对社会造成的外部成本时的效率均衡度为P=12,Q=160;2MSC=MPC+MECMPB=MSB所以,MSC=10+ 即,10++= 解得,P=26,Q=128则,在考虑精炼石油产品生产中污水对社会造成的外部成本时,效率均衡度为P=26,Q=128----------第四章1.资源稀缺性的表现形式都包含哪些方面P54答: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可再生资源大大超过其再生能力,人类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速率快于人类发现替代资源的速率,导致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程度都急剧上升;另一方面,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特别是有害物质迅速增加,超过了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干扰了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导致环境容量资源稀缺程度的急剧上升;2.古典经济学家对环境资源稀缺性认识方面的代表学说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P51 答:1绝对稀缺论语相对稀缺论绝对稀缺论的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马尔萨斯;马尔萨斯在其人口原理一书中认为: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等资源产出却呈算术级数增长,如果对人口增长不加限制,就会导致灾难;马尔萨斯虽然没有强调,甚至忽视了技术进步在提高资源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以及政府对人口实施控制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已经表明,如果不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资源、经济、人口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类将面临自我设置的“生存困境”2约翰·穆德的静态经济论与自然和谐论思想穆德对于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的资源稀缺观点全部进行了吸收,并从技术进不上加以发展和给予更合理的解释;除此之外,穆德还提出了关于人类的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界限问题;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人口和财富均应保持在一个静止稳定的水平,而且这一水平要远离自然资源的极限水平,以防止食物缺乏和自然美景消失的现象出现;这是经济学家第一次提出了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表明其已经意识到,如果人类社会的产出超过自然所允许的限度,社会就会出现失衡;3.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构成约束的传统资源稀缺性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P52答:1资源绝对稀缺性;这一观点认为,在可获取的自然资源存量的极限没有达到之前,环境质量是不变的,不存在边际成本上升和收益递减现象,环境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绝对约束,只有在达到极限时,资源的稀缺性影响才会在上升的成本中通过价格得到反映;2资源相对稀缺性;这一观点认为,资源质量是变化的;不存在环境资源的绝对稀缺,仅有资源质量下降的相对稀缺;当资源被消耗时,质量下降,稀缺性就上升,单位生产边际成本提高;经济增长可能使特定资源存量出现暂时的、不断增加的相对性稀缺,但不会导致对经济增长的绝对约束;4.历次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了解----------第五章1.作图说明高效率的生产过程过程;答:在矩形内有无数条代表W和C的等产量线,向右上角移动时,C的产量增加而W的产量减少,向左下角移动时,W的产量增加而C得产量减少;矩形内任意一点P可表示为资源的一种配置状况和产出情况;但是P点不一定就是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只有当P点恰好是W等产量线和C等产量线的切点时,才能得到一定资源配置状态下最高的产出量,也就是一定资源配置状态下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由于矩形内有无数条W和C的等产量线,这些等产量线总是两两相切,因而必然产生无数个切点,连接位于矩形之内的所有切点,就可以得到一条从O W至O C的曲线,此即生产契约曲线或称高效率生产线;2.效用边界线是如何得到的P63答:高效率生产可能性在线有无穷多个点,每个点都代表一种可能的产品组合,因而都可以得到一条唯一的消费契约曲线,在效用空间把它表示出来,又可以得到一条唯一的效用可能性线;故对应于生产可能性线可以得到无数多条效用可能性线,如图,将这些效用可能性线位于最外侧的部分连接起来,就得到效用边界线;即图中加粗的部分;3.实现最大社会福利的充要条件是什么P64答:设有社会福利函数,记为SWF. SWF=fU1,U2,…,U n;式中U1,U2,…,U n表示个人1,2,3的效用水平;从SWF可以得出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其中必有一条与效用边界线相切,其切点就是最大社会福利点;因为效用边界在线只有该店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所以其在全部帕累托最优点中是最理想的;最大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是:1该点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2在该点效用边界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充分条件是在该点效用边界线与一条且仅与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4.比较说明效率与最优的区别;P69答:一效率与最优的评价标准不一样;效率评价可以站在多个角度,而最优标准却是以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二站在社会的角度,效率与最优也是有区别的;效率是指由效用边界线所确定的效用最大化的区间,在此区间内的任何一个资源配置组合都是有效率的;而最优则是既满足效率又满足公平的效用边界在线的一个点;效率是最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5.最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P70答:最优与可持续发展有相通的地方,但还有很大的差异;可持续发展强调的公平,还包括国际公平和代际公平;只有将国际公平和代际公平也纳入社会福利函数,可持续发展才能与最优相统一;----------第六章1.科斯关于外部性的问题的主要论点有哪些P74答:其一,损害问题具有相互性,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即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要以社会产值的最大化为出发点;其二,通过市场自由交易可使权利得到重新安排而达到产值最大化;但市场交易的前提是权利的初始界定,即如果不存在这种界定,就不会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2.作图说明为什么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环境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P76答: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但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边际净收益与社会边际净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在左图中,MPC和MSC分别表示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MPR和MSR分别表示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在没有环境污染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产量决策是按照MPC=MPR的原则确定,即产量为Q2;当该厂商的生产导致了环境污染时,如果污染所导致的边际外部成本MXC不需要他本人承担,则厂商仍会把产量确定为Q2,但由于厂商的污染行为导致了边际外部成本MXC,从而使边际社会成本由MPC移至MSC;此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量应按照MSC=MSR的原则确定,即产量应为Q1;可见,由于污染所导致的外部性的存在,使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Q2与按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Q1严重偏离,从而使污染物过度排放,生产过程中有污染的产品过度生产;因此,当存在负外部性时,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并不能导致环境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生态林的建设则是环境问题中正外部性的典型;在右图中,投资者的私人边际收益MPR低于社会边际收益MSR,此时,投资者按照MPR=MPC的原则确定它的产量Q1,而社会福利最大化要求的产量MSR=MSC决定的Q2,很明显生态林建设等保护环境的投资行为,由于正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供给严重不足;3.关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庇古和科斯的观点分别是什么P73答:庇古认为,应由政府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以消除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背离,政府应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对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的部门实施征税,即存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时,向企业征税;对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的部门实行奖励和津贴,即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给企业补贴;庇古认为,通过这种征税和补贴,就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这种政策建议后来被称为庇古税;科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路,就是把外部性问题转变成产权问题,然后讨论什么样的产权才最有效率;4.产权交易是否能实现环境资源合理定价P85答:刚刚进入市场的稀缺资源的初始产权结构往往是不完善的,从而导致其市场价格与其相对价格偏离;但由于产权的可交易性,则可实现博弈均衡;资源合理定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产权交易,通过产权合约的自由选择;只有通过产权交易,在重复多次的博弈过程中,才能获取做出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才能克服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不断地对产权合约进行纠正,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价格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就是产权主体对不同产权合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资源的市场价格在不断选择中被不断纠正,在重复多次的产权交易中逐渐向其相对价格靠近;因此,产权交易是纠正环境资源市场价格与相对价格偏离的重要途径;----------第七章1.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什么答:2.什么是最优环境管理政策答:3.什么是循环经济答:4.循环经济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世界人口问题的体现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世界人口问题的体现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世界人口问题的体现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体现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一、世界人口问题的表现:世界人口问题表现为两种矛盾,一是出生率过高引起的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二是出生率过低引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一种问题出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非洲、南亚;第二种问题出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以欧洲、日本为典型。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长过慢甚至负增长也会带来养老支出增加、生产不足、消费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在数量方面,表现为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引起人们常说的人口爆炸问题。

在素质方面,表现为人口中未受教育及受教育水平较低或健康状况不好的人数较多。

在人口结构方面,表现为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与物质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协调。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总规模萎缩,人口老龄化。

1991年,瑞典老人比重18%,英国16%,日本12%。

造成的问题: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老龄化、生产率低、社会问题多。

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则表现在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

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如:贫穷与饥饿、失业、奇型城市化,其后果是失业加剧,人口分布奇型,出现大量工棚区。

世界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自人类产生以来,在较长时期内人口增长缓慢,有时甚至停滞不前,但自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而且增长速度日益加快从1975年以来,全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年增长率为1.7%。

2000年将增加到62.5亿人, 2010年将达到69.03亿人, 2025年将达80.82亿人, 2150年将突破116亿人。

其中,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人口在2010年将分别达到42.35亿、9.79亿、5.91亿, 2025年则将分别达到49.65亿、12.88亿、6.97亿。

人口老化速度加快从本世纪老年类型国家的发展来看, 1950年已属老年型的国家达15个, 1960年为20个, 1965年为30个,1981年达38个,1995年则增加到64个。

复活岛的兴盛与衰亡(1)

复活岛的兴盛与衰亡(1)

早期的生态环境
四、部落战争
但是,时间一长岛上开始了部落之间的纷争。每个 部落和它的祭司都在力求表现自己强于邻居。为证 明自己的实力,也为了恐吓敌人,大家都争相建造 石像。哪个部落建的石像大,就证明它实力强。
五、大量伐树
如何让这些庞然大物挪动地方的。有些石像得送到 十几公里开外的地方,这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有 可能是用滚轮来运送,这就需要大量的滚圆的原木 和人工。也有可能是靠“滑板”运输,这也缺不了 原木。看来,就免不了得大量伐树。石像求大求高 的倾向导致岛上的经济和生态灾难,有限的自然资 源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
• 考古学家发现,岛上的棕榈树种子的外壳上几乎都有 啮齿动物啃咬过的痕迹,这表明岛上无处不在的老鼠 对于岛上棕榈树的生存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七、疾病流行
岛上开始出现纷争与混乱,人食人的现象也多了 起来。如果说当人口减少到近2000人的时候, 局势好歹还算稳定,可这时欧洲人又来了。航海 家还带来了鼠疫、斑疹伤寒和天花,疾病夺去了 90%岛上居民的生命……
复活岛未来发展的方向
由于岛上原有的生态系统被彻底摧毁,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恢 复了一部分生态,但是生态依旧是十分脆弱的。
投资少,污染小,见效快,不含酒精不辣不苦,可持续发展,整 合复活岛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了未来复活岛 发展的最佳方向。
资源一 石像
这些石像高约10米, 雕刻着曾生活在岛上的 拉帕努伊祖先,每座石 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调查人员相信古老的拉 帕努伊祖先是以这样的 石像向后人传达着其岩 画、文字和纹身等传统 文化。
资源二 塔帕蒂节
整座岛上总共只生活着 5000名居民,但当地人 还是会于每年2月举行 他们最盛大的传统节 日—塔帕蒂节,在为期 15天的节日中当地人会 举行掷矛兵、跳舞、游 行、美食展等许多节日 活动纵情狂欢。

中学地理知识点: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

中学地理知识点: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

中学地理知识点: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中学地理知识点: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人口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

诸如地球上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都与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分布以及人口结构等问题息息相关,人口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应自觉地建立人口调控机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使人口规模和需求稳定在资源环境容量之内。

问题一:复活节岛是怎样由兴到衰的?复活节岛以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居民起源的神秘性、巨大的毛艾石像以及岛上文明的兴衰等,一直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神秘岛屿。

近些年考古学、孢粉分析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为破译复活节岛的兴衰奠定了基础。

资料1:复活节岛的兴衰复活节岛,位于南太平洋南纬28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120平方千米,现属智利。

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公里,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距离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皮特凯恩岛也有1600公里之遥,岛上现有居民约2019人。

考古发掘表明,复活节岛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

岛上先民来自波利尼西亚。

从12具古代复活节岛人骨骼中提取的DNA草地景观。

全岛现在有47种本地植物,大多数是草、芦苇、蕨类,只有两种矮树,两种灌木。

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岛上先民遗址中的动物遗骨研究发现,最早到达该岛的先民以海产品为主食,包括鱼类、海豚、海豹和几十种海鸟。

这从侧面证明最初的移民具有很高超的航海技术,不同于后来困守孤岛,缺乏远航技术,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流的居民。

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专家大卫斯泰德综合了有关复活节岛的各方面研究证据,为人们勾画了复活节岛近1000多年的兴衰图景。

大约在公元400年左右,波利尼西亚东部群岛有一群波利尼西亚人驾船出海,跨越千里大洋,登上复活节岛。

经过一段时间的开荒种植和海上捕捞,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人口有所增加。

但是人口增加导致了食物的不足,于是为了解决问题,公元80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砍伐森林,特别是棕榈树遭到严重砍伐,因为棕榈树是建造独木舟的最好木材。

复活节岛文明衰落之谜

复活节岛文明衰落之谜

复活节岛⽂明衰落之谜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个岛屿,位于太平洋东南部。

它最⼴为⼈知的是,岛上有⼀群不可思议的⽯头雕像,⼈们称之为摩艾(moai)。

这些巨⼤的⽯像⼀般⾼7-10⽶,重约90吨,虽然它们的作⽤尚不明确,但据推测,这些⽯像是由岛上的早期居民拉帕努伊⼈(Rapa Nui)创造并散布在岛上的。

公元700年⾄1100年,波利尼西亚⼈⾸次在该岛定居时,他们发展了⼀个由近15000⼈组成的繁荣社会。

但是,直到第⼀批欧洲⼈在⼀位名叫雅可布·罗赫芬的荷兰探险家的指导下访问了这个岛屿,“复活节岛”这个名称才被正式采⽤。

因为雅可布是在1722年4⽉5⽇复活节的那个星期天,偶然间发现了这座神秘的岛屿的。

当波利尼西亚⼈第⼀次在复活节岛定居时,他们发现⾃⼰⾝处⼀个盛开的热带天堂,周围是⼀⽚棕榈树森林,栖息着⼤约30种不同的鸟类。

虽然⼟壤养分含量低,但岛上的沿海平原使种植芋头、⼭药和红薯等作物成为可能。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帕努伊⼈能够创造出⼀个复杂的社会也就不⾜为奇了。

然⽽,当欧洲⼈到达复活节岛时,复活节岛的⼈⼝已经下降到不⾜3000⼈,只有其⿍盛时期的五分之⼀。

到1877年,也就是他们第⼀次与欧洲⼈接触的150多年后,仅剩下111个拉帕努伊⼈。

这个⽂明究竟发⽣了什么?⼀些⼈将其归咎于环境问题,⽽另⼀些⼈则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岛上⼈们的内战。

然⽽,这些都只是猜测⽽已,复活节岛⽂明的衰落从来就没有定论。

或许,它的衰落是综合因素引起的,也许还是连锁反应。

今天,我们就⼀起来看看⼏种可能的因素。

推测⼀:⼑耕⽕种的农业摧毁了资源复活节岛的⾯积仅有63平⽅英⾥,当最初⼀⼩群波利尼西亚农民在复活节岛定居时,岛上的树⽊多达1600万棵。

根据推测,这个群体当时过着⼑耕⽕种的原始⽣活,随着⼈⼝的增长,他们不得不砍伐或烧毁越来越多的棕榈树,从⽽为种植农作物腾出⾜够的空间。

不久,岛上的居民⽇益增多,⽽树⽊却⽇益减少。

贾⾥德·戴蒙德是《崩溃:社会如何选择失败或成功》⼀书的作者,他在书中写道,该岛是“⼀个社会过度开发⾃⾝资源,⽽最终导致⾃我毁灭的最明显的例⼦”。

复活节岛文明衰落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真相

复活节岛文明衰落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真相

复活节岛文明衰落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真相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揭晓了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之谜,18世纪荷兰殖民者登陆岛屿,对原住居民奴役,并传播一些致命疾病,从而导致该文明的衰落。

据国外媒体报道,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经常作为一个警世故事,讲述人类愚蠢地肆意开采周边环境,最终导致文明消亡。

然而,目前美国一支科学家小组认为,复活节岛文明由于肆意树木采伐而衰落是完全错误的,从某种意义上将人们“引入歧途”。

一些传说描述复活节岛原居民大肆采伐棕榈树林,使肥沃土壤流失,迫使人们饥饿最终噬食同类。

但是近日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复活节岛居民人数大幅度下降是从欧洲殖民者登陆之后,这些欧洲人带来了许多致命疾病,例如:梅毒、天花,他们对原住居民的奴隶行为也有重要关系。

科学家认为,当岛上最后的棕榈树被砍伐之后仍有许多居民生活着,这与之前广泛认为岛屿居民因自身因素灭亡的观点不一致。

他们通过对岛屿原住居民耕作使用的工具进行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结果表明,复活节岛并不是耕作水平突然下降,而是一些地区逐渐下降。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研究人员负责这项研究,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这项研究对于拉帕努伊人(复活节岛原住居民)而言是一个正面新闻,愚蠢的岛屿荒废故事并不是真实的'。

休-汉密尔顿(SueHamilton)教授指出,关于岛屿原住居民的“自我衰落”理论,有一个可怕的推论是当时出现食物短缺,但是饥饿并不是树木移除和战争的必然结果。

复活节岛是地球上最偏远的有人居住岛屿之一,距离智利海岸3508公里,距离最近的有人居住岛屿2074.4公里。

迄今主流观点认为,玻利尼西亚人航海抵达复活节岛,并开始定居。

岛屿居民数量增长很快,并形成定居地点,繁衍生息了数百年。

一些科学家推测,岛屿居民人数最多时达到2万人。

一些专家认为,肥沃土壤使他们有时间发展多元化社会文明,并有时间雕刻现今闻名世界的摩艾石像(复活节岛巨型石像)。

大约公元1200年,岛屿居民开始砍伐亚热带树木和大型棕榈树,用于建造独木舟,运送大型石质雕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 资源作为环境要素中的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它的 外延和内涵随人类科技的进步逐渐扩大和深化, 资源与环境的界线是经常变动的
地理环境的封闭性
• 地理位置:南太平洋南纬28°西经108° • 面积:约120平方千米 • 国别:现属智利 • 周边: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公里,距
离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皮特凯恩岛也有 1600公里之遥 • 人口:现有居民约2000人
地理位置
复活节岛
地理环境
岛上居民
居民起源的神秘性
• 古代复活节岛人骨骼中的DNA证明:这些 先民是波利尼西亚人
1. 大约在公元400年左右,波利尼西亚东部群岛有一群 波利尼西亚人驾船出海,跨越千里大洋,登上复活 节岛
2. 经过一段时间的开荒种植和海上捕捞,生活逐渐安 定下来,人口有所增加
3. 但是人口增加导致了食物的不足,于是为了解决问 题,公元80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砍伐森林,特别是棕 榈树遭到严重砍伐,因为棕榈树是建造独木舟的最 好木材
• 语言:源自波利尼西亚语 • 碳14年代测定证明:岛上最早的人类活动
可追溯到公元400-700年,石像建造的年代 大约在公元1200-1500年,最繁盛时期岛 上总人口曾达到17000人
巨大的“毛艾”石像
巨大的“毛艾”石像
• 岛上沿岸分布有200处,700多尊已经完工的石像 • 每座石像高度一般在5-6米,小的3-4米,最大的
案例3 人口问题
——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
招聘会
招聘会是场场爆满, 招聘会场是人山人海 ,可真正能在招聘会 上找到工作的却很少
春运
没买到火车票,非常杯具, 坐火车简直是种煎熬,好在 有座,不过到处竖的都是人 ,里外动弹不得
前言
• 人口问题:全球性的问题
• 温总理的经典名句: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十三 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 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4. 岛民大量建造船只出海捕捞,收获大量鱼类和海豚 等水产品
复活节岛的兴衰—资源消耗
1. 人口的迅速增加使自然资源不断耗竭,逐渐超 过当地资源的承载能力
2. 于是各部落为争夺有限的资源爆发了冲突和战 争,现在岛上的土中遗留有许多石矛和石匕首
3. 大约在1200年左右,各部落为树立对首领的崇 拜,相继建造巨大石像,森林砍伐更加严重, 大量的棕榈树被砍伐用于薪木和运输石像
5. 1770年时,各敌对部落开始推倒和破坏对方的 巨大“毛艾”石像,以摧垮对方的精神和斗志
6. 1830年,最后一个石像也倒下了 7. 到20世纪初时,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只剩
下111个土著居民
复活节岛兴衰的经验教训
• 复活节岛的居民曾经建立过辉煌的文明 • 当社会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环境的承载
人口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 人是形成社会和经济的主体,既是生产者也是消 费者
• 没有起码限度和规模的人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 效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 当人口同物质生产及资源环境的再生产相适应时, 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 当人口过多时,会造成劳动力过剩和消费人口过 多,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破坏发展的基础
力时,文明便走向了衰落 • 这段兴衰史让人们更清醒地去思考人类与
自然的关系
问题
一.复活节岛是怎样由兴到衰的? 二.复活节岛为什么由兴到衰? 三.我国人口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案例的意义
• 复活节岛的兴衰历史:
1. 是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人口增长超 出自然承受能力的结果
2. 是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人口、资源、环境 与发展之间不协调的一个缩影
一个高21.8米。重约10吨 • 巨大的“毛艾”石像是如何制成的呢? • 如何运输? • 如巨大石像的社会必定人口众多,资源充足,
高度组织化。那么这个社会到哪里去了呢? • 视频:失落的帝国:复活节岛
关于石像的模拟实验
• 人力:20名当地岛民 • 工具:石凿等原始工具 • 时间:一年内雕刻一尊的石像 • 运输:几百人用圆木和植物纤维能拖
• 网络经典: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十三亿,都会变 成爱的海洋; 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 得微不足道。
• 关键词: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分布、人口 结构
问题
一.复活节岛是怎样由兴到衰的? 二.复活节岛为什么由兴到衰? 三.我国人口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神 秘 的 复活节岛?
1. 地理环境的封闭性 2. 居民起源的神秘性 3. 巨大的“毛艾”石像 4. 岛上文明的兴衰
复活节岛的兴衰—文明衰落
1. 于是原先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逐渐出 现食人部落
2. 生物学家在岛民的垃圾堆中发现,从15世 纪开始,人骨增多,说明有人吃人的事件 发生
3. 后来的复活节岛上的民间传说也从侧面印 证了这一点
复活节岛的兴衰—文明衰落
4. 1700年,人口开始衰减至原来人口的1/5,人们 开始纷纷居住在洞穴中以防卫敌人
早期岛民的食物
• 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岛上先民遗址中的动物 遗骨研究发现:
• 最早到达该岛的先民以海产品为主食,包 括鱼类、海豚、海豹和几十种海鸟
• 这从侧面证明最初的移民具有很高超的航 海技术,不同于后来困守孤岛,缺乏远航 技术,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流的居民
复活节岛的兴衰—人口增长
• 美国博物馆专家大卫·斯泰德:
4. 这个时期,海上捕获量开始减少
复活节岛的兴衰—资源消耗
5. 公元1400年时,棕榈树消失了,15世纪末岛 上森林全部被砍伐干净
6. 鸟类由于缺乏食物开始减少,许多植物因失去 传粉的鸟类也逐渐灭绝
7. 由于人们没有了建造船只的树木,渐渐地,航 海能力越来越差,甚至全岛只剩下几只独木舟, 无奈岛民转向开垦荒地种植谷物,但是仍旧不 能满足人们的食物供给
动一尊石像 • 安放:只用圆木作杠杆便能竖立起石
像,将其安置到石头基座上
圆木和植物纤维从何而来?
• 目前的景观:草地
• 有47种本地植物,大多 数是草、芦苇、蕨类, 只有两种矮树,两种灌 木
• 科学家对孢粉分析认为, 在人类到达复活节岛之 前,岛上遍布亚热带森 林,树下生长着茂密的 灌木和草丛。最常见的 高大树木是棕榈。完全 不同于今天的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